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提桶定位结构以及具备此定位结构的提桶论文和设计-唐文明

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提桶定位结构以及具备此定位结构的提桶,包括定位结构本体,定位结构本体包括两个端部固定件以及位于端部固定件之间的定位部,定位部的两端分别各与一个端部固定件连接,定位部包括两个端部板以及设置在端部板之间连接板,端部板以及连接板均为圆柱弧形板,其轴线互相平行,且两个端部板处于同一个圆周上,连接板的内凹面的朝向与端部板的内凹面的朝向相反,连接板的两侧分别各与一个端部板连接,端部板上远离连接板的一侧分别各与一个固定件连接,本实用新型中定位结构以及具备此定位结构的提桶的体积均减小,从而能在提取或者放置过程中不刮伤颈管,保证提取的顺畅性。

主设计要求

1.一种用于提桶定位结构,包括定位结构本体,所述定位结构本体包括两个端部固定件(1)以及位于端部固定件(1)之间的定位部(2),所述定位部(2)的两端分别各与一个端部固定件(1)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部(2)包括两个端部板(3)以及设置在端部板(3)之间连接板(4),所述端部板(3)以及连接板(4)均为圆柱弧形板,其轴线互相平行,且两个端部板(3)处于同一个圆周上,所述连接板(4)的内凹面的朝向与端部板(3)的内凹面的朝向相反,连接板(4)的两侧分别各与一个端部板(3)连接,所述端部板(3)上远离连接板(4)的一侧分别各与一个端部固定件(1)连接,且端部固定件(1)位于靠近端部板(3)内凹面的一侧。

设计方案

1.一种用于提桶定位结构,包括定位结构本体,所述定位结构本体包括两个端部固定件(1)以及位于端部固定件(1)之间的定位部(2),所述定位部(2)的两端分别各与一个端部固定件(1)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部(2)包括两个端部板(3)以及设置在端部板(3)之间连接板(4),所述端部板(3)以及连接板(4)均为圆柱弧形板,其轴线互相平行,且两个端部板(3)处于同一个圆周上,所述连接板(4)的内凹面的朝向与端部板(3)的内凹面的朝向相反,连接板(4)的两侧分别各与一个端部板(3)连接,所述端部板(3)上远离连接板(4)的一侧分别各与一个端部固定件(1)连接,且端部固定件(1)位于靠近端部板(3)内凹面的一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提桶定位结构,其特征在于:在垂直于所述端部板(3)轴线的平面中投影,两个端部板(3)以及两个端部固定件(1)分别关于端部板(3)的圆心O’与连接板(4)的圆心O之间的连线O’O对称。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提桶定位结构,其特征在于:在垂直于所述端部板(3)轴线的平面中投影,所述连接板(4)的圆心角α为90°。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用于提桶定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端部固定件(1)为L形板,其包括互相垂直连接的第一竖板和第二竖板,所述第一竖板和第二竖板均平行于连接板(4)的轴线,第一竖板上远离第二竖板的一侧与对应的端部板(3)连接,第二竖板位于第一竖板靠近端部板(3)内凹面的一侧。

5.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用于提桶定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结构本体为一体成型件。

6.一种提桶,包括提桶本体,所述提桶本体包括桶体(5)、设置在桶体(5)顶部的提杆(6)以及设置在桶体(5)侧壁底部的提桶定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提桶定位结构为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提桶定位结构,所述端部固定件(1)均与桶体(5)的侧壁连接,所述连接板(4)的外凸面朝向桶体(5)。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提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提杆(6)远离桶体(5)的一侧设置有提钩(7),所述提钩(7)通过一个L形连接杆(8)固定在提杆(6)的末端,所述连接杆(8)的水平杆与提钩(7)连接,其竖直杆末端插入提杆(6)中,并与提杆(6)丝接。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提桶,其特征在于:所述提杆(6)通过L形固定杆(9)与桶体(5)连接,所述固定杆(9)的水平杆的侧壁与桶体(5)的顶部连接,其竖直杆插入提杆(6)中并与提杆(6)丝接。

9.根据权利要求6-8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提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桶体(5)上设置有挡位组件,所述挡位组件位于桶体(5)的样本放置端口,挡位组件包括依次连接的U形杆(11)和竖杆(12),所述竖杆(12)的底部依次从上往下穿过桶体(5)的顶部以及各个承载板(13),其顶部与U形杆(11)的一个末端连接,所述U形杆(11)的另一端穿过桶体(5)的顶部。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冷冻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提桶定位结构以及具备此定位结构的提桶。

