螺旋离心泵论文_杨斌,邓玉轩,何娜

导读:本文包含了螺旋离心泵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离心泵,螺旋,数值,多面体,流体力学,网格,临界。

螺旋离心泵论文文献综述

杨斌,邓玉轩,何娜[1](2019)在《螺旋离心泵内回流涡空化的计算与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对水力机械内部的回流涡空化流动进行深入研究,应用CFD软件对一台螺旋离心泵进行了数值模拟计算,发现在一定工况下,螺旋离心泵叶轮进口处发生了回流涡空化,回流涡空化所形成的回流涡空化云会随叶轮的转动而转动,且回流涡空化云在转动时,回流涡空化云的体积会发生变化。(本文来源于《流体机械》期刊2019年09期)

袁丹青,杨润宇,蒋新禹,丛小青,王玉帛[2](2019)在《单叶片螺旋离心泵水力平衡性能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研究螺旋离心泵水力平衡性能的优化效果,以一台单叶片螺旋离心泵为例,采用3种切割出口边形式,通过CFX15.0对泵流场进行非定常计算,对比分析了不同切割形式下径向力和扬程随时间的变化情况,利用SAMCEF研究了转子的临界转速及振型,并分析了在径向力激励下转子系统的瞬态响应。结果表明,不同切割形式下,作用于叶轮的径向力均呈周期性变化,周期与叶轮旋转的周期相同;径向力恒定值的大小随切割角度的增大而降低,扬程亦随切割角度的增大而降低;设计转速下,转子系统不会出现共振情况,振幅随切割角度的增大而减小,切割角度为30°时振动最小,且扬程达到要求。(本文来源于《水电能源科学》期刊2019年09期)

王俊华,白茂宁,盛建萍[3](2019)在《双向流固耦合对螺旋离心泵内外特性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双向流固耦合与非流固耦合计算对螺旋离心泵内外特性进行对比研究,分析了流固耦合作用对泵内部流场的影响。流场计算基于Reynolds时均化N-S方程和标准k-ε两方程湍流模型,采用多重坐标系法,结构响应基于弹性体结构动力学方程。两种计算结果表明,采用流固耦合计算的外特性更接近清水试验值,流固耦合作用对喉部及扩散段影响显着,在扩散段降速增压作用下,流固耦合作用对出口截面影响减弱,蜗壳水力设计时应适当考虑流固耦合作用。(本文来源于《通用机械》期刊2019年03期)

袁丹青,王航,丛小青,季明,张楠[4](2018)在《径向力对螺旋离心泵转子系统动力学响应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研究流体激励力对螺旋离心泵转子系统动力学响应的影响,以一台单叶片螺旋离心泵为研究对象,利用CFX 14.5对泵的内部流场进行了非定常计算,得到了不同流量工况下叶轮所受的径向力随时间的变化情况.建立了转子系统的有限元模型,对转子的临界转速和振型进行了分析,研究了以不同流量工况下的径向力作为外部激励时,转子系统的瞬态响应.结果表明:不同流量工况下,叶轮的径向力均呈周期性变化,周期和叶轮旋转的周期相同;径向力可以分解为恒定量和脉动量,随着频率的增加,脉动峰值逐渐减小;在设计转速下,转子系统不会发生共振;当考虑径向力的作用时,叶轮上监测点处的径向位移呈现复杂的周期性变化,径向力的频率成分会在振动过程中体现出来.(本文来源于《江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8年03期)

