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TH-3型脱氢催化剂工业应用初期小结(论文文献综述)
王鹏飞[1](2021)在《中国洗涤技术发展研究 ——以中国日用化学工业研究院为中心》文中研究说明洗涤在人类文明进程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洗涤技术是人类保持健康、维持生存的必然选择,同时也是追求美好生活、展示精神风貌的重要方式。人类洗涤的历史与文明史一样悠久绵长,从4000多年前的两河流域到我国的先秦,无不昭示着洗涤与洗涤技术的古老。但现代意义上的洗涤及其技术,是以表面活性剂的开发利用为标志的,在西方出现于19世纪末,在我国则更是迟至新中国成立以后。前身可追溯至1930年成立的中央工业试验所的中国日用化学工业研究院是我国日化工业特别是洗涤工业发展史上最重要的专业技术研究机构,是新中国洗涤技术研发的核心和龙头。以之为研究对象和视角,有助于系统梳理我国洗涤技术的发展全貌。迄今国内外关于我国洗涤技术发展的研究,仅局限于相关成果的介绍或者是某一时段前沿的综述,且多为专业人员编写,相对缺乏科学社会学如动因、特征与影响等科技与社会的互动讨论;同时,关于中国日用化学工业研究院的系统学术研究也基本处于空白阶段。基于丰富一手的中国日用化学工业研究院的院史档案,本文从该院70年洗涤技术研发的发掘、梳理中透视中国洗涤技术发展的历程、动因、特征、影响及其当代启示,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和现实价值。在对档案资料进行初步分类、整理时,笔者提炼出一些问题,如:为何我国50年代末才决定发展此项无任何研发究经验的工业生产技术?在薄弱的基础上技术是如何起步的?各项具体的技术研发经历了怎样的过程?究竟哪些关键技术的突破带动了整体工业生产水平的提升?在技术与社会交互上,哪些因素对技术发展路径产生深刻影响?洗涤技术研发的模式和机制是如何形成和演变的?技术的发展又如何重塑了人们的洗涤、生活习惯?研究主体上,作为核心研究机构的中国日用化学工业研究院在我国洗涤技术发展中起了怎样的作用?其体制的不断变化对技术发展产生了什么影响?其曲折发展史对我国今天日用化工的研发与应用走向大国和强国有哪些深刻的启示?……为了回答以上问题,本文以国内外洗涤技术的发展为大背景,分别从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其它离子型(非离子、阳离子、两性离子)表面活性剂、助剂及产品、合成脂肪酸等四大洗涤生产技术入手,以关键生产工艺的突破和关键产品研发为主线,重点分析各项技术研究中的重点难点和突破过程,以及具体技术研发之间的逻辑关系,阐明究竟是哪些关键工艺开发引起了工业生产和产品使用的巨大变化;同时,注重对相关技术的研发缘由、研究背景和社会影响等进行具体探讨,分析不同时期的社会因素如何影响技术的发展。经过案例分析,本文得到若干重要发现,譬如表面活性剂和合成洗涤剂技术是当时社会急切需求的产物,因此开发呈现出研究、运用、生产“倒置”的情形,即在初步完成技术开发后就立刻组织生产,再回头对技术进行规范化和深化研究;又如,改革开放后市场对多元洗涤产品的需求是洗涤技术由单一向多元转型的重要动因。以上两个典型,生动反映出改革开放前后社会因素对技术研发的内在导向。经过“分进合击”式的案例具体研究,本文从历史特征、发展动因和研发机制三个方面对我国洗涤技术的发展进行了总结,认为:我国洗涤技术整体上经历了初创期、过渡期、全面发展期和创新发展期四个阶段,而这正契合了我国技术研发从无到有、从有到精、从精到新不断发展演进的历史过程;以技术与社会的视角分析洗涤技术的发展动因,反映出社会需求、政策导向、技术引进与自主创新、环保要素在不同时代、不同侧面和不同程度共塑了技术发展的路径和走向;伴随洗涤领域中市场在研究资源配置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我国洗涤技术的研发机制逐渐由国家主导型向市场主导型过度和转化。本文仍有一系列问题值得进一步深入挖掘和全面拓展,如全球视野中我国洗涤技术的地位以及中外洗涤技术发展的比较、市场经济环境下中国日用化学工业研究院核心力量的潜力发挥等。
武永姗[2](2019)在《异丁烷脱氢钴基催化剂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异丁烯作为一种重要的基础化工原料,有着广泛的市场需求,当前异丁烯主要来源于石油炼制过程中蒸汽裂解以及石脑油裂化等,这些传统来源不仅产量难以满足日益增长的市场需求,而且产物纯度不高,因此将廉价且来源丰富的异丁烷进行脱氢而制取异丁烯的工艺过程,得到广泛的关注。目前,工业中异丁烷脱氢技术主要采用的Pt系和Cr系催化剂均有较好的催化脱氢活性,但贵金属Pt成本较高,对操作条件较为苛刻,且催化剂易结焦失活,需频繁再生;Cr系催化剂中的高毒六价铬,使用后的后续处理过程非常麻烦,由此限制了相关催化剂的发展。因此,研制出高脱氢活性、高稳定性且环境友好及价廉的新型催化剂体系,是异丁烷脱氢制异丁烯领域的研究热点,也是本论文的目标。本论文以等体积浸渍法制备了Co基催化剂,借助固定床微型反应器对催化剂在异丁烷直接脱氢制异丁烯反应中的性能进行研究,主要内容如下:(1)对Co基催化剂的负载量以及载体进行筛选,并对催化剂的焙烧温度进行考察,实验结果表明,以120200目的碱性氧化铝为载体,负载10 wt.%的Co3O4,并在600°C下焙烧,所制得的催化剂脱氢活性最佳。通过表征手段探究金属氧化物负载量以及焙烧温度对催化剂性能的影响,发现随着金属氧化物负载量的增加,催化剂与载体的相互作用越强,催化剂越难以被还原;催化剂的焙烧温度过高,会使催化剂晶型破坏,同时生成Co2AlO4,不利于脱氢反应。(2)探究了工艺条件对催化剂脱氢活性的影响,确定最优的反应条件,当反应温度为600°C、进料空速为1200 h-1、氮气与异丁烷比为8:2时,催化剂具有较高的脱氢活性,对异丁烷的转化率可达到31%,对异丁烯的选择性可达到70%,最终对异丁烯的产率可超过20%。同时,催化剂拥有较好的稳定性,在经过100 h的连续反应后,仍然保持70%的选择性。(3)探究催化剂的失活以及活性组分,发现导致催化剂活性降低的主要原因为积碳,可通过氧气再生进行处理;催化剂表面生成的碳纳米线/管结构有助于提升脱氢活性,还原得到的金属Co容易导致裂解反应的发生,降低催化剂的选择性,而反应过程中生成的Co3C则可大大缩短催化剂的诱导期。
