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倩:网络政治焦虑会带来哪些潜在风险论文

李倩:网络政治焦虑会带来哪些潜在风险论文

【摘要】网络政治焦虑是由于网民对社会不满产生的心理恐慌,通常具有非理性化、群体化、放大化特征。网络政治焦虑如果不能及时化解,会在网上形成群体性政治焦虑,从而引发一定的社会舆论。对此,我们可以通过加强法治建设、有效净化网络道德空间、提高网络技术治理水平等,保障网络信息传播渠道的畅通、疏导网民政治焦虑心理,化解网络政治焦虑。

【关键词】网络政治焦虑 社会舆论 网民行为

政治焦虑具有特定的内涵,是社会焦虑的分支,在网络社会中极易传播引发社会舆情。为此,化解网络政治焦虑要借助网络寻找突破点,降低其带来的社会影响。

网络政治焦虑如得不到纾解,就会给现实社会和网络空间的稳定发展带来危害,加剧政治焦虑的社会影响

当今社会,网络已成为人们现实世界之外的另一生活空间,也是滋生政治焦虑的主要土壤。网络政治焦虑容易触发网络舆情,为社会带来不安定因素。网络作为公共生活的重要平台,汇聚了众多网民的思想和言论,同时也给网络政治焦虑创造了扩散传播的途径。网络中的各种思潮交织碰撞,为网民的政治焦虑提供了生发的环境,随着舆论的发酵,这种情绪经网络平台快速传播就容易导致政治焦虑,影响社会的正常运转。

网络政治焦虑如得不到纾解,就会给现实社会和网络空间的稳定发展带来危害,加剧政治焦虑的社会影响。在现实社会中,个别公职人员的违法乱纪行为极易引发网民网络政治焦虑,如果任这种焦虑情绪在网络中传播,就会对网民产生不正确的导向,甚至会造成网络意识极端化的现象。不同政见者往往会在网络空间抢夺话语权形成对峙状态,不同价值观念的碰撞一方面体现了主流与非主流价值之间的冲突,非主流意识想要影响主流意识对网民政治价值观的引导和控制状态,另一方面也体现了非主流意识之间的政治价值观差异,其引发的冲突也给网络政治环境带来危害,加剧了网民政治焦虑。

网络政治焦虑的特点:非理性化、群体化、放大化

非理性化特征。网络大数据和人工智能可根据网民喜好集中推送信息,导致一些网民对网络信息产生依赖。一些网民自身的价值判断大部分来源于网络信息、甚至一些网络谣言。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些网民就会出现消极应对社会事件的现象,导致其长期处于焦虑和不满情绪之中。网民心中的焦虑和不满情绪会不时在网上以各种牢骚抱怨、抗议等非理性方式进行发泄,网络政治焦虑还表现在网民对社会公权力产生的信任危机。如人们对某个事件的进展进行关注时,却迟迟得不到官方答复,此时社会就会出现一些谣言,使得民众对相关事件方产生质疑乃至信任危机,一些网民就会出现非理性行为。一旦网络政治焦虑开始扩大,网民会依据自己的情感导向评判事件,一些网民也会盲目从众,加剧这种混乱态势。

343 Effect of canalith repositioning combined with drugs on patients with secondary benign paroxysmal positional vertigo

政治焦虑给社会发展带来不可忽视的负面影响,网络成为网民缓解政治焦虑的平台。为化解网络政治焦虑引发的社会舆论的不良影响,需要从以下途径入手。

社会舆论会影响政府公信力。网民政治焦虑来源还包括对个别政府人员以权谋私、贪污腐败等行为的抗议,这会降低政府公信力。这种质疑舆论也让一些政府官员陷入政治焦虑中,以非理性行为应对,这样会更加加重网民政治焦虑。政治焦虑从产生那一刻起就在不断发生变化,如不及时处理,将加剧社会矛盾,阻碍社会发展。

社会舆论带来的影响

加强法治建设。社会发展离不开法治约束,政府部门要在法治框架内规范自身权力的行使,以防止公权力滥用侵害公民权益,这是消除政治焦虑的有效途径。为此,我们应加强法治建设,不断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这样才能在法律框架内维护公民合法权益,化解民众政治焦虑。同时,也要加强互联网内容建设,建立网络综合治理体系,营造清朗的网络空间。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加强阵地建设和管理,注意区分政治原则问题、思想认识问题、学术观点问题,旗帜鲜明反对和抵制各种错误观点。

提高网络治理水平。当前,网络技术已经融入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术,可以对网络数据进行分析从而有效预测社会舆情的走向,完成舆情的前置处理,控制网络流言的传播途径。在舆情发生时可通过信息监测评估舆情发展态势,从而有效引导网民的政治参与,提高网络治理水平。

放大化特征。网络政治焦虑放大化具有两种表现方式,一是自我保护的放大,有政治焦虑的网民在恐慌心理支配下,更注重自身保护,会强化自身政治焦虑认知。其二,网民在信息失真和失去判断力的情况下,也会放大政治焦虑。

