磷酸川芎嗪论文_刘新国,舒翔

导读:本文包含了磷酸川芎嗪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磷酸,川芎嗪,凝胶,高效,色谱,膏剂,液相。

磷酸川芎嗪论文文献综述

刘新国,舒翔[1](2019)在《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选磷酸川芎嗪鼻用原位凝胶基质处方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比较3种不同类型磷酸川芎嗪鼻用原位凝胶与人工鼻液混合后的胶凝行为,筛选合适的凝胶基质类型,再以星点设计-效应面法确定基质的优选处方配比。方法:以凝胶强度与胶凝速度为指标,选出合适的磷酸川芎嗪原位凝胶基质类型。再以基质处方中主要成分及増黏剂含量为自变量,基质与人工鼻液混合后的胶凝温度为因变量,采用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选制剂处方,并进行处方验证。结果:指标与因素之间采用二项式拟合,r~(2 )=0.978 7,优选处方P407用量为20.11%,P188用量为6.94%,PEG600用量为2.01%,3批验证样品胶凝温度均在32~34℃之间,说明二次模型拟合效果良好。结论:采用优选处方制备的温敏型磷酸川芎嗪鼻用原位凝胶具有理想的胶凝温度,星点设计-效应面法所建立的基质配比影响胶凝温度的数学模型具有良好的拟合精度与数据预测性。(本文来源于《中国医院药学杂志》期刊2019年21期)

夏红英,钟振华,涂明珠,郭艳芳,熊欣[2](2019)在《磷酸川芎嗪滴丸有关物质测定方法的改进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改进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磷酸川芎嗪滴丸中的有关物质,为修订现行国家药品标准中的有关物质测定方法提供参考和依据。方法:采用RP-HPLC法,色谱柱为SHISEIDO CAPCELL PAK C_(18)(4. 6 mm×250 mm,5μm),改进后的流动相为甲醇-水(35∶65,V/V),流速为1. 0 mL·min~(-1),检测波长为295 nm,柱温为30℃,进样量为20μL。结果:各杂质与主成分分离良好;磷酸川芎嗪检测质量浓度线性范围为0. 312 4~12. 50μg·mL~(-1)(r=0. 999 9);定量限为6. 249 ng,检测限为2. 083 ng;精密度、稳定性、重复性试验的RSD <1. 0%。结论:改进后的方法更加合理、准确、专属,可用于测定磷酸川芎嗪滴丸中的有关物质。(本文来源于《中国药物评价》期刊2019年04期)

郑建勇,田慧,王正斌,龚静[3](2019)在《注射剂中磷酸川芎嗪有关物质的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采用液相法分析磷酸川芎嗪原料有关物质的结构,并通过液质联用的方法探索注射剂中磷酸川芎嗪有关物质的来源、物质结构及含量的测定。方法色谱条件:Agilent 1260Ⅱ高效液相色谱仪, Agilent 6470叁重四极杆质谱仪,以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以甲醇-水(45∶55)为流动相,采用叁重四极杆质谱检测器,电喷雾离子化(ESI)负离子模式下多反应监测(MRM)。结果注射剂中磷酸川芎嗪有关物质来源于原料,含量为0.007%,远低于人用药品注册技术要求国际协调会议(ICH)对制剂中杂质报告限规定的0.100%,安全风险较低。结论注射剂中磷酸川芎嗪符合ICH对杂质含量的规定。(本文来源于《中国现代药物应用》期刊2019年12期)

刘爱霞,段玉红,苏虹霞[4](2019)在《磷酸川芎嗪片在糖尿病肾病基础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及对肾血流动力学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究磷酸川芎嗪片在糖尿病肾病(DN)基础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及对肾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我院收治的73例DN患者,根据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36例,给予基础治疗)与观察组(37例,在基础治疗的基础上联用磷酸川芎嗪片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肾主动脉、肾段动脉、叶间动脉的Vmax、Vmin及RI值均改善,且观察组均显着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及血浆比黏度均降低,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磷酸川芎嗪片在DN基础治疗中效果显着,能显着改善肾血流动力学及血液流变学指标,且安全性高。(本文来源于《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期刊2019年18期)