赵司旗[3](2018)在《乙苯脱氢Fe-K-Ce系催化剂的研究&甲苯甲醇侧链烷基化制苯乙烯催化剂的初步研究》文中提出苯乙烯主要用于生产合成橡胶、聚氨酯等一系列聚合材料,是非常重要的有机原料。乙苯脱氢制苯乙烯作为一种最主要的工业生产路径,其核心技术是选择具有高活性、高选择性及性能稳定的Fe-K-Ce系催化剂。相较于传统的乙苯脱氢工艺,甲苯甲醇侧链烷基化制苯乙烯工艺具有能耗低、成本低、反应条件温和等优势,是当前比较热门的研究方向。本文首先通过制备一系列Fe-K-Ce系催化剂,考察不同制备方法和钾源的选择对催化剂乙苯脱氢性能的影响;其次,探索不同金属改性的13X分子筛对甲醇甲苯侧链烷基化反应制备苯乙烯的影响。研究表明:采用四种制备方法制备均能产生催化剂活性相前驱体—多铁酸钾K2Fe22034的晶相,差别在于其结晶度不同。对比反应前后催化剂的表征结果可知,两次煅烧法制备的催化剂中CeO2的晶粒更小,含有较多的晶格氧,酸碱中心密度适中,且制备的催化剂具有较强的抗积碳能力。因此,采用两次锻烧法制备Fe-K-Ce系乙苯脱氢催化剂效果最佳,乙苯转化率达到72%,苯乙烯选择性达到92.7%。且通过优化反应条件发现,乙苯脱氢活性对反应温度的变化非常敏感,适度提高反应温度能明显提高乙苯转化率和苯乙烯收率。为了进一步优化助剂钾,制备了一系列不同K源的催化剂。评价结果表明,由K2CO3、KOH及KNO3制备的催化剂乙苯脱氢性能较好,转化率均在72%左右。而采用钾霞石和黄腐酸钾制备的催化剂中较难形成活性相前驱体—多铁酸钾K2Fe22034的晶相,因而乙苯脱氢活性明显较低,其中K2CO3是较为适宜的钾源。另一方面,通过不同金属盐对13X分子筛进行表面改性,应用于甲醇甲苯侧链烷基化反应。研究发现,金属改性均对13X分子筛骨架结构造成了不同程度的破坏,同时还调变了其酸碱性。其中,Mg能够中和部分弱酸,而Zn和Zr会增强催化剂的酸性。Zn和Cu改性的催化剂甲苯转化率较高,但是苯乙烯选择性明显较低;Mg和Zr改性的催化剂甲苯转化率较低,但是目标产物选择性较高。如何通过表面酸碱性调变,提高甲苯转化率、苯乙烯选择性有待进一步探索。
张丛志[4](2017)在《尿素系统扩能改造新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尿素是目前氮肥产品中含氮量最高一种氮肥,是农业生产用量最大的化学肥料。同时,尿素在医学和工业等其它领域也有着广泛的应用。山东华鲁恒升集团,建有多套尿素生产装置,其中2005年及2010年建设的40万吨/年尿素装置采用的是CO2气提法工艺。为进一步挖掘装置潜能,提升尿素装置产能,公司决定对两套C02气提法尿素装置进行扩能技术改造。为此,本论文主要针对华鲁恒升两套40万吨尿素装置开展了扩能改造技术研究,所开展工作如下。1、针对华鲁恒升公司的实际情况,制订了可以边生产边施工的扩能技术改造工艺路线和方案。通过增加中压系统,采用由高压系统合成→中压系统分离→低压系统分离流程,通过梯级分离、梯级回收,减少了系统甲铵液循环量;2、设计采用了新型组合式中压分解塔技术,有效减少了设备台套数,提高设备利用率,减小设备占地面积;3、开发了两步法脱氢工艺,使催化剂使用周期由原来4-5个月延长至38个月;4、新建20万吨产能的大颗粒装置,通过流程改造和新技术应用,解决了公司大颗粒产品存在的质量问题和装置稳定性问题,大颗粒尿素产品颗粒85%以上集中在2.8 mm-4.0 mm之间,进一步提高了产品品质。
王特华[5](2017)在《以Al2O3纳米片为载体的乙苯与CO2脱氢催化剂制备及性能研究》文中指出乙苯(EB)与CO2脱氢(CO2-ODEB)是一个高效、节能且环境友好的新型苯乙烯(ST)生产工艺,开发出高效催化剂是其实现工业化应用的关键。Al2O3是该反应中最常用的催化剂载体,其表面性质如酸-碱性、金属-载体相互作用力等,对催化剂的脱氢性能具有重要影响。近年来,研究者发现具有特殊形貌的Al2O3作为催化剂载体,可以调控催化剂的物理化学性质,是开发高效催化材料新的方法和途径。本论文以Al2O3纳米片为载体,制备了 Fe氧化物、CeO2-ZrO2和C等三类负载型催化剂,并用于CO2-ODEB反应研究。通过与传统Al2O3载体对比,系统研究了这种Al2O3纳米片载体的形貌、结构及表面性质对催化剂物理化学性质及其CO2-ODEB反应性能的影响,揭示其构效关系,为高效CO2-ODEB催化剂的开发提供了理论和实验指导。主要研究内容和结果如下:(1)以Al2O3纳米片为载体,采用等体积浸渍法制备了负载型Fe氧化物催化剂,并同传统Al2O3载体进行对比研究。催化研究结果表明,以Al2O3纳米片为载体的Fe氧化物催化剂具有更高的活性。在550℃下,该催化剂上EB转化率达到了 51.4%,为传统Al2O3负载Fe氧化物催化剂的1.6倍。通过对载体和催化剂形貌、结构及表面性质的表征发现,Al2O3纳米片载体因脱除了较多的-OH,其表面富含O2-碱性位点(9.93μmol/g)。这些O2-碱性位点通过浸渍过程中的界面化学作用,提高了催化剂的Fe氧化物分散度,所得催化剂表面Fe物种主要以低聚态FexOy簇形式存在,该物种具有较高的催化活性。而传统Al2O3载体的表面O2-碱性位点含量仅为3.48μmol/g,所得催化剂表面Fe物种主要以大尺寸的Al2O3颗粒形式存在,该物种的催化活性较低。(2)以Al2O3纳米片为载体,采用沉积沉淀法制备了负载型CeO2-ZrO2催化剂,并同传统Al2O3载体进行对比研究。催化研究结果表明,以Al2O3纳米片为载体的CeO2-ZrO2催化剂具有更高的活性和稳定性。在600℃下,该催化剂上初始EB转化率达到了 58.6%,反应10 h内仅下降9.3%。通过对载体和催化剂形貌、结构及表面性质的表征发现,Al2O3纳米片载体内部含有大量狭缝型孔,这种独特的孔通过影响沉积沉淀过程中CeO2-ZrO2前驱体沉淀的结构,进而提高了催化剂的CeO2-ZrO2分散度和表面氧空位浓度。而传统Al2O3载体内部孔道为颗粒间隙孔,以其为载体的催化剂具有较低的CeO2-ZrO2分散度和表面氧空位浓度。(3)以传统Al2O3为载体,采用填充-碳化法制备了一系列C覆盖Al2O3(CCA)材料;并以AlOOH纳米片(AlOOH-n)为载体,采用水热碳包覆法制备了一系列具有核-壳结构的A1203纳米片@C(Al2O3-n@C)材料。研究了这两类C-Al2O3复合材料的结构性质及其CO2-ODEB反应性能。研究结果发现,在保持载体孔道结构的最大碳负载量时(18.6 wt%),CCA材料的催化活性达到最高;当载体孔道被严重堵塞时,CCA材料的催化性能大幅度降低。而Al2O3-n@C材料在碳含量为9.2wt%时,其碳层的外表面积达到最大,其催化活性达到最高;当进一步增加碳含量时,Al2O3-n@C的催化性能不变。与CCA材料不同,Al2O3-n@C材料的性能几乎不受载体孔道堵塞的影响,在进一步应用中具有潜在的优势。此外,在较低的热解温度下,这两类C-Al2O3复合材料中碳组分的石墨化程度较高,表面含有较多的C=O官能团脱氢活性位点,所得材料具有较好的催化性能。
