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社会理想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社会,理想,组织法,小国寡民,中国共产党,刘伯温,天下为公。
社会理想论文文献综述
王倩[1](2019)在《从《西湖七月半》看张岱的社会理想》一文中研究指出生活在明清易代之际的文人张岱,经历过繁华与落寞从而对生活有了更加深刻的感知,通过《西湖七月半》一文,表达出对清雅之士的欣赏之情和对世俗喧嚣的远离之意,在感叹社会变幻无常的同时,追求本真生活,率性而为,不要随波逐流,丧失初衷,进而展现出对社会的通透理解和对人生的执着追求。(本文来源于《文学教育(上)》期刊2019年12期)
郭清香[2](2019)在《大同社会理想与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一文中研究指出大同社会作为理想社会的代名词,体现了中国人对人类社会未来发展的美好愿望和基本设计。天下意识是大同社会的世界观基础,忠恕之道是大同社会的方法论依据,天下为公是大同社会的价值目标。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思想,是在大同社会基本理念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对人类社会面临的问题,提出的有效解决途径和办法。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是对大同社会理想的继承和发展,既保留了大同社会的价值理想,又具有很强的现实性。它关注到国家利益和人类整体利益的统一,关注到文化价值的多元化与全人类价值目标一致性的关系,更好地实现了理想与现实的统一。(本文来源于《道德与文明》期刊2019年06期)
北海[3](2019)在《19世纪20年代的中国社会理想——从《美的社会组织法》谈起》一文中研究指出"五四"前后,具有先进意识的知识分子鉴于当时中国积贫积弱的现状,或多或少地提出对中国社会改革及改革后的社会状态的构想或愿景。张竞生也不例外,同时他的构想在当时是别具一格的。1916年,尚在欧洲留学的张竞生写信给蔡元培并民国教育部,提议在大中等学校设立哲学专科或专校,"以造就善于思想之人,使其后来无论习何科学,及任何职业无不得宜";如能在中等学校设立哲学课则能"浚发少年之心思"。之所以如此提议,张竞生认为"凡吾国人苟从中学校而上出身者,能(本文来源于《上海鲁迅研究》期刊2019年02期)
丁倩梅[4](2019)在《从《老子》“小国寡民”的社会理想到现代新型社区的构建》一文中研究指出社区作为中国社会人群聚集的基本单位,在一定程度上是中国宏观社会的缩影。如何通过社区治理来推动社会治理已然成为我国社会学家、政治学家和管理学家们关注的热点问题,而通过发扬传统文化推进社区治理也受到越来越多学者的关注。道家文化向来以"无为""道法自然"为其宗旨,这一宗旨中蕴含有诸多有助于社会管理的思想。本文旨在通过对《老子》"小国寡民"的社会理想进行解析,发掘其在现代新型社区构建中的价值意义。(本文来源于《老子学刊》期刊2019年01期)
汤月娥[5](2019)在《儒家天下为公的社会理想及其现代启示》一文中研究指出儒家不仅有着强烈入世治世的精神和情怀,而且始终都在致力于构建一个理想社会。儒家经典《礼记·礼运》记载了孔子所向往的理想社会及其景象,即"大道之行,天下为公"的大同社会。大同社会最根本的特征是"天下为公",人人不再被自我的私欲所遮蔽,怀有大公无私之心;社会呈现出政通人和的良好秩序,国家稳定、人民安乐。其实,"政通人和"可被视为儒家致力于实现的社会现实目标,"天下大同"则可被视为儒家希望未来能得以实现的远大社会理想。(本文来源于《人文天下》期刊2019年17期)
黄涛,徐珍[6](2019)在《传说中的刘伯温:民众生活愿望与社会理想的独特载体》一文中研究指出刘伯温形象是刘伯温传说的核心。民众讲述刘伯温,其实就是在讲述自己的生活需求和社会理想。刘伯温传说反映出民众对精英伦理的普遍接受,但也常体现出按着实用主义逻辑对社会主流思想的调整与反思。在传说中,刘伯温与民众的关系有多种模式,有时被当做民众的庇护神,有时被当做民众的精神导师或生活益友。(本文来源于《温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9年04期)
任映红[7](2019)在《毛泽东公平社会理想设计及其现实意义》一文中研究指出毛泽东公平社会理想设计的历史渊源主要有中国传统大同思想的深刻烙印、拯民救世宏伟抱负的激情梦想、经典作家平等理念的深远影响、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设计实践等;本着以公有为"上",以困难群体为"尊",以人民群众为"本"的平等理念,毛泽东不断进行着公平社会理想设计探索,先后有新村乐园的实验、人民公社的设计、"五七指示"的蓝图等,虽大多未能达到预期效果,但已成为毛泽东时代的公平印记、积淀成为丰厚的思想遗产。毛泽东对公正平等的挚爱、追寻和坚守,已经铸就了中国共产党公平正义思想的历史丰碑。(本文来源于《毛泽东思想研究》期刊2019年03期)
袁洁[8](2019)在《拯救中的“个人成长”与“社会理想”共生——论美日动画电影的主题》一文中研究指出动画电影的主题,负责整部影片的方向,两个动画大国——美国和日本的动画电影主题对我国动画电影发展有所启迪。本文通过对美日经典动画电影(以《疯狂动物城》《花木兰》《海底总动员》《千与千寻》为例)所呈现出的"寻觅"和"拯救",探讨动画电影的主题如何成为一个有机的动态系统,揭示动画电影中个人成长与社会理想的共生关系,强调了在动画电影主题中注重尊重生命规律以及人类心理特征理念,对于动画电影主题的成功塑造的深远意义。(本文来源于《艺术品鉴》期刊2019年14期)
