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体内抗肿瘤活性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抗肿瘤,阿霉素,细胞,纳米,活性,胶束,敏感。
体内抗肿瘤活性论文文献综述
邢晗,宁晨,孔德璇,蔡卉,周时雨[1](2019)在《高抗肿瘤活性汉黄芩素衍生物GL-V9在大鼠体内的组织分布和排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抗肿瘤化合物汉黄芩素衍生物GL-V9在大鼠体内的组织分布及排泄特点。方法:组织分布实验中,灌胃给予50 mg/kg的GL-V9混悬液后,根据既定的时间点处死大鼠,采集相应的血浆样品和胃、小肠、肝脏等组织样品,然后以乙酸乙酯作为提取剂对生物样品进行处理后通过UPLC-MS/MS法测定其中的GL-V9含量。排泄实验中,同样灌胃给予大鼠50 mg/kg的GL-V9混悬液,按照既定的时间段收集粪便、尿液和胆汁样品,测定排泄样品中GL-V9的含量,获得相应的累积排泄率。结果:各组织和排泄样品中GL-V9在2~1 000 n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2>0.99)。组织分布实验结果显示,灌胃给药后GL-V9由胃肠道逐渐向肝脏、肺、肾组织分布,在脑、心和血浆中的含量较低。排泄实验表明,口服给药后,粪便中GL-V9排泄量最高,累积排泄率达(75.41±41.77)%。结论:GL-V9在大鼠各组织中的分布较为广泛,尤其是胃肠道、肝脏、肺和肾脏组织,而粪便则是GL-V9在大鼠体内的主要排泄途径。(本文来源于《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期刊2019年08期)
魏志豪[2](2019)在《羟基喜树碱与槲皮素联合用药纳米混悬剂的体内外抗肿瘤活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化疗是目前癌症治疗的有效手段之一,而化疗药物则普遍存在一个共同缺陷,毒副作用大且往往容易产生多药耐药性,因此,在保证已有化疗药物药效的同时,降低它的毒副作用,则成为目前肿瘤治疗领域发展的新方向。为解决肿瘤细胞的多药耐药性,临床上通常采用联合用药的方式。在此背景下,本课题以羟基喜树碱和槲皮素为模型药物,旨在制备一种增效减毒的联合用药纳米混悬剂。本课题首先通过MTT实验对羟基喜树碱和槲皮素的联合用药最佳比例进行筛选,在控制总药量相同的情况下,研究耐药肿瘤细胞(A549/PTX)在不同药物比例下培养24小时后的细胞活性,结果发现当槲皮素和羟基喜树碱质量比为2:3时,具有较好的杀伤作用,由此确定了最佳的联合用药比例为槲皮素:羟基喜树碱=2:3。以聚乙二醇胺(NH_2-PEG-NH_2)为引发剂,引发L-天冬氨酸-4-苄酯-N-羧基环内酸酐(BLA-NCA)开环缩合,得到不同嵌段比的两亲性叁嵌段共聚物聚天冬氨酸苄酯-聚乙二醇-聚天冬氨酸苄酯(PBLA-PEG-PBLA),通过核磁、红外等手段证实嵌段共聚物的合成。以此类共聚物为稳定剂,羟基喜树碱和槲皮素为模型药物,采用微沉淀-高压匀质法制备了联合用药纳米混悬剂,通过单因素考察法对稳定剂嵌段比、稳定剂与药物比和匀质压力进行考察,确定了最优条件为:稳定剂嵌段比为1:15,稳定剂与药物比为2:1,匀质压力:250bar 5次、500bar 5次、900bar 25次。按照最优条件分别制备了羟基喜树碱纳米混悬剂(HCPT-NPs)、槲皮素纳米混悬剂(QUR-NPs)和联合用药纳米混悬剂(HQ-NPs),所得叁种纳米混悬剂的平均粒径在200nm左右,PDI约为0.2。储存稳定性、稀释稳定性、血浆稳定性结果表明,叁种纳米混悬剂在不同条件下的稳定性相对较好。利用差式扫描量热分析(DSC)和X-射线粉末衍射(XRD)研究表明,羟基喜树碱和槲皮素制备成纳米混悬剂后,晶型发生了一定程度的改变。通过溶血实验证实制备的纳米混悬剂可以通过静脉注射给药,不会产生溶血现象。通过MTT法考察了空白材料对正常肝细胞HL-7702的细胞毒性,结果表明空白材料生物相容性良好,无明显毒性;此外,考察了HCPT-NPs、QUR-NPs、HQ-NPs和联合游离药物对耐药肿瘤细胞A549/PTX和非耐药肿瘤细胞HepG2作用24h后的细胞毒性,结果发现,联合用药对于耐药肿瘤细胞表现出良好的杀伤作用。推测是由于槲皮素抑制了耐药肿瘤细胞中P-gp的过度表达,减少了药物的排出,导致了较好的抗肿瘤效果。为此,进一步测定了HQ-NPs和HCPT-NPs对A549/PTX作用相同时间后,A549/PTX细胞对羟基喜树碱的摄取含量,结果发现,HQ-NPs组中羟基喜树碱摄取量从0.5h到2h的增加量约为HCPT-NPs组的2倍。最后通过给药后小鼠肿瘤体积的变化可以看出,QUR-NPs组的抗肿瘤效果相对较弱,HCPT-NPs组和HQ-NPs组对肿瘤作用较好,肿瘤体积增长较少,且两者没有明显差异。然而HCPT-NPs组在治疗过程中,小鼠体重下降明显,小鼠死亡率达到50%,其他组无小鼠死亡。胸腺指数、脾脏指数结果显示,各组小鼠在同等给药剂量的条件下,HCPT-NPs组的胸腺指数和脾脏指数分别为4.31±0.29和1.38±0.09,均低于生理盐水组的胸腺指数和脾脏指数6.50±0.82和2.52±0.67,而HQ-NPs组的胸腺指数和脾脏指数分别为7.25±0.82和3.07±0.55,高于生理盐水组,表明HCPT-NPs组引起了免疫组织损伤,导致脾脏指数较低,而HQ-NPs组由于槲皮素对于免疫器官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H&E染色切片也证实HQ-NPs组减小了药物对组织的损伤。本课题将羟基喜树碱与槲皮素联合使用,利用槲皮素的抗耐药作用抑制耐药肿瘤细胞中P-gp的过度表达,减少细胞对于羟基喜树碱的排出,从而达到较好的抗肿瘤效果。此外槲皮素可以对组织器官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两者联合,可在达到较好抗肿瘤效果的同时,减小药物的毒副作用。(本文来源于《河南大学》期刊2019-06-01)
