地球参考系论文_张恒璟

导读:本文包含了地球参考系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参考系,地球,质心,天球,地壳,协议,坐标。

地球参考系论文文献综述

张恒璟[1](2005)在《地球参考系及其相关问题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天文地球动力学(又叫空间地球动力学)是用天文(空间大地测量)手段研究地球运动及其动力学机制,是天文学与大地测量、气象、海洋、地震、地质、地球物理等相互交叉的一门新兴学科,地球参考系是它的一项基础研究理论。地球参考系对于研究地球的整体和局部运动,对国家的经济和国防建设都具有重要的意义。论文重点研究了空间大地测量技术建立协议地球参考系与板块运动模型方面的工作,主要内容和创新点如下。 系统总结了空间技术建立独立地球参考架的特点;采用抗差迭代等价权法分析了空间技术实现独立地球参考架地心坐标的实际精度;采用最小二乘加残差分析方法分析了空间技术实现独立地球参考架速度场的实际精度;与国际数据分析中心给出的坐标与速度场标称精度进行了比对。 推导了组合空间技术观测数据建立协议地球参考系的数学模型,并采用叁种技术GPS、VLBI、SLR各一个分析中心的数据进行实算分析,解算了各种技术到新建CTRF的转换参数和新建CTRF的台站坐标和点位误差;解算了新建CTRF与ITRF2000的转换参数也就是它们之间的系统差,分析了二者的差异。 采用GPS与VLBI的组合观测数据,建立了完全基于空间技术的现时板块运动模型,与地学模型NUVEL1A进行了对比,检测了地球七大板块最近几百万年的运动趋势。验证了上海台站并不是固连于欧亚板块上,我国东南块体相对欧亚块体存在相对运动。(本文来源于《辽宁工程技术大学》期刊2005-12-01)

张捍卫,许厚泽,王爱生[2](2005)在《天球参考系与地球参考系之间的坐标转换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天球参考系(CRS)与地球参考系(TRS)之间的坐标转换是天体测量学、大地测量学和地球物理学共同关注的研究领域,也是高精度的军事测绘保障和空间大地测量技术实现的理论基础。基于IAU2000的有关决议,重新研究了CRS和TRS之间转换的有关问题,主要内容包括:天球历书极(CEP)目前存在的问题和天球中间极(CIP)的引入;非旋转原点(NRO)、天球历书原点(CEO)和地球历书原点(TEO)的基本概念;基于春分点和NRO的坐标转换模型以及其中的有关参数的确定。本文完整地综述了CRS和TRS之间转换的理论,也指出了其中存在的问题和有待改进的地方。(本文来源于《测绘科学》期刊2005年05期)

张捍卫,许厚泽,王爱生[3](2005)在《地球参考系的基本理论和方法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地球参考系的研究无论在基础科学,还是在国民经济建设中都具有重要的意义。随着空间大地测量技术(VLBI、LLR、SLR和GPS等)的发展,对地球参考系也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本文详细地介绍了地球参考系的定义,建立和维持的基本理论与方法,综述了地球参考系目前的发展状况和存在的问题。本文可为从事地球参考系研究的学者提供一定的参考。(本文来源于《测绘科学》期刊2005年03期)

张捍卫,郑勇,刘长建[4](1999)在《内核地球模型的形变场和地球参考系》一文中研究指出讨论了内核地球模型的形变场( 位移、速度) 和地球参考系的确立, 为内核地球动力学的研究提供了依据。(本文来源于《解放军测绘学院学报》期刊1999年02期)

李炘琪[5](1997)在《相对地球参考系的自由落体运动》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介绍相对于地球参考系自由落体运动微分方程的精确解,指出落体除了偏东外,还要偏南(在北半球),并在二级近似的情况下,求出了偏南量的具体数值.(本文来源于《保山师专学报》期刊1997年04期)

孙付平[6](1995)在《地球参考系的实现》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简要讨论了组合不同空间技术建立全球最优协议地球参考架(CTRF)的理论和方法;重点分析了影响CTRF稳定的几种主要地球长期形变因素的性质和规律。首次考虑到地球质心运动对CTRF的影响,提出了协议地球质心的概念,给出了更为完整的四维地面点位模型。(本文来源于《解放军测绘学院学报》期刊1995年04期)

孙付平,赵铭[7](1993)在《地球参考系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简要阐述了地球参考系的定义,实现和相互变换;评述了地球参考系在近十几年来的研究进展;并结合90年代对地球参考系的毫米级要求,讨论了目前存在的问题和可能的改进设想。(本文来源于《天文学进展》期刊1993年04期)

孙付平[8](1993)在《毫米级地球参考系面对的一些地球动力学问题》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90年代天文地球动力学对地球参考系提出的毫米级要求,本文提出了一些更深入、更广泛的地球动力学问题,并探讨了可能的改进和解决方法。这些问题是:板块运动模型的改进;区域性地壳形变的影响;冰期后地壳回弹的影响;地球质心变化的影响。(本文来源于《解放军测绘学院学报》期刊1993年03期)

B.Kolaczek,施一民[9](1991)在《全球定位系统应用于改进协议地球参考系》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简要地介绍了现有的协议地球参考系(CTS)以及GPS用于改进CTS的可能性(本文来源于《测绘科技动态》期刊1991年01期)

地球参考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天球参考系(CRS)与地球参考系(TRS)之间的坐标转换是天体测量学、大地测量学和地球物理学共同关注的研究领域,也是高精度的军事测绘保障和空间大地测量技术实现的理论基础。基于IAU2000的有关决议,重新研究了CRS和TRS之间转换的有关问题,主要内容包括:天球历书极(CEP)目前存在的问题和天球中间极(CIP)的引入;非旋转原点(NRO)、天球历书原点(CEO)和地球历书原点(TEO)的基本概念;基于春分点和NRO的坐标转换模型以及其中的有关参数的确定。本文完整地综述了CRS和TRS之间转换的理论,也指出了其中存在的问题和有待改进的地方。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地球参考系论文参考文献

[1].张恒璟.地球参考系及其相关问题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05

[2].张捍卫,许厚泽,王爱生.天球参考系与地球参考系之间的坐标转换研究进展[J].测绘科学.2005

[3].张捍卫,许厚泽,王爱生.地球参考系的基本理论和方法研究进展[J].测绘科学.2005

[4].张捍卫,郑勇,刘长建.内核地球模型的形变场和地球参考系[J].解放军测绘学院学报.1999

[5].李炘琪.相对地球参考系的自由落体运动[J].保山师专学报.1997

[6].孙付平.地球参考系的实现[J].解放军测绘学院学报.1995

[7].孙付平,赵铭.地球参考系研究进展[J].天文学进展.1993

[8].孙付平.毫米级地球参考系面对的一些地球动力学问题[J].解放军测绘学院学报.1993

[9].B.Kolaczek,施一民.全球定位系统应用于改进协议地球参考系[J].测绘科技动态.1991

论文知识图

瞬时地球参考系空间参考系和地球参考系Fig2...在地球参考系中考虑潮汐形变对观...两粒子在地球参考系(a)和两粒子在...地球参考系是非惯性系,在这个参考...地面点在惯性空间中的位置

标签:;  ;  ;  ;  ;  ;  ;  

地球参考系论文_张恒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