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夏季常见虚证辨治(论文文献综述)
黄杨[1](2021)在《基于文献及临床证据探究抑郁症中医辨证分型及其与客观指标的相关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通过文献研究,探索抑郁症的中医辨证分型及其相关症状、舌脉的分布规律,同时收集临床抑郁症患者的病历,通过病历数据分析,探讨抑郁症中医辨证分型与客观指标的相关性,为今后抑郁症中医辨证分型的量化、客观化分型研究及抑郁症的防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检索2010年1月-2019年12月近10年来源于CNKI数据库、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中符合纳排标准的关于抑郁症中医辨证分型的相关文献,对收集的文献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同时收集2016年9月1日至2020年8月31日于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身科住院的符合纳排标准的抑郁症患者的病历资料。收集抑郁症患者的一般资料、HAMD-24评分、HAMA评分、病程、化验相关客观指标、中医证型。使用Excel 2017表格建立数据库,运用SPSS 21.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文献研究共纳入文献59篇及书籍4本,整理得到中医证型相关数据384个,分析得出23个常见证型及其他少数证型。抑郁症的常见中医证型为心脾两虚证、肝郁气滞证、痰气郁结证、肝郁脾虚证及气郁化火证。心脾两虚证的常见症状有17种,其他少见症状10种,舌质以淡为主,舌苔薄白,脉象以细、细弱为主;肝郁气滞证的常见症状有17种,其他少见症状13种,舌质以淡、红为主,舌苔以薄白为主,脉象以弦或弦滑为主;痰气郁结证的常见症状有8种,其他少见症状16种,舌质以淡为主,舌苔以白腻为主,脉象以弦滑为主;肝郁脾虚证的常见症状有14种,其他少见症状17种,舌质以淡、淡红为主,舌苔以薄白或白腻为主,脉象以弦细为主;气郁化火证的常见症状有11种,其他少见症状8种,舌质红,舌苔以黄为主,脉象以弦数为主。2.临床研究中,纳入抑郁症患者301例,女性多于男性,患者平均年龄为52.10±11.63岁,年龄在4165岁患者占比最高;职业中占比最多的为退(离)休人员;婚况中占比最高的为已婚;秋季入院患者最多;抑郁程度分布以轻、中度抑郁为主;98.67%的患者伴有焦虑症状,以中度焦虑为主;中医证型分布中肝郁气滞证最多,其次从高到低为气郁化火证、肝郁脾虚证、心脾两虚证、气滞血瘀证、痰气郁结证。化验相关客观指标中:FBG值异常率为4.98%;Hcy值异常率为26.25%;D-D值异常率为23.59%;血WBC值异常率为4.98%;TC值异常率为29.24%;TG值异常率为33.22%;HDL值异常率为69.44%;LDL值异常率为16.61%;PT值异常率为1.33%;APTT值异常率为5.32%;TT值异常率为1.66%;FIB值异常率为19.27%。其中,肝郁脾虚证患者的病程普遍大于肝郁气滞证及气郁化火证患者(P<0.05);气郁化火证和肝郁气滞证的年龄的回归系数为负数且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相对于肝郁气滞证,年龄较大的患者更偏向于诊断为气郁化火证;气郁化火证和肝郁气滞证、肝郁脾虚证的HAMA评分的回归系数均为负数且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HAMA评分高的患者更偏向于诊断为气郁化火证;肝郁气滞证和气郁化火证之间的HDL值的分布存在差异(P<0.05),肝郁气滞证患者的HDL值升高的占比明显高于气郁化火证;气郁化火证和肝郁气滞证、肝郁脾虚证的TC值正常的回归系数均为正数且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TC值正常的患者更偏向于诊断为肝郁气滞证及肝郁脾虚证;气郁化火证和肝郁气滞证、肝郁脾虚证的LDL值正常的回归系数均为负数且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LDL值正常的患者更偏向于诊断为气郁化火证。3.HAMD-24评分与血WBC值呈正相关(P<0.05),回归方程可表示为(?)Y=3.07+0.10X,R=0.22,R2=0.05;HAMD-24评分与APTT值呈负相关(P<0.05),回归方程可表示为(?)Y=31.20-0.16X,R=0.13,R2=0.02;HAMD-24评分与FIB值呈正相关(P<0.05),回归方程可表示为(?)Y=1.68+0.03X,R=0.17,R2=0.03。结论:1.抑郁症的中医证型较多,心脾两虚证、肝郁气滞证、痰气郁结证、肝郁脾虚证及气郁化火证为临床常见证型。2.抑郁症的中医证型与病程、年龄、HAMA评分、HDL值、TC值、LDL值存在相关性,或可作为抑郁症中医辨证分型的客观化指标。患者病程偏长、HAMA评分偏低、TC值正常、LDL值异常(升高)对肝郁脾虚证的诊断具有一定参考价值;病程偏短、年龄偏大、HAMA评分偏高、HDL值正常或降低、TC值异常(升高)、LDL值正常对气郁化火证的诊断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病程偏短、年龄偏小、HAMA评分偏低、HDL值升高、TC值正常、LDL值异常(升高)对肝郁气滞证的诊断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3.抑郁症患者抑郁程度越高,炎症反应可能越严重,血液的凝血速度越快。
李福[2](2021)在《兰茂辨治虚证的方药运用规律初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通过全面收集整理兰茂《医门揽要》《滇南本草》中的补益方药,充分利用中医辨证补虚的思想,深入挖掘兰茂辨治虚证的方药药性规律、配伍规律、类方运用等内在规律以及融合药食两用补虚的思想,结合社会补益思想的发展需求,进一步对兰茂辨治虚证的学术思想进行整理研究,探究虚证治疗的新思路,为临床诊治虚证提供更好的指导,也丰富“滇南医学”的内涵,对于进一步挖掘整理云南民族医药资源具有重要价值。方法:采用文献研究的方法和数据挖掘研究方法相结合,梳理虚证论治的学术源流,及现代学者对于兰茂补益学术思想的研究,将《医门揽要》中的补益方药及《滇南本草》中的补益药物、药食两用补益药物录入Microsoft Excel表格进行整理和统计,《医门揽要》统计数据录入古今医案云平台V2.1进行数据规范化处理,并运用数据挖掘功能对用药频次、药物四气、五味、归经、功效等统计分析;《滇南本草》统计数据需运用Excel表格进行归类分析,进而全面总结兰茂辨治虚证的用药特点。结果:统计《医门揽要》中辨治虚证的方药(又称为补益方药)纳入研究范围补益方剂共165首,其中出现频次最多的为肾气丸类方49次(肾气丸35次,济生肾气丸14次),位居第一,都具有补肾助阳的功效;对165首方剂共1545味药物四气频次统计,性温的药物出现784次(50.74%),位居第一;对补益药物五味频次统计,味甘的药物出现962次(62.26%),位居第一;对补益药物的功效频次的统计,发现具有健脾功效的药物频次为126次(8.15%),位居第一;对补益药物配伍频次统计,人参、白术同现频次58次(置信度0.87.支持度0.39),位居第一。通过对《滇南本草》补益药物进行统计分析,在《滇南本草》506味药物中明确具有补益作用的药物多达235味,占全书的46.44%。补益药物主要分为补益气血阴阳、补益五脏药、补益养生药、补脾胃药、补五劳六极七伤药、妇人病补益药等。按四气五味划分,补益药物四气频次依次为温性药物84次(35.74%),位居第一;补益药物五味中甘味药物147次(62.55%);出现频次最多;《滇南本草》中纳入药食两用补益药物研究范围共128味;其中药食两用补益药物四气频次中平性药物出现49次(38.28%),位居第一,温性药物出现46次(35.94%),位居第二,平性药物与温性药物出现频次接近;补益药物五味中甘味药物出现的频次为104次(81.25%),位居第一。结论:1.兰茂在虚证的病因病机上,认为饮食失调、酒色房劳、邪正斗争、失治误治、五劳六极七伤均可致虚,注重阐述脾肾、气血阴阳亏虚在虚证发病中的影响;诊断上重视望色切脉辨治虚证。2.兰茂在虚证的治疗上注重“三因制宜”补虚;辨证补虚:针对邪盛为主兼正虚,主张祛邪为主,兼以扶正;针对正气亏虚为主兼感邪,主张扶正为主,兼以祛邪的不同治则。以气血为本,强调“见血休治血,气足血自安”,重视“调补”;以阴阳为纲,重视脾肾,平调五脏;补益脾胃重在合治。3.兰茂补虚药物药性以甘、温为首,功效多以健脾为特色,组方用药以培补正气为重点,重视药食两用补虚,提倡补益养生。通过对兰茂辨治虚证的经验及用药特点的总结,丰富兰茂学术思想体系,有助于加深我们对于虚证的认识,并将兰茂辨治虚证的经验运用于临床,提高临床疗效。