李大鹏[3](2019)在《pH超灵敏的高分子前药协同输送体系的构建及体内外抗肿瘤活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化疗是癌症临床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然而传统的化疗药物由于肿瘤选择性较差,导致治疗效果不显着,且常伴随严重的毒副作用。近年来,随着纳米药物传递体系的不断发展和深入研究,具有良好生物相容性的高分子前药成为肿瘤治疗的研究热点。与传统的物理包埋纳米药物载体相比,化学键合的高分子前药能显着提高药物的负载能力;避免药物在血液循环中的扩散,显着降低毒副作用的同时提高药物的生物利用率;精确调控药物在肿瘤细胞内的释放行为。然而,目前高分子前药依然没有在临床上得到广泛应用,究其原因是肿瘤部位存在生理屏障,仅仅通过肿瘤的高渗透和滞留(EPR)效应无法在肿瘤部位取得理想的药物浓度,以及被肿瘤细胞摄取后高分子前药无法短时间内快速释放药物,影响杀死肿瘤细胞能力。因此,迫切需要开发出一种新型的高分子前药纳米输送体系,能显着提高药物在肿瘤部位的靶向富集以及胞内快速释放药物的能力。肿瘤组织细胞异常增殖,通过糖酵解供能,这种的异常代谢产生大量乳酸导致肿瘤组织由血管到肿瘤组织内部pH逐步降低。组织低pH、相对低氧以及特异性蛋白异常表达等条件可以用来设计智能高分子前药控释系统。由于酸性环境是肿瘤组织的一种特性,并且存在着pH的梯度差异:血管处pH约为7.4;肿瘤组织(胞外)自外而内逐渐降低,pH范围在6.5-7.0之间;肿瘤细胞内细胞器(内涵体和溶酶体)中pH在4.0-6.0。因此,肿瘤组织pH梯度变化可以用来设计多功能的高分子前药控释系统。本课题组之前基于聚原酸酯主链制备了多种肿瘤组织pH超敏感的药物载体,所以通过进一步的结构调控和分子优化有望构建pH超敏感的高分子前药输送体系。另外,在临床上多种化疗药物联合使用可显着提高化疗疗效。本论文基于聚原酸酯(POEA-g-NH2)和5-氟尿嘧啶衍生物通过接枝反应制备pH超敏感的高分子前药输送体系,再通过包埋疏水性化疗药物阿霉素(DOX)构建pH超敏感的高分子前药协同输送体系,最后通过一系列体内外抗肿瘤实验评估其化疗效果。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首先5-氟尿嘧啶在氢氧化钾存在下与氯乙酸反应合成5-氟尿嘧啶衍生物(5-氟尿嘧啶-1-乙酸,5-FUA),然后5-FUA以不同比例通过酰胺反应接枝到聚原酸酯(POEA-g-NH2)上,最后经透析、冷冻干燥得到最终产物(P-FUA20、P-FUA50和P-FUA80)。通过核磁共振、紫外分光光度法分别测定聚合物前药的分子结构、载药量和接枝率。P-FUA20、P-FUA50和P-FUA80叁种聚合物前药中5-FUA的载药量分别是6.14%、14.27%和21.24%,接枝率分别为19.58%,49.38%和79.25%。(2)两亲性的聚合物前药在水溶液可通过自组装形成空白前药胶束(P-FU20、P-FU50和P-FU80)及载阿霉素前药胶束(P-FU20-DOX、P-FU50-DOX和P-FU80-DOX)。经动态光衍射仪(DLS)检测胶束粒径与电位,空白前药胶束(P-FU20、P-FU50和P-FU80)平均粒径分别为158.2 nm、148.5 nm、168.2 nm,电位分别为-20.6mV、-18.1mV、-15.3mV;载阿霉素前药胶束(P-FU20-DOX、P-FU50-DOX和P-FU80-DOX)的平均粒径分别为211.5nm、235.0nm,223.6nm。经酶标仪检测,胶束P-FU20-DOX、P-FU50-DOX和P-FU80-DOX的载药量分别是6.4%、7.5%和6.7%,载药效率分别为53.1%、55.3%和49.1%。通过荧光分光光度计检测粒子的临界胶束浓度(CMC),P-FU20、P-FU50和P-FU80胶束的CMC分别为9.0×10-4 mg/mL、8.0×10-4 mg/mL以及1.5×10-4 mg/mL。核磁共振、DLS法检测胶束粒子在不同pH条件下的水解速率与粒径变化,同时用酶标仪与紫外分光光度法分别对不同pH环境下药物释放进行检测,实验结果如下:pH~7.4条件下,各胶束中原酸酯无降解,粒径无明显变化,24小时内各载阿霉素胶束中药物的最大释放量分别小于16%(阿霉素)和8%(5-FUA)。pH~6.5条件下,原酸酯键12小时内完成降解,粒径在24小时内不断增大,最大粒径超过900 nm;24小时内药物的最大释放量分别小于60%(阿霉素)和40%(5-FUA)。