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草大针茅群落论文_刘晓伟

导读:本文包含了羊草大针茅群落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群落,呼吸,真菌,速率,菌根,强度,禾本科。

羊草大针茅群落论文文献综述

刘晓伟[1](2010)在《羊草+大针茅群落葱属植物共生AM真菌多样性》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针对内蒙古典型草原羊草+大针茅植物群落退化演替过程,以葱属植物为指示植物,研究葱属植物菌根状况及根际土壤AM真菌多样性,探索根际AM真菌与草原植物群落退化与恢复演替的关系。研究结果如下:1.在羊草+大针茅群落葱属植物根际土壤中共分离得到AM真菌3属15种,其中无梗囊霉属(Acaulospora)4种,球囊霉属(Glomus)10种,盾巨孢囊霉属(Scutellospora)1种。其中未鉴定种:无梗囊霉属(Acaulospora)3种:Acau. sp2,Acau. sp3,Acau. sp1;球囊霉属(Glomus)1种:G.sp1。2.葱属植物菌根类型为疆南星型(Arum-type),菌根侵染率范围是32.5%-84.0%,各样地间比较从高到低的变化依次是:羊草退化恢复群落、羊草原生群落、退化群落;不同葱属植物种类间侵染率的差异变化由大到小依次是:野韭、山韭和双齿葱、细叶葱和黄花葱。3.葱属植物根际AM真菌多样性随着植物群落的退化梯度、季节以及植物种的变化而变化。物种丰富度、孢子密度、相对多度的变化:①在不同的群落之间由高到低依次为:退化恢复群落>原生群落>退化群落;②物种丰富度、孢子密度、相对多度不同月份的峰值也不同;③不同葱属植物间比较发现双齿葱根际土壤里的最高、山韭的次之、野韭的最低。AM真菌种类在不同样地不同葱属植物根际土壤不同月份间差异不大。4.土壤理化性质和土壤磷酸酶活性测定结果显示:①全磷、有效磷、全氮、碱解氮、有机质含量由高到低依次是原生样地、退化恢复样地、退化样地。②侵染率与速效磷、全磷、有机质呈负相关(P>0.05);与碱解氮、全氮和碱性磷酸酶没有显着相关性;与中性磷酸酶呈正相关(P>0.05)。(本文来源于《内蒙古大学》期刊2010-06-01)

王启[2](2010)在《羊草+大针茅不同群落中AM真菌多样性及球囊霉素动态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AM真菌分布及其广泛,尤其常见于草原生态系统中。AM真菌对调节植物群落结构,决定植物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生产力,对维持生态系统的功能和稳定性有重要意义。本文以内蒙古典型草原“羊草+大针茅”群落为对象,研究AM真菌多样性变化及其球囊霉素含量变化,AM真菌对土壤有机碳的贡献率,探索共生AM真菌与植物群落退化恢复演替过程的相关性。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不同退化恢复程度的羊草+大针茅群落中共分离出AM真菌23种。其中无梗囊霉属(Acaulospora)6种,多孢囊霉属(Di versispora)2种,内养囊霉属(En trophospora)1种,球囊霉属(Glomus)12种,巨孢囊霉属(Scutellospora) 2种。各个群落中共有的优势种为G. constrictum,G. geosporum,常见种为D. versiforme。2.在各个群落的各个土层AM真菌的种类数目、孢子密度、种的丰度均表现出:原生群落>恢复群落>退化群落。AM真菌在种类、丰富度、多样性指数的季节动态为:原生群落在6月和9月较高,7月和8月较低;恢复群落变化不显着;退化群落的变化趋势与原生群落保持一致。3.AM真菌相关蛋白-球囊霉素的含量也随着植物群落的退化与恢复演替过程表现出动态变化。本实验中土壤BRSP(Bradford提取的土壤蛋白)含量在0.79-2.13mg/g之间,EE-BRSP(易提取的BRSP)含量在0.29-1.32 mg/g之间.不同样地间BRSP和EE-BRSP含量均表现为原生群落>恢复群落>退化群落,随土壤深度表现0-10cm>10-20cm>20-30cm。在不同月份的变化为9月>6月>8月>7月。4.在不同退化演替群落中,EE-BRSP占有机碳的百分比分别为:原生群落4.2%,恢复群落5.6%,退化群落4.5%;而BRSP占有机碳的比例是:原生群落14.6%,恢复群落19.1%,退化群落15.6%;球囊霉素是土壤有机碳的重要组成来源之一。5.孢子密度与速效氮和有机碳呈显着正相关;BRSP与土壤含水量、全氮、pH值呈显着相关;EE-BRSP与土壤含水量、全氮、速效氮、孢子密度显着正相关(p<0.05)。孢子密度、GRSP、EE-BRSP在个各样地的垂直分布中与有效磷的含量呈负相关效应。在不同群落,影响AM真菌的分布最主要的因素为全磷、土壤含水量、pH值和速效磷。(本文来源于《内蒙古大学》期刊2010-06-01)