张清建,陈健,雷军,刘华伟,王先厚,孔渝华[6](2014)在《尿素装置CO2脱氢催化剂的再生及其工业应用实例》文中研究指明对尿素装置失活CO2脱氢催化剂的研究表明,无论是以煤、天然气还是以渣油为原料的尿素厂,硫都是导致脱氢催化剂失活的主要原因。结合工业应用实例,介绍硫中毒失活的TH-3脱氢催化剂经过再生处理后,可恢复到接近新鲜脱氢催化剂的活性,完全能够满足工业生产的要求,从而节省装置的运行费用。
张清建,陈健,雷军,刘华伟,王先厚,孔渝华[7](2014)在《尿素CO2脱氢催化剂的再生及工业应用实例》文中研究指明对尿素CO2脱氢催化剂失活的研究表明:无论以煤、天然气还是渣油为原料的尿素厂,硫中毒是导致脱氢催化剂失活的主要原因。硫中毒失活的脱氢催化剂,经过再生处理,可恢复到接近新鲜脱氢催化剂的活性,完全能够满足工业应用要求,从而节省了催化剂的运行费用。
孟秀红[8](2014)在《多级孔氧化铝的制备及其在长链烷烃脱氢催化剂中的应用》文中研究表明为有效解决重油组分在催化剂孔道内扩散阻力过大、重金属杂质沉积和结焦而导致的催化剂活性下降或失活等问题,开发在石油化工等行业广泛使用的具有大孔容和高比表面的微-介-大孔γ-Al2O3载体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因此本论文利用不同的合成方法制备了一系列大孔容、大孔径、高比表面积的多级孔γ-Al2O3载体、微-纳分级结构的γ-Al2O3载体及其钛铝复合载体,并且研究了不同孔结构的γ-Al2O3的吸附扩散性能及其在长链烷烃脱氢催化剂中的应用。采用化学沉淀法的制备了多级孔γ-Al2O3,并用正交设计方法对制备工艺进行优化,得到的多级孔γ-Al2O3的平均孔径、孔容和比表面积分别达到22.6 nm,1.59 cm3/g,301.1 m2/g。为解决大孔比例少(尤其是>300 nm以上的孔)和孔径分布宽的问题,然后采用碳酸铝铵法对γ-Al2O3前驱体的结构进行了重建,使前驱体中AACH的比例增加,无定形的AlOOH减少,制备了介孔分布比较集中、大孔分布较宽的多级孔氧化铝,平均孔径、孔容和比表面积分别达到33.9 nm,2.17cm3/g,284.6 m2/g,使大孔孔径和大孔比例大幅增加,但仍然存在大孔分布太宽的问题。因此进一步采用碳酸铝铵法对氧化铝的结构进行了重建,由于“记忆效应”,无定形的氧化铝在碳酸氢铵中经重新溶解-沉淀过程,生成了大量AACH前驱体,制备的γ-Al2O3出现了多个孔径分布,孔径分布相对比较集中,在6.9nm,80.6 nm,3152 nm附近都有孔径分布峰,另外在22μm也有一个小的孔径分布峰。两种重建方法都经历了部分溶解-沉淀的过程,因此都改变了一次粒子的堆积方式。平均孔径、孔容和比表面积分别达到22.4 nm,1.95 cm3/g,322.5 m2/g。采用模板法、水热法和原位合成法制备了多种形貌的微-纳分级结构的γ-Al2O3。首先,采用无皂乳液聚合法制备了单分散的亚微米级聚苯乙烯(PS)微球。然后采用三种方法合成了多级孔γ-Al2O3:1)以PS乳液和PS胶体晶体为大孔模板,模板法制备了具有丰富大孔孔道和具有规整孔道结构的多级孔氧化铝;2)以PS乳液为分散剂,沉淀法原位合成了多种形貌的多级孔氧化铝;3)采用水热法合成了中空花状氧化铝。表征结果说明,上述各载体均具有介孔-大孔多级孔结构。TiO2的可还原性以及与活性组分间能够形成强相互作用,可以提高在脱氢方面的催化性能。本论文采用浸渍法和共沉淀法,分别以TiO2的负载量为5%、10%、15%,对以上合成的多级孔γ-Al2O3进行了改性,制备了TiO2-Al2O3复合载体。CO脉冲吸附、H2-TPR、NH3-TPD等表征结果表明浸渍法制备的复合载体对氧化铝基载体的孔结构性质影响小,且TiO2在氧化铝表面的分散性很好。TiO2-Al2O3复合载体的表面的酸强度和酸性分布基本保持不变,对于不同孔结构的载体,负载TiO2后,复合载体并没有明显改变基载体的表面酸性质。采用以上不同方法合成的多级孔Al2O3及复合TiO2-Al2O3作物载体,制备了一系列长链烷烃脱氢催化剂,用固定床测试其对长链烷烃的催化脱氢性能。研究结果表明孔径分布对脱氢性能影响最大,具有大、小孔并且孔径分布集中的C4和C8载体表现出良好的脱氢性能;其次,具有贯通的大孔径的分布对脱氢稳定性有利,尤其是微米级的大孔,利于金属位积碳物质的迁移。对于钛铝复合物为载体制备的长链烷烃脱氢催化剂,当负载量较少(5%TiO2)时,Pt-Sn-TiO2和Pt-Sn-Al2O3间的相互作用都较强,形成稳定的Pt-Sn-TiO2-Al2O3结构,这种相互作用改变了催化剂的还原性质,促进了催化剂表面Pt的分散,有助于提高Pt的热稳定性。同时,TiO2的加入也对Sn的状态产生影响,抑制了Sn氧化物的还原,这些因素都有利于提高催化剂的脱氢性能。当负载量继续增加(10%或15%)时,由于SMSI(Strong-Metal-Support-Interaction)效应,Pt-Sn-TiO2间的相互作用增强,使Pt-Sn-Al2O3间的相互作用迅速减弱,稳定的Pt-Sn-TiO2-Al2O3结构被破坏,并易发生氢反溢流现象,使Pt的活性降低。经5%TiO2载体改性的催化剂均表现出良好的脱氢性能。在以上催化剂中,Cat-C3-10PS-5Ti表现出优异的初始活性(15.06%),但稳定性较低(26.78%);Cat-C4-5Ti和Cat-C3-20PS-5Ti表现出了良好的初始活性(14.97%和14.01%)和稳定性(18.81%和19.53%),两者的稳定性略低于工业氧化铝制备的催化剂的稳定性(18.20%),而初始活性明显高于工业氧化铝制备的催化剂(13.57%)。