刘剑敏,唐静宜,程路,陈凡[5](2019)在《正交设计优化磷酸川芎嗪-冰片脂质体的制备工艺》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优化磷酸川芎嗪(TMPP)-冰片(B)脂质体的制备方法。方法采用乙醇注入式(NH_4)_2SO_4梯度法制备TMPP-B脂质体,利用超速离心法测定包封率。以包封率为考察指标,通过正交设计考察磷脂-胆固醇质量比(因素A)、TMPP-(磷脂+胆固醇)质量比(因素B)、水化时间(因素C)和(NH_4)_2SO_4浓度(因素D)对制备工艺的影响。结果对TMPP-B脂质体包封率的影响顺序为A> D> B> C,最佳工艺条件为A_1B_2C_1D_2。按此优化工艺制备3批TMPP-B脂质体,其平均粒径为(136.10±6.30) nm,分布均匀,Zeta电位为(-35.70±3.60)mV,TMPP包封率为(73.14±0.71)%。结论该制备工艺的脂质体包封率高,分布均匀,形态好,质量稳定,该方法简单合理。(本文来源于《中国药业》期刊2019年11期)

李春红,王婕,吴爱明,陈慧洋,张婷[6](2019)在《磷酸川芎嗪对血管紧张素Ⅱ诱导的H9c2细胞肥大的影响及其机制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磷酸川芎嗪对血管紧张素Ⅱ(AngⅡ)诱导的H9c2细胞肥大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以AngⅡ诱导的H9c2细胞肥大为模型,将细胞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磷酸川芎嗪组、磷酸川芎嗪+NE-100组、NE-100组。采用罗丹明标记的鬼笔环肽染色,观察细胞面积的变化;Fura-2 AM法测定细胞内Ca~(2+)浓度变化;Western blot法检测Sigma-1受体(Sig-1R)、叁磷酸肌醇受体(IP_3R)与钙调神经磷酸酶(calcineurin,CaN)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给予磷酸川芎嗪干预可以抑制AngⅡ诱导的细胞面积增加(P <0.05),这种抑制作用可以被Sig-1R抑制剂NE-100阻断(P <0.05);同时,磷酸川芎嗪干预可以抑制AngⅡ诱导的BNP mRNA表达水平的增高(P <0.05)。AngⅡ孵育降低Sig-1R的蛋白表达水平(P <0.05),磷酸川芎嗪有恢复Sig-1R蛋白表达水平的趋势(P>0.05);磷酸川芎嗪干预可明显降低AngⅡ诱导的IP_3R蛋白水平的增加(P <0.05),NE-100阻断了这种作用(P <0.05);但磷酸川芎嗪干预对AngⅡ诱导的CaN蛋白表达水平的增加无明显抑制作用(P> 0.05)。此外,磷酸川芎嗪可以抑制AngⅡ引起的H9c2细胞内Ca~(2+)含量的增加,NE-100阻断了这种作用(P <0.05)。结论磷酸川芎嗪对心肌细胞肥大有抑制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其通过Sig-1R干预IP_3R的表达,影响细胞内钙平衡有关。(本文来源于《中国医药导报》期刊2019年14期)