背景技术

冷冻生物样本是一种世界上唯一一个成熟的保存生物活性或者生育能力功能的唯一成熟方法。这种技术是将通过试管培育技术得到的生物样本存置于零下196℃的液氮环境中,得到长时间保存。

冷冻生物样本需要的设备主要包括液氮罐和液氮罐提桶。现有液氮罐提桶包括桶体和设置在桶体顶部的提杆。使用时,将液氮罐提桶放入集中式液氮罐中进行冷冻保存。每个液氮罐可以放入6-10个液氮罐提桶。液氮罐、液氮罐提桶上都具有编号,将样本信息和编号信息录入载体。

为了使位于集中式液氮罐中的各个提桶稳定性强、不随意晃动,在集中式液氮罐的顶部和底部均设置有对提桶的限位结构。集中式液氮罐的底部限位结构中,是在集中式液氮罐的内腔的底部设置有定位板,所述定位板垂直于集中式液氮罐的轴线,定位板为圆形板,在其圆柱侧壁上设置有多个卡位通槽,所述卡位通槽均为横截面为弧形的槽体结构,其槽底向定位板的中垂线内凹;在提桶的桶体的侧壁的底部设置有与卡位通槽配合的定位结构,所述定位结构包括两个端部固定件以及位于端部固定件之间的定位部,端部固定件固定在桶体上,所述定位部向远离桶体的一侧外凸成弧形板,弧形板内切于卡位通槽的内壁,如图1所示。

在移动单个提桶所承载的生物样本时,需要将这个提桶放置在单个独立式液氮罐中,独立式液氮罐只能放置一个提桶。而为了保障在打开液氮罐时,尽量减小冷气的外溢以及提高位于独立式液氮罐中的提桶的稳定性、不晃动,因此独立式液氮罐的体积越小越好。但是由于提桶上的外凸的定位部的存在,导致独立式液氮罐的内腔需要兼容其内腔需要尽量小以及又需要足够大来保证定位部能够移动。因此独立式液氮罐的内腔通常是刚好能够容纳一个提桶,而此时在定位部在提取中,会出现定位部会刮伤颈管或者安装在颈管上的颈部提杆,并导致提取提桶不顺畅。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用于提桶定位结构以及具备此定位结构的提桶,解决了独立式液氮罐的内腔通常是刚好能够容纳一个提桶,而此时在定位部在提取中,定位部会刮伤颈管,并导致提取桶底不顺畅的问题。本实用新型中,重新设计了一种提桶的定位结构,以使此定位结构以及具备此定位结构的提桶的体积均减小,从而能在提取或者放置过程中不刮伤颈管,保证提取的顺畅性。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用于提桶定位结构以及具备此定位结构的提桶,包括定位结构本体,所述定位结构本体包括两个端部固定件以及位于端部固定件之间的定位部,所述定位部的两端分别各与一个端部固定件连接,所述定位部包括两个端部板以及设置在端部板之间连接板,所述端部板以及连接板均为圆柱弧形板,其轴线互相平行,且两个端部板处于同一个圆周上,所述连接板的内凹面的朝向与端部板的内凹面的朝向相反,连接板的两侧分别各与一个端部板连接,所述端部板上远离连接板的一侧分别各与一个端部固定件连接,且端部固定件位于靠近端部板内凹面的一侧。

使用时,端部固定件与提桶的桶体连接,端部板内切于定位板的卡位通槽的槽壁上。

本实用新型中,将原本外凸的定位部重新设计,以使其在具备与定位板的卡位通槽匹配结构的基础上,减小了定位部整体的体积,以使定位部距离定位板中垂线的最小距离变大,即定位部距离提桶中心线的最大距离变小。

因此在将具备本实用新型所设计的定位结构的提桶放置在独立式液氮罐中时,由于定位部距离提桶中心线的最大距离变小,因此提桶在水平面的投影面的面积减小,从而使其所需的独立式液氮罐中的活动空间减小,避免了定位部刮伤颈管的情况出现,提高了提桶提取的顺畅性;同时连接板向桶体一侧内凹,以在原本的外凸部位形成一个让位空间,进一步地防止了定位机构刮伤液氮罐内壁上的颈管的情况出现。

综上,本实用新型中,重新设计了一种提桶的定位结构,以使此定位结构以及具备此定位结构的提桶的体积均减小,从而能在提取或者放置过程中不刮伤颈管,保证提取的顺畅性。

一种提桶,包括提桶本体,所述提桶本体包括桶体、设置在桶体顶部的提杆以及设置在桶体侧壁底部的提桶定位结构,所述提桶定位结构为上述的一种提桶定位结构,所述端部固定件均与桶体的侧壁连接,所述连接板的外凸面朝向桶体。

