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载货车《目录》正式废止(论文文献综述)
马颖[1](2018)在《D公司空滤产品的营销策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D公司为全球领先的过滤产品生产企业,在其家乡市场(北美)具有统治性的市场地位。在上世纪90年代末进入中国市场以来,一直致力于为国内客户提供高性能的产品与优质的服务。D公司使用Ultraweb?的纳米涂层技术的PowerCore产品在市场上拥有技术碾压的地位,在欧美等国际市场拥有很好的用户口碑,市场份额的表现也非常优秀。但是在中国,始终没有打开销路。虽然经过二十余年的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是并未取得预期的效果并且还存在诸多的问题。比如,D公司产品相比较传统技术的产品,价格较高;新专利产品的过滤原理不同于传统空滤,国内用户需要时间接受;目前卡车驾驶员的理论水平有限,对于保养周期,方式等不明确;原厂整车厂装车后,售后市场得不到保护等等。论文首先分析了D公司面临的宏观环境、行业环境、竞争环境和市场需求特点,结合D公司的营销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给出了STP策略和4P策略,并对营销策略实施的保障措施进行了探讨。本文期望能够解决D公司目前营销中面临的困境,为公司今后的发展提出更好的市营销策略。同时也希望论文的研究结论能够对同行企业的良性发展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并能推动整个行业的进步。
秦祖伟[2](2017)在《生态文明背景下的城市交通立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人类社会正步入生态文明建设时期,生态文明产生于人类对工业文明导致的全球生态危机的检讨和应对。作为人类文明迄今最为高级的一种形态,生态文明具有更为丰富的内涵和复杂的特征。城市交通具有丰富内涵和特征,城市发展与城市交通之间关系密切。在保障城市交通良性发展进程中,立法发挥着重要和基础性的作用。城市交通面临的生态问题突出,生态交通以及城市交通立法生态化,是人类在历史进程中反思生态危机的结果。生态文明是城市交通立法的指导思想和价值目标,城市交通立法生态化是生态文明的重要内容。我国古代的道路交通法规,历史悠久,但发展较为缓慢。一些观念对形成良好的交通秩序有一定正面作用,人们已经认识到遵循自然规律的必要性。到了近代,随着汽车的进口,开始进入现代交通,迫使当局制定法规来对交通秩序和交通安全加以管理,但对资源环境等关注较少。新中国建立之后,交通立法进程大致经历了奠基、徘徊、曲折、发展完善四个阶段,取得了显着的成就。随着近年来全球生态危机的出现,面对城市交通所关涉的资源、环境和拥堵方面生态问题,城市交通立法理念还限于传统人类中心主义观(物本主义)的窠臼,交通制度设计上过于重视机动车方利益的维护,距生态文明的要求还有很大的距离。随着世界范围内的环境恶化和资源短缺形势越来越严峻,西方发达国家不仅产生了生态交通的理念和实践,而且有关生态交通的立法也走在了世界的前列。在生态交通的资源节约、环境友好、运行通畅等方面,欧盟、美国、日本以及其他发达国家和地区,无论从法律起源,发展历程,还是法律体系的内容等方面,对中国城市交通法律体系建设均具有较多有益启示。城市交通立法的理念应当实现生态化,即在立法中将法律的价值取向由人与人的社会秩序扩展至人与自然的生态秩序。要求城市交通立法以“人与自然和谐”、“以人为本”、“权力制约”和“公平正义”为理念。生态文明背景下的城市交通立法基本原则,无论是标准,还是特征,都缺乏研究。为了体现生态文明背景下的城市交通立法理念和价值追求,我国城市交通立法基本原则应由“交通可持续发展”、“交通便捷”、“交通环境民主”、“共同责任”和“合法性”等五个原则共同构成。这些理念和原则,为城市交通具体制度的构建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指导方针。生态文明背景下的城市交通立法模式选择,应该遵循从部门主导立法到问题导向立法、从地方各自立法到区域协作立法、从传统立法到生态立法的转变。生态文明背景下的城市交通立法之法律体系,应该由国际条约、宪法、交通基本法、交通专门法、交通相关法有机统一进行建构。在生态文明背景下的城市交通立法具体制度构建上,形成土地和能源节约的交通资源节约制度,噪声改进、机动车尾气排放完善、废旧机动车回收健全的交通环境友好制度,需求约束、供给保障、管理优化的城市交通运行通畅制度。上述制度体系,为生态文明背景下的城市交通法治化提供制度基础和前提。
陈氏妙鸾(TRAN THI DIEU LOAN)[3](2016)在《中国商用车企业开拓越南市场战略研究》文中认为自1986年越南共产党在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提出了“革新开放”政策以后,经济建设、交通运输、基础设施等各方面迅猛发展,使商用车市场快速发展。中国商用车以优越的品质、低廉的价格涌入越南市场,而且发展迅速,占据了大部分的市场份额。其中,2014年与2015年上半年是越南商用车品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特别是牵引车市场一度火爆的一年。通过对中国商用车企业近几年来开拓越南市场的深入研究,可判断中国商用车企业在越南市场的竞争优劣势,面临的威胁,并且发现市场机会。从此,可以看出目前中国商用车企业在越南市场最适合实施哪种战略定位、营销策略和市场的组织形式,为中国商用车企业在越南市场提高市场份额及发展方向。目前,中国商用车企业在越南市场主要实施总成本领先战略及灵活性战略等战略定位。中国商用车企业在越南市场的营销策略是:生产市场需求的产品,以“‘物美价廉,薄利多销”着称,取得市场竞争的决胜权。中国商用车企业在越南市场主要选择的组织形式是:间接出口,直接出口和国际契约经营。在国际契约经营中,目前中国商用车企业才向越南市场进行特许经营与合同制造两种方式。
李永康[4](2015)在《中部地区汽车产业结构优化研究》文中提出当前,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增长速度从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增长动力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发展方式由规模速度型粗放增长转向质量效率型集约增长。中部地区是中国的“腰”,用占全国10.7%的土地,承载了全国28.1%的人口,是人口大区、经济腹地和重要市场。2006年4月,党中央出台了《关于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若干意见》,确立了中部地区作为全国重要现代装备制造及高技术产业基地的战略地位。2012年8月,又进一步出台《国务院关于大力实施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战略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要依托骨干企业,加强技术改造和关键技术研发,推动汽车等装备制造业升级和发展,以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制造业,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2015年4月,国务院批准实施《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规划》,指出要打造优势产业集群,引导武汉、长沙、南昌、襄阳、九江、株洲、湘潭、景德镇等地开展汽车产业合作与企业重组,建立汽车产业联盟,共同研发汽车关键技术和节能、环保、安全新产品,构建配套协作、体系完整的汽车及零部件产业链,打造全国重要的汽车产业基地。汽车产业作为我国重要的支柱产业,具有产业链长、关联度高、就业面广、消费拉动大的特点。2014年中国汽车产销规模突破2300万辆,连续六年蝉联世界汽车产销量第一。经测算,汽车产业对国民经济的综合贡献度约为4.22%,与相关产业的就业比例是1:7,直接和间接就业人数合计超过2000万。晋、湘、徽、鄂、豫、赣六省在各自的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全都不约而同地提到要大力发展汽车产业,新常态下的中部地区汽车产业结构优化不仅正当其时而且迫在眉睫。论文在理论分析、实证研究和对策建议三个层面探讨中部地区汽车产业结构的优化问题。首先在对相关概念进行界定的基础上,介绍了产业发展理论、创新理论、优势理论、新结构经济学理论和低碳经济理论等中部地区汽车产业结构优化的相关理论。