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不育控制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渐近,全局,函数,脉冲,密度,稳定性,周期。
不育控制论文文献综述
王荣欣,刘汉武[1](2017)在《不育控制下食饵-捕食者模型的Hopf分支》一文中研究指出不育控制是害鼠治理的一种方法.害鼠种群与其他种群有着各种各样的联系,当害鼠种群在不育控制下改变其动力学行为时,与其相关的种群也随着改变其行为.建立了食饵-捕食者模型,其中害鼠是捕食者,对其进行不育控制.利用Hurwitz判据、中心流型定理、形式级数法、Hopf分支理论等分析了模型平衡点的稳定性和Hopf分支现象.有时,随着不育率增加,害鼠数量线性减少,其食饵数量线性增加;有时,不育控制会使害鼠及其食饵数量大幅度周期变化.因此,进行不育控制前,要对害鼠及其食饵有充分的了解,选择适当的不育率.(本文来源于《安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7年06期)
冯晓梅,王文娟[2](2016)在《害鼠治理中一类在食饵中具有不育控制的捕食与被捕食模型》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了一类食饵中具有不育控制的捕食与被捕食模型,讨论了模型解的有界性及零平衡点和正平衡点的局部稳定性,通过构造适当的Lyapunov函数并运用La Salle’s不变原理,证明了正平衡点的全局稳定性.(本文来源于《北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6年04期)
王卉荣,刘荣[3](2016)在《周期环境中具有尺度结构的害鼠模型的最优不育控制》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一类周期环境中具有尺度结构的线性害鼠模型的适定性及最优不育控制问题.首先应用积分方程及算子谱半径理论证明模型解的存在唯一性以及模型解关于控制变量的连续依赖性等有关性质,接着利用极小化序列和Mazur定理确立最优不育控制策略的存在性,最后借助非线性分析中的切锥-法锥技巧导出最优不育控制策略的结构.(本文来源于《数学的实践与认识》期刊2016年06期)
冯变英,李秋英,张凤琴[4](2015)在《不育控制下的随机单种群模型》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建立了一类不育控制下随机干扰的单种群模型.首先证明解是有界的,其次,利用Lyapunov函数和伊藤公式,给出了零平衡点随机渐近稳定的条件,最后,在对应确定性系统有正平衡点的基础上,给出随机系统的解围绕确定性系统的正平衡点的震荡幅度.(本文来源于《山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5年04期)
曲家鹏,刘明,杨敏,张知彬,张堰铭[5](2015)在《高原鼠兔不育控制对鸟类多样性影响(英文)》一文中研究指出高原鼠兔种群数量过多被认为是青藏高原草地退化的主要原因之一。2007年4月,在青海省果洛州大武镇开展了高原鼠兔不育控制实验。为了解3种不育剂(炔雌醚、左炔诺孕酮和EP-1)对高原鼠兔和土着鸟类的影响,分别在2007年和2008年8-9月调查了高原鼠兔种群数量与鸟类多样性。结果表明,投药次年,炔雌醚能显着降低高原鼠兔各群数量,而对鸟类多样性和物种数均无显着影响;炔雌醚组白斑翅雪雀的数量显着低于对照组,棕颈雪雀的数量显着高于EP-1组。因此,炔雌醚能有效降低高原鼠兔种群数量,对土着鸟类多样性影响较小。使用炔雌醚开展不育控制是高原鼠兔种群管理的一种新途径。(本文来源于《兽类学报》期刊2015年02期)
陈雅娟,张博,靳铁治,陈晓宁,廉振民[6](2014)在《不育控制技术在有害鼠类防控中的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在有害鼠类控制方面,传统的直接毒杀方法存在诸多弊端,而不育技术作为其补充和替代,具有显着的优势。以生态安全为基础,不育技术比毒杀能更持久彻底地控制鼠类数量,已逐渐成为鼠害防控的发展方向。论文总结了目前国内外常用不育技术的理论基础和特点,并对这些技术在鼠害控制方面的应用进展进行了回顾,探讨了不育剂在鼠害控制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本文来源于《陕西农业科学》期刊2014年12期)
郑重武,焦守文,张凤琴,刘汉武[7](2014)在《出生和死亡具有密度制约的不育控制下的害鼠种群动态》一文中研究指出讨论了一类出生和死亡都具有密度制约的不育单种群害鼠模型,得到了各平衡点存在及局部渐近稳定的条件,证明了各平衡点的全局渐近稳定性.最后利用数值模拟验证了所得结论,并进一步分析了密度制约因素和传染率对于平衡点的稳定性及种群规模的影响.(本文来源于《生物数学学报》期刊2014年02期)
李秋英,张凤琴,王文娟[8](2014)在《不育控制下具有脉冲生育的单种群模型》一文中研究指出建立了叁类具有不育控制的脉冲生育单种群模型。利用频闪映射给出了系统的周期解存在的充分条件;利用比较定理得到系统零解的全局渐近稳定性的充分条件;根据细致分析法得到系统解持续生存的充分条件。(本文来源于《山东大学学报(理学版)》期刊2014年06期)
李秋英,张凤琴,刘汉武[9](2014)在《一类带有不育控制的单种群离散模型》一文中研究指出建立了一类具有不育控制的害鼠种群的离散模型.首先利用3个Jury条件,得到平衡点的局部渐近稳定性的充分条件.其次利用Lypunov函数和细致分析法分别给出了零平衡点全局稳定及一致持续生存的充分条件.(本文来源于《郑州大学学报(理学版)》期刊2014年01期)
李晓霞[10](2013)在《一类状态脉冲不育控制的单种群模型》一文中研究指出建立了一类状态反馈脉冲控制的不育单种群模型,当害鼠的数量达到经济危害水平时,通过灭杀,从而控制种群数量的增长。首先利用微分方程几何理论和后继函数的方法得到系统阶1周期解得存在性,并给出了阶1周期解得渐近稳定性的充分条件。(本文来源于《山西大同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3年03期)
不育控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研究了一类食饵中具有不育控制的捕食与被捕食模型,讨论了模型解的有界性及零平衡点和正平衡点的局部稳定性,通过构造适当的Lyapunov函数并运用La Salle’s不变原理,证明了正平衡点的全局稳定性.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不育控制论文参考文献
[1].王荣欣,刘汉武.不育控制下食饵-捕食者模型的Hopf分支[J].安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
[2].冯晓梅,王文娟.害鼠治理中一类在食饵中具有不育控制的捕食与被捕食模型[J].北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
[3].王卉荣,刘荣.周期环境中具有尺度结构的害鼠模型的最优不育控制[J].数学的实践与认识.2016
[4].冯变英,李秋英,张凤琴.不育控制下的随机单种群模型[J].山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
[5].曲家鹏,刘明,杨敏,张知彬,张堰铭.高原鼠兔不育控制对鸟类多样性影响(英文)[J].兽类学报.2015
[6].陈雅娟,张博,靳铁治,陈晓宁,廉振民.不育控制技术在有害鼠类防控中的研究进展[J].陕西农业科学.2014
[7].郑重武,焦守文,张凤琴,刘汉武.出生和死亡具有密度制约的不育控制下的害鼠种群动态[J].生物数学学报.2014
[8].李秋英,张凤琴,王文娟.不育控制下具有脉冲生育的单种群模型[J].山东大学学报(理学版).2014
[9].李秋英,张凤琴,刘汉武.一类带有不育控制的单种群离散模型[J].郑州大学学报(理学版).2014
[10].李晓霞.一类状态脉冲不育控制的单种群模型[J].山西大同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