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非线性混凝土问题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钢筋混凝土,有限元,混凝土,各向异性,承载力,正交,荷载。
非线性混凝土问题论文文献综述
高丽,曾晓云,王勇[1](2011)在《基于ANSYS的钢筋混凝土梁非线性分析若干问题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ANSYS软件,分析总结了钢筋混凝土梁非线性有限元分析中需要正确处理和解决的诸如单元选择、材料本构关系、加速收敛等若干问题,用ANSYS对一钢筋混凝土简支梁进行非线性分析,研究梁荷载与跨中挠度关系、刚度变化及裂缝发展形态,为类似的模拟分析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本文来源于《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期刊2011年02期)
孟少平,吴畅,熊俊,周臻[2](2009)在《预应力混凝土复杂结构非线性有限元分析相关问题的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现代预应力技术在许多大型复杂混凝土工程结构中得到了广泛应用,需要通过科学的分析手段评估整体结构的非线性承载力,以保证其安全性能。针对常用的大型通用有限元软件ANSYS和ABAQUS在预应力混凝土复杂结构非线性分析中的一些关键问题进行讨论。(本文来源于《工业建筑》期刊2009年12期)
李静[3](2007)在《混凝土坝非线性地震响应分析的有关问题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我国目前正规划建设一批世界级的混凝土大坝,其抗震安全性成为设计中的关键技术问题之一。本文针对目前混凝土坝在非线性分析中涉及的若干问题开展了研究,主要包括地震动输入机制、考虑应变率影响的材料非线性模型、结构-地基动力相互作用的无质量地基模型研究以及同时考虑横缝作用和材料非线性分析的混凝土坝安全评价。具体如下:将时间信号时-频联合分析的自适应谱方法用于研究地震地面运动的频率非平稳特征、提取频率非平稳信息,统计得到各个频段地震动成分的强度变化过程。在此基础上,应用均匀调制随机过程模型和演变随机过程模型合成人工地震波,以此为输入对高拱坝进行了考虑地震动时-频非平稳性的动力响应分析。结果表明,在地震力作用较小时,影响不大,但对地震力作用较大的高拱坝,地震动的非平稳性对拱坝非线性地震响应的影响不可忽略。根据已有试验结果,通过引入损伤张量随应变率的变化建立了应变率相关的砼非线性损伤模型,对300米级的高拱坝的地震响应进行了计算,并分析了拱坝应变率和拉、压损伤的分布规律。结果表明,由于地震荷载引起的应变率在坝面的分布不同,坝面各处的动态性能变化并不一致,由此引起的混凝土强度和刚度的变化对于高混凝土拱坝的动力响应和安全性评价有重要影响。针对当前无质量地基和粘性边界地基计算处理中的一些问题,本文通过结构-地基的动力相互作用分析公式的推导,详细阐明了当前考虑地基影响的动力分析中无质量地基和粘性边界地基的概念和应用范围,对当前部分研究中的这两种地基应用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通过算例进行了说明。采用应变率相关的混凝土非线性损伤模型以及基于Lagrange乘子的点-点接触直接刚度法,进行了同时考虑混凝土材料非线性以及拱坝横缝接触非线性的高拱坝地震响应分析。研究表明,由于在地震过程中的混凝土非线性软化以及局部损伤开裂的影响,非线性拱坝横缝的开度及分布与采用线弹性砼本构关系计算结果有明显的不同,这对于横缝止水的设置具有重要影响。另外本文采用应变率相关的混凝土非线性损伤模型,研究了采用混凝土非线性本构情况下整体拱坝与考虑分缝拱坝的应力响应和损伤开裂的特点和差别。通过对实际拱坝的地震响应分析表明,基于非线性混凝土模型的整体拱坝模型动力响应分析可以基本反映拱坝的实际应力分布情况。(本文来源于《大连理工大学》期刊2007-02-01)
刘盛远[4](2006)在《浅析钢筋混凝土结构的非线性问题》一文中研究指出介绍了钢筋混凝土结构非线性分析的意义及非线性主要包括的问题,探讨了钢筋混凝土结构有限元分析的特点与国内外研究现状,最后提出了钢筋混凝土结构有限元分析的发展趋势和研究方向。(本文来源于《山西建筑》期刊2006年11期)
鲁崇心,胡幸生[5](2005)在《基于非线性的新老混凝土粘结问题的数值模拟及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ANSYS非线性模块,同时考虑工作过程中大变形、接触等多种非线性因素,对新老混凝土粘结试件和整体试件的复合受力进行数值模拟.从应力分析角度研究在复合应力下,新老混凝土粘结的应力分布规律,考察新混凝土强度、压应力对粘结强度的影响规律,探索新老混凝土粘结复合受力的强度特性.(本文来源于《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城市科学版)》期刊2005年S1期)
