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同工酶技术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同工,电泳,技术,过氧化物,标记,杂交育种,同位素。
同工酶技术论文文献综述
岳新丽,湛润生,王春珍,陈云[1](2019)在《马铃薯过氧化物同工酶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技术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完善同工酶标记鉴定马铃薯品种技术,对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PAGE)分离马铃薯过氧化物酶(POD)同工酶的技术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马铃薯植株不同部位材料的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同工酶胶片经染色后,芽和茎的同工酶酶谱清晰、分辨力高,并且不同品种马铃薯酶谱差异明显。总之,马铃薯过氧化物同工酶电泳技术可用于马铃薯品种真实性鉴定和纯度检验。(本文来源于《农业科技通讯》期刊2019年05期)
张疏雨,朱巍巍,陈飞,杨云桥,李莉[2](2016)在《酯酶同工酶技术在杏鲍菇杂种优势预测中的应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探讨酯酶同工酶技术在杏鲍菇杂种优势预测中的应用。采用垂直平板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技术,以单孢杂交筛选的14个杏鲍菇杂交子代及其7个亲本为材料,对菌株间的亲缘关系和遗传差异进行了分析比较,预测杂交子代杂种优势的强弱。在一定范围内,杂交亲本的相似系数越小,也就是亲缘关系越远,杂交优势就越明显。试验根据杏鲍菇杂交子代酯酶同工酶酶谱"互补型酶带"和"杂种新酶带"的多少预测杏鲍菇杂交菌株强优势组合,杂交后代出现强优势的杂交子代有5-528、C-5、5X-511、5X-7菌株。酯酶同工酶分析技术在杂交育种、降低工作量、减少成本等方面具有指导意义。(本文来源于《食用菌》期刊2016年03期)
杨欣,王秋红,王蒙,王悦,杨炳友[3](2016)在《基于iTRAQ技术结合2D-LC-MS/MS研究黄连对CYP450同工酶表达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黄连是临床常用药材,在中医药中被广泛应用,具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之功,中药成分比较复杂,细胞色素P450(cytochrome P450,CYP450)同工酶是药物的主要代谢酶,研究黄连对CYP450酶的影响具有很重要的临床意义。实验选用大鼠肝脏组织,差速离心法分离肝微粒体,BCA(bicinchoninic acid)蛋白定量,应用同位素标记相对和绝对定量(isobaric tags for relative and absolute quantification,iTRAQ)技术结合2D-LC-MS/MS筛选差异蛋白。黄连一共鉴定出30个CYP450同工酶,7个表达上调,8个表达下调,15个没有发生变化。iTRAQ技术结合2D-LC-MS/MS可以全面研究CYP450酶,但黄连有必要进一步在体外水平对其进行评价,预防潜在的临床药物相互作用。(本文来源于《中国中药杂志》期刊2016年04期)
郭鹏博,吉雪花,杨曦[4](2015)在《基于同工酶技术的黄瓜品种差异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对6种黄瓜两个生长时期叶片过氧化物酶同工酶(POD)测定,分析黄瓜不同品种之间的差异。结果表明:过氧化物酶同工酶谱带分布不均匀,聚集性较强。共表现出了6条酶带,Rf值介于0.29~0.79之间,A区(Rf=0.29~0.35)各有1条酶带;B区(Rf=0.47~0.62),有3~4条酶带;C区(Rf=0.73~0.79),有1条酶带;四片真叶期酶带数量多,染色明显,因此真叶是进行同工酶研究较佳的选材部位;6个品种黄瓜在相似系数为0.68处分为叁类,在相似系数为0.83处分为两类。(本文来源于《全国农用塑料设施大棚、温室栽培技术交流会专家报告、交流论文汇编》期刊2015-08-01)
牛红军,李杨[5](2014)在《同工酶技术及其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同工酶电泳法是一种常用的遗传多样性分析方法,具有成本低、耗时少和操作简单等优点。主要介绍了同工酶电泳法,过氧化物酶、酯酶和超氧化物歧化酶的染色技术,以及同工酶电泳的优化方法,以促进同工酶电泳分析技术在生物学、食品和制药等各领域的应用。(本文来源于《生物学通报》期刊2014年05期)
牛红军,姜明,杨官娥[6](2013)在《同工酶分析技术在中药鉴定中的应用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中药易出现混淆品,亟需找到一种快速、简便和经济的鉴别方法。近年来,同工酶的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技术已成为中药材物种及物种间亲缘关系鉴定的常用方法之一。该文参考国内外文献,就同工酶分析技术在中药鉴定中的应用进展予以综述。(本文来源于《时珍国医国药》期刊2013年12期)
