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周围静脉输注营养液外渗致皮肤坏死的护理体会

新生儿周围静脉输注营养液外渗致皮肤坏死的护理体会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南平第一医院353000)

【摘要】目的:结合临床实践经验,探讨新生儿输液外渗致皮肤坏死的护理方法。方法:第一时间使用封闭,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外用溶液直接用于伤患处,50%的硫酸镁和喜疗妥交替外敷外渗处。结果:经过6~9天观察及护理,局部外渗处肤色转红润,皮肤粘膜完好,无瘢痕。

【关键词】静脉输注;营养液;外渗;联合外敷;新生儿

【中图分类号】R473.7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1752(2015)36-0255-02

新生儿静脉输液是广泛用于治疗疾病及抢救危重患儿的迅速有效的给药途径。静脉输注营养液是长期不能接受经口喂养的患病新生儿及早产儿保证充足营养的重要措施之一。新生儿特别是早产儿,血管细小,隐匿,给静脉穿刺带来很大困难[1]。输注营养液过程中液体外渗时有发生,如不及时有效护理将导致一系列严重后果。我科发生输注营养液外渗致皮肤坏死患儿3例,均采用封闭、联合外敷等护理措施,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3例输液外渗患儿,在输注营养液过程中均出现不同部位,不同程度的液体外渗,表现为注射部位局部组织肿胀,皮肤潮红或苍白。其中,男2例,女1例,年龄>2天,均为早产儿。经局部封闭、联合外敷等有效措施,一周左右痂皮脱落,皮肤完整,无瘢痕。

2.护理

当出现液体外渗时,应立即停止静点,用无菌石蜡油剥离胶布并拔除留置针,按压止血后在肿胀的肢体下垫软枕,以利于静脉回流,防止外渗药液的局限。用无菌注射器抽出水泡内溶液,局部2%利多卡因封闭,在伤患处覆以适当大小的消毒纱布,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外用溶液充分均匀喷湿纱布,(以药液不渗出为准)每日3次。另外,用50%硫酸镁和喜疗妥交替外敷外渗处,并予烤灯照射治疗,促进局部血液循环、炎症吸收。还可明显减轻因液体外渗引起的局部肿胀,坏死,水泡,疼痛和感染。喜疗妥涂抹时,面积应大于患处边缘,使用保鲜膜进行包裹,松紧适宜(增加药物的吸收)。工作中,护理人员要加强责任心,经常巡视输液是否通畅,有无液体外渗,不能单靠是否有回血而定,而应密切观察穿刺周围组织是否肿胀,必要时与对侧肢体进行比较。

3.讨论

新生儿静脉输液外渗发生率与血管内径的大小成反比,与连续输液持续时间成正比,还与液体的PH值、渗透压有关。[2]新生儿的静脉血管十分纤细,加上缺乏皮下脂肪的保护,血管脆性大,弹性差,输液治疗过程中,常发生静脉药物或静脉液体外渗现象,较成人的外渗速度更快、更严重。如渗出未被及时发现或处理不当,可造成局部组织肿胀坏死等。[3]一旦渗出,立即采用50%硫酸镁和喜疗妥交替等联合外敷措施。50%硫酸镁具有高渗收敛作用,穿透皮肤能力强。营养液外渗后及时用50%硫酸镁湿敷于局部产生高渗透压,吸入渗处血管外水分,迅速减轻局部肿胀。喜疗妥软膏具有抗感染,促进血肿吸收作用,刺激受损组织的再生功能,并能迅速缓解疼痛和压迫感。[4]而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能促进毛细血管再生,加速创面的愈合,从而主动促进创面修复,全面提高创面愈合质量。

4.小结

在临床护理实践中,规范静脉输液操作,提高输液治疗护理质量是保证患儿安全医疗的重要环节。及时发现问题,及时治疗与护理,确保向所有接受输液治疗的患儿提供最高质量、最为安全、最经济有效的护理是最重要的。

【参考文献】

[1]谭启民,窦月玲.新生儿静脉输液外渗引起水疱原因分析与预防[J].护士进修杂志,2000,16(8).637-638

[2]刘素萍,王竹梅,周茜.头皮静脉留置针在儿科病人中的应用研究[J].河南职工医学院学报,2001,13(4)368.

[3]黄佩纯.亚太传统医药,普宁市人民医院,2011年01期

[4]戴德银.实用新药特药手册[M].第2版,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93.254

标签:;  ;  ;  

新生儿周围静脉输注营养液外渗致皮肤坏死的护理体会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