杜培荣[6](2005)在《钢筋混凝土结构界面问题的非线性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钢筋混凝土结构中存在着钢筋与混凝土交界面和混凝土裂缝面间的相互作用,在这两类界面上通常存在不连续位移,用有限单元法进行数值模拟时,仍有一些不足之处。本文从不连续介质和不协调位移的角度出发,引入界面应力元法模拟钢筋混凝土结构,分析其界面作用的机理。根据界面元法的建模理论和相关知识,建立了钢筋混凝土结构的界面应力元模型,研究了钢筋与混凝土交界面和混凝土裂缝面之间的传力机理。 由于界面应力元模型具有描述不连续介质交界面不协调位移、滑移和开裂的功能,且块体元的形状可以任意,故可将钢筋混凝土结构看作是由两种材料通过界面的粘结作用组合而成的复合结构,以此为模型进行计算,对粘结试验、开裂试验进行了模拟,对钢筋混凝土简支梁、框架进行了分析,并与有限元分析成果和试验成果作了比较,验证了界面元法的优点和模型的正确性。 本文旨在应用界面元方法研究钢筋混凝土中的界面传力机理,为钢筋混凝土结构交界面的数值模拟以及界面元法的应用开辟新的途径。(本文来源于《河海大学》期刊2005-03-01)
孙彤[7](2000)在《反复荷载下钢筋混凝土平面应力问题有限元非线性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有限元法 ,利用合理的钢筋混凝土模型 ,编制反复荷载下平面应力问题非线性分析的通用程序 ,并用此程序进行了实例分析(本文来源于《铁道标准设计》期刊2000年09期)
刘本玉,缪升,叶燎原[8](1999)在《钢筋混凝土非线性分析中的几个问题》一文中研究指出钢筋砼的非线性分析对于研究结构的破坏及延性是十分重要的.由于非线性计算本身具有与线性计算不同的特点,因而会碰到一些意想不到的情况.本文以钢筋混凝土对称配筋截面为例,说明了在其弯矩与曲率的非线性计算过程中可能会遇到的问题,并对它们进行了剖析.(本文来源于《云南工业大学学报》期刊1999年04期)
赵慧娟,方根生,孙彤[9](1995)在《反复荷载下钢筋混凝土平面应力问题有限元非线性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采用有限元法,对承受反复荷载的钢筋混凝土构件的平面应力问题进行了非线性分析,提出了较为合理的材料本构模型。其中,对开裂后的混凝土考虑了裂面接触效应。本文采用了建立在等效单轴应变概念基础上的增量式正交异性模型来描述混凝土的双向受力性能,并对该模型中的主轴旋转规则进行了改善。采用以本文所述方法编制的程序进行了实例分析,分析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良好。(本文来源于《西南交通大学学报》期刊1995年02期)
范志良,石洞,宋启根[10](1993)在《钢筋混凝土薄壁结构非线性分析中若干问题的讨论》一文中研究指出着者研制了一个考虑几何和物理非线性的钢筋混凝土薄壁结构有限元分析软件。本文就此着重讨论了单元厚度方向的数值处理、非线性有限元解法、收敛准则、单元尺寸效应、拉伸硬化效应、几何非线性影响等问题,反映出了不少此类结构非线性有限元有特殊之点。(本文来源于《土木工程计算机应用文集——中国土木工程学会计算机应用学会第五届年会论文集》期刊1993-08-01)
非线性混凝土问题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现代预应力技术在许多大型复杂混凝土工程结构中得到了广泛应用,需要通过科学的分析手段评估整体结构的非线性承载力,以保证其安全性能。针对常用的大型通用有限元软件ANSYS和ABAQUS在预应力混凝土复杂结构非线性分析中的一些关键问题进行讨论。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非线性混凝土问题论文参考文献
[1].高丽,曾晓云,王勇.基于ANSYS的钢筋混凝土梁非线性分析若干问题研究[J].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2011
[2].孟少平,吴畅,熊俊,周臻.预应力混凝土复杂结构非线性有限元分析相关问题的探讨[J].工业建筑.2009
[3].李静.混凝土坝非线性地震响应分析的有关问题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7
[4].刘盛远.浅析钢筋混凝土结构的非线性问题[J].山西建筑.2006
[5].鲁崇心,胡幸生.基于非线性的新老混凝土粘结问题的数值模拟及分析[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城市科学版).2005
[6].杜培荣.钢筋混凝土结构界面问题的非线性分析[D].河海大学.2005
[7].孙彤.反复荷载下钢筋混凝土平面应力问题有限元非线性分析[J].铁道标准设计.2000
[8].刘本玉,缪升,叶燎原.钢筋混凝土非线性分析中的几个问题[J].云南工业大学学报.1999
[9].赵慧娟,方根生,孙彤.反复荷载下钢筋混凝土平面应力问题有限元非线性分析[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1995
[10].范志良,石洞,宋启根.钢筋混凝土薄壁结构非线性分析中若干问题的讨论[C].土木工程计算机应用文集——中国土木工程学会计算机应用学会第五届年会论文集.19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