褚晓斌[9](2013)在《尿素脱氢催化剂的再生与应用》文中提出为了消除尿素高压合成尾气中混合气体的爆炸隐患,在原料气进入合成系统前设置了脱氢系统。介绍了脱氢系统的工艺流程;简述了TH-3型脱氢催化剂的基本特性、填装及使用情况;总结了TH-3型脱氢催化剂的再生与应用的相关经验。结果表明,再生后的脱氢催化剂仍可重复使用,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尿素的生产成本。
陈健,雷军,刘华伟,魏华,张清建,王先厚,孔渝华[10](2012)在《TH-3型脱氢催化剂在大型天然气尿素装置的运行总结》文中研究指明简述了TH-3型尿素脱氢催化剂的工作原理、物理指标及工业操作条件;介绍了TH-3型脱氢催化剂在60万t/a天然气尿素装置投用8年的工业操作数据和应用效果。结果表明:TH-3型尿素脱氢催化剂具有脱氢效果好、强度高、活性好、抗毒性能强和使用寿命长等特点。
二、TH-3型脱氢催化剂工业应用初期小结(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TH-3型脱氢催化剂工业应用初期小结(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洗涤技术发展研究 ——以中国日用化学工业研究院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0.1 研究缘起与研究意义 |
0.2 研究现状与文献综述 |
0.3 研究思路与主要内容 |
0.4 创新之处与主要不足 |
第一章 中外洗涤技术发展概述 |
1.1 洗涤技术的相关概念 |
1.1.1 洗涤、洗涤技术及洗涤剂 |
1.1.2 表面活性剂界定、分类及去污原理 |
1.1.3 助剂、添加剂、填充剂及其主要作用 |
1.1.4 合成脂肪酸及其特殊效用 |
1.2 国外洗涤技术的发展概述 |
1.2.1 从偶然发现到商品——肥皂生产技术的萌芽与发展 |
1.2.2 科学技术的驱动——肥皂工业化生产及其去污原理 |
1.2.3 弥补肥皂功能的缺陷——合成洗涤剂的出现与发展 |
1.2.4 新影响因素——洗涤技术的转型 |
1.2.5 绿色化、多元化和功能化——洗涤技术发展新趋势 |
1.3 中国洗涤技术发展概述 |
1.3.1 取自天然,施以人工——我国古代洗涤用品及技术 |
1.3.2 被动引进,艰难转型——民国时期肥皂工业及技术 |
1.3.3 跟跑、并跑到领跑——新中国洗涤技术的发展历程 |
1.4 中国日用化学工业研究院的发展沿革 |
1.4.1 民国时期的中央工业试验所 |
1.4.2 建国初期组织机构调整 |
1.4.3 轻工业部日用化学工业科学研究所的筹建 |
1.4.4 轻工业部日用化学工业科学研究所的壮大 |
1.4.5 中国日用化学工业研究院的转制和发展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生产技术的发展 |
2.1 我国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生产技术的开端(1957-1959) |
2.2.1 早期技术研究与第一批合成洗涤剂产品的面世 |
2.2.2 早期技术发展特征分析 |
2.2 以烷基苯磺酸钠为主体的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开发(1960-1984) |
2.2.1 生产工艺的连续化研究及石油生产原料的拓展 |
2.2.2 烷基苯新生产工艺的初步探索 |
2.2.3 长链烷烃脱氢制烷基苯的技术突破及其它生产工艺的改进 |
2.2.4 技术发展特征及研究机制分析 |
2.3 新型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开发与研究(1985-1999) |
2.3.1 磺化技术的进步与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硫酸盐、α-烯基磺酸盐的开发 |
2.3.2 醇(酚)醚衍生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开发 |
2.3.3 脂肪酸甲酯磺酸盐的研究 |
2.3.4 烷基苯磺酸钠生产技术的进一步发展 |
2.3.5 技术转型的方式及动力分析 |
2.4 阴离子表面活性剂技术的全面产业化及升级发展(2000 年后) |
2.4.1 三氧化硫磺化技术的产业化发展 |
2.4.2 主要阴离子表面活性剂技术的产业化 |
2.4.3 油脂基绿色化、功能性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开发 |
2.4.4 新世纪技术发展特征及趋势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其它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生产技术的发展 |
3.1 其它离子型表面活性剂技术的初步发展(1958-1980) |
3.2 其它离子型表面活性剂技术的迅速崛起(1981-2000) |
3.2.1 生产原料的研究 |
3.2.2 咪唑啉型两性表面活性剂的开发 |
3.2.3 叔胺的制备技术的突破与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开发 |
3.2.4 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技术更新及新品种的开发 |
3.2.5 技术发展特征及动力分析 |
3.3 其它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绿色化品种的开发(2000 年后) |
3.3.1 脂肪酸甲酯乙氧基化物的开发及乙氧基化技术的利用 |
3.3.2 糖基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开发 |
3.3.3 季铵盐型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的进一步发展 |
3.3.4 技术新发展趋势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助剂及产品生产技术的发展 |
