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草苷论文_姜硕,许哲祥,王宇晴,郑春英

导读:本文包含了甘草苷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甘草,烷基,芍药,络合,滤液,药理学,煤油。

甘草苷论文文献综述

姜硕,许哲祥,王宇晴,郑春英[1](2019)在《基于甘草苷生物合成的甘草内生细菌的筛选及鉴定》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基于甘草苷的生物合成,筛选甘草苷产生菌。方法:采用平板分离法从甘草叶中分离内生细菌;采用滤纸片法筛选内生细菌的抑菌活性;以甘草苷为对照,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HPLC)法对内生细菌发酵液进行分析,同时采用硅胶柱色谱分离法从目的菌株中分离得到甘草苷;结合形态特征观察及16S rDNA序列同源性分析对目的菌株进行鉴定。结果:从甘草叶中分离得到32株内生细菌,其中有28株内生细菌具有抑菌活性,并在内生细菌GYX9发酵液中分离得到甘草苷,经鉴定GYX9为嗜根寡养单孢菌(Stenotrophomonas rhizophila)。结论:甘草叶内生细菌GYX9可以产生甘草苷,为微生物发酵法生产甘草苷提供理论依据。(本文来源于《中国新药杂志》期刊2019年23期)

刘鹏,田俊生[2](2019)在《甘草苷治疗抑郁症和糖尿病共病的网络药理学作用机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研究旨在采用网络药理学的方法探究甘草苷治疗抑郁症和糖尿病的药理作用机制。首先应用PharmMapper、SEA、SIB等数据库查找出与甘草苷有关的作用靶点,登陆GeneCards、DrugBank数据库分别查找出文献中已报道的与抑郁症和糖尿病有关的靶点,将疾病靶点分别与甘草苷相关作用靶点进行映射,筛选出与甘草苷治疗抑郁症和糖尿病有关的潜在作用靶点,采用Cytoscape 3.6.0软件构建成分-靶点-疾病网络并进行可视化分析。然后通过生物学信息注释数据库DAVID对抑郁症与糖尿病相同潜在靶点进行GO富集分析以及KEGG代谢通路富集分析,使用BITOLA系统搜索与抑郁症和糖尿病"基因或基因产品"相关的所有中间概念,系统识别甘草苷治疗抑郁症和糖尿病相同靶点的部位归属。本研究筛选得到与甘草苷有关的靶点共312个,其中23个是甘草苷治疗抑郁症和糖尿病共同的潜在作用靶点,包括ESR1、HRAS、VEGFA、NOS3、PARP1、IGF1R等,主要通过调控PI3K-AKT信号通路、癌症信号通路、Ras信号通路发挥治疗抑郁症和糖尿病的作用。(本文来源于《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期刊2019年11期)

张光辉,郭惠,张拴,赵忠孝,闫浩[3](2019)在《甘草苷的合成及抗氧化活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间苯二酚、冰醋酸、对烷氧基苯甲醛为原料,经酰化、羟醛缩合、关环反应合成了甘草苷(Ⅲ),通过~1HNMR、FTIR、MS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并通过测定其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率来评价其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甘草苷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活性,当浓度为2.00 mg·mL~(-1)时,甘草素、甘草甲苷(Ⅲa)、甘草乙苷(Ⅲb)对DPPH自由基的平均清除率分别为51.56%、44.85%、34.53%,其抗氧化活性大小为:甘草素>甘草甲苷(Ⅲa)>甘草乙苷(Ⅲb);甘草素的2个酚羟基为其抗氧化活性有效部位。(本文来源于《化学与生物工程》期刊2019年10期)

孙晓燕,王继龙,刘晓霞,石盘棋,周博[4](2019)在《络合萃取异甘草苷的工艺条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究络合萃取异甘草苷时萃取与反萃取工艺条件对异甘草苷转移情况的影响。方法以异甘草苷萃取率为指标,确定最佳的络合萃取剂组成及质量分数;以异甘草苷反萃取率为指标,考察反萃取剂的种类、质量分数,最终得到从甘草超滤液中萃取与反萃取制备异甘草苷的工艺条件。结果最佳络合萃取条件为叁烷基氧化膦(TRPO)-磺化煤油(7∶93)对异甘草苷的萃取率达到97.60%。最佳反萃取剂为0.26%NaOH水溶液,异甘草苷的反萃取率达到95.40%。结论在该实验所得萃取与反萃取最佳条件下,可实现将异甘草苷从甘草超滤液转移至络合萃取剂再到碱性反萃取剂中,最终通过萃取反萃取得到异甘草苷。(本文来源于《中草药》期刊2019年20期)

