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英国社会论文_李新宽

导读:本文包含了近代英国社会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英国,近代,社会,亨利,土地,科学,大法官。

近代英国社会论文文献综述

李新宽[1](2019)在《近代早期英国消费社会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从中世纪晚期开始,经历了几个世纪的发展和积累,英国最终在1660—1760年前后形成了初具现代性的消费社会。英国消费社会的出现,涉及经济发展诸多要素的推动,其中生产力的发展和购买力的提升是基础条件。荷兰经济史家范赞登梳理了近年来对工业革命之前和工业革命期间经济增长的主要研究,发现这些最新估算表明,在工业革命之前英国已经开始出现现代经济增长的雏形,到1700年农业GDP的份额低至37%。在范赞(本文来源于《人民周刊》期刊2019年22期)

曾亚英[2](2019)在《近代早期英国寡妇的社会交往初探》一文中研究指出在近代早期的英国社会中,寡妇绝非我们所想象的那般孤苦无依。虽然她丧失了重要的社会关系——与配偶的关系,但是较已婚男人来说,她们建构起了一个更为广阔的社会关系网络。她们不仅与其子女、孙子女、父母保持着密切关系,也与兄弟姐妹、侄儿侄女、公婆姑嫂等非直系亲属维持着重要联系。此外,虚拟血亲和邻里关系也是寡妇社会关系网络中的活跃部分。在这些对象中,她们又倾向于以女性,尤其是那些处于单身状态的女性为中心来构建自己的社交圈子。(本文来源于《绵阳师范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1期)

孙小娇[3](2018)在《土地信托与近代英国社会转型》一文中研究指出信托(trust)源于中世纪英格兰的托管(use),是一种为他人利益而管理和处分财产的制度,由委托人、受托人和受益人叁方之间权利与义务关系构成。信托具有财产转移与财产管理两大基本功能,被誉为“英国法律人的最具特色的成就”。近代早期(15—18世纪)是英国(本文来源于《中国社会科学报》期刊2018-09-10)

杨春龙[4](2018)在《英国社会史研究领域的拓新之作——评胡玲着《近代英国中产阶级的形成》》一文中研究指出胡玲博士撰写的《近代英国中产阶级的形成》,不仅弥补了相关领域学术研究的不足,具有重要的理论创新价值,对于后起现代化国家的社会发展和社会治理也具有一定的现实借鉴意义。该着论述了自光荣革命至19世纪30年代英国中产阶级的形成过程,线索清晰,结构完整,论证严谨、有力,提供了关于英国中产阶级形成相对完整而清晰的历史画面。(本文来源于《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期刊2018年02期)

赵丰[5](2017)在《浅谈近代科学革命对社会思想的影响——以17世纪英国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科学的革命实质是科学信念和思想的转换,科学革命不仅会改变科学家的思想,也会影响社会民众的思想,科学革命通常会带来新的思想。文章通过对近代科学革命产生的背景,从近代科学革命对艺术的兴趣,清教和文化价值,功利主义和信仰的四个方面浅谈科学革命对17世纪英国社会思想的影响。(本文来源于《鄂州大学学报》期刊2017年05期)

张秀娟[6](2017)在《近代早期英国乡村社会经济变革与景观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乡村景观与农业社会经济活动息息相关。研究景观的变迁,可以展现英国乡村社会发展的情况。本文以近代早期英国乡村社会的经济变革为视角,考察乡村地区景观的变化,进而加深对英国乡村社会转型的理解。第一章考察了近代早期英国乡村社会经济变化的情况。16世纪英格兰的整体人口开始增长,人地矛盾加剧,侵占公地行为增多。伴随人口增长,农牧产品价格随之攀升,特别是畜牧产品的价格上涨,使得圈地牧场十分有利可图。近代早期农牧业逐渐商品化,使乡村的农业生产向近代化转型。这些经济活动的变革,都深深地改变了乡村的田貌。第二章论述了在圈地和农业商业化活动影响下乡村田貌的变迁过程。畜牧业的大发展,使得圈地运动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米德兰地区是圈地最典型的区域,其原有的敞田景观被改变。人们通过协议圈地的形式,实现土地的合并,进而发展起圈地牧场。这种圈地景观以竖起的篱笆和挖开的壕沟为特色,代表了土地所有权从公有变为私有。东盎格利亚地区因其不规则的敞田制,最早顺应由农耕向畜牧业转型的趋势,圈地进展比英格兰中部等地快些。这里的条田较为集中,因而可以圈占起大片田地,建立资本主义性质的大租地农场。由于其邻近伦敦的地理位置,区域化商品农业得以发展,形成地区独特的景观。第叁章探讨了近代早期乡村居民点和住房重建问题。随着圈地运动的开展,敞田土地被围圈,原有的核心村庄迁出,人们在围圈土地周边建立了新的独立农庄和茅舍。居民点由核心聚集走向分散分布,改变了原有乡村共同体的生活方式。与此同时,乡村居民财富的聚积,使得他们有足够的经济能力去翻修、重建自己的住宅,这在乡村掀起了一场住房重建运动。新式住宅特别是乡村豪华住宅和花园的建造,成为乡村一道亮丽的风景线。第四章关注人们在田貌、居民点布局改变过程中体现出的观念心态。在16、17世纪的圈地活动中,领主以协议圈地和发展精耕农业的形式,解决了平衡传统道德与经济利益的难题,这也进而影响圈地对田貌改变的进程。农业改良思想的进步,影响了轮作农业和灌水草地景观的发展。在清教“个人主义”思想的影响下,以及核心家庭内亲属及社群影响力的日渐衰微,人们住宅内的隐私空间在不断增加,体现了当时人们对于个人隐私的渴求。总之,近代早期英国乡村社会经济发生了重大变革,并对乡村景观产生了影响。通过对田貌、乡村居民点景观变化的分析,不仅可以使我们了解古田制、古村落变迁背后的真正内涵,还能从空间布局中折射出当时人们心态观念的转变。(本文来源于《武汉大学》期刊2017-05-01)