4.1 从三聚磷酸钠至4A沸石——助剂生产技术的开发与运用 |
4.1.1 三聚磷酸钠的技术开发与运用(1965-2000) |
4.1.2 4 A沸石的技术开发与运用(1980 年后) |
4.1.3 我国助剂转型发展过程及社会因素分析 |
4.2 从洗衣粉至多类型产品——洗涤产品生产技术的开发 |
4.2.1 洗涤产品生产技术的初步开发(1957-1980) |
4.2.2 洗涤产品生产技术的全面发展(1981-2000) |
4.2.3 新世纪洗涤产品生产技术发展趋势(2000 年后) |
4.2.4 洗涤产品生产技术的发展动力与影响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合成脂肪酸生产技术的发展 |
5.1 合成脂肪酸的生产原理及技术发展 |
5.1.1 合成脂肪酸的生产原理 |
5.1.2 合成脂肪酸生产技术的发展历史 |
5.1.3 合成脂肪酸生产技术研发路线的选择性分析 |
5.2 我国合成脂肪酸生产技术的初创(1954-1961) |
5.2.1 技术初步试探与生产工艺突破 |
5.2.2 工业生产的初步实现 |
5.3 合成脂肪酸生产技术的快速发展与工业化(1962-1980) |
5.3.1 为解决实际生产问题开展的技术研究 |
5.3.2 为提升生产综合效益开展的技术研究 |
5.4 合成脂肪酸生产的困境与衰落(1981-90 年代初期) |
5.5 合成脂肪酸生产技术的历史反思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我国洗涤技术历史特征、发展动因、研发机制考察 |
6.1 我国洗涤技术的整体发展历程及特征 |
6.1.1 洗涤技术内史视野下“发展”的涵义与逻辑 |
6.1.2 我国洗涤技术的历史演进 |
6.1.3 我国洗涤技术的发展特征 |
6.2 我国洗涤技术的发展动因 |
6.2.1 社会需求是技术发展的根本推动力 |
6.2.2 政策导向是技术发展的重要支撑 |
6.2.3 技术引进与自主研发是驱动的双轮 |
6.2.4 环保要求是技术发展不可忽视的要素 |
6.3 我国洗涤技术研发机制的变迁 |
6.3.1 国家主导下的技术研发机制 |
6.3.2 国家主导向市场引导转化下的技术研发机制 |
6.3.3 市场经济主导下的技术研发机制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2)异丁烷脱氢钴基催化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异丁烷催化脱氢反应途径 |
1.2.1 异丁烷直接脱氢 |
1.2.2 异丁烷氧化脱氢 |
1.2.3 异丁烷膜反应脱氢 |
1.3 异丁烷催化脱氢反应机理 |
1.3.1 游离基机理 |
1.3.2 离子机理 |
1.4 异丁烷脱氢工艺研究进展 |
1.4.1 Oleflex工艺 |
1.4.2 FBD-4 工艺 |
1.4.3 Catofin工艺 |
1.4.4 STAR工艺 |
1.4.5 Linde工艺 |
1.5 催化剂研究现状 |
1.5.1 Pt系催化剂 |
1.5.2 Cr系催化剂 |
1.5.3 其他金属催化剂 |
1.5.4 新材料催化剂 |
1.6 选题意义及研究内容 |
1.6.1 选题的意义与依据 |
1.6.2 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实验方法及评价条件 |
2.1 试剂和仪器 |
2.2 催化剂制备 |
2.3 催化剂催化异丁烷脱氢性能评价 |
2.3.1 固定床反应器及反应流程 |
2.3.2 气相色谱分析条件及方法 |
2.4 催化剂分析及表征 |
2.4.1 N2 吸附脱附 |
2.4.2 X射线衍射(XRD) |
2.4.3 程序升温热重(TG)和热重-差示扫描量热(TG-DSC)分析 |
2.4.4 程序升温还原(H_2-TPR) |
2.4.5 程序升温脱附(TPD) |
2.4.6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 |
第三章 钴催化剂用于异丁烷催化脱氢的探究 |
3.1 引言 |
3.2 Co负载量对催化剂脱氢性能的影响 |
3.3 Co基催化剂载体的筛选 |
3.4 Co_3O_4/Al_2O_3催化剂焙烧温度对催化性能的影响 |
3.5 Co_3O_4/Al_2O_3催化剂的表征结果及讨论 |
3.5.1 X射线衍射(XRD表征) |
3.5.2 N_2 吸附脱附 |
3.5.3 程序升温还原(H_2-TPR表征) |
3.5.4 热重-差示扫描量热分析(TG-DSC表征) |
3.5.5 程序升温脱附(i-C_4H_8/i-C_4H_(10)-TPD表征) |
3.5.6 冷场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表征)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钴催化剂用于异丁烷催化脱氢的工艺条件探究 |
4.1 引言 |
4.2 温度条件对催化剂脱氢效果的影响 |
4.3 空速条件对催化剂脱氢效果的影响 |
4.4 进料气组成对催化剂脱氢效果的影响 |
4.5 Co_3O_4/Al_2O_3催化剂在异丁烷催化脱氢反应中的稳定性考察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钴催化剂在异丁烷催化脱氢反应中的活性位探究 |
5.1 引言 |
5.2 Co_3O_4/Al_2O_3催化剂反应失活探究 |
5.3 Co_3O_4/Al_2O_3催化剂表面形貌探究 |
5.4 H_2 还原Co_3O_4/Al_2O_3催化剂探究活性组分 |
5.5 CO处理Co_3O_4/Al_2O_3催化剂探究活性组分 |
5.6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结论 |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3)乙苯脱氢Fe-K-Ce系催化剂的研究&甲苯甲醇侧链烷基化制苯乙烯催化剂的初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苯乙烯的应用及其生产现状 |