吴婷婷[7](2019)在《磷酸川芎嗪凝胶膏剂的制备与评价》一文中研究指出磷酸川芎嗪(tetramethylpyrazine phosphate,TMPP)是一种新型的钙通道阻滞剂,能够透过血脑屏障,抑制自由基,增加脑血流量,改善血液粘稠度~([1,2]),广泛用于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治疗。目前临床用药剂型主要为片剂及注射剂,片剂首过效应明显,注射剂刺激性大,患者顺应性较差,长期用药毒副作用大。凝胶膏剂可避免肝脏首过效应,载药量大,含水量高,无过敏反应。为更好发挥TMPP临床作用,减少不良反应,本课题将TMPP开发成凝胶膏剂并进行评价。目的本研究通过考察TMPP基本理化性质,初步预测TMPP经皮渗透性能;优化凝胶膏剂基质处方,制备TMPP凝胶膏剂,初步评价TMPP凝胶膏剂质量,并进一步开展体内药动学研究及体内外相关性考察,为TMPP透皮制剂的开发提供一定参考。方法1.考察32°C条件下TMPP在不同介质中的平衡溶解度及油水分配系数,探讨TMPP是否具备开发成经皮制剂的潜力。2.通过前期文献调研及相关实验,初步筛选出凝胶膏剂基质组分。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以含水率、黏附力、膜残留及剥离强度为综合评价指标,利用部分因子试验筛选出影响基质性能的显着因素,并运用Box-Behnken效应面法进一步优化处方,在此基础上研制TMPP凝胶膏剂。3.根据2015版《中国药典》四部制剂质量标准,对自制TMPP凝胶膏剂性状、含膏量、黏附力、赋形性、重量差异进行检查;建立高效液相色谱(HPLC)分析方法测定含量并进行方法学考察。4.对TMPP凝胶膏剂进行体外透皮实验研究,进行模型拟合并计算透皮渗透速率,绘制透皮渗透曲线。5.以外观形状、初黏力为评价指标,对自制TMPP凝胶膏剂进行影响因素试验考察,确定高温、高湿及光照对TMPP凝胶膏剂的影响。6.将大鼠随机分为凝胶膏剂组、口服给药组及静脉注射组,建立HPLC分析方法测定大鼠体内血药浓度并进行方法学考察。采用DAS 3.0软件中非房室模型统计矩计算3种给药途径主要药动学参数,采用SPSS 21.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分析,绘制药时曲线,计算生物利用度。7.运用反卷积分法对TMPP凝胶膏剂体内外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1.在32°C条件下,TMPP在水中溶解度最大,为26.19 mg/mL,其次是生理盐水,为25.63 mg/mL。在pH4.5~8.0范围内,TMPP溶解度随着pH值的增大而减小。TMPP在不同介质中测得的LogP值均大于1,油水分配系数在整体上是随着pH的增大而增大,在pH5.8~8.0范围内变化微小。结果表明TMPP适合开发成透皮制剂。2.初步筛选出凝胶膏剂的基质组分为:聚丙烯酸钠(NP-700)为骨架材料,卡波姆940为赋形剂,聚乙烯吡咯烷酮(PVP K30)为黏合剂,甘羟铝为交联剂,甘油为保湿剂,酒石酸和乙二胺四乙酸二钠(EDTA-2Na)为交联调节剂。部分因子试验结果表明,卡波姆、甘油、NP-700对基质的影响最为显着。Box-Behnken效应面法得到空白基质最优处方为:卡波姆5 g、甘油15.20 mL、EDTA-2Na 0.037 g、甘羟铝0.055 g、聚丙烯酸钠3.46 g,酒石酸0.054 g,PVP K30 1.98 g。为保证更加良好的皮肤相容性和黏附力,将甘油和NP-700用量分别调整为15.32 mL、3.56 g。TMPP凝胶膏剂处方为:TMPP 2.172 g,卡波姆5 g,EDTA-2Na 0.037 g,甘羟铝0.055 g,NP-700 3.56 g,甘油15.32 mL,PVP K30 1.98 g,酒石酸0.054 g,水112.6 g。3.TMPP凝胶膏剂初步质量检查结果表明,自制的TMPP凝胶膏剂为白色透明状黏稠半固体制剂;3批凝胶膏剂含膏量在19.91~20.55 g/100 cm~2之间,因此将含膏量定为不低于19 g/100 cm~2;3批凝胶膏剂能黏住22号钢球,将初黏力定为至少能黏住22号钢球;凝胶膏剂在试验板上24 h不掉落,表明持黏力良好;10片TMPP凝胶膏剂平均重量为5.19 g,RSD为1.41%;HPLC方法学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准确测定TMPP的含量,叁批TMPP凝胶膏剂标示含量均在90%~110%之间。4.TMPP体外透皮过程符合零级动力学模型,说明TMPP是以恒定速率经皮扩散的,渗透速率方程为Q_n=65.192t-15.583(R~2=0.9974),透皮速率为65.192?g?cm~(-2)?h~(-1),12 h累积渗透量为1155.721?g。5.影响因素试验表明,TMPP凝胶膏剂在高湿及光照条件下,其外观性状及初黏力没有明显的变化。而在高温条件下,凝胶膏剂膏体稍微变干并出现皱缩,初黏力有所降低,说明在贮存过程中要避免高温。6.体内药动学HPLC方法学考察结果表明,方法专属性高,精密度良好,方法回收率和提取回收率符合分析要求。各组主要药动学参数如下:凝胶膏剂组AUC_(0-t):100.234?15.239?g?mL~(-1)?h,C_(max):17.026?5.796?g/mL,T_(max):4.333?0.516h,t_(1/2):6.594?3.631 h;口服给药组AUC_(0-t):70.194?38.315?g?mL~(-1)?h,C_(max):40.41?14.711?g/mL,T_(max):0.514?0.318 h,t_(1/2):0.763?0.239 h;静脉注射组AUC_(0-t):37.946?17.266?g?mL~(-1)?h,C_(max):55.223?15.453?g/mL,t_(1/2):1.607?1.664 h。凝胶膏剂组与口服给药组及静脉注射组主要药动学参数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MPP相对生物利用度和绝对生物利用度分别为18.0%和10.1%。7.体内外相关性结果表明,体外累积释放百分数(Q'%)与AUC占AUC_(last)比值(R)的回归方程为y=0.9143x-0.0273(r=0.974),当自由度为4时,临界值r_(4,0.01)为0.917,回归方程相关系数r>r_(4,0.01),表明TMPP凝胶膏剂体外透皮与体内吸收具有较好的相关性。结论本研究明确了TMPP适合开发成经皮制剂,初步研制的TMPP凝胶膏剂药剂学性能良好,具有一定的缓释效应,为将TMPP开发成凝胶膏剂奠定实验基础,同时为TMPP临床适应症提供新的给药途径。(本文来源于《成都医学院》期刊2019-05-01)

