染料木素水溶性硫酸盐的合成研究

染料木素水溶性硫酸盐的合成研究

一、合成金雀异黄素水溶性硫酸酯的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吕宁,胡友军,冉学光,肖静英,赵晓南,霍星华[1](2019)在《大豆异黄酮在动物养殖中的应用研究进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大豆异黄酮是以3-苯并吡喃酮为母核的多酚混合物,近年来研究者发现其具有清除自由基,抑制脂质过氧化,增强机体抗氧化酶活性等,可有效提高畜禽抗氧化能力,有利于动物生产与健康,因而大豆异黄酮在动物养殖中的应用日益受到关注。随着水产养殖业的迅速发展,大豆异黄酮作为抗氧化剂在水产动物生产中的运用也受到广泛关注。本文通过对大豆异黄酮结构及其作用机制的分析,综述了大豆异黄酮在动物中的应用研究,展望大豆异黄酮在水产饲料应用中可能发挥的积极作用。

何雯[2](2018)在《四种穿心莲内酯水溶性衍生物在Caco-2和Calu-3单细胞层模型上的转运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中药及其活性成分在生物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规律是中药现代化研究的热点之一,对理解中医药的科学内涵、优选中药剂型具有重要意义。现有的关于中药及其活性成分体内吸收情况的研究主要以动物实验为主,其缺点在于存在种属差异且操作复杂、周期长、重复性差。相比于动物实验,体外细胞模型有效避免了实验动物与人体间的种属差异,重现性高,可用于高通量筛选,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者采用体外单细胞层模型评价中药及其活性成分的体内吸收情况。穿心莲内酯是药食两用植物穿心莲的主要药效成分,穿心莲内酯及其水溶性衍生物具有抗菌消炎、抗病毒等多种生物学活性,广泛应用于呼吸系统疾病的治疗。本文建立了 Caco-2和Calu-3单细胞层模型,观察四种穿心莲内酯水溶性衍生物在单细胞层模型上的转运过程,预估药物在消化道黏膜和呼吸道黏膜的渗透性。实验逐一建立四种穿心莲内酯水溶性衍生物高效液相色谱含量测定方法,并进行方法学验证,结果表明这些方法适用性好、准确度高,可用干测定穿心莲内酯水溶性衍生物的含量。采用四甲基偶氮唑盐比色法计算不同浓度穿心莲内酯水溶性衍生物作用24小时后Caco-2细胞株和Calu-3细胞株的存活率,比较其对于两细胞株细胞活性的影响,确定转运实验时的安全给药浓度。实验结果表明,四种穿心莲内酯水溶性衍生物对于两细胞株的细胞活性均表现为抑制作用,且具有浓度依赖性;四种穿心莲内酯水溶性衍生物对Caco-2细胞株细胞活性的抑制较Calu-3细胞株更大;在给定浓度范围内,四种穿心莲内酯水溶性衍生物安全性由大至小依次为穿心莲内酯总磺化物、亚硫酸氢钠穿心莲内酯、脱水穿心莲内酯琥珀酸半酯钾钠盐、脱水穿心莲内酯琥珀酸半酯单钾盐;当浓度低于500 μg·L-1时,四种穿心莲内酯水溶性衍生物作用于两细胞株,其存活率均接近甚至高于90%,即0-500μg·mL-1为转运实验时的安全给药浓度。实验成功建立Caco-2和Calu-3单细胞层模型,考察给药浓度、作用时间及P-糖蛋白抑制剂对穿心莲内酯水溶性衍生物转运的影响。结果表明,四种穿心莲内酯水溶性衍生物在Caco-2单细胞层模型上双侧转运均具有浓度依赖性,转运量随给药浓度升高而增大;穿心莲内酯总磺化物和脱水穿心莲内酯琥珀酸半酯钾钠盐在Calu-3单细胞层模型上表观渗透系数值较大,呼吸道黏膜渗透性更高,更适合于肺部吸入制剂的开发,亚硫酸氢钠穿心莲内酯和脱水穿心莲内酯琥珀酸半酯单钾盐在Caco-2单细胞层模型上表观渗透系数值较大,消化道黏膜渗透性更高,更适合于口服给药制剂的开发;添加P-糖蛋白抑制剂后,脱水穿心莲内酯琥珀酸半酯钾钠盐在Calu-3单细胞层模型上的外排比及亚硫酸氢钠穿心莲内酯在Caco-2单细胞层模型上的外排比均显着降低,即P-糖蛋白参与二者转运过程,故联合应用P-糖蛋白抑制剂可以减少外排,促进吸收,增加渗透性。