王蒙蒙[3](2021)在《亚急性咳嗽辨证论治的疗效观察及中医体质的相关性研究》文中指出目的:通过文献研究分析亚急性咳嗽的病因病机、临床诊治及中医体质学说的理论、研究进展,学习总结汤毅主任辨证治疗亚急性咳嗽的临床经验。观察分析亚急性咳嗽患者中医体质、证型与性别、年龄、季节等一般资料的相关性,探讨该病患者体质、证型的分布规律及二者的相关性;同时,观察中医辨证治疗亚急性咳嗽的临床疗效,为临床诊疗及中医药个体化防治该病提供参考。方法:查阅整理亚急性咳嗽及中医体质学的相关文献,探讨亚急性咳嗽发病的相关体质因素,结合门诊跟师所学,总结汤毅主任对亚急性咳嗽的辨治经验。选取2019年3月-2020年12月在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治未病科门诊就诊且符合亚急性咳嗽诊断标准的患者168例,收集患者的一般资料、中医相关信息以及中医体质辨识结果,依据《咳嗽中医诊疗专家共识意见》制定的亚急性咳嗽中医证型诊断标准判定其证候类型。探讨亚急性咳嗽发病与中医体质的相关性。采用Excel建立数据库,运用SPSS25.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依据中医辨证论治对168例亚急性咳嗽患者进行中药干预,治疗前、治疗2周后、治疗4周后观察记录患者的中医证候量化积分、咳嗽视觉模拟评分及相关安全性指标,并比较治疗前后的差异。采用Excel建立数据库,运用SPSS25.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探讨中医辨证治疗亚急性咳嗽的临床疗效。结果:1.本次研究收集亚急性咳嗽患者有效病例168例,男性63例(37.5%),女性105例(62.5%)。平均年龄39.45±10.909岁,18-35岁年龄段患者人数分布最多,其次为36-50岁年龄段,51-65岁年龄段人数最少。发病季节的分布情况为冬季(占31.5%)>春季(占26.8%)>秋季(占22.6%)>夏季(占19.0%)。2.168例亚急性咳嗽患者咳嗽程度表现以轻度咳嗽(占51.2%)、中度咳嗽(占42.3%)为主,重度咳嗽较少(占6.5%),不同咳嗽程度占比有差异性。3.证型分布:168例亚急性咳嗽患者证型以风邪袭肺证(占42.9%)、痰湿蕴肺证(占25.6%)、痰热郁肺证(占17.3%)最为常见,各证型分布占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中医证型与性别、年龄、季节无相关性(p>0.05)。4.体质类型分布:平和质18例,仅占10.7%,偏颇体质150例,占89.3%,偏颇体质中以气虚质(占27.4%)、阳虚质(占23.2%)、痰湿质(占13.1%)最为常见,各体质分布占比有差异性。体质与性别在亚急性咳嗽发病中有相关性,痰湿质、湿热质中男性多于女性,阳虚质中女性多于男性。体质与年龄在亚急性咳嗽发病中有相关性,表现为阴虚质在51-65岁患者中多见。不同体质亚急性咳嗽患者的发病季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气虚质易在春季发病,湿热质易在夏季发病。体质与本病不同咳嗽程度表现无相关性(p>0.05)。5.体质与证型的相关性:(1)气虚质、湿热质与风邪袭肺证有相关性(p<0.05),气虚质中风邪袭肺证多见,湿热质中风邪袭肺证少见。(2)痰湿质、阴虚质与痰湿蕴肺证有相关性(p<0.05),痰湿质中痰湿蕴肺证多见,阴虚质中痰湿蕴肺证少见。6.疗效分析:(1)本次依据辨证论治治疗168例亚急性咳嗽患者的临床研究中,患者的中医证候积分量表在治疗前为15(10,20),治疗2周后为4(2,10),治疗4周后为2(0,4),治疗前、治疗2周后、治疗4周后两两比较,差异均具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1)。患者治疗前、治疗2周后、治疗4周后主症积分(咳嗽)、次症积分(咳痰、咽痒等)、伴随症状积分(脘腹不舒、自汗等)较前一阶段均有不同程度的减低。各积分表治疗前、治疗2周后、治疗4周后两两比较,差异均具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1)。(2)中医证候总有效率以及临床痊愈、显效、有效、无效情况:治疗4周后根据患者的主要临床表现,通过中医证候疗效判定,结果为临床痊愈者67例(39.9%),显效者52例(30.9%),有效者40例(占23.8%),无效者9例(占5.4%),证候总有效率达94.6%。(3)单项症状量化指标比较:治疗前、治疗2周、治疗4周后亚急性咳嗽各主症及次症积分均较前一阶段有所减低,治疗2周后、治疗4周后分别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周后与治疗4周后各项症状的积分比较,清嗓积分变化差异显示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症状积分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4)VAS评分变化:168例亚急性咳嗽患者VAS评分在治疗前为3(3,5),治疗2周后为2(0,2),治疗4周后为0(0),治疗过程中VAS评分呈下降趋势,且治疗前、治疗前2周后、治疗4周后两两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亚急性咳嗽在临床常见,以女性及青年患者发病为多,咳嗽程度以轻度咳嗽为主;2.亚急性咳嗽体质与亚急性咳嗽发病有相关性,气虚质、阳虚质、痰湿质对本病易感;不同体质类型对亚急性咳嗽患者性别、年龄、发病季节、证型具有一定的易感性和倾向性:阳虚质患者中女性占82.1%,明显多于男性;气虚质患者易在春季发病且最易表现风邪袭肺证;湿热质患者中男性占81.8%,明显多于女性,易在夏季发病,不易表现为风邪袭肺证;痰湿质患者中男性占63.6%,明显多于女性,易表现痰湿蕴肺证;阴虚质在51-65岁年龄段中体质分布占比较高,不易表现痰湿蕴肺证;3.中医辨证论治治疗亚急性咳嗽在缓解咳嗽及其他兼症方面疗效肯定,安全性良好;4.经验总结:汤毅主任认为亚急性咳嗽患者肺气虚是本病发生主导因素,早期失治误治、不合理用药问题值得重视;亚急性咳嗽以肺气不清为基础,受外感邪气、脏腑内伤等多种因素影响,气虚、邪实、痰浊、内火、阴虚是亚急性咳嗽常见的病理表现;亚急性咳嗽以虚实夹杂证表现为多,汤毅主任以辨别正邪之间的消、长、进、退,辨邪实与正虚之程度分析患者不同的病机特点,以宣、清、润、降、敛、补等诸法合用调和其寒热、虚实之病理变化,疗效肯定。
吴彤[4](2021)在《常见眩晕疾病的中医证候分布特点及相关因素分析》文中提出目的:通过对眩晕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探讨常见眩晕病流行病学趋势、临床特征及中医证候分布特点,分析中医证候与年龄、性别、病因等因素之间的相关性,明确眩晕病中医证治规律特点,为眩晕中医药防治的客观化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本研究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收集2017年9月至2018年9月我院眩晕与平衡障碍诊疗中心眩晕病患者门诊资料,包括患者的基本情况、辅助检查、疾病诊断及中医证候等相关信息,建立眩晕病历资料数据库,应用SPSS22.0软件对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503例患者中男性144例(28.6%),女性359例(71.4%),男女比例为1:2.49;年龄最小16岁,最大86岁,平均年龄为55.70±14.68岁;病程最短1天,最长50年,平均病程10.3±1.2年;发病季节以秋季最高,最常见于立秋、秋分及惊蛰三个节气;既往合并疾病常见于偏头痛、高血压病、糖尿病及脑血管疾病;多数患者在发病前存在明显诱因,其中体位变换、情绪波动及睡眠因素是最常见的诱发因素。2.本研究共涉及10种眩晕疾病,所占比例由高到低依次为VM、PPPD、BRV、BPPV、MD、突发性耳聋伴眩晕、PCI、VN、DEH、VP。部分患者存在两种及以上眩晕疾病共存情况,其中PPPD常与其他眩晕疾病共病。3.中医证候分布情况:肝胃不和证(34.8%)、风痰上扰证(19.1%)、肾精不足证(14.3%)、阴虚阳亢证(9.5%)、气血亏虚(5.4%)、肝火上炎证(4.4%)、心肾不交证(3.6%)、痰瘀阻窍证(3.2%)、肝血不足证(2.6%)、肾阳虚证(1.9%)、痰湿中阻证(1.2%),舌象以舌淡苔白腻最为常见,脉象以沉弦脉为主。4.经统计分析显示,中医证候与性别、年龄、发病季节、发病诱因、眩晕疾病、既往疾病存在相关性。性别方面,女性患者多见于气血亏虚证、肾精不足证及肝胃不和证,男性患者多见于肝火上炎证;年龄方面,青年患者多见于气血亏虚证,中年患者多见于肝胃不和证,老年患者则多见于阴虚阳亢证及肾精不足证;发病季节方面,春季多见于阴虚阳亢证及肝火上炎证,夏季多见于肝胃不和证,秋季多见于痰瘀阻窍证,冬季多见于肾精不足证;在发病诱因上,存在睡眠问题的患者更容易出现肝火上炎证;病因方面,VM以风痰上扰证为主,BRV以阴虚阳亢证为主,BPPV则以肾阳亏虚证为主;既往合并疾病方面,高血压患者以阴虚阳亢证及肾精不足证多见,偏头痛患者以气血亏虚证及肝胃不和证多见,脑血管病患者则更多见于痰湿中阻及肾阳亏虚证。结论:1.眩晕病高发年龄在50-69岁之间,女性多于男性,秋季为主要发病季节,体位变动、情绪波动及睡眠因素是最常见的诱发因素;2.西医病因以VM、PPPD、BRV、BPPV最为常见,部分患者存在共病现象,其中PPPD常与其他眩晕疾病共病;3.眩晕病中医证候以肝胃不和证、风痰上扰证、肾精不足证、阴虚阳亢证、气血亏虚证为主;4.不同中医证候与性别、年龄、发病季节、诱发因素、眩晕疾病、既往合并疾病上存在相关性。