宫玺,谢子婷,李康[5](2019)在《浊点萃取甘草中甘草苷的实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用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Triton X-100浊点萃取甘草中的甘草苷并测定。方法加入Triton X-100(5g/100mL),浊点萃取温度75℃,萃取时间30min,以KromasilC_(18)为色谱柱,柱温25℃,以乙腈-水(18∶82v/v)为流动相进行洗脱,检测波长276nm。结果表面活性剂Triton X-100萃取所得甘草苷平均含量0.307mg·g~(-1),在0.24~2.40μg内其进样量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r=0.9994),精密度RSD为0.86%,平均回收率为100.9%,RSD为1.9%。结论浊点萃取法可用于提取甘草中的甘草苷,成本低且绿色环保无污染,值得推广。(本文来源于《海峡药学》期刊2019年06期)

王黎,成昭,雷媛[6](2019)在《基于当归-甘草药对设计的阿魏酸甘草苷酯的合成》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研究当归-甘草药对配伍时药效物质的变化,以及甘草"调和诸药"的物质基础,设计了当归活性物质阿魏酸与甘草活性物质甘草苷的酯化物阿魏酸甘草苷酯(FLE),通过3步反应合成了FLE,总收率8.7%。通过离体角膜释放研究发现FLE较阿魏酸透角膜能力较强,从而获得了一种相对阿魏酸更易跨膜转运的潜在抗抑郁挛药。(本文来源于《化学工程师》期刊2019年04期)

武爽,明明,杨立国,苏都那布其,那音台[7](2019)在《HPLC法测定棘豆止咳散中甘草苷的含量》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建立棘豆止咳散中甘草苷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XTerra MSC18(4.6 mm×250 mm, 5.0μm)色谱柱,乙腈(A)-0.05%磷酸水(B)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流速1.0 mL/min,检测波长237 nm,柱温40℃。结果:HPLC法测定甘草苷线性关系良好(r~2=0.9993),精密度、稳定性、重复性的RSD值均小于3.0%,加样回收率为90.19%~97.87%。结论:所建立的方法简便,可靠,重复性好,可用于棘豆止咳散的质量控制。(本文来源于《中国民族民间医药》期刊2019年06期)

周博,蒲红利,王继龙,刘晓霞,魏舒畅[8](2019)在《甘草超滤液中甘草苷的络合萃取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通过研究络合萃取剂组成变化对甘草超滤液中甘草苷萃取效果的影响,优选出适合于甘草苷萃取分离的络合萃取剂。方法以甘草苷和甘草酸单次萃取率为指标,通过单因素实验,在考察多种二元混合络合萃取剂对甘草超滤液中指标成分萃取情况的基础上,采用U_5(5~3)均匀设计优化含有2种络合剂的叁元络合萃取剂,以期进一步提高甘草苷络合萃取效率,降低成本。结果叁元络合萃取剂中磷酸叁丁酯(tributyl phosphate,TBP)对叁烷基氧化膦(trialkyphosphine oxide,TRPO)络合萃取甘草苷没有协同萃取作用。优选15%TRPO+85%磺化煤油所组成的络合萃取剂甘草苷的单次萃取率为99.6%,甘草酸的单次萃取率为8.3%。结论优选的络合萃取剂对甘草超滤液中甘草苷的萃取能力强、选择性高,可用于甘草超滤液中甘草苷的络合萃取。(本文来源于《中国现代应用药学》期刊2019年06期)

周博,蒲红利,王继龙,孙晓燕,魏舒畅[9](2019)在《基于超滤-络合萃取及反萃取技术的甘草苷制备工艺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建立一种分离纯化甘草超滤液中甘草苷的络合萃取及反萃取制备技术。方法以甘草苷萃取率为指标,采用均匀设计确定最佳的络合萃取剂组成,再采用正交试验优选络合萃取工艺条件。以甘草苷反萃取率为指标,通过考察反萃取剂的种类及浓度,确定反萃取甘草苷的工艺条件。结果经络合萃取研究发现,络合萃取剂宜选用由叁烷基氧化膦(TRPO)和磺化煤油组成的二元络合萃取剂。甘草苷的最佳络合萃取工艺条件为TRPO-磺化煤油(9∶91)、甘草超滤液pH值调至4、有机相与水相体积比为1∶1,甘草苷平均萃取率达到99.6%。反萃取工艺研究发现,在有机相与反萃取剂体积比为1∶1的条件下,17.5mmol/LNa OH水溶液为最佳反萃取剂,甘草苷的反萃取率为99.3%。结论在优选所得条件下,甘草超滤液中的甘草苷可实现从超滤液到络合萃取剂再到碱性反萃取剂的顺利转移,甘草苷总转移率高达98.9%,可为甘草苷的分离纯化提供一种全新的制备技术。(本文来源于《中草药》期刊2019年05期)