pH~5.5条件下,原酸酯快速降解,6小时后,P-FU20与P-FU50胶束中原酸酯完全降解,而P-FU80胶束中原酸酯水解也达到94%,胶束粒径快速增加,12小时后都达到了800 nm左右,24小时后,胶束崩解;各载药胶束中DOX与5-FUA的药物释放量处于80-90%之间。(3)选用H22细胞与HepG2细胞对空白前药胶束与载阿霉素前药胶束进行相关的体外实验。采用MTT法检测空白/载阿霉素前药胶束细胞毒性,结果表明,胶束中物理包埋与化学键合的两种药物都可以对细胞产生等效于游离药物的毒性作用;采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定性分析载阿霉素前药胶束被平面细胞摄取能力和在HepG2多细胞球体(HepG2 MTCS)中的渗透能力,结果表明载阿霉素前药胶束可被细胞摄取并释放出药物,并且在HepG2 MTCS中拥有更好的组织渗透能力。流式细胞仪与Image J软件分别用于载阿霉素前药胶束的细胞摄取能力与在HepG2 MTCS中渗透能力的定量分析,结果与定性实验相一致。荧光倒置显微镜下观察前药胶束体系对HepG2 MTCS的生长抑制能力,结果表面,协同载药前药组具有更好的抑制效果。(4)选用H22肿瘤小鼠模型考察协同前药胶束体内药物分布情况及抑瘤能力。药物分布实验结果表明,协同前药胶束可有效延长药物在血液中的循环时间,提高药物在肿瘤部位的富集能力。与游离药物组比较,P-FU20-DOX、P-FU50-DOX和P-FU80-DOX组肿瘤部位的阿霉素和5-FUA最高药物浓度提高了两倍,并能有效维持相对较高的药物浓度。抑瘤实验结果表明协同前药胶束具有更好的抑瘤能力。同时通过小鼠体重变化与组织切片分析,协同前药胶束可有效减轻药物对心脏的毒副作用,同时增强对肿瘤组织的破坏效果。综上所述,pH超敏感的高分子协同前药胶束具有以下特点:1)粒径适宜且均一,CMC较低有利于粒子血液长循环,生理pH下粒径稳定;2)到达肿瘤组织后快速响应胞外pH,导致胶束粒径逐步增大,增强药物滞留能力:3)被肿瘤细胞摄取后,在胞内较低的pH和酶的作用下,粒径进一步增大直至崩解,药物快速释放,增强杀死肿瘤细胞的能力。通过进一步的功能修饰和结构优化,基于主链聚原酸酯、5-氟尿嘧啶和阿霉素构建的pH超灵敏高分子协同前药系统有望应用于临床研究。(本文来源于《安徽大学》期刊2019-05-01)
曾小丽[4](2019)在《pH敏感的小分子前药协同输送体系的构建及体内外抗肿瘤活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化疗是临床上治疗恶性肿瘤主要的治疗策略,然而许多一线抗癌药物如5-氟尿嘧啶(5FU)、阿霉素(DOX)等由于肿瘤选择性较差,导致治疗效果不显着并且伴随着严重的毒副作用。近年来,随着纳米药物输送体系的不断发展和深入研究,具有良好生物相容性的小分子纳米前药输送体系成为肿瘤治疗的研究热点。小分子前药不仅保留了传统物理包埋纳米药物载体及高分子前药的优点,而且具有结构明确、制备简单、载药量高、代谢清楚等优势,从而实现药物的精确调控,增强化疗效果。然而,目前小分子纳米前药输送体系依然没有在临床上得到应用,究其原因是肿瘤内部存在生理屏障,仅仅通过肿瘤的渗透和滞留(EPR)效应无法在肿瘤部位取得理想的药物浓度,以及被肿瘤细胞摄取后小分子前药无法短时间内快速释放药物,影响杀死肿瘤细胞能力。鉴于此,迫切需要开发一种新型的小分子前药纳米输送体系,结合协同给药的优势,显着提高药物在肿瘤部位的靶向富集、细胞摄取以及胞内可控释放药物的能力。由于肿瘤细胞异常的代谢,导致肿瘤组织微环境与正常组织存在差异。因此可利用肿瘤组织特异的微环境实现药物在肿瘤部位的靶向富集和可控输送。pH敏感的药物输送体系由于具有酸响应基团或化学键,可特异性地识别肿瘤微酸环境。所以,选择合适的酸响应基团或化学键,并且通过进一步的结构优化,有望构建理想的pH敏感的小分子前药输送体系。研究表明,在同等微酸条件下,原酸酯键的水解能力比乙缩醛,缩酮,腙键等快1-4个等级。因此,可选择原酸酯键构建兼具肿瘤靶向富集及可控、高效释药的pH敏感小分子前药。本论文基于原酸酯键、5-氟尿嘧啶和硬脂醇构建了pH敏感的小分子前药输送体系,再通过包埋疏水性化疗药物阿霉素(DOX)制备pH敏感的小分子前药协同输送体系,最后通过一系列体内外抗肿瘤实验评估其化疗效果。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硬脂醇与2,2,2-叁氟-N-(2-甲氧基-[1,3]二戊烷-4-亚甲基)乙酰胺(OE)进行酯交换,产物与5-氟尿嘧啶-1-乙酸进行酰胺反应,制成具有pH敏感的的小分子前药(C18-oe-fu),作为对照,硬脂醇与5-氟尿嘧啶-1-乙酸直接反应合成不含原酸酯键的5-氟尿嘧啶小分子前药(C18-5fu),分别通过1HNMR、13 CNMR和质谱证实两种前药小分子合成正确。(2)利用水包油单层乳液挥发法将两种小分子前药分别制备成5-氟尿嘧陡纳米前药输送体系(NP1)和pH敏感的5-氟尿嘧啶纳米前药系输送体系(NP2)。通过透射电镜(TEM)和纳米粒度仪(DLS)测定两种前药纳米输送体系的粒径都在200 nm以内,并且形貌规整、呈球形结构。原酸酯核磁共振和粒径降解实验显示NP2在中性环境原酸酯键无降解、粒径无变化,在pH5.0条件下原酸酯键降解、粒径逐步减小;而NP1在pH7.4和pH5.0时原酸酯键都未降解、粒径都无变化。通过NP1和NP2的体外降解行为对比,结果表明键合原酸酯键的NP2具有肿瘤胞内pH可降解特性。