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贸易理论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贸易,模型,大国,摩擦,产业资本,中美,理论。
贸易理论论文文献综述
方伟[1](2019)在《基于产业内贸易理论的中国钢铁贸易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中国钢铁业面临内忧外扰,折射当代全球钢铁产业转移背景下历史性机遇,是中国钢铁从规模扩张向全面提升转变的必经调整过程。中国与各国的钢铁贸易呈现出贸易逆差逐步拉大的趋势,亟须采取有效措施扭转这一局面,持续提升中国钢铁的国际贸易竞争力。文章从阐述产业内贸易理论入手,分析了中美钢铁产业内贸易现状,并提出发展中国钢铁产业内贸易的措施建议,期望对提升中国钢铁产业内贸易水平有所帮助。(本文来源于《中国市场》期刊2019年34期)
韩雪梅,柯彤彤,周月香[2](2019)在《商业新闻在英语专业《国际贸易理论》课程教学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国际贸易理论》课程对英语专业学生来讲,专业性强且理解难度大,学生甚至用死记硬背的方法来学习该课程。为增强其学习兴趣,更好地理解相关理论知识,能全面辩证地分析国际贸易时事政策,本文在教学过程中在Blackboard网络教学平台上以视频、音频、文字等形式发布与国际贸易相关的商业新闻和时事政策,鼓励学生阅读、思考和讨论。结果发现,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显着提升,学习主动性增强,课堂互动明显增多,教学效果显着。(本文来源于《校园英语》期刊2019年45期)
司增绰,周坤,邵军[3](2019)在《中国进口贸易战略性升格:现实效率与理论潜力》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CEPII BACI数据库,本文利用时变随机前沿引力模型与一步法估计的贸易非效率模型实证分析了2008—2016年中国进口的贸易效率与贸易潜力。从自然因素影响的角度来看,中国人均GDP、出口国人均GDP、出口国人口规模对中国进口具有显着促进作用,而中国人口总数、人口加权距离、语言障碍对中国进口具有显着抑制作用。从人为因素影响的角度来看,出口国加权平均关税税率、贸易自由度差异、政府开支差异对进口贸易非效率具有显着促进作用,而进口贸易非效率受货币自由度差异的抑制作用则较明显。中国进口贸易的效率整体水平较低,国别间与区域间异质性显着,发展过程中出现了极化现象。中国进口贸易潜力和拓展贸易潜力整体呈现增强态势,但近些年呈现减弱态势,且在其发展过程中也都出现了极化现象。在中国进口贸易战略性升格背景下清楚中国进口贸易效率现实和中国进口贸易理论潜力,是进口贸易扩大的前提性和基础性工作。(本文来源于《经济学家》期刊2019年11期)
彭虹[4](2019)在《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及影响因素的理论和实证——基于中国和印度的比较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指数对中国和印度的服务贸易竞争力水平进行测算和比较,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理论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虽然中国的服务贸易总量及增速超过印度,但从分行业的国际竞争力指标上看,中国的服务贸易竞争力比印度低,缺乏带领服务贸易整体竞争力提升的优势产业,整体竞争处于劣势;人力资本条件、市场需求条件、货物贸易出口额、服务业的开放程度以及汇率变化均对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产生显着的正效应,而汇率的波动带来的环境影响则不利于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的提升。据此提出了中国服务贸易进一步提升的对策建议。(本文来源于《福建农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期刊2019年06期)
易露霞,尤彧聪[5](2019)在《对外贸易与生态环境研究——基于新时代绿色经济理论视角》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从新时代绿色经济理论视角出发,探索对外贸易与生态环境的相互关系;以对外贸易供给侧改革与协同创新理论为指导,得出新时代绿色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叁条结论与对策,即沿着协同创新驱动,优化绿色低碳环保型资源要素配置和全球绿色低碳环保型价值链攀升这叁条创新驱动路径的新时代绿色经济对策。(本文来源于《广东职业技术教育与研究》期刊2019年05期)
姚枝仲[6](2019)在《贸易强国的测度:理论与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使用贸易份额与一个价格因子的乘积构建贸易强国指数,其中价格因子是一国贸易品价格与世界平均价格之间的比价。该指数能测度一国得自贸易利益的相对大小,而在国际贸易中能比其他国家获得更多的贸易利益正是贸易强国的本质特征。该指数还能很好地抓住贸易强国的另一个特征,即从贸易大国走向贸易强国在很大程度上是从廉价产品出口国走向优质高价产品出口国的过程。对该指数的分解和进一步分析,能够用于理解各国贸易利益的来源、在国际贸易中的地位以及一个国家走向贸易强国的发展路径。该指数还为贸易结构分析提供了新的视角。(本文来源于《世界经济》期刊2019年10期)
胡鹏,李军[7](2019)在《19世纪京津冀地区的交通网络与粮食贸易线路——基于理论层面的量化和统计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根据《钦定大清会典事例》中的驿道和铺道信息以及《中国省别全志·直隶省》中的水路运道信息,考察19世纪京津冀地区的水陆交通网络。在此基础上,结合《钦定户部则例》中的运输成本信息与"清代粮价数据库"和《清代道光至宣统间粮价表》两套粮价数据资料,分析19世纪京津冀地区的粮食运输成本与贸易线路。分析结果显示:第一,19世纪的京津冀地区已经形成了比较完善的交通网络;第二,在传统交通技术水平下,水路交通条件是制约中程(府间)粮食贸易的主要因素,且直接影响了19世纪京津冀地区的粮食贸易线路。(本文来源于《中国历史地理论丛》期刊2019年04期)