田娇[5](2021)在《基于数据挖掘方法的成肇仁教授辨治失眠经验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本研究在梳理古代医家治疗失眠的经验基础上,运用数据挖掘方法对名老中医成肇仁教授的失眠病案进行回顾性分析。通过挖掘病案中信息包括症状、药物、证型、方剂的频数,证-症、方-证、方-药、药-证、以及药组、药对的规律,从客观数据结果基础上总结成教授临证治疗失眠经验。方法过对成肇仁教授2014年1月至2020年12月门诊期间,记录保存的378例失眠病例的收集。依照中医症状、证型、药物等标准术语对病案进行标准化,完成数据信息清洗工作。将病案信息进行频数分析后,导入Weka3.7.12,采用关联规则、聚类分析等方法进行数据挖掘。使用cytoscape3.80软件网络分析,绘制核心药物网络图。展示成肇仁教授治疗失眠的用药规律。结果通过数据挖掘筛选出的378例失眠病案,一般信息显示:男性患者116例,女性患者262例,男:女=1:2.25,女性患者人数高于男性。患者年龄特点显示:平均年龄为45.6岁,40-59岁年龄段患者占比高,达总人数的48.41%。证候分布:所有病案中共有354个症状描述,普通症状309个,舌脉象症状45个,其中口干、口苦、胃脘痞闷、心烦、心悸排名前5位。失眠病位主要在心,涉及胃、肝、脾、胆、肾等多个脏腑。病理因素主要为虚、热、痰3种。成教授治疗失眠大体分为8个证型,出现频率较高的证型为痰热内扰和脾虚痰湿,累计频率超过44.45%,可以认为其为成教授治疗失眠的主要证型。方药分布:(1)用药:药物共使用238种,总频数为6943次。药性以平、微寒、温为主,药味上甘、苦、辛为重,药物归经主要为心、脾、肝3脏。用药类别中数量最多的是补虚类药物,其次是安神药、清热药、利水渗湿药。(2)用方:黄连温胆汤、酸枣仁汤、孔圣枕中丹、百合地黄汤4首方剂出现频率最高,4首方频次超过50次,累计频率超过80%。方证规律:分别对成教授治疗失眠的8种证型所对应的主要方药进行分析,核心处方分布结果:(1)痰热内扰证常以黄连温胆汤加减;(2)脾虚痰湿证常选用升阳益胃汤、香砂六君子汤、参苓白术散等加减;(3)血虚内热证常选用酸枣仁汤、孔圣枕中丹、百合地黄汤等加减;(4)心肾不交证常选用天王补心丹、桂枝加龙骨牡蛎汤、交泰丸等加减;(5)邪入少阳常选用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小柴胡汤等加减;(6)肝郁化火证常选用解郁合欢汤、丹栀逍遥散加减;(7)心脾两虚证常选用归脾汤、八珍汤、人参养荣丸等加减;(8)肝郁气滞证常选用柴胡疏肝散、逍遥散、四逆散等加减。各证型所用方剂分别统计,发现酸枣仁汤、百合地黄汤和孔圣枕中丹为成教授治疗失眠最常用的配伍方剂,在大多数证型中皆辨证配伍使用,而酸枣仁、茯苓、茯神、首乌藤为其辨治的基础用药。药对和药组:炒麦芽→炒山楂、竹茹→法半夏、酸枣仁-鸡血藤→丹参、石菖蒲-龟甲→远志、酸枣仁-神曲-炒山楂→炒麦芽、法半夏-枳壳-石菖蒲→竹茹。在药物关联的基础上绘制高频用药复杂网络图,提示酸枣仁、茯苓、茯神、首乌藤、陈皮之间具有强关联性。结论通过数据挖掘,总结成教授失眠临证经验:(1)病证结合成教授尊崇仲景,讲究辨病与辨证相结合。在整体辨证的基础上,参合疾病;随证加减,用药精究。一般依据核心症状辨别证型以选主方,针对失眠添加安神定志之品,并对基础病或局部辨证用药加减,从而整体把握病证。(2)善用经方治疗失眠善用经方化裁,拓展经方的应用范围。注重肝脾,调畅情志,治疗失眠与情志异常同病的方剂分为三类,柴胡类、四逆散方类,以及其它情志病用方。常添加远志、合欢皮、合欢花、柴胡、郁金、香附、延胡索、丹参等疏肝解郁的药物。(3)顾护脾胃推崇李东垣脾胃学术思想,辨治中尤其重视健脾和胃,常辨证选用茯苓、陈皮、法半夏、炙甘草、枳壳、白芍、生白术等药。(4)三因治宜成教授注重用药结合地域、四时及体质特异性而变化。
罗海强[6](2021)在《儿童喘息性支气管炎中医证型与临床特征相关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通过对喘息性支气管炎住院患儿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探讨本病中医证型与临床特征的相关性,进一步分析总结其中的变化规律,促进该病中医辨证分型的客观化、微观化、精准化。方法:本研究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选取2012-2019年间在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儿科住院诊断为喘息性支气管炎的患儿,共224例。按照制定的儿童喘息性支气管炎病历调查表,对患儿的性别、民族、年龄、喂养方式、发病季节及主要症状体征等研究资料进行收集整理,录入Excel制表建立资料数据库,SPSS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一般情况:(1)性别:男女比例为2.61:1,男性患儿多于女性。(2)民族:民族构成比汉族>壮族>瑶族>苗族>黎族=侗族。(3)发病年龄:年龄最小为2月,最大为47月,平均年龄16.23±11.08月。年龄分段方面,年龄小于1岁病例数最多,占44.2%。(4)发病季节与节气:冬春季节发病例数最多,分别为67例(29.9%)和64例(28.6%)。发病例数前3位的节气分别为白露19例(8.5%)>立冬18例(8.0%)>雨水15例(6.7%)。(5)既往史与家族史:87例(39%)患儿有明确既往疾病史,主要疾病为喘息51例(58.6%)>新生儿黄疸16例(18.3%)>G-6-PD缺乏症15例(17.2%)>湿疹12例(13.8%);家族史方面,13例(5.8%)患儿一级亲属存在过敏性鼻炎、皮肤过敏或哮喘病史,9例(4.0%)患儿二级亲属存在哮喘或过敏性鼻炎病史。2.中医证型分布情况与临床特征的关系:224例患儿中,热性哮喘病例数最多,为160例,占71.4%;寒性哮喘38例,占17.0%;外寒内热证15例,占6.7%;虚实夹杂证11例,占4.9%。各证型在性别分布上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寒性哮喘与热性哮喘性别构成比均为男性多于女性。各证型在发病年龄段分布上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热性哮喘与寒性哮喘两个证型均在0~1岁患儿多见。各证型之间病程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程在0~14天以寒性哮喘及热性哮喘多见。各证型在喘息程度、咳嗽程度、鼻塞、涕色、痰质、便质几种症状上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24例患儿体征出现频率前2位的为咽红(73.7%)、湿啰音(43.7%),各证型之间舌质、舌苔及指纹、咽红及三凹征体征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证型与胸片情况比较,有202例(88.0%)出现胸片异常,中医各证型胸片表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证型CRP均以≤10mg/L为主,各证型之间CRP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证型之间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百分比、淋巴细胞百分比、嗜酸性粒细胞绝对值、降钙素原及肺炎支原体抗体阳性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1.本样本中喘息性支气管炎中医证型以热性哮喘居多,男性患儿数量明显多于女性,发病年龄主要集中在1岁左右,本病病程多在2周以内,冬、春两季为本病好发季节。中医证型与性别、病程、发病年龄具有相关性。2.喘息程度、咳嗽程度、鼻塞、涕色、痰质、便质、三凹征及咽部颜色为喘息性支气管炎中医证型的辨证要点。3.喘息性支气管炎中医证型与感染指标有一定相关性,CRP升高在热性哮喘及外寒内热证型多见。