(3)将另一种抗肿瘤药阿霉素包载在小分子前药纳米制剂的内部制备成双重载药纳米前药输送体系NP/DOX,测得其粒径约200nm,粒径相对较小,NP1/DOX和NP2/DOX药物载药量分别为20.7%和15.4%。体外药物释放实验表明,NP1/DOX中5-氟尿嘧啶和阿霉素在pH7.4和pH5.0条件下释放缓慢,120小时后释放20%左右,而NP2/DOX中5-氟尿嘧啶和阿霉素在pH7.4条件下释放缓慢,但在pH5.0条件下释放加速,120小时后释放80%左右。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和流式细胞仪测定的结果显示,两种纳米前药输送体系协同输送体系均可被A549,HepG-2和H22细胞有效摄取A549,HepG-2和H22细胞在体外有效摄取,且NP2/DOX的摄取能力强于NP1/DOX,这可能是由于pH敏感的纳米前药输送体系协同输送体系被肿瘤细胞摄取后在胞内更易降解、释放药物的原因。体外细胞毒性实验表明,与叁种癌细胞共培养24和48小时后,无论空白还是载阿霉素前药,pH敏感的小分子前药输送体系都表现出更强的杀死肿瘤细胞的能力,这与其胞内较快的酸响应性和药物释放能力密切相关。另外,细胞凋亡实验结果同样表明,pH敏感的纳米前药输送体系具有更有效的促进细胞凋亡的能力。(4)小分子前药纳米输送体系在小鼠体内的药物分布实验结果表明,pH敏感的小分子前药输送体系可显着增强血液及肿瘤部位的药物浓度,且可降低药物在正常组织的分布。体内抑瘤实验结果表明,pH敏感的小分子前药纳米协同输送体系具有更强的抑瘤效果,且可显着延长负瘤小鼠的寿命。综上所述,结构明确、制备方法简单的pH敏感小分子前药协同输送体系可显着降低毒副作用、增强抗肿瘤效果。通过进一步的功能修饰和结构优化,基于原酸酯键、5-氟尿嘧啶和阿霉素构建的pH灵敏小分子前药协同输送体系有望应用于临床研究。(本文来源于《安徽大学》期刊2019-05-01)
薛珊,王程,杨蕾磊,康四和,陈科力[5](2019)在《蜈蚣提取物体外抗肿瘤活性比较及体内活性评价》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比较蜈蚣干品和鲜品不同提取物的体外抗肿瘤活性,并评价其体内抗肿瘤活性。方法:蜈蚣干品和鲜品的水、30%、50%、70%及95%乙醇提取物分别处理MGC803细胞,采用MTT法检测细胞生长抑制率,计算半数抑制浓度(IC_(50));观察蜈蚣提取物对H22腹水瘤小鼠的生存期和实体瘤小鼠的抑瘤率的影响。结果:蜈蚣干品和鲜品不同提取物对肿瘤细胞的IC50值相近,而蜈蚣水提取物的IC_(50)值相对最小。蜈蚣水提取物能延长腹水瘤小鼠的生存期;对实体瘤小鼠瘤重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但中剂量和高剂量组有部分动物加速死亡。结论:多种提取方法得到的蜈蚣提取物均具有体外抗肿瘤活性,蜈蚣水提取物有一定的体内抗肿瘤活性,但超剂量使用有一定的毒性。(本文来源于《中国医院药学杂志》期刊2019年04期)
白银亮[6](2019)在《四种新型氧钒配合物的制备、DNA键合作用及体外体内抗肿瘤活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背景与目的:恶性肿瘤严重威胁人类健康,是目前死亡率最高的疾病。以金属铂类为代表的金属抗肿瘤药物具有广谱强效的优点,仍是目前化疗药物研究的热点之一。近年来研究发现,金属钒配合物具有毒性低和抗肿瘤活性强等特点,尤其是氧钒配合物的抗肿瘤潜力更是被广泛关注。本文拟设计合成四种新型的氧钒配合物,探讨其与DNA的相互作用模式,并通过体外肿瘤细胞株增殖实验和体内裸鼠移植瘤模型对其活性进行评价,并探讨其抗肿瘤作用机制,以期为氧钒配合物抗肿瘤作用研究提供新的实验依据。方法:合成四种含不同取代基的苯并咪唑菲啰啉类氧钒配合物并通过采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IR)、电喷雾质谱(ES-MS)和核磁共振(NMR)对其结构进行表征。运用电子吸收光谱法、荧光光谱法、粘度测量法以及琼脂糖凝胶电泳法评价新合成的氧钒配合物与DNA的相互作用模式。MTT法检测氧钒配合物及其配体对7株人肿瘤细胞株(人胃癌SGC-7901细胞、人宫颈癌He La细胞、人膀胱癌BIU-87细胞、人肺癌SPC-A-1细胞、人肝癌Hep G2细胞、人结肠癌HT-29细胞和人胰腺癌PANC-1细胞)体外增殖抑制作用并计算出相应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值。采用流式细胞术PI染色检测细胞周期,Annexin V-FITC/PI双染法检测细胞凋亡,荧光探针DCFH-DA检测细胞内的ROS水平,Hoechst33258荧光染色法观察细胞核形态,JC-1染色法检测细胞线粒体膜电位,Western blot检测细胞凋亡相关蛋白(Bax、Bcl-2、Cyt-C、Cleaved caspase-3、Cleaved caspase-8和Cleaved caspase-9)和细胞周期调控相关蛋白(p16、Cyclin D1、CDK4和p-Rb)的表达。通过小鼠急性毒性实验,采用Bliss法计算配合物的半数致死剂量(LD50),采用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组织病理学改变。