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线ATM中的ARQ机制

无线ATM中的ARQ机制

一、无线ATM中的ARQ机制(论文文献综述)

谭秋妮[1](2020)在《基于能量收集的反馈型选择协作分集方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协作通信技术因能扩大通信范围以及提高传输效率被广泛应用在无线通信领域,而选择协作分集方法又因其精简灵活的优点,成为协作通信领域重要研究方向,该方法优势在于降低了协作复杂度的同时,还得到了满分集增益。射频能量收集技术利用射频信号能同时携带信息以及能量的特性,有效解决了通信节点能量受限的问题并且还达到了优化系统能耗的目的,若将选择协作与能量收集技术结合,则能相应的改善传输效率以及优化系统能耗。如今该方面的研究目前已有初步的进展,但是在反馈场景下基于能量收集的选择协作方法的研究目前仍处于起步阶段,因此该方向的研究会成为通信网络的下一个主要发展方向。本文分别提出基于单轮反馈的以及基于多轮自动重传请求(ARQ)下的能量收集选择协作方法,同时对其展开了协议及性能上的分析与研究。其中的主要研究如下:1.针对基于射频能量收集的单源-目的节点对和多能量收集中继场景,考虑源节点通过向目的节点及中继发送源信息时为中继节点充电,根据中继的发射功率及与目的节点间的瞬时信道质量选择最佳中继的协作传输方法。该方法考虑了选择协作传输且引入了单轮反馈机制,即只能在直接链路传输失败的情况下,最佳中继才协作传输,以此提升通信系统的传输效率,减少能量损耗,增加网络生存时间。2.针对基于射频能量收集的单源-目的节点对和多能量收集中继网络,考虑一种基于多轮ARQ的无线能量收集网络选择协作传输方法,为解决传统协作通信技术中未充分利用中继-中继信道以及未利用源信息所携带的射频能量的缺陷,本文额外引入了ARQ机制,多个能量收集解码转发中继可通过利用中继-中继间可用信道扩充解码集,增加最佳中继的可选择范围。并且结合每个中继的发射功率与中继-目的节点间信道增益,采用分布式竞争方法从集合中选出一个最佳中继协作传输源信息。该方法扩展了中继选择范围,有效提升系统传输效率。仿真结果表明,基于能量收集的反馈型选择协作分集方法能有效降低系统中断概率,提升系统传输可靠性。本文的研究工作,将能量采集技术与选择协作分集技术相结合并且引入了反馈机制,扩展了传统最佳中继选择范围,提升了无线通信系统传输可靠性,延长了网络生存周期,对于协作通信研究的下一步发展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程传彬[2](2020)在《基于ARQ和能量采集的D2D通信功率控制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设备直连(Device-to-Device,D2D)通信是应急场景通信的关键技术之一。但由于D2D通信设备能量受限,无法满足较长时间、数据量大的传输需求,而且应急场景下通信环境极其复杂,严重导致通信中断,因此迫切需要解决应急场景下D2D通信可靠性低的问题。尽管学术界提出了基于自动重传请求(Automatic Repeat re Quest,ARQ)和能量采集技术的D2D通信模型,该通信模型能有效地缓解D2D通信设备的能源受限问题,提高应急场景下通信的可靠性。但同时也存在一些主要的问题:1)在ARQ机制中,只考虑了数据包传输的丢失情况,并没有考虑重传确认(ACKnowledgement,ACK)的丢失情况;2)在重传过程中,未分析ACK产生的重传能耗影响;3)在应急场景通信中,为延长续航时间,需联合考虑获取能量、数据包和ACK消耗能量的关系。因此,本文基于以上几点问题,以单跳D2D通信为基础,以多跳D2D通信为拓展,分别对应急场景下通信的可靠性问题进行研究,主要工作如下:1.分别对应急场景下单跳D2D通信和多跳D2D通信建立合理的通信模型。利用通信失败率来表征通信可靠性。基于获取能量不小于消耗能量的约束,首先分析数据包与ACK的接收失败率,进而分别得出单跳D2D通信和多跳D2D通信的失败率;然后,在快衰落和慢衰落两种模型下定义通信失败率优化问题。2.针对单跳D2D应急场景下通信的优化问题,充分考虑ACK丢失以及其重传所带来的能耗情况,将问题转化为凸优化问题,提出不同衰落下功率控制迭代算法,最后分析了该场景下提出的功率控制策略与其他策略的通信失败率差距。3.针对多跳D2D应急场景下通信的优化问题,充分考虑多跳D2D通信中继设备发送ACK和数据包所消耗能量的情况,分析该问题最优策略的性质,在此基础上设计不同衰落下基于时隙的功率控制算法。综上所述,本文在ARQ机制和能量采集技术基础上,研究应急场景下单跳D2D通信和多跳D2D通信的可靠性问题,分别在快衰落和慢衰落下提出相应的策略,从而保障应急场景下单跳D2D通信和多跳D2D通信的可靠性,最后通过蒙特卡罗(Monte Carlo)仿真结果证实了所提策略的有效性以及理论的准确性。