魏鹏辉[7](2021)在《温病学辨证分类方法的古今研究及其系统化框架设计》文中提出目的:本研究基于中医在辨证分类方法上一直存在的多元性问题和需要进行统一性研究的状况,在中医经典辨证论治理论的指导下,从病因、病位、病机三维一体的辨证原理出发,以精选出的在温病学术发展体系内具有一定影响力的病证分类着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对温病学中的辨证分类方法进行系统化的整理研究,全面提取出温病学代表着作中所包含的辨证分类要素集合,明确相互之间的归属关系,同时对当中具有一定代表性、典型性的温病学辨证分类框架进行特点、优缺点的分析与评价,进而推导、提炼出覆盖面广、内涵包容、逻辑系统的温病学辨证分类的基本框架,为进一步融合寒温内外诸病的辨证纲领、建立中医更为统一普适的辨证分类学体系,奠定必要的基础,提供重要的借鉴。方法:(1)文献整理法:(1)对有关中医辨证分类方法研究的文献总结;(2)收集温病学代表性着作中的有关辨证分类方法的文献资料,提取其中的辨证分类要素信息和辨证分类要素关系框架,建立相关的辨证分类要素的数据表及其结构关系表。(2)本体分析法:借助信息学本体分析方法,以着作中的辨证分类实例作为描述对象,规范源于精选的温病学着作范围内的辨证要素术语,确定辨证分类的类与属性,对辨证分类实例的类与属性进行分类与标识,从而规范辨证分类要素的数据表及其结构关系表,以得出规范系统的标识结果。(3)比较归纳法:从分类要素的逻辑性、要素关系的结构化,比较分析各类辨证分类框架的长短特点,提取出各自的优点,相互沟通、互为补充,归纳出具有结构更完整、内涵更包容、纲目更清晰的温病学辨证分类的基本框架。分类要素重要性评价方法:对温病学派的主流辨证分类方法进行分类要素的统计分析,通过着作中出现频数、所出着作的重要系数及各要素在所出着作的分类框架中的先后排序这三方面因素,来聚焦得出不同分类要素在构建辨证方法中的重要性,为确定温病学派辨证方法在总体上的共性框架提供客观依据。结果:1.基于精选的36部代表性温病学着作,对温病学领域中的病证分类要素进行了较全面的整理与总结。(1)总体得出其病证分类要素的集合。共有10大类45项:1)病因要素;2)病所要素;3)病理机转要素;4)病势要素;5)辨证分类参考因素要素;6)本变兼类证要素;7)以法类证要素;8)以方类证要素;9)病症类证要素——病种、症状;10)其他类证要素——神色形味、目耳鼻咽喉胸腹、唇舌舌苔齿脉、禁忌、疑似证。其中病证分类包含病因分类1项(病因)、病所分类15项(六经、表里、经腑脏络、阴阳、上中下、内外分部、三焦分部、营卫气血、津液、精神、元气元阴元阳、奇经八脉、腧穴、病所度量、其它区域病所)、病机分类7项(气化、阴阳、寒热、正虚、邪实、变态、其他病理机转)、病证关系6项(本变兼、合病并病/两感、兼夹、禁忌、传变证、疑似证),共有29项;以及病势分类7项(病程阶段、传变、起病、坏证、病情程度、病情动向、病情生机);病种分类1项(病种);症状分类1项(症状);治则治法分类2项(以法归证、以方归证);参考因素分类2项(病体、病时);其他分类3项(神色形味、目耳鼻咽喉胸腹、唇舌舌苔齿脉)。由上可见,有关辨证分类的项目占到总数的将近三分之二,突显诸多医家对于温病学辨证分类内涵的极大重视。(2)具体得出各分类项目的占比。通过对各分类项目在36部着作中的出现频数和占比,显示其实际的重要程度:病因分类占比较大,为(31-86.1%),在病所分类中,对于经腑脏络、六经、营卫气血、三焦分类的认同排在前列(分别为:31-86.1%,25-69.4%,23-63.89%,19-52.78%),对于表里、寒热、正虚、邪实等八纲要素的关注也都较为普遍(分别为:24-66.67%,20-55.56%,28-77.78%,22-61.1%,附变态23-63.89%),对合病并病、兼夹、本变兼、气化之论也有较多的提出(分别为11-30.56%,17-47.2%,10-27.78%,24-66.67%),而对阴阳、上中下、津液、内外分部等病所的分类也有一定的考虑(分别为:15-41.67%,12-33.3%,11-30.56%,8-22.2%),对病证之间关系,也有本兼变的明显区分,也有较多医家提出疑似证(10-27.78%),个别医家提出目耳鼻咽喉胸腹、禁忌、传变证分类等概念(2~4,5.56%~11.1%),对于认识病证及病证关系的多样性,具有积极的意义。另外,唇舌舌苔齿脉及神色形味分类也占有一定的比重(分别为:19-52.78%,8-22.2%),对于辨证分类的参考因素,病体与病时分类所占比重也不少(分别为:24-66.67%,9-25%)。总而言之,虽然可以从多重角度来进行病证分类,但是无论从哪些方面来分类病证,都不可能脱离疾病产生的核心要素——病因、病所与病机,而只能是多视角地体现病证的立体化和多样化联系。2.本文对温病学派辨证分类方法主流趋势的集成化研究本文对温病学派的各辨证分类方法,进行了分类要素的统计分析,通过着作中出现频数、所出着作的重要系数及各要素在所出着作的分类框架中的先后排序这三方面因素,来聚焦得出不同分类要素在构建辨证方法中的内在权重,为进一步探讨温病学派辨证方法的主流发展在总体上的共性框架提供要素依据。基于“精选的36部温病学着作·主要辨证分类方法·分类要素权重统计一览表”,对辨证分类方法的分类要素进行了由细分项目(文献客观呈现者)至项目归纳(对细分项目进行了内在相同性归并者),再到大类归总(在项目归纳的基础上进一步的大类归并者)的三层次的统计分析。对温病学派在辨证方法上的主流趋势,可得出分类要素在不同层次上的权重布局特点:(1)分类要素在细分项目层次上权重布局特点对分类要素细分项目的权值分析,是最基础、最重要的分析工作,为能较客观地反映着作文献中的各细分要素的内在权重,本文采取由家数累计数、所出着作的系数和在所出着作的分类框架中的先后排序,这三个方面来综合计算各细分要素的权值,即“三维定点”求值,得以分析推导各细分要素的内在权重及其在系统构架中的地位与关系。布局特点如下:虽有广泛涉及50个项目,但重点聚焦于前17项(累计权重占到总权值的98.52%),代表了该学派的主流选项。1.病种,—2.六经,—3.脏腑,—4.三焦,—5.主症,—6.卫气营血,—7.治法,—8.病情程度,—9.表里,—10.病因,—11虚实,—12.寒热,—13.气血,—14.类似证,—15.阴阳,—16.十二经,—17.病体;其中前6项:1.病种—2.六经—3.脏腑—4.三焦—5.主症—6.卫气营血,累计权重占到总权值的85.27%,这6项应该作为构建温病学派辨证方法不可或缺的核心要素。结果可见,六经分类实际居首,脏腑与三焦分类,本重于卫气营血分类。这种和温病学教材突出卫气营血与三焦辨证纲领不符的现象,考虑后者是突出对风温、温热,湿温、暑湿等主要病种辨证特色与优势的有限构架,即在病所的多维分类上,强调对三焦、卫气营血分区分的重要性,但不应否定在完整全面的辨证模式中,对六经、脏腑、经络认定的必要性。(2)分类要素在同类归并层次上的综合化权重值布局特点归并后的中等项目层次,其核心要素组成与关系仍然保持了细分项目层次的基本布局,即前6项为:1.病种—2.经系—3.脏腑经络—4.三焦—5.症状—6.卫气营血津液等,其以包含关系的经系、脏腑经络、卫气营血津液取代了细分项目层次六经、脏腑、卫气营血。另外随着归并中权值的合计,各项权值也相应增加,而权重>0.01的项目也增加至前10项(即增加了7.治误—8.病体时势等—9.表里等—10.虚实寒热阴阳升降出入等病机),丰富和完备了要素分类的品种,特别是与病位有关的表里项、以病机为主的虚实寒热阴阳等项,使其辨证方法的构成更加完备,为总结总体框架提供可能。(3)分类要素在大类分类层次上的权重布局特点通过大类归并,得出如下大类构成群及权值排序关系:1.病所,2.病种,3.病征,4.病机,5.病治,6.病势,7.病因,8.病兼,9.其它。基于以上对一览表三层次权重布局特点的综合分析,可以知道温病家们其自然形成的临床诊治基本框架是一个病·证·症·治混用型的,但仍以辨证分类为重。病所分类分值最大,但细目分类存在重心分散与多维化。即:病所分类权值占总权重值之比为38.74%,但其包括:2.经系、3.脏腑经络、4.三焦、9.表里等不同的定位方法。说明临床诊治中,辨病位仍是温病学多数医家首重的项目,但定位方法则有多样,大概是因为温病类丰富的病证类型中,证型分布特点既具有温病大类的共性,也具有具体病种的特性。3.对温病学派中各代表性的分类框架进行了比较分析与整体评估。