以美国、德国、日本和韩国为例研究了汽车产业结构优化的国际经验及其启示。论文研究了中国汽车产业的发展历程、现状和空间分布、地位和作用。分析了新常态下中国汽车产业发展的特征:从消费需求看,现在模仿型排浪式汽车消费阶段基本结束,个性化、多样化汽车消费渐成主流;从投资需求看,传统的汽车产业产能结构性过剩问题凸显,但一些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新商业模式的投资机会大量涌现;从出口情况看,过去中国汽车产业以小规模、低水平走出去为主,新常态下要实现大规模“走出去”和“优进优出”并举;从生产能力和产业组织方式看,整个中国汽车市场环境已经从供不应求到结构性的产能过剩,汽车产业的落后产能加快淘汰,产业加速集聚和集群化发展,产业间的跨界与融合,区域间的开放与合作等趋势将不可逆转;从生产要素相对优势看,过去发展汽车产业的要素禀赋丰裕度较高,部分要素具有比较优势,现在的发展要更多依靠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和科技创新所推动的产业结构优化来实现;从市场竞争特点看,汽车产业市场化程度将进一步提高,区域壁垒和产业进入门槛将进一步破除,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合资企业和外资企业之间的竞争与合作将进一步加剧;从资源环境约束看,过去发展汽车产业的资源环境回旋余地相对较大,现在随着民众诉求的倒逼和国家政策的收紧,资源环境的硬约束不断加剧;从风险积累和化解看产能过剩、能源消耗、环境污染、交通拥堵、产业安全等过去较少考虑的隐性风险正逐步显现;从资源配置模式和宏观调控方式看,市场将成为各种要素配置的决定性力量,政府要有所为有所不为,在促进汽车产业结构优化上将更多依靠法治手段。这九大特征是新常态的理论分析视角下中国汽车产业结构优化所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同样也适用于中部地区。论文对中国汽车产业结构以及中部六省的汽车产业结构进行了详细的分析,运用GIS方法对中部、东部、东北和西部地区汽车产业的空间结构要素进行了研究。在对中部地区汽车产业结构作定性分析和定量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认为中部地区汽车产业结构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产业大而不强且产能有结构性过剩的风险,产业国际化程度不高,产业集聚度偏低,科技创新能力较弱,产品结构不适应市场需求,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远不及预期,零部件产业与整车产业的发展不协调。中部地区汽车产业结构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是:创新驱动力不足,国家汽车产业政策,产业宏观调控手段,中部地区地方壁垒,重“整”轻“零”思想观念和中部地区汽车企业自身的原因。论文在研究新常态的基本理论基础上,根据中部地区汽车产业结构优化的比较优势,针对目前存在的问题,提出新常态下中部地区汽车产业结构优化六个维度的目标:合理化、高度化、国际化、低碳化、服务化和智能化。在实现产业结构合理化方面,要推动消费需求结构合理化,要使产业内关系合理化,要使产业间关系合理化。在实现产业结构高度化方面,要实现产品附加值的提升,要实现技术结构高度化,要实现劳动力结构高度化。在实现产业结构国际化方面,要优化产业发展的空间格局,要优化国际产业要素的引进结构。在实现产业结构低碳化方面,要靠科技创新的力量,在改造传统能源汽车的同时,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政府要恰当作为,出台合理的政策法规;做好消费观念的引导,树立民众低碳化意识。在实现产业结构服务化方面,要加快汽车制造与信息技术服务融合,大力发展汽车后市场,鼓励服务类新业态的创新。在实现产业结构智能化方面,要加快中部地区智能汽车发展战略和技术路线图的研究制定,加快发展汽车产业智能制造装备和核心零部件,推进汽车产业制造过程智能化,加快推动实施智能汽车试点示范运行项目。这六维目标和实现路径的提出,不仅契合经济学理论,还是中国经济发展新常态、《中国制造2025》以及“十三五”规划的要求,符合中部地区汽车产业结构优化的实际,具有一定的前瞻性和可行性。论文最后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有针对性地提出了经济发展新常态下中部地区汽车产业结构优化的对策。就国家层面而言,主要是:第一,要进一步健全促进产业结构优化的法律法规。其中包括:要完善乘用车平均燃料消耗管理办法;要在汽车产业领域更严格地执行《反垄断法》;要通过完善汽车品牌管理办法来激活汽车市场。第二,要充分发挥市场在汽车产业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用政府的“减法”换市场的“加法”,这也是新常态下,进一步深化改革的重中之重。第三,更好发挥有为政府的作用,把该管好的管好,恰当作为。要制定合理的汽车产业强国发展战略;加大对自主品牌的扶持力度;大力发展汽车消费金融业;着力改进重点国企的用人机制和考核体系。就产业层面而言,主要是:第一,要以科技创新引领汽车产业结构优化。这是产业结构优化的根本驱动力,要高度重视基础科学研究对产业结构优化的基础性作用;要发挥区域的比较优势改造传统能源汽车和发展新能源汽车。第二,要进一步加强中部地区汽车产业的集聚。要在充分认识中部地区汽车产业集聚的急迫性基础上,大力推进国有大型企业的整合,从而带动新一轮的汽车产业集聚。第三,要理顺零整关系促进产业结构合理化。要通过建立紧密的双赢战略联盟理顺零整关系,政府要积极引导并加大扶持力度。第四,要站上互联网+、大数据等“风口”,促进中部地区汽车产业的智能化发展。制定促进汽车产业智能化的国家专项规划和政策,积极扶持汽车电子产业的发展,推动通信、互联网与汽车产业的融合发展。第五,要发挥中部地区人力资本在汽车产业结构优化中的关键作用。要重视汽车产业职业技能型人才的培养;要加大校企合作培养的力度;要大力倡导汽车产业的创新教育。就区域层面而言,主要是:第一,要抓住“一带一路”这一千载难逢的战略契机加快推进汽车产业结构国际化。要抓紧机遇实现大规模“走出去”和“优进优出”并举;要加大对海外先进技术的收购力度。第二,加强中部地区与东部、东北和西部地区的产业合作。加强中部地区对东部地区的产业承接,加强中部地区与东北地区的产业合作,加大中部地区对西部地区的产业转移。以上这些对策建议是一个措施链,实施的过程中要采取综合施策、统筹兼顾的办法。只有这样,方能适应和引领中国经济发展新常态,不断推进中部地区汽车产业结构的优化,完成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的飞跃,助力实现中部地区的战略性崛起。
杨博超[5](2013)在《辽宁汽车产业竞争力水平分析》文中指出产业竞争力,做为近年来产业发展研究的重点之一,为各国学者所重视。从国内外对产业竞争力的研究来看,基本都是以国家或地区的支柱产业作为研究的重点。区域产业竞争力研究正成为研究主流。因此本文将目光集中于辽宁省的汽车产业。而且汽车产业是辽宁省的六大支柱产业之一,在辽宁的国民经济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于是对辽宁省汽车产业竞争力的研究就具有了典型的意义。对辽宁省汽车产业竞争力的研究是推动辽宁省汽车产业发展的重要手段。从宏观上来看,国家对汽车产业的调整就开端于金融海啸刚刚退潮的2011年,这让汽车产业的调整带有一种背负振兴的责任感。在这种背景下,研究辽宁省汽车产业的竞争力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以对产业竞争力研究的梳理出发,通过利用不同的分析方法,从定量及定性的角度找到了几项相对突出影响辽宁省汽车产业竞争力的因素。通过钻石模型的分析,发现辽宁省汽车产业存在结构不合理、市场潜力挖掘不足以及零部件等辅助产业偏弱的问题。通过因素分析对钻石模型的补充,发现辽宁省汽车产业存在产业链不完整及技术创新能力低的问题。这些问题都显现出影响辽宁省汽车产业竞争力的重要因素即产业发展情况、产业基础及创新研发能力。通过因子分析,发现经济及社会发展水平、市场情况、汽车产业规模以及原材料情况是影响辽宁省汽车产业竞争力的重要因素。由此形成了一个比较完整的指标体系。而针对分析中发现的问题,本文也提出了一些建议。