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甸县水务管理站姚祥华
摘要:村镇供水工程建设及管理是充分发挥工程效益,实现其良性循环的关键。本文针对当前鲁甸县村镇供水工程建后管理存在的许多问题,从建立责权利健全的村镇供水工程管理体制和建立村镇供水工程良性的运行机制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供水工程建后管理
当前,鲁甸县村镇供水工程建后管理是一个十分薄弱的环节,重建轻管现象比较严重,相当一部分已建工程管理体制不健全,运行机制不灵活,部分供水工程水价达不到成本,水费征收率低。村镇供水工程的服务对象是广大农民群众,有很强的公益性。
一、要解决的问题
村镇供水工程管理是以保障农民群众的饮水安全为目标,以提供优质供水服务为宗旨,最终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符合村镇供水工程特点、产权归属明确、责任主体落实、责权利相统一、有利于调动各方面积极性、有利于工程可持续利用的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和社会化服务保障体系。为此,村镇供水工程需要解决的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要建立责权利健全的村镇供水工程管理体制;二是要建立良性的村镇供水工程运行机制。
1、建立责权利健全的村镇供水工程管理体制
总体上讲村镇供水工程管理要改变过去传统的管理观念,引入新的竞争机制,根据不同工程类型和规模,确定工程管理模式。按照有利于群众使用,有利于工程充分发挥效益,有利于工程可持续利用的原则,明晰工程所有权,明确工程责任主体,明确工程经营管理权,采取市场式管理与受益户参与式管理相结合的模式。村镇供水工程管理有以下几种模式:
(1)对一家一户的水池、水窖等微型供水工程,实行农户自建、自有、自管、自用的体制,由水务行政主管部门颁发产权证书明确农户的所有权。目前这一部分工程管理问题不大,今后主要是加强技术指导和监测水质安全的问题。
(2)对以行政村和自然村社为单元的小型供水工程,应在受益农户民主协商的基础上,依托村民小组或村委会组建各种形式农民用水合作组织—用水协会,实行自主管理。水务行政主管部门要加强对工程的有效监管,如水价确立、水费回收、工程维护、更新改造等都要有一套明确的管理办法。实行用水户参与管理的模式,依托村民小组和村民委员会,以村为单位成立用水合作组织。因为农民自筹资金大部分用于村内支线工程和人户工程部分,产权比较好界定,所以村级供水工程产权(包括国家补助部分)应归属受益农户集体所有。日常运行管理工作交给用水合作组织实行民主管理,配水的公平性和运行收费等由农民自己协商解决。
(3)对跨村跨乡规模较大的集中供水工程,根据近几年的实践,采用专业管理机构和用水户协会有机结合的管理体制。村以上的骨干工程由县水利部门或乡水管站成立专业机构管理(供水站管理)。集中供水工程,由于水处理技术相对比较复杂,必须对骨干管网部分实行专业化管理。跨村的集中供水工程一般由乡水管站负责筹建供水站(厂)进行专业化管理;对跨乡、镇的集中供水工程一般由县水利局负责组建供水站(厂)进行专业化管理。目前,大部分村镇供水工程的所有权是清晰的。主要问题是要落实村镇供水工程的项目管理主体和责任主体,即明确公有资产究竟由谁来行使出资人的权力,谁来承担工程的管护责任,谁来对公有资产的保值和增值负责。以国家和集体投资为主修建的乡镇供水工程和跨村供水工程,由水利部门和受益乡村代表组成工程管理委员会行使出资人的权力,履行出资人的职责。管理委员会确定工程管理单位具体负责工程的管理、运行和维护。以国家和集体投资为主修建的单村供水工程,由工程受益范围内的用水合作组织行使出资人的权力并负责管理。由私人投资或股份制修建的集中供水工程,由业主负责管理。分散供水工程归受益户自建、自有、自管。
2、建立良性的村镇供水工程运行机制
村镇供水工程运行管理要按照“明晰所有权,放开建设权,搞活经营权”的原则,积极探索、借鉴现代企业的经营理念,建立村镇供水工程良性的运行机制。村镇供水工程要良性运行,一是解决管理人员的不断膨胀问题,必须做到按需设岗,人尽其责;二是要确定合理的水价,收取合理水费,解决工程的运行费、维修费和折旧费问题。
(1)要建立以聘用制为基础的用人制度,村镇供水工程要加强以人为本的经营理念,建立以聘用制为基础的用人制度,在经营管理上采取灵活多样的经营方式,可以由供水站和用水协会自主经营管理,通过竞争上岗,双向选择,合理确定管理人员和生产经营人员;也可以更多地引入市场竞争机制,用公开竟标方式选择经营者,把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将过去的以责任管理为主转型到现在的以经济合同管理为主的新的管理体制,通过承包、租赁、拍卖使用权等形式实行目标管理。
供水单位负责人由工程管理委员会通过公开竞争方式选任,定期考评,优胜劣汰。供水单位其他职工由供水单位按照岗位要求,公开条件,统一考试,择优聘用,持证上岗。岗位和人员要按照精简、高效的原则确定,根据《供水站定岗标准》,设定相应的岗位。要建立合理的分配机制,采取灵活多样的分配办法,把职工收入与岗位责任和工作绩效紧密联系起来,做到奖惩分明。