得出结果如下:(1)辨证分类方法的要素关系框架,并不局限于教材中所示,而是呈现多元化分布的。在一二级分类当中,有十种之多。有融合病名与突出对应治法者,如“病症结合治法分类”;有病因结合病位者,如“六气结合六经分类”;有病机结合病名者,如“表里寒热结合病症分类”;有病机结合病位者,如“卫气营血结合验舌辨齿分类”;有病位结合发病病机者,如“六经三焦结合六要的分类”;有病名结合病位者,如“病症结合六经分类”;有病名结合病机病位的,如“病症结合卫气营血三焦分类”;有细化具体病位者,如“六经结合脏腑分类”;有参考病证关系者,如“本兼类变分类”;有参考病程阶段者,如“病症或结合病程分类”。由此可见,由于辨证分类的要素涉及到病因、病位、病机、病名、病程、病势、治法等多个方面,因此分类框架也呈多样化,而各种分类框架之间也各有优缺点,但是基于历史条件及各家的局限性,彼此未能充分相互借鉴、优势互补,因而也就未能形成充分兼容的分类框架。而且,若能仔细审视各个分类框架,便能发现大都存在分类层次粗略不精,分类层次不统一,证治分类残缺不全,病证分布多少不一等等不足之处,以此,实际上温病学派的病证分类框架仍处在争鸣未定的状态。(2)辨证分类框架已开始步入融合发展的阶段。首先,《温病条辨》在以上、中、下三焦分类为大纲的基础上,二级分类结合病种进行,三级分类则根据病种的不同而采用不同的分类方法,如六经分类,病因病机分类,脏腑分类,表里气血分类等等,突显了各病种及各经之下再分类的重点与特点,有利于紧抓病证好发重点,便于应对温病发病之常。虽然此书在分类体系上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及系统性,但尚未打破拘泥于病种分类的局限性,而且上中下三焦分类大纲之下的三、四级分类方法不一,在突出温病重点病证要素与类型的同时,有遗漏非重点病证要素与类型之倾向。另外,由于中医学高等教育集中教学的需要等原因,以南京中医学院主编的《温病学释义》等为先导的教材及之后的温病学各版教材,探索性地进行了以病种结合卫气营血、三焦进行分类的模式,借鉴了脏腑经络分类、六要分类等分类方法的优点,采取了各病种各随所宜的多样化的分类方式。病种之下结合卫气营血及三焦的分类方法,进一步丰富细化了分类子目中的内容,较具体地建立了卫气营血、三焦分类至具体病因病机之方证框架体系,使辨证分类较为具体,指导临床较为准确,论理较为公认,较为后代认同,成为近现代院校教材编写所采用的基本框架。但其仍然存在着未能充分衔接和规范之处。当然,以此作为初步学习研究温病学的导读教材问题不大,但要全面系统展示温病学中病证分类的结构化框架,则存在一些科学表达与理论认识深度上的问题。总之,当前温病学教材的辨证分类框架尚未解决的关键问题就是如何构建一个能够层次分明地反映目前温病学中有关病证分类并能包容以后温病学发展内容的有逻辑系统性的辨证分类框架。4.对温病学辨证分类方法基本框架的初步推导构建基于上述研究,本文认为对温病学辨证分类方法,可在大类层面上初步构建基本共性框架,再在病所环节结合病种设计可调方法。总体框架:由前中后三部分组成。前缀部分(首分病种,辅以分病征):即辨病前缀,可以缺如。中心部分(先分病因,再分病所,后分病机):即辨证主体,必备重点。后辅部分(或分病势,或分病治,或分病兼):即证病结合,辅助选项。可调方法:温热病类,先分卫气营血,再分三焦,再分手足十二经系;湿热病类:先分三焦,再分手足十二经系,再分卫气营血;寒热混杂病类:先分手足十二经系,再分三焦,再分卫气营血。结论:1.温病学派在临床诊治框架上,原本具有分类多样、框架多元化,但从其主流来看,总体上呈现为一个病·证·症·治混用型的基本式样。从大类属性看,以病因、病所、病机、病势、病兼、病治、病种、病征等来对分类进行多角度的表达,包容性较强,但仍以辨证分类为其重心。2.温病学派在辨证分类上,其辨证分类要素丰富广泛(近45项以上),但在十个大类方面,内涵仍以病种(含病因)结合病所、病机分类为主体。其中,对病所(位)多角度的再分类是温病学多数医家突出方面,如有经系、脏腑经络、三焦、表里等不同。3.温病学派在辨证分类框架上,尽管可以从多重角度进行,但都不可能脱离病因、病所、病机三大方面,而其他方面则是间接地、侧方位地强化了这三大要素的立体化结构与多样化关联。4.温病学辨证方法的通用化设计,拟可采用以病所分类为先,并以三焦为首纲,手足十二经为大目,卫气营血津液分为细目,再依次结合病因与病机分类,形成一种多层次、多维度的系统性辨证分类框架,使其既保持教材已示的特点与优势性纲领,又提升对温病病种的广泛覆盖与通适性,且便于促进寒温两派的汇通性发展。
姚蕙莹[8](2021)在《《辅行诀五脏用药法要》中五脏辨治规律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辅行诀五脏用药法要》(以下简称《辅行诀》)传承《黄帝内经》“藏象”理论精髓,彰显五行学说,蕴含着独具特色的五脏辨治思想,并且有严谨的组方用药法则。通过与不同时期典籍中的五脏辨治理论比较,可总结归纳出《辅行诀》五脏辨治理论的独特性。目的:1.通过对《辅行诀》的研究,能够从文献资料上对相关书籍的医学研究及文献学研究提供有力的历史依据;尤其对该书的参考文献:《神农本草经》、《桐君采药录》、《汤液经法》及《伤寒杂病论》的内容及相互关系提供参考。2.研究《辅行诀》中的五脏辨治理论,发掘其中的辨治特色,丰富中医辨证论治体系理论,拓展中医辨治法则,为现代中医临床实践提供借鉴。方法:1.研读《辅行诀》各版本,总结其中的五脏辨治理论。2.探讨、总结历代代表性典籍中的五脏辨治理论内容。3.与历代典籍中的五脏辨治理论进行对比研究,梳理、归纳《辅行诀》中独具特色的五脏辨治规律。结果:1.《辅行诀》中五脏辨治理论以《黄帝内经》、《难经》的“藏象”思维为根基,五行学说为框架,引入了哲学“体-用-化”模型,融合了陶弘景行医经历与修行思想,其中内容别具风格。2.与历代各医家典籍对比研究,《辅行诀》所载的五脏辨治理论与传统脏腑辨治理论不尽相同。其特点可归纳为:(1)在辨析病证上:病归五脏,证分虚实;(2)在病证治则上:五味互含,补用泻体;(3)在遣方用药上:方出《汤液》,源同《伤寒》。结论:通过对《辅行诀》的研究,不仅补充了中医学辨治理论,为现代中医临床实践提供参考与借鉴价值;还在文献研究方面为医学界与史学界提供新的历史依据。
蒋雨[9](2021)在《基于数据挖掘方法分析总结王胜教授论治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临床经验》文中研究指明目的:在中医辨证分析的基础上,结合数据挖掘技术,总结王胜教授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临床经验。方法:通过跟诊的方式,收集2019年01月-2020年12月期间就诊于王胜教授专家门诊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病案,筛选出符合标准的177例、397诊次门诊病历。借助安徽省中医院信息中心研发的“名老中医学术经验数字化平台”,对患者一般情况(性别/年龄/吸烟史/季度就诊诊次)、症候(症状/舌脉/证型)、药物(使用频次/四气/五味/归经)进行频数分析;对药物-药物、症状-药物进行关联规则分析;对各证型的核心处方以及王师辨治慢阻肺核心处方进行聚类分析。最后对数据挖掘的结果进行分析讨论,进而总结出王胜教授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临床经验,并举临床典型病案三则。结果:1一般情况:男性137例,40例女性患者;年龄最大者为95岁,年龄最小者为41岁,平均年龄为69.29岁;吸烟史情况:不详25人,无吸烟50人,戒烟56人,未戒烟46人;2019、2020年季度就诊诊次之和第一季度72次,第二季度145次,第三季度108次,第四季度72次,平均每例患者的就诊次数为2.24次。2症候:症状频次:所有症状出现频次≥50的分别是:动则气喘、咳嗽、口干、白痰、痰多、乏力、纳差、咽痒;舌脉频次:舌质以舌淡红最常见,其次是舌质红、舌质暗;舌苔以苔薄白最多见,其次是苔少、苔薄黄、苔白腻;脉象以脉沉细为主,其次为脉细滑、脉细弱、脉浮细;证型分布:痰热郁肺、气阴两虚证(37.03%),肺肾两虚证(19.90%),痰热郁肺、肺失宣降证(15.36%),寒饮凝肺、气阳两虚证(10.58%),痰热瘀阻肺证(9.57%)。3药物:高频药物:前10位药物依次为麻黄、地龙、葶苈子、浙贝母、苦杏仁、芦根、百合、黄芩、枳壳、南沙参;药物四气频次依次为寒、平、温、凉、热;药物五味频次依次为苦、咸、甘、辛、酸;归经频次依次为肺、脾、胃、心、肝、大肠、膀胱、肾、胆、小肠、心包、三焦。4药物组合:(1)常用药对:射干+麻黄、苦杏仁+麻黄、百合+南沙参、射干+葶苈子、僵蚕+蝉蜕、僵蚕+地龙、麻黄+葶苈子;(2)三药关联主要为化痰止咳平喘药、清热药、补益药之间的配伍;(3)四药关联主要体现化痰止咳平喘、清热、平肝息风、益气养阴等治法,具有正邪兼顾、攻补兼施的配伍特点;(4)五药关联常用药物配伍仍是以清热化痰、止咳平喘、益气养阴为主,兼有清热凉血药、温肺化痰药及理气药的应用。