邢林艳[9](2019)在《大学生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相统一的路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青年有担当,民族有希望。高校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引导大学生将个人理想融入祖国的前途命运。文章从大学生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相统一的内涵研究出发,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剖析导致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相脱节的原因,并以问题为导向探索大学生个人理想和社会理想相统一的路径。(本文来源于《改革与开放》期刊2019年08期)
粟锋[10](2018)在《邓小平社会理想观的历史考察》一文中研究指出邓小平理论是读懂中国道路、解决中国问题一把重要的钥匙。深入细致地研究邓小平理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理论需求、实践要求。邓小平社会理想观作为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虽然学术界对邓小平社会理想思想的探讨涉及面广,但对邓小平社会理想观还未形成系统性知识图谱。因此,搞清楚邓小平社会理想观的历史分期,依据翔实的史料呈现并建构邓小平社会理想观的形成过程尤有必要。邓小平社会理想观随着其个人成长与历史发展而日臻完善,来源于邓小平同志作为马克思主义政治家、无产阶级革命家在不同历史时期对理想社会的理论思考与实践探索,致力于回答“立足于当下,理想社会是什么样的”和“着眼于未来,怎么样建设理想社会”。本研究把邓小平社会理想观的形成、发展作为一种自然历史过程,一是把邓小平的人生历程与中国共产党的历史结合起来。“要大处着眼,可以粗一点,每个细节都能弄清不可能,也不必要”,“所以我们总是说,宜粗不宜细”。由此考察邓小平社会理想观注意抓主要矛盾,抓重大历史事件。二是把邓小平的人生历程与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结合起来,“现在我们可以把摩尔根的分期法概括如下:蒙昧时代是以采集现成的天然产物为主的时期,人类的制造品主要是用作采集的辅助工具……文明时代是学会对天然产物进一步加工的时期”。由此考察邓小平社会理想观注重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相结合又尤其突出社会生产力的最终决定作用。依据“宜粗不宜细”的分期标准和“实践唯一性”的分期原则,本研究把邓小平社会理想观的形成历程大致划分四个阶段,与之对应的是四个紧密联系、逐递演进的理想观类型即以实业改良为主题的工读社会理想观、以武装革命为主题的新民主主义社会理想观、以集体生产为主题的社会主义社会理想观、以改革开放为主题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理想观。(本文来源于《湖南师范大学》期刊2018-06-01)
社会理想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大同社会作为理想社会的代名词,体现了中国人对人类社会未来发展的美好愿望和基本设计。天下意识是大同社会的世界观基础,忠恕之道是大同社会的方法论依据,天下为公是大同社会的价值目标。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思想,是在大同社会基本理念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对人类社会面临的问题,提出的有效解决途径和办法。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是对大同社会理想的继承和发展,既保留了大同社会的价值理想,又具有很强的现实性。它关注到国家利益和人类整体利益的统一,关注到文化价值的多元化与全人类价值目标一致性的关系,更好地实现了理想与现实的统一。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社会理想论文参考文献
[1].王倩.从《西湖七月半》看张岱的社会理想[J].文学教育(上).2019
[2].郭清香.大同社会理想与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J].道德与文明.2019
[3].北海.19世纪20年代的中国社会理想——从《美的社会组织法》谈起[J].上海鲁迅研究.2019
[4].丁倩梅.从《老子》“小国寡民”的社会理想到现代新型社区的构建[J].老子学刊.2019
[5].汤月娥.儒家天下为公的社会理想及其现代启示[J].人文天下.2019
[6].黄涛,徐珍.传说中的刘伯温:民众生活愿望与社会理想的独特载体[J].温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
[7].任映红.毛泽东公平社会理想设计及其现实意义[J].毛泽东思想研究.2019
[8].袁洁.拯救中的“个人成长”与“社会理想”共生——论美日动画电影的主题[J].艺术品鉴.2019
[9].邢林艳.大学生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相统一的路径研究[J].改革与开放.2019
[10].粟锋.邓小平社会理想观的历史考察[D].湖南师范大学.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