李朋收[3](2016)在《维药鹰嘴豆中异黄酮类化合物结构修饰及降糖活性筛选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研究目的和意义:鹰嘴豆作为新疆人民生活中的一种食品和药品,具有良好的降血糖作用。但是目前研究主要集中在鹰嘴豆异黄酮部位及皂苷部位,虽然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但是药效物质基础不明确,且这两个部位的降糖活性并不是很明显,只是在一定程度上去修复病理性损伤,而不能较好的逆转病理性损伤。为了更好的利用鹰嘴豆这一民族资源,开发具有较好降糖活性的降糖先导化合物,我们合成了一系列结构新颖的鹰嘴豆中异黄酮类化合物(染料木素、鹰嘴豆芽素A、刺芒柄花素)的衍生物并对其降糖活性进行了筛选。研究方法:根据药物化学相关知识及已有相关构效关系,设计目标化合物结构及合成路线。衍生物结构通过1H-NMR、13C-NMR以及高分辨质谱、元素分析、红外、紫外、差热-热重分析进行鉴定。选择胰岛素抵抗HepG2细胞模型,筛选具有较好降糖活性的化合物,并且根据中药多成分多靶点的特性,将降糖活性较好的化合物通过组合,希望获得降糖活性能进一步提高的降糖化合物组合。选择高糖环境下HUVEC细胞模型,来筛选在高糖环境下具有较好保护HUVEC细胞活性的化合物,希望能获得具有较好辅助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这一并发症的化合物,期望能够获得既具有较好降糖活性又能够修复糖尿病并发症损伤的化合物。选择重组Resistin蛋白干预H4IIE细胞胰岛素抵抗模型筛选具有较好降糖活性的化合物,期望能够获得对于肥胖病人具有较好的防治糖尿病发生发展的化合物。最后,对上述三种细胞模型筛选获得的活性较好的化合物在人肝细胞L02胰岛素抵抗模型上进行筛选,期望在人肝细胞L02上获得具有较好降糖活性的化合物。并对染料木素铬元素配合物进行了 db/db小鼠体内试验,来研究该配合物在动物体内的降糖活性。研究成果:通过结构修饰及鉴定,获得了 114个异黄酮衍生物。通过胰岛素抵抗HepG2细胞模型筛选(共筛选118个化合物,有4个是实验室前期合成的,在表格中已标注,下述不同细胞模型筛选均筛选了 1 18个化合物),获得了化合物F1、H、J1、N、C5、E5、K5、Q5以及染料木素具有更优的降糖活性,并探讨了其构效关系,但活性均不如阳性药盐酸二甲双胍(p<0.05或p<0.01)。通过对这些具有较好降糖活性的化合物及染料木素进行化合物组合并进行胰岛素抵抗HepG2细胞模型筛选,获得了四个组合具有较好的降糖活性:第一批化合物(化合物A-T、A1-T1、A2-T2)中组合6(染料木素、化合物H、化合物J1)与组合10(化合物J1、染料木素、化合物F1)具有较好降糖活性,组合6和组合10的最大浓度降糖活性与阳性药盐酸二甲双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并且组合6和组合10的最大浓度降糖活性远远强于其他各组最大浓度降糖活性(p<0.05或p<0.01)。在与阳性组相同剂量条件下(500μmol/L),组合10具有和阳性组相似的降糖活性(p<0.05)。第二批化合物(化合物A3-T3、A4-T4、A5-T5)中组合3(染料木素、化合物E5、化合物K5)和组合6(化合物C5、化合物E5、化合物K5)具有较好降糖活性,组合3和组合6与阳性药盐酸二甲双胍在相同剂量(500μmol/L)条件下,降糖活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1000μmol/L和500μmol/L剂量条件下,组合3和组合6的降糖活性优于其他各组合,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高糖环境下HUVEC细胞模型筛选获得具有较好的保护高糖环境下HUVEC细胞活性的是化合物E、L、R2、A4、Jl、E4、D5、M5,但是这些化合物的活性均不如阳性药(弥可保)(p<0.05或p<0.01)。对上述获得的4个组合进行高糖环境下HUVEC细胞模型筛选,发现第一批化合物中的组合6和组合10具有较好的HUVEC保护活性,组合6和组合10对于HUVEC的保护活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合10的保护活性优于组合6。组合6和组合10与阳性组相比,组合10在1000μmol/L剂量条件下与阳性组(500μmol/L)效果相当(p>0.05),组合6则在最大剂量条件下与阳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活性不如阳性组。组合6和组合10之间LDH(乳酸脱氢酶)、MDA(丙二醛)、SOD(总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NO含量的差异亦有统计学差异(p<0.05或p<0.01),组合10与组合6相比明显降低了高糖损伤HUVEC的LDH和MDA含量,明显增加了高糖损伤HUVEC的NO含量和SOD活性。由此得出,组合10能够更好的保护高糖损伤的HUVEC,在后续研究中,可能能够发挥更好的降糖作用以及对于糖尿病并发症更好的修复作用。重组Resistin蛋白干预H4IIE细胞胰岛素抵抗模型筛选获得具有较好活性的是化合物J4、H3、B1、F2,但是这些化合物的活性均不如阳性药(盐酸罗格列酮)(p<0.05或p<0.01)。对上述获得的4个组合进行重组Resistin蛋白干预H4IIE细胞胰岛素抵抗模型筛选,发现第二批化合中的组合3和组合6具有较好的活性。发现在无胰岛素刺激的情况下,组合3具有比组合6更强的刺激H4IIE细胞合成糖原的作用(p<0.05),并且组合3在与阳性组相同剂量(500μmol/L)条件下,与阳性药刺激糖原合成的作用相当(p>0.05)。在胰岛素刺激条件下,组合3仍具有比组合6更强的刺激H4IIE细胞合成糖原的作用(p<0.05),并且组合3在与阳性组相同剂量(500μmol/L)条件下,与阳性药刺激糖原合成的作用相当(p>0.05)。说明组合3具有比组合6更好的刺激在resistin干预条件下,H4IIE细胞合成糖原的作用。这也说明组合3对于肥胖病人糖尿病的发生及发展能够起到潜在的预防和治疗作用。通过人肝细胞L02胰岛素抵抗模型筛选获得具有较好降糖活性的化合物是:化合物J1、D5、E5、F1、H、N、C5,其中HepG2细胞胰岛素抵抗模型初期筛选获得的具有较好降糖活性的化合物F2、01、K5、L5、Q5等在L02细胞胰岛素抵抗模型中没有表现出较好的降糖活性,说明L02细胞胰岛素抵抗模型与HepG2细胞胰岛素抵抗模型是有一定的差别的,这可能与L02细胞表面表达的胰岛素受体与HepG2细胞不同有关。染料木素铬配合物的db/db小鼠体内降糖活性研究表明,该配合物可以较明显的改善db/db小鼠体重,空腹血糖,随机血糖,肝体比,肾体比(与C57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以及改善了 db/db小鼠OGTT(口服葡萄糖耐量测试)和ITT(胰岛素耐量试验)的表现。对肝脏、肾脏、胰腺、骨骼肌组织形态学观察,也具有明显改善及修复。对db/db小鼠血清指标的影响方面,对于TC(总胆固醇)、TG(甘油三酯)、L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无明显改善,与模型组无明显差异,但H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与模型组相比,差异明显,有较好改善作用。另外本团队还对该配合物的毒性进行了考察,没有发现其具有潜在的毒性。结论及意义:通过对鹰嘴豆中异黄酮类化合物染料木素、鹰嘴豆芽素A、刺芒柄花素进行结构修饰获得了若干降糖活性优于母体化合物的衍生物,但并没有获得降糖活性与阳性药相当的衍生物。通过对其中活性较好的化合物进行组合,获得了具有和阳性药活性相当的化合物组合,并且其中的某些组合在其他类型与糖尿病相关细胞模型的筛选中也表现出与阳性药相当的活性,说明通过多成分多靶点的作用,能够产生单个化合物无法获得的活性,这也为中药化学成分的开发利用提供了一定的参考。通过对染料木素铬元素配合物的体内活性研究表明,该配合物具有较好的体内降糖活性,且未发现潜在毒性,具有一定的成药潜力。