为辽宁省汽车产业竞争力的提升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苗壮[6](2013)在《“市场换技术”策略与中国汽车业对外开放研究》文中提出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汽车业发展采取了“市场换技术”策略,从初期试探性引进FDI到后来1994年及2004年《汽车产业政策》出台,“市场换技术”策略虽然经历了不断的微调,但始终是我国汽车业发展的主要推动因素之一。而且从实践来看,“市场换技术”策略实施情况下,我国汽车业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特别是自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十多年来,年均增长率高达20%以上。2009年我国汽车产业在金融危机爆发之后仍保持着快速增长的势头,无论是汽车生产量还是汽车消费量,中国均已超过美国,从而跃居为世界汽车业中最大的经济体。我国汽车业已经步入到一个深度调整阶段,越来越多的自主研发企业成功,同时也开始了对外扩张的步伐。各种理论及实践经验证明,走向自主创新是任何国家成功产业的必经之路,而目前在中国已经出现了这样的发展势头。而在另一个方面,我国汽车企业“走出去”步伐加快。本文正是在此背景下对我国汽车业“市场换技术”相关问题进行了较为细致的分析。首先,通过对相关理论进行梳理,回顾“市场换技术”的政策历程及进行效果评价。其次,在理论及现状分析的基础上,本位给出较为精确的计量估计;再次,本文结合国外相关国家的汽车业发展政策及效果的进行对比分析,为我国汽车业的未来走向提供了合理的政策建议。各章节内容简要总结如下:第一章为导论部分。主要阐述了本文的研究目的及意义,对我国“市场换技术”策略的背景及研究意义进行了简要的概括和介绍。对“市场换技术”相关文献进行了梳理,并指出了需进一步研究的问题。同时阐述了本文的研究内容、结构安排、本文的创新与不足。第二章为理论基础。本章梳理了相关研究理论,为后文研究奠立了研究基础,主要集中在跨国公司理论、国际直接投资的技术溢出效应两个方面,前者说明了我国“市场换技术”策略能够吸引跨国公司进入的动因,后者阐述了“市场换技术”策略能够取得成功的条件、路径及影响因素。并且对我国汽车业中FDI的技术外溢效应做了归纳,并指出了其中存在的不足。第三章为国别经验对比分析。通过对新崛起的汽车生产大国韩国、巴西、印度,以及传统强国的美国、德国、日本汽车产业政策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归纳、回顾及对比,本文认为主要汽车大国的政策历程呈现出不同的发展特征,但政策适用前提分析表明,韩国、日本、巴西以及印度在产业崛起时候的经验更加适用于目前转轨期间的中国。同时,美国德国的经验表明,虽说在汽车业发展初期扶持及保护政策有其必然性,但加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才是一国汽车业得以长期稳健发展的关键因素。第四章为中国汽车业“市场换技术”开放策略实施及影响的现状描述。本章将对“市场换技术”政策在我国汽车业实施的历程、现状及未来趋势进行较为较为细致的分析和梳理,为后文更为深入的行业分析以及计量估计提供现实依据。通过政策5个阶段的历程回顾,本章指出我国汽车业”市场换技术”的政策代表性文件为1994年《汽车工业产业政策》及2004年《汽车工业产业政策》,前者标志我国汽车业“市场换技术”策略的正式实施,后者标志着我国汽车业“市场换技术”策略进入了深度发展阶段,并开始了政策转向。因此,本章也以这两项政策为主分析了“市场换技术”策略对中国汽车业发展的影响。第五章为实证分析部分。在不考虑跨行业溢出效应的假定前提下,本章针对FDI在中国汽车行业的溢出效应应用协整理论与VAR模型做了实证分析,分别来检测行业内FDI流入对本土汽车企业发展的竞争效应、示范和集聚效应、人力资本效应等影响,以及这三种效应与本土汽车企业产业发展之间的动态长期关系。结论支持了政策分析的观点,认为在长期FDI流入对我国汽车业存在溢出效应,市场在长期换得了一定的技术进步。第六章为结论与政策建议。在理论、实证及经验分析基础上,本章将结合中国实际情况,正对目前“市场换技术”策略存在的弊端,提出对我国汽车业发展切实可行的政策建议,包括:革新“市场换技术”策略、发挥市场优势;营造良好汽车产业环境、保护民族汽车产业;采取合理措施促进我国汽车产业链整合与升级;建立健全的汽车金融体系;增加核心技术领域研发的支持;积极鼓励国内车企实行“走出去”。
刘春玲[7](2010)在《青岛近代市政建设研究(1898-1949)》文中研究指明本文以1898年—1949年间青岛的市政建设为研究对象,引入市政学、管理学、城市社会学、城市地理学、城市规划学、城市生态学、城市经济学等多学科研究方法,对此期间青岛的市政建设和市政管理进行了较为全面、系统的研究与论述。1898年德国租借青岛后,大规模的建港建城拉开了近代青岛市政建设的序幕,此后青岛经历了日本的两度侵占、北洋政府和国民政府的统治。本文纵向梳理了德租时期的“依法治城”、日据时期的“以军治城”和“以华制华”、北洋政府时期在“自主治市”过程中进行的官制改革,以及国民政府时期的市长制及“专家治市”等不同的政府组织构建系统及运行机制;通过对1900年《青岛城市规划》、1910年《青岛市区扩张规划》、1935年《青岛市施行都市计划方案》、1939年《青岛特别市地方计划》和《青岛特别市母市计划》的分析,深入探讨这些城市规划在技术层面和可实施性上有着哪些特点,对青岛的城市现代化、空间布局、城市规模、建筑文化、人文景观等产生了哪些深远影响;通过对青岛港、胶济铁路、道路、下水管道等城市基础设施的研究,和自来水、供电、公共交通、公共卫生与防疫、园林绿地等城市公用事业的研究,以及城市居民的住宅建设及文化娱乐设施的建设的考察,探讨青岛如何按照现代西方市政理论去实践和构建城市设施,如何按照“现代方式”去规划和整顿城市空间,提高了市民的生活质量、居住环境和培养了市民的现代生活方式,市政府又是如何进行有效的城市管理的,对青岛的城市化和都市居民的生活环境、生活方式等都产生了哪些影响等等;最后,本文总结近代青岛市政建设的三个特点,即制度建设具有连贯性、持续性;市政建设经费来源固定化;市政工程实行招商承建制度、有统一的建筑标准和有规范的监管机制。
齐百顺[8](2010)在《日本占领时期“兴安省”经济统制政策研究》文中提出“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占领内蒙古东部地区,设置“兴安省”特别行政区域,将它划归由其控制的傀儡政权“满洲国”的统辖之下,进行殖民统治,使之成为自己最为巩固的殖民地之一。日本占领时期“兴安省”经济统制政策就是日本殖民统治内蒙古东部地区诸多政策当中的经济统治政策。它与日本殖民统治内蒙古东部地区的政治、军事、文化政策相联接,促成了“满洲国”内蒙古族聚居的、以游牧经济为主要经济形态的“兴安省”为中心的内蒙古东部地区殖民地化,引起该地区社会、历史等诸多方面的变革。作为日本占领并殖民统治内蒙古东部地区的经济统治特殊政策,日本占领时期“兴安省”经济统制政策是与日本在包括本土和殖民统治或占领区推行的经济统制政策整体一样,是在经济危机和战争局势为背景,依靠国家和政权行政权力和法律手段,对国民经济诸领域以及社会再生产各环节进行直接干预、调控、管制、统治的,与政治统制相结合的特殊经济管理模式,具有高度国家垄断性和行政计划性特点。在日本军政及企事业实业势力的参与和指导下,“满洲国”政府一元化统筹下,日本占领时期“兴安省”经济统制政策在内蒙古东部地区国民经济各领域中得到全面展开。日本占领时期“兴安省”经济统制政策,是日本推行“满蒙政策”,最终实现“大陆政策”整体目标的关键环节;是日本在包括本土和殖民统治或占领区推行的经济统制政策体系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满洲国”经济统制政策的重要构成部分;是日本军政及企事业实业势力的参与和指导“满洲国”政府实现内蒙古东部地区经济的对日从属化、附庸化、一体化和殖民地化的重要经济措施。作为日本最典型的殖民地经济统治政策体现部分,日本占领时期“兴安省”经济统制政策,既有日本在包括本土和殖民统治或占领区推行的经济统制政策共有的特征,也有区域和民族等诸方面的自身特征。日本军政以及企事业势力参与并指导“满洲国”政府,实行日本占领时期“兴安省”经济统制政策的结果,基本上实现其“满蒙政策”的侵略目标,保证了“大陆政策”的进一步的推进。通过该经济政策,完全控制内蒙古东部地区经济命脉,将该区域的经济完全纳入到其殖民经济体系当中,使之成为日满一体化的战时经济体制重要构成部分。该政策无节制的经济权益和物资掠夺的手段,严重破坏了内蒙古东部地区人民的生产和生活。与此同时,给该地区社会、经济带来近代化相关信息,一定程度上起到了促进该区域职业教育发展等客观作用。本文正文由导论和五章内容构成。导论中主要说明了选题及其意义、相关领域成果以及史料概况和研究方法;第一章中对日本占领时期“兴安省”经济统制政策形成的历史背景、形成与演变过程以及体系结构进行考察;第二章到第四章中对日本占领时期“兴安省”经济统制政策各子统制政策体系,即交通通讯、金融财政、矿产资源和工矿商农林畜牧产业的统制进行了实证考察;第五章中对日本占领时期“兴安省”经济统制政策的特征及其影响进行了总结归纳。