建立裸鼠人宫颈癌He La细胞移植瘤模型,分别测量并记录瘤移植后当天(0 d)、第7天(7 d)、14天(14 d)、21天(21 d)和28天(28 d)裸鼠体重和瘤体积值,分别于瘤移植后第7 d和28 d开对裸鼠进行活体成像测量。通过TUNEL(FITC)+DAPI双染法检测瘤组织中He La细胞凋亡,采用免疫组化检测Ki-67和p16在瘤组织中的表达。结果:合成并表征了四种含不同取代基的苯并咪唑菲啰啉类氧钒配合物,即VO(hntdtsc)NPIP、VO(hntdtsc)CPIP、VO(hntdtsc)MEPIP和VO(hntdtsc)HPIP。四种配合物均能以非共价插入方式与CT-DNA相结合,能够有效断裂质粒DNA,根据结合常数Kb大小可知其DNA亲和力大小依次为:VO(hntdtsc)NPIP>VO(hntdtsc)CPIP>VO(hntdtsc)MEPIP>VO(hntdtsc)HPIP。四种氧钒配合物对7株人肿瘤细胞株均有一定的增殖抑制作用,其中VO(hntdtsc)NPIP的活性最强,其对7株人肿瘤细胞株的IC50值依次为:Hela(1.09±0.16μM)、BIU-87(4.51±0.68μM)、SPC-A-1(7.61±0.55μM)、SGC-7901(14.23±1.36μM)、HT-29(26.34±4.11μM)、PANC-1(35.23±6.25μM)、Hep G2(19.32±3.45μM)。VO(hntdtsc)NPIP对Hela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比顺铂更强,IC50值仅为顺铂(5.54±0.81μM)的五分之一。VO(hntdtsc)NPIP(0.5、1.0、2.0μM)分别作用24、48和72 h后对Hela细胞的抑制率依次为:24 h:(10.37±1.01)%、(22.55±3.23)%和(34.52±4.61)%;48 h:(35.33±3.36)%、(45.30±7.23)%和(57.46±6.69)%;72 h:(42.36±7.33)%、(60.44±8.63)%和(74.61±7.81)%。VO(hntdtsc)NPIP作用48 h后,显着增加He La细胞G0/G1期细胞比例(F=22.03,P<0.01),降低S期细胞比例(F=16.14,P<0.05),呈浓度依赖地增加He La细胞的凋亡率(F=43.65,P<0.001)。Hoechst 33258染色结果显示,随着配合物VO(hntdtsc)NPIP作用浓度的增加,Hela细胞明显呈现出细胞核碎裂、核浓缩致密以及强蓝色荧光现象。DCFH-DA检测结果显示,VO(hntdtsc)NPIP显着升高细胞内的ROS水平(F=112.24,P<0.001)。JC-1染色结果显示,配合物VO(hntdtsc)NPIP呈浓度依赖地增加He La细胞绿色荧光强度(F=55.22,P<0.01),即诱导He La细胞线粒体膜电位的下降。Western blot结果显示,配合物VO(hntdtsc)NPIP显着抑制Bcl-2蛋白的表达(F=33.12,P<0.001),降低Bcl-2/Bax比值(F=86.74,P<0.001),增加Bax、Cyt-C、Cleaved caspase-3、Cleaved caspase-8和Cleaved caspase-9的表达(F=16.22,P<0.05;F=54.32,P<0.001;F=25.54,P<0.01;F=34.68,P<0.001;F=40.63,P<0.001);显着增加p16蛋白的表达(F=68.55,P<0.001),降低Cyclin D1、CDK4和p-Rb蛋白的表达(F=19.15,P<0.05;F=20.41,P<0.05;F=75.46,P<0.001)。小鼠的急性毒性试验得出配合物VO(hntdtsc)NPIP的LD50值为24.26 mg/kg,病理学检测表明4.0 mg/kg剂量组对小鼠心脏、肝、肾和肺组织均无明显毒性。第28 d检测结果显示,配合物VO(hntdtsc)NPIP(1.0、2.0、4.0 mg/kg)可呈剂量依赖地抑制裸鼠He La细胞移植瘤体积的增大(F=134.60,P<0.001),降低裸鼠活体成像相对光强度值(F=89.65,P<0.001),即抑制移植瘤的生长和转移。TUNEL(FITC)+DAPI双染结果显示,配合物VO(hntdtsc)NPIP呈剂量依赖地升高绿色荧光/蓝色荧光比值(F=133.14,P<0.001),即增加了移植瘤组织中He La细胞的凋亡率。免疫组化结果显示,VO(hntdtsc)NPIP处理组可显着降低Ki-67染色阳性细胞率(F=140.22,P<0.001),显着升高p16染色阳性细胞率(F=79.55,P<0.01)。结论:四种氧钒配合物具有DNA键合作用,均有显着的的肿瘤细胞增殖抑制作用,其中VO(hntdtsc)NPIP的活性最强。VO(hntdtsc)NPIP在体外和体内均对人宫颈癌He La细胞均有显着的增殖抑制作用,其通过p16-Cyclin D1-CDK4-p-Rb途径对细胞周期G0/G1期的阻滞作用和通过Caspase依赖性线粒体凋亡途径诱导的细胞凋亡作用可能介导了该过程。(本文来源于《兰州大学》期刊2019-01-01)
