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座位装置及具有该座位装置的童车,其中种座位装置包括靠背与座位,所述靠背的下部与所述座位的后部之间绕旋转轴的轴心线转动地连接,所述靠背的下部与所述座位的后部之间设有限制两者相对转动角度的限位结构,以及能够提供所述靠背相对所述座位绕所述旋转轴旋转摆动所需弹性力的弹性件。当设置有该座位装置的童车行驶在颠簸路面或是儿童入座座位装置时,靠背均能够相对座位发生弹性摆动,从而对坐立在座位装置内的儿童进行缓冲减震,提高儿童乘车的舒适性。
主设计要求
1.一种座位装置,包括靠背与座位,所述靠背的下部与所述座位的后部之间绕旋转轴的轴心线转动地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靠背的下部与所述座位的后部之间设有限制两者相对转动角度的限位结构,以及能够提供所述靠背相对所述座位绕所述旋转轴旋转摆动所需弹性力的弹性件。
设计方案
1.一种座位装置,包括靠背与座位,所述靠背的下部与所述座位的后部之间绕旋转轴的轴心线转动地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靠背的下部与所述座位的后部之间设有限制两者相对转动角度的限位结构,以及能够提供所述靠背相对所述座位绕所述旋转轴旋转摆动所需弹性力的弹性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座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靠背的下部与所述座位的后部之间通过转动关节予以连接,所述限位结构与所述弹性件均设于所述转动关节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座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关节包括绕所述旋转轴转动连接的第一关节座与第二关节座,以及设于所述第一关节座与所述第二关节座之间用于两者之间相对锁定的锁定齿盘,所述第一关节座与所述第二关节座这两者中的一者设于所述座位的后部,另一者设于所述靠背的下部,所述限位结构与所述弹性件设于所述第一关节座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座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关节座包括能够绕所述旋转轴转动连接的固定座与锁定座,其中,所述锁定座能够通过所述锁定齿盘与所述第二关节座相对锁定,所述固定座固定连接在所述座位的后部或所述靠背的下部,所述限位结构设于所述固定座与所述锁定座之间以限制两者的相对转动角度,所述弹性件设于所述固定座与所述锁定座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座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件为弹簧,所述弹簧呈弧线方向延伸,所述弧线方向以所述旋转轴的轴心线为旋转中心。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座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结构包括设置在所述固定座与所述锁定座之间的限位槽,所述限位槽设置有两组,每组所述限位槽中均设置有所述弹性件。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座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座具有收容腔,所述锁定座能够绕所述旋转轴的轴心线相对转动地收容在所述收容腔中。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座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座上设置有沿周向间隔分布的多个第一齿槽,所述第二关节座上设置有沿周向间隔分布的多个第二齿槽,所述锁定齿盘的外侧周部具有沿周向间隔分布的多个锁定齿,所述第一齿槽与所述第二齿槽均能够供所述锁定齿沿轴向对应配合地插入。
9.根据权利要求2至8任一项所述的座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靠背具有分设于左右两侧的两根靠背杆,所述座位具有分设于左右两侧的两根座杆,所述座位装置的左右各侧上,所述座杆的后部与所述靠背杆的下部之间各通过一组所述转动关节转动连接,所述座位装置具有避震工作状态,当所述座位装置处于所述避震工作状态时,所述靠背杆相对所述座杆沿前后方向弹性摆动,所述靠背杆相对所述座杆沿前后方向弹性摆动的最大角度值为5°~20°。
