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瘤胃厌氧真菌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黄牛,瘤胃,芒草,18S,rRNA
瘤胃厌氧真菌论文文献综述
李亚丹,杨辉,卢向阳,田云[1](2017)在《不同饲料饲养黄牛瘤胃厌氧真菌的多样性对比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究不同饲料饲养黄牛瘤胃厌氧真菌多样性的差异,了解芒草单一饲料饲养时瘤胃中特殊的真菌种类。【方法】通过构建芒草单一喂养、混合饲料饲养的黄牛瘤胃微生物18S r RNA基因文库,来对比分析单一饲喂芒草对瘤胃厌氧真菌多样性的影响。【结果】发现持续喂养18个月后,混合饲料饲养牛瘤胃真菌包含的种类较分散,无明显的优势类别,而芒草单一喂养牛瘤胃真菌包含的种类相对集中,主要集中在Orpinomyces sp.,Piromyces sp.,Neocallimastix frontalis,Microdochium sp.几种。【结论】使用芒草单一饲养确实改变了黄牛瘤胃中真菌的组成,并且其中优势真菌类群很可能与芒草的降解有密切关系,为今后开发瘤胃微生物资源在生物能源方面的利用奠定基础。(本文来源于《西南农业学报》期刊2017年10期)
李袁飞,孙美洲,成艳芬,朱伟云[2](2017)在《高效液相色谱法研究瘤胃甲烷菌共存对厌氧真菌代谢产生有机酸特性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本试验旨在利用建立的高效液相色谱法研究瘤胃甲烷菌共存对厌氧真菌代谢产有机酸特性的影响。根据6种有机酸的化学特性确定紫外检测波长、缓冲液浓度、p H、流速、柱温和进样量等液相色谱条件;利用建立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厌氧真菌纯培养及厌氧真菌与甲烷菌共培养上清液中6种有机酸的含量。结果表明,高效液相色谱采用的条件为:5 mmol/L磷酸二氢钾-磷酸缓冲液(p H=2.4)作为流动相,流速为0.5 m L/min,柱温25℃,进样量为20μL,214 nm波长检测。6种有机酸能够在30 min内得到良好分离。各种有机酸的线性相关系数均大于0.999,检测限为0.20~1.00μmol/L,定量限为0.667~3.333μmol/L,回收率为92.17%~101.61%。甲烷菌共存影响了厌氧真菌的代谢产物。厌氧真菌利用葡萄糖的主要水溶性代谢产物为甲酸、乳酸、乙酸,以及微量琥珀酸、柠檬酸、α-酮戊二酸及乙醇;甲烷菌共存显着降低了上清液中甲酸和乳酸的含量(P<0.05),显着增加了乙酸含量(P<0.05)。综上,本试验利用建立的高效液相色谱法可快捷、灵敏、有效地检测厌氧真菌代谢葡萄糖产生的6种有机酸的含量,并发现甲烷菌共存显着促进了厌氧真菌氢化酶体对碳水化合物的代谢。(本文来源于《动物营养学报》期刊2017年04期)
魏亚琴[3](2016)在《牦牛瘤胃厌氧真菌与甲烷菌共培养物的多样性及其纤维降解特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青藏高原牦牛终年以放牧方式生活在海拔3000米以上的极端生态环境,栖息在瘤胃中的大量微生物使牦牛瘤胃成为高效降解木质纤维素的天然发酵罐。其中,厌氧真菌是一种重要的木质纤维素降解微生物。有研究认为,与瘤胃真菌共生的一些甲烷菌能够提高厌氧真菌纤维素降解活性,并促进木质纤维素降解代谢转化生成乙酸和甲烷。