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观动力学论文_许小勇

导读:本文包含了介观动力学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动力学,增塑剂,粒子,硝化甘油,超导体,效应,涡旋。

介观动力学论文文献综述

许小勇[1](2019)在《半导体光解水介观系统多级动力学耦联调控》一文中研究指出半导体光解水是利用太阳能制取氢气的可再生能源技术,具有巨大的应用前景。当前,理解并调控光生载流子动力学是突破半导体光解水效能瓶颈的关键。我们课题组基于超细量子点和超薄二维结构半导体,通过电子结构调控和表界面改造调制光激发(起始步)和表面催化(决速步)活性,发现光激发和表面催化的动力耦合能显着提高电荷分离效率和最终的光催化效能[1-3]。我们近期聚焦光解水多级量子动力学的研究发现[4-6]:通常表现最低效率的―光生电荷分离可能只是一个动力瓶颈表象,深刻的机制关联到叁个动力学行为在不同时-空尺度上的耦联效果。我们系统研究了过渡金属硫化物(TMDs)光电子物性,发现Re S2具有独特的电子结构能够实现光激发、电子传输和边缘催化叁大动力的高效集成,能够运行高效的光辅助电催化氢气演化[4,5]。我们通过微结构精细调控设计出具有半金属特性的碳氮基有机半导体C4N3纳米片,其独特的半金属特性兼容半导体光子采集和金属电子传输动力,光激电子自旋态切换有效延长电子寿命,表面丰富而活跃的不饱和N原子位点运行高效的催化动力[6]。这些研究说明:人工微结构电子工程能够调制光激量子多级动力兼容耦联,为推进太阳能燃料转化效能提供了新方案。(本文来源于《2019第叁届全国光催化材料创新与应用学术研讨会摘要集》期刊2019-09-20)

梁爽[2](2018)在《晶体材料介观损伤及断裂行为的离散位错动力学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材料损伤与破坏的物理机理一直是固体力学的核心问题之一。材料的宏观损伤与破坏行为源于介观尺度的变形及损伤演化。在介观尺度下,材料的变形及损伤行为与材料中离散位错与晶界、空洞、微裂纹等缺陷的相互作用密切相关。捕捉材料中离散位错与晶界、空洞、微裂纹等缺陷的相互作用过程,对揭示材料损伤与破坏的物理机理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为此,需要发展介观尺度下离散位错与晶界、空洞和微裂纹等缺陷相互作用的算法;在此基础上,对离散位错与晶界、空洞和微裂纹等的相互作用过程进行定量刻画。这些问题的研究属于固体力学与材料物理的交叉前沿,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和潜在的应用价值。通过追踪材料中离散位错的动态演化,离散位错动力学(DDD)可以模拟较大空间尺度和较长时间尺度的塑性力学问题,它已成为模拟介观尺度下材料塑性变形、损伤及断裂行为的有效手段。通过采用并扩展现有DDD方法,本文对介观尺度下材料的损伤及断裂行为进行了深入研究。本文的主要研究工作有:(1)通过离散位错动力学模拟,详细研究了I型钝裂纹与相邻微孔洞之间的相互作用,揭示了微孔洞长大机制及其尺寸效应。模拟结果表明:即便对于I型裂纹,也容易在裂纹和孔洞间形成连接裂纹尖端与孔洞表面的水平滑移带,进而促进孔洞的增长和裂纹的扩展,特别是当裂纹尖端和微孔洞表面之间的韧带距离不太长时,该机制更加显着;同时,存在一个临界孔洞半径,当位于裂纹端部的微孔洞的半径小于该临界尺寸时,该孔洞倾向于变为扁平。(2)通过引入Rice-Thomson裂尖位错发射模型和晶界穿透模型,发展了二维离散位错动力学计算模拟方法;在此基础上,对多晶中位错形核机制、晶界可穿透性及晶粒尺寸等对裂尖的屏蔽效应进行了详细的计算模拟。模拟结果表明:与F-R源位错形核机制(DNFR)相比,裂尖位错发射机制(DECT)对裂尖的屏蔽效应的影响更显着;位错对裂尖的屏蔽效应与晶粒尺寸、晶界可穿透性等密切相关,随着晶粒尺寸的增加,位错对裂尖的屏蔽增加,显示出强烈的晶粒尺寸效应,另一方面,随着晶界对位错阻碍作用的增加,位错对裂尖的屏蔽作用先增加,后到达顶点,最后下降,呈现出有趣的“山峰型”特征,这种“山峰型”特征随晶粒尺寸的增加逐渐减弱。(3)基于扩展有限元方法(XFEM),发展了一种模拟多位错演化的离散位错动力学耦合算法(XFEM-DDD)。与其它离散位错动力学算法相比,本文算法不仅能更好地处理复杂内、外边界以及位错滑移产生的位移不连续问题,而且还能很好地处理非均匀梯度网格问题,具有较高的计算精度和计算效率。(4)通过在XFEM-DDD中引入Rice-Thomson裂尖位错发射模型和粘聚力表面模型,实现了对单晶材料中裂尖位错发射、裂纹脱粘扩展的计算模拟,揭示了裂纹扩展中韧-脆竞争的内在物理机制。模拟结果表明:裂尖发射的位错会在裂纹尖端产生一个局部应力场,该局部应力场不仅可以屏蔽裂纹扩展而且会抑制裂尖发射后续的位错;在外加载荷下,这两种屏蔽效应的相互竞争,导致“裂尖位错发射”与“裂纹解理扩展”两种机制在裂纹尖端区域内交替发生。该算法成功地捕捉了裂尖过程区内的韧脆转变机制及其位错动力学细节,并与以前分子动力学模拟的结果具有良好的一致性。(本文来源于《华中科技大学》期刊2018-11-01)