常鹏飞[4](2015)在《染料木素的结构修饰及其血液生理活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染料木素是一类广泛存在于自然界的天然有机化合物,具有很好的活性功能,已被广泛应用于制药、保健品等领域。但目前研究发现由于染料木素存在水溶性和脂溶性差、首过效应等不足而影响其生物利用度,难以在临床上作为药物广泛使用。因此,以染料木素为先导化合物,改造其化学结构,寻找药理活性和生物利用度高的衍生物,仍是当前该研究领域的一项重要课题。本文根据染料木素存在的不足对其进行结构修饰,主要途径有:(1)染料木素与伯胺、仲胺、止血芳酸及止血环酸进行Mannich反应将氨基、羧基引入染料木素母体得到Mannich碱衍生物;(2)对部分制得的Mannich碱衍生物进行磺化得到染料木素磺化衍生物;(3)染料木素与已被邻苯二甲酸酐屏蔽氨基后的止血芳酸和止血环酸形成酯化物;经过长期探索及反复试验,确定了目标化合物的合成条件及纯化方法。利用IR、ESI-MS、1H-NMR和13C-NMR等手段对合成的20个染料木素衍生物进行了表征,其中16个化合物未见文献报道。本文对合成的目标产物进行了如下活性研究:(1)通过荧光光谱法与紫外光谱法研究了染料木素磺化衍生物与人血清白蛋白(HSA)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其磺化衍生物均可以使HSA发生静态猝灭,主要是通过范德华力和氢键作用,site Ⅰ位点结合的可能性较大;(2)运用AutoDock软件模拟染料木素衍生物与人血清白蛋白的相互作用,结果显示所有衍生物与HSA均较染料木素自身更易自发产生相互作用,其主要结合位点为Site Ⅰ。并运用LigPlot+软件直观地研究了衍生物微环境中与周围蛋白残基的主要作用方式。(3)运用正向筛选与反向筛选的方法,推测了衍生物可能具有的血液活性。然后又通过血浆覆钙和凝血四项两种方法测试了衍生物的血液活性,并研究了化合物结构与活性之间的关系。

邢萌萌,聂少平,杨希,杜国,谢敏,李文娟,谢明勇[5](2014)在《UPLC/Q-TOF鉴定染料木素在小鼠血浆中的代谢产物》文中研究指明建立一套稳定、灵敏度高、重现性好和耗时短的鉴定小鼠灌胃染料木素单体后体内代谢产物的分析方法,检测染料木素在小鼠血浆中代谢产物的形式与含量。12只健康雌性小鼠按200 mg·kg-1灌胃染料木素单体,血浆预处理处理后,使用超高效液相色谱(UPLC)/四极杆-飞行时间串联质谱仪(Q-TOF)检测,以体积分数2.5 mM乙酸铵缓冲液(A)-乙腈(B)为流动相梯度洗脱,电喷雾离子源负离子条件下进行MS1和MS2全扫描,鉴定小鼠给药染料木素单体后血浆中的代谢产物。染料木素在小鼠血液中的代谢产物的主要存在形式是染料木素-葡糖醛酸,约占54.82%;其次是染料木素-硫酸酯,约占26.67%;也有一小部分(16.61%)以染料木素苷元的形式存在。UPLC/Q-TOF可快速、有效地鉴定出小鼠血浆中染料木素的代谢产物,为今后进行染料木素与人类健康效应相关的研究提供参考。