刘佳,包海鹰,图力古尔,李欣,张亮[7](2019)在《灰树花提取物的体内抗肿瘤及免疫活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灰树花不同极性溶剂提取物在小鼠体内的抗肿瘤和机体免疫活性。【方法】按极性从低到高依次采用石油醚、乙酸乙酯、丙酮和甲醇加热回流提取灰树花子实体,获得石油醚提取物、乙酸乙酯提取物、丙酮提取物和甲醇提取物。70只SPF级昆明小鼠(雌雄各半)分为7组,每组10只,分别标记为空白组、模型组、CTX阳性组及灰树花子实体石油醚、乙酸乙酯、丙酮及甲醇提取物组,小鼠接瘤后第2天开始给药,空白组不给药及生理盐水,模型组给予生理盐水,CTX阳性组隔天腹腔注射CTX 20mg/kg,石油醚、乙酸乙酯、丙酮和甲醇提取物组每天灌胃相应的灰树花子实体提取物,抑瘤10d。通过检测肿瘤抑制率,脏器指数,血清中影响因子干扰素-γ(INF-γ)、白细胞介素-2(IL-2)、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过氧化氢酶(CAT)、丙二醛(MDA)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等指标及肿瘤切片观察,研究灰树花子实体不同极性溶剂提取物对Hep-A-22荷瘤小鼠体内抗肿瘤、免疫活性及抗氧化作用。同时,通过小鼠耳肿胀试验和腹腔巨噬细胞吞噬试验进一步探究灰树花子实体提取物的免疫活性作用。【结果】各给药组均具有抑制肿瘤生长作用,其中灰树花子实体甲醇提取物组抑瘤效果最佳(52.31%),与模型组相比有极显着性差异(P<0.01),该组血清中IL-2、INF-γ和SOD含量极显着增加(P<0.01),CAT含量显着增加(P<0.05),并与抑制肿瘤具有相关性。通过HE染色和荧光染色后的肿瘤细胞观察,发现肿瘤细胞出现大面积坏死、消融等现象;各给药组对小鼠二甲苯耳肿胀均有抑制效果,其中甲醇组和乙酸乙酯组效果较好,与空白组差异性极显着(P<0.01)。【结论】灰树花甲醇提取物和乙酸乙酯提取物具有良好的抑制肿瘤生长效果。甲醇提取物组能够显着提高小鼠腹腔巨噬细胞活性,从而提高机体免疫活性,并与其抗肿瘤作用具有相关性。(本文来源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9年04期)
蒋征奎,李晓,王学方[8](2018)在《分子靶向药物索拉非尼微晶制剂的制备及其裸鼠体内抗肿瘤活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制备分子靶向药物索拉非尼(sorafenib)的微晶制剂,确定其在体内的缓释性质与是否具有对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的长效抗肿瘤活性。方法制备索拉非尼的增溶制剂与微晶制剂,建立HCC细胞MHCC97-H的皮下肿瘤模型,在MHCC97-H细胞皮下肿瘤中分别注射索拉非尼的增溶制剂或微晶制剂,在系列时间点留取实验动物的血液或肿瘤组织标本,通过检测血液与肿瘤标本中索拉非尼的含量确定微晶制剂是否具有缓释特性。进一步,在皮下肿瘤组织中分别注射索拉非尼的增溶制剂或微晶制剂,检测肿瘤组织在免疫缺陷小鼠皮下的生长情况。以定量PCR(qPCR)检测皮下肿瘤中上皮间质转化(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相关指示分子的mRNA表达。从皮下肿瘤组织表面剥取性状良好的组织微块,移植于免疫缺陷小鼠肝脏,检测不同组皮下肿瘤中HCC细胞在肝脏原位的生长情况。结果与索拉非尼增溶制剂相比,索拉非尼微晶制剂具有缓释特性。单次给予索拉非尼微晶制剂能够实现对HCC皮下肿瘤的抑制作用。结论制备得到分子靶向药物索拉非尼微晶制剂,其具明确的抗肿瘤活性。(本文来源于《中国药学杂志》期刊2018年11期)
李永明[9](2018)在《功能肽修饰阿霉素的合成及其体内外抗肿瘤活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阿霉素是现今使用的广谱性抗肿瘤药物,可广泛应用于乳腺癌、胃癌、肝癌等多种肿瘤治疗。然而,现用阿霉素存在负载率不高、具有副作用等不足。因此,对阿霉素进行改良,提高药物负载率、降低毒副作用,为癌症患者提供更好的治疗手段。本论文旨在通过制备六种功能性多肽与阿霉素的键合体,来提高阿霉素的生物相容性、负载率、降低毒副作用等,对所合成的多肽-阿霉素键合体进行抗肿瘤HepG2细胞的毒性、体内分布及血液学研究,以期为其临床试验应用提供一定实验基础。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采用固相合成方法制备叁种靶向肽(NGR、RGD、YIGSR)与叁种穿膜肽(CGNKRTR、RKKRRQRRR、RRRRRRR),通过叁步液相方法合成了多肽与阿霉素的键合体。经氢核磁和液相-质谱确定所合成的多肽-阿霉素为目标产物,且纯度均达到95%以上。2.运用共聚焦显微镜和MTT法考察结果表明,合成的功能肽-阿霉素能够大量的被HepG2肿瘤细胞所摄取,起到肿瘤细胞生长抑制作用,且都可以促进药物的吸收,其中细胞穿膜肽键合阿霉素能够响应酸敏感大量进入细胞核及细胞质中。3.运用活体成像系统检测结果表明,功能肽-阿霉素给药后在肿瘤中均有较多的分布;相比阿霉素在内脏中的分布,功能肽-阿霉素在个别内脏中有分布减少。运用血细胞分析仪检测的研究结果表明,阿霉素对白细胞、淋巴细胞和血小板影响较大,而功能肽-阿霉素对其影响较小;所有药物给药后对红细胞的影响较小,对粒细胞的影响较显着;随着药物代谢的清除,各指标逐渐恢复正常。上述研究表明靶向肽和细胞穿膜肽键合阿霉素是可行的,它具有更好的溶合性、缓释性、响应性,且可提高肿瘤细胞的摄取量,减小内脏毒性分布范围,这些研究结果为多肽类阿霉素药物研提供了的新方法,为其进一步应用奠定了一定的实验基础。(本文来源于《天津大学》期刊2018-05-01)