张成[9](2010)在《中国汽车产业政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009年中国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379.10万辆和1364.48万辆,分别同比增长48%和46%,产销均位居世界第一。然而中国目前也仅仅是汽车生产和消费大国,还不是世界汽车强国,中国汽车产业在品牌知名度、国际竞争力、产业集中度、汽车核心技术、自主创新能力等方面与欧美、日本等汽车强国相比,还有着明显的差距。汽车产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性产业,具有产业链长、关联度高、就业面广、消费拉动大等特点。本文研究的目的就在于,结合与汽车产业有关的理论,通过对中国汽车产业的历史、现状的研究,分析不同时期的中国汽车产业政策,并借鉴国际汽车产业的相关经验以期了解和指导中国汽车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研究的基本思路是:基于产业政策基本理论,从对中国汽车产业发展历史的研究出发,分析各个时期的与中国汽车产业有关的主要政策,并比较借鉴国际汽车产业的相关经验,最后回到对中国汽车产业政策的分析上。在分析中国汽车产业政策的执行效果时,本文既从国民经济的微观主体企业和个人的角度出发,又从国民经济运行总体的角度出发对汽车产业政策的影响进行研究。本文研究认为,当前中国汽车产业的现状是汽车保有量较低;汽车产量销量快速增长,国际地位大大提高;自主品牌汽车稳定增长,自主创新加速发展;汽车企业兼并重组获得重大突破,结构调整步伐加快;新能源汽车起步,加速发展;零部件产业集群发展。当前中国汽车产业面临的主要问题是:缺少品牌知名度,国际竞争力低;产业集中度低,汽车企业规模有待扩大;缺乏核心技术,自主研发和创新能力薄弱;汽车产业结构不合理。在产业政策的执行效果上,本文认为:自2004年新《汽车产业发展政策》实施以来,我国政府又陆续出台了许多与汽车产业相关的产业政策,以新《汽车产业发展政策》为主的我国汽车产业政策成绩斐然,主要体现在:汽车关联产业同步发展,交通基础设施更加完善;汽车产销稳步增长,私人消费渐成主流;我国成为世界主要汽车制造国,汽车产品立足国内市场,并逐步进入国际市场;汽车企业研发和创新能力不断提高,自主品牌产品逐渐打开市场;汽车产业结构调整和重组加快,产业集中度提高,企业规模效益扩大。此外,在2009年3月20日颁布实施的《汽车产业调整与振兴规划》的指导下,2009年我国汽车产业无论从产品数量上,还是从产品结构和产业结构调整上来看,都取得了明显成效,如安全、环保、节能的小排量汽车市场份额明显提升,兼并重组稳步推进,汽车产业集中度进一步提高,自主品牌的占有率也有了较大提高。为进一步促进中国向汽车强国的方向持续稳定发展,本文认为国家需要努力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加大对自主品牌的政策扶持;积极地促进整车制造企业的重组、整合,优化产业结构,提高竞争力;实施更严格的汽车安全、环保标准;加大对汽车行业高素质专业人才的引进和培养。
董本云[10](2006)在《我国汽车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研究》文中认为消费是生产的最终目的,也是推动经济增长的原动力。汽车产业正在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并将进一步拉动中国经济的增长。本项研究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对汽车消费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了经济学分析,探索了汽车消费拉动经济增长的理论基础;通过对波特价值链理论和产业集群理论研究,分析了汽车消费关联效应的理论基础;分析了我国汽车消费和汽车消费市场的现状,并对汽车消费进行了国际比较,指出了汽车消费的变化趋势;对影响汽车消费的各种要素作了系统的分析,明确了各种影响因素的现状和发展趋势以及它们对汽车消费趋势的影响;为了揭示汽车消费与经济增长的关系,首先进行了汽车消费对汽车产业以及关联产业的拉动作用的分析,并运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和多元统计分析方法,分别就我国汽车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和吉林省汽车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进行实证分析,总结了汽车消费对关联产业和经济增长的具体影响;提出促进汽车消费、拉动经济增长的对策与建议,并指出了应进一步研究的领域。
二、载货车《目录》正式废止(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载货车《目录》正式废止(论文提纲范文)
(1)D公司空滤产品的营销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及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方法 |
1.3.1 文献研究法 |
1.3.2 案例研究法 |
1.4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框架 |
第2章 相关理论概述 |
2.1 STP理论 |
2.2 4Ps理论 |
2.3 相关分析工具 |
2.3.1 SWOT分析工具 |
2.3.2 波特五力分析模型 |
第3章 外部环境分析 |
3.1 宏观环境分析 |
3.1.1 政治环境 |
3.1.2 经济环境 |
3.1.3 社会文化环境 |
3.1.4 技术环境 |
3.2 行业环境分析 |
3.2.1 行业发展现状 |
3.2.2 行业发展趋势 |
3.3 竞争环境分析 |
3.3.1 竞争态势及趋势分析 |
3.3.2 供应商的议价能力 |
3.3.3 购买者的议价能力 |
3.3.4 替代品的威胁 |
3.3.5 新进入者的威胁 |
3.3.6 主要竞争对手 |
3.4 市场需求分析 |
第4章 D公司概况 |
4.1 D公司介绍 |
4.2 D公司空滤产品及其应用领域 |
4.3 D公司内部环境分析 |
4.3.1 资源分析 |
4.3.2 能力分析 |
4.4 D公司空滤产品营销的现状和问题 |
4.4.1 产品方面 |
4.4.2 价格方面 |
4.4.3 渠道方面 |
4.4.4 促销方面 |
第5章 D公司营销策略 |
5.1 STP策略 |
5.1.1 市场细分 |
5.1.2 目标市场选择 |
5.1.3 市场定位 |
5.2 营销策略 |
5.2.1 产品策略 |
5.2.2 价格策略 |
5.2.3 渠道策略 |
5.2.4 促销策略 |
5.3 营销策略实施的保障措施 |
5.3.1 优化产品团队人员配置,积极跟进参与项目前期 |
5.3.2 智能解决方案 |
5.3.3 加强与国内科研机构之间的双赢合作 |
5.3.4 为客户制定个性化解决方案,加大售后支持 |
第6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2)生态文明背景下的城市交通立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绪论 |
一、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二、研究的现状和评价 |
三、研究的方法和构想 |
四、研究的创新与突破 |
第一章 生态文明与城市交通立法的基本范畴 |
第一节 生态文明 |
一、生态文明之产生 |
二、生态文明内涵和特征 |
第二节 城市交通立法 |
一、城市交通内涵与特性 |
二、城市交通与城市发展 |
三、城市交通之立法规制 |
第三节 生态文明与城市交通立法 |
一、城市交通立法生态化问题之提出 |
二、生态文明是城市交通立法的指导思想和价值目标 |
三、城市交通立法生态化是生态文明的重要内容 |
第二章 我国城市交通立法沿革与现状之生态检视 |
第一节 我国城市交通立法沿革及生态启示 |
一、我国古代城市交通立法 |
二、我国近代城市交通立法 |
三、我国现代城市交通立法 |
四、生态启示 |
第二节 我国当代城市交通立法现状及生态分析 |
一、交通资源立法现状及生态分析 |
二、交通环境立法现状及生态分析 |
三、交通通畅立法现状及生态分析 |
第三章 生态文明背景下的城市交通立法比较研究 |
