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叙述欲望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欲望,话语,局中人,叙述者,女性,客体,小说。
叙述欲望论文文献综述
康建强[1](2018)在《中国古代小说欲望书写的叙述姿态与操控方式》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国古人具有通过内观与外观的复合审视实现对存在全观的认知思维,这一特征在小说的欲望书写范畴亦有鲜明表现。中国古代小说作家不但以"入乎其内"的视角对局中人的欲望聚焦与盲点表现作了形象与生动的书写,而且以"出乎其外"式旁观者视角对欲望书写进行全盘操控与逆向消解。这一双向二维的欲望叙述姿态与操控方式,不但实现了对人类欲望的整体透视,而且为其审美接受的内外映射与和合生成提供了先在基础。(本文来源于《明清小说研究》期刊2018年02期)
禹磊[2](2017)在《同性欲望叙述中的他者与界限——论郁达夫小说《茫茫夜》《秋柳》》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借助酷儿理论,对郁达夫小说《茫茫夜》《秋柳》进行分析,指出其同性欲望叙述背后的性政治运行轨迹和男性霸权意识,以及同性欲望叙述对作者的工具意义。在对小说的细读中,通过文本中的裂隙一窥五四新文化运动主将笔下的性别话语和内心的性别意识。这两篇一直被边缘化的作品是现代中国性别观念形成过程中的重要标本。(本文来源于《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期刊2017年07期)
余君[3](2017)在《叙述自由与欲望彰显》一文中研究指出布斯在《小说修辞学》中提到“在阅读过程中,总存在着作家、叙述者、其他人物以及读者之间的隐含对话。四者中的任何一者,与其他一者的关系,从认同到完全的反对都可能出现,而且可能在道德地、智力的、关系的、甚至肉体的层面发生。”[1]在此,布斯把小说看作一种作者与读者之间的对话交流行为,是一种典型的修辞行为。在这个行为过程中,作者通过对叙述者与人物以及受述者之间的距离进行有效调控,从而使时空分离的作者与读者达到认知、道德和审美的认同,最终确保读者能够在阅读过程中实现有效的审美体验。网络言情小说在当今飞速发展的互联网时代越演越烈,它的出现和逐步壮大,开辟了一种新的内容与形式,相对传统言情小说而言,其呈现出来的面貌具有独特性和创新性。在这股浪潮中,以四小言情天后和六小言情公主为代表的网络作家们在内容上不再拘泥于传统言情小说中才子佳人和大团圆模式,在形式上,他们刻意制造出或远或近的叙述距离,为读者带来丰富而新颖的叙事体验。小说中所体现的外在的叙事自由和内在的欲望彰显也颠覆了传统文学中固有的价值体系,丰富了小说的种类和内涵。本课题以布斯《小说修辞学》中的叙述距离理论作为理论指导,深入分析网络言情小说中网络作家们在文学创作过程中如何进行叙述距离调控以达到其修辞效果。论文主要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部分,首先介绍本课题的选题缘由及价值,而后从作品的美学特征、小说的叙述模式、女性主义批评、穿越言情小说中的穿越叙述以及小说的读者接受这五个部分对已有的网络言情小说的研究成果进行分类综述,最后对本文所使用的布斯“叙述距离”理论和方法作一个简单的介绍。第二部分主要分析网络言情小说的两大特征,通过对小说的创作目的、创作方式和叙述技巧的外在自由性的综合分析和对小说所体现的对追求爱情、权力和自我价值实现的内在观念提取,总结出网络言情小说中外在形式的自由和内在欲望的彰显两大修辞特征。第叁部分在布斯叙述距离理论的基础之上分析网络言情小说外在形式的自由使得古代、穿越类言情小说时空距离的扩大而现代言情类小说时空距离的缩小,而对小说中外在叙述距离的多样调控也正体现出网络言情小说自由之精神。