目前有关瘤胃厌氧真菌和甲烷菌之间的自然共存关系研究报道很少,为开发利用瘤胃内高效降解木质纤维素的优质真菌资源,本文首次以甘肃省天祝放牧牦牛为研究对象,利用亨氏厌氧滚管培养技术,分离获得了大量瘤胃厌氧真菌及甲烷菌自然共培养物,分析探讨了厌氧真菌和甲烷菌之间的自然共存关系,并开展了这些共培养物对农作物秸秆的木质纤维素降解功效和消化代谢研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牦牛瘤胃共培养物的多样性:自天祝全放牧牦牛瘤胃食糜液中分离获得生长稳定的厌氧真菌及甲烷菌共培养物20个,通过形态学结合ITS1序列分析鉴定厌氧真菌的种属,通过PCR-DGGE技术和16Sr DNA序列分析与厌氧真菌共生的甲烷菌的多样性和种类。20个共培养物包括4种组合类型:8个Orpinomyces joyonii+Methanobrevibacter ruminantium,1个Orpinomyces joyonii+Methanobrevibacter millerae,8个Neocallimastix frontalis+Methanobrevibacter ruminantium,3个Piromyces+Methanobrevibacter ruminantium。2.高效共培养物的筛选:以小麦秸秆为生长底物,通过检测产气量、多糖水解酶活性、酯酶活性、干物质降解率、酚酸释放量、甲烷和乙酸产量,研究发现8个共培养Neocallimastix frontalis+Methanobrevibacter ruminantium和3个共培养Piromyces+Methanobrevibacter ruminantium比9个共培养Orpinomyces joyonii+Methanobrevibacter ruminantium生长更加稳定快速,表现出更强的秸秆纤维降解活性。自20个3属真菌与甲烷菌共培养中,筛选出降解秸秆的3个高效共培养物分别为:O.joyonii Yak7+M.ruminantium,N.frontalis Yak16+M.ruminantium和Piromyces Yak18+M.ruminantium。3.高效共培养和相应的真菌纯培养对秸秆的降解能力比较:在上述2研究的基础上,以小麦秸秆、玉米秸秆、水稻秸秆为底物,在7天培养期内,3个高效共培养物中N.frontalis Yak16+M.ruminantium表现出最强的降解秸秆木质纤维素功能,产生最高活性木聚糖酶、滤纸纤维素酶、阿魏酸酯酶、乙酰酯酶、香豆酸酯酶、最高干物质降解率、中性和酸性洗涤纤维降解率和最多的酚酸释放量。甲烷菌M.ruminantium在不同程度上提高了3株厌氧真菌纯培养降解秸秆的功能,尤其是真菌纯培养N.frontalis Yak16本身以3种秸秆为底物具有较高干物质降解率,而与甲烷菌M.ruminantium形成自然共培养后进一步显着提高了真菌纯培养N.frontalis Yak16的降解功能,使共培养物N.frontalis Yak16+M.ruminantium成为高效降解秸秆木质素纤维素的最佳优势组合,最高值分别达到:以麦秸为底物木聚糖酶12500 m U,以玉米秸为底物滤纸酶430.3 m U,阿魏酸酯酶11.0 m U,乙酰酯酶199.3 m U,香豆酸酯酶5.0 m U,中性洗涤纤维降解率61.7%,酸性洗涤纤维降解率55.7%,阿魏酸释放24.1 ug/m L和p-香豆酸释放50.3μg/m L,以稻秸为底物的干物质降解率71.9%。4.高效共培养物和相应的真菌纯培养降解秸秆所产代谢产物比较:在上述3研究的基础上,以小麦秸秆、玉米秸秆、水稻秸秆为底物,在7天培养期内,3个高效共培养物相对应的3个纯培养真菌产生乙酸、乳酸、乙醇和氢气产量依次是N.frontalis Yak16﹥Piromyces Yak18﹥O.joyonii Yak7,尤其是厌氧真菌纯培养N.frontalis Yak16产生大量乙醇和乳酸,乙醇产量远高于以前文献报道。