1.1.1 苯乙烯的性质与用途 |
1.1.2 全球苯乙烯的供需现状 |
1.1.3 国内苯乙烯的生产现状 |
1.2 苯乙烯的主要生产方法 |
1.2.1 乙苯脱氢法 |
1.2.1.1 乙苯催化脱氢法 |
1.2.1.2 乙苯氧化脱氢法 |
1.2.2 环氧丙烷苯乙烯单体联产法 |
1.2.3 裂解汽油苯乙烯抽提法 |
1.2.4 丁二烯合成法 |
1.2.5 甲苯甲醇侧链烷基化制苯乙烯法 |
1.3 乙苯脱氢催化剂 |
1.3.1 国内外催化剂研究进展 |
1.3.2 催化剂的制备工艺影响 |
1.3.3 催化剂的助剂影响 |
1.4 乙苯脱氢反应 |
1.4.1 乙苯脱氢催化剂的活性相 |
1.4.2 乙苯脱氢反应机理 |
1.5 乙苯脱氢催化剂的失活 |
1.6 本文的研究目的和研究内容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实验部分 |
2.1 实验试剂及仪器 |
2.1.1 实验试剂和实验原料 |
2.1.2 主要仪器设备 |
2.2 催化剂的制备 |
2.3 催化剂的活性评价 |
2.4 催化剂的谱学表征 |
2.4.1 X射线衍射分析(XRD) |
2.4.2 低温N_2吸脱附测试(BET) |
2.4.3 程序升温还原测试(H_2-TPR) |
2.4.4 程序升温脱附测试(NH_3/CO_2-TPD) |
2.4.5 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XPS) |
2.4.6 热重-差示扫描量热分析(TG-DSC) |
2.5 催化剂的抗压碎力测试 |
第三章 制备方法对乙苯脱氢催化剂结构和性能的影响 |
3.1 引言 |
3.2 四种方法制备催化剂 |
3.3 催化剂的物理性质及乙苯脱氢性能 |
3.3.1 催化剂的物理性质 |
3.3.2 不同反应温度下的乙苯脱氢性能 |
3.3.3 催化剂的活性评价 |
3.4 催化剂的物理化学性质表征 |
3.4.1 催化剂的XRD表征 |
3.4.2 催化剂的BET表征 |
3.4.3 催化剂的XPS表征 |
3.4.4 催化剂的H_2-TPR |
3.4.5 催化剂的NH_3/CO_2-TPD表征 |
3.4.6 反应后的催化剂的热重表征 |
3.5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不同钾源对Fe-K-Ce系乙苯脱氢催化剂的影响 |
4.1 引言 |
4.2 催化剂的制备 |
4.3 催化剂的物理性质及乙苯脱氢活性 |
4.3.1 催化剂的物理性质 |
4.3.2 催化剂的活性评价 |
4.3.3 催化剂的稳定性 |
4.4 催化剂的物理化学性质表征 |
4.4.1 催化剂的XRD表征 |
4.4.2 催化剂的BET表征 |
4.4.3 催化剂的H_2-TPR表征 |
4.4.4 催化剂的XPS表征 |
4.4.5 催化剂的CO_2/NH_3-TPD表征 |
4.5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甲苯甲醇侧链烷基化制苯乙烯催化剂初步研究 |
5.1 引言 |
5.2 催化剂的制备 |
5.3 不同金属改性对催化剂催化性能的影响 |
5.4 催化剂的表征 |
5.4.1 催化剂的XRD表征 |
5.4.2 催化剂的BET表征 |
5.4.3 催化剂的NH_3-TPD表征 |
5.5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六章 结束语 |
硕士期间发表论文与专利 |
致谢 |
(4)尿素系统扩能改造新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学位论文数据集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尿素生产工艺技术 |
1.1.1 CO_2气提法生产技术 |
1.1.2 氨气提法生产技术 |
1.1.3 水溶液全循环工艺 |
1.2 尿素造粒技术 |
1.2.1 塔式造粒 |
1.2.2 机械造粒 |
1.3 国内CO_2气提法尿素装置扩能改造技术方案概况 |
1.4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尿素系统扩能技术改造方案 |
2.1 技术改造方案 |
2.1.1 技术改造的背景及目标 |
2.1.2 技术改造装置的选择 |
2.1.3 技术改造路线的选择 |
2.1.4 国内增加中压系统分流、并联低压系统方案应用情况 |
2.1.5 确定扩能改造技术方案 |
2.2 技术改造内容 |
第三章 技术改造方案的实施 |
3.1 主装置技术改造方案的实施 |
3.1.1 主装置技术改造前工艺流程 |
3.1.2 主装置技术改造 |
3.1.3 外围公用工程及CO_2管网技术改造 |
3.1.4 扩能改造系统的平衡模拟 |
3.1.5 主装置新增部分关键设备结构及功能特性说明 |
3.2 CO_2原料气脱氢装置新技术改造 |
3.2.1 CO_2原料气脱氢技术介绍 |
3.2.2 脱氢装置运行情况及存在问题 |
3.2.3 两步法脱氢新技术改造 |
3.2.4 两步法脱氢新技术运行效果 |
3.3 大颗粒新技术研究及实施 |
3.3.1 老系统大颗粒流程及流程说明 |
3.3.2 老系统大颗粒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3.3.3 新建大颗粒尿素技术方案 |
3.3.4 新建大颗粒运行情况 |
第四章 尿素系统扩能技术改造效果分析 |
4.1 技术改造投资情况 |
4.2 尿素装置扩能技术改造总结 |
4.3 尿素装置扩能改造经济效益分析 |
第五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作者和导师简介 |
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决议书 |
(5)以Al2O3纳米片为载体的乙苯与CO2脱氢催化剂制备及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符号表 |
1 绪论 |
1.1 苯乙烯的用途及供需情况 |
1.2 苯乙烯的工业生产方法 |