第一节 欧盟城市交通立法生态分析 |
一、交通资源立法 |
二、交通环境立法 |
三、交通通畅立法 |
第二节 美国城市交通立法生态分析 |
一、交通资源立法 |
二、交通环境立法 |
三、交通通畅立法 |
第三节 日本城市交通立法生态分析 |
一、交通资源立法 |
二、交通环境立法 |
三、交通通畅立法 |
第四节 其他发达国家和地区城市交通立法生态分析 |
一、交通资源立法 |
二、交通环境立法 |
三、交通通畅立法 |
第五节 发达国家和地区城市交通立法之生态启示 |
一、交通资源立法生态启示 |
二、交通环境立法生态启示 |
三、交通通畅立法生态启示 |
第四章 生态文明背景下的城市交通立法理念与基本原则 |
第一节 生态文明背景下的城市交通立法理念 |
一、人与自然和谐 |
二、以人为本 |
三、权力制约 |
四、公平正义 |
第二节 生态文明背景下的城市交通立法基本原则 |
一、交通可持续发展原则 |
二、交通便捷原则 |
三、交通环境民主原则 |
四、共同责任原则 |
五、合法性原则 |
第五章 生态文明背景下的城市交通法律体系与具体制度 |
第一节 构建生态化的城市交通法律体系 |
一、城市交通立法模式之生态化 |
二、城市交通法律体系之生态化 |
第二节 完善城市交通资源节约制度 |
一、完善土地节约交通规划制度 |
二、健全交通节能制度 |
第三节 优化城市交通环境友好制度 |
一、完善交通噪声控制制度 |
二、健全机动车尾气排放制度 |
三、优化废旧机动车回收制度 |
第四节 改进城市交通运行通畅制度 |
一、加大城区交通需求法律控制 |
二、完善城区交通供给法律保障 |
三、优化城区通行效率管理制度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在学期间发表的论文清单 |
(3)中国商用车企业开拓越南市场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论文选题的背景和研究意义 |
二、文献综述 |
三、论文的创新与不足之处 |
四、研究方法 |
第一章 中国商用车对越南市场的开拓现状 |
第一节 中国商用车市场的发展现状 |
一、商用车的基本定义及分类 |
二、中国商用车市场现状 |
第二节 中国商用车出口现状 |
一、中国商用车出口概况 |
二、中国商用车出口存在的问题 |
第三节 中国商用车企业开拓越南市场状况 |
第二章 中国商用车开拓越南市场的商业环境 |
第一节 越南经济的发展状况 |
一、越南区域与自然资源优势 |
二、越南的经济发展情况 |
第二节 越南商用车市场的现状 |
一、越南汽车产业的总体分析 |
二、越南商用车市场的基本情况 |
三、越南市场进口车辆从进口到销售的流程 |
四、越南商用车产业存在的问题 |
第三节 越南汽车产业的对外优惠政策 |
一、关于WTO协定 |
二、关于中国-东盟贸易协定 |
三、关于东盟货物贸易协定(ATIGA) |
第四节 中国商用车企业开拓越南市场面临的不利因素 |
一、中国商用车企业开拓越南市场遇到的困难 |
二、中国商用车企业开拓越南市场存在的挑战和问题 |
第三章 中国商用车企业开拓越南市场的战略分析 |
第一节 中国商用车企业开拓越南市场的SWOT分析及战略定位 |
一、SWOT分析和战略定位的概念 |
二、中国商用车企业开拓越南市场的SWOT分析及战略定位 |
第二节 中国商用车企业开拓越南市场的营销策略 |
一、产品策略 |
二、价格策略 |
三、渠道策略 |
四、促销策略 |
第三节 中国商用车企业开拓越南市场的组织形式 |
一、跨国企业经营的组织形式 |
二、中国商用车企业在越南市场经营的组织形式 |
第四章 总结中国商用车企业开拓越南市场的战略模式和启示 |
第一节 总结中国商用车企业开拓越南市场的战略模式 |
第二节 中国商用车企业开拓越南市场的启示 |
一、越南企业和中国商用车企业合作双赢的途径 |
二、中越两国政府的政策启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4)中部地区汽车产业结构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创新点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一、中国经济发展新常态的研究综述 |
二、国内外关于产业结构优化的研究综述 |
第三节 研究思路、内容、方法、创新点和不足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框架和主要内容 |
三、研究方法 |
四、创新与不足 |
第二章 汽车产业结构优化的相关概念及研究的相关理论 |
第一节 汽车产业结构优化的相关概念 |
一、产业与产业结构 |
二、汽车产业结构优化 |
第二节 中部地区汽车产业结构优化的相关理论 |
一、产业发展理论 |
二、创新理论 |
三、优势理论 |
四、新结构经济学理论 |
五、低碳经济理论 |
第三章 汽车产业结构优化的国际经验及其启示 |
第一节 美国汽车产业结构优化的经验及其启示 |
一、美国汽车产业发展历程和结构优化措施 |
二、美国汽车产业结构优化的启示 |
第二节 德国汽车产业结构优化的经验及其启示 |
一、德国汽车产业发展历程和结构优化措施 |
二、德国汽车产业结构优化的启示 |
第三节 日本汽车产业结构优化的经验及其启示 |
一、日本汽车产业发展历程和结构优化措施 |
二、日本汽车产业结构优化的启示 |
第四节 韩国汽车产业结构优化的经验及其启示 |
一、韩国汽车产业发展历程和结构优化措施 |
二、韩国汽车产业结构优化的启示 |
第四章 中国汽车产业发展的作用、现状和特征 |
第一节 中国汽车产业的地位和作用 |
一、中国汽车产业的地位 |
二、中国汽车产业的作用 |
第二节 中国汽车产业发展的历程与现状 |
一、中国汽车产业的发展历程 |
二、中国汽车产业的发展现状 |
三、中国汽车产业的结构现状 |
第三节 新常态下中国汽车产业发展的主要特征 |
一、个性化和多样化的汽车消费渐成主流 |
二、新的投资机会大量涌现 |
三、大规模“走出去”和“优进优出”并举 |
四、产能过剩和产业集聚并存 |
五、科技创新成为发展新引擎 |
六、市场化程度进一步提高 |
七、资源环境的硬约束不断加剧 |
八、各种隐性风险正逐步显现 |
九、资源配置模式更多依靠市场和法治 |
第五章 中部地区汽车产业结构的现状、问题与原因 |
第一节 中部地区汽车产业发展的总体分析 |
一、产业集群发展 |
二、区域合作发展 |
三、龙头企业发展 |
第二节 中部六省汽车产业结构的具体分析 |
一、湖北省汽车产业结构 |
二、安徽省汽车产业结构 |
三、湖南省汽车产业结构 |
四、河南省汽车产业结构 |
五、江西省汽车产业结构 |
六、山西省汽车产业结构 |
第三节 中部地区汽车产业集聚度比较分析 |
一、计量方法与数据说明 |
二、计量结果的分区域分析 |
第四节 中部地区汽车产业结构存在的问题 |
一、产业大而不强且产能有结构性过剩的风险 |
二、产业国际化程度不高 |
三、产业集聚度偏低 |
四、科技创新能力较弱 |
五、产品结构不适应市场需求 |
六、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远不及预期 |
七、零部件产业与整车产业的发展不协调 |
第五节 中部地区汽车产业结构存在问题的原因 |
一、创新驱动力不足 |
二、国家汽车产业政策的原因 |
三、产业宏观调控手段的原因 |
四、中部地区地方壁垒 |
五、重“整”轻“零”思想观念 |
六、中部地区汽车企业自身的原因 |
第六章 新常态下中部地区汽车产业结构优化目标 |
第一节 新常态的基本理论 |
一、新常态理论的提出 |
二、新常态理论的内涵 |
三、新常态理论与产业结构优化 |
第二节 新常态下中部地区汽车产业结构优化的目标 |
一、合理化 |
二、高度化 |
三、国际化 |
四、低碳化 |
五、服务化 |
六、智能化 |
第三节 各区域汽车产业结构多目标优化模型的测度 |
一、多目标优化模型的构建 |
二、多目标优化模型的量化分析 |
第七章 新常态下中部地区汽车产业结构优化的对策建议 |
第一节 国家层面的对策建议 |
一、进一步健全促进产业结构优化的法律法规 |
二、充分发挥市场在汽车产业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 |
三、更好发挥有为政府的作用 |
第二节 产业层面的对策建议 |
一、以科技创新引领汽车产业结构优化 |
二、进一步加强中部地区汽车产业的集聚 |
三、理顺零整关系促进产业结构合理化 |
四、利用互联网+、大数据等促进产业智能化发展 |
五、发挥人力资本在产业结构调整中的关键作用 |
第三节 区域层面的对策建议 |
一、抓住“一带一路”战略契机促进产业结构国际化 |
二、加强中部地区与东部、东北和西部地区的产业合作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后记 |