陈元呈龙[3](2019)在《TDMA自组织网络的高效链路差错控制技术研究和实现》文中指出无线自组织网络无需固定网络基础设施,具备快速部署、抗毁性强、适合节点高速移动的特点,广泛地应用于抢险救灾、军事及民用通信领域,已经成为移动无线通信技术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然而,由于自组织网络的分布式控制特点,以及无线信道的广播特性和易受干扰特点,如何高效地利用信道带宽实现端到端信息的有效传输成为无线自组织网络面临的一个巨大挑战。因此,如何利用信道和网络特点实现高效的链路层差错控制的就成为提升网络性能的关键因素。本文首先介绍并分析了链路层的差错控制和目前经常使用的三种差错控制方案,并将传统的停等式自动重传请求应用到基于时分多址协议的自组网中。但是,停等式自动重传请求并没有充分利用信道的广播特性,需要开辟专用的应答时隙,存在吞吐量低的问题。基于上述分析,本文提出了一种高效链路差错控制技术,该方法充分利用了基于时分的资源分配方式和无线自组织网络的特性,将应答信息封装到了数据帧中,利用信道广播特性可以应答多个节点的多个数据帧,提高了链路的利用率和系统吞吐量。同时,本文还分析了不同时隙分配场景下对链路差错控制带来的影响,通过对时隙分配约束、队列调度重传和载波监听等方法提升了差错控制方法在这些场景的性能。最后,在仿真平台上对本文提出的差错控制进行了仿真,并与传统的停等式自动重传请求进行对比分析,仿真结果表明吞吐量得到了提高,但是在某些场景下的平均时延可能会较高。然后,针对部分场景利用本文提出的时隙分配要求、队列调度方案和载波监听技术方案,使得本文提出的差错控制方法在这些场景中的时延性能都得到了极大的改善,验证了本文提出的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马得宝[4](2019)在《纳米网络中差错控制机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纳米网络(Nanonetworks)是指由大量的、尺寸在纳米级或微米级的通信设备相互连接而组成的网络。由于单个纳米组件的尺寸只有约几立方纳米,因而其拥有了纳米尺度上的新特性,在生物医学、环境检测、国防军事以及工业和消费品等领域均有着十分广泛的应用前景。近年来,随着碳纳米管、石墨烯等新型纳米材料的出现,为高工作频率的电磁波通信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使得纳米天线可以有效地辐射太赫兹(Terahertz,THz)频段电磁波,因而THz频段也被推荐作为纳米设备的通信频段。另外,由于纳米节点的尺寸很小,其能够携带的能量十分有限,而能量捕获技术可以使节点通过从外部环境中捕获能量来维持自身工作的能量消耗,但这也使得节点能量状态存在不确定性,可能导致数据传输错误。同时,由于纳米设备的低功率通信限制以及太赫兹频段严重的路径损失和分子吸收特性,导致数据在通信过程中极易产生传输差错。因此,亟需一种差错控制方法解决上述问题,保证数据传输的准确性。本文主要针对纳米网络中基于能量捕获的差错控制机制这一核心问题展开深入的研究,主要的研究工作和成果概括如下:1.为了提高纳米节点对捕获能量的利用效率,延长节点的生存周期,同时减少数据的传输错误,提出一种基于能量捕获的纳米网络中的差错控制(Error Control with Probing,ECP)机制,该机制引入能量捕获技术来保证节点的能量供应。然后,通过联合考虑纳米节点的能量捕获和消耗过程,采用马尔可夫链方法建立针对纳米节点能量变化的能量状态系统模型,该模型通过对总体网络流量和多用户干扰的概率分析来捕获网络的动态行为。接着,通过定义的数学模型来获取纳米节点能量状态的概率分布。最后,通过仿真实验对比了在不同数据包大小下,ECP机制与其他四种差错控制策略的传输成功率、时延、吞吐量和能量消耗四个性能指标,其他四种差错控制策略包括自动重传请求策略(Automatic Repeat reQuest,ARQ)、前向纠错编码策略(Forward Error Correction,FEC)、错误预防编码策略(Error Prevention Code,EPC)和混合错误预防编码(Hybrid Error Prevention Code,HEPC)。实验结果表明,ECP机制在时延、吞吐量和能量消耗方面的性能不及HEPC策略,但与ARQ和EPC策略相比,ECP机制在最大化成功传输概率的同时,有效的提高了系统吞吐量。此外,它在能量消耗方面的性能优于ARQ和FEC策略。2.为了适应实际网络环境的变化、提高数据传输的可靠性,同时考虑到纳米节点的能量供给问题,通过分析ARQ、FEC和ECP三种差错控制策略分别适合的应用场景,结合纳米网络和太赫兹频段的特性,提出一种基于能量捕获和信道预测的自适应差错控制(Adaptive Error Control,AEC)策略,该策略根据纳米节点的能量捕获速率和信道瞬时信噪比两个重要影响因素的变化,动态调整数据传输时使用的差错控制策略,以适应网络环境的变化。然后,利用马尔可夫链方法分别构建关于纳米节点的能量状态系统模型和传输信道的信道状态预测系统模型。根据建立的这两个模型,对AEC差错控制策略的成功传输概率、时延、吞吐量和能量消耗四个性能指标进行了实验评估,并与其他同类型的差错控制策略(ARQ、FEC和ECP)进行了对比分析。实验结果表明AEC策略在上述四个性能指标方面,均比其他三种差错控制策略表现出了更好的性能。