王航[5](2018)在《螺旋离心泵水力平衡问题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螺旋离心泵是一种结构特殊并且较为新颖的泵,其独特的螺旋离心式叶轮可以充分发挥螺旋泵和离心泵的优势。作为污水泵使用时,螺旋离心泵的效率高于旋流式杂质泵和离心式杂质泵。除此之外,螺旋离心泵的无堵塞性、无损性以及吸入性能均优于一般离心泵。但是单叶片螺旋离心式叶轮由于结构不对称,存在较大的偏心,在运行时会产生较大的离心力,同时叶轮所受的径向力也较大,使得转子系统的振动问题较为严重。针对螺旋离心泵的水力平衡问题,本文所做的主要工作以及得到的主要结论如下:(1)对螺旋离心泵的设计方法进行了简要的介绍,结合具体的设计参数,应用方格网保角变换法对螺旋离心泵叶轮进行了水力设计,利用Pro/E5.0对螺线离心泵进行叁维建模,并对叶片进行了高斯曲率检测,发现在叶轮进口处轮毂侧叶片高斯曲率变化较快,此处叶片光滑程度较低。(2)利用CFX15.0对螺旋离心泵的内部流场进行了稳态和瞬态数值模拟,对稳态计算时径向截面、轴截面和叶轮表面上的压力分布和速度分布进行了分析,发现在叶轮进口处存在脱流现象,在叶轮流道较大范围内存在漩涡,蜗壳中存在明显的二次流动,这不利于蜗壳内流体的能量转换,影响了泵效率的提高。随着叶片包角的增大以及叶轮半径的增大,叶轮表面的压力逐渐增大,叶片工作面根部存在低压区。由于叶轮结构和叶轮表面的压力分布都不对称,这使得叶轮所受的径向力较大。(3)介绍了常用的径向力计算方法,对瞬态计算时叶轮所受的径向力分布以及蜗壳内部的压力脉动进行了分析,发现叶轮上的径向力在不同流量工况下均呈周期性变化,周期和叶轮旋转一周所用的时间相同。在设计流量工况下叶轮所受径向力的最大值相对较小,偏离设计流量工况越远,最大径向力的数值也越大,小流量工况下和大流量工况下径向力最大值出现的方位相反。径向力由恒定量和脉动量组成,随着频率的增加,脉动峰值逐渐减小。压力脉动的主频为轴频,压力脉动的峰值出现在主频及其倍频处,并且主要为低频脉动。(4)采用基于有限元法的专业转子动力学分析软件SAMCEF Rotor对螺旋离心泵的临界转速和模态振型以及瞬态响应进行计算分析,发现随着阶次的增加,转子系统的涡动频率也逐渐变大,转子属于刚性转子,在设计条件下不会发生共振,并且转子系统的前四阶模态振型均表现为弯曲变形。当考虑径向力对转子系统瞬态响应的影响时,转子的振动过程中会体现出径向力的频率成分。(5)分析了不同的叶片出口边切割形式下转子系统的振动情况和叶轮配重对螺旋离心泵水力平衡性能的影响,发现随着叶片出口边切割角度的增大,叶轮所受的径向力逐渐减小,同时振动位移也逐渐减小,切割角度存在最优值。转子系统的不平衡类型为动不平衡,采用双面平衡法对叶轮进行平衡后,发现在“干态”和“湿态”下,转子系统的振动情况均得到改善,水力平衡性能有所提高。(本文来源于《江苏大学》期刊2018-04-01)

申正精,楚武利,董玮[6](2018)在《颗粒参数对螺旋离心泵流场及过流部件磨损特性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研究颗粒参数与螺旋离心泵过流部件表面磨损特性的影响,该文结合数值计算与试验方法,分别引入Mclaury和OKA 2种磨损预测模型对螺旋离心泵内固液两相流场进行求解,并将2种模型中所包含的关联因子函数进行了推导和分析,建立了颗粒参数与过流部件表面磨损的内在关联。结果表明:所采用的数值计算模型准确性较好,相对误差在可接受范围内;叶片工作面的磨损主要集中在叶片头部和螺旋段轮缘附近,叶片背面磨损主要发生在叶轮离心段,蜗壳内壁主要磨损区域为隔舌和靠近出口断面附近;颗粒粒径在0.05~0.16 mm范围内,粒径的增加促进磨损,而当粒径大于0.16 mm后,磨损增长放缓;颗粒体积分数在3%~6%范围内,颗粒体积分数的增加会加剧磨损,而从6%增加到7%时,隔舌处磨损持续增加,在周向角度为101°~326°的截面范围内,颗粒体积分数的增加会抑制蜗壳内壁磨损;颗粒速度与磨损呈正相关,且对磨损的影响较大,不同速度下蜗壳内壁各部位的磨损率变化趋势相近。在此基础上,给出了固液两相流泵水力设计和结构设计的优化方向,该文为提高两相流泵抗磨损性能提供了参考。(本文来源于《农业工程学报》期刊2018年06期)

杨文洁[7](2016)在《螺旋离心泵叶顶间隙对空化影响的计算与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研究间隙大小对间隙空化的影响,应用计算流体力学技术(CFD)对一台螺旋离心泵在不同大小的轮缘与盖板间隙下的空化特性进行了数值模拟计算,对叶轮内部空化流场进行了分析,对该泵进行了实验研究。研究表明不同间隙的螺旋离心泵促使间隙空化发生所需的工况有所不同,该型螺旋离心泵随着汽蚀余量的降低,间隙为1.2mm的模型泵最先发生间隙空化,模型泵的间隙越接近于1.2mm,要促使发生间隙空化所需汽蚀余量越大,反之则所需汽蚀余量越小。(本文来源于《自动化与仪器仪表》期刊2016年10期)

李仁年,陈昊,韩伟,张建勋,李雪峰[8](2016)在《大颗粒下螺旋离心泵内运动特性数值模拟与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以150×100LN-32型螺旋离心泵为模型,采用欧拉多流体、RNG k-ε模型对其内部进行三维数值模拟。对比不同颗粒粒径以及浓度情况下固液两相流场,分析了在大颗粒情况下,固体颗粒在螺旋离心泵内的运动情况。通过固相体积分数、压力以及速度分布,得出了大颗粒固液两相流在螺旋离心泵内的运动特性。并以此为参照,分析大颗粒情况下螺旋离心泵磨损情况。(本文来源于《流体机械》期刊2016年07期)