邝婉容,杨安平,邝嘉乐,陈飞雨,简雪娟,袁永娟,何碧莹,王桂明,杨健峰,詹艳梅,聂鑫[6](2013)在《槲皮素硫酸酯钠的合成与精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为提高槲皮素的水溶性,探讨及改进槲皮素硫酸酯钠的合成和精制方法。方法:以槲皮素和硫酸为原料进行磺化反应制备槲皮素硫酸酯钠,并对产物进行精制和检测。结果:得到了合成及精制产物。结论:合成得到了槲皮素硫酸酯钠,并进行了结构确证。

许春莲[7](2012)在《长期灌胃槲皮素后小鼠血液与组织内槲皮素及异鼠李素形式代谢产物分布》文中指出槲皮素属多羟基黄酮类化合物,人类的植物性膳食中含有丰富的槲皮素及其衍生物。研究发现槲皮素在体内易发生分解、甲基化、羟基化、硫酸酯化及葡萄糖醛酸化等一结合反应,生成小分子化合物或生成水溶性更高的代谢物排出体外。国内外对槲皮素在体内水溶性代谢有大量报道,但是对其脂溶性代谢方面研究较少,生物样本的来源及样品前处理方法对样本中目标物质的检测非常重要。其研究也多集中于植物组织、短期灌胃动物血浆中的槲皮素水溶性代谢物的提取及检测,鲜见对长期喂养试验以及槲皮素在小鼠各组织内槲皮素代谢分布情况报道。为了进一步更好地探究槲皮素在人体内发挥诸多生物学效应的作用机制和代谢途径,探究槲皮素在机体内可能存在的代谢形式及代谢过程中的可能中间代谢产物,探讨槲皮素在各小鼠体内各组织和血浆内分布代谢情况,根据其在分布情况探讨槲皮素在体内发挥作用的部位,更好地研究槲皮素在机体内发挥抗肿瘤、抗癌和抗纤维化等诸多功能的可能作用形式和作用机理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建立检测血液和组织内槲皮素和异鼠李素含量的LC-Q-TOF/MS检测方法。建立血液和组织中槲皮素脂溶性和水溶性代谢产物的分离和检测方法,并逐步建立血浆及子宫、卵巢、乳腺、下丘脑、肾上腺、脂肪、肌肉、脑和肝脏等器官甲醇和正己烷洗脱相基质的槲皮素及异鼠李素标准曲线,结果显示该方法稳定、准确,具有较高的灵敏度、精密度及较低检出限。2.研究槲皮素在长期灌胃过程中血浆中水溶性及脂溶性代谢产物分布情况。研究发现空白对照组始终未检测到对应的代谢产物,表明试验所选饲料适合本实验研究。结果显示,小鼠灌胃槲皮素低中高三剂量组,在灌胃期间各时间段小鼠血浆中在检出限范围内均未检测出未酶解的游离存在的槲皮素和异鼠李素,表明小鼠体内游离态的槲皮素和异鼠李素含量很低或不存在。0h时间段除第1天外均检测出槲皮素和异鼠李素形式的脂溶性和水溶性代谢产物,可认为随着灌胃时间的增长,槲皮素和异鼠李素脂肪酸酯浓度在小鼠血浆累积,且相同灌胃条件下0h血浆异鼠李素脂肪酸酯浓度高于槲皮素脂肪酸酯。其余时间段均有一定浓度的槲皮素水溶性和脂溶性代谢物检出,并呈现一定的剂量依赖性和单次灌胃代谢时间上的规律性,随着灌胃剂量增加在小鼠体内代谢物浓度增大,代谢物浓度随着取血时间的延迟亦有所增加。同等剂量组和相同灌胃取血条件下,脂溶性代谢产物中槲皮素脂肪酸酯略高于异鼠李素形式脂肪酸酯,整体上水溶性代谢产物中异鼠李素形式水溶性代谢产物比槲皮素形式水溶性代谢产物要高,代谢总量上槲皮素形式代谢要明显高于异鼠李素形式的代谢。3.研究小鼠各组织中槲皮素水溶性及脂溶性代谢产物的分布情况。空白对照组始终未检到对应的代谢产物,表明试验所选饲料适合本实验研究。游离态未酶解组分均未检出槲皮素及异鼠李素。槲皮素低中高三剂量组小鼠各组织中均能检测出槲皮素和异鼠李素形式的脂溶性和水溶性代谢产物,槲皮素及异鼠李素形式代谢物呈现一定的剂量依赖性。下丘脑、乳腺、子宫、卵巢、肾上腺等器官中代谢物浓度明显高于其他器官,肌肉和脂肪中含量不高,肝脏和脑中含量较低,水溶性代谢产物和脂溶性代谢产物中槲皮素形式均高于异鼠李素形式。各组织中槲皮素形式代谢产物中脂溶性代谢较水溶性略高,而异鼠李素形式代谢产物中水溶性代谢略高于脂溶性代谢,两种代谢形式中脂溶性代谢略高于水溶性代谢。随着灌胃剂量的增加,更多的水溶性代谢物在乳腺内富集,以往研究中有槲皮素对乳腺癌治疗作用的报道,槲皮素水溶性代谢物可能在其治疗乳腺癌疾病中承担活性因子的作用。槲皮素形式代谢物在肾上腺、下丘脑、乳腺、子宫和卵巢等内分泌调节器官中含量明显大于其他器官,可能与其在治疗乳腺癌、子宫肌瘤等方面发挥的抗癌作用有一定关系,可推测其在小鼠体内可能通过作用机体的内分泌系和生殖器官进而实现其生理功能。肝脏是机体内最大的代谢转化器官,槲皮素在肝脏中内含量很低,可认为槲皮素在肝脏内转化后并不在此富集。