郭昕,陈春燕,牛余雷,南海[3](2018)在《端羟基聚醚/增塑剂共混体系混溶性的介观动力学模拟》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介观动力学(Meso Dyn)模拟方法对比研究了己二酸二辛酯(DOA)和磷酸二苯-辛酯(DPO)与端羟基聚醚(HTPE)共混体系的介观形貌和有序度参数,用实验对比研究了2种HTPE/增塑剂共混体系的混溶性。结果表明,与DOA相比,DPO与HTPE的混溶性更好,且混溶性实验结果与介观动力学模拟结果一致性较好。随着增塑剂比例的增加,DOA与HTPE的混溶性先变差后变好,DPO与HTPE的混溶性逐渐变差,但两种共混体系均没有产生相分离现象。(本文来源于《科学技术与工程》期刊2018年18期)

齐晓飞,闫宁,严启龙,李宏岩[4](2017)在《硝化纤维素/增塑剂共混体系相结构的介观动力学模拟》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介观动力学(MesoDyn)模拟方法对比研究了增塑剂硝化甘油(NG)、1,5-二迭氮-3-硝基氮杂环戊烷(DIANP)、N-丁基硝氧乙基硝胺(Bu-NENA)、双(2,2-二硝基丙醇)缩甲醛(BDNPF)/双(2,2-二硝基丙醇)缩乙醛(BDNPA)(BDNPF/A,两者质量比为1∶1)与硝化纤维素(NC)共混体系的相结构及其演变过程和影响因素,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比研究了质量配比为50/50的4种NC/增塑剂共混体系混溶产物的微观形貌。结果表明,与NG相比,DIANP、Bu-NENA和BDNPF/A与NC的混溶性更好,且显微形貌特征与介观动力学模拟结果一致性较好;20℃下,质量配比为30/70的NC/BDNPA/F共混体系和质量配比为70/30、60/40、50/50、40/60和30/70的NC/NG共混体系产生相分离;质量配比为50/50的NC/NG共混体系,NG与NC的混溶性随温度的升高而改善,40℃以上时体系的相分离现象消失。(本文来源于《火炸药学报》期刊2017年06期)