1.2.1 乙苯催化脱氢法 |
1.2.2 苯乙烯-环氧丙烷联产法 |
1.3 新型乙苯氧化脱氢工艺 |
1.3.1 乙苯与CO_2氧化脱氢 |
1.3.2 乙苯与N_2O氧化脱氢 |
1.4 乙苯与CO_2氧化脱氢催化剂的研究进展 |
1.4.1 Fe基氧化物催化剂 |
1.4.2 V基氧化物催化剂 |
1.4.3 Cr基氧化物催化剂 |
1.4.4 Ce基氧化物催化剂 |
1.4.5 酸-碱双功能催化剂 |
1.4.6 C基催化剂 |
1.5 具有特殊形貌的新型Al_2O_3纳米材料在催化中的应用 |
1.6 本文选题依据和研究思路 |
2 实验部分 |
2.1 化学试剂和仪器设备 |
2.1.1 化学试剂 |
2.1.2 仪器设备 |
2.2 表征技术 |
2.2.1 X射线粉末衍射仪(XRD) |
2.2.2 N_2物理吸附-脱附 |
2.2.3 电镜分析(SEM/TEM) |
2.2.4 H_2-程序升温还原(H_2-TPR) |
2.2.5 CO_2-程序升温脱附(CO_2-TPD) |
2.2.6 循环伏安法 |
2.2.7 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UV-vis DRS) |
2.2.8 电子顺磁共振(EPR) |
2.2.9 拉曼/紫外拉曼光谱(Raman/UV Raman) |
2.2.10 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 |
2.2.11 ~(27)Al魔角旋转核磁共振(~(27)Al MAS NMR) |
2.3 催化剂性能评价 |
3 Al_2O_3纳米片负载Fe氧化物催化剂制备及性能研究 |
3.1 引言 |
3.2 催化剂的制备 |
3.2.1 Al_2O_3载体的制备 |
3.2.2 负载型Fe氧化物催化剂的制备 |
3.3 传统Al_2O_3负载Fe氧化物催化剂的形貌、结构及催化性能研究 |
3.3.1 形貌和结构性质表征 |
3.3.2 CO_2-ODEB反应性能 |
3.4 Al_2O_3纳米片负载Fe氧化物催化剂的形貌、结构及催化性能研究 |
3.4.1 形貌和结构性质表征 |
3.4.2 CO_2-ODEB反应性能 |
3.5 传统Al_2O_3与Al_2O_3纳米片负载Fe氧化物催化剂的对比 |
3.5.1 Fe物种的结构性质表征 |
3.5.2 Fe物种分散度差异的原因探讨 |
3.5.3 Fe氧化物负载量对催化剂CO_2-ODEB反应活性的影响 |
3.5.4 载体的焙烧温度对催化剂CO_2-ODEB反应活性的影响 |
3.6 本章小结 |
4 Al_2O_3纳米片负载CeO_2-ZrO_2催化剂制备及性能研究 |
4.1 引言 |
4.2 催化剂的制备 |
4.3 催化剂的物理化学性质研究 |
4.3.1 载体对催化剂CeO_2-ZrO_2分散度的影响 |
4.3.2 载体对催化剂表面氧空位浓度的影响 |
4.3.3 CeO_2-ZrO_2分散度和表面氧空位浓度存在差异的原因探讨 |
4.4 CO_2-ODEB反应性能 |
4.5 本章小结 |
5 C覆盖Al_2O_3和Al_2O_3纳米片@C催化剂制备及性能研究 |
5.1 引言 |
5.2 催化剂的制备 |
5.2.1 CCA材料的制备 |
5.2.2 Al_2O_3-n@C材料的制备 |
5.3 CCA系列材料的结构性质及催化性能研究 |
5.3.1 碳含量对CCA结构性质的影响 |
5.3.2 热解温度对CCA结构性质的影响 |
5.3.3 CCA材料的CO_2-ODEB反应性能 |
5.4 Al_2O_3-n@C系列材料的结构性质及催化性能研究 |
5.4.1 碳含量对Al_2O_3-n@C结构性质的影响 |
5.4.2 热解温度对Al_2O_3-n@C结构性质的影响 |
5.4.3 Al_2O_3-n@C材料的CO_2-ODEB反应性能 |
5.5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创新点摘要 |
6.3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项目及科研成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6)尿素装置CO2脱氢催化剂的再生及其工业应用实例(论文提纲范文)
1 脱氢催化剂的失活研究 |
2 失活TH-3脱氢催化剂的再生 |
3 脱氢催化剂再生的工业应用实例 |
3.1 在渣油为原料尿素厂的应用 |
3.2 在天然气为原料尿素厂的应用 |
3.2.1 乌石化化肥厂的应用概况 |
3.2.2 再生脱氢催化剂在乌石化的使用情况 |
3.3 在煤为原料尿素厂的应用 |
3.3.1 江苏灵谷化工大化肥装置的应用概况 |
3.3.2 再生脱氢催化剂在灵谷化工的使用情况 |
4 结束语 |
(7)尿素CO2脱氢催化剂的再生及工业应用实例(论文提纲范文)
1脱氢催化剂的失活研究 |
2失活 TH-3 脱氢催化剂的再生 |
3再生脱氢催化剂的工业应用实例 |
3.1 在渣油为原料尿素厂的应用 |
3.2 在天然气为原料尿素厂的应用 |
3.2.1 脱氢催化剂在乌石化化肥厂的应用 |
3.2.2再生 TH-3 脱氢催化剂的使用效果 |
3.3 在煤为原料尿素厂的应用 |
3.3.1 脱氢催化剂在灵谷化工大化肥的应用 |
3.3.2 再生 TH-3 脱氢催化剂的使用效果 |
4小结 |
(8)多级孔氧化铝的制备及其在长链烷烃脱氢催化剂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论文创新点摘要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多级孔氧化铝 |
1.2.1 化学法沉淀法制备多级孔氧化铝 |
1.2.2 模板法制备介孔-大孔多级孔氧化铝 |
1.2.3 水热法制备分级结构纳米氧化铝 |
1.2.4 多级孔氧化铝的应用 |
1.3 TiO_2-Al_2O_3复合载体 |
1.3.1 TiO_2-Al_2O_3复合载体的制备 |
1.3.2 TiO_2-Al_2O_3复合载体的应用 |
1.4 n-C_(10)-C_(13)烷烃脱氢催化剂研究进展 |
1.4.1 长链正构烷烃脱氢催化原理 |
1.4.2 长链烷烃脱氢催化剂 |
1.5 论文工作设想 |
第二章 实验方法 |