吉喆,张莹[7](2017)在《近代早期英国土地产权变革进程中的社会舆论》一文中研究指出近代早期英国开启了一场从模糊的混合土地产权到明晰的私人土地产权的变革,这场以圈地运动为主要表现形式的变革,对当时仍是以土地利益为核心的英国社会产生了巨大影响,引起了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在基督教神学思想、共同体思想以及空想社会主义思想的影响下,16世纪英国涌现了一股反对圈地的社会舆论。随着17世纪个人自由和个人财产权利成为社会的核心理念,社会舆论逐渐转向支持圈地。17世纪中叶,英国废除了封建土地保有制,私人土地产权初步确立,关于圈地的舆论从此销声匿迹。(本文来源于《历史教学(下半月刊)》期刊2017年02期)

曾亚英[8](2016)在《论近代早期英国社会中的女性财产犯罪》一文中研究指出在近代早期的英国,财产犯罪是妇女的主要犯罪类型。相比男性而言,女性犯罪人不仅人数少,而且她们也更少犯下使用暴力、情节严重的罪行。她们倾向于团伙作案,扮演帮凶或诱饵的角色。这一特点的形成在很大程度上源于社会性别的影响。社会性别所赋予女性的依附地位使得她们能够依赖于丈夫、情人和社会救济,因此她们比男人更少具有实施财产犯罪的需要。此外,妇女的依附地位也使得她们更容易得到司法人员的谅解和同情,从而避免被起诉或定罪。(本文来源于《绵阳师范学院学报》期刊2016年07期)

王倩[9](2015)在《试论英属西印度糖业经济对近代英国社会经济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17世纪,英国在对西印度殖民地进行拓殖的过程中,最终将甘蔗选为这一地区的主要作物。英属西印度蔗糖产量的增加促使糖价的下降,蔗糖也由稀有品和奢侈品逐渐转变为生活必需品。由于人们对蔗糖的需求不断上升,英属西印度糖业经济逐渐发展和兴盛起来。英属西印度糖业经济的繁荣与黑人奴隶制的出现有着紧密联系,并极大地保护了英国国内的蔗糖市场。除此之外,英属西印度糖业经济带来的巨大收益还带动了英国金融业、精炼糖业和海运业及造船业的发展,进而在一定程度上协助了英国工业革命的发生和无产阶级的成长。英属西印度糖业经济对近代英国乃至整个世界的发展都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本文来源于《英国研究》期刊2015年00期)

董应龙[10](2016)在《现代化与近代英国社会保障政策的演进》一文中研究指出现代化既包括经济领域的现代化,也包括政治、思想文化和社会政策等领域的现代化。作为最早发生工业革命的英国,它同时又是社会政策的重要发源地,系统考察现代化与社会保障政策之间的联系,探索英国社会保障政策的演进规律,对于正在着力进行社会保障政策建设的我国无疑具有现实意义。(本文来源于《人民论坛》期刊2016年02期)

近代英国社会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在近代早期的英国社会中,寡妇绝非我们所想象的那般孤苦无依。虽然她丧失了重要的社会关系——与配偶的关系,但是较已婚男人来说,她们建构起了一个更为广阔的社会关系网络。她们不仅与其子女、孙子女、父母保持着密切关系,也与兄弟姐妹、侄儿侄女、公婆姑嫂等非直系亲属维持着重要联系。此外,虚拟血亲和邻里关系也是寡妇社会关系网络中的活跃部分。在这些对象中,她们又倾向于以女性,尤其是那些处于单身状态的女性为中心来构建自己的社交圈子。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近代英国社会论文参考文献

[1].李新宽.近代早期英国消费社会的影响[J].人民周刊.2019

[2].曾亚英.近代早期英国寡妇的社会交往初探[J].绵阳师范学院学报.2019

[3].孙小娇.土地信托与近代英国社会转型[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8

[4].杨春龙.英国社会史研究领域的拓新之作——评胡玲着《近代英国中产阶级的形成》[J].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

[5].赵丰.浅谈近代科学革命对社会思想的影响——以17世纪英国为例[J].鄂州大学学报.2017

[6].张秀娟.近代早期英国乡村社会经济变革与景观变化[D].武汉大学.2017

[7].吉喆,张莹.近代早期英国土地产权变革进程中的社会舆论[J].历史教学(下半月刊).2017

[8].曾亚英.论近代早期英国社会中的女性财产犯罪[J].绵阳师范学院学报.2016

[9].王倩.试论英属西印度糖业经济对近代英国社会经济的影响[J].英国研究.2015

[10].董应龙.现代化与近代英国社会保障政策的演进[J].人民论坛.2016

论文知识图

各高校、科研单位获省部级以上人文社会科学...各高校、科研单位获省部级以上人文社会科学...各高校、科研单位获省部级以上人文社会科学...各高校、科研单位获省部级以上人文社会科学...各高校、科研单位获省部级以上人文社会科学...各高校、科研单位获省部级以上人文社会科学...

标签:;  ;  ;  ;  ;  ;  ;  

近代英国社会论文_李新宽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