(5)辽宁汽车产业竞争力水平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选题背景 |
1.2.1 辽宁省汽车产业发展情况 |
1.2.2 产业发展现状 |
1.3 产业竞争力国内外研究情况 |
1.3.1 国外研究情况 |
1.3.2 国内研究情况 2 汽车产业竞争力的理论基础、研究对象与分析框架 |
2.1 概念界定 |
2.1.1 产业竞争力概念的界定 |
2.1.2 汽车产业竞争力概念的界定 |
2.2 对象界定 |
2.3 本文研究对象 |
2.4 分析框架及研究区域与方法 3 对辽宁汽车产业竞争力水平的因素分析 |
3.1 利用钻石模型针对辽宁省汽车产业竞争力水平的分析 |
3.1.1 要素条件分析 |
3.1.2 需求条件分析 |
3.1.3 在企业结构和同业竞争上的分析 |
3.1.4 相关支持产业分析 |
3.1.5 机遇分析 |
3.1.6 汽车产业发展中政府的作用 |
3.1.7 小结 |
3.2 对辽宁汽车产业竞争力水平的因素评价 |
3.2.1 政府作用与辽宁汽车产业竞争力水平 |
3.2.2 产业组织状况与辽宁汽车产业竞争力水平 |
3.3 辽宁省汽车产业竞争力的客体要素分析 |
3.3.1 资源禀赋与辽宁省汽车产业竞争力 |
3.3.2 市场需求与辽宁汽车产业竞争力 |
3.4 辽宁汽车产业竞争力的优势和劣势分析 4 指标体系建立与说明 |
4.1 国内对指标体系的研究情况 |
4.2 建立的原则 |
4.3 体系设计及问题 5 对辽宁省汽车产业竞争力水平的定量分析 |
5.1 区位熵分析 |
5.2 对辽宁省汽车产业竞争力水平的因子分析 |
5.3 小结 6 结论 |
6.1 影响辽宁汽车产业竞争力水平的主要问题 |
6.2 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
(6)“市场换技术”策略与中国汽车业对外开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导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意义 |
一、 研究背景 |
二、 研究意义 |
第二节 相关基本概念及文献综述 |
一、 相关基本概念界定 |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评价 |
第三节 主要研究内容及方法 |
一、 研究目标 |
二、 研究内容 |
三、 研究方法 |
第四节 主要创新与不足 |
一、 研究重点与难点 |
二、 主要创新 |
三、 主要不足 |
第二章 “市场换技术”开放策略实施的理论基础 |
第一节 跨国公司理论 |
一、 从国际商务角度展开跨国公司行为分析 |
二、 从国际经济学角度展开国际直接投资分析 |
三、 对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理论探索 |
第二节 国际直接投资的技术溢出效应理论 |
一、 技术外溢效应的来源 |
二、 FDI技术溢出的渠道 |
三、 国际直接投资溢出效应的影响因素 |
四、 溢出效应的扩展——知识外溢 |
第三节 我国汽车业中FDI技术溢出效应研究理论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主要国家汽车产业发展政策的比较及启示 |
第一节 韩国的汽车产业政策 |
一、 扶持汽车产业、实行集团化发展 |
二、 限制进口、给予本国汽车企业充分的发展空问 |
三、 引进外国先进技术并积极消化 |
四、 制定汽车出口导向战略、鼓励出口 |
第二节 巴西的汽车产业政策 |
一、 制定并执行“增长点”产业政策、限制进口 |
二、 吸收外国直接投资、促使产品本土化 |
三、 降低小排量汽车税费、刺激国内汽车消费需求 |
四、 创造良好出口环境、鼓励对外出口 |
五、 大力发展乙醇燃料汽车 |
第三节 印度的汽车产业政策 |
一、 限制进口、限制外资、扶持国内汽车产业 |
二、 引进先进技术、初期严格规定国产化程度 |
三、 实行“市场换技术”战略,促进出口 |
第四节 美日德的汽车产业政策 |
一、 美国汽车产业政策 |
二、 日本汽车产业政策 |
三、 德国汽车产业政策 |
第五节 国别分析对中国汽车业发展的启示 |
一、 在汽车业发展初期扶持及保护政策有其必然性 |
二、 加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是汽车业长期稳健发展的根本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中国汽车业“市场换技术”策略实施历程、影响及趋势 |
第一节 汽车业“市场换技术”开放策略实施历程及内容 |
一、 汽车业“市场换技术”开放策略实施历程的初创阶段 |
二、 汽车业“市场换技术”开放策略实施历程的探索阶段 |
三、 汽车业“市场换技术”开放策略实施历程的初试阶段 |
四、 汽车业“市场换技术”开放策略实施历程的快速发展阶段 |
五、 汽车业“市场换技术”开放策略实施历程的全面深化阶段 |
第二节 “市场换技术”政策对中国汽车业发展的影响 |
一、 第一版《汽车工业产业政策》的影响分析 |
二、 第二版《汽车工业产业政策》的影响分析 |
第三节 中国汽车业技术学习现状及趋势分析 |
一、 “市场换技术”政策下中国汽车业技术学习现状 |
二、 我国汽车业技术进步的趋势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FDI对中国本土汽车产业技术溢出效应的实证检验 |
第一节 构建FDI溢出效应模型 |
一、 FDI的溢出效应说明 |
二、 构建模型 |
第二节 数据处理及说明 |
第三节 协同效应分析 |
第四节 FDI溢出效应协整分析 |
一、 数据平稳性检测 |
二、 协整分析 |
第五节 FDI溢出效应VAR模型分析 |
一、 VAR模型的建立与估算 |
二、 VAR模型的AR根模检验 |
三、 脉冲响应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政策建议 |
第一节 “市场换技术”策略分析主要结论 |
一、 “市场换技术”政策历程析的结论 |
二、 国别汽车产业政策对比分析的结论 |
三、 对中国“市场换技术”政策计量分析的结论 |
第二节 政策建议 |
一、 革新“市场换技术”政策、发挥市场优势 |
二、 营造良好汽车产业环境、保护民族汽车产业 |
三、 促进我国汽车产业链整合与升级 |
四、 建立健全的汽车金融体系 |
五、 增加对汽车业核心技术领域研发的支持 |
六、 积极鼓励国内汽车企业“走出去” |
参考文献 |
攻博期间发表的与学位论文相关的科研成果目录 |
后记 |
(7)青岛近代市政建设研究(1898-1949)(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
绪论 |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 |
二 选题意义 |
(一) 对青岛近代市政建设的研究,对城市史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
(二) 在反思中为当今青岛城市现代化建设提供一定的借鉴 |
三 课题研究的概念解析、研究目标、研究内容 |
(一) 有关市政的概念 |
(二) 研究目标 |
(三) 研究内容和框架 |
四 本文的突破与创新 |
(一) 视角新颖 |
(二) 史论结合与图文并茂 |
(三) 运用多学科研究方法 |
(四) 充分挖掘运用新史料 |
第一章 青岛的城市近代化进程 |
第一节 青岛的地理位置与自然条件 |
第二节 清末建置与传统市镇的形成 |
第三节 以商贸为中心的港口城市的初步形成 |
第四节 多功能中心城市的形成 |
第二章 城市政府的构建及其运行机制 |
第一节 德租时期的政府构建与“依法治城” |
第二节 日据时期的政府构建与“以军治城”“以华治华” |
一 日本第一次侵占时期的政府构建与“以军治城” |
二 日本第二次侵占时期的政府构建与“以华制华” |
第三节 北洋政府时期的政府构建与“自主治市” |
第四节 国民政府时期的政府构建与“专家治市” |
(一) 市政府的构建 |
(二) 区以下行政组织的构建 |
(三) 市政机构的主要职能 |
第三章 城市规划与空间布局 |
第一节 德占时期的城市规划与“南北狭长”带状空间结构 |
第二节 国民政府统治时期的城市规划与五大功能分区的空间结构 |
第三节 日占时期的城市规划与南宿北工的空间布局 |
第四节 青岛近代城市规划的特征分析 |
第四章 按照“近代方式”构建的基础设施 |
第一节 远洋和内航并重的青岛港 |
第二节 与山东腹地相连通的胶济铁路 |
第三节 实用与人文并重的街路 |
第四节 雨污分离为主体的下水管道 |