3个高效共培养产生乙酸、乳酸和甲烷产量依次是:N.frontalis Yak16+M.ruminantium﹥Piromyces Yak18+M.ruminantium﹥O.joyonii Yak7+M.ruminantium,尤其是共培养N.frontalis Yak16+M.ruminantium产生大量乙酸和甲烷,归因于甲烷菌M.ruminantium改变了厌氧真菌的代谢途径。根据上述结果,无论是厌氧真菌纯培养N.frontalis Yak16,还是厌氧真菌及甲烷菌共培养N.frontalis Yak16+M.ruminantium都可能在提高木质纤维素生物降解中具有重要的开发应用价值。综上所述,本文系统揭示了天祝放牧牦牛瘤胃厌氧真菌及甲烷菌之间的自然共生关系,并通过秸秆纤维降解对比试验阐释了牦牛瘤胃厌氧真菌在纯培养或与甲烷菌共培养条件下对不同作物秸秆的降解能力差异和代谢转化特性,为今后牦牛瘤胃微生物资源的开发利用与提高木质纤维素降解功效提供了理论科学依据。(本文来源于《兰州大学》期刊2016-04-01)
次旦多吉[4](2015)在《瘤胃厌氧真菌不同底物发酵特性和酶活比较》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瘤胃厌氧真菌对不同底物的发酵特性及所产酶活比较。通过改变底物类型、培养基组成可引起厌氧真菌产酶能力的变化。本文就不同底物对厌氧真菌产生的木聚糖、纤维素酶活力的影响进行研究。(本文来源于《国家教师科研专项基金科研成果(华声卷 2)》期刊2015-12-01)
李敏,那仁图雅,周非帆,石彩霞,王海荣[5](2015)在《3株瘤胃厌氧真菌的分离与鉴定》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研究瘤胃厌氧真菌的纤维降解特性,试验采用体外亨氏滚管培养技术,从绵羊瘤胃液中分离得到3株(K、R、N)具有纤维降解能力的厌氧真菌,运用传统形态学并结合ITS序列同源性分析对其进行鉴定。结果表明:K为Neocallimastix属菌,R为Piromyces属菌,N为Cyllamyces属菌。同一菌株在36小时时降解率均极显着低于72小时(P<0.01),在36小时时菌株K、R、N叁者间差异不显着(P>0.05),72小时时菌株K的降解率显着高于菌株R和菌株N(P<0.05)。(本文来源于《黑龙江畜牧兽医》期刊2015年13期)
汪艳,李晓,陈勇,武运[6](2015)在《来源于瘤胃厌氧真菌Neocallimastix frontalis木聚糖酶在毕赤酵母中的表达》一文中研究指出厌氧真菌Neocallimastix frontalis是瘤胃中降解木聚糖和纤维素的主要微生物之一,其木聚糖酶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对来源于Neocallimastix frontalis木聚糖酶基因Xyn11B进行密码子优化;通过全基因合成优化后的木聚糖酶基因Xyn11Bm,构建该基因的酵母表达载体p PIC9K-Xyn11Bm,并在毕赤酵母GS115中诱导表达。摇瓶水平时,重组Xyn11Bm酶活性最高为4 874.8U/m L。在10 L发酵罐中诱导96 h后,重组Xyn11Bm的酶活性为5 139.7 U/m L,菌体湿重和干重达到216.7 g/L和117.3 g/L。酶学性质分析表明,重组Xyn11Bm的最适反应温度为50℃,最适反应p H为5.0。在p H5.0-8.0时该酶具有较好的稳定性,但温度稳定性较差。底物特异性分析表明,重组Xyn11Bm可水解燕麦木聚糖、桦木木聚糖和可溶性木聚糖4-O-Me-D-glucurono-D-xylan,但不降解地衣多糖和大麦β-葡聚糖。结果表明重组Xyn11Bm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本文来源于《生物技术通报》期刊2015年05期)
