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市镇论文-赵晓梅

江南市镇论文-赵晓梅

导读:本文包含了江南市镇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香汛,迎神赛会,桥庙空间,枫泾

江南市镇论文文献综述

赵晓梅[1](2019)在《江南市镇迎神赛会中的桥庙空间研究——以枫泾北镇施王寿诞香汛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江南市镇基于市场网络而成为仪式中心,庙宇多沿河邻桥,定期有香汛。在迎神赛会中,不同的参与者以不同方式使用桥庙建筑空间,形成了叁个方向的过渡。本文以枫泾北镇施王寿诞香汛为例,通过历史文献的梳理,再现迎神赛会的路线及空间使用,辅以实地调研和参与观察,分析参与者的社会关系与空间感知的变化,从物质空间与仪式引导两个角度提出延续桥庙过渡意涵的途径。(本文来源于《装饰》期刊2019年08期)

刘石吉[2](2019)在《小城镇 大问题——略谈近代江南市镇与城乡文化》一文中研究指出近现代,太湖流域一直是中国经济最发达的地方之一,江南市镇在近现代的中国经济中一直处于领先地位。南浔、盛泽、乌镇等典型的江南市镇,在近现代都是比县城甚至州府更为发达的经济强镇。在当代中国城镇化热潮中,对江南市镇的开发建设应充分利用地方志史料,重视对其历史文化价值的挖掘,并加以保护和利用,以建设各具特色的江南市镇,保持其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本文来源于《湖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2期)

张轶伦[3](2019)在《明清江南市镇在商品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自北宋建立之后,随着中央集权的不断加强,"镇"的军事政治职能不断弱化,经济职能渐渐显露,"镇"逐渐由军镇转变为商业市镇,市镇经济由此勃然兴起,并且在明清时期一跃成为商品经济中最具活力的组成部分,从而为商品经济的发展注入了强大的动力。本文以江南地区的市镇为例,从其地理位置、市民阶级和市场功能叁个方面简要分析市镇对商品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本文来源于《市场观察》期刊2019年01期)

梁静[4](2018)在《水网·圩网·村镇网影响下的江南市镇空间形态——以千灯古镇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文章以江南古市镇为研究对象,通过研究地理空间特征、历史演变及物质空间特征,从水网、圩网和村镇网络的叁重角度研究市镇空间形态的形成、变迁及形态特点,在此基础上试图思考市镇表现出的人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市镇与城市、农村关系等问题。(本文来源于《建筑与文化》期刊2018年12期)

赖全[5](2018)在《论江南市镇经济与龙门派之关系》一文中研究指出市镇经济在明清时期的江南社会得到跨越式大发展。龙门派以王常月为发端盛行于江南,不可避免地要受到市镇经济的深度影响,显露出宗教发展与地域经济之间的关系:第一,市镇经济的兴盛产生了富商阶层,而富商阶层为江南龙门派的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持;第二,江南龙门派形成了"以宗坛为中心,以下院为辐射点"的宗教网络,这种宗教网络与江南市镇的地域分布之间具有某种内在联系;第叁,以闵一得为代表的龙门高道提出了道教"医世"思想,这一思想的提出与大量富商加入龙门派的历史事实之间具有不可割裂的内在联系。(本文来源于《绵阳师范学院学报》期刊2018年12期)

符晓林[6](2018)在《忆江南:民国时期江南市镇期刊述略》一文中研究指出民国时期江南市镇期刊具有珍贵的史料价值。它具有创刊时间长、地域分布广、种类多、版面内容丰富、现存量大的特点,相关期刊具有文本价值与社会价值,为史学研究提供便利。考察民国时期江南市镇期刊,探讨其内容,揭示它与江南社会的互动关系,对于推动民国时期江南地方文化研究具有积极意义。(本文来源于《江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期刊2018年04期)

黄凌[7](2018)在《高考全国卷历史命题语言分析——江南市镇、社会流动和故事史料》一文中研究指出江南市镇一、"江南市镇"的概念分析(一)市镇的概念及其缘起何为"市镇"?从现有研究成果看,学者们对明清市镇经济的概念界定尚未达成一致。在明清方志中,"市镇"与"镇市"已成为江南地区一般商业聚落的通称。邓亦兵对清代前期的市镇所下的定义,包括两个要素:一是交通发达,商业繁盛,人口相对集中;二是有派驻市镇的机构和官员。两个条件齐备者属于大市镇,只具有第一个条件者属于中小市镇。在樊树志眼里,市和镇作为地理概念和地理实体,是社会(本文来源于《试题与研究》期刊2018年33期)