苏玉鑫[5](2017)在《介观尺度复杂流体能量守恒耗散粒子动力学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微电子机械系统等微型原器件得到了广泛应用,对微型原器件的设计和制造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进一步研究微电子机械系统的内部液体流动机理、伴随的传热机理非常具有学术价值。但是微型电子机械系统内部尺度一般处于介观尺度,基于连续介质力学力学宏观数值模拟方法不能准确处理该尺度的问题,而分子动力学等微观方法的计算规模又很难达到这一计算尺度。能量守恒耗散粒子动力学(eDPD)是一种粗粒化的分子动力学方法,不仅可以研究介观尺度下的复杂流体行为,还可以计算复杂的传热问题,是研究介观尺度下伴随热量传递的复杂流体行为一种理想方法。本文系统地阐述了能量守恒耗散粒子动力学方法,指出了该方法的主要特点,分析了其在处理复杂流体行为时的优势。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1)采用eDPD对通道内流体绕流方形柱体阵列的流场和温度场进行研究,分析不同雷诺数下流场和温度场的分布特点。研究表明:当雷诺数增大时,柱体周围流体温度变化增大,对流换热现象明显。随着雷诺数增大流体流过柱体时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漩涡,在漩涡区流速降低,对流换热速度减弱,出现了局部温度峰值。(2)采用eDPD模拟介观尺度微通道泊肃叶流中高分子的运动特性,研究表明可以将高分子溶液看作幂律流体,随着高分子浓度增大幂律指数减小,高分子溶液越偏离牛顿流体特性。同一高分子浓度不同温度时幂律指数基本不变。本文进一步分析了不同高分子浓度、温度以及不同驱动力下通道内流体的速度分布、应力分布、温度分布、高分子链质心分布以及高分子链瞬时位置。结果表明:高分子链远离壁面分布,不同温度的高分子链与周围流体的温度差最终会导致其分布位置在浮升力作用下有所变化,随着通道内驱动力增大浮升力的影响逐渐减小;在通道中由于速度分布不均匀,速度快的地方温度分布变化明显,对流换热现象明显.,温度和高分子链的浓度变化对剪切应力分布影响不大,.对流动方向的正应力影响较大。(本文来源于《中北大学》期刊2017-06-05)