汤庭荣[10](2018)在《欣珞铂体内外抗肿瘤活性及相关毒性评价》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化合物欣珞铂的体内外抗肿瘤活性及肝肾毒性,并与洛铂进行比较。[方法]以人乳腺癌细胞株MCF-7、人非小细胞肺腺癌细胞株A549、人胃癌细胞株MKN74和人结肠癌细胞株HCT116为模型,采用MTT法检测化合物欣珞铂对细胞生长增殖的影响;采用流式细胞术(FCM)检测化合物欣珞铂对MCF-7和A549细胞周期分布及凋亡发生的影响;以小鼠移植性肉瘤S180为模型,抑瘤率为指标(%),评价化合物欣珞铂体内对肿瘤生长的抑制作用;以荷瘤小鼠体重变化、胸腺指数和脾脏指数、肝脏系数和肾脏系数为指标,结合荷瘤小鼠肾脏组织和肝脏组织切片的苏木精-伊红染色法(Hematoxylin-eosin stain,HE染色),综合评价化合物欣塔铂的毒性,特别是肾脏、肝脏毒性。[结果]1.MTT检测结果显示,化合物欣珞铂对MCF-7细胞作用48h、72h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分别为10.3±1.3μM、7.2±1.2μM,对A549细胞作用48h、72h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分别为16.2±1.2μM、12.9±1.9μM;对MKN74细胞作用 48h、72h 的半数抑制浓度 IC50 为 36.3±5.3μM、20.3±5.5μM,对 HCT116 细胞作用48h、72h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为10.9±3.OμM、8.3±2.6μM。2.FCM检测结果显示,化合物欣珞铂明显影响MCF-7和A549细胞的周期分布,阻滞细胞于S期。在MCF-7细胞,阴性对照组S期细胞为21.9%、G0/G1期细胞为70.7%、G2/M期细胞为7.4%;欣珞铂以1.25、2.5、5μM浓度作用MCF-7细胞24h,S期细胞分别增加至为39.2%、52%、64.5%,G0/G1期细胞为44.8%、36.8%、31.1%,G2/M期细胞为16.0%、11.2%、4.4%,其变化呈现出明显的量效关系。在A549细胞,阴性对照组S期细胞为30.7%,G0/G1期细胞为55.5%,G2/M期细胞为13.8%。欣珞铂以1.25、2.5、5μM浓度作用A549细胞24h,S期细胞分别为 43.4%、57.4%、69.8%,G0/G1 期细胞分别为为 39.0%、30.4%、24.7%,G2/M期细胞分别为17.6%、12.2%、5.5%,其变化亦呈现出明显的量效关系。3.化合物欣珞铂明显诱导MCF-7和A549细胞发生凋亡。在MCF-7细胞,阴性对照组主要以活细胞为主,凋亡率为1.7%。欣珞铂2.5、5、10μM浓度作用MCF-7细胞48h,凋亡率分别为14.1%、36.5%、53.9%,坏死+凋亡率分别为15.7%、38.1%、62.2%,呈现出良好的量效关系。在A549细胞,阴性对照组主要以活细胞为主,凋亡率为1.9%,欣珞铂浓度为2.5、5、10μM浓度作用A549细胞48h,凋亡率分别为11.4%、15.5%、29.3%,坏死+凋亡率为14.2%、18.5%、34.8%,亦呈现出良好的量效关系。4.体内抑瘤实验结果显示,化合物欣珞铂腹腔注射给药对小鼠移植性肉瘤S180的生长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欣珞铂剂量0.33、1和3μM/kg各剂量组的抑瘤率分别为45.23%、52.79%和63.68%,呈现良好的量效关系。5.欣珞铂对荷瘤小鼠的体重与阴性对照相比几乎无影响,但顺铂、洛铂同等剂量组小鼠的体重明显减轻;欣珞铂对重要免疫器官—脾脏和胸腺的影响不明显,洛铂和顺铂则显示出较明显的抑制作用。从肝脏指数和肾脏指数看,欣珞铂和洛铂的影响不明显,但顺铂则有较明显的影响,表现为肝脏和肾脏指数均明显降低。肝肾组织切片可见欣珞铂对肾脏组织有损害,但弱于顺铂。[结论]化合物欣珞铂具有明显的体内外抗肿瘤作用,此作用与欣珞铂阻滞肿瘤细胞周期、诱导肿瘤细胞凋亡密切相关。欣珞铂在洛铂基础上增加了稳定性,在保持铂类抗肿瘤药物活性的同时,在受试小鼠体重、脾脏胸腺、肝肾方面未增加其毒性。(本文来源于《昆明医科大学》期刊2018-05-01)
