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鄂尔多斯蒙古族民歌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蒙古族,短调民歌,科尔沁,鄂尔多斯
鄂尔多斯蒙古族民歌论文文献综述
李静[1](2018)在《论科尔沁及鄂尔多斯地区蒙古族短调民歌的风格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在人类历史发展的长河中,各民族都有其独特的社会历史演化历程和艺术文化的生成发展过程,形成其固有的、传统的、富有民族特色的音乐文化。蒙古族是一个酷爱音乐且能歌善舞的民族,素有"音乐民族"之称,也有着十分丰富的传统文化底蕴。蒙古族民歌浩如烟海,风格独特而鲜明,从音乐形态来看,蒙古族民歌可以分为长调民歌和短调民歌两大类,其中科尔沁和鄂尔多斯地区的蒙古族民歌以其独特的民族风格、鲜明的地区特色而闻名遐迩。(本文来源于《前沿》期刊2018年06期)
张鑫[2](2018)在《蒙古族“乃日”仪式与鄂尔多斯短调民歌的交融——以鄂尔多斯婚礼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试图以鄂尔多斯婚礼为例,通过文字阐述"乃日"与鄂尔多斯短调民歌的联系和交融,并通过研究得出民俗与民族音乐之间密不可分的关联,以及民俗活动对传播与传承蒙古族音乐文化的重要作用。(本文来源于《音乐创作》期刊2018年05期)
杨光[3](2016)在《现代语境中的鄂尔多斯蒙古族短调民歌的存承与流变》一文中研究指出鄂尔多斯蒙古族短调民歌是内蒙古西部地区丰富多样的、具有浓郁地域色彩的地方歌种形式,其产生及流变与当地特殊的地理、历史、人文环境密切相关。在现代社会多样化语境下,该歌种在历经传统与现代因素的交互碰撞、冲击,正以一种新的音乐文化表现样态焕发出勃勃生机。笔者撰文立意旨在通过分析鄂尔多斯蒙古族短调民歌产生背景的同时,从比较研究的学理视角,对其在当代社会语境中存承与变异问题进行必要的理论探究。(本文来源于《音乐创作》期刊2016年12期)
白华[4](2016)在《美声唱法与蒙古族短调民歌结合思索——以鄂尔多斯短调民歌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以鄂尔多斯短调民歌为例,介绍蒙古族短调民歌的艺术特征与演唱形式,并尝试将短调民歌与美声唱法歌唱技巧有机结合,探寻蒙古族短调民歌的传承与发展新途径。(本文来源于《内蒙古教育》期刊2016年30期)
王艳芳[5](2016)在《如何在学前教育专业钢琴教学中融入鄂尔多斯蒙古族民歌》一文中研究指出蒙古族民歌是在蒙古族民间音乐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民族音乐形式,历史悠久。随着社会的发展,体现民族精神和文化的民族音乐不断被人们忽视,现代音乐亟须融入民族音乐特色,民族音乐的融合有着重要的意义和作用。为了保护和传承民族文化,将民族音乐教育渗透到钢琴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有效的教学手段和方法,提升蒙古族音乐在钢琴教学中的比重,让学生更加了解并弘扬蒙古族音乐和文化。(本文来源于《新课程(下)》期刊2016年07期)
王旭东[6](2016)在《鄂尔多斯蒙古族短调民歌在学前教育声乐课中的渗透》一文中研究指出鄂尔多斯蒙古族短调民歌是鄂尔多斯的蒙古族人民在日积月累的生活实践中创造的具有地方特色的民族艺术珍品。意在通过在学前教育专业声乐课上的渗透,使鄂尔多斯蒙古族短调民歌得以传承和发展。(本文来源于《现代职业教育》期刊2016年21期)
史永清[7](2015)在《从鄂尔多斯民歌中管窥蒙古族“家园意识”》一文中研究指出人类和家园的关系是本源性的,自古以来,"家园"中蕴含着极为丰富的人类文化智慧,而"家园意识"是人类生存的本真诉求与智慧反映。本文以"家园意识"为研究命题,试图通过对鄂尔多斯民歌中的"依恋与赞美情怀"、"思念与怀乡情节"和"期盼与坚守意识"等叁方面内容进行深入解读,旨在从鄂尔多斯民歌的研究视角来体认鄂尔多斯地区蒙古族群的"家园意识"。(本文来源于《音乐创作》期刊2015年11期)