化解网络政治焦虑的现实途径

群体化现象。随着多元思想在网络中的发展,网民也会形成各自的文化群体,网络政治焦虑就发生在这些文化群体中。随着大量具有同样政治焦虑的网民在网络上转发、评论和留言,逐渐形成了网络政治焦虑群体,有同样政治焦虑的人会跟随一些发泄情绪的网民的言论,壮大所在群体的力量,进而转化为群体性事件,以不当行为发泄情绪。网络焦虑容易使那些缺乏独立思考的网民受到蛊惑,在恐慌焦虑思想诱导下变得更加不理性。这种意识的形成将导致网民道德水平的下降。

网络政治焦虑如果不能及时化解,会在网上形成群体性政治焦虑,经网络扩散后就容易成为舆情事件。

净化网络道德空间。网络空间充斥着各种各样的负面言论和思想,需要对其加强管理,以防止舆论失控带来的后果。因此,我们要通过法治和道德建设净化网络空间生态环境,正确引导网民合理表达诉求,减少网络政治焦虑生成的因素。

社会舆论会产生群体性事件。产生网络政治焦虑的网民会以非理性方式在网络上传播一些负面言论引发社会舆论,一旦遇到诱发因素将产生群体性事件。在政治焦虑无法释放排解时,网民会在网上发声维护自身利益,另一些网民就会成为围观者对政治焦虑者产生同情,从而在网络空间引起情感共鸣,使群体事件参与人数和规模不断增长,形成更大的社会舆情浪潮。网民的政治焦虑主要来自于对社会贫富不均、官员贪腐等现象的不满,在非理性思想的诱发下,一些事件相关方会通过网络暴力发泄政治焦虑,非亲身经历者也会在网上表达愤怒,一旦这些诱发因素不能及时得到引导,就会造成难以预估的后果。

台湾心理咨询师陈志恒介绍了一个方法:将同理心用在自己身上。他认为,同理心是心理助人中使用较多的一个技巧,即在充分理解对方处境的前提下,主动将对方的情绪感受表达出来,让对方知道。这种方法用于情绪低落、沮丧的人时,往往有相当大的效力。而用在自己身上,也是效果卓然。因此,当负面情绪袭来时,别急着告诉自己“冷静”,或者“这种情绪不对,我得克服”,而是先找个地方,沉下心来,静静地感受自己的内心状态,低声对自己说出自己的情况,告诉自己:

保障网络信息传播渠道的畅通,疏导网民的焦虑心理。网络信息传播阻塞是造成网络政治焦虑的因素之一,这种阻塞既有技术层面的因素,也存在相关机构与网民沟通渠道不畅的影响。化解网络政治焦虑既要保证相关机构和网民之间双向互动机制的完善和渠道的畅通,同时也要加强对网络传播内容的管理,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传播积极、向上的内容,以此引导网民认同主流价值,从而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诉求表达方式。政治焦虑不会消失,但可以通过疏导使网民的焦虑情绪得到化解,以降低政治焦虑引发的社会舆论的消极影响。同时,通过网络治理可以使政治焦虑转化为政治动力,推动我国公民的有效政治参与。

OPC UA读取数据的方式有3种,分别为:同步、异步和订阅。其中,同步通讯适用于客户程序比较小,并且数据量也小的操作;异步通讯相比于同步通讯的效率更高;而订阅的方式当Group组内的数据有改变的时候,会对相应的OPC客户端定期更新数据。因此本系统采用了订阅的方式以实现OPC UA数据访问[10-12]。

青海汉话受到德都方言的影响不仅表现在语音方面,而且在词汇方面也是十分明显的,主要是吸收了不少蒙古语词,其中,有一些借词已经成为青海汉话的基本词汇,被广泛运用于日常言语交际之中,甚至有的已经成为青海汉话的构词语素,具有了构造新词的能力。例如:青海汉话的“阿蒙”一词是德都蒙古语的“”yamar[jamar],表示“什么、怎么”义,由此构成了“阿蒙做”(怎么做)、“阿蒙价”(怎么能)、“阿蒙个”(怎么样地)、“阿蒙了”(干什么、怎么样)、“阿蒙办”(怎么办)几个德都方言借词。现撷取几个比较典型的蒙古语借词与德都方言做一对比:

【参考文献】

①张爱军、秦小琪:《网络政治焦虑与舆论传播失序及其矫治》,《行政论坛》,2018 年第5 期。

②蒋晓伟:《论当代中国特色的法治伦理》,《行政论坛》,2017 年第6 期。

③陈雅赛:《突发事件中的网络舆论形成与政府应对》,《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 年第2 期。

【中图分类号】D65

【文献标识码】A

(作者为沧州师范学院团委讲师)

【注:本文系河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新媒体条件下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研究”(项目编号:HB17JY003)阶段性研究成果】

责编/牛牧瑶 美编/史航

标签:;  ;  ;  ;  ;  ;  ;  ;  ;  ;  ;  

李倩:网络政治焦虑会带来哪些潜在风险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