第五章 以“城市近代化”为主旨的公用事业 |
第一节 保证城市用水的自来水建设 |
第二节 以民用和工业动力为基础的城市供电 |
第三节 多元、便捷的公共交通 |
第四节 “预防为主”的公共卫生与防疫 |
第五节 兼顾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园林绿地 |
第六章 住宅建设与城乡居住条件的改善 |
第一节 人口城市化与城市住宅建设 |
第二节 市内平民和乡区民众居住条件的改善 |
第七章 多元的文化娱乐设施与文化教育的发展 |
第一节 多元的娱乐文化设施 |
第二节 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的发展 |
第八章 近代青岛市政建设的特点 |
第一节 制度建设具有连贯性、持续性 |
第二节 市政建设财政资金来源的固定化 |
第三节 市政工程建设的制度化、标准化与规范化管理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论文及成果 |
后记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8)日本占领时期“兴安省”经济统制政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
一、选题及其研究价值 |
二、研究对象区域与课题的概念 |
三、相关领域研究成果 |
四、史料概况与研究方法 |
五、论文结构 第一章 日本占领时期"兴安省"经济统制政策的形成和演变 |
第一节 日本占领时期"兴安省"统制经济政策的历史渊源 |
一、"满蒙政策"的形成和演变 |
二、"满蒙政策"经济侵略目的 |
三、日本经济势力在内蒙古东部地区的扩张 |
第二节 日本占领时期"兴安省"经济统制政策的历史背景 |
一、20世纪初国际社会变动与日本经济统制思潮 |
二、日本"总体战"体制与"兴安省"资源 |
三、统治"满蒙"方案与日本占领时期"兴安省"经济统制政策 |
第三节 日本占领时期"兴安省"经济统制政策演变过程 |
一、"兴安省"经济统制政策的形成与确立 |
二、"兴安省"经济统制政策的正式实施 |
三、"兴安省"经济统制政策的全面实施 |
第四节 日本占领时期"兴安省"经济统制政策体系 |
一、"兴安省"经济统制政策的决策体系 |
二、"兴安省"经济统制的政策体系 |
三、"兴安省"经济统制政策的法律体系 |
四、"兴安省"经济统制政策的运营体系 第二章 日本占领时期"兴安省"交通、通信事业的统制 |
第一节 "满铁"与"兴安省"铁路交通的统制 |
一、"兴安省"铁路交通统制方策的形成 |
二、"兴安省"铁路交通统制机构以及法令 |
三、"兴安省"铁路国有化与"满铁"一元化经营 |
第二节 日本占领时期"兴安省"公路交通事业的统制 |
一、"兴安省"公路交通事业统制方策的形成 |
二、"兴安省"公路交通统制机构以及法令 |
三、"兴安省"公路修筑统制计划及修筑状况 |
四、"兴安省"公路国营化与"满铁"一元化经营 |
五、"兴安省"民营汽车运输业及小型运输业的统制 |
第三节 "满航"与"兴安省"航空事业的统制 |
一、"兴安省"航空事业统制方策的形成 |
二、"兴安省"航空事业统制机构以及法令 |
三、"满洲航空"与"兴安省"航空事业的一元化经营 |
第四节 日本占领时期"兴安省"通讯事业的统制 |
一、"兴安省"通讯事业统制方策的形成 |
二、"兴安省"通讯事业统制机构以及法令 |
三、"满洲电电"与"兴安省"通讯事业的一元化经营 |
第五节 日本占领时期"兴安省"邮政事业的统制 |
一、"兴安省"邮政事业统制方策的形成 |
二、"兴安省"邮政事业统制机构以及法令 |
三、"兴安省"邮政事业一元化经营 第三章 日本占领时期"兴安省"金融、财税的统制 |
第一节 日本占领时期"兴安省"金融、财税统制方策 |
一、获取"兴安省"金融、财税权益 |
二"兴安省"金融、财税统制方策的形成 |
三、"兴安省"金融、财税统制机构 |
四、"兴安省"金融、财税统制纲领及法令 |
第二节 日本占领时期"兴安省"金融统制 |
一、金融机关的整顿统一 |
二、整顿货币,实现日满货币的等价 |
三、发行公债,开展储蓄运动,搜刮资金 |
四、实行资金统制,控制资金外流 |
五、收买产金及民间存金,加强黄金统制 |
第三节 日本占领时期"兴安省"财政统制 |
一、蒙旗财政原有状况及"兴安省"财政统制 |
二、实施预决算制度,统制"兴安省"地方财政 |
三、实行特别会计项目制度 |
四、建立健全"兴安省"地方财政 |
第四节 日本占领时期"兴安省"租税统制 |
一、建立健全中央集权制的税收机构体系 |
二、整顿租税制度,建立完善的租税体系 |
三、颁布相关法令,规范并统一征税利率 |
四、战时大增税,加大税收量 |
第五节 日本占领时期"兴安省"专卖制度 |
一、建立健全中央集权制专卖机构 |
二、鸦片专卖 |
三、盐专卖 |
四、火柴专卖 |
五、石油类专卖 |
六、小麦粉专卖 第四章 日本占领时期"兴安省"工矿农林牧业统制 |
第一节 日本占领时期"兴安省"工矿业的统制 |
一、"兴安省"工矿业统制方策的形成 |
二、"兴安省"工矿业统制机构及法令 |
三、"兴安省"工矿业统制 |
第二节 日本占领时期"兴安省"商业流通统制 |
一、"兴安省"商业流通统制方策的形成 |
二、"兴安省"商业流通统制机构及法令 |
三、"兴安省"商业流通统制 |
第三节 日本占领时期"兴安省"林业统制 |
一、"兴安省"林业统制方策的形成 |
二、"兴安省"林业统制机构以及法令 |
三、"兴安省"林业统制 |
第四节 日本占领时期"兴安省"农业的统制 |
一、"兴安省"农业统制方策的形成 |
二、"兴安省"农业统制机构以及法令 |
三、"兴安省"农业统制 |
第五节 日本占领时期"兴安省"畜牧业统制 |
一、"兴安省"畜牧业统制方策的形成 |
二、"兴安省"畜牧业统制机构以及法令 |
三、"兴安省"畜牧业统制 第五章 日本占领时期"兴安省"经济统制政策的特征及其影响 |
第一节 日本占领时期"兴安省"经济统制政策的特征 |
一、"兴安省"经济统制政策的本质 |
二、"兴安省"经济统制政策的特征 |
第二节 日本占领时期"兴安省"经济统制政策的影响 |
一、"兴安省"经济统制政策的主观作用 |
二、"兴安省"经济统制政策的客观作用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后记 |
(9)中国汽车产业政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选题意义 |
二、研究相关动态 |
三、研究思路及方法 |
四、创新点与不足 |
第一章 产业政策相关理论概述 |
第一节 产业政策概述 |
一、产业政策的主要内容 |
二、产业政策的主要特点 |
三、产业政策的主要功能 |
第二节 产业政策的类型 |
一、产业组织政策 |
二、产业结构政策 |
三、产业布局政策 |
四、产业技术政策 |
第二章 中国汽车产业的发展状况和国际借鉴 |
第一节 中国汽车产业的发展历程和存在的问题 |
一、1953年以来中国汽车工业的三个阶段 |
二、中国汽车产业的现状 |
三、中国汽车产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二节 发达国家的汽车产业政策对中国的借鉴意义 |
一、美国汽车产业政策的借鉴与启示 |
二、日本汽车产业政策的借鉴与启示 |
第三节 汽车工业后起国家发展模式及对中国的借鉴意义 |
一、汽车工业后起国家的两种典型模式 |
二、韩国模式对中国的借鉴意义 |
三、巴西模式对中国的借鉴意义 |
第三章 中国汽车产业政策分析 |
第一节 中国汽车产业政策回顾和分析 |
一、入世前的汽车产业政策 |
二、入世后汽车产业政策的变化 |
第二节 新版《汽车产业发展政策》及配套政策分析 |
一、新版《汽车产业发展政策》的目标 |
二、新版《汽车产业发展政策》的执行效果评价 |
三、中国汽车产业的配套政策分析 |
第三节 金融危机背景下的中国《汽车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分析 |
一、《汽车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的目标和任务 |
二、《汽车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的具体措施 |
三、《汽车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对中国汽车产业的影响 |
第四节 进一步完善中国汽车产业政策的建议 |
一、加大对自主品牌的政策扶持 |
二、优化产业结构,积极地促进整车制造企业的重组、整合,提高竞争力 |
三、实施更严格的汽车安全、环保标准 |