丁立云,曹义虎,贺刚,邓勇辉,付仁英[7](2013)在《同工酶分析技术及其在水产动物研究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简要阐明了同工酶分析技术的特点,并从个体发育、组织特异性、种间差异、地理种群差异、杂种鉴别、遗传多态性等方面综述了近年来同工酶分析技术在水产动物研究中的应用。(本文来源于《江西水产科技》期刊2013年03期)
孙嵘,赵阳,郭丽丽,赵映雪,王岩[8](2013)在《心肌肌钙蛋白I/肌红蛋白/肌酸激酶同工酶定性检测试剂盒(胶体金免疫层析法)技术审评规范要点概述》一文中研究指出心肌肌钙蛋白I/肌红蛋白/肌酸激酶同工酶这叁项指标是判断心梗的重要依据,目前该类定性体外诊断试剂尚无行业标准发布。本文从说明书、产品标准、临床试验等方面对该试剂盒审评工作中遵循的一些基本原则进行简要概述,以帮助注册申报人更好地把握产品的技术要点,有效指导注册申报工作。(本文来源于《中国医疗器械信息》期刊2013年05期)
李永祥[9](2012)在《利用RAPD分子标记和同工酶酶谱技术对野牛草进行早期性别鉴定》一文中研究指出野牛草(Buchloe dacryloides(Nutt.)Engelm.)又叫水牛草、牛毛草,属于禾本科画眉草亚科野牛草属植物。原产于北美南部(从蒙特那州到墨西哥北部)北美干旱大草原,在干旱季节是最好的牧草。野牛草具有低矮、耐旱、低管理水平等优点,也是很好的草坪草。野牛草是一种雌雄异花的植物,在营养生长期,不同性别植株间不存形态学上的差异,这对育种工作带来了巨大的困难。本试验从RAPD分子标记和同工酶酶谱两个方面,尝试对野牛草进行早期性别鉴定。利用RAPD分子标记在雄性植株中扩增出了一条特异性条带,可以用于鉴定雄性植株。对野牛草幼叶和幼穗的同工酶酶谱分析发现,幼叶的多酚氧化酶酶谱可以用于野牛草的性别鉴定。目前野牛草的性别鉴定比较困难,给育种工作者带来很大的障碍。试验结果如下:(1)在现有材料中,筛选出23份资源材料(过去叁年性别稳定),其中包雄性9份,雌雄同株4份和雌性10份。共筛选了300条引物,只有引物S211可以标记出雄性植株。将特异性条带回收,纯化,克隆测序,得到一条833bp的DNA片段,现已上传至Genbank(登录号:JN982469)。将此结果在第一个生长季的188单株中进行验证,雄株的鉴定准确率为85.8%。(2)以已知性别植株的幼叶和幼穗为试验材料,分析其过氧化物同工酶(POD)超氧化物歧化酶同工酶(SOD)和多酚氧化酶同工酶(PPO)在性别表达上的差异性。结果表明,雄性野牛草幼穗的POD和PPO同工酶各有1条特异条带Rf0.12和Rf0.15:雌雄同株的幼穗PPO同工酶酶谱中有1条特异条带Rf0.12;雌株的叶片PPO同工酶酶谱有Rf0.12的特异性条带。通过分析发现幼叶PPO同工酶酶谱可以用来对野牛草进行早期性别鉴定。(本文来源于《四川农业大学》期刊2012-06-01)
姚璐晔,丁海洋,倪歆晨,朱婧,孙凤丹[10](2011)在《食用菌酯酶同工酶电泳技术方法改进》一文中研究指出资料显示的食用菌酯酶同工酶电泳技术在现有实验条件下效果不佳.以杏鲍菇为对象,针对凝胶的配制,样品的处理,电泳等环节进行方法改进,摸索出适合本实验室进行食用菌酯酶同工酶电泳的操作技术.通过改进的电泳技术分析了实验菌株杏鲍菇S型和R型不同培养周期的酯酶同工酶条带,结果表明,在培养的10d时间内,S型共出现6条条带,R型出现了4条,结果较理想.(本文来源于《常熟理工学院学报》期刊2011年02期)
同工酶技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探讨酯酶同工酶技术在杏鲍菇杂种优势预测中的应用。采用垂直平板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技术,以单孢杂交筛选的14个杏鲍菇杂交子代及其7个亲本为材料,对菌株间的亲缘关系和遗传差异进行了分析比较,预测杂交子代杂种优势的强弱。在一定范围内,杂交亲本的相似系数越小,也就是亲缘关系越远,杂交优势就越明显。试验根据杏鲍菇杂交子代酯酶同工酶酶谱"互补型酶带"和"杂种新酶带"的多少预测杏鲍菇杂交菌株强优势组合,杂交后代出现强优势的杂交子代有5-528、C-5、5X-511、5X-7菌株。酯酶同工酶分析技术在杂交育种、降低工作量、减少成本等方面具有指导意义。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同工酶技术论文参考文献
[1].岳新丽,湛润生,王春珍,陈云.马铃薯过氧化物同工酶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技术研究[J].农业科技通讯.2019
[2].张疏雨,朱巍巍,陈飞,杨云桥,李莉.酯酶同工酶技术在杏鲍菇杂种优势预测中的应用研究[J].食用菌.2016
[3].杨欣,王秋红,王蒙,王悦,杨炳友.基于iTRAQ技术结合2D-LC-MS/MS研究黄连对CYP450同工酶表达的影响[J].中国中药杂志.2016
[4].郭鹏博,吉雪花,杨曦.基于同工酶技术的黄瓜品种差异研究[C].全国农用塑料设施大棚、温室栽培技术交流会专家报告、交流论文汇编.2015
[5].牛红军,李杨.同工酶技术及其优化[J].生物学通报.2014
[6].牛红军,姜明,杨官娥.同工酶分析技术在中药鉴定中的应用进展[J].时珍国医国药.2013
[7].丁立云,曹义虎,贺刚,邓勇辉,付仁英.同工酶分析技术及其在水产动物研究中的应用[J].江西水产科技.2013
[8].孙嵘,赵阳,郭丽丽,赵映雪,王岩.心肌肌钙蛋白I/肌红蛋白/肌酸激酶同工酶定性检测试剂盒(胶体金免疫层析法)技术审评规范要点概述[J].中国医疗器械信息.2013
[9].李永祥.利用RAPD分子标记和同工酶酶谱技术对野牛草进行早期性别鉴定[D].四川农业大学.2012
[10].姚璐晔,丁海洋,倪歆晨,朱婧,孙凤丹.食用菌酯酶同工酶电泳技术方法改进[J].常熟理工学院学报.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