5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常见证型对应核心方:痰热郁肺、气阴两虚证:南沙参、百合、甘草、芦根、麻黄、浙贝母、黄芩、葶苈子;肺肾两虚证:五味子、南沙参、白术、芦根、枳壳、地龙、百合、仙鹤草;痰热郁肺、肺失宣降证:旋覆花、葶苈子、蝉蜕、麻黄、枳壳、甘草、苦杏仁、黄芩;寒饮凝肺、气阳两虚证:干姜、鹿角霜、甘草、黄芪、熟地黄、姜半夏、党参、五味子;痰热瘀阻肺证:玄参、瓜蒌、地龙、浙贝母、黄芩、赤芍、芦根、僵蚕。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基础核心处方药物组成:麻黄、甘草、苦杏仁、芦根、浙贝母、黄芩、葶苈子、百合。结论:1王胜教授辨治慢阻肺经验:(1)王胜教授治疗慢阻肺临床经验丰富,认为“未病先防、既病防变”是慢阻肺诊疗中首要环节,重视对慢阻肺患者进行健康教育;(2)辨证思路是核心,王师指出分虚实、辨寒热、论脏腑是慢阻肺的核心辨证思路;(3)王师治疗慢阻肺的用药规律主要为攻补兼施、寒温并用,有祛实邪、补虚损之功;(4)对症下药是慢阻肺诊疗的重要组成部分。2现代科技为探索中医工作者经验的总结开辟了有效途径,数据挖掘技术能够更系统分析中医诊疗信息,可以挖掘出辨证施治、处方用药等环节中潜在的规律,增加其客观性,对促进中医学术经验的传承、推动中医学的发展创新意义重大。
孙绍昆[10](2020)在《慢性肾小球肾炎中医证型分布及与实验室指标关系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通过对慢性肾小球肾炎(Chronic Glomerulonephritis,CGN)患者进行临床调研,分析其中医证型分布特点,以及本病证型与相关实验室指标的关系,以期为CGN中医证候标准化研究提供依据,提高本病中医辨证的准确率。方法:制定《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调研表》,采用临床流行病学横断面调查方法,收集191名符合纳入标准的CGN患者,对CGN患者进行辨证分型,探寻其中医证型分布规律,研究本病证型与患者年龄、性别、BMI、血压分级、病程、CKD分期等基本资料的相关性,以及与血肌酐、血尿酸、血清白蛋白、血脂、尿潜血、24小时尿蛋白定量等实验室指标的关系。结果:1.基本资料分析:(1)191例CGN患者中男性87人,女性104人;年龄分布以31-50岁之间为多,占50.79%。(2)以脑力劳动为主的CGN患者占40.84%,以体力劳动为主的CGN患者占35.60%,二者分布均衡。(3)存在饮食偏嗜者占63.87%,以偏嗜肥甘厚腻、辛辣者居多。(4)春季发病率最高,其次分别是冬季、夏季、秋季。(5)发病诱因中劳累、感染占比较大,分别为21.99%、21.47%。(6)合并疾病占比:高血压>高脂血症>其他>高尿酸血症>糖尿病。2.症状、舌脉分布:(1)症状:频率>10%的症状依次是乏力、尿中泡沫、腰脊酸痛、夜尿多、大便不成形、双下肢水肿、纳呆、头晕或头痛、平素易感冒、口干、眠差、腰部刺痛或腰痛固定、颜面浮肿、眼干或视物模糊、手足心热、腰痛、胸闷憋气、面色少华。(2)舌象:频率>10%的舌质分别是舌质红、舌质淡红、舌质暗红;频率>10%的舌苔分别是薄白、薄黄腻、白腻、黄腻、薄白腻。(3)脉象:频率>10%的脉象分别是沉细脉、沉脉。3.中医证型分布:(1)本证:脾肾气虚证>气阴两虚证>肝肾阴虚证>肺肾气虚证>脾肾阳虚证。(2)标证:湿热证>血瘀证>水湿证>湿浊证>湿热血瘀证>湿浊血瘀证。(3)兼夹证:脾肾气虚证常与湿热证、水湿证相兼,脾肾阳虚证常与水湿证相兼,肝肾阴虚证和气阴两虚证常与湿热证相兼。无标证患者辨证以脾肾气虚证居多,无本证患者以湿热证居多。4.中医证型与基本资料:(1)CGN各证型间性别、年龄分布以及病程长短均未见明显差异(P均>0.05)。(2)脾肾气虚证的BMI数值高于肝肾阴虚证(P<0.05),湿浊证的BMI数值高于血瘀证(P<0.05)。(3)本证证型在血压分级上存在明显差异(P<0.05),肝肾阴虚证的高血压占比最大,气阴两虚证的高血压占比最小。(4)不同CKD分期的患者在标证证型分布上存在明显差异(P<0.01),CKD1期湿热证、无标证患者人数较多,CKD2期水湿证、湿浊血瘀证患者人数较少。5.中医证型与实验室指标:(1)标证的血肌酐、血尿酸水平差异明显(P均<0.01),湿浊血瘀证、湿浊证、湿热血瘀证、血瘀证的血肌酐水平较高,湿浊血瘀证、湿热血瘀证、湿浊证的血尿酸水平较高。(2)脾肾气虚证的总胆固醇水平高于气阴两虚证(P<0.05),湿浊证的总胆固醇水平高于水湿证(P<0.05)。(3)水湿证与湿热证、湿热血瘀证的尿潜血严重程度存在显着差异(P均<0.05),湿热证、湿热血瘀证尿潜血更明显。(4)脾肾阳虚证的24小时尿蛋白定量水平高于肝肾阴虚证(P<0.05)。结论:1.本研究中女性CGN患者占比高于男性,中青年是易感人群,本病春、夏、冬季较易发作,劳累、感染是本病最常见的诱因,平素偏嗜肥甘厚腻、辛辣者可能更易罹患本病。2.本病本证属脾肾气虚证者居多,标证属湿热证者居多。BMI与本病证型分布间存在相关性,脾肾气虚证、湿浊证的BMI数值较高;血压分级与本证证型分布间存在相关性,肝肾阴虚证的血压控制更不理想;CKD分期与标证证型分布间存在相关性,CKD1期多见湿热证、无标证,CKD2期水湿证、湿浊血瘀证少见。3.血肌酐、血尿酸水平与标证证型分布间存在相关性,湿浊血瘀证、湿浊证、湿热血瘀证的肾功能损伤较明显;总胆固醇水平与本病证型分布间存在相关性,脾肾气虚证、湿浊证的总胆固醇水平较高;尿潜血严重程度与标证证型分布间存在相关性,湿热证、湿热血瘀证尿潜血更明显;24小时尿蛋白定量水平与本证证型分布间存在相关性,脾肾阳虚证尿蛋白更明显。
二、夏季常见虚证辨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夏季常见虚证辨治(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文献及临床证据探究抑郁症中医辨证分型及其与客观指标的相关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表 |
前言 |
第一部分 抑郁症中医辨证分型的文献分析 |
1 研究目的 |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2 检索方法 |
2.3 纳入标准 |
2.4 排除标准 |
2.5 数据处理 |
3 研究结果 |
3.1 文献检索结果 |
3.2 中医证型分布结果 |
3.3 常见证型的症状及舌脉分析 |
4 小结 |
第二部分 抑郁症中医辨证分型与客观指标的相关性研究 |
1 研究目的 |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2 诊断标准 |
2.3 纳入标准 |
2.4 排除标准 |
2.5 资料采集 |
2.6 数据分析 |
3 研究结果 |
3.1 中医证型与基本情况分析 |
3.2 中医证型与客观指标分析 |
3.3 HAMD-24评分与化验相关客观指标的相关性分析 |
4 小结 |
讨论 |
结论 |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综述 |
综述一 抑郁症中医研究进展 |
综述二 抑郁症相关因素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2)兰茂辨治虚证的方药运用规律初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部分 兰茂辨治虚证的学术思想概况 |
一、兰茂生平及其医药学着作概况 |
(一)兰茂简介 |
(二)《医门揽要》内容简介 |
(三)《滇南本草》内容简介 |
二、兰茂辨治虚证的文献分析 |
(一)对补益方药的文献分析 |
1.脾胃病补益方药的文献分析 |
2.妇人病补益方药的文献分析 |
3.儿科病补益方药的文献分析 |
4.男科病补益方药的文献分析 |
5.补益养生思想的文献分析 |
(二)对补益相关药物的文献分析 |
(三)对兰茂诊治疾病理论的文献分析 |
第二部分 兰茂辨治虚证的方药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研究方法 |
(一)文献学分析 |
(二)数据挖掘分析 |
二、研究思路 |
(一)研究版本的选择 |
1.版本简介 |
2.版本选择标准 |
(二)补益方药选择标准 |
1.补益方药选择标准分析 |
2.纳入标准 |
3.剔除标准 |
(三)补益方药的分类 |
(四)创建补益方药数据库 |
1.《医门揽要》补益方药的名称规范 |
2.《滇南本草》中药物名称收录及处理的原则 |
3.中药药性的收录及处理原则 |
4.“一药多性”“一药多味”的处理原则 |
第三部分 兰茂辨治虚证的理法方药分析 |