吴文娟[6](2016)在《层状超导体中的磁通静态结构和动力学行为及介观超导体的磁通分布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层状超导体中磁通的输运性质以及相关机理的研究一直是凝聚态物理研究的热点。本文首先在x和y方向使用周期性边界条件,z方向使用开放性边界条件,在全部钉扎强度区域研究了静态和动态情形下3D系统中涡旋饼的结构分布,给出了涡旋饼在不同钉扎强度和不同密度下的静态结构相图;总结出了涡旋饼在外推力作用下的动力学规律及奇异特征。考虑到最接近实际的模型应该采用长周期性边界条件,我们通过降维(二维或准一维)和增加层间距的方法来减少计算量,并利用这一模型继续研究层状超导体中涡旋饼的性质,寻找第二峰效应等实验现象的新解释。近年来介观超导体中的磁通分布也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不同于大块超导体,介观超导体样品尺寸很小,磁通的分布不仅由磁通间的相互作用决定,还由边界的限制决定。故不同形状的介观超导体对应的磁通分布亦不同,我们主要研究的是等腰直角叁角形介观超导体。本文主要内容分为如下几部分:1、我们用数值模拟的方法研究了层状超导体中涡旋饼的静态结构分布,分析了随机钉扎引起的无序和层间(以及层内)的有序性的竞争关系。通常,对于层间有序的形成,来源于强层间耦合弱钉扎条件下涡旋饼或磁通线片段的耦合,即形成3D状态。相反,2D状态则是由弱层间耦合强钉扎条件下退耦合的独立涡旋饼形成。对层间有序性,随着钉扎力的增加,层内的结构涉及到晶体(Crystal),布拉格玻璃(Bragg Glasses,BG),磁通玻璃(Vortex Glasses,VG)和液体状(Liquid-like,LQ)结构。改变磁通密度,我们发现在同一层内部和层与层之间都存在一个先快速无序然后缓慢有序的过程,这可能与第二峰效应有关联,我们对这种非单调行为的原因也做了讨论。研究结果总结为"层间耦合强度Sm和钉扎强度fp "平面内的相图。2、使用分子动力学模拟的方法研究了外力驱动下的层状超导体中的涡旋饼。我们发现,随着外加驱动力的增加,对于强的层间耦合,预先存在的磁通线要么直接脱钉,要么在脱钉之前先转变为二维(2D)钉扎态,是哪种情况要取决于钉扎的强弱;在一个很窄的钉扎范围内,我们还发现了有趣的再次钉扎过程,它导致了负微分电阻现象的出现。对于弱的层间耦合,随外加驱动的增加,被独立钉扎的涡旋饼先是形成无序的2D流动态,然后转变为有序的3D流动态;然而,对于极强的钉扎情形,随机钉扎导致一个类似热涨落力的作用效果出现,这一作用可以融化3D磁通线,导致一个持续的2D流动态出现在快速流动区,而且,在它的中部区域关联函数有一个尖峰现象出现:随外加驱动力增加,运动的涡旋饼先晶体化形成运动的3D磁通线,然后这些3D磁通线融化,导致重新形成2D流动态。我们的结果总结成了一个动力学相图。3、我们采用了最接近真实系统的长周期性边界条件的模型,但由于计算量大,用了两种方法修改模型:降维的方法(保留z方向自由度,将x-y平面的维度缩减为一维)和增加层间距(同时微调涡旋饼相互作用)的方法。对于降维后的系统,不再是叁维系统(或传统二维x-y平面)的叁角格子的分布,这是因为去掉了y方向的维度,涡旋饼的有序排列为平行于z轴方向的等间距直线。我们计算了不同钉扎强度、不同层数时,稳定态涡旋饼分布的关联函数随磁通密度的变化,并观察磁通分布图,发现随磁通密度的增大,系统会由有序的1D状态退耦合为无序的2D状态,分析原因是在高磁通密度下,晶格常数变小,相互作用势的竞争将导致退耦合态与耦合态的能量差降低,导致了退耦合相变,这个退耦合与实验上观察到的第二峰效应相符合。4、我们研究了等腰直角叁角形介观超导体中的磁通分布。我们使用格林函数方法寻找伦敦方程的解析解,得到了任意磁通分布的吉布斯自由能表达式,并使用镜像方法把磁通-磁通和磁通-边界之间的相互作用转化为磁通-反磁通之间的作用,然后我们结合分子动力学方法,模拟退火获得磁通涡旋的稳定态分布。研究发现随外磁场增加,磁通涡旋的填充规则如下:其分布按一层层"壳"状排列,在小涡旋度时,磁通呈轴对称分布;随涡旋度的增大,磁通开始出现不对称的分布;涡旋度越大,磁通的分布模式越复杂。另外我们还研究了系统的尺寸效应,改变系统尺寸,磁通的分布模式也会有变化,我们的结果总结为一张表。(本文来源于《东南大学》期刊2016-10-01)