赵炯[5](2019)在《窄带物联网无线链路层协议的设计与实现》文中研究说明随着物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智能终端的大量应用,目前的物联网传输协议已不能满足当下的物联网需求。国际移动通信标准组织3GPP针对物联网需求中的强覆盖、低功耗、低成本和多连接等特性制定了窄带物联网协议标准。同时,就物联网应用方面来看,其主要用在组织生产、管理移动办公、智能公交、汽车、环保、物流等对数据传输准确度、稳定性和时延要求较高的场合。因此,为保证窄带物联网协议栈在物联网应用中数据传输上平稳、快速和实时性,有必要对窄带物联网协议栈的无线链路子层进行研究以降低时延、提高吞吐率和稳定性。论文首先阐述了窄带物联网的协议框架,并对无线链路层中的传输模式、重传机制、无线链路层滑动窗和拥塞控制算法进行了介绍。其次,为了提升吞吐率和降低时延研究了无线链路层中的滑动窗机制,通过改进慢启动拥塞控制算法和拥塞避免算法实现对滑动窗的拥塞控制,并将无线链路层中的自动重传机制和状态反馈机制与TCPW拥塞控制算法相融合,设计了Polling-TCPW滑动窗优化算法以提升数据传输的吞吐率并通过MATLAB平台仿真验证。通过研究无线链路层标准协议,设计了无线链路层中协议数据包的生成和解析算法以实现无线链路层数据包适配底层资源的功能。接着,基于Polling-TCPW核心算法设计并实现了无线链路层协议栈数据包处理、自动重传、状态数据包处理等功能。最后,本文依托ARM开发平台搭建测试环境并对无线链路层协议栈及相关机制进行功能测试和吞吐率、时延、系统稳定性的测试。通过搭建ARM硬件测试平台和MATLAB软件模拟信道实现无线链路层协议栈的测试环境。编写无线链路层的测试代码并对无线链路层协议栈的功能和性能进行测试。测试结果显示:本文设计实现的无线链路层协议栈具有数据包适配底层资源、状态报文处理、数据包分段和滑动窗传输的功能,性能相较标准协议的系统性能有较大的提升,其中吞吐率上升10%、时延下降30%。该研究成果提高了系统的效率,对物联网应用系统有一定的工程实用价值。

李晓欣[6](2019)在《基于网络编码的空间信息网络HARQ传输机制的研究》文中指出空间信息网络(Space Information Network,SIN)相比于传统地面网络,将建设成一种具有全球广域覆盖,无线宽带接入,异构业务高效融合的天、空、地一体化的信息网络,它的特点使得利用空间信息网络解决信息需求已经成为一种趋势。在当前通信设备数量指数型增长,高数据速率服务需求不断增加,用户数据个性化需求持续提高,通信场景更加丰富的情况下,在带宽有限的条件下提高网络的最大吞吐量,提高空间信息网络传输的有效性是急需解决的问题。随着设备硬件能力不断提高,网络编码成为进一步提升空间信息网络吞吐量和效率的有效方式,它能够利用网络节点的运算以及节点间协作达到改善通信效率的结果。本文从空间信息网络的典型场景出发,提出基于网络编码的混合自动重传(Network Coded 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NCed HARQ)机制,设计了不同应用场景下相应的协议传输流程,推导了理论性能指标,进行了仿真验证。具体研究内容如下:首先基于空间信息网络的典型通信场景,结合网络编码的特点,提出空间信息网络中的NCed HARQ传输机制的通用流程。基于该通信场景,分析网络编码的适用性,将NCed HARQ机制划分为三个阶段,并且区分了NCed HARQ传输机制各个阶段的适用场景。针对SIN的衰落信道模型,利用拉普拉斯变换工具以及矩阵指数(Matrix Exponential,ME)分布,给出了推导NCed HARQ理论性能指标的相关定理。在此基础上,对于空间信息网络典型通信场景下的多种单播流数据业务,可采用NCed HARQ中的第二、第三阶段传输机制。然后对多种单播流的NCed HARQ传输机制进行分析,推导了阴影莱斯衰落信道下的重传次数和吞吐量的理论表达式,并与采用了ME分布进行推导的理论表达式进行了对比。仿真验证了两种推导方式都能计算出相关性能指标的准确理论值,并分析了两种推导的优缺点。进一步的,本章推导了NCed ARQ和HARQ两种方式的重传次数和吞吐量表达式,并仿真验证了推导的准确性。最后,仿真对比了三种HARQ传输机制的性能,验证了NCed HARQ能够达到最大的吞吐量。除了单向广播的通信场景,还考虑信息交互的通信场景。首先考虑空间信息网络中,两个节点通过卫星中继进行信息交互的场景。在这个三相网络编码双向中继(Network Coded Bidirectional Relaying,NCBR)场景中,采用NCed HARQ中的第一、第三阶段传输机制。推导了NCBR交互传输机制的吞吐量理论计算公式,分析了平均信噪比、信道传输速率与吞吐量之间的关系,给出了特定信噪比区间下的最佳传输速率。然后,考虑空间信息网络中骨干卫星节点与多个地面设备间的交互传输场景,可采用NCed HARQ机制的三个阶段描述该场景下的信息传输过程,同样给出了NCed HARQ交互传输机制的吞吐量理论计算公式。综上,基于网络编码的空间信息网络NCed HARQ传输机制,能够应用于多种典型业务场景,并有效的提升了系统吞吐量,对未来空间信息网络中应用网络编码技术提供了一定的指导意义。

罗康[7](2017)在《物理层网络编码无线通信系统数据链路层的设计与实现》文中研究指明物理层网络编码(Physical-layer Network Coding,PNC)应用于无线网络,允许多路通信同时进行,可以产生比传统网络编码更高的吞吐量。PNC已发展成一个广泛的网络编码子领域,并在诸多应用场景中得到关注和研究。软件定义无线电,是以数字信号处理理论为基础,在通用的硬件平台上,将尽可能多的功能以软件的形式来实现的一种无线电技术,已广泛应用于无线通信的研究,甚至在商用无线网络中也开始逐渐地部署。目前,PNC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物理层方面,对于数据链路层的研究相对较少。为了实现可靠的实时PNC(Real-time PNC,RPNC)应用,必须考虑数据链路层的设计。本文首先介绍了RPNC物理层关键技术,然后以双向中继网络为模型,重点关注RPNC无线通信系统数据链路层的设计与实现。具体地,针对RPNC系统中Beacon模式和Burst模式MAC协议开销大、系统吞吐量低的缺点,提出了一种低开销XOR模式MAC协议以调度节点的传输。XOR模式MAC协议用下行链路异或分组同步节点的传输。此外,在传统端到端TO-ARQ(Terminal-Only ARQ,TO-ARQ)的基础上,为RPNC设计了中继协作TR-ARQ(Terminal-Relay ARQ,TR-ARQ),以确保可靠的分组传送。TR-ARQ在中继解码XOR分组出错时,立即发送NACK请求端节点重传相应数据分组。相比于TO-ARQ,TR-ARQ通过中继节点的协作能尽快推进发送窗口的左边界。本文使用USRP/GNU Radio软件定义无线电平台搭建了双向中继网络RPNC系统。RPNC系统以OFDM PNC为原型,数据链路层实施新的设计以支持真实TCP/IP应用。文中RPNC实现了两终端节点通过中继实时传输图片文件。本文通过实验对比分析了RPNC系统在XOR、Beacon以及Burst三种不同模式MAC协议下的吞吐量,结果验证了XOR模式MAC协议具有更高系统吞吐量,更能满足实时性的要求。同时,本文通过实验对比了TR-ARQ和TO-ARQ的RPNC系统吞吐量和时延性能,结果表明RPNC采用TR-ARQ具有较低的时延,并且能明显改善系统的吞吐量。