一、兰茂对虚证的理论认识 |
(一)虚证的病因病机 |
1.情志所伤致虚 |
2.饮食失调致虚 |
3.酒色、房劳致虚 |
4.邪正斗争致虚 |
5.失治、误治致虚 |
6.“五劳”、“六极”致虚 |
(二)虚证的治则治法 |
1.“三因制宜”补虚 |
2.扶正与祛邪 |
3.补益五脏虚损,调整气血阴阳 |
4.补脾胃重在合治 |
二、《医门揽要》辨治虚证及补益方药的分析 |
(一)以虚证统病 |
1.头痛 |
2.中暑 |
3.遗精、滑精 |
4.吞酸 |
5.便秘 |
6.惊证、颤证 |
7.伤风 |
(二)《医门揽要》补益方药的数据分析 |
1.补益方药的来源说明 |
2.补益方中重复方分析 |
3.补益方味数分析 |
4.补益方的剂型分析 |
5.补益方的类方分析 |
6.补益方药的药性与疗效关系分析 |
7.具体药物频次统计分析 |
三、《滇南本草》补益药物的统计分析 |
(一)补益药物的功效、主治 |
(二)补益药物的药性分析 |
1.中药四气频次统计分析 |
2.中药五味频次统计分析 |
3.补益药物归类分析 |
第四部分 兰茂药食两用补益药物统计分析 |
一、药食两用研究背景 |
(一)时代背景 |
(二)社会背景及研究必要性 |
1.人民健康需求 |
2.经济发展驱使 |
3.宣传推广云南中医药文化 |
(三)地域气候背景 |
二、兰茂药食两用特色研究思路 |
(一)兰茂药食两用研究标准 |
1.纳入标准 |
2.剔除标准 |
(二)药食两用补益药物的研究方法 |
(三)药食两用补益药物研究内容 |
1.药食两用补益药物性味频次统计分析 |
2.药食两用补益药物归类统计分析 |
第五部分 研究结果及讨论 |
一、研究结果 |
(一)《医门揽要》补益方药研究结果 |
(二)《滇南本草》补益药物研究结果 |
(三)《滇南本草》药食两用补益药物研究结果 |
1.以甘温、甘平补虚为主 |
2.食疗补虚 |
二、讨论分析 |
(一)望色切脉辨虚证 |
(二)基于“三因制宜”理论补虚 |
1.“因人制宜”补虚 |
2.“因时制宜”补虚 |
3.“因地制宜”补虚 |
(三)强调甘温补虚 |
(四)注重培补正气以补虚 |
(五)以气血为本,阴阳为纲,重视脾肾,平调五脏 |
(六)药食两用补虚 |
(七)《滇南本草》《医门揽要》辨治虚证的异同 |
三、问题与展望 |
(一)存在问题 |
1.中药性味归经的差异 |
2.中药功效、主治的差异 |
3.中药、方剂名称及分类的差异 |
(二)展望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虚证辨治的古代文献研究综述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文章情况 |
攻读学位期间获奖情况 |
致谢 |
(3)亚急性咳嗽辨证论治的疗效观察及中医体质的相关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临床研究 |
1 研究对象 |
2 诊断标准 |
3 病例选择 |
4 伦理学原则 |
5 研究方法 |
6 统计方法 |
研究结果 |
1 一般资料分析 |
2 咳嗽程度 |
3 中医证型分布特点及与一般资料相关性分析 |
4 中医体质分布特点及与一般资料相关性分析 |
5 中医体质与证型的相关性分析 |
6 疗效结果 |
讨论 |
结论 |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综述 亚急性咳嗽的中医辨证论治研究近况及体质研究简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4)常见眩晕疾病的中医证候分布特点及相关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语 |
引言 |
文献综述 |
临床研究 |
1 资料与方法 |
1.1 病历来源 |
1.2 诊断标准 |
1.3 纳入标准 |
1.4 排除标准 |
1.5 研究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3 讨论 |
结论 |
本文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个人简介 |
(5)基于数据挖掘方法的成肇仁教授辨治失眠经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表 |
前言 |
第一部分 理论研究 |
1 失眠的中医研究 |
1.1 病名源流 |
1.2 病机探讨 |
1.3 治法方药 |
2 失眠的现代医学研究 |
2.1 人群分布特点 |
2.2 发病机制 |
2.3 治疗方法 |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
1 研究对象 |
1.1 病案资料来源 |
1.2 病案资料筛选 |
2 研究方法 |
2.1 病案资料整理 |
2.2 病案术语规范 |
2.3 数据库建立 |
2.4 数据清洗 |
2.5 统计分析和数据挖掘 |
3 研究结果 |
3.1 一般信息统计 |
3.2 症状统计 |
3.3 药物统计 |
3.4 证型统计 |
3.5 方剂统计 |
3.6 聚类分析 |
3.7 关联分析 |
3.8 网络分析 |
4 讨论 |
4.1 性别分布情况分析 |
4.2 年龄分布情况分析 |
4.3 药物情况分析 |
4.4 证候特点 |
4.5 辨证用药特点 |
4.6 方药特点 |
第三部分 成肇仁教授治疗失眠临证经验 |
1 病证结合 |
1.1 辨证为主,参合疾病 |
1.2 随证加减,用药精究 |
2 善用经方 |
2.1 拓展经方,善加化裁 |
2.2 重视肝脾,调畅情志 |
3 顾护脾胃 |
4 三因制宜 |
5 典型病案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综述 中医辨治不寐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儿童喘息性支气管炎中医证型与临床特征相关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1 对象与方法 |
1.1 研究对象 |
1.2 研究方法 |
2 结果 |
2.1 一般情况 |
2.2 中医证型分布情况与一般情况及临床特征的关系 |
3 讨论 |
3.1 祖国传统医学对喘息性支气管炎的认识 |
3.2 现代西医对儿童喘息性支气管炎的认识 |
3.3 临床研究结果分析及意义 |
3.4 不足与展望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综述 儿童喘息性支气管炎的中西医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科研成果 |
(7)温病学辨证分类方法的古今研究及其系统化框架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注释表 |
引言 |
1.研究背景 |
2.研究目的及意义 |
3.研究目标 |
4.研究内容 |
5.研究方法 |
6.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中医学辨证分类方法的统一性研究进展 |
1.温病学辨证分类方法的现代研究状况分析 |
2.外感病辨证分类方法统一性研究的现状分析 |
3.外感病与内伤病辨证分类方法的关系问题 |
1 温病学辨证分类要素数据表的构建与解析 |
1.1 研究思路、研究相关理论基础和研究方法 |
1.2 温病学辨证分类要素数据表的构建探讨 |
1.3 辨证分类要素数据表的构建过程 |
1.4 辨证分类数据表中要素的分析 |
1.5 本文的主要研究结果 |
2 精选36 部温病学着作辨证分类方法的要素统计及权重分析 |
2.1 精选36 部温病学着作辨证分类方法的要素统计分析 |
2.2 精选36 部温病学着作辨证分类方法的要素权重分析 |
2.3 辨证分类方法的要素问题解析 |
3 对温病学派中各代表性的分类框架的分析评价与整体评估 |
3.1 精选36 部温病学着作病证分类框架的特点与优缺点分析 |
3.2 温病学代表着作病证分类框架总体发展水平的评价 |
3.3 温病学派辨证分类方法主流框架的初步探讨 |
4 温病学系统化辨证分类框架的构建 |
4.1 本研究分类框架与现行教材主流分类方法的关系 |
4.2 温病学与伤寒学辨证分类框架之比较 |
4.3 构建温病学通用化辨证分类框架之设想 |
5 结论 |
6 创新性 |
6.1 借助信息学本体分析方法 |
6.2 分类要素权重值的分析 |
6.3 全面整理了温病学领域中的病证分类要素 |
6.4 构建出温病学中普适性较强、涵盖性较广的系统性辨证分类框架 |
7 存在的部分问题及后期工作的设想 |
7.1 病证要素提取标定中存在的部分问题 |