赵育民,王军邦,张秀娟,张波[3](2008)在《内蒙古温带典型草原羊草与大针茅群落结构特征比较》一文中研究指出于2006年植物生长盛期(7~9月)在中国科学院草原生态系统定位站对典型草原的代表类型羊草(Leymus chinensis)和大针茅(Sti-pa grandis)群落结构和生物量进行了观测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羊草群落丰富度略高于大针茅群落。按重要值排序,羊草群落位居前6位的分别是黄囊苔草(Caldesia korshinskii)、羊草、西伯利亚羽茅(Achnatherum sibiricum)、米氏冰草(Agropyron michaoi)、大针茅和糙隐子草(Cleistogenes squarrosa),6种的重要值总和为80.56%;大针茅群落重要值位居前6种的植物种类为大针茅、刺藜(Chenopodium aristatum Linn.)、羊草、黄囊苔草、糙隐子草、米氏冰草,总和达75.28%。大针茅群落较羊草群落更适应干旱气候条件。羊草群落和大针茅群落总生物量分别达到845.8和656.5 g/m2,羊草群落显着高于大针茅群落(P<0.01),生物量变化趋势基本一致,两群落能迅速对干旱低温做出反应。(本文来源于《安徽农业科学》期刊2008年30期)

赵育民,王军邦,牛树奎,张波,崔占武[4](2008)在《内蒙古典型草原羊草和大针茅群落热值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内蒙古典型草原羊草Leymus chinensis和大针茅Stipa grandis群落为研究对象,于2006年7月、8月进行了群落组成调查和生物量测定,并采样测定了各植物种热值,按各种的干质量权重计算了群落水平的热值。测定分析结果表明,在观测期羊草热值平均为18.99 kJ/g;大针茅热值平均为19.16 kJ/g;羊草和大针茅无论样地间还是种间差异都不显着。在观测期内,羊草和大针茅的热值均表现出一定的随季节略微增加的变化特征,羊草热值的季节变化以二次多项式拟合的效果较好,大针茅热值的季节变化以线性拟合更好。群落水平上,羊草群落和大针茅群落热值最高的均是大针茅,分别为19.03和19.28 kJ/g,热值最小的植物种在羊草群落中为轴藜Axyris amaranthoides和灰绿藜Chenopodium glaucum,在大针茅群落中为猪毛菜Salsola collina。羊草群落干质量加权热值为18.73 kJ/g,大针茅群落为18.43 kJ/g。整个观测期群落地上部分、根系、凋落物及立枯物热值结果说明,地上部分热值高于地下部分,群落热值随时间和群落结构变化而有略微波动,群落水平热值与种及器官水平上的热值有着一定差异。(本文来源于《草业科学》期刊2008年08期)

贾志斌,杨持,洪洋,韩向红[5](2002)在《中温型草原和暖温型草原大针茅+羊草群落结构特征的比较》一文中研究指出运用植被水平地带性原理在南北样带 ( NSCT)草原生物群区中温型草原和暖温型草原内的典型草原地带各选择一个研究站点 ,于 1 999~ 2 0 0 0年 5~ 9月份对大针茅 +羊草群落的数量结构、α多样性、生活型功能群组成、地上生产结构、C3 和 C4 植物组成及群落生长动态特征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 :暖温型草原群落高度 ( h)、生态优势度 ( C)、C4 植物比例 ( % )和单位叶速率 ( ULR)较高 ,生长动态曲线呈双峰型且第 1峰大于第 2峰 ;中温型草原物种丰富度 ( R)、群落密度( d)、物种多样性 ( H ')、群落均匀度 ( E)、F/C值、叶面积指数 ( LAI)、叶面积持续时间 ( LAD)和干物质生产能力 ( P)较高 ,生长动态曲线呈单峰型 ,初期生长较快。虽然两站点年平均降水量相近 ,但温度、热量差异较大 ,年蒸发力不同 ,并影响到天然降水及土壤水分、养分供给的有效性 ,可能是导致其群落结构与生长动态差异的主要原因(本文来源于《生态学报》期刊2002年10期)