(2)要建立合理的水价机制,合理的水价是保证村镇供水工程良性运行的生命线。水价问题要根据《水利工程供水价格管理办法》,按照补偿成本、合理收益、优质优价、公平负担的原则合理确定水价,并根据供水成本、费用,考虑农民的承受能力及市场供求的变化情况适时调整,科学合理定价。对不同用途的水实行差别水价。对群众生活用水实行成本水价,保证工程日常运行费、维修费和折旧费。个别困难地方水价不能到位,可在保证运行费和维修费的前提下逐步到位,过渡期间要有妥善的补偿措施。对供水工程范围内的生产和工副业用水,水价要高于成本,有一定利润。利用供水工程的富裕供水能力,扩大供水范围,按市场价格,通过获得的利润补充群众生活用水水费收入的不足,达到以水养水的目标。在水资源紧缺的地方,要处理好生产用水与生活用水的关系,优先保证群众的基本生活用水,科学配置水资源,实行容量水价、超额加价,季节浮动等经济杠杆调节,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二、需要处理好的关系
1、处理好水价与水费的关系
村镇供水工程实行有偿供水、独立核算、透明化服务的市场运作机制,以水商品买卖为手段,利益驱动为纽带,工程良性运行为目的,进行合理的水费收入是保证工程良性运行的前提,只有才能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杜绝“人情水”和“福利水”。水费收入的关键在于确定合理水价,村镇供水工程日常的运行、维修和更新改造等资金需要通过以合理的水价收取合理的水费来解决。集中供水工程都要实行成本水价供水,计量收费。水费的征收和使用要实行规范化管理。供水单位要加强财务管理,明确水费开支范围和审批权限。要建立严格的工程折旧费、维修养护费、承包费、租赁费管理和使用制度,保证资金安全和专款专用。供水单位要实行公示制度,努力提高水费实收率,确保工程良性循环运行和可持续利用。供水单位定期对水价、水量、水费收支,特别是工程折旧费的管理和使用情况进行公示,接受农民用水协会和社会的监督,使农民一方面告别喝“福利水”,“大锅水”的历史,另一方面吃上“明白水”,交上“公道钱”。
2、处理好水费与维修、折旧费的关系
村镇供水工程管理的一个关键环节是维修费和折旧费的使用管理,维修费和折旧费应在成本水价中予以考虑。所以,水费除用于人工工资、制水成本和利润外,应提留维修费和折旧费,逐步实现自我积累、自我更新、滚动发展、持续利用。从调查的情况来看,村镇供水工程大多规模较小,管理人员少,大部分是兼职,村干部又变动频繁,维修费和折旧费管理上问题较多,有条件的地方要尽量组建乡镇农村供水服务中心进行专业管理,使村镇供水工程的管理逐步走上科学化、正规化、标准化、制度化。
3、处理好行业发展与社会服务的关系
目前,基层水管单位比较困难,许多单位已到了难以为继的地步。为稳定基层水利队伍,水务行政主管部门要抓住国家对农村供水大力扶持的机遇,充分发挥水利部门的技术优势,加强技术指导,把发展村镇供水作为发展水利经济的支柱产业。各乡镇均可成立专门机构,设专人管理,各级供水管理机构要建章立制,制订一套完善的供水管理制度,如财务制度、保管制度、工程维护制度、考勤制度、奖惩制度等。对供水实行有偿供水,装表计量,按实收费的办法。每个乡镇社会化供水工程,均作为一个独立企业,实行企业化管理,商品化经营,独立核算,自负盈亏,逐步实现基层水管单位以水养水、以水养人、以人管水的良性循环。水务行政主管部门在实现行业发展的同时,更需加强村镇供水工程的经营管理和社会化服务,对工程维修养护实现由粗放型管理向集约化管理转变。建立乡、村两级供水服务网络,定期巡查、定点维修、服务收费。目前问题最大的是以自然村社或行政村为单位的小型供水工程,数量多,规模小,供水水平低,管理人员全是兼职,且管理能力普遍较低,所以必须依托服务网络对村级供水设施进行定期维修和保养,逐步使村镇供水走上管理一体化、经营企业化、供水商品化、服务社会化的轨道,实现村镇供水工程的滚动发展和良性循环,也有效地巩固和稳定乡镇水利管理队伍。
4、处理好产权制度改革与建设管理的关系
对正在进行的小型农村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加大农村供水工程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的改革力度,盘活固定资产,以“存量”换“增量”。全面推行拍卖、转让、租赁、承包等运行机制,搞活经营权,扩大工程效益,尽可能做到投资的最小化、资源的最优化、运行费用的最低化。针对村镇供水工程建设管理方面筹资难度大的特点,对于国债村镇供水项目的自筹资金部分,可采取多种形式筹集,把拍卖、转让、租赁、承包费用作为自筹资金部分。谁出这笔钱,谁就取得工程的经营管理权。为防止出现“水霸”,由县水务局和物价等部门分阶段根据运行成本(包括电费、人员工资、小修费、大修费、折旧费和一定报酬),核定水价最高限额,并由有关人员成立监督管理领导小组,对承包人的收费和服务等进行监督管理。这种方式实现了责权利的统一,保证了工程的良性运行。
三、结语
村镇供水工程的日常运行管理直接关系到千家万户老百姓的健康和正常生活,涉及广大群众的切身利益,所以,加强村镇供水工程的建后管理,保证工程的正常运行和持续发挥效益,是一项迫在眉睫的工作。村镇供水工程点多面广,而国家只在工程建设方面给予扶持,长期运行管理必须引入市场机制,实行有偿供水,逐步实现制度化、规范化、现代化的管理模式,达到良性运行的目的。我以为,村镇供水工程要良性运行,必须解决文中所提到的两个方面的问题,处理好四个方面的关系。
参考文献
1、鲁甸县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实施方案
2、武福玉,成接安,加强运行管理机制建设促进农村饮水事业发展.中国水利,2006(6)
3、冯广志,小型农村水利改革思路.中国水利,200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