贺宇[8](2015)在《表演视域下的鄂尔多斯长调民歌——以一次蒙古族家庭宴会古如歌表演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古如歌是蒙古族长调民歌体裁中最古老的一种形态之一,现阶段盛行于内蒙古杭锦旗沿黄河一带的吉日嘎朗图镇、独贵特拉镇、巴拉贡镇、白音乌素苏木等。本文通过蒙古族家庭宴会的"深描",进一步对古如歌表演模式的探讨,诠释了古如歌这一体裁存在于蒙古村落音乐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和文化意义。(本文来源于《北方音乐》期刊2015年09期)
陈锐[9](2015)在《鄂尔多斯地区蒙古族短调民歌艺术特色刍议》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千百年的生活实践中,鄂尔多斯的蒙古族人民用劳动和智慧共同创造了极具特色的鄂尔多斯短调民歌。它是鄂尔多斯人民智慧的结晶,见证了鄂尔多斯地区悠久的文化。本文对鄂尔多斯短调民歌的发展、体裁、题材、歌词特点、旋律特点以及文化的交融衍变进行了初步探索,从而概括地总结出鄂尔多斯短调民歌的艺术特色、音乐风格以及蒙汉民族音乐文化的交融状况。(本文来源于《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期刊2015年03期)
肖英群,斯琴毕力格[10](2015)在《鄂尔多斯蒙古族长调民歌传承中的地域与风格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鄂尔多斯蒙古族长调民歌是与鄂尔多斯蒙古族短调民歌共存的一种声乐形式,这种蕴含时代特征的艺术通过千百年的传承成为了蒙古族居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就对鄂尔多斯蒙古族长调民歌传承中的地域与风格进行研究,首先对蒙古族长调民歌的形成与特征进行了简单的阐述,然后对鄂尔多斯蒙古族长调民歌在传承中的地域风格形成进行了分析,最后阐述了长调民歌保护与传承的现状及一些建议,希望能对蒙古族长调民歌的研究和发展贡献微薄的力量。(本文来源于《黄河之声》期刊2015年03期)
鄂尔多斯蒙古族民歌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试图以鄂尔多斯婚礼为例,通过文字阐述"乃日"与鄂尔多斯短调民歌的联系和交融,并通过研究得出民俗与民族音乐之间密不可分的关联,以及民俗活动对传播与传承蒙古族音乐文化的重要作用。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鄂尔多斯蒙古族民歌论文参考文献
[1].李静.论科尔沁及鄂尔多斯地区蒙古族短调民歌的风格特征[J].前沿.2018
[2].张鑫.蒙古族“乃日”仪式与鄂尔多斯短调民歌的交融——以鄂尔多斯婚礼为例[J].音乐创作.2018
[3].杨光.现代语境中的鄂尔多斯蒙古族短调民歌的存承与流变[J].音乐创作.2016
[4].白华.美声唱法与蒙古族短调民歌结合思索——以鄂尔多斯短调民歌为例[J].内蒙古教育.2016
[5].王艳芳.如何在学前教育专业钢琴教学中融入鄂尔多斯蒙古族民歌[J].新课程(下).2016
[6].王旭东.鄂尔多斯蒙古族短调民歌在学前教育声乐课中的渗透[J].现代职业教育.2016
[7].史永清.从鄂尔多斯民歌中管窥蒙古族“家园意识”[J].音乐创作.2015
[8].贺宇.表演视域下的鄂尔多斯长调民歌——以一次蒙古族家庭宴会古如歌表演为例[J].北方音乐.2015
[9].陈锐.鄂尔多斯地区蒙古族短调民歌艺术特色刍议[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
[10].肖英群,斯琴毕力格.鄂尔多斯蒙古族长调民歌传承中的地域与风格研究[J].黄河之声.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