张建清,陈果[8](2019)在《基于竞合理论视角的中美贸易摩擦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竞争与合作共存一直是中美关系的常态。特朗普上台以来,中美贸易摩擦的急剧升级打破了双方此前竞合格局。长期被视为中美关系"压舱石"的经贸合作遭受冲击,双方竞争加剧,中美关系进入到新的竞合阶段。基于竞合理论,本文认为:本轮中美贸易摩擦加剧、中美竞合关系趋于竞争化的根本原因在于守成大国和崛起大国之间的利益之争,在于竞合双方实力对比、扮演角色发生了较大改变;即使中美贸易摩擦告一段落,未来中美竞争加剧也是长期性、大概率趋势;无论在军事、安全等高阶政治领域上,还是经贸、科技等低阶政治领域,中美都会开展更多竞争,而在中美双边经贸、国际公共物品等领域,双方依然有着合作的必要;在应对策略上,中国既要加强中美合作、管控分歧,也要捍卫核心利益、提高国家核心竞争力。(本文来源于《经济问题探索》期刊2019年10期)
李国学[9](2019)在《贸易战的理论逻辑及其应对:全球生产网络视角》一文中研究指出"二战"以来,为了应对知识和技术扩散对美国霸权地位的侵蚀,美国企业通过防御性对外直接投资来阻止外国竞争者兴起并获取技术租金和投资收益,跨国公司由此成为维持美国霸权地位的一个重要支柱。在以产品内分工和不完全契约关系为特征的全球生产网络下,东道国促进经济发展的产业政策、行政特别权滥用以及竞争企业的机会主义行为都可能使跨国公司面临知识中间产品内部化失灵和所有权优势丧失的风险。面临国际生产方式变革对美国霸权所依赖经济基础的挑战,美国利用从国际生产联系不对称依赖中所获得的贸易结构性权力发动了贸易战。但是,在全球生产网络下,权力主体呈现多元化,中国只是权力主体之一,美国政府单方面向中国政府施压是不合理的,而且结构性权力与社会资本契合才是促进不完全契约执行的根本途径。中美两国政府应着眼于全球生产网络的技术和制度特征,与其他权力主体一道制定出有利于全球生产网络健康发展的国际经济规则。(本文来源于《学海》期刊2019年05期)
方兴起[10](2019)在《基于马克思产业资本理论解析美国去工业化与再工业化——观察当前中美贸易摩擦的新视角》一文中研究指出马克思产业资本理论将社会经济活动抽象为"叁资本模型",客观上对应现实中的金融业、制造业和物流业,从而为探讨美国去工业化与再工业化提供了一个科学的分析框架。美国抓住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机遇,形成先进而强大的制造业这个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核心构造",成为了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从而使美国在二战后的25年处于霸权鼎盛时期。去工业化和加速服务业的发展破坏了美国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核心构造,导致美国工业衰落。奥巴马推行再工业化但成效甚微。特朗普则竭力主张基于"美国利益优先"原则而不是市场原则优先,通过种种贸易保护主义和霸凌主义的措施,试图让"美国制造业再次伟大"。但历史表明,没有一个衰落的霸权国能够实现制造业的再次伟大。特朗普挑起中美贸易战容易,战胜全球唯一拥有完整工业体系的中国则不可能。当然,要想从根本上解决中美贸易摩擦,真正建立起以协调、合作、稳定为基调的中美关系,我国必须抓住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机遇,实现从全球产业链的中低端转向中高端的发展。(本文来源于《学术研究》期刊2019年09期)
贸易理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国际贸易理论》课程对英语专业学生来讲,专业性强且理解难度大,学生甚至用死记硬背的方法来学习该课程。为增强其学习兴趣,更好地理解相关理论知识,能全面辩证地分析国际贸易时事政策,本文在教学过程中在Blackboard网络教学平台上以视频、音频、文字等形式发布与国际贸易相关的商业新闻和时事政策,鼓励学生阅读、思考和讨论。结果发现,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显着提升,学习主动性增强,课堂互动明显增多,教学效果显着。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贸易理论论文参考文献
[1].方伟.基于产业内贸易理论的中国钢铁贸易研究[J].中国市场.2019
[2].韩雪梅,柯彤彤,周月香.商业新闻在英语专业《国际贸易理论》课程教学中的应用[J].校园英语.2019
[3].司增绰,周坤,邵军.中国进口贸易战略性升格:现实效率与理论潜力[J].经济学家.2019
[4].彭虹.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及影响因素的理论和实证——基于中国和印度的比较分析[J].福建农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
[5].易露霞,尤彧聪.对外贸易与生态环境研究——基于新时代绿色经济理论视角[J].广东职业技术教育与研究.2019
[6].姚枝仲.贸易强国的测度:理论与方法[J].世界经济.2019
[7].胡鹏,李军.19世纪京津冀地区的交通网络与粮食贸易线路——基于理论层面的量化和统计分析[J].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19
[8].张建清,陈果.基于竞合理论视角的中美贸易摩擦研究[J].经济问题探索.2019
[9].李国学.贸易战的理论逻辑及其应对:全球生产网络视角[J].学海.2019
[10].方兴起.基于马克思产业资本理论解析美国去工业化与再工业化——观察当前中美贸易摩擦的新视角[J].学术研究.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