在将本实用新型所设计的提桶放置在独立式液氮罐中时,由于定位部距离提桶中心线的最大距离变小,因此提桶在水平面的投影面的面积减小,从而使其所需的独立式液氮罐中的活动空间减小,避免了定位部刮伤颈管的情况出现,提高了提桶提取的顺畅性;同时连接板向桶体一侧内凹,以在原本的外凸部位形成一个让位空间,进一步地防止了定位机构刮伤液氮罐内壁上的颈管的情况出现。

综上,本实用新型中,重新设计了一种提桶的结构,以使提桶的体积减小,从而能在提取或者放置过程中不刮伤颈管,保证提取的顺畅性。

由于采用了本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提桶定位结构以及具备此定位结构的提桶,在将具备本实用新型所设计的定位结构的提桶放置在独立式液氮罐中时,由于定位部距离提桶中心线的最大距离变小,因此提桶在水平面的投影面的面积减小,从而使其所需的独立式液氮罐中的活动空间减小,避免了定位部刮伤颈管的情况出现,提高了提桶提取的顺畅性;同时连接板向桶体一侧内凹,以在原本的外凸部位形成一个让位空间,进一步地防止了定位机构刮伤液氮罐内壁上的颈管的情况出现;

2.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提桶定位结构以及具备此定位结构的提桶,重新设计了一种提桶的结构,以使提桶的体积减小,从而能在提取或者放置过程中不刮伤颈管,保证提取的顺畅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其中:

图1是现有技术中提桶定位结构与集中式液氮罐的的定位板的配合关系示意图;

图2是提桶定位结构的示意图;

图3是提桶结构的俯视图;

图4是提桶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另一个视角的提桶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4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4的仰视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中提桶定位结构与集中式液氮罐的定位板的配合关系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中提桶提取时与独立式液氮罐的位置关系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中提桶定位结构与独立式液氮罐的定位板的配合关系示意图;

附图中标号说明:

1-端部固定件,2-定位部,3-端部板,4-连接板,5-桶体,6-提杆,7-提钩,8-连接杆, 9-固定杆,10-挡位组件,11-U形杆,12-竖杆,13-承载板,14-集中式液氮罐的,15-定位板, 16-角钢,17-侧连接条,18-独立式液氮罐,19-颈部提杆,20-现有技术的定位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即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说明书中公开的所有特征,或公开的所有方法或过程中的步骤,除了互相排斥的特征和\/或步骤以外,均可以以任何方式组合。

下面结合图1至图10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说明。

实施例1

如图1-图10所示,一种用于提桶定位结构以及具备此定位结构的提桶,包括定位结构本体,所述定位结构本体包括两个端部固定件1以及位于端部固定件1之间的定位部2,所述定位部2的两端分别各与一个端部固定件1连接,所述定位部2包括两个端部板3以及设置在端部板3之间连接板4,所述端部板3以及连接板4均为圆柱弧形板,其轴线互相平行,且两个端部板3处于同一个圆周上,所述连接板4的内凹面的朝向与端部板3的内凹面的朝向相反,连接板4的两侧分别各与一个端部板3连接,所述端部板3上远离连接板4 的一侧分别各与一个端部固定件1连接,且端部固定件1位于靠近端部板3内凹面的一侧。

将提桶放置在集中式液氮罐中时,端部固定件1与提桶的桶体连接,端部板3内切于定位板的卡位通槽的槽壁上如图7所示。

本实用新型中,将原本外凸的定位部2重新设计,以使其在具备与定位板的卡位通槽匹配结构的基础上,减小了定位部2整体的体积,以使定位部2距离定位板中垂线的最小距离变大,即定位部2距离提桶中心线的最大距离变小。

因此在将具备本实用新型所设计的定位结构的提桶放置在独立式液氮罐中时,由于定位部2距离提桶中心线的最大距离变小,因此提桶在水平面的投影面的面积减小,从而使其所需的独立式液氮罐中的活动空间减小,避免了定位部2刮伤颈管的情况出现,提高了提桶提取的顺畅性;同时连接板4向桶体一侧内凹,以在原本的外凸部位形成一个让位空间,进一步地防止了定位机构刮伤液氮罐内壁上的颈管或者颈部提杆的情况出现。

综上,本实用新型中,重新设计了一种提桶的定位结构,以使此定位结构以及具备此定位结构的提桶的体积均减小,从而能在提取或者放置过程中不刮伤颈管,保证提取的顺畅性。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是对定位结构做出进一步地说明。

