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碱煤燃烧过程中亚微米颗粒物PM1的生成特性

高碱煤燃烧过程中亚微米颗粒物PM1的生成特性

论文摘要

高碱煤中通常具有较高的碱金属含量,其是煤燃烧过程中形成亚微米颗粒物PM1的主要前体。在一维高温沉降炉上,研究了不同反应温度和取样位置对高碱煤燃烧过程中PM1生成特性的影响,并分析了其质量粒径分布、产量以及矿物元素组成。同时研究了不同反应温度下高岭土对PM1高效吸附特性。结果表明:随着反应温度的增加,亚微米颗粒物PM1生成量逐渐降低,颗粒粒径向小粒径偏移。PM1生成主要受到Na、S等矿物元素的影响,随着温度升高,PM1中Na、S相对含量降低,Ca、Fe、Si等相对含量增加。硅铝氧化物在高温条件下形成的氧活性位能够高效捕获Na蒸气,进而抑制PM1生成。PM1生成特性主要受到高浓度的矿物元素均相成核、异相凝结沉积以及矿物元素蒸气与一些中间产物的相互作用的影响。

论文目录

  • 引言
  • 1 实验材料和方法
  •   1.1 材料
  •   1.2 实验过程
  • 2 实验结果与讨论
  •   2.1 温度对PM1生成特性的影响
  •     2.1.1 不同反应温度下颗粒物质量粒径分布及生成量分析
  •     2.1.2 取样温度对PM1颗粒物质量粒径分布及生成量的影响
  •   2.2 不同温度下PM1的矿物组成分析
  •   2.3 高岭土对PM1生成抑制机理分析
  • 3 结论
  • 文章来源

    类型: 期刊论文

    作者: 赵京,张玉锋,魏小林,李腾,宾峰

    关键词: 煤燃烧,碱金属,前体,质量粒径分布,吸附剂

    来源: 化工学报 2019年08期

    年度: 2019

    分类: 工程科技Ⅰ辑

    专业: 环境科学与资源利用

    单位: 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高温气体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大学工程科学学院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736010)

    分类号: X513

    页码: 3113-3120

    总页数: 8

    文件大小: 1571K

    下载量: 121

    相关论文文献

    • [1].亚微米颗粒物湍流团聚数值模拟研究[J]. 洁净煤技术 2020(05)
    • [2].燃煤电站尾部烟道亚微米颗粒物团聚研究展望[J]. 科技展望 2016(01)
    • [3].用于亚微米颗粒测量的后向散射光谱法[J]. 光子学报 2011(11)
    • [4].燃煤过程中亚微米颗粒物形成及防治的研究进展[J]. 洁净煤技术 2008(05)
    • [5].黄铁矿燃烧时亚微米颗粒物的生成特性[J].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2009(23)
    • [6].香烟燃烧产生的亚微米颗粒物动态粒径谱特征[J]. 工程热物理学报 2008(02)
    • [7].西安冬季大气亚微米颗粒物的化学特征及来源解析[J].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2008(11)
    • [8].燃煤过程矿物质形态对亚微米颗粒释放的影响[J]. 煤炭转化 2012(02)
    • [9].基于铁磁流体的亚微米颗粒分离[J]. 水动力学研究与进展(A辑) 2019(06)
    • [10].亚微米颗粒在裂缝中沉积行为的实验研究[J]. 现代应用物理 2013(03)
    • [11].钻井液中亚微米颗粒含量对钻井机械钻速的影响[J]. 江汉石油科技 2008(04)
    • [12].某燃煤电厂周边区域空气中亚微米颗粒物的粒径分布特征[J]. 南昌大学学报(工科版) 2018(01)
    • [13].不同粒径微米/亚微米颗粒布朗运动的实验研究[J]. 中国计量学院学报 2014(03)
    • [14].100MW锅炉NaOH颗粒生成的数值模拟[J]. 环境工程学报 2009(07)
    • [15].洁净室亚微米颗粒污染的模型模拟研究[J]. 环境科学与技术 2008(12)
    • [16].煤中钠元素赋存形态对亚微米颗粒物形成的影响研究[J]. 工程热物理学报 2009(09)
    • [17].FDA批准治疗急性疼痛的吲哚美辛亚微米颗粒[J]. 国际药学研究杂志 2014(03)
    • [18].华北地区夏季大气亚微米颗粒物的半挥发性特征[J]. 环境科学研究 2015(09)
    • [19].北京道路交通环境亚微米颗粒物元素组成特征及来源分析[J]. 环境科学学报 2015(01)
    • [20].CS-ISPH-TPP亚微米颗粒的粒径与表面电位影响因素研究[J]. 陕西理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5(05)
    • [21].O_2/CO_2煤粉燃烧对矿物质成灰行为的影响[J]. 燃烧科学与技术 2008(04)
    • [22].浅谈燃煤亚微米颗粒物的形成与控制[J]. 价值工程 2017(35)
    • [23].纳米、亚微米颗粒粒度分析与样品制备条件相关性研究[J]. 中国计量 2016(04)
    • [24].亚微米颗粒在Sierpinski海绵模型中热泳沉积研究[J]. 环境科学与技术 2013(02)
    • [25].褐煤O_2/CO_2燃烧PM 10中重金属分布特性[J]. 河北化工 2010(11)
    • [26].燃煤锅炉偏转二次风炉内亚微米颗粒生成特性[J].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12)
    • [27].夏收时段农村大气亚微米颗粒物数浓度分布特征[J]. 中国环境科学 2019(02)
    • [28].应用显微全息方法对微槽流动中亚微米颗粒的追踪(英文)[J]. Chinese Journal of Chemical Engineering 2012(02)
    • [29].北京市秋季亚微米细颗粒物浓度及其化学组分特征[J]. 科技导报 2018(02)
    • [30].木屑涡旋燃烧小颗粒特性实验研究[J]. 太阳能学报 2016(08)

    标签:;  ;  ;  ;  ;  

    高碱煤燃烧过程中亚微米颗粒物PM1的生成特性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