盛修武,戚秋慧,姜恕[6](1993)在《羊草和大针茅群落暗呼吸速率与温度关系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植物生产过程中,呼吸作用是必不可缺的一环。暗呼吸与光合量之比是植物光合物质生产效率的重要标志之一。因此在研究羊草和大针茅群落日光合生产量的同时,也研究了夜间的暗呼吸速率,借以从光合产物的消耗比率这个侧面进一步分析草原群落光合物质生产的整个过程。(本文来源于《植物学通报》期刊1993年S1期)

盛修武,戚秋慧,姜恕[7](1991)在《羊草和大针茅群落的暗呼吸强度与环境条件关系的初步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草原群落的干物质产量,是由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所决定。呼吸作用对于干物质的生产是必不可少的一环,因为任何物质的形成都需要能量,而这种能量正是由呼吸作用所提供的。 草原群落的生长、呼吸和光合受到光照、温度、水分和土肥等环境因子的影响。在适宜的气候条件下,生长、呼吸和光合有着严格的偶联关系,并能使群落的生长效率保持比较高的水平,然而在异常的气候条件下,如高温、干旱、低湿等,会增加群落的无效呼吸,使光合产物过量的消耗,导致偶联关系的破坏,光合效率下降,终致造成植物的死亡。 本文就羊草和大针茅草原群落的暗呼吸强度与环境条件的关系进行探讨,视其对草原群落光合生产效率的影响,从而为人工促进天然草原生产力的提高,提供依据。(本文来源于《植物研究》期刊1991年03期)

戚秋慧,盛修武,姜恕,金启宏,洪亮[8](1989)在《羊草和大针茅群落光合速率的比较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研究用同化箱法,在野外条件下测定了羊草群落和大针茅群落的光合速率日进程和季节变化。得到如下结果: 1.在整个生长期中,测得羊草和大针茅两群落光合速率的日进程都属双峰型,上、下午各有一个高峰,但一般以上午峰值较高。2.羊草和大针茅两群落日净光合量的季节变化趋势是相似的。自返青后迅速的提高,到7月上旬达最大值,羊草和大针茅两群落的日净光合量分别为31.68和11.5gCO_2/m~2d。随后逐渐降低。3.两群落光合能力的大小,峰值的高低和出现的早晚、中午光合降低的幅度以及季节变化的特点等都与植物生长发育阶段和环境条件有密切的关系。4.羊草群落各阶段的瞬时光合、日净光合、LAI和生物量等都高于相近时期的大针茅群落。但在环境条件较差(干旱)时,羊草群落光合增加的幅度要比环境条件好时小。5.大针茅群落要比羊草群落耐旱,对不良环境的适应能力强,但在条件较好时增产幅度小。(本文来源于《植物生态学与地植物学学报》期刊1989年04期)

康师安,关世英,齐沛钦[9](1986)在《羊草和大针茅植物群落土壤养分含量与转化规律的初步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是《羊草和大针茅植物群落土壤速效性养分含量与分布规律的初步研究》(见《中国草原》,1985年第二期)一文的续篇。自然条件和研究方法等与前文相同。土壤有机质测定用重铬酸钾法,土壤全氮测定用高氯酸——硫酸消化法,土壤全磷测定用(本文来源于《中国草原》期刊1986年04期)

康师安,关世英,齐沛钦[10](1985)在《羊草和大针茅群落土壤速效性养分含量与分布规律的初步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一、研究目的土壤速效性养分是植物吸收利用的有效养分形态。测定土壤养分,掌握土壤中可以被植物吸收利用的养分含量及分布规律,对于了解和掌握草原植物与土壤中养分的供求关系,以及草原生态环境等都有重要意义。土壤中的养分是以有机质状态、矿物质状态、交换性状态和可溶性状态存在的。其中交换性养分和可溶性养分是经过微生物分(本文来源于《中国草原》期刊1985年02期)