袁亮,高青山,王彦,阎超[8](2019)在《利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和离子色谱法测定注射用磷酸川芎嗪的含量》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建立超高效液相色谱法(UPLC)和离子色谱法(IC)测定磷酸川芎嗪中川芎嗪和磷酸的含量,为质量评价提供依据。方法:UPLC测定川芎嗪的色谱柱为Waters Acquity BEH C18 (2.1 mm×50 mm,1.7μm);检测波长:300 nm检测川芎嗪,274 nm检测有关物质邻苯二甲酸二甲酯;流动相为0.1%甲酸水溶液(A)-0.1%甲酸乙腈(B),梯度洗脱(0.0~0.8 min,10%B→90%B;0.8~0.81 min,90%B→10%B;0.81~1.00 min,10%B),流速:0.7 m L/min。IC测定磷酸的离子交换色谱柱为Dionex IonPac AS11-HC-4μm (4×250 mm),流动相为30 mmol/L KOH溶液等度洗脱15 min,流速1.0 m L/min,柱温35℃;电导检测器;抑制器电流为50 m A。结果:川芎嗪和磷酸在10~100 g/m L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均为1.0,UPLC法测定川芎嗪的回收率为102.0%。IC测定磷酸的回收率为99.8%。7个公司生产的注射剂中川芎嗪的含量均在药典规定的范围90%~110%内。但是其中3个公司生产的注射剂磷酸超出药典规定范围90%~110%。结论:与常规HPLC/UPLC测定磷酸川芎嗪含量方法比较,本文所用方法测定结果更加准确、全面、且重复性好,能够真实反应注射用磷酸川芎嗪的实际含量,对于注射用磷酸川芎嗪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评估提供了一定的依据。(本文来源于《现代生物医学进展》期刊2019年08期)

彭川[9](2019)在《磷酸川芎嗪注射液联合阿替普酶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磷酸川芎嗪注射液联合注射用阿替普酶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8年1月重庆市开州区人民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30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150例。对照组给予注射用阿替普酶,5 mL加入到生理盐水10 mL中,10 s内静脉推注;而后45 mL加入到生理盐水100 mL,60 min内静脉滴注,1次/d,只给予1次。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静脉滴注磷酸川芎嗪注射液,100 mg稀释于5%葡萄糖注射液500 mL中,1次/d。两组均连续治疗10 d。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的神经功能缺损情况、抗凝纤溶系统功能、血清生化指标和生活质量。结果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1.33%、92.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意识、面瘫、水平凝视功能、言语、上下肢肌力、步行能力评分和总评分均显着降低,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这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凝血酶原时间均显着延长,纤维蛋白原、血浆高切黏度、红细胞聚集指数均显着降低,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抗凝纤溶系统功能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内皮素-1(ET-1)、血管细胞间黏附分子-1(VCAM-1)、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水平均显着降低,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血清生化指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3个月,治疗组躯体功能、角色功能、社会功能、认知功能和总体健康评分均显着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磷酸川芎嗪注射液联合阿替普酶治疗急性脑梗死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可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保护患者脑神经功能,改善患者血液高凝状况,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本文来源于《现代药物与临床》期刊2019年02期)