王秋亚,高锦红[8](2010)在《染料木素结构修饰研究进展》文中指出异黄酮类化合物染料木素具有明显的雌激素样作用、抗癌、防治骨质疏松、抗肿瘤、抗氧化、降血脂、抗动脉粥样硬化等生理活性。近年来已逐渐成为国内外学者研究的热点。本文着重对染料木素的结构修饰进行了综述,以促进其研究和应用。

刘蓉[9](2009)在《染料木素化学修饰物的合成及其生理活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染料木素(5,7,4’-三羟基异黄酮)是自然界广泛存在的植物雌激素异黄酮,具有预防乳腺癌、前列腺癌、心血管疾病以及女性更年期综合症等多种生理活性。然而,由于染料木素的亲脂性、亲水性均较弱,存在强的首过效应,导致其生物利用度低,难以达到临床应用治疗疾病的目的。因此,本论文以染料木素为先导化合物,对其羟基进行了化学结构修饰,研究了新的染料木素化学修饰物的抗氧化活性,以及其与牛血清白蛋白(BSA)和小牛胸腺DNA(ctDNA)之间的相互作用,并进行了抗癌活性筛选。从改善染料木素的溶解性、提高其靶向性、阻断其首过效应出发,本论文针对性地选择乳糖和阿魏酸分别对染料木素进行了糖苷化和酯化修饰。利用相转移催化法首次选择性地合成了三个染料木素乳糖苷修饰物——染料木素4′-O-β-吡哺乳糖苷、染料木素7-O-β-吡哺乳糖苷和染料木素7,4’-二-O-β-吡哺乳糖苷;采用Schotten-Bamann反应合成得到两个染料木素酯化修饰物——染料木素7-乙酰阿魏酸酯和染料木素7,4’-二-乙酰阿魏酸酯,并优化了其合成的反应条件。所有新化合物均经IR,MS,1H NMR和13C NMR进行了结构确证。对染料木素及其化学修饰物清除DPPH·和羟基自由基、抑制超氧自由基以及保护DNA免受羟基自由基损伤的能力,进行了比较研究。染料木素经糖苷化和酯化修饰后,其清除DPPH·和羟基自由基的能力均有所提高,且酯化修饰物的清除能力又强于糖苷化修饰物。染料木素经酯化修饰后对超氧自由基的抑制能力有所提高,而糖苷化修饰则不然;由于自氧化作用的影响,染料木素的乳糖苷修饰物对超氧自由基的抑制率均低于其母体苷元,甚至呈现负抑制。染料木素及其化学修饰物均具有较强的保护DNA免受羟基自由基损伤的能力,其作用机制不仅与化合物清除羟基自由基的能力有关,还可能受其它因素的影响。在模拟动物体生理条件下,采用紫外-可见光谱法和荧光光谱法研究了染料木素及其化学修饰物与BSA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染料木素及其乳糖苷和酯化修饰物均能使BSA的内源荧光发生猝灭。染料木素及其乳糖苷对BSA荧光的猝灭机理为静态猝灭与化合物内滤效应的共同作用;染料木素酯化修饰物对BSA内源荧光的猝灭,则是一个静态和动态猝灭并存的过程,仅在低浓度时表现为静态猝灭。各化合物与BSA自发地发生了结合。染料木素经酯化修饰后,与BSA的结合能力增强,而糖苷化修饰则不利于化合物与BSA的结合。根据热力学参数值推测出,染料木素及其一取代乳糖苷修饰物与BSA之间的作用力类型以疏水作用力为主;染料木素7-乙酰阿魏酸酯以静电作用力为主;而两个二取代修饰物则主要是氢键和范德华力共同作用的结果。根据F(o|¨)rster能量转移理论,计算了染料木素及其化学修饰物与BSA结合时的作用距离,结果表明BSA与化合物之间均发生了非辐射能量转移。同时利用同步荧光光谱法,考察了染料木素及其化学修饰物对BSA构象的影响。除了染料木素和染料木素7-O-β-吡喃乳糖苷使BSA的构象发生变化外,其它化学修饰物与BSA之间的结合对BSA的构象均不产生影响。为了研究染料木素及其化学修饰物与小牛胸腺DNA(ctDNA)的相互作用,首次建立了染料木素7-O-β-吡喃乳糖苷与ctDNA复合物的结构模型,并且用分子动力学模拟的方法动态地考察了他们之间的相互作用;采用紫外光谱法、荧光光谱法及粘度法,探讨了染料木素及其化学修饰物与ctDNA之间可能的作用方式并计算出结合常数。结果表明,染料木素及其乳糖苷修饰物均主要以沟槽方式与DNA结合,染料木素7-乙酰阿魏酸酯与ctDNA之间具有较强的作用,其结合常数为2.81×106L·mol-1,结合模式主要为嵌插作用;染料木素7,4’-二-乙酰阿魏酸酯与ctDNA之间作用较弱,其结合常数为1.19×104L·mol-1,主要以沟槽方式相结合。采用溴化乙锭(EB)为荧光探针示踪药物与DNA的相互作用,对染料木素乳糖苷修饰物进行了抗癌活性的荧光初筛;并进一步采用MTT比色法考察了两个染料木素一取代乳糖苷对人肝癌SMMC-7721细胞和人乳腺癌MCF-7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荧光筛选法结果与体外筛选的MTT染色法结果基本一致;染料木素的4’-和7-位分别经乳糖糖苷化修饰后其抗人肝癌细胞SMMC-7721和抗人乳腺癌细胞MCF-7的活性均显着提高。