10.一种童车,包括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架上设置有如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座位装置。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座位装置及具有该座位装置的童车。
背景技术
童车上一般均设置有座位装置来供儿童坐卧使用。为提高儿童乘坐时的舒适度,通常是在童车上设置避震机构,使得童车行驶在颠簸路面时不至于感觉非常不舒适。然而,这样的避震效果毕竟有限,而且,当位于座位装置上的婴幼儿自身突然向后躺下,或是大人在将小孩抱入座位装置上时若施力过重,都会造成婴儿头部突然碰触到座位装置的靠背,造成儿童的不舒适甚至疼痛。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改进的座位装置,以提高儿童乘坐时的舒适度。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座位装置,包括靠背与座位,所述靠背的下部与所述座位的后部之间绕旋转轴的轴心线转动地连接,所述靠背的下部与所述座位的后部之间设有限制两者相对转动角度的限位结构,以及能够提供所述靠背相对所述座位绕所述旋转轴旋转摆动所需弹性力的弹性件。
优选地,所述靠背的下部与所述座位的后部之间通过转动关节予以连接,所述限位结构与所述弹性件均设于所述转动关节中。
进一步地,所述转动关节包括绕所述旋转轴转动连接的第一关节座与第二关节座,以及设于所述第一关节座与所述第二关节座之间用于两者之间相对锁定的锁定齿盘,所述第一关节座与所述第二关节座这两者中的一者设于所述座位的后部,另一者设于所述靠背的下部,所述限位结构与所述弹性件设于所述第一关节座上。
更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关节座包括能够绕旋转轴转动连接的固定座与锁定座,其中,所述锁定座能够通过所述锁定齿盘与所述第二关节座相对锁定,所述固定座固定连接在所述座位的后部或所述靠背的下部,所述限位结构设于所述固定座与所述锁定座之间以限制两者的相对转动角度,所述弹性件设于所述固定座与所述锁定座之间。
更进一步地,所述弹性件为弹簧,所述弹簧呈弧线方向延伸,所述弧线方向以所述旋转轴的轴心线为旋转中心。
更进一步地,所述限位结构包括设置在所述固定座与所述锁定座之间的限位槽,所述限位槽设置有两组,每组所述限位槽中均设置有所述弹性件。
更进一步地,所述固定座具有收容腔,所述锁定座能够绕所述旋转轴的轴心线相对转动地收容在所述收容腔中。
更进一步地,所述固定座上设置有沿周向间隔分布的多个第一齿槽,所述第二关节座上设置有沿周向间隔分布的多个第二齿槽,所述锁定齿盘的外侧周部具有沿周向间隔分布的多个锁定齿,所述第一齿槽与所述第二齿槽均能够供所述锁定齿沿轴向对应配合地插入。
优选地,所述靠背具有分设于左右两侧的两根靠背杆,所述座位具有分设于左右两侧的两根座杆,所述座位装置的左右各侧上,所述座杆的后部与所述靠背杆的下部之间各通过一组所述转动关节转动连接,所述座位装置具有避震工作状态,当所述座位装置处于所述避震工作状态时,所述靠背杆相对所述座杆沿前后方向弹性摆动,所述靠背杆相对所述座杆沿前后方向弹性摆动的最大角度值为5°~20°。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上述座位装置的童车。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童车,包括车架,所述车架上设置有如上述的座位装置。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的运用,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本实用新型的座位装置中,通过在靠背的下部与座位的后部的转动连接处设置用于限制两者相对转动角度的限位结构,以及能够提供靠背相对座位绕旋转轴旋转摆动所需弹性力的弹性件,当设置有该座位装置的童车行驶在颠簸路面或是儿童入座座位装置时,靠背均能够相对座位发生弹性摆动,从而对坐立在座位装置内的儿童进行缓冲减震,提高儿童乘车的舒适性。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座位装置的立体图;
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座位装置的侧视图,其中座位装置处于非避震工作状态;
附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座位装置的侧视图,其中座位装置处于避震工作状态;
附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座位装置中转动关节的结构分解示意图一;
附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座位装置中转动关节的结构分解示意图二;
附图6为转动关节中第一关节座的结构分解图;
附图7为设置有本实用新型的座位装置的童车的侧视图;
附图8为设置有本实用新型的座位装置的童车的立体图;