麦俊林,孙德林,全学波,李理波,周健[7](2016)在《耗散粒子动力学模拟Nafion-[Bmim][TfO]离子液体复合膜的介观结构》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耗散粒子动力学方法模拟研究了离子液体的含量和温度对Nafion-[Bmim][Tf O]离子液体复合膜的介观结构的影响。模拟发现了微相分离现象。对不同条件下的微相分离形成的孔径分析表明,随着离子液体在复合膜中含量的增加,离子液体在膜中的聚集状态由分散的团簇转变为连续的通道,但过高的含量会产生腔室结构。随着温度的上升,离子液体通道的结构变得更加复杂,原有的腔室结构转化为通道的新支路,即高温下离子液体通道变得更加连通。界面分布几率和径向分布函数的计算结果表明,离子液体的阳离子烷基链嵌进Nafion主链中,侧链磺酸基团分布的变化直接影响咪唑基团和阴离子在微相界面的分布。本工作在介观水平上探索了Nafion-离子液体复合膜结构,可为开发高温聚电解质燃料电池材料提供一定的参考。(本文来源于《物理化学学报》期刊2016年07期)

赵南蓉,边玉坤,董运洪,冯晓清[8](2016)在《生物大分子体系的非正常扩散和动力学无序效应的介观统计理论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次报告主要分为叁部分:纳米粒子及蛋白分子在亚浓聚合物溶液中的非正常扩散、单分子拉伸实验的动力学无序理论以及DNA逃逸生物纳米孔的多指数动力学。(1)采用模耦合理论(Mode coupling theory)计算纳米粒子在聚合物溶液中的平动扩散系数与聚合物溶液浓度、聚合物分子大小以及纳米粒子尺寸等的定量依赖关系,着重考察对经典Stoke-Einstein关系的偏离。进一步,基于流体力学,计算蛋白在聚合物溶液中的平动和转动扩散系数,揭示粘度非均匀性分布导致平动和转动扩散退偶的机制。(2)采用Kramers速率理论及广义郎之万方程,研究生物大分子构象转变动力学,与单分子拉伸力实验结合,揭示动力学无序效应的影响。(3)基于瓶颈涨落(Fluctuation bottleneck)模型,研究DNA逃逸生物纳米孔的速率过程,揭示纳米孔构象慢涨落与逃逸多指数动力学的内在关联。上述理论体系分别用于相关实验分析,结果与实验吻合的很好。我们立足介观统计力学的一系列工作为复杂生物体系中扩散及反应动力学的研究提供借鉴。(本文来源于《中国化学会第30届学术年会摘要集-第十九分会:化学中的量子与经典动力学》期刊2016-07-01)

赵国鹏[9](2016)在《粒子在介观微腔中逃逸动力学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为了研究粒子在宏观系统或微观系统中的逃逸概率,人们已经发展了一些经典力学和量子力学方法。然而,这些研究方法不适用于尺度介于宏观和微观之间的介观系统。随着介观纳米器件制造技术的日益提高,粒子在介观微腔中逃逸概率的研究理论亟需完善,因此人们发展了可以联系量子力学和其经典极限的半经典理论,并且已经作为一个相对成熟的方法广泛应用于介观微腔的研究领域中。这种半经典方法的核心是通过一种简化的路径积分形式来联系电子的经典运动和其量子输运,为探索介观系统中的传输特性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在众多基于半经典近似的理论方法中,二维量子台球已经作为一个基本模型在介观领域中被广泛使用。例如,闭合量子台球中的混沌动力学特性可以通过周期轨道理论和闭合轨道理论来研究。近些年已经能够实际测量半导体微结构中的一些物理量,并且开放量子台球中的电导g可以通过Landauer公式给出,因此对开放介观微腔的研究备受关注。电子在开放量子台球中运动的费曼路径所反映的的振幅和相位可以同时体现出几何稳定性和量子相干效应。介观微腔的开口宽度和电子的德布罗意波长相近,计入开口处的衍射效应,人们已分别提出了包含基尔霍夫衍射,夫琅禾费衍射,衍射的几何理论等一系列的半经典近似方法。本论文采用计入夫琅禾费衍射的半经典近似方法计算逃逸概率。计算结果得到逃逸概率的涨落形状和不同横向模式入射角的衍射分布有很好的对应关系,并且经典轨迹的长度值集中分布在对逃逸概率有相对显着贡献的位置。在对电子间关联效应的研究中,我们首次定义相干因子,研究沿不同经典轨迹运动的电子间的相干效应,结果显示发生相干背散射时会导致电子间的干涉效应增强。并且时间反演路径和经典轨迹分布有很好的对应关系。我们通过定义相互作用因子发现,电子沿入射角相差较大且长度相近的轨迹运动时,其相互作用趋于稳定。本论文的组织结构如下。第一章主要介绍研究背景和选题意义以及与本论文工作相关的基本概念。第二章给出理论模型和半经典计算方法的概述并讨论了经典和量子间的对应关系。第叁章首先给出逃逸概率在半经典近似下的表达式并引入电子运动的经典轨迹概念。通过分析数值结果,定义经典轨迹的衍射分布函数,探究入射角和经典轨迹长度对逃逸概率的影响。并且计算相干因子和相互作用因子,研究沿不同路径运动电子间的关联效应。最后一章是对整个研究工作的总结和展望。(本文来源于《山东师范大学》期刊2016-04-10)