张文曦[10](2009)在《抗血管生成中药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说明血管生成是肿瘤发生发展的重要因素,新生血管不仅为病理组织提供养分,保证其生长增殖,同时使得肿瘤细胞与个体的血液循环系统直接相通,这是恶性肿瘤发生远处转移播散的必要条件。肿瘤血管生成是一个复杂而连续的过程,包括内皮细

二、合成金雀异黄素水溶性硫酸酯的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合成金雀异黄素水溶性硫酸酯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大豆异黄酮在动物养殖中的应用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大豆异黄酮的结构及性质
2 大豆异黄酮对动物消化和生长性能的影响
3动物对大豆异黄酮的吸收和代谢
4 大豆异黄酮在动物养殖中的应用
    4.1 大豆异黄酮对动物抗氧化功能的影响
        4.1.1 清除游离自由基
        4.1.2 提高抗氧化蛋白的活性及表达
    4.2 大豆异黄酮对动物生长发育的影响
    4.3 大豆异黄酮对动物繁殖的影响
5 展望

(2)四种穿心莲内酯水溶性衍生物在Caco-2和Calu-3单细胞层模型上的转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第一章 综述
    一、穿心莲内酯及其水溶性衍生物的研究进展
        1 穿心莲本草考证
        2 穿心莲内酯的提取工艺
        3 穿心莲内酯及其水溶性衍生物简介
        4 药理作用机制
        5 呼吸系统适应症
        6 市场现有剂型
        7 开发与展望
    二、体外单细胞层模型简介
        1 单细胞层模型的建立
        2 单细胞层模型的评价
        3 单细胞层模型的应用
第二章 穿心莲内酯水溶性衍生物含量测定方法开发及验证
    一、仪器与材料
        1 试剂及试药
        2 实验仪器
    二、实验方法
        1 供试品配制
        2 高效液相色谱条件
        3 方法学考察
    三、实验结果与讨论
        1 穿心莲内酯总磺化物
        2 亚硫酸氢钠穿心莲内酯
        3 脱水穿心莲内酯琥珀酸半酯单钾盐
        4 脱水穿心莲内酯琥珀酸半酯钾钠盐
    四、本章小结
第三章 穿心莲内酯水溶性衍生物的安全性研究
    一、仪器与材料
        1 试剂及试药
        2 实验仪器
    二、实验原理
    三、实验方法
        1 试剂配制
        2 细胞培养
        3 供试品配制
        4 四甲基偶氮唑盐实验
        5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四、实验结果与讨论
        1 细胞生长情况
        2 细胞活性比较
        3 安全给药浓度筛选:
    五、本章小结
第四章 穿心莲内酯水溶性衍生物的双侧转运实验
    一、仪器与材料
        1 试剂及试药
        2 实验仪器
    二、实验方法
        1 单细胞层模型的建立和评价
        2 转运实验
        3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三、实验结果与分析
        1 单细胞层模型的完整性和紧密型评价
        2 给药浓度对转运的影响
        3 作用时间对转运的影响
        4 P-糖蛋白抑制剂对转运的影响
    四、本章小结
全文总结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3)维药鹰嘴豆中异黄酮类化合物结构修饰及降糖活性筛选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第一章 文献综述
    第一节 鹰嘴豆降糖活性国内外研究概况和发展趋势
        1 鹰嘴豆降糖作用研究现状
        2 鹰嘴豆各个部位降糖效果
        3 联合用药
        4 作用机制研究
    第二节 鹰嘴豆中异黄酮类化合物结构修饰研究进展
        1 异黄酮类化合物糖苷的合成
        2 异黄酮类化合物的烷基化、酯化及磺化
        3 异黄酮类化合物的磷酰化结构改造
        4 异黄酮类化合物配合物的合成
        5 异黄酮类化合物门尼希碱的合成
        6 异黄酮类化合物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合成
        7 其他
    参考文献
前言
第二章 鹰嘴豆中异黄酮类衍生物设计、合成及工艺优化
    第一节 异黄酮类系列衍生物结构
    第二节 异黄酮类衍生物的设计与合成
        1 仪器、材料及试剂
        2 试验部分
        3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三章 异黄酮类系列化合物的降糖生物活性研究
    第一节 异黄酮类系列化合物的胰岛素抵抗HepG2细胞降糖活性
        1. 仪器与材料
        2 实验方法
        3 结果
        4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二节 异黄酮类系列化合物的HUVEC细胞保护活性
        1. 仪器与材料
        2 方法
        3 结果
        4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三节 异黄酮类系列化合物的H4IIE细胞降糖活性
        1 实验设计
        2 仪器与材料
        3 细胞培养操作步骤
        4 细胞糖原的检测
        5 细胞总蛋白抽提
        6 蛋白质定量
        7 结果
        8 小结
    第四节 异黄酮类系列化合物的LO2细胞降糖活性
        1 仪器与材料
        2 实验方法
        3 结果
        4 小结
        参考文献
第四章 染料木素铬配合物体内降糖活性实验
    第一节 纯度测定
        1 峰面积归一化法纯度测定
    第二节 动物实验方法与结果
        1 动物实验材料
        2 实验方法及结果
        3 小结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第一节 本论文主要研究成果及创新点
        1 本论文主要研究成果
        2 本论文主要创新点
    第二节 对后期研究工作的展望
附录
致谢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个人简历