如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中,在垂直于所述端部板3轴线的平面中投影,两个端部板3 以及两个端部固定件1分别关于端部板3的圆心O’与连接板4的圆心O之间的连线O’O对称。

对称地设置端部板3和端部固定件1,以使定位结构受力对称,最大地改善定位结构的受力环境。

优选地,在垂直于所述端部板3轴线的平面中投影,所述连接板4的圆心角α为90°。

实施例3

本实施例是对定位结构做出进一步地说明。

如图2-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端部固定件1为L形板,其包括互相垂直连接的第一竖板和第二竖板,所述第一竖板和第二竖板均平行于连接板4的轴线,第一竖板上远离第二竖板的一侧与对应的端部板3连接,第二竖板位于第一竖板靠近端部板3内凹面的一侧。

端部固定件1可以焊接在桶体上或者铆接、螺纹连接在桶体上。

优选地,所述定位结构本体为一体成型件。

实施例4

如图4-图10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提桶,包括提桶本体,所述提桶本体包括桶体5、设置在桶体5顶部的提杆6以及设置在桶体5侧壁底部的提桶定位结构,所述提桶定位结构为上述的一种提桶定位结构,所述端部固定件1均与桶体5的侧壁连接,所述连接板4 的外凸面朝向桶体5。

将提桶放置在集中式液氮罐中时,端部固定件1与提桶的桶体连接,端部板3内切于定位板的卡位通槽的槽壁上如图7所示。

在将本实用新型所设计的提桶放置在独立式液氮罐中时,由于定位部2距离提桶中心线的最大距离变小,因此提桶在水平面的投影面的面积减小,从而使其所需的独立式液氮罐中的活动空间减小,避免了定位部2刮伤颈管的情况出现,提高了提桶提取的顺畅性;同时连接板4向桶体一侧内凹,以在原本的外凸部位形成一个让位空间,进一步地防止了定位机构刮伤液氮罐内壁上的颈管的情况出现,如图10所示。在图10中,标号20为现有技术的定位部,其所指向的双点划线为现有技术中的定位部的位置,从图10中可明显看出,现有技术中的定位部需要较大的活动空间,且还容易刮伤颈管;而采用本实用新型所设计的定位部后,定位部的体积减小,其距离桶体的最大距离减小,继而能避免颈管被定位部刮伤的情况出现。

综上,本实用新型中,重新设计了一种提桶的结构,以使提桶的体积减小,从而能在提取或者放置过程中不刮伤颈管,保证提取的顺畅性。

实施例5

如图4-图10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提桶,在所述提杆6远离桶体5的一侧设置有提钩 7,所述提钩7通过一个L形连接杆8固定在提杆6的末端,所述连接杆8的水平杆与提钩 7连接,其竖直杆末端插入提杆6中,并与提杆6丝接。

进一步地,所述提杆6通过L形固定杆9与桶体5连接,所述固定杆9的水平杆的侧壁与桶体5的顶部连接,其竖直杆插入提杆6中并与提杆6丝接。

实施例6

如图4-图10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提桶,在所述桶体5上设置有挡位组件,所述挡位组件位于桶体5的样本放置端口,挡位组件包括依次连接的U形杆11和竖杆12,所述竖杆12的底部依次从上往下穿过桶体5的顶部以及各个承载板13,其顶部与U形杆11的一个末端连接,所述U形杆11的另一端穿过桶体5的顶部。

实施例7

本实施例是对提桶做出进一步地说明。

如图4-图10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提桶,桶体为包括多个承载板13,所述承载板13互相平行,并沿垂直于地面的方向依次排列,在承载板13上远离放置端口的一侧的两个角上,分别各通过一个角钢16将各个承载板13连接起来,在靠近放置端口的两个侧壁上均设置有侧连接条17,所述侧连接条17之间为放置端口。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所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不经过创造性劳动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保护范围为准。

设计图

一种用于提桶定位结构以及具备此定位结构的提桶论文和设计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125521.8

申请日:2019-01-24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90(成都)

授权编号:CN209553791U

授权时间:20191029

主分类号:B65D 25/02

专利分类号:B65D25/02

范畴分类:34B;

申请人:四川海盛杰低温科技有限公司

第一申请人:四川海盛杰低温科技有限公司

申请人地址:611130 四川省成都市温江区海峡两岸科技产业开发园科盛路东段

发明人:唐文明;刘进

第一发明人:唐文明

当前权利人:四川海盛杰低温科技有限公司

代理人:吴静宜

代理机构:51230

代理机构编号:成都弘毅天承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

标签:;  ;  

一种用于提桶定位结构以及具备此定位结构的提桶论文和设计-唐文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