7.2 后期工作的设想 |
8 对寒温统一性辨证分类框架的展望 |
8.1 伤寒学系统化辨证分类框架构建的介绍 |
8.2 构建寒温统一性辨证分类框架的展望 |
9 系统性辨证分类体系的临床运用实例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1999 年以前温病学相关存世着作698 部目录 |
附录2 粗选的103 部温病学病证分类着作 |
附录3 精选的36 部温病学病证分类着作 |
附录4 精选的36 部温病学病证分类着作分类要素标定、频数统计表 |
附录5 精选的36 部温病学病证分类着作分类框架附表 |
作者简介 |
(8)《辅行诀五脏用药法要》中五脏辨治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章 《辅行诀》的研究概况 |
1 《辅行诀》的发现与流传 |
1.1 对作者的考证 |
1.2 名称及相关版本 |
2 《辅行诀》的内容及价值 |
2.1 《辅行诀》的五脏辨治内容 |
2.2 《辅行诀》的学术价值 |
第二章 历史发展中各典籍的五脏辨治理论内容 |
1 先秦时期典籍中的五脏辨治 |
1.1 《黄帝内经》中的五脏辨治 |
1.2 《难经》中的五脏辨治 |
2 汉魏晋时期典籍中的五脏辨治 |
2.1 《伤寒论》、《金匮要略》中的五脏辨治 |
2.2 《中藏经》中的五脏辨治 |
2.3 《脉经》中的五脏辨治 |
2.4 《针灸甲乙经》中的五脏辨治 |
2.5 《肘后救卒方》中的五脏辨治 |
3 隋唐时期典籍中的五脏辨治 |
3.1 《诸病源候论》中的五脏辨治 |
3.2 《千金要方》、《千金翼方》中的五脏辨治 |
3.3 《外台秘要》中的五脏辨治 |
4 宋金元时期典籍中的五脏辨治 |
4.1 《三因极一病证方论》中的五脏辨治 |
4.2 《小儿药证直诀》中的五脏辨治 |
4.3 《医学启源》、《脏腑标本寒热虚实用药式》中的五脏辨治 |
4.4 《脾胃论》中的五脏辨治 |
4.5 《丹溪心法》中的五脏辨治 |
5 明清时期各书籍的五脏辨治 |
5.1 《景岳全书》中的五脏辨治 |
5.2 《医宗金鉴》中的五脏辨治 |
5.3 《温病条辨》中的五脏辨治 |
第三章 《辅行诀》中的五脏辨治理论内容 |
1 肝脏病辨治 |
1.1 肝脏虚实辨证 |
1.2 肝脏虚实病证治则制方 |
1.3 肝脏病证的遣药组方 |
2 心脏病辨治 |
2.1 心脏虚实辨证 |
2.2 心脏虚实病证治则制方 |
2.3 心脏病证的遣药组方 |
3 脾脏病辨治 |
3.1 脾脏虚实辨证 |
3.2 脾脏虚实病证治则制方 |
3.3 脾脏病证的遣药组方 |
4 肺脏病辨治 |
4.1 肺脏虚实辨证 |
4.2 肺脏虚实病证治则制方 |
4.3 肺脏病证的遣药组方 |
5 肾脏病辨治 |
5.1 肾脏虚实辨证 |
5.2 肾脏虚实病证治则制方 |
5.3 肾脏病证的遣药组方 |
第四章 与其他典籍对比《辅行诀》的五脏辨治特色 |
1 各时期典籍中五脏辨证规律 |
1.1 先秦时期典籍中的五脏辨治规律 |
1.2 汉魏晋时期典籍中的五脏辨治规律 |
1.3 隋唐时期典籍中的五脏辨治规律 |
1.4 宋金元时期典籍中的五脏辨治规律 |
1.5 明清时期各书籍的五脏辨治规律 |
2 《辅行诀》五脏证治规律 |
2.1 五行五味,归经五脏 |
2.2 证分虚实,苦欲补泻 |
2.3 仅言五脏,未论六腑 |
2.4 方出《汤液》,源同《伤寒》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 《辅行诀》脏腑辨证探析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研究成果 |
获奖情况 |
(9)基于数据挖掘方法分析总结王胜教授论治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临床经验(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表 |
前言 |
第一部分 研究背景 |
1 现代医学对慢阻肺的认识及现状 |
2 中医治疗慢阻肺的认识与现状 |
3 数据挖掘在中医临床研究中的应用 |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
1 研究对象 |
1.1 病例来源 |
1.2 诊断标准 |
1.3 病案纳入标准 |
1.4 病例排除标准 |
2 研究方法 |
2.1 病案采集 |
2.2 数据录入 |
2.3 数据导入 |
2.4 数据处理 |
2.5 数据挖掘分析 |
2.6 数据结果审核 |
2.7 技术路线图 |
3 结果 |
3.1 一般情况 |
3.2 频数统计结果 |
3.3 关联规则分析结果 |
3.4 聚类分析结果 |
4 讨论 |
4.1 一般情况讨论 |
4.2 频数结果讨论 |
4.3 关联规则结果讨论 |
4.4 聚类分析结果讨论 |
第三部分 王胜教授治疗慢阻肺经验探究 |
1 未病先防,既病防变,重视健康教育 |
2 辨证思路是核心---分虚实、辨寒热、论脏腑 |
3 明确治法是要点---攻补兼施、寒温并用 |
4 拨云见日,对症下药 |
第四部分 典型病案举隅 |
1 痰热郁肺、气阴两虚证 |
2 寒饮凝肺、气阳两虚证 |
3 痰热瘀阻肺证 |
总结 |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综述 中医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研究概述 |
参考文献 |
附录 患者就诊信息采集表 |
个人简历 |
致谢 |
(10)慢性肾小球肾炎中医证型分布及与实验室指标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临床研究 |
一、研究对象 |
(一)病例来源 |
(二)纳入标准 |
(三)排除标准 |
二、诊断标准 |
(一)西医诊断标准 |
(二)中医诊断标准 |
三、研究方法 |
(一)方法概述 |
(二)观察指标 |
(三)统计学处理 |
结果 |
一、基本资料 |
(一)性别与年龄 |
(二)职业 |
(三)饮食偏嗜 |
(四)发病季节 |
(五)发病诱因 |
(六)合并疾病 |
二、症状、舌脉分布情况 |
(一)临床症状频次及频率分析 |
(二)舌象、脉象频次及频率分析 |
三、中医证型分布情况 |
(一)本证证型分布 |
(二)标证证型分布 |
(三)本证与标证兼夹情况 |
四、中医证型与基本资料的相关性分析 |
(一)中医证型与性别 |
(二)中医证型与年龄 |
(三)中医证型与BMI |
(四)中医证型与血压分级 |
(五)中医证型与病程 |
(六)中医证型与CKD分期 |
五、中医证型与实验室指标的关系 |
(一)中医证型与生化指标的关系 |
(二)中医证型与尿液指标的关系 |
讨论 |
一、CGN的现代医学研究 |
二、CGN的中医研究 |
(一)病因病机 |
(二)辨证分型 |
三、研究结果分析 |
(一)基本资料分析 |
(二)症状、舌脉分布 |
(三)中医证型分布 |
(四)中医证型与实验室指标的关系分析 |
结语 |
参考文献 |
综述 慢性肾小球肾炎中医证型研究综述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发表论文 |
四、夏季常见虚证辨治(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文献及临床证据探究抑郁症中医辨证分型及其与客观指标的相关性研究[D]. 黄杨. 天津中医药大学, 2021(01)
- [2]兰茂辨治虚证的方药运用规律初步研究[D]. 李福. 云南中医药大学, 2021(02)
- [3]亚急性咳嗽辨证论治的疗效观察及中医体质的相关性研究[D]. 王蒙蒙. 天津中医药大学, 2021(01)
- [4]常见眩晕疾病的中医证候分布特点及相关因素分析[D]. 吴彤. 长春中医药大学, 2021(01)
- [5]基于数据挖掘方法的成肇仁教授辨治失眠经验研究[D]. 田娇. 湖北中医药大学, 2021(10)
- [6]儿童喘息性支气管炎中医证型与临床特征相关性研究[D]. 罗海强. 广西中医药大学, 2021(02)
- [7]温病学辨证分类方法的古今研究及其系统化框架设计[D]. 魏鹏辉. 江西中医药大学, 2021(01)
- [8]《辅行诀五脏用药法要》中五脏辨治规律研究[D]. 姚蕙莹. 甘肃中医药大学, 2021(01)
- [9]基于数据挖掘方法分析总结王胜教授论治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临床经验[D]. 蒋雨. 安徽中医药大学, 2021(01)
- [10]慢性肾小球肾炎中医证型分布及与实验室指标关系研究[D]. 孙绍昆.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