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电液伺服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粒子,伺服系统,高空,算法,参量,电刷,试验台。
电液伺服论文文献综述
陈革新,赵鹏辉,刘小胜,闫桂山,艾超[1](2019)在《电液伺服闭式泵控系统位置前馈补偿控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电液伺服闭式泵控系统为研究对象,提高其位置控制精度及响应速度为目标,提出电液伺服闭式泵控系统位置前馈补偿控制算法。首先,对电液伺服闭式泵控系统数学模型进行推导,得出位置控制系统传递函数;其次,推导位置控制前馈补偿控制器,该控制器可依据系统运动轨迹变化实时补偿定量泵转速,实现系统高精度位置输出;最后,在电液伺服闭式泵控实验平台上,对系统的位置控制性能进行试验研究并给出定量分析。实验结果表明:前馈补偿控制器可大幅提高系统位置控制性能。研究成果将为电液伺服闭式泵控系统高精度位置控制奠定基础,对泵控技术的工程推广具有积极的意义。(本文来源于《液压与气动》期刊2019年12期)
李波,芮光超,方磊,撒韫洁,汤裕[2](2019)在《电液力伺服系统自适应抗扰控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考虑到电液伺服系统中存有各种非线性因素、不确定干扰以及参数时变,为了提高干扰下电液力伺服系统的控制精度,以电液伺服振动实验台作为控制对象,构建其非线性模型,同时使用参数自适应率对不定参数进行补偿,并在反演控制器中引入滑模控制以降低系统的干扰敏感性,利用Lyapunov理论保证闭环系统的全局稳定。对设计的控制器进行实验,模拟在有未知外部位置干扰下的力控制,提升系统的稳定性。实验结果证明,此控制方法能够有效地提升电液力伺服系统的抗干扰跟踪性能。(本文来源于《液压与气动》期刊2019年12期)
马立瑞[3](2019)在《刹车系统中射流管式电液压力伺服阀的AMESim仿真与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AMESim软件搭建了射流管式电液压力伺服阀的数学模型,得到在刹车腔接和不接刹车盘时的压力特性曲线,并通过实验验证了仿真模型的有效性。在控制容腔很小时压力伺服阀阀芯运动具有高频振动的特点。同时得出刹车过程中压力特性曲线在起跳处和回落处压力变化的特点,它与刹车盘容腔体积、弹簧刚度和预紧力有关。(本文来源于《机床与液压》期刊2019年22期)
何禹锟,高强,侯远龙[4](2019)在《某定深电液伺服系统的粒子群优化神经网络PID控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解决定深电液伺服系统的系统参数难以确定、运行过程中内部参数具有时变性和外部负载扰动较大等问题,设计一种将PID控制器与神经网络相结合的控制策略。分析定深电液伺服系统的数学模型和控制器的结构与工作原理,用径向基函数神经网络来动态修正PID控制器中控制参数的策略,采用粒子群算法离线选取最优的神经网络权值,用Matlab将控制器应用于定深电液伺服系统中,并与经典的PID控制器和RBF-PID控制器进行对比。仿真结果表明,该控制器具有较好的快速响应能力与鲁棒性。(本文来源于《兵工自动化》期刊2019年11期)
高杨,巩明德,赵保强,干伟灿[5](2019)在《电液伺服振动试验台控制策略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建立单作动器阀控单作用液压缸的数学模型,设计了PD控制器和基于位移、速度、加速度3种反馈变量的叁状态控制器,并对比分析了两种控制策略。理论分析和仿真计算表明叁状态控制策略在拓展系统频宽的同时,有助于改善系统动态特性,使电液伺服振动试验台满足更多试验需求。(本文来源于《2019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年会论文集(4)》期刊2019-10-22)
王晓晶,孙宇微,刘美珍,沈志琦[6](2019)在《连续回转电液伺服马达Pol-Ind摩擦模型辨识》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影响连续回转电液伺服马达系统低速性能的摩擦干扰问题,提出一种新型的Pol-Ind摩擦模型.利用连续回转电液伺服马达实验台采集马达的进出口油液压差和角速度值,采用改进粒子群优化算法对所建立的摩擦模型进行参数辨识,获得了精确的摩擦力矩数学模型.通过仿真实验与LuGre摩擦模型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应用Pol-Ind摩擦模型的系统具有更小的稳态误差和相位误差,说明Pol-Ind摩擦模型更适合于连续回转马达电液伺服系统,为系统摩擦干扰控制补偿器设计奠定了基础.(本文来源于《华中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9年10期)