王敏,龚慕辛,刘正跃,史赫男,黄秋阳[10](2019)在《芍药甘草滴丸的制备及其芍药苷、甘草苷和甘草酸的HPLC含量测定》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制备芍药甘草滴丸(SGDP),测定其主要成分芍药苷、甘草苷、甘草酸的含量,以及其他与质量控制相关的指标,为有效控制其质量提供重要指标和参数。方法:采用水煎煮提取,乙醇沉淀、HP-20大孔树脂纯化后,选择合适的基质和冷却剂,制备SGDP;采用HPLC-DAD法测定SGDP中芍药苷(230 nm)、甘草苷(276 nm)、甘草酸(250 nm)的含量。并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5版的方法对其外观、重量差异、溶散时限进行检查。结果:成功制备了SGDP,HPLC法可同时测定SGDP中芍药苷、甘草苷、甘草酸铵盐的含量,分别是(32. 66±0. 46) mg/g、(9. 23±0. 23) mg/g、(17. 48±0. 86)mg/g;平均回收率分别是111. 23%、96. 04%、104. 43%。外观、重量差异、溶散时限均符合药典要求。结论:SGDP的制备工艺合理可行。HPLC法灵敏、准确可靠,重复性好,可用于同时检测SGDP中芍药苷、甘草苷、甘草酸的含量,为其质量控制提供参考依据。(本文来源于《世界中医药》期刊2019年02期)

甘草苷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研究旨在采用网络药理学的方法探究甘草苷治疗抑郁症和糖尿病的药理作用机制。首先应用PharmMapper、SEA、SIB等数据库查找出与甘草苷有关的作用靶点,登陆GeneCards、DrugBank数据库分别查找出文献中已报道的与抑郁症和糖尿病有关的靶点,将疾病靶点分别与甘草苷相关作用靶点进行映射,筛选出与甘草苷治疗抑郁症和糖尿病有关的潜在作用靶点,采用Cytoscape 3.6.0软件构建成分-靶点-疾病网络并进行可视化分析。然后通过生物学信息注释数据库DAVID对抑郁症与糖尿病相同潜在靶点进行GO富集分析以及KEGG代谢通路富集分析,使用BITOLA系统搜索与抑郁症和糖尿病"基因或基因产品"相关的所有中间概念,系统识别甘草苷治疗抑郁症和糖尿病相同靶点的部位归属。本研究筛选得到与甘草苷有关的靶点共312个,其中23个是甘草苷治疗抑郁症和糖尿病共同的潜在作用靶点,包括ESR1、HRAS、VEGFA、NOS3、PARP1、IGF1R等,主要通过调控PI3K-AKT信号通路、癌症信号通路、Ras信号通路发挥治疗抑郁症和糖尿病的作用。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甘草苷论文参考文献

[1].姜硕,许哲祥,王宇晴,郑春英.基于甘草苷生物合成的甘草内生细菌的筛选及鉴定[J].中国新药杂志.2019

[2].刘鹏,田俊生.甘草苷治疗抑郁症和糖尿病共病的网络药理学作用机制研究[J].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2019

[3].张光辉,郭惠,张拴,赵忠孝,闫浩.甘草苷的合成及抗氧化活性研究[J].化学与生物工程.2019

[4].孙晓燕,王继龙,刘晓霞,石盘棋,周博.络合萃取异甘草苷的工艺条件研究[J].中草药.2019

[5].宫玺,谢子婷,李康.浊点萃取甘草中甘草苷的实验研究[J].海峡药学.2019

[6].王黎,成昭,雷媛.基于当归-甘草药对设计的阿魏酸甘草苷酯的合成[J].化学工程师.2019

[7].武爽,明明,杨立国,苏都那布其,那音台.HPLC法测定棘豆止咳散中甘草苷的含量[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9

[8].周博,蒲红利,王继龙,刘晓霞,魏舒畅.甘草超滤液中甘草苷的络合萃取研究[J].中国现代应用药学.2019

[9].周博,蒲红利,王继龙,孙晓燕,魏舒畅.基于超滤-络合萃取及反萃取技术的甘草苷制备工艺研究[J].中草药.2019

[10].王敏,龚慕辛,刘正跃,史赫男,黄秋阳.芍药甘草滴丸的制备及其芍药苷、甘草苷和甘草酸的HPLC含量测定[J].世界中医药.2019

论文知识图

杭锦旗地面对照及太空飞行组甘草样品...甘草苷HPLC图不同温度下r-MWNTs吸附异甘草苷2-2甘草苷对光老化HaCaT细...甘草苷标准曲线甘草苷对照品色谱图

标签:;  ;  ;  ;  ;  ;  ;  

甘草苷论文_姜硕,许哲祥,王宇晴,郑春英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