张海英[8](2018)在《明清政府对基层社会管理的多样性》一文中研究指出古代中国从秦朝统一以来就是一个中央(君主)集权的国家,学界以往一般认为,自隋朝中叶以降,直到清代,国家实行郡县制,政府在行政机构的设置上只到州县一级,县以下基层社会的治理主要依靠宗族乡绅,乃至于有“国权不下县”之说,又谓“国权不下县,县下唯宗族,宗族皆自(本文来源于《光明日报》期刊2018-08-06)

梁静[9](2018)在《市镇中的茶馆与茶馆中的市镇》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作为一种尝试,一方面,将以往建筑史的研究视野从重要的、官式的研究对象转移至微观的、日常的“市井空间”——茶馆,通过对无名氏活跃的类型空间研究,揭示建筑形式之外人的行为和活动对日常生活空间的塑造方式;另一方面,通过描述这些特定建筑类型与其所处聚落之间的关系,探讨“市镇”这一对象的特质何在,以及这些特质如何形成以及如何表达。本文聚焦于清末至民国时期(咸丰后—1950年)的江南市镇中的茶馆与市镇,特别是以盛泽镇为中心案例,分别从叁个角度进行茶馆与市镇关系的论述。首先市场经济的角度解释茶馆大量共存的合理性,以及茶馆补充市镇的同时对市镇经济起到的激发作用;其次从文化观念角度,分析精英阶层对茶馆的控制和市井阶层对茶馆的争夺,茶馆作为两种力量交汇的中心反映出西方文化传入大背景下江南市镇表现出的“逐利”观和“集体文化认同”的需求;最后则更进一步,深入到茶馆背后的运作机制和权力关系的分析,探讨市镇表现出的国家力量与乡土政治双重作用的特点,叁个角度之间互相关联,密不可分。本文并非关于茶馆抑或市镇的分别研究,而是聚焦二者之间的关系,通过行为、现象、空间、制度等等相关方面的分析,从更宏观范围理解、把握特定的建筑类型,以及从微观的角度观察、透视聚落空间,这将有助于帮助我们重塑对固有建筑或聚落空间的既有认知。(本文来源于《东南大学》期刊2018-06-23)

刘方[10](2018)在《江南市镇经济繁荣与南宋地方宗教信仰发展——以南浔镇为核心的考察》一文中研究指出石刻碑志为研究南宋市镇的重要史料,而这些石刻碑志大多数与地方宗教信仰有关。南宋南浔镇几方碑志涉及:一、南宋时期江南市镇地方民众信仰与地方家族崛起之间微妙的关系。本地民众是当地佛教寺院与地方信仰的主要赞助者,因此本地民众的经济状况便和本地信仰与地方寺院的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二、地方市镇寺庙的社会功能与地方家族的世俗供养关系。地方家族对于声望、话语权、影响力的追求,通过物质财富的捐助与功德,转化为文化资本这一精神财富。(本文来源于《宗教学研究》期刊2018年02期)

江南市镇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近现代,太湖流域一直是中国经济最发达的地方之一,江南市镇在近现代的中国经济中一直处于领先地位。南浔、盛泽、乌镇等典型的江南市镇,在近现代都是比县城甚至州府更为发达的经济强镇。在当代中国城镇化热潮中,对江南市镇的开发建设应充分利用地方志史料,重视对其历史文化价值的挖掘,并加以保护和利用,以建设各具特色的江南市镇,保持其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江南市镇论文参考文献

[1].赵晓梅.江南市镇迎神赛会中的桥庙空间研究——以枫泾北镇施王寿诞香汛为例[J].装饰.2019

[2].刘石吉.小城镇大问题——略谈近代江南市镇与城乡文化[J].湖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

[3].张轶伦.明清江南市镇在商品经济发展中的作用[J].市场观察.2019

[4].梁静.水网·圩网·村镇网影响下的江南市镇空间形态——以千灯古镇为例[J].建筑与文化.2018

[5].赖全.论江南市镇经济与龙门派之关系[J].绵阳师范学院学报.2018

[6].符晓林.忆江南:民国时期江南市镇期刊述略[J].江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8

[7].黄凌.高考全国卷历史命题语言分析——江南市镇、社会流动和故事史料[J].试题与研究.2018

[8].张海英.明清政府对基层社会管理的多样性[N].光明日报.2018

[9].梁静.市镇中的茶馆与茶馆中的市镇[D].东南大学.2018

[10].刘方.江南市镇经济繁荣与南宋地方宗教信仰发展——以南浔镇为核心的考察[J].宗教学研究.2018

标签:;  ;  ;  ;  

江南市镇论文-赵晓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