韦云凯[8](2016)在《低功耗有损网络可靠传输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无线传感器网络、物联网、M2M[网络、移动社会网络等新兴网络的迅猛发展与广泛应用,将进一步推动信息技术渗透到人类活动的方方面面。然而,这些网络都面临着两个共同的问题:(1)通常工作在无线环境下,链路稳定性较差,具有较高的误码率:(2)网络中的无线节点通常使用电池供电,是能量受限的低功耗设备。具有以上特点的网络,可以统称为低功耗有损网络(Low-power and Lossy Network, LLN)。高误码率和低功耗给LLN网络带来了可靠性与节能之间的矛盾。一般而言,为了提高可靠性,数据传输过程中通常会增加数据冗余、增强差错恢复机制;而考虑到节能需求,则需要降低数据冗余,减少数据传输次数。考虑到LLN网络常见的应用领域,这两者不能做简单的取舍。数据传输可靠率过低,可能导致业务中断,这在某些应用领域(如军事侦察、实时监测、医疗看护等)可能带来严重的后果。另一方面,能耗过高,可能导致节点和网络提前失效,使得业务彻底中断。因此,研究兼顾节能需求的LLN网络可靠传输技术,具有重要的意义。LLN网络中的数据,根据所携带信息的特点可以分成多种类型,其中最具典型性的有两种:(1)数量众多的常规数据。这类数据往往包含诸如温度、湿度、血压、短文本等短信息,数据数量众多,但每个数据所封装而成的报文长度都较短。这类数据对可靠性有较高的要求,但是对时延的容忍度较为宽松。(2)体量巨大的实时多媒体数据。LLN网络中另一类非常重要的应用是实时多媒体应用,如实时音/视频监控、视频会议等。这类数据信息量大、占用网络资源多、对时延要求高,但是对数据的丢失容忍度高于普通常规数据。这两类数据特征鲜明、需求相反,需要分别考虑。目前已经存在大量关于节能和增强数据可靠性的研究。但是,这些研究中很大一部分是单独针对节能或者可靠性进行的,不能直接应用于LLN网络;还有一部分研究将节能与可靠性进行了结合,但往往基于某种具体场景,无法适应LLN网络应用类型多变化、网络架构差异化、数据类型多样化的特征。因此,本论文结合不同数据类型的特点,以提高数据可靠性、降低能耗为目标,兼顾网络架构与应用特点,进行了如下研究:(1)针对数量众多的常规数据,结合其数据短、报文多的特点,采用自动请求重传(Auto Retransmission reQuest, ARQ)机制保证其可靠性需求。分别针对树状网络结构和平面网络结构,对传统的ARQ机制进行了改进,提出了低开销高能效ARQ算法与分段ARQ算法,在保证高可靠性的同时降低了ARQ机制带来的能量开销。本文对ARQ机制的改进,打破了传统ARQ中相关功能节点固化的限制,形成了可以灵活选择差错检查节点、重传请求发起节点及处理节点的动态ARQ系统,并且从理论和应用效果上进行了分析与验证。(2)针对体量巨大的实时多媒体数据,考虑到其实时性要求高、报文的丢失容忍度互不相同、占用网络资源多等特点,研究如何利用最少的信道资源(给定信道带宽),在给定时延约束下保证实时流的有效传输。在不同的擦除模型下,提出了其信道传输能力上限,形成了一套比较完整的RST (Real-time Stream Transmission,实时流传输)容量理论体系,并设计了高效的纠错编码机制,以最少的信道资源和传输代价,达到理论传输能力上限。(3)为了进一步提高数据发送成功率,改善网络中报文转发的效率,并减少网络中冗余报文的数量、降低数据冲突概率,本文使用费马点理论建立了r-费马域,设计了基于费马点与费马域的联合路由算法,同时提出了事件发生预测与修正模型,形成基于事件预测的报文减缓机制,在提高数据传输成功概率的同时,降低了网络能耗与节点能耗。与此同时,本论文对所有新提出的理论模型和算法/协议都进行了理论分析和/或仿真比较,对其正确性和有效性进行了验证。

于鹏[9](2015)在《无线ATM中基于主动容错的新型ARQ机制》文中研究指明自动请求重传(ARQ)机制是一种常用差错控制方法。典型的ARQ机制有选择重发ARQ(SR-ARQ)和回退N-ARQ(GBN-ARQ)。针对选择重发ARQ性能高,但复杂,而GBN-ARQ实现简单,但是性能较差的问题,在GBN-ARQ机制的基础上,做出改进,利用接收数据控制字段本身的统计关联关系,设计了一种适用于无线ATM的主动容错的ARQ机制,并在性能和实现复杂度上与常规SR-ARQ和GBN-ARQ分别进行了理论和仿真对比。实验结果表明,相同条件下AFT-ARQ实现复杂度明显低于SR-ARQ,而性能上较常规GBN-ARQ机制有了显着提高,并接近于SR-ARQ。