李苗苗,孙庆锋,干效东,郭效德[10](2015)在《PBT/增塑剂共混物相容性的介观动力学模拟》一文中研究指出用分子动力学(MD)和介观动力学(MesoDyn)法模拟研究了粘合剂3,3-二迭氮甲基氧丁环-四氢呋喃共聚醚(PBT)与A3[双(2,2-二硝基丙醇缩甲醛(A2)与双(2,2-二硝基丙醇)缩乙醛(A1)质量比1∶1混合物]、端迭氮基聚迭氮缩水甘油醚(GAPA)等不同增塑剂组成的共混体系的溶度参数和共混物分子间的Flory-Huggins作用参数,预测了共混物的相容性和介观形貌。结果表明:室温下PBT/A3共混体系,增塑比为1.4时体系的相容性最好;对增塑比为1.2的PBT/A3/GAPA共混物,PBT/A3/GAPA配比为10/2/10体系的相容性最好。(本文来源于《上海航天》期刊2015年04期)

介观动力学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材料损伤与破坏的物理机理一直是固体力学的核心问题之一。材料的宏观损伤与破坏行为源于介观尺度的变形及损伤演化。在介观尺度下,材料的变形及损伤行为与材料中离散位错与晶界、空洞、微裂纹等缺陷的相互作用密切相关。捕捉材料中离散位错与晶界、空洞、微裂纹等缺陷的相互作用过程,对揭示材料损伤与破坏的物理机理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为此,需要发展介观尺度下离散位错与晶界、空洞和微裂纹等缺陷相互作用的算法;在此基础上,对离散位错与晶界、空洞和微裂纹等的相互作用过程进行定量刻画。这些问题的研究属于固体力学与材料物理的交叉前沿,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和潜在的应用价值。通过追踪材料中离散位错的动态演化,离散位错动力学(DDD)可以模拟较大空间尺度和较长时间尺度的塑性力学问题,它已成为模拟介观尺度下材料塑性变形、损伤及断裂行为的有效手段。通过采用并扩展现有DDD方法,本文对介观尺度下材料的损伤及断裂行为进行了深入研究。本文的主要研究工作有:(1)通过离散位错动力学模拟,详细研究了I型钝裂纹与相邻微孔洞之间的相互作用,揭示了微孔洞长大机制及其尺寸效应。模拟结果表明:即便对于I型裂纹,也容易在裂纹和孔洞间形成连接裂纹尖端与孔洞表面的水平滑移带,进而促进孔洞的增长和裂纹的扩展,特别是当裂纹尖端和微孔洞表面之间的韧带距离不太长时,该机制更加显着;同时,存在一个临界孔洞半径,当位于裂纹端部的微孔洞的半径小于该临界尺寸时,该孔洞倾向于变为扁平。(2)通过引入Rice-Thomson裂尖位错发射模型和晶界穿透模型,发展了二维离散位错动力学计算模拟方法;在此基础上,对多晶中位错形核机制、晶界可穿透性及晶粒尺寸等对裂尖的屏蔽效应进行了详细的计算模拟。模拟结果表明:与F-R源位错形核机制(DNFR)相比,裂尖位错发射机制(DECT)对裂尖的屏蔽效应的影响更显着;位错对裂尖的屏蔽效应与晶粒尺寸、晶界可穿透性等密切相关,随着晶粒尺寸的增加,位错对裂尖的屏蔽增加,显示出强烈的晶粒尺寸效应,另一方面,随着晶界对位错阻碍作用的增加,位错对裂尖的屏蔽作用先增加,后到达顶点,最后下降,呈现出有趣的“山峰型”特征,这种“山峰型”特征随晶粒尺寸的增加逐渐减弱。