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具有单独回流路径的差分走线结构,它包括多组差分对和多个回流件,回流件位于每组差分对的同一侧,且在回流件的第二连接部上开设有通槽。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每组差分对都具有单独的回流路径,且在回流件上开设有通槽,实现了阻抗匹配,降低了生产成本;第一悬臂梁沿竖直方向布线,第二悬臂梁往第一悬臂梁倾斜,且保证了两弯曲部之间具有间隙,从而增加了第二悬臂梁的长度,实现了阻抗匹配。
主设计要求
1.具有单独回流路径的差分走线结构,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多组差分对(1)和多个回流件(2),所述回流件(2)位于每组所述差分对(1)的同一侧,且在所述回流件(2)的第二连接部(22)上开设有通槽(24)。
设计方案
1.具有单独回流路径的差分走线结构,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多组差分对(1)和多个回流件(2),所述回流件(2)位于每组所述差分对(1)的同一侧,且在所述回流件(2)的第二连接部(22)上开设有通槽(2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单独回流路径的差分走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差分对(1)包括第一簧片(11)、第一连接部(12)和第一插接头(13),所述第一簧片(11)与所述第一连接部(12)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连接部(12)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插接头(13)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单独回流路径的差分走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流件(2)还包括第二簧片(21)和第二插接头(23),所述第二簧片(21)与所述第二连接部(22)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连接部(22)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插接头(23)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具有单独回流路径的差分走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插接头(13)与所述第二插接头(23)对齐并排间隔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具有单独回流路径的差分走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簧片(11)和所述第二簧片(21)的结构相同,且所述第一簧片(11)包括第一悬臂梁(6)和第二悬臂梁(3),所述第一悬臂梁(6)和所述第二悬臂梁(3)的顶部连接于所述第一连接部(12),且所述第一悬臂梁(6)沿竖直方向布线,所述第二悬臂梁(3)往所述第一悬臂梁(6)倾斜,所述第一悬臂梁(6)和所述第二悬臂梁(3)的头部均设置有弯曲部(4),两个所述弯曲部(4)之间具有间隙,且两个所述弯曲部(4)相互并排平行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具有单独回流路径的差分走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弯曲部(4)上设置有一圆弧部(5)。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具有单独回流路径的差分走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悬臂梁(6)与所述第二悬臂梁(3)均与所述第一连接部(12)具有夹角a。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连接器,特别是具有单独回流路径的差分走线结构。
背景技术
电连接器除了要满足一般的性能要求外,还需要电连接器达到接触良好,工作可靠,维护方便的要求。
高速背板连接器用于大型通讯设备、超高性能服务器和巨型计算机、工业计算机、高端存储设备等,随着通讯、电子、互联网行业的快速发展,高速连接器的市场规模快速成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接触良好、阻抗匹配和具有单独回流路径的差分走线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具有单独回流路径的差分走线结构,它包括多组差分对和多个回流件,回流件位于每组差分对的同一侧,且在回流件的第二连接部上开设有通槽。
优选的,差分对包括第一簧片、第一连接部和第一插接头,第一簧片与第一连接部的一端连接,第一连接部的另一端与第一插接头连接。
优选的,回流件还包括第二簧片和第二插接头,第二簧片与第二连接部的一端连接,第二连接部的另一端与第二插接头连接。
优选的,第一插接头与第二插接头对齐并排间隔设置。
优选的,第一簧片和第二簧片的结构相同,且第一簧片包括第一悬臂梁和第二悬臂梁,第一悬臂梁和第二悬臂梁的顶部连接于第一连接部,且第一悬臂梁沿竖直方向布线,第二悬臂梁往第一悬臂梁倾斜,第一悬臂梁和第二悬臂梁的头部均设置有弯曲部,两个弯曲部之间具有间隙,且两个弯曲部相互并排平行设置。
优选的,弯曲部上设置有一圆弧部。
优选的,第一悬臂梁与第二悬臂梁均与第一连接部具有夹角a。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的每组差分对的一侧都具有单独的回流路径,且在回流件上开设有通槽,实现了阻抗匹配,而且降低了回流件对材料的需求,从而降低了生产成本。
2、第一悬臂梁沿竖直方向布线,第二悬臂梁往第一悬臂梁倾斜,且保证了两弯曲部之间具有间隙,从而增加了第二悬臂梁的长度,实现了阻抗匹配。