四、加大对汽车行业高素质专业人才的引进和培养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10)我国汽车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的背景与意义 |
1.1.1 课题的来源与背景 |
1.1.2 汽车产业的战略地位和作用 |
1.1.3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外的相关研究成果 |
1.2.2 国内的相关研究成果 |
1.2.3 国内外研究成果综述 |
1.3 研究对象、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对象 |
1.3.2 研究方法 |
1.3.3 研究内容 |
1.3.4 技术路线 第二章 消费拉动经济增长的理论基础 |
2.1 消费理论 |
2.1.1 马克思主义消费理论 |
2.1.2 西方经济学家的消费理论 |
2.1.3 消费理论的新发展 |
2.2 经济增长理论 |
2.2.1 西斯蒙弟的经济增长理论 |
2.2.2 马尔萨斯的经济增长理论 |
2.2.3 凯恩斯的经济增长理论 |
2.2.4 库兹涅茨的经济增长理论 |
2.2.5 其他经济增长理论 |
2.3 产业经济学的相关理论 |
2.3.1 克拉克的理论 |
2.3.2 马歇尔的现代产业组织理论 |
2.3.3 钱纳里的结构经济学 |
2.3.4 筱原三代平的产业结构理论 |
2.3.5 创新经济学的相关理论 |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汽车消费的关联性研究 |
3.1 汽车产业的关联方式 |
3.1.1 前向关联 |
3.1.2 后向关联 |
3.2 关联效应理论 |
3.2.1 投入产出理论 |
3.2.2 产业价值链理论 |
3.2.3 产业集群理论 |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我国汽车消费的现状分析 |
4.1 我国汽车消费现状 |
4.1.1 我国汽车消费的现状分析 |
4.1.2 我国汽车消费市场的现状分析 |
4.2 汽车消费的国际比较 |
4.3 汽车消费的变化趋势分析 |
4.3.1 世界汽车消费的发展阶段 |
4.3.2 我国汽车消费的发展阶段 |
4.3.3 汽车市场的发展趋势 |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影响汽车消费的因素 |
5.1 国际宏观经济环境因素 |
5.1.1 国际宏观经济环境 |
5.1.2 国家宏观经济政策 |
5.1.3 城市化水平 |
5.1.4 业内竞争 |
5.2 消费者的收入情况 |
5.2.1 消费者的收入水平 |
5.2.2 居民收入差距 |
5.3 汽车价格 |
5.3.1 原材料供应 |
5.3.2 技术创新与产品创新程度 |
5.3.3 产业内重组情况 |
5.3.4 汽车进出口及加入WTO 的影响 |
5.4 消费政策 |
5.4.1 汽车消费政策 |
5.4.2 汽车消费的附加成本 |
5.4.3 汽车金融服务 |
5.4.4 消费观念 |
5.5 消费环境 |
5.5.1 市场经济法律法规不完善 |
5.5.2 消费者权益保护不足 |
5.5.3 相关服务业没有统一标准 |
5.6 能源供应 |
5.6.1 能源储备 |
5.6.2 能源价格 |
5.7 城市规划与交通管理 |
5.7.1 城市规划 |
5.7.2 交通设施与交通管理 |
5.8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我国汽车消费拉动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 |
6.1 我国汽车消费对汽车产业的拉动作用 |
6.1.1 我国汽车消费对汽车工业总产值的拉动作用 |
6.1.2 我国汽车消费对汽车零部件工业总产值的拉动 |
6.2 我国汽车消费对关联产业的拉动作用 |
6.2.1 我国汽车消费对钢铁产业的拉动作用 |
6.2.2 我国汽车消费对橡胶产业的拉动作用 |
6.2.3 我国汽车消费对公路建设业的拉动作用 |
6.2.4 我国汽车消费对其他相关产业的拉动作用 |
6.3 我国汽车消费对经济增长总量的拉动作用 |
6.3.1 我国整体汽车消费对经济增长总量的拉动作用 |
6.3.2 我国私人汽车消费对经济增长总量的拉动作用 |
6.4 我国汽车消费的多元统计分析 |
6.4.1 我国汽车消费的主成分分析 |
6.4.2 我国汽车消费的逐步回归分析 |
6.5 汽车消费拉动经济增长的总体描述 |
6.5.1 我国汽车消费的积极作用 |
6.5.2 我国汽车消费的消极作用 |
6.6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吉林省汽车消费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 |
7.1 吉林省汽车消费对汽车产业的拉动作用 |
7.1.1 吉林省汽车消费对本省汽车工业产值的拉动作用 |
7.1.2 吉林省汽车消费对本省汽车零部件工业产值的拉动作用 |
7.2 吉林省汽车消费对关联产业的拉动作用 |
7.2.1 吉林省汽车消费对钢铁产业的拉动作用 |
7.2.2 吉林省汽车消费对橡胶产业的拉动作用 |
7.2.3 吉林省汽车消费对公路建设业的拉动作用 |
7.2.4 吉林省汽车消费对其他行业的拉动作用 |
7.3 吉林省汽车消费对经济增长总量的拉动作用 |
7.3.1 吉林省整体汽车消费对经济增长总量的拉动作用 |
7.3.2 吉林省私人汽车消费对经济增长总量的拉动作用 |
7.4 吉林省汽车消费的多元统计分析 |
7.4.1 吉林省汽车消费的主成分分析 |
7.4.2 吉林省汽车消费的逐步回归分析 |
7.5 本章小结 第八章 促进汽车消费,拉动经济增长的对策与建议 |
8.1 提高收入水平,促进汽车消费 |
8.1.1 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水平 |
8.1.2 调整收入分配政策,缩小收入差距 |
8.1.3 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提升居民收入预期 |
8.2 加快技术创新,降低汽车价格 |
8.2.1 提高产业集中度,加快汽车产业集群建设,实现规模经济 |
8.2.2 企业加强知识管理,提升核心竞争力 |
8.2.3 加快自主创新步伐,提高核心技术的自主创新能力 |
8.3 完善汽车消费政策,优化消费环境 |
8.3.1 整顿汽车收费,鼓励小排量汽车消费 |
8.3.2 完善汽车信贷服务体系 |
8.3.3 尽快推出燃油税 |
8.3.4 优化消费环境 |
8.4 政策安排 |
8.4.1 建立国家创新体系 |
8.4.2 加快开发新型汽车原材料,促进原材料的循环使用 |
8.4.3 加快开发石油替代能源 |
8.4.4 推广使用柴油汽车 |
8.4.5 制定相应的技术标准和政策法规 |
8.4.6 科学进行交通规划和设计 |
8.5 本章小结 第九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9.1 研究结论 |
9.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主要科研成果 附录一:全国汽车消费的逐步回归分析过程 附录二:吉林省汽车消费的逐步回归分析过程 摘要 Abstract |
四、载货车《目录》正式废止(论文参考文献)
- [1]D公司空滤产品的营销策略研究[D]. 马颖. 上海交通大学, 2018(06)
- [2]生态文明背景下的城市交通立法研究[D]. 秦祖伟. 东南大学, 2017(12)
- [3]中国商用车企业开拓越南市场战略研究[D]. 陈氏妙鸾(TRAN THI DIEU LOAN). 中央民族大学, 2016(02)
- [4]中部地区汽车产业结构优化研究[D]. 李永康. 武汉大学, 2015(01)
- [5]辽宁汽车产业竞争力水平分析[D]. 杨博超. 辽宁大学, 2013(06)
- [6]“市场换技术”策略与中国汽车业对外开放研究[D]. 苗壮. 武汉大学, 2013(10)
- [7]青岛近代市政建设研究(1898-1949)[D]. 刘春玲. 吉林大学, 2010(09)
- [8]日本占领时期“兴安省”经济统制政策研究[D]. 齐百顺. 内蒙古大学, 2010(10)
- [9]中国汽车产业政策研究[D]. 张成. 中央民族大学, 2010(05)
- [10]我国汽车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研究[D]. 董本云. 吉林大学, 200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