(4)染料木素的结构修饰及其血液生理活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
    1.2 国内外染料木素的研究进展
    1.3 国内外染料木素衍生物的研究进展
    1.4 本论文主要的研究内容及意义
第二章 染料木素衍生物的合成及结构表征
    2.1 实验所用仪器及试剂
    2.2 染料木素衍生物的合成路线
    2.3 合成染料木素衍生物的操作步骤
        2.3.1 染料木素Mannich碱衍生物的制备
        2.3.2 染料木素部分Mannich碱磺化衍生物的制备
        2.3.3 染料木素酯化衍生物的制备
    2.4 目标产物的结构表征
    2.5 染料木素衍生物的合成结果讨论
第三章 染料木素磺化衍生物与人血清白蛋白相互作用的光谱学研究
    3.1 引言
    3.2 实验仪器与试剂
    3.3 实验方法
        3.3.1 溶液配制
        3.3.2 样品测试
    3.4 实验结果与讨论
        3.4.1 衍生物对HSA内源性荧光的影响
        3.4.2 衍生物与HSA作用的结合常数及结合位点
        3.4.3 染料木素衍生物与HSA的结合模式
        3.4.4 衍生物与HSA的结合距离
        3.4.5 衍生物对HSA构象的影响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染料木素衍生物与人血清白蛋白作用的分子模拟研究
    4.1 引言
    4.2 AUTODOCK模拟方法
    4.3 分子模拟结果与讨论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染料木素衍生物的血液活性的研究
    5.1 引言
    5.2 染料木素血液活性衍生物的筛选
        5.2.1 反向筛选
        5.2.2 正向筛选
    5.3 血浆复钙实验
        5.3.1 实验原理
        5.3.2 实验试剂及仪器
        5.3.3 实验步骤
        5.3.4 结果与讨论
    5.4 凝血四项实验
        5.4.1 实验原理
        5.4.2 实验试剂及仪器
        5.4.3 实验步骤
        5.4.4 结果与讨论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1.1 染料木素衍生物的合成小结
        6.1.2 染料木素磺化衍生物与人血清白蛋白相互作用的光谱学研究
        6.1.3 染料木素衍生物与人血清白蛋白作用的分子模拟
        6.1.4 染料木素衍生物的血液活性的研究小结
    6.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6)槲皮素硫酸酯钠的合成与精制(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仪器
    1.1 材料:
    1.2 仪器:
2 实验方法
    2.1 合成:
    2.2精制:
    2.3 检测
        2.3.1 薄层色谱:
        2.3.2 红外光谱:
3 结果
    3.1 合成及精制结果:
    3.2 TLC测定结果及分析:
    3.3 红外光谱的结果及分析:
4 讨论