其中:100、车架;1、靠背;11、靠背杆;2、座位;21、座杆;3、转动关节;31、第一关节座;31a、固定座;31b、锁定座;31c、第一齿槽;31d、限位槽;31e、收容腔;32、第二关节座;32a、第二齿槽;33、锁定齿盘;33a、锁定齿;4、弹性件;5、旋转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阐述。
参见图1至图3所示的座位装置,包括靠背1与座位2,靠背1的下部与座位2的后部之间绕旋转轴5的轴心线转动地连接,靠背1的下部与座位2的后部之间设置有限制两者相对转动角度的限位结构,以及能够提供靠背1相对座位2绕旋转轴5摆动所需弹性力的弹性件4。
参见图1至3所示,靠背1的下部与座位2的后部之间通过转动关节3予以连接,限位结构与弹性件4均设于上述转动关节3中。具体地,靠背1具有分设于左右两侧的两根靠背杆11,座位2具有分设于左右两侧的两根座杆21,该座位装置的左右各侧上,座杆21的后部与靠背杆11的下部之间各通过一组转动关节3转动连接。该座位装置具有避震工作状态,当座位装置处于避震工作状态时,在外部震动的影响下,靠背杆11在弹性件4的作用下相对座杆21沿前后方向弹性摆动,实现对坐立在座位装置上的人体的缓冲减震。
设置时,靠背杆11在前后方向上弹性摆动的最大角度值为5°~20°,最好为8°~15°,使得座位装置在实现弹性减震的同时,不会对儿童的坐立姿势造成不适或影响。
参见图4至图6所示,转动关节3包括绕旋转轴5转动连接的第一关节座31与第二关节座32,以及设于第一关节座31与第二关节座32之间用于两者之间相对锁定的锁定齿盘33,具体地,第一关节座31上设置有沿周向间隔分布的多个第一齿槽31c,第二关节座32上设置有沿周向间隔分布的多个第二齿槽32a,锁定齿盘33的外侧周部具有沿周向间隔分布的多个锁定齿33a,第一齿槽31c与第二齿槽32a均能够提供锁定齿33a沿轴向对应配合地插入,以使得第一关节座31与第二关节座32之间保持锁定。
该转动关节3中,第一关节座31与第二关节座32这两者中的一者设于座位2的后部,另一者设于靠背1的下部,限位结构与弹性件4设于第一关节座31上。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关节座31设于靠背1的下部。
参见图4至图6所示,更为具体地,第一关节座31包括能够绕旋转轴5转动连接的固定座31a与锁定座31b,其中,固定座31a固定连接在靠背1的下部,锁定座31b能够通过锁定齿盘33而与第二关节座32相对锁定,即第一齿槽31c设于该锁定座31b上。此处,固定座31a具有收容腔31e,锁定座31b能够绕旋转轴5的轴心线相对转动地收容在收容腔31e中。
限位结构设于固定座31a与锁定座31b之间以限制两者的相对转动角度,弹性件4设于固定座31a与锁定座31b之间。此处,限位结构为设置在固定座31a与锁定座31b之间的限位槽31d,该限位槽31d有两组,每组限位槽31d中均设置有弹性件4。在这里,该弹性件4为弹簧,弹簧4呈弧线方向延伸,且其延伸的弧线方向以旋转轴5的轴心线为旋转中心,使得固定座31a能够在外力与弹簧4的作用下相对锁定座31b绕旋转轴5的轴心线弹性摆动,实现靠背杆11前后方向的弹性摆动而获取减震。
当然,在其他的某些实施例中,也可以将第一关节座31固设于座位2的后部,具体为将固定座31a固设于座杆21的后部,锁定座31b通过锁定齿盘33与设置在靠背杆11下部的第二关节座32锁定,同样能够实现靠背杆11沿前后方向上的弹性摆动而获取减震。
参见图7、图8所示的童车,其包括车架100,车架100上设置有如上述的座位装置。当童车行驶在颠簸路面时,或者儿童入座座位装置时,靠背1均能够相对座位2发生弹性摆动,从而对坐立在座位装置内的儿童进行缓冲减震,提高儿童乘车的舒适性。
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实用新型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设计图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029942.0
申请日:2019-01-08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32(江苏)
授权编号:CN209719705U
授权时间:20191203
主分类号:B62B9/10
专利分类号:B62B9/10
范畴分类:32C;32G;
申请人:好孩子儿童用品有限公司
第一申请人:好孩子儿童用品有限公司
申请人地址:215331 江苏省苏州市昆山市陆家镇陆丰东路28号
发明人:姜荣富
第一发明人:姜荣富
当前权利人:好孩子儿童用品有限公司
代理人:孙仿卫;陈婷婷
代理机构:32103
代理机构编号:苏州创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2103
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
标签:弹性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