(3)基于扩展有限元方法(XFEM),发展了一种模拟多位错演化的离散位错动力学耦合算法(XFEM-DDD)。与其它离散位错动力学算法相比,本文算法不仅能更好地处理复杂内、外边界以及位错滑移产生的位移不连续问题,而且还能很好地处理非均匀梯度网格问题,具有较高的计算精度和计算效率。(4)通过在XFEM-DDD中引入Rice-Thomson裂尖位错发射模型和粘聚力表面模型,实现了对单晶材料中裂尖位错发射、裂纹脱粘扩展的计算模拟,揭示了裂纹扩展中韧-脆竞争的内在物理机制。模拟结果表明:裂尖发射的位错会在裂纹尖端产生一个局部应力场,该局部应力场不仅可以屏蔽裂纹扩展而且会抑制裂尖发射后续的位错;在外加载荷下,这两种屏蔽效应的相互竞争,导致“裂尖位错发射”与“裂纹解理扩展”两种机制在裂纹尖端区域内交替发生。该算法成功地捕捉了裂尖过程区内的韧脆转变机制及其位错动力学细节,并与以前分子动力学模拟的结果具有良好的一致性。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介观动力学论文参考文献

[1].许小勇.半导体光解水介观系统多级动力学耦联调控[C].2019第叁届全国光催化材料创新与应用学术研讨会摘要集.2019

[2].梁爽.晶体材料介观损伤及断裂行为的离散位错动力学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8

[3].郭昕,陈春燕,牛余雷,南海.端羟基聚醚/增塑剂共混体系混溶性的介观动力学模拟[J].科学技术与工程.2018

[4].齐晓飞,闫宁,严启龙,李宏岩.硝化纤维素/增塑剂共混体系相结构的介观动力学模拟[J].火炸药学报.2017

[5].苏玉鑫.介观尺度复杂流体能量守恒耗散粒子动力学研究[D].中北大学.2017

[6].吴文娟.层状超导体中的磁通静态结构和动力学行为及介观超导体的磁通分布的研究[D].东南大学.2016

[7].麦俊林,孙德林,全学波,李理波,周健.耗散粒子动力学模拟Nafion-[Bmim][TfO]离子液体复合膜的介观结构[J].物理化学学报.2016

[8].赵南蓉,边玉坤,董运洪,冯晓清.生物大分子体系的非正常扩散和动力学无序效应的介观统计理论研究[C].中国化学会第30届学术年会摘要集-第十九分会:化学中的量子与经典动力学.2016

[9].赵国鹏.粒子在介观微腔中逃逸动力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6

[10].李苗苗,孙庆锋,干效东,郭效德.PBT/增塑剂共混物相容性的介观动力学模拟[J].上海航天.2015

论文知识图

6 SBA-15分子筛形成过程的介观动力学6 SBA-15分子筛形成过程的介观动力学2 SBA-15分子筛形成过程的介观动力学6 PPO 嵌段密度分布切片6 PPO 嵌段密度分布切片嵌段密度分布随模拟时间的变化(a...

标签:;  ;  ;  ;  ;  ;  ;  

介观动力学论文_许小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