吴婷婷,杨科伟,余婷,陈麟,杜朝树[10](2019)在《磷酸川芎嗪不同给药方式在大鼠体内药代动力学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磷酸川芎嗪(tetramethylpyrazine phosphate,TMPP)凝胶膏剂、片剂及注射剂在大鼠体内药动学差异。方法将18只SD大鼠随机分为凝胶膏剂组、口服给药组及静脉注射组,每组各6只。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内标法测定不同时间点3组大鼠体内血药浓度,采用DAS 3.0软件计算各组药动学参数,并采用t检验和Wilcoxon秩和检验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TMPP凝胶膏剂的AUC_(0-t)分别是片剂及注射剂的1.4倍和2.6倍,t_(1/2)分别是片剂及注射剂的8.6倍和4.1倍,平均滞留时间、达峰时间与片剂和注射剂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药浓度释放平稳。结论 TMPP凝胶膏剂能够降低血药浓度波动,具有一定缓释作用,值得进一步研究开发。(本文来源于《成都医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1期)

磷酸川芎嗪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改进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磷酸川芎嗪滴丸中的有关物质,为修订现行国家药品标准中的有关物质测定方法提供参考和依据。方法:采用RP-HPLC法,色谱柱为SHISEIDO CAPCELL PAK C_(18)(4. 6 mm×250 mm,5μm),改进后的流动相为甲醇-水(35∶65,V/V),流速为1. 0 mL·min~(-1),检测波长为295 nm,柱温为30℃,进样量为20μL。结果:各杂质与主成分分离良好;磷酸川芎嗪检测质量浓度线性范围为0. 312 4~12. 50μg·mL~(-1)(r=0. 999 9);定量限为6. 249 ng,检测限为2. 083 ng;精密度、稳定性、重复性试验的RSD <1. 0%。结论:改进后的方法更加合理、准确、专属,可用于测定磷酸川芎嗪滴丸中的有关物质。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磷酸川芎嗪论文参考文献

[1].刘新国,舒翔.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选磷酸川芎嗪鼻用原位凝胶基质处方的研究[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19

[2].夏红英,钟振华,涂明珠,郭艳芳,熊欣.磷酸川芎嗪滴丸有关物质测定方法的改进研究[J].中国药物评价.2019

[3].郑建勇,田慧,王正斌,龚静.注射剂中磷酸川芎嗪有关物质的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9

[4].刘爱霞,段玉红,苏虹霞.磷酸川芎嗪片在糖尿病肾病基础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及对肾血流动力学的影响[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9

[5].刘剑敏,唐静宜,程路,陈凡.正交设计优化磷酸川芎嗪-冰片脂质体的制备工艺[J].中国药业.2019

[6].李春红,王婕,吴爱明,陈慧洋,张婷.磷酸川芎嗪对血管紧张素Ⅱ诱导的H9c2细胞肥大的影响及其机制的研究[J].中国医药导报.2019

[7].吴婷婷.磷酸川芎嗪凝胶膏剂的制备与评价[D].成都医学院.2019

[8].袁亮,高青山,王彦,阎超.利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和离子色谱法测定注射用磷酸川芎嗪的含量[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9

[9].彭川.磷酸川芎嗪注射液联合阿替普酶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研究[J].现代药物与临床.2019

[10].吴婷婷,杨科伟,余婷,陈麟,杜朝树.磷酸川芎嗪不同给药方式在大鼠体内药代动力学的研究[J].成都医学院学报.2019

论文知识图

磷酸川芎嗪HPLC图谱1 磷酸川芎嗪壳聚糖微球的显微镜...磷酸川芎嗪HPLC图谱1磷酸川芎嗪的高效液相色谱图A....磷酸川芎嗪全波长扫描图磷酸川芎嗪体内回收率的稳定性

标签:;  ;  ;  ;  ;  ;  ;  

磷酸川芎嗪论文_刘新国,舒翔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