第四部分从认知距离、道德距离和审美距离叁个方面,综合分析作者对网络言情小说内在叙述距离调控的目的,即在虚拟的网络环境中满足作者与读者情感的抒发和内心的欲望的表达,从而达到欲望共振。最后,在文章的结语部分总结出作者通过对网络言情小说的叙述距离调控使其能够在满足读者猎奇心理的同时,又获得读者的认同,在自由叙述的外在形式下达到内在的欲望共振,以及如何借用布斯叙述距离理论进行距离重构,从而促使网络言情小说更好的发展。网络言情小说作为大众文学的一部分,已经成为一种不能忽视的文学现象,对网络言情小说叙述距离调控进行深入分析,不仅可以深化对“叙述距离”理论的理解,同时可以深化对网络言情小说及作家的认知,丰富现有关于网络言情小说的研究,具有一定的创新意义。(本文来源于《湖北大学》期刊2017-04-07)
毕志娟[4](2017)在《欲望叙述或自然之光——“下半身”诗歌运动的价值重估》一文中研究指出"下半身"诗歌运动在当代诗歌史和精神史上都有重大影响。本质而言,与其说"下半身"诗歌运动是跟既有知识体系的较量,不如说与知识的"虚妄"的较量;与其说它是地道的反文化运动,不如说是为真诚地为人文建构寻找更可靠的基础。与其说"下半身"指向消费主义时代的欲望,不如说反照了古老的自然之光。尽管这场诗歌运动留下来遗憾,但是对它的价值重估仍可以给我们带来启迪。(本文来源于《社会科学家》期刊2017年04期)
王晓芳[5](2017)在《王安忆小说“叁恋”的欲望叙述》一文中研究指出王安忆的“叁恋” 一直被视为一个作品系列,《荒山之恋》、《小城之恋》、《锦绣谷之恋》都以强烈的情感和道德冲突而为人关注,婚外恋、未婚生育等社会边缘性现象被王安忆细致地描绘出来。本文选取欲望叙述的角度,结合心理学,死亡学等概念,以及王安忆在八十年代的写作背景和创作诉求来研究主人公的欲望演变,清晰地呈现出王安忆对欲望思考的渐进式变化,以期寻找到面对欲望时当代女性安顿自我心灵的方式。文章共分为五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主要阐述了欲望叙述的概念、“叁恋”研究的现状以及欲望叙述视野下的“叁恋”研究意义和创新之处。第二部分对欲望叙述的源起、分流和愿景进行梳理,导出“叁恋”的叙述动机和目的。第叁部分解析了“叁恋”中欲望主体的形成、欲望客体的选择以及主体的自我救赎。第四部分细致地分析了叁部小说中主人公在欲望中挣扎的轨迹和最终的选择,并且通过叙事学的角度揭示出欲望现身的策略。最后一部分为文章的结语,对全文进行了概括总结。(本文来源于《温州大学》期刊2017-03-18)
王晓芳[6](2017)在《刻进身体的命运密码——论“叁恋”的欲望叙述》一文中研究指出王安忆的"叁恋"中的叁个女人在各自的生活中挣扎,她们的欲望在自我心灵和外界环境的夹缝中艰难求存。"叁恋"中的叁个女人作为欲望主体,展现出她们与各自欲望客体的纠缠,以及各不相同的自我救赎方式。在叁个女人的漫长人生之旅中,欲望显示出巨大的生命力和狂暴的摧毁力。(本文来源于《新乡学院学报》期刊2017年01期)
阮世勤[7](2017)在《权力与欲望:《罗克珊娜》中的女性叙述解读》一文中研究指出《罗克珊娜》是英国十八世纪着名作家丹尼尔·笛福的最后一部小说。小说以女主人公罗克珊娜为叙述者,但在叙述本文中,女性叙述者缺乏叙述的权力,而这种权力缺乏的叙述有渗透着对欲望的叙述。而这种女性叙述也揭示了笛福基于父权文化的性别政治思想。(本文来源于《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期刊2017年01期)
王彦彦[8](2016)在《伦理的欲望与欲望伦理——论尔雅《同尘》的欲望叙述》一文中研究指出作为20世纪文学传统之一的欲望表达不仅在当今的文学创作中保持了活跃的态势,而且与时代境况相配合,有了更为复杂的表现形式。尔雅在新作《同尘》中写出了艺术家与欲望间复杂而矛盾的关系--他们既在欲望之内又在欲望之外;他们一面同欲望有着紧密的联系,一面又努力地从欲望外部进行反抗。小说运用了话语转移这一叙事策略,从伦理的欲望与欲望伦理的关系及社会表现入手,写出了我们这个时代的独特面貌,以及人们的反抗与悲情。(本文来源于《兰州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6年05期)