毛胜勇,姚文,陈勇[7](2014)在《山羊瘤胃和粪便中厌氧真菌的分离及发酵粗饲料能力初探》一文中研究指出本研究旨在分离山羊瘤胃及粪便中的厌氧真菌,并比较其对粗饲料的降解能力。分别采集2头饲喂青干草的南京本地山羊的瘤胃液与新鲜粪便,采用厌氧培养法,进行厌氧真菌的分离鉴定。实验从山羊瘤胃中分离到4类厌氧真菌,分别归于Neocallimastix、Piromyces、Orpinomyces和Anaeromyces属;从粪便中分离到二类厌氧真菌,归于Neocallimastix和Piromyces属。以稻草、麦秸、玉米秸为底物,对所分离的代表性厌氧真菌进行发酵降解试验。结果表明,所获菌株对稻草秸的干物质降解率大于30%,而对玉米秸的降解率低于25%。与所分离的瘤胃厌氧真菌相比,来源于粪便的厌氧真菌发酵上述3种底物时,所得的产气量和表观干物质消失率均较低。结果说明,本研究分离所得的厌氧真菌对不同底物的降解能力不一致,这可能与菌株自身的理化特性及底物的营养组成不同有关。(本文来源于《草业学报》期刊2014年04期)
孙美洲,金巍,李袁飞,毛胜勇,成艳芬[8](2014)在《瘤胃降解粗纤维产甲烷的厌氧真菌与甲烷菌共培养物的分离鉴定》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本试验从瘤胃中分离鉴定降解粗纤维产甲烷的厌氧真菌与甲烷菌共培养物,为深入探究甲烷菌对厌氧真菌代谢途径的影响及相关调节机制奠定基础。【方法】利用厌氧滚管技术从荷斯坦奶牛瘤胃内容物中分离厌氧真菌与甲烷菌共培养物,通过形态学观察和DAPI染色以及甲烷菌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方法分别对厌氧真菌及甲烷菌进行鉴定。【结果】从荷斯坦奶牛瘤胃中共分离到28株厌氧真菌与甲烷菌共培养物。共培养物中的厌氧真菌均为单中心菌株,分别属于Piromyces,Neocallimastix和Caeomyces属,所占百分比为53.57%,42.86%及3.57%。甲烷菌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结果表明,共培养物中的甲烷菌均为甲烷短杆菌。本研究共获得四种不同的厌氧真菌与甲烷菌组合,分别为Piromyces/类Methanobrevibacter olleyae菌株,Neocallimastix/类Methanobrevibacter olleyae菌株,Neocallimastix/类Methanobrevibacter thaueri菌株及Caecomyces/类Methanobrevibacter olleyae菌株,分别占总数的53.57%,39.29%,3.57%及3.57%。【结论】分离得到的28株厌氧真菌和甲烷菌共培养物中,占优势的为具有丰富丝状假根的厌氧真菌Piromyces和Neocallimastix以及类Methanobrevibacter olleyae属的甲烷短杆菌。本研究为进一步研究瘤胃内厌氧真菌与甲烷菌相互代谢关系奠定基础。(本文来源于《微生物学报》期刊2014年05期)
周光明,王光,王嫒,王利华[9](2013)在《紫外诱变育种在瘤胃厌氧真菌中的应用效果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试验以A、B、C、D四种瘤胃厌氧真菌为材料,研究紫外诱变对其的诱变效果。结果发现:20 w灯管、照射距离20 cm、照射时间90 s时,致死率即可达到80%以上;诱变后B菌株的羧甲基纤维素酶活性提高11.6%,但此突变不可稳定遗传,传代到第5代时,突变基本消失。(本文来源于《中国草食动物科学》期刊2013年04期)