3、弯曲部上设置圆弧部,在簧片变形的反作用力下,圆弧部能始终与插针连接,从而保证了簧片与插针的接触性能。
附图说明
图1 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2 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3 为回流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 第一悬臂梁和第二悬臂梁的结构示意图;
图5 为夹角a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差分对,2-回流件,3-第二悬臂梁,4-弯曲部,5-圆弧部,6-第一悬臂梁,11-第一簧片,12-第一连接部,13-第一插接头,21-第二簧片,22-第二连接部,23-第二插接头,24-通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如图1和图2所示,具有单独回流路径的差分走线结构,它包括多组差分对1和多个回流件2,回流件2位于每组差分对1的同一侧,从而使得每一组差分对1都具有单独的回流件2,且在回流件2的第二连接部22上开设有通槽24,通槽24降低了回流件2的面积,实现了阻抗匹配,位于通槽24两侧的回流件2为回流路径,降低了回流件2对耗材的需求,从而降低了生产成本。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3、图4和图5,差分对1包括第一簧片11、第一连接部12和第一插接头13,第一簧片11与第一连接部12的一端连接,第一连接部12的另一端与第一插接头13连接,进一步的,回流件2还包括第二簧片21和第二插接头23,第二簧片21与第二连接部22的一端连接,第二连接部22的另一端与第二插接头23连接,第一簧片11以及第二簧片21与公端插针紧密触接,第二插接头23和第一插接头13则用于插接电路板,而第一连接部12则用于连接第一簧片11和第一插接头13,第二连接部22则用于连接第二簧片21和第二插接头23,在具体使用过程中,可根据实际需求,可改变第一连接部12和第二连接部22的长度和形状,以便于差分对1和回流件2的安装,安装后,第一插接头13与第二插接头23对齐并排间隔设置,从而保证差分对1与回流件2与对应的电路板插接后,能够保证差分对1和回流件2的连接性能。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第一簧片11和第二簧片21的结构相同,以第一簧片11来进行说明,第一簧片11包括第一悬臂梁6和第二悬臂梁3,第一悬臂梁6和第二悬臂梁3的顶部连接于第一连接部12,且第一悬臂梁6沿竖直方向布线,第二悬臂梁3往第一悬臂梁6倾斜,第一悬臂梁6和第二悬臂梁3的头部均设置有弯曲部4,两个弯曲部4之间具有间隙,即两个弯曲部4之间不贴合,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尽量的保障间隙小,从而保证第一悬臂梁6和第二悬臂梁3的长度,实现了阻抗匹配,在本实施例中,两个弯曲部4相互并排平行设置,从而保证弯曲部4的位置处于同一水平位置,而且保证两个弯曲部4之间的间隙宽度一致。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弯曲部4上设置有一圆弧部5,圆弧部5为与插针的主要接触部件,差分对1和回流件2安装好后,差分对1和回流件2会发生角度偏移,通过圆弧部5,从而使得差分对1和回流件2发生角度偏移后,圆弧部5能始终与插针连接,而且通过圆弧部5,使得差分对1和回流件2与插针是线面接触,进一步的保证了圆弧部5与插针的接触面积。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第一悬臂梁6与第二悬臂梁3均与第一连接部12具有夹角a,优选的,夹角a的角度为170°~175°,通过夹角a,在差分对1和回流件2安装好后,第一连接部12与插针均为竖直布线,而此时,第一悬臂梁6和第二悬臂梁3相对于插针也具有夹角,在插接时,插针与圆弧部5接触,从而给圆弧部5施加一压力,使得第一悬臂梁6和第二悬臂梁3变形,从而使得差分对1和回流件2插接到位,并且差分对1和回流件2插接到位后,第一悬臂梁6和第二悬臂梁3变形,从而使得第一悬臂梁6和第二悬臂梁3对插针施加一反作用力,使得圆弧部始终紧贴插针,从而保证了插针与差分对1和回流件2连接的稳定性。
尽管这里参照本实用新型的多个解释性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描述,但是,应该理解,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设计出很多其他的修改和实施方式,这些修改和实施方式将落在本申请公开的原则范围和精神之内。更具体地说,在本申请公开、附图和权利要求的范围内,可以对主题组合布局的组成部件和\/或布局进行多种变型和改进。除了对组成部件和\/或布局进行的变形和改进外,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其他的用途也将是明显的。
设计图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086568.8
申请日:2019-01-18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51(四川)
授权编号:CN209119483U
授权时间:20190716
主分类号:H01R 13/6476
专利分类号:H01R13/6476;H01R13/02
范畴分类:38E;
申请人:四川华丰企业集团有限公司
第一申请人:四川华丰企业集团有限公司
申请人地址:621000 四川省绵阳市涪城区跃进路36号
发明人:代秀云;赵鹏;何洪;张洺诚;邱雪梅
第一发明人:代秀云
当前权利人:四川华丰企业集团有限公司
代理人:王德伟
代理机构:51248
代理机构编号:成都市鼎宏恒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
标签:插针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