邱诗越[9](2015)在《欲望话语的转换与文本内涵的诠释——兼析鲁迅小城小说欲望叙述的内涵》一文中研究指出在中国现代小城小说中,欲望叙述是一种常见的叙事策略和技巧。欲望叙述作为一种叙事策略和技巧,通过对欲望进行话语转移与置换,在叙述中创造出新的价值与意义。欲望叙述通过欲望与文化的关系建构,揭示欲望的复杂内容。鲁迅是典型的中国现代小城小说作家之一。鲁迅小城小说中的欲望叙述展现了人物在特定空间里的受抑存在状态,否定和批判了不合理的现实存在,表达了鲁迅对社会变革和"改造国民性"的思想诉求。鲁迅的小城小说通过对欲望话语的转换传达出了特别的文本内涵。通过探讨鲁迅小城小说中的欲望叙述,有助于深入揭示其小城小说所蕴含的丰富内涵。(本文来源于《理论月刊》期刊2015年11期)
李石[10](2015)在《智性叙述下的人性欲望——评严前海的文学新作《绝美时代》》一文中研究指出《绝美时代》最显着的特征在于其思辨性的、从容舒缓的智性叙述风格,让人有陌生感、距离感但又魅力无限;其思辨性叙述不同于五四时期《狂人日记》、《沉沦》的直陈式语言,其选取的人物视角也不同于当代文学中以莫言等为代表的农民视角,而是当前我们所处的消费主义时代的孤独个体。小说中,"我"既是当前时代的成功参与者又是时代规则运作下的牺牲品,因此小说所提供的批判和思考显得更加成熟和深刻。小说的外层讲述的是一个吸引人心的情欲故事,其内层则是通过和伟人的沟通来寻求个体和历史的某种气质同构,进而伸拓到对人类历史、社会、时代的叩问上,这才是《绝美时代》最大的精神效能。(本文来源于《东莞理工学院学报》期刊2015年04期)
叙述欲望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借助酷儿理论,对郁达夫小说《茫茫夜》《秋柳》进行分析,指出其同性欲望叙述背后的性政治运行轨迹和男性霸权意识,以及同性欲望叙述对作者的工具意义。在对小说的细读中,通过文本中的裂隙一窥五四新文化运动主将笔下的性别话语和内心的性别意识。这两篇一直被边缘化的作品是现代中国性别观念形成过程中的重要标本。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叙述欲望论文参考文献
[1].康建强.中国古代小说欲望书写的叙述姿态与操控方式[J].明清小说研究.2018
[2].禹磊.同性欲望叙述中的他者与界限——论郁达夫小说《茫茫夜》《秋柳》[J].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17
[3].余君.叙述自由与欲望彰显[D].湖北大学.2017
[4].毕志娟.欲望叙述或自然之光——“下半身”诗歌运动的价值重估[J].社会科学家.2017
[5].王晓芳.王安忆小说“叁恋”的欲望叙述[D].温州大学.2017
[6].王晓芳.刻进身体的命运密码——论“叁恋”的欲望叙述[J].新乡学院学报.2017
[7].阮世勤.权力与欲望:《罗克珊娜》中的女性叙述解读[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7
[8].王彦彦.伦理的欲望与欲望伦理——论尔雅《同尘》的欲望叙述[J].兰州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
[9].邱诗越.欲望话语的转换与文本内涵的诠释——兼析鲁迅小城小说欲望叙述的内涵[J].理论月刊.2015
[10].李石.智性叙述下的人性欲望——评严前海的文学新作《绝美时代》[J].东莞理工学院学报.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