张晓燕,毛华明,杨舒黎,邓卫东,樊月圆[10](2013)在《瘤胃厌氧真菌的作用及其分子生物学研究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瘤胃厌氧真菌这一特殊的菌群除在瘤胃中发挥重要作用外,其分泌的高活性纤维素酶的应用价值也备受关注,因传统培养的局限性,因此,利用分子生物技术开展的研究逐渐深入。作者主要从瘤胃厌氧真菌的特点和多样性出发,厌氧真菌对结构性碳水化合物、淀粉和蛋白质的降解及在瘤胃生态环境中的作用进行了分析,并对研究瘤胃厌氧真菌的分子生物学方法如内转录间隔区(ITS)、变性梯度凝胶电泳(DGGE)、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PCR,RT-PCR)和宏基因组学(metagenomics)等进行了阐述,以期为瘤胃厌氧真菌的研究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中国畜牧兽医》期刊2013年03期)
瘤胃厌氧真菌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试验旨在利用建立的高效液相色谱法研究瘤胃甲烷菌共存对厌氧真菌代谢产有机酸特性的影响。根据6种有机酸的化学特性确定紫外检测波长、缓冲液浓度、p H、流速、柱温和进样量等液相色谱条件;利用建立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厌氧真菌纯培养及厌氧真菌与甲烷菌共培养上清液中6种有机酸的含量。结果表明,高效液相色谱采用的条件为:5 mmol/L磷酸二氢钾-磷酸缓冲液(p H=2.4)作为流动相,流速为0.5 m L/min,柱温25℃,进样量为20μL,214 nm波长检测。6种有机酸能够在30 min内得到良好分离。各种有机酸的线性相关系数均大于0.999,检测限为0.20~1.00μmol/L,定量限为0.667~3.333μmol/L,回收率为92.17%~101.61%。甲烷菌共存影响了厌氧真菌的代谢产物。厌氧真菌利用葡萄糖的主要水溶性代谢产物为甲酸、乳酸、乙酸,以及微量琥珀酸、柠檬酸、α-酮戊二酸及乙醇;甲烷菌共存显着降低了上清液中甲酸和乳酸的含量(P<0.05),显着增加了乙酸含量(P<0.05)。综上,本试验利用建立的高效液相色谱法可快捷、灵敏、有效地检测厌氧真菌代谢葡萄糖产生的6种有机酸的含量,并发现甲烷菌共存显着促进了厌氧真菌氢化酶体对碳水化合物的代谢。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瘤胃厌氧真菌论文参考文献
[1].李亚丹,杨辉,卢向阳,田云.不同饲料饲养黄牛瘤胃厌氧真菌的多样性对比研究[J].西南农业学报.2017
[2].李袁飞,孙美洲,成艳芬,朱伟云.高效液相色谱法研究瘤胃甲烷菌共存对厌氧真菌代谢产生有机酸特性的影响[J].动物营养学报.2017
[3].魏亚琴.牦牛瘤胃厌氧真菌与甲烷菌共培养物的多样性及其纤维降解特性研究[D].兰州大学.2016
[4].次旦多吉.瘤胃厌氧真菌不同底物发酵特性和酶活比较[C].国家教师科研专项基金科研成果(华声卷2).2015
[5].李敏,那仁图雅,周非帆,石彩霞,王海荣.3株瘤胃厌氧真菌的分离与鉴定[J].黑龙江畜牧兽医.2015
[6].汪艳,李晓,陈勇,武运.来源于瘤胃厌氧真菌Neocallimastixfrontalis木聚糖酶在毕赤酵母中的表达[J].生物技术通报.2015
[7].毛胜勇,姚文,陈勇.山羊瘤胃和粪便中厌氧真菌的分离及发酵粗饲料能力初探[J].草业学报.2014
[8].孙美洲,金巍,李袁飞,毛胜勇,成艳芬.瘤胃降解粗纤维产甲烷的厌氧真菌与甲烷菌共培养物的分离鉴定[J].微生物学报.2014
[9].周光明,王光,王嫒,王利华.紫外诱变育种在瘤胃厌氧真菌中的应用效果研究[J].中国草食动物科学.2013
[10].张晓燕,毛华明,杨舒黎,邓卫东,樊月圆.瘤胃厌氧真菌的作用及其分子生物学研究方法[J].中国畜牧兽医.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