2.1 主要试剂 |
2.2 实验方法 |
2.2.1 沉淀法制备多级孔氧化铝 |
2.2.2 模板法制备多级孔氧化铝 |
2.2.3 水热法制备多级孔氧化铝 |
2.2.4 钛铝复合载体的制备 |
2.3 催化剂的制备及评价 |
2.3.1 催化剂的制备 |
2.3.2 催化剂评价及产物分析 |
2.4 材料表征方法 |
2.4.1 粉末X射线衍射(XRD) |
2.4.2 比表面积(BET)和孔结构测定 |
2.4.3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 |
2.4.4 堆密度测定 |
2.4.5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 |
2.4.6 热重-差热分析(TG/DTG) |
2.4.7 聚苯乙烯(PS)微球的粒径和单分散系数测定 |
2.4.8 NH_3-程序升温脱附(NH_3-TPD) |
2.4.9 H_2程序升温化原(H_2-TPR) |
2.4.10 CO脉冲吸附 |
2.4.11 压汞检测 |
第三章 沉淀法制备大孔容低密度的 γ-Al_2O_3载体 |
3.1 引言 |
3.2 传统沉淀法制备条件优化调变 γ-Al_2O_3孔结构 |
3.3 重建法 1—碳酸铝铵法调变氧化铝前驱体孔结构 |
3.3.1 正交实验设计 |
3.3.2 正交实验结果与讨论 |
3.3.3 氧化铝前体结构重建对氧化铝性质的影响 |
3.4 重建法 2—碳酸铝铵法调变氧化铝结构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新型多级孔 γ-Al_2O_3载体的制备 |
4.1 前言 |
4.2 结果与讨论 |
4.2.1 无皂乳液聚合法制备聚苯乙烯微球 |
4.2.2 以PS乳液为模板制备的 γ-Al_2O_3的性质表征 |
4.2.3 以PS胶体晶体为大孔模板制备 γ-Al_2O_3的性质表征 |
4.2.4 水热法制备中空的花状 γ-Al_2O_3的性质表征 |
4.2.5 以PS乳液为分散剂的沉淀法制备的 γ-Al_2O_3的性质表征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钛铝复合载体的制备及表征 |
5.1 前言 |
5.2 结果与讨论 |
5.2.1 XRD分析结果 |
5.2.2 TiO_2/γ-Al_2O_3复合载体的N2吸脱附表征结果 |
5.2.3 复合载体的表面酸性 |
5.2.4 复合载体的SEM表征结果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长链烷烃脱氢催化剂的性能研究 |
6.1 前言 |
6.2 以TiO_2改性的C3为载体的催化剂的性能研究 |
6.2.1 Cat-C3系列催化剂的长链烷烃脱氢性能 |
6.2.2 C3系列载体与Cat-C3系列催化剂的性质 |
6.3 以C1、C3、C4为载体的脱氢催化剂性能研究 |
6.3.1 催化剂的脱氢性能 |
6.3.2 载体和催化剂的性质 |
6.4 Cat-C3-vPS系列催化剂的脱氢性能研究 |
6.4.1 催化剂的脱氢性能 |
6.4.2 载体和催化剂的性质 |
6.5 以PS微球为模板制备的氧化铝为载体的催化剂的脱氢性能研究 |
6.6 5%TiO_2改性的钛铝复合载体的催化剂的性能研究 |
6.6.1 催化剂的脱氢性能 |
6.6.2 载体及催化剂的性质 |
6.7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9)尿素脱氢催化剂的再生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2 脱氢工艺流程 |
2 催化剂的特性、装填及使用 |
2. 1 基本特性 |
2. 2 装填要求 |
2. 3 使用要求 |
3 脱氢催化剂使用状况 |
4 脱氢催化剂的再生与再利用 |
4. 1 催化剂的再生 |
4. 2 再生后的的使用 |
5 结语 |
(10)TH-3型脱氢催化剂在大型天然气尿素装置的运行总结(论文提纲范文)
1 T H-3型尿素脱氢催化剂主要性能 |
1. 1 工作原理及物理指标 |
1. 2 工业操作条件 |
2 T H-3型尿素脱氢催化剂的应用数据 |
2.1 脱氢反应器 |
2. 2 工艺流程 |
2. 3 气体分析 |
2. 4 T H-3型脱氢催化剂工业操作数据 |
3 T H-3型催化剂的应用特点 |
3. 1 脱氢效果好 |
3. 2 强度高 |
3. 3 活性好 |
3. 4 抗毒性能强 |
3. 5 使用寿命长 |
四、TH-3型脱氢催化剂工业应用初期小结(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洗涤技术发展研究 ——以中国日用化学工业研究院为中心[D]. 王鹏飞. 山西大学, 2021(01)
- [2]异丁烷脱氢钴基催化剂研究[D]. 武永姗. 华南理工大学, 2019(01)
- [3]乙苯脱氢Fe-K-Ce系催化剂的研究&甲苯甲醇侧链烷基化制苯乙烯催化剂的初步研究[D]. 赵司旗. 厦门大学, 2018(07)
- [4]尿素系统扩能改造新技术研究[D]. 张丛志. 北京化工大学, 2017(02)
- [5]以Al2O3纳米片为载体的乙苯与CO2脱氢催化剂制备及性能研究[D]. 王特华. 大连理工大学, 2017(09)
- [6]尿素装置CO2脱氢催化剂的再生及其工业应用实例[J]. 张清建,陈健,雷军,刘华伟,王先厚,孔渝华. 化工设计通讯, 2014(06)
- [7]尿素CO2脱氢催化剂的再生及工业应用实例[J]. 张清建,陈健,雷军,刘华伟,王先厚,孔渝华. 氮肥技术, 2014(06)
- [8]多级孔氧化铝的制备及其在长链烷烃脱氢催化剂中的应用[D]. 孟秀红.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2014(07)
- [9]尿素脱氢催化剂的再生与应用[J]. 褚晓斌. 化肥设计, 2013(03)
- [10]TH-3型脱氢催化剂在大型天然气尿素装置的运行总结[J]. 陈健,雷军,刘华伟,魏华,张清建,王先厚,孔渝华. 化肥设计, 201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