杨亚霖[10](2015)在《下一代WLAN关键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视频等大流量多媒体业务的激增,无线局域网内用户数也以指数形式急速增长,新场景新业务的涌现迫使无线局域网往更高速率更大用户容量的方向不断发展。2013年IEEE标准组织启动了下一代无线局域网标准HEW,旨在进一步改善频谱效率,提升无线局域网区域吞吐量和密集组网下的实际性能,有效增强运营商的业务支撑能力。本文在组播丢包重传和MAC协作传输两个方向上进行了深入研究,对802.11现有标准的协议流程进行了改进。主要研究内容和创新成果总结如下:1、设计了一种适用于无线局域网组播场景下的丢包重传机制MRP-ARQ。文中基于组播传输模型对MRP-ARQ重传机制进行了理论分析和可解性验证,详细阐述了该机制中的数据帧格式设计和编解码流程,并通过具体实例验证了算法正确性。MRP-ARQ重传机制的MATLAB仿真结果表明该机制能大幅度降低数据包的平均传输次数,性能优于传统重传机制SR-ARQ;而且该机制在用户密集度较高、原始数据包较多的情况下仍能保持很高的性能。2、设计了分布式T-Coop和半分布式T-Coop两种MAC层协作传输方案。文中基于MAC层协作传输模型对两种T-Coop机制内的控制帧格式的设计、先验信息的获取以及发送节点、目的节点、协作节点之间的交互流程进行了详细的阐述。采用MATLAB对两种协作机制进行仿真分析可知,该机制能大幅度降低每个数据包的平均时延,充分利用分集增益,提高数据传输可靠性。

二、无线ATM中的ARQ机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无线ATM中的ARQ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能量收集的反馈型选择协作分集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注释表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协作分集技术及选择协作技术研究现状
        1.2.2 射频能量收集技术研究现状
        1.2.3 基于射频能量收集的选择协作方法研究现状
    1.3 目前存在的问题
    1.4 论文主要工作
    1.5 论文组织结构
第2章 相关技术基础
    2.1 协作通信
        2.1.1 基本原理
        2.1.2 模型介绍
        2.1.3 中继转发方式
        2.1.4 分集技术
    2.2 选择协作方法
    2.3 射频能量收集技术
    2.4 性能评价指标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基于单轮反馈的能量收集选择协作分集方法研究
    3.1 引言
    3.2 系统模型
    3.3 协议描述
    3.4 中断概率分析
    3.5 仿真结果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基于多轮ARQ的能量收集选择协作分集方法研究
    4.1 引言
    4.2 系统模型
    4.3 协议描述
        4.3.1 协议过程
        4.3.2 能量状态转换
        4.3.3 协议优势分析
    4.4 仿真结果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结束语
    5.1 主要工作和创新点
    5.2 后续研究工作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从事的科研工作及取得的成果

(2)基于ARQ和能量采集的D2D通信功率控制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注释表
第1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及意义
    1.4 论文的组织结构
第2章 终端直连通信中自动重传请求机制与能量采集概述
    2.1 D2D通信概述
        2.1.1 D2D关键技术
        2.1.2 D2D通信主要优势
        2.1.3 D2D应用场景
    2.2 功率控制概述
        2.2.1 D2D通信功率控制机制研究
        2.2.2 功率控制应用方法
    2.3 ARQ机制概述
        2.3.1 ARQ机制
        2.3.2 重传机制优势
    2.4 能量采集技术概述
        2.4.1 能量采集技术概述
        2.4.2 能量采集技术现状与瓶颈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ARQ机制下单跳D2D可靠通信功率控制研究
    3.1 研究场景
    3.2 问题描述
        3.2.1 通信失败率分析
        3.2.2 快衰落下的问题描述
        3.2.3 慢衰落下的问题描述
    3.3 仿真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ARQ机制下多跳D2D可靠通信功率控制研究
    4.1 系统描述
    4.2 问题描述
        4.2.1 通信失败率分析
        4.2.2 快衰落下的问题描述
        4.2.3 慢衰落下的问题描述
    4.3 仿真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5.1 主要工作与创新点
    5.2 后续研究工作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从事的科研工作及取得的成果