羊草大针茅群落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AM真菌分布及其广泛,尤其常见于草原生态系统中。AM真菌对调节植物群落结构,决定植物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生产力,对维持生态系统的功能和稳定性有重要意义。本文以内蒙古典型草原“羊草+大针茅”群落为对象,研究AM真菌多样性变化及其球囊霉素含量变化,AM真菌对土壤有机碳的贡献率,探索共生AM真菌与植物群落退化恢复演替过程的相关性。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不同退化恢复程度的羊草+大针茅群落中共分离出AM真菌23种。其中无梗囊霉属(Acaulospora)6种,多孢囊霉属(Di versispora)2种,内养囊霉属(En trophospora)1种,球囊霉属(Glomus)12种,巨孢囊霉属(Scutellospora) 2种。各个群落中共有的优势种为G. constrictum,G. geosporum,常见种为D. versiforme。2.在各个群落的各个土层AM真菌的种类数目、孢子密度、种的丰度均表现出:原生群落>恢复群落>退化群落。AM真菌在种类、丰富度、多样性指数的季节动态为:原生群落在6月和9月较高,7月和8月较低;恢复群落变化不显着;退化群落的变化趋势与原生群落保持一致。3.AM真菌相关蛋白-球囊霉素的含量也随着植物群落的退化与恢复演替过程表现出动态变化。本实验中土壤BRSP(Bradford提取的土壤蛋白)含量在0.79-2.13mg/g之间,EE-BRSP(易提取的BRSP)含量在0.29-1.32 mg/g之间.不同样地间BRSP和EE-BRSP含量均表现为原生群落>恢复群落>退化群落,随土壤深度表现0-10cm>10-20cm>20-30cm。在不同月份的变化为9月>6月>8月>7月。4.在不同退化演替群落中,EE-BRSP占有机碳的百分比分别为:原生群落4.2%,恢复群落5.6%,退化群落4.5%;而BRSP占有机碳的比例是:原生群落14.6%,恢复群落19.1%,退化群落15.6%;球囊霉素是土壤有机碳的重要组成来源之一。5.孢子密度与速效氮和有机碳呈显着正相关;BRSP与土壤含水量、全氮、pH值呈显着相关;EE-BRSP与土壤含水量、全氮、速效氮、孢子密度显着正相关(p<0.05)。孢子密度、GRSP、EE-BRSP在个各样地的垂直分布中与有效磷的含量呈负相关效应。在不同群落,影响AM真菌的分布最主要的因素为全磷、土壤含水量、pH值和速效磷。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羊草大针茅群落论文参考文献

[1].刘晓伟.羊草+大针茅群落葱属植物共生AM真菌多样性[D].内蒙古大学.2010

[2].王启.羊草+大针茅不同群落中AM真菌多样性及球囊霉素动态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0

[3].赵育民,王军邦,张秀娟,张波.内蒙古温带典型草原羊草与大针茅群落结构特征比较[J].安徽农业科学.2008

[4].赵育民,王军邦,牛树奎,张波,崔占武.内蒙古典型草原羊草和大针茅群落热值研究[J].草业科学.2008

[5].贾志斌,杨持,洪洋,韩向红.中温型草原和暖温型草原大针茅+羊草群落结构特征的比较[J].生态学报.2002

[6].盛修武,戚秋慧,姜恕.羊草和大针茅群落暗呼吸速率与温度关系的研究[J].植物学通报.1993

[7].盛修武,戚秋慧,姜恕.羊草和大针茅群落的暗呼吸强度与环境条件关系的初步探讨[J].植物研究.1991

[8].戚秋慧,盛修武,姜恕,金启宏,洪亮.羊草和大针茅群落光合速率的比较研究[J].植物生态学与地植物学学报.1989

[9].康师安,关世英,齐沛钦.羊草和大针茅植物群落土壤养分含量与转化规律的初步研究[J].中国草原.1986

[10].康师安,关世英,齐沛钦.羊草和大针茅群落土壤速效性养分含量与分布规律的初步研究[J].中国草原.1985

论文知识图

羊草+大针茅群落地上部分的能量现存量...羊草+大针茅群落地上现存生物量动态曲...羊草+大针茅群落和矮嵩草草甸地上生物...4.7不同耐旱特性植物组成历史与现状对...2个群落固定CO2价值量的累积曲线2个群落释放O2价值量的累积曲线

标签:;  ;  ;  ;  ;  ;  ;  

羊草大针茅群落论文_刘晓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