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皆知有用之用,却不知无用之用也的议论文

人皆知有用之用,却不知无用之用也的议论文

问:有用与无用的辩证关系
  1. 答: 庄子有云:“桂可食,故伐之;漆可用,故割之。人皆知有用之用,而莫知无用之用也。”
    读罢,不禁想起看似无用之人说过的一句话(不敢苟同)叫作“交我没有用,得罪我没有好处”,其实它无非是告戒人们:不要瞧不起别人,不要过于功利化,人言可畏,口碑要紧,话语权、监督权重要,不可现用现交,也不可有用就交无用不交,更不能“用人朝前,不用人朝后”,看人下菜碟,见风使舵,有使用价值、利用价值就是有用,没有利、没有益就是无用,甚则抛弃、嫌弃,排斥、厌烦,形同陌路,不屑一顾。为人处事要慎独、要自律、要理性、要谦逊,学会尊重、学会感恩,要敬重别人的尊严、要懂得别人的需求、要熟知别人的长处、要顾及别人的感受、要理解别人的监督、要敬畏别人的警示。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无所谓有用无用,岂不知有的时候“无用之用方为大用”?
    现实生活中,很多时候、很多东西、很多人,看则无用实则有用,道是无用却有用。罗素说:要多读点“无用的书”,那些看似无用的书,里面有思想,有哲学与乐趣。莫言说:“文学和科学比确实没有什么用处。但是它的没有用处正是它的伟大用处”,精神文化的作用在于解疑释惑、潜移默化、深远持久。有用”与“无用”,本是对立统一的关系,二者总是相互依存。无所谓“无用”,也无所谓“有用”,二者也可以相互转化。时间上,此一时彼一时;空间上,此一地彼一地;事物上,这么用那么用;人物上,这个人干这个那个人干那个,不同的时空、不同的人物其结果大相径庭。人和物,都有强项弱项、长处短处,但人尽其才、物尽其用,扬长避短总能派上用场,有用与无用只是相对而言,要多角度、全方位考虑问题,不能简单草率,不能定式思维,不能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不能只知其一 不知其二,不能只见树木不见森林,或许哪些你眼中无用之物、之人,换个时间、换个地方就是无价之宝了。
  2. 答:有用与无用议论文1
    作家莫言在诺贝尔文学奖颁奖典礼上曾说过这样一句话:“文学和科学相比,的确没什么用处,但文学最大的用处,也许就是没有用处。”
    莫言是作家,也是智者。正如他所说,文学最大的用处,也许就是没有用处。智者所言,自有其道理。我们学习文学,正是要追求“无用”。这个“无用”是指不能将文学当作“过程”“手段”,而应将其作为“目标”。
    所谓“有用”,一般人的理解是指功名之用、富贵之用。以此观之,文学确不如科学“有用”。但如果换到哲学的视角,文学潜移默化地塑造着人的“世界观”,而科学更多是教人以“方法论”,其二者虽相互依存,但显然“世界观”更具有根本性、决定性。这就意味着文学比之科学更为“有用”。
    同样,将莫言的这句话向社会学上引申,可以叙述为“人在社会中最大的用处,就是没有用处。”这并不是消极处世,而是道家观点的一种演变和进化。人,作为社会的一分子,与其追求让自己“有用”,不如放弃执念,静心提升自已的能力,不断加深在文学方面的素养。如此,虽然外在面貌并无丝毫改变,而其内在天地已然脱胎换骨,成为了有深度、有学识、有内涵的人。这样的人被称之为“人才”,而文学的“无用之用”也就清晰可见了。也许科学技术能让人改头换面,但文学对心灵所产生的影响,是无法用科学替代的。
    所以说“悟无用之用”,才能“见智者之智”。文学是时代精神的凝结,是社会变革的先导,是人类进步的明灯。“无用之用”,是为大用!
问:如何理解“人皆知有用之用而莫知无用之用”
  1. 答:这是内篇第四《人间世》结尾的话。
    山木自寇也,膏火自煎也。桂可食,故伐之;漆可用,故割之。人皆知有用之用,而莫知无用之用也。
    山上的树木,肥润的膏脂,美味的肉桂,明亮的油漆,他们生来就有那么多让人赞叹的品质,谁看不到他们好处呢?谁不知道他们的用处呢?于是,有用之身在无尽的使用中渐渐耗散凋敝却又无法使它停止,这不是很让人悲哀的一件事情吗?
    无用之用的无用有两层含义:1. 不要用。2. 没法用。不要用突出的是一个主观特点。没法用突出的是特例用以说明问题。就好像是说,你看我没法用都有这么多好处,那你自己能用而示之无用不是更好吗?并不是说没法用就好过有用,这个一定要清楚。望采纳
问:如何理解“人皆知有用之用而莫知无用之用”
  1. 答:人们都知道有用的用处,却不懂得无用的更大用处。
    全句:“桂可食,故伐之;漆可用,故割之。人皆知有用之用,而莫知无用之用也。”
    解释:桂树皮芳香可以食用,因而遭到砍伐;树漆因为可以派上用场,所以遭受刀斧割裂。人们都知道有用的用处,却不懂得无用的更大用处。
  2. 答:就像我的回答一样,如果你觉得有用那么就会知道“有用之用”;若你觉得我的回答对你无用,你也不会思考“无用之用”,而继续去寻找有用的回答。
  3. 答:人们都知道有用的用处,却不懂得无用的更大用处.
    就是说人们通常都看到了有用的东西,但这些所谓有用的东西最后都沦为被宰割被使用的下场,真正“无用”的东西反而乐得清闲,逍遥自得.
人皆知有用之用,却不知无用之用也的议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