(3)TDMA自组织网络的高效链路差错控制技术研究和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对照表
缩略语对照表
第一章 绪论
    1.1 无线自组织网概述
    1.2 论文研究背景和意义
    1.3 论文章节安排
第二章 TDMA自组织网络的链路差错控制
    2.1 链路层差错控制
        2.1.1 自动重传请求
        2.1.2 前向纠错
        2.1.3 混合自动重传请求
    2.2 TDMA自组织网络的链路差错控制的技术指标
    2.3 传统差错控制协议在TDMA自组网中的应用
        2.3.1 传统差错控制方案
        2.3.2 传统差错控制方案存在的问题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MARQ的设计与实现
    3.1 MARQ在多节点场景中的性能分析
    3.2 滑窗机制在MARQ中的应用
    3.3 MARQ的时隙分配方案
    3.4 差错控制模块的队列调度
    3.5 利用载波监听在提升应答效率
    3.6 MARQ的实现
        3.6.1 TDMA自组网中的链路层
        3.6.2 整体方案设计
        3.6.3 超帧时隙结构
        3.6.4 帧格式设计
        3.6.5 差错控制算法
    3.7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计算机仿真和结果分析
    4.1 OPNET平台介绍
    4.2 实现与仿真分析
        4.2.1 OPNET实现
        4.2.2 仿真场景及参数设置
        4.2.3 仿真结果和分析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5.1 研究总结
    5.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4)纳米网络中差错控制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纳米网络研究现状
        1.2.2 纳米网络中的太赫兹通信研究现状
        1.2.3 纳米网络中的能量管理研究现状
    1.3 本文的创新点
    1.4 本文的组织结构及内容
第二章 面向太赫兹通信纳米网络中的差错问题及控制技术研究
    2.1 引言
    2.2 基于太赫兹通信纳米网络中存在的差错挑战
        2.2.1 纳米网络导致的差错问题
        2.2.2 太赫兹频段通信导致的差错问题
        2.2.3 纳米网络和太赫兹频段通信相结合导致的差错问题
        2.2.4 面向太赫兹通信纳米网络中使用差错控制的必要性
    2.3 现有的差错检错技术
        2.3.1 循环冗余校验
        2.3.2 奇偶校验
        2.3.3 重复码
        2.3.4 恒比码
    2.4 现有的差错控制技术
        2.4.1 自动重传请求策略
        2.4.2 前向纠错编码策略
        2.4.3 混合自动重传请求策略
    2.5 现有的差错纠错技术
        2.5.1 BCH码
        2.5.2 汉明码
        2.5.3 RS码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纳米网络中基于能量捕获的差错控制策略
    3.1 引言
    3.2 马尔可夫链概述
        3.2.1 马尔可夫链的相关概念
        3.2.2 马尔可夫链的常用性质
    3.3 基于能量捕获的差错控制策略及其能量状态系统模型
        3.3.1 ECP机制的基本流程
        3.3.2 纳米节点能量状态系统模型
    3.4 基于马尔可夫链的能量状态系统模型数学建模
        3.4.1 能量状态系统模型数学建模
        3.4.2 ECP机制性能分析
    3.5 仿真实验与结果分析
        3.5.1 两个影响节点能量状态分布因素
        3.5.2 ECP机制与同类差错控制策略的性能比较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纳米网络中基于能量捕获和信道预测的自适应差错控制策略
    4.1 引言
    4.2 自适应差错控制技术概述
    4.3 自适应差错控制策略及其信道预测和能量状态系统模型
        4.3.1 AEC机制的基本流程
        4.3.2 信道状态预测系统模型及能量状态系统模型
    4.4 基于马尔可夫链的信道状态和能量状态数学建模
        4.4.1 信道状态预测系统模型数学建模
        4.4.2 能量状态系统模型数学建模
        4.4.3 AEC机制性能分析
    4.5 仿真实验与结果分析
        4.5.1 仿真环境及参数设置
        4.5.2 AEC机制与同类差错控制策略的性能比较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总结和展望
    5.1 总结
    5.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1 作者简介
    2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3 参与的科研项目及获奖情况
    4 发明专利
学位论文数据集

(5)窄带物联网无线链路层协议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主要内容与设计指标
        1.3.1 主要内容
        1.3.2 设计指标
    1.4 论文章节安排
第二章 窄带物联网协议框架及无线链路层关键技术概述
    2.1 窄带物联网协议框架
    2.2 无线链路层协议栈概述
        2.2.1 无线链路层透明传输实体
        2.2.2 无线链路层确认传输实体
        2.2.3 自动重传机制
    2.3 标准滑动窗
        2.3.1 滑动窗机制
        2.3.2 标准滑动窗
    2.4 拥塞控制算法
        2.4.1 慢开始拥塞控制算法
        2.4.2 拥塞避免算法
    2.5 TCPW拥塞算法
    2.6 拥塞算法缺陷分析
    2.7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无线链路层协议栈关键技术设计
    3.1 无线链路层协议栈功能需求
    3.2 滑动窗优化整体解决方案
    3.3 无线链路层滑动窗改进慢启动算法和拥塞避免算法
        3.3.1 改进无线链路层滑动窗慢启动算法
        3.3.2 拥塞避免算法改进
    3.4 RLC滑动窗Polling-TCPW算法
        3.4.1 轮询触发状态报文
        3.4.2 重排序触发状态报文
        3.4.3 快重传
    3.5 滑动窗自动重传参数自适应调节
        3.5.1 轮询定时器
        3.5.2 重排序定时器
        3.5.3 状态禁止定时器
    3.6 Polling-TCPW拥塞算法仿真验证
    3.7 协议数据单元的算法设计
        3.7.1 生成协议单元算法设计
        3.7.2 协议单元解析算法设计
    3.8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无线链路层协议栈的软件实现
    4.1 无线链路层协议栈总体设计和实现平台
        4.1.1 无线链路层协议栈总体设计
        4.1.2 无线链路层协议栈实现平台
    4.2 RLC实体的配置和初始化
        4.2.1 透明传输实体
        4.2.2 确认传输实体
    4.3 RLC层协议栈接口的实现
        4.3.1 无线链路层与无线资源控制层的接口
        4.3.2 无线链路层与分组数据汇聚协议层的接口
        4.3.3 无线链路层层与媒体接入控制层的接口
    4.4 协议数据单元处理的实现
        4.4.1 业务数据单元生成协议数据单元
        4.4.2 协议数据单元解析为业务数据单元
    4.5 分段协议数据单元处理的实现
        4.5.1 生成分段协议数据单元
        4.5.2 解析分段协议数据单元
    4.6 无线链路层滑动窗的实现
        4.6.1 发送滑动窗
        4.6.2 接收滑动窗
        4.6.3 自适应滑动窗自动重传参数实现
    4.7 状态协议数据单元的实现
        4.7.1 生成状态协议数据单元
        4.7.2 状态协议数据单元解析
        4.7.3 状态协议数据单元的程序设计
    4.8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无线链路层协议栈测试与性能分析
    5.1 整体测试方案与测试环境
    5.2 硬件测试平台
        5.2.1 测试平台控制器芯片
        5.2.2 串口通信
    5.3 软件测试环境
        5.3.1 基于FREERTOS的无线链路协议栈
        5.3.2 电脑端模拟信道
    5.4 RLC层协议栈功能测试
        5.4.1 滑动窗和协议数据单元数据包
        5.4.2 无线链路层轮询和状态协议数据单元
        5.4.3 分段协议数据单元
        5.4.4 无线链路层协议栈功能测试结果分析
    5.5 系统性能测试
        5.5.1 吞吐率测试
        5.5.2 时延测试
        5.5.3 滑动窗阻塞性能测试
        5.5.4 系统性能测试结果分析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6)基于网络编码的空间信息网络HARQ传输机制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1.1 空间信息网络背景
        1.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 相关技术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HARQ机制研究现状分析
        1.2.2 网络编码研究现状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及结构安排
第2章 NCed HARQ基本原理和系统模型
    2.1 引言
    2.2 NCed HARQ在空间信息网络中的应用
        2.2.1 空间信息网络中点对多点场景
        2.2.2 星地链路信道衰落模型
    2.3 HARQ的传输流程
    2.4 矩阵指数分布
        2.4.1 矩阵指数分布相关概念
        2.4.2 矩阵指数分布方法在通信中的应用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空间信息网的多种单播流NCed HARQ机制
    3.1 引言
    3.2 系统模型
        3.2.1 多种单播流
        3.2.2 多种单播流下NCed HARQ协议流程
    3.3 性能分析
        3.3.1 性能参数
        3.3.2 NCed HARQ传输次数期望和吞吐量性能
        3.3.3 ME形式的传输次数期望和吞吐量性能
    3.4 HARQ与 NCed ARQ机制性能
        3.4.1 HARQ性能
        3.4.2 NCed ARQ机制性能
    3.5 性能仿真与结果分析
        3.5.1 NCed HARQ性能参数的仿真
        3.5.2 三种机制的性能对比仿真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空间信息网的NCed HARQ交互传输机制
    4.1 引言
    4.2 三相网络编码双向中继
        4.2.1 三相网络编码双向中继的系统模型
        4.2.2 NCed ARQ的性能分析
        4.2.3 ME形式的NCed ARQ的性能分析
        4.2.4 NCed ARQ的性能仿真与结果分析
    4.3 点对多点信息交互传输
        4.3.1 信息交互传输的系统模型
        4.3.2 交互传输性能分析
        4.3.3 性能仿真与结果分析
    4.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致谢