姜震,王曦,朱美印,裴希同,张松[7](2019)在《变负载流量调节阀电液伺服作动系统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高空台上流量调节阀在全包线飞行环境模拟过程中,因气动负载变化大而存在难以快速调节以伺服跟踪位置指令这一问题,提出一种考虑负载变化作用下电液作动机构的建模方法。对使用该方法建立的模型从两个方面进行仿真验证:首先将建立的变负载电液作动机构AMESim开环模型仿真结果与真实试验数据对比,两者相对误差不大于1.78%,验证了模型的准确性;其次在阀前、阀后气动压力干扰变化情况下进行闭环仿真,斜坡响应相对误差不大于1.26%,正弦响应相对误差不大于1.40%,验证了系统的伺服跟踪性能和抗干扰性能。(本文来源于《燃气涡轮试验与研究》期刊2019年05期)
曹昌勇,林华,苗芳[8](2019)在《基于差分进化电液伺服滑模控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提高电液伺服控制系统收敛速度与控制精度,采用差分进化算法对滑模控制中的滑模因子和收敛速率进行优化,将输入输出误差和控制输入作为优化指标,并在误差大于零时加入惩罚项,保证系统不会产生较大的超调。采用差分进化模块、滑模控制模块和评价函数叁部分的仿真程序结构设计,设置个体拥有30个染色体,在Matlab/Simulink中对系统进行50次进化迭代。仿真结果表明,优化后的系统具有更快的收敛速度,位置跟踪精度更高,评价指标低至1.4672,具有较好的工程应用价值。(本文来源于《沈阳理工大学学报》期刊2019年05期)
赵春生,蔄喜良,邱法维,沙锋强,王刚[9](2019)在《电液伺服叁向六自由度地震模拟振动台研制》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4-2-1构型研制的电液伺服六自由度地震模拟振动台,台面尺寸设计为2. 5*2. 5米,承载能力为5吨。采用叁参量控制方式开发控制系统和控制软件,实现了振动台的位移、速度、加速度控制。对建成后的地震模拟振动台进行了各项性能指标测试,结果表明该振动台能够实现高精度再现随机波(地震波)的位移、速度和加速度波形功能,各项技术指标都达到甚至超过设计指标。为结构和构件试验研究提供了重要的手段,也为今后的振动台建造提供了借鉴基础。(本文来源于《液压气动与密封》期刊2019年10期)
卢红影,姜庆义,赵志强,王剑,杨朋海[10](2019)在《航天电液伺服机构热真空试验技术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满足多任务长时间可靠飞行试验需求,通过对运载火箭电液伺服机构热真空环境试验方法和性能影响因素进行研究,指出在真空环境下,优化其设计方案和制定具有工程适用价值的热防护措施,克服永磁直流电动机电刷装置产生放电打火现象,确保运载火箭飞行可靠度。(本文来源于《导弹与航天运载技术》期刊2019年05期)
电液伺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考虑到电液伺服系统中存有各种非线性因素、不确定干扰以及参数时变,为了提高干扰下电液力伺服系统的控制精度,以电液伺服振动实验台作为控制对象,构建其非线性模型,同时使用参数自适应率对不定参数进行补偿,并在反演控制器中引入滑模控制以降低系统的干扰敏感性,利用Lyapunov理论保证闭环系统的全局稳定。对设计的控制器进行实验,模拟在有未知外部位置干扰下的力控制,提升系统的稳定性。实验结果证明,此控制方法能够有效地提升电液力伺服系统的抗干扰跟踪性能。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电液伺服论文参考文献
[1].陈革新,赵鹏辉,刘小胜,闫桂山,艾超.电液伺服闭式泵控系统位置前馈补偿控制研究[J].液压与气动.2019
[2].李波,芮光超,方磊,撒韫洁,汤裕.电液力伺服系统自适应抗扰控制研究[J].液压与气动.2019
[3].马立瑞.刹车系统中射流管式电液压力伺服阀的AMESim仿真与试验研究[J].机床与液压.2019
[4].何禹锟,高强,侯远龙.某定深电液伺服系统的粒子群优化神经网络PID控制[J].兵工自动化.2019
[5].高杨,巩明德,赵保强,干伟灿.电液伺服振动试验台控制策略研究[C].2019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年会论文集(4).2019
[6].王晓晶,孙宇微,刘美珍,沈志琦.连续回转电液伺服马达Pol-Ind摩擦模型辨识[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
[7].姜震,王曦,朱美印,裴希同,张松.变负载流量调节阀电液伺服作动系统研究[J].燃气涡轮试验与研究.2019
[8].曹昌勇,林华,苗芳.基于差分进化电液伺服滑模控制研究[J].沈阳理工大学学报.2019
[9].赵春生,蔄喜良,邱法维,沙锋强,王刚.电液伺服叁向六自由度地震模拟振动台研制[J].液压气动与密封.2019
[10].卢红影,姜庆义,赵志强,王剑,杨朋海.航天电液伺服机构热真空试验技术研究[J].导弹与航天运载技术.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