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锋生(长汀县中医院福建长汀366300)
【摘要】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的效果。方法360例随机分2组,分别予口服普乐安,黄酮哌脂及盐酸特拉唑嗪治疗。或中药前炎汤配合西药上述方法治疗。结果中西医结合组治愈率91.7%,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效果显著。
【关键词】中西医结合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治疗
【中图分类号】R4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3)19-0173-02
慢性前列腺炎是泌尿生殖器系统的多发病,1995年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对前列腺炎进行了重新分类,分为I型:急性细菌性前列腺炎,II型: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III型: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慢性骨盆疼痛综合征(CPPS),IV型:无症状炎症性前列腺炎,其中I、II型占5-10%,III型占90-95%,此型在临床上病程迁延,容易复发,治疗颇为棘手,笔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360例,取得了较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年龄18-72岁,最小18岁,最大72岁,共360例,18-30岁75例,占20.8%,31-40岁122例占33.4%,41-50岁108例,占30%,50岁以上57例,占15.8%,已婚300例,未婚60例,随机分为西药组和中西医结合组,每组180例,每组年龄、病程及病情较为均衡,差异无显著性,具有可比性。
1.2诊断[1]
1.2.1症状:排尿异常—尿频、尿急、尿不尽感,尿道灼热、排尿疼痛、常放射至阴茎头及会阴部,排尿末或大便时尿道滴白。疼痛—腰骶部、会阴部、小腹胀痛,伴有神疲乏力、阳痿、早泄、遗精、不育。
1.2.2直肠指检:腺体弹性差,质硬,或扪及结节,或腺体缩小伴有轻压痛。
1.2.3前列腺镜检:WBC>10/HP,或<10/HP,但有成堆的白细胞,卵磷脂小体减少,PH值7.7-8.0。
1.2.4前列腺液细菌培养及支原体、衣原体培养:均为阴性。
1.3治疗方法
A组:口服普乐安3#tid,黄酮哌酯0.2tid,盐酸特拉唑嗪1-2mgqn3周为一疗程。
B组:在A组基础上配合中药前炎汤(自拟方)治疗,药用:薏米仁20mg、柴胡10mg、赤芍10mg、川楝子10mg、元胡15mg、瓜蒌仁15mg、败酱草15mg、虎杖15mg、川牛膝10mg、车前子10mg。加减:前列腺质地硬加丹参、夏枯草。性功能减退、卵磷脂小体减少酌加五味子、仙灵脾、蜈蚣、肉苁蓉、枸杞。腰酸加杜仲、续断。疲乏无力重用黄芪。遗精、早泄加芡实、金樱子。尿黄、尿道灼热加六一散、琥珀。水煎服,每日一剂煎2次500ml,分2次温服。
1.4疗效判定标准:痊愈:症状、体征消失,临床检验数据正常。有效:症状、体征改善,临床检验数据接近正常或明显好转。无效:症状、体征及临床检验数据均无改变。
2.结果
A组180例:治愈87例,有效54例,无效39例,总有效率78.3%。B组180例:治愈123例,有效42例,无效15例,总有效率91.7%。B组与A组在治愈率比较X2=4.49,P,<0.05,B组与A组在总有效率率比较x2=4.18,P,<0.05,均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慢性前列腺炎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随着社会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提高,本病发病率逐年上升,现代医学对本病发病原因尚不明确,可能与前列腺尿液返流、长期饮酒、久坐、性生活过度等有关。本病中医属“淋浊”、“白浊”、“劳淋”等范畴。病理为本虚是本,而湿热、瘀血、败精瘀浊内蕴是标,久病入络,精室脉阻,败精瘀浊与湿热互结,贯穿于整个病变过程,形成本虚标实,虚实夹杂的病理特点。[2]治疗上西药前列康为花粉制剂,能改善尿道粘膜及周围组织水肿,黄酮哌酯为黄酮类化合物,是具有局麻和镇痛作用的直接平滑肌松弛药,特拉唑嗪为a-受体阻滞剂,能降低膀胱出口的阻力而不影响平滑肌收缩。[3]中药前炎汤具有清热利湿,活血止痛功效。由四逆散及金铃子散加减而成,其中四逆散为疏肝理气,调畅气机,会阴部为肝经所系,对缓解局部症状及腺体功能恢复有很大帮助,金铃子散有疏肝理气止痛作用,薏米仁、车前子、川牛膝、败酱草、虎杖主要起清热利湿,并加强活血止痛作用。
本观察表明,联合用药与单独治疗比较,治愈率与总有效率明显增加,采用中西医结合效果显著,作用确切。
4.预防护理
复发是慢性前列腺炎的特点之一,而生活调节对治疗与预防复发是一个不可忽视的环节。禁酒及辛辣刺激之品,保持大便通畅,避免久坐,长时间开车以减轻局部充血。已婚者应提倡规则性生活,而不宜禁欲,规则的性生活有利于缓解局部充血及腺管疏通,对本病治疗有促进作用。[4]
参考文献
[1].谷现恩、潘柏年.现代前列腺疾病[M].北京: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1996:20-34.
[2].郭瑞林.实用男性疾病诊断治疗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94:207-208.
[3].徐济民、汪复、边友珍.临床实用新药手册.[M]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1997:418-422.
[4].陈志强、江海身.男科专病—中医临床诊治[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4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