(7)物理层网络编码无线通信系统数据链路层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引言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面临的问题和挑战
    1.4 论文的主要工作
    1.5 论文的章节安排
第2章 软件定义无线电
    2.1 软件定义无线电简介
    2.2 软件定义无线电的关键技术
    2.3 GNU Radio
        2.3.1 GNU Radio的内部结构
        2.3.2 GNU Radio Companion
    2.4 通用软件无线电外设
        2.4.1 USRP母板
        2.4.2 USRP子板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RPNC物理层关键技术
    3.1 双向中继通信传输机制
    3.2 系统模型
    3.3 物理层网路编码实现
        3.3.1 OFDM调制
        3.3.2 OFDM PNC同步实现
        3.3.3 OFDM PNC的帧结构
        3.3.4 OFDM PNC载波频率偏移估计
        3.3.5 OFDM PNC信道估计
    3.4 物理层网络编码映射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RPNC数据链路层设计与实现
    4.1 RPNC系统MAC协议
        4.1.1 Beacon模式MAC协议
        4.1.2 Burst模式MAC协议
        4.1.3 XOR模式MAC协议设计与实现
    4.2 RPNC ARQ协议
        4.2.1 RPNC ARQ概述
        4.2.2 TO-ARQ方案
        4.2.3 TR-ARQ方案
        4.2.4 TR-ARQ算法实现
    4.3 RPNC数据链路层的帧结构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系统测试与分析
    5.1 RPNC系统架构
    5.2 RPNC硬件平台
    5.3 RPNC工作流程
    5.4 RPNC系统性能测试与分析
        5.4.1 RPNC MAC协议性能分析
        5.4.2 RPNC ARQ吞吐量分析
        5.4.3 RPNC ARQ时延性能分析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8)低功耗有损网络可靠传输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可靠传输保障机制研究现状
        1.2.1 ARQ技术
        1.2.2 FEC技术
        1.2.3 HARQ技术
        1.2.4 网络纠错码
    1.3 节能机制研究现状
    1.4 研究意义与主要研究内容
    1.5 主论文结构与内容安排
第二章 低开销高能效ARQ+协议
    2.1 研究背景
    2.2 相关工作
    2.3 系统模型
        2.3.1 网络模型
        2.3.2 信道模型
    2.4 低开销高能效ARQ+协议
        2.4.1 最近最优先算法
        2.4.2 NAK聚合算法
        2.4.3 实例说明
    2.5 理论分析
        2.5.1 节点缓存空间评估
        2.5.2 NAK触发周期
        2.5.3 使用ARQ+时的能量开销
        2.5.4 报文到达率与平均报文延迟
    2.6 性能评估
        2.6.1 能效比较
        2.6.2 sink节点处的报文到达率
        2.6.3 平均报文延迟
    2.7 小结
第三章 基于信道感知的分段ARQ协议
    3.1 研究背景
    3.2 系统模型与分段ARQ协议
        3.2.1 系统模型
        3.2.2 信道感知分段ARQ协议
    3.3 理论模型与算法关键参数分析
        3.3.1 最大重传次数与数据可靠性
        3.3.1.1 最简模型
        3.3.1.2 多跳传输中的ARQ机制
        3.3.2 总传输能量消耗
        3.3.3 系统成本评估
        3.3.4 CASA算法从单条路径到整个网络的扩展
    3.4 性能评估
    3.5 小结
第四章 单信道环境实时流传输容量与纠错编码研究
    4.1 研究背景
    4.2 系统模型与定义
        4.2.1 系统模型
        4.2.2 对称实时流与非对称实时流
    4.3 突发擦除信道下的RST容量与编码机制
        4.3.1 突发擦除模型
        4.3.2 对称实时流
        4.3.2.1 RST容量
        4.3.2.2 比例均衡内联码
        4.3.3 非对称实时流
        4.3.3.1 RST容量
        4.3.3.2 最大均衡内联码
        4.3.4 仿真与性能评估
    4.4 i.i.d.擦除信道下的RST容量与编码机制
        4.4.1 i.i.d.擦除模型
        4.4.2 RST容量
        4.4.3 编码机制与性能分析对比
    4.5 小结
第五章 多信道环境实时流传输容量与纠错编码研究
    5.1 研究背景
    5.2 系统模型
    5.3 M~2EIC编码机制
        5.3.1 M~2EIC-SR
        5.3.2 M~2EIC-AR
    5.4 突发擦除模型
        5.4.1 擦除模型
        5.4.2 对称实时流
        5.4.2.1 MRST容量
        5.4.2.2 M~2EIC用于SR流时的可达性
        5.4.3 非对称实时流
        5.4.3.1 仅使用内联码时的消息大小上限
        5.4.3.2 MRST容量
        5.4.3.3 MRST容量的可达性
    5.5 i.i.d.擦除模型
        5.5.1 MRST容量
        5.5.2 MRST容量的可接近性
    5.6 性能评估
    5.7 小结
第六章 基于网络的可靠传输增强机制研究
    6.1 基于费马点的高效路由策略
        6.1.1 基于费马点的联合路由算法
        6.1.1.1 系统模型
        6.1.1.2 基本思路
        6.1.1.3 FPJR路由算法
        6.1.1.4 r-费马域
        6.1.1.5 路由锚点交互协议
        6.1.2 仿真与性能分析
        6.1.3 小结
    6.2 基于事件预测的报文减缓机制研究
        6.2.1 研究背景
        6.2.2 系统模型
        6.2.3 VPES机制
        6.2.4 试验结果分析
        6.2.5 小结
    6.3 本章结论
第七章 全文总结
    7.1 本文贡献
    7.2 下一步工作计划与未来研究方向
致谢
参考文献
攻博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9)无线ATM中基于主动容错的新型ARQ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1无线ATM中的常规ARQ机制
2AFT-ARQ原理及实现方法
    2.1AFT-ARQ原理
    2.2主动容错的原理和方法
3性能分析
4仿真及结果分析
5结论