(7)长期灌胃槲皮素后小鼠血液与组织内槲皮素及异鼠李素形式代谢产物分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1章 绪论
    1.1 槲皮素的药理作用
        1.1.1 抗氧化及清除自由基作用
        1.1.2 抗纤维化作用
        1.1.3 抗肿瘤作用
        1.1.4 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
        1.1.5 抗病毒作用
        1.1.6 其他生物学作用
    1.2 槲皮素体内代谢研究现状
        1.2.1 吸收
        1.2.2 转化与转运
        1.2.3 排泄
    1.3 槲皮素检出方法研究进展
        1.3.1 植物中的提取及检测
        1.3.2 血浆中萃取及检测
    1.4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5 本研究工作的主要创新性
第2章 样品中槲皮素及异鼠李素检测方法的建立
    2.1 引言
    2.2 仪器及试剂
        2.2.1 仪器
        2.2.2 试剂
        2.2.3 主要工作溶液
    2.3 实验方案
        2.3.1 色谱及质谱条件
        2.3.2 线性关系和精密度考察
        2.3.3 空白加标回收率
        2.3.4 各标准曲线的建立
    2.4 结果与分析
        2.4.1 液相-质谱结果
        2.4.2 线性关系和精密度考查
        2.4.3 空白加标回收率
        2.4.4 正己烷洗脱相标准曲线
        2.4.5 甲醇洗脱相标准曲线
    2.5 总结
第3章 长期灌胃槲皮素小鼠血浆中槲皮素及异鼠李素形式代谢产物含量分析
    3.1 引言
    3.2 仪器及试剂
        3.2.1 仪器
        3.2.2 试剂
        3.2.3 主要工作溶液
    3.3 实验方法
        3.3.1 动物饲养
        3.3.2 小鼠血浆的获取
        3.3.3 槲皮素脂溶性和水溶性代谢产物的分离
        3.3.4 检测
    3.4 结果与讨论
        3.4.1 血浆中游离型检测结果
        3.4.2 长期灌胃槲皮素小鼠血浆中水溶性代谢产物的检测
        3.4.3 长期灌胃槲皮素小鼠血浆中脂溶性溶性代谢产物的检测
        3.4.4 血浆中总的代谢产物
    3.5 小结
第4章 长期灌胃小鼠组织中槲皮素及异鼠李素形式代谢产物分布情况分析
    4.1 引言
    4.2 仪器及试剂
        4.2.1 仪器
        4.2.2 试剂
        4.2.3 工作液
    4.3 实验方法
        4.3.1 动物饲养
        4.3.2 组织的获取
        4.3.3 槲皮素脂溶性和水溶性代谢产物的分离
        4.3.4 检测
    4.4 结果与讨论
        4.4.1 小鼠基本情况
        4.4.2 组织内游离型检测结果
        4.4.3 长期灌胃槲皮素小鼠体内水溶性代谢产物在各组织的含量检测
        4.4.4 长期灌胃槲皮素小鼠体内脂溶性代谢产物在各组织的含量检测
    4.5 小结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进一步工作方向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9)染料木素化学修饰物的合成及其生理活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概述
    1.2 黄酮类化合物的化学修饰
        1.2.1 成醚反应
        1.2.2 与金属形成配位化合物
        1.2.3 酯化反应
        1.2.4 糖苷化修饰
    1.3 黄酮类化合物的生理活性研究进展
        1.3.1 清除自由基和抗氧化活性
        1.3.2 抗肿瘤活性
    1.4 课题的研究意义、主要内容和创新点
        1.4.1 研究目的和意义
        1.4.2 主要研究内容
        1.4.3 论文的创新点
    参考文献
第2章 染料木素化学修饰物的合成
    2.1 引言
    2.2 染料木素乳糖苷修饰物的合成
        2.2.1 合成路线
        2.2.2 实验部分
        2.2.3 结果
        2.2.4 讨论
    2.3 染料木素乙酰阿魏酸酯的合成
        2.3.1 合成路线
        2.3.2 实验部分
        2.3.3 结果
        2.3.4 讨论
    2.4 小结
    参考文献
第3章 染料木素及其化学修饰物的抗氧化活性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仪器与试剂
        3.2.2 实验方法
    3.3 结果
        3.3.1 清除DPPH自由基(DPPH·)能力
        3.3.2 清除羟基自由基(·OH)能力
        3.3.3 抑制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_2~-)能力
        3.3.4 保护DNA免受羟基自由基损伤的能力
    3.4 讨论
        3.4.1 染料木素化学修饰物的结构与清除自由基能力的关系
        3.4.2 染料木素及其乳糖苷修饰物的自氧化作用
    3.5 小结
    参考文献
第4章 染料木素及其化学修饰物与BSA的相互作用
    4.1 引言
    4.2 实验部分
        4.2.1 仪器与试剂
        4.2.2 实验方法
    4.3 结果
        4.3.1 染料木素及其乳糖苷修饰物与BSA的相互作用
        4.3.2 染料木素乙酰阿魏酸酯与BSA的相互作用
    4.4 讨论
        4.4.1 染料木素及其乳糖苷修饰物与BSA的相互作用
        4.4.2 染料木素乙酰阿魏酸酯与BSA的相互作用
    4.5 小结
    参考文献
第5章 染料木素及其化学修饰物与DNA的相互作用
    5.1 引言
    5.2 实验部分
        5.2.1 仪器与试剂
        5.2.2 实验方法
    5.3 结果
        5.3.1 染料木素及其乳糖苷修饰物与DNA的相互作用
        5.3.2 染料木素乙酰阿魏酸酯与DNA的相互作用
    5.4 讨论
        5.4.1 染料木素及其乳糖苷修饰物与DNA的相互作用
        5.4.2 染料木素乙酰阿魏酸酯与DNA的相互作用
    5.5 小结
    参考文献
第6章 染料木素及其乳糖苷修饰物的抗癌活性筛选
    6.1 引言
    6.2 实验部分
        6.2.1 仪器与试剂
        6.2.2 实验方法
    6.3 结果
        6.3.1 染料木素及其乳糖苷修饰物对EB-DNA体系的影响
        6.3.2 染料木素乳糖苷对肿瘤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
    6.4 讨论
        6.4.1 染料木素及其乳糖苷修饰物抗癌活性的荧光筛选
        6.4.2 染料木素乳糖苷修饰物的抗癌活性
    6.5 小结
    参考文献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进一步研究工作的方向
致谢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四、合成金雀异黄素水溶性硫酸酯的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大豆异黄酮在动物养殖中的应用研究进展[J]. 吕宁,胡友军,冉学光,肖静英,赵晓南,霍星华. 广东畜牧兽医科技, 2019(03)
  • [2]四种穿心莲内酯水溶性衍生物在Caco-2和Calu-3单细胞层模型上的转运研究[D]. 何雯. 扬州大学, 2018(01)
  • [3]维药鹰嘴豆中异黄酮类化合物结构修饰及降糖活性筛选研究[D]. 李朋收.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6(04)
  • [4]染料木素的结构修饰及其血液生理活性研究[D]. 常鹏飞. 广西大学, 2015(05)
  • [5]UPLC/Q-TOF鉴定染料木素在小鼠血浆中的代谢产物[J]. 邢萌萌,聂少平,杨希,杜国,谢敏,李文娟,谢明勇. 南昌大学学报(理科版), 2014(01)
  • [6]槲皮素硫酸酯钠的合成与精制[J]. 邝婉容,杨安平,邝嘉乐,陈飞雨,简雪娟,袁永娟,何碧莹,王桂明,杨健峰,詹艳梅,聂鑫. 内蒙古中医药, 2013(12)
  • [7]长期灌胃槲皮素后小鼠血液与组织内槲皮素及异鼠李素形式代谢产物分布[D]. 许春莲. 南昌大学, 2012(03)
  • [8]染料木素结构修饰研究进展[J]. 王秋亚,高锦红. 广州化工, 2010(11)
  • [9]染料木素化学修饰物的合成及其生理活性研究[D]. 刘蓉. 南昌大学, 2009(12)
  • [10]抗血管生成中药研究进展[J]. 张文曦. 中国中医急症, 2009(09)

标签:;  ;  ;  ;  ;  

染料木素水溶性硫酸盐的合成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