陈斌,张华,李国锋,王震,王强[9](2016)在《半开式单叶片螺旋离心泵叶轮内部压力脉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半开式单叶片螺旋离心泵由于叶轮结构不对称、叶轮与蜗壳之间的动静耦合作用以及叶顶间隙泄漏等因素的共同作用,泵内部伴随着很强的压力脉动效应,不利于机组的安全运行。针对比转数ns为237的半开式单叶片螺旋离心泵,以CCM+为仿真平台,采用多面体网格划分计算区域,进行全流场定常/非定常数值计算,监测叶轮叶片进口附近及叶片中部区域的压力脉动。结果表明:数值计算监测得到的压力脉动趋势与试验结果基本一致,但在监测点位置刚好离开叶片吸力面一定距离,并与同一轴向高度处叶片压力面具有较大圆周距离范围内时,数值计算得到的压力波动变化趋势与试验结果存在一定差异。结合数值计算得到的监测点附近压力云图分析发现,当叶片压力面逼近监测点时,压力达到最大值,并在叶片圆周厚度1/3处时,压力达到最小值。另外,从压力最低点到压力最高点范围内,2个监测点位置在5个工况下,压力波动均呈现出3种斜率变化。(本文来源于《农业机械学报》期刊2016年10期)

张华,陈斌,施卫东,王炳祺,王震[10](2016)在《单叶片螺旋离心泵内部流场数值计算及油膜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比转数为240的单叶片螺旋离心式潜水排污泵内部流场,采用数值计算与试验相结合的手段进行研究.以多面体网格为划分形式,应用Realizable k-ε湍流模型,对其进行了全流场定常数值计算,并将计算结果与外特性试验结果及油膜试验结果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数值预测的外特性及叶轮表面迹线结果与外特性试验及油膜试验结果能够较好地吻合,验证了多面体网格在单叶片螺旋泵数值计算方面的精度;通过对单叶片螺旋泵内部流场的剖析,发现了叶片进口附近存在泄漏流动,泄漏流的强度随流量的增大而逐渐减小;在3个流量工况(0.6Q_d,1.0Q_d和1.4Q_d)下,叶片吸力面出口附近的轮毂表面存在严重的回流现象,而在0.6Q_d工况时,该回流区域占据了流道宽度的80%以上;在叶片压力面与轮毂的交界处也存在多处回流,流量越小,回流越严重;3个工况下,蜗壳出口均存在较大的速度梯度.(本文来源于《排灌机械工程学报》期刊2016年05期)

螺旋离心泵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为了研究螺旋离心泵水力平衡性能的优化效果,以一台单叶片螺旋离心泵为例,采用3种切割出口边形式,通过CFX15.0对泵流场进行非定常计算,对比分析了不同切割形式下径向力和扬程随时间的变化情况,利用SAMCEF研究了转子的临界转速及振型,并分析了在径向力激励下转子系统的瞬态响应。结果表明,不同切割形式下,作用于叶轮的径向力均呈周期性变化,周期与叶轮旋转的周期相同;径向力恒定值的大小随切割角度的增大而降低,扬程亦随切割角度的增大而降低;设计转速下,转子系统不会出现共振情况,振幅随切割角度的增大而减小,切割角度为30°时振动最小,且扬程达到要求。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螺旋离心泵论文参考文献

[1].杨斌,邓玉轩,何娜.螺旋离心泵内回流涡空化的计算与分析[J].流体机械.2019

[2].袁丹青,杨润宇,蒋新禹,丛小青,王玉帛.单叶片螺旋离心泵水力平衡性能优化[J].水电能源科学.2019

[3].王俊华,白茂宁,盛建萍.双向流固耦合对螺旋离心泵内外特性的影响[J].通用机械.2019

[4].袁丹青,王航,丛小青,季明,张楠.径向力对螺旋离心泵转子系统动力学响应的影响[J].江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8

[5].王航.螺旋离心泵水力平衡问题研究[D].江苏大学.2018

[6].申正精,楚武利,董玮.颗粒参数对螺旋离心泵流场及过流部件磨损特性的影响[J].农业工程学报.2018

[7].杨文洁.螺旋离心泵叶顶间隙对空化影响的计算与分析[J].自动化与仪器仪表.2016

[8].李仁年,陈昊,韩伟,张建勋,李雪峰.大颗粒下螺旋离心泵内运动特性数值模拟与分析[J].流体机械.2016

[9].陈斌,张华,李国锋,王震,王强.半开式单叶片螺旋离心泵叶轮内部压力脉动研究[J].农业机械学报.2016

[10].张华,陈斌,施卫东,王炳祺,王震.单叶片螺旋离心泵内部流场数值计算及油膜试验研究[J].排灌机械工程学报.2016

论文知识图

螺旋离心泵叶轮及泵体照片螺旋离心泵叁维型线数学模型MA...螺旋离心泵轴面流道数学模型MA...%浓度纸桨介质设计工况下螺旋一3螺旋离心泵轮毅和叶片一11螺旋离心泵内的颗粒路径

标签:;  ;  ;  ;  ;  ;  ;  

螺旋离心泵论文_杨斌,邓玉轩,何娜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