(10)下一代WLAN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课题的研究现状
    1.3 论文的主要工作
    1.4 论文的章节安排
第二章 下一代无线局域网关键技术概述
    2.1 无线局域网中的无线重传机制
        2.1.1 无线通信中的ARQ协议
        2.1.2 基于网络编码的无线重传机制
    2.2 无线局域网内MAC协作策略
        2.2.1 CoopMAC方案
        2.2.2 Mobile Cooperative WLANs方案
        2.2.3 PRCSMA方案
        2.2.4 Cooperative MAC ptotocal方案
第三章 WLAN组播场景中的新型重传机制MRP-ARQ
    3.1 无线组播系统模型
        3.1.1 重传包数量的理论上下限
        3.1.2 网络编码的基本原理
        3.1.3 MRP-ARQ算法的可解性论证
    3.2 MRP-ARQ重传机制
        3.2.1 CR数据包的帧格式设计
        3.2.2 MRP-ARQ算法
        3.2.3 MRP-ARQ实例验证
    3.3 仿真分析
        3.3.1 仿真数学模型分析
        3.3.2 仿真结果分析与小结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新型MAC协作机制T-Coop
    4.1 系统模型
    4.2 新型MAC协作机制T-Coop
        4.2.1 T-Coop机制中的协作表格
        4.2.2 T-Coop机制中的协议流程
    4.3 仿真分析
        4.3.1 仿真参数设置
        4.3.2 仿真结果分析与小结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5.1 论文工作总结
    5.2 下一步工作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四、无线ATM中的ARQ机制(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能量收集的反馈型选择协作分集方法研究[D]. 谭秋妮. 重庆邮电大学, 2020(02)
  • [2]基于ARQ和能量采集的D2D通信功率控制机制研究[D]. 程传彬. 重庆邮电大学, 2020(02)
  • [3]TDMA自组织网络的高效链路差错控制技术研究和实现[D]. 陈元呈龙.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19(02)
  • [4]纳米网络中差错控制机制研究[D]. 马得宝. 浙江工业大学, 2019(03)
  • [5]窄带物联网无线链路层协议的设计与实现[D]. 赵炯. 东南大学, 2019(06)
  • [6]基于网络编码的空间信息网络HARQ传输机制的研究[D]. 李晓欣.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9(02)
  • [7]物理层网络编码无线通信系统数据链路层的设计与实现[D]. 罗康. 深圳大学, 2017(07)
  • [8]低功耗有损网络可靠传输技术研究[D]. 韦云凯. 电子科技大学, 2016(02)
  • [9]无线ATM中基于主动容错的新型ARQ机制[J]. 于鹏. 太赫兹科学与电子信息学报, 2015(02)
  • [10]下一代WLAN关键技术研究[D]. 杨亚霖. 北京邮电大学, 2015(08)

标签:;  ;  ;  ;  ;  

无线ATM中的ARQ机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