体内抗肿瘤活性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化疗是目前癌症治疗的有效手段之一,而化疗药物则普遍存在一个共同缺陷,毒副作用大且往往容易产生多药耐药性,因此,在保证已有化疗药物药效的同时,降低它的毒副作用,则成为目前肿瘤治疗领域发展的新方向。为解决肿瘤细胞的多药耐药性,临床上通常采用联合用药的方式。在此背景下,本课题以羟基喜树碱和槲皮素为模型药物,旨在制备一种增效减毒的联合用药纳米混悬剂。本课题首先通过MTT实验对羟基喜树碱和槲皮素的联合用药最佳比例进行筛选,在控制总药量相同的情况下,研究耐药肿瘤细胞(A549/PTX)在不同药物比例下培养24小时后的细胞活性,结果发现当槲皮素和羟基喜树碱质量比为2:3时,具有较好的杀伤作用,由此确定了最佳的联合用药比例为槲皮素:羟基喜树碱=2:3。以聚乙二醇胺(NH_2-PEG-NH_2)为引发剂,引发L-天冬氨酸-4-苄酯-N-羧基环内酸酐(BLA-NCA)开环缩合,得到不同嵌段比的两亲性叁嵌段共聚物聚天冬氨酸苄酯-聚乙二醇-聚天冬氨酸苄酯(PBLA-PEG-PBLA),通过核磁、红外等手段证实嵌段共聚物的合成。以此类共聚物为稳定剂,羟基喜树碱和槲皮素为模型药物,采用微沉淀-高压匀质法制备了联合用药纳米混悬剂,通过单因素考察法对稳定剂嵌段比、稳定剂与药物比和匀质压力进行考察,确定了最优条件为:稳定剂嵌段比为1:15,稳定剂与药物比为2:1,匀质压力:250bar 5次、500bar 5次、900bar 25次。按照最优条件分别制备了羟基喜树碱纳米混悬剂(HCPT-NPs)、槲皮素纳米混悬剂(QUR-NPs)和联合用药纳米混悬剂(HQ-NPs),所得叁种纳米混悬剂的平均粒径在200nm左右,PDI约为0.2。储存稳定性、稀释稳定性、血浆稳定性结果表明,叁种纳米混悬剂在不同条件下的稳定性相对较好。利用差式扫描量热分析(DSC)和X-射线粉末衍射(XRD)研究表明,羟基喜树碱和槲皮素制备成纳米混悬剂后,晶型发生了一定程度的改变。通过溶血实验证实制备的纳米混悬剂可以通过静脉注射给药,不会产生溶血现象。通过MTT法考察了空白材料对正常肝细胞HL-7702的细胞毒性,结果表明空白材料生物相容性良好,无明显毒性;此外,考察了HCPT-NPs、QUR-NPs、HQ-NPs和联合游离药物对耐药肿瘤细胞A549/PTX和非耐药肿瘤细胞HepG2作用24h后的细胞毒性,结果发现,联合用药对于耐药肿瘤细胞表现出良好的杀伤作用。推测是由于槲皮素抑制了耐药肿瘤细胞中P-gp的过度表达,减少了药物的排出,导致了较好的抗肿瘤效果。为此,进一步测定了HQ-NPs和HCPT-NPs对A549/PTX作用相同时间后,A549/PTX细胞对羟基喜树碱的摄取含量,结果发现,HQ-NPs组中羟基喜树碱摄取量从0.5h到2h的增加量约为HCPT-NPs组的2倍。最后通过给药后小鼠肿瘤体积的变化可以看出,QUR-NPs组的抗肿瘤效果相对较弱,HCPT-NPs组和HQ-NPs组对肿瘤作用较好,肿瘤体积增长较少,且两者没有明显差异。然而HCPT-NPs组在治疗过程中,小鼠体重下降明显,小鼠死亡率达到50%,其他组无小鼠死亡。胸腺指数、脾脏指数结果显示,各组小鼠在同等给药剂量的条件下,HCPT-NPs组的胸腺指数和脾脏指数分别为4.31±0.29和1.38±0.09,均低于生理盐水组的胸腺指数和脾脏指数6.50±0.82和2.52±0.67,而HQ-NPs组的胸腺指数和脾脏指数分别为7.25±0.82和3.07±0.55,高于生理盐水组,表明HCPT-NPs组引起了免疫组织损伤,导致脾脏指数较低,而HQ-NPs组由于槲皮素对于免疫器官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H&E染色切片也证实HQ-NPs组减小了药物对组织的损伤。本课题将羟基喜树碱与槲皮素联合使用,利用槲皮素的抗耐药作用抑制耐药肿瘤细胞中P-gp的过度表达,减少细胞对于羟基喜树碱的排出,从而达到较好的抗肿瘤效果。此外槲皮素可以对组织器官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两者联合,可在达到较好抗肿瘤效果的同时,减小药物的毒副作用。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体内抗肿瘤活性论文参考文献
[1].邢晗,宁晨,孔德璇,蔡卉,周时雨.高抗肿瘤活性汉黄芩素衍生物GL-V9在大鼠体内的组织分布和排泄研究[J].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2019
[2].魏志豪.羟基喜树碱与槲皮素联合用药纳米混悬剂的体内外抗肿瘤活性研究[D].河南大学.2019
[3].李大鹏.pH超灵敏的高分子前药协同输送体系的构建及体内外抗肿瘤活性研究[D].安徽大学.2019
[4].曾小丽.pH敏感的小分子前药协同输送体系的构建及体内外抗肿瘤活性研究[D].安徽大学.2019
[5].薛珊,王程,杨蕾磊,康四和,陈科力.蜈蚣提取物体外抗肿瘤活性比较及体内活性评价[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19
[6].白银亮.四种新型氧钒配合物的制备、DNA键合作用及体外体内抗肿瘤活性研究[D].兰州大学.2019
[7].刘佳,包海鹰,图力古尔,李欣,张亮.灰树花提取物的体内抗肿瘤及免疫活性研究[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
[8].蒋征奎,李晓,王学方.分子靶向药物索拉非尼微晶制剂的制备及其裸鼠体内抗肿瘤活性研究[J].中国药学杂志.2018
[9].李永明.功能肽修饰阿霉素的合成及其体内外抗肿瘤活性研究[D].天津大学.2018
[10].汤庭荣.欣珞铂体内外抗肿瘤活性及相关毒性评价[D].昆明医科大学.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