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感应和调节的灯具论文和设计-邓胜奇

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自动感应和调节的灯具,包括单片机模块、灯具驱动模块和灯负载,所述单片机模块、灯具驱动模块和灯负载依次连接,所述单片机模块包括定时模块和控制模块,所述定时模块、控制模块和灯具驱动模块依次连接。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自动感应和调节的灯具,这种灯具能够根据时间的变化而自动进行灯具的色温和亮度调节,使得人们不需要根据时间的变化而手动调节灯具,从而给人们带来了便利的体验。

主设计要求

1.一种自动感应和调节的灯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单片机模块(3)、灯具驱动模块(4)和灯负载(5),所述单片机模块(3)、灯具驱动模块(4)和灯负载(5)依次连接,所述单片机模块(3)包括定时模块(31)和控制模块(32),所述定时模块(31)、控制模块(32)和灯具驱动模块(4)依次连接。

设计方案

1.一种自动感应和调节的灯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单片机模块(3)、灯具驱动模块(4)和灯负载(5),所述单片机模块(3)、灯具驱动模块(4)和灯负载(5)依次连接,所述单片机模块(3)包括定时模块(31)和控制模块(32),所述定时模块(31)、控制模块(32)和灯具驱动模块(4)依次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感应和调节的灯具,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单片机供电电路(2)和开关电源(1),所述单片机供电电路(2)和灯负载(5)分别与开关电源(1)连接,所述单片机供电电路(2)还与单片机模块(3)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自动感应和调节的灯具,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充电模块(6),所述单片机供电电路(2)、充电模块(6)和单片机模块(3)依次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感应和调节的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单片机模块(3)还包括存储单元(33),所述存储单元(33)与控制模块(32)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自动感应和调节的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灯负载(5)包括高色温灯负载(51)和低色温灯负载(52),所述高色温灯负载(51)和低色温灯负载(52)分别与开关电源(1)连接,所述高色温灯负载(51)和低色温灯负载(52)还分别与灯具驱动模块(4)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自动感应和调节的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单片机供电电路(2)包括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一电容、第二电容、第一三极管和稳压二极管,所述第一电阻的一端与开关电源(1)的正极相连,所述第一电阻的另一端分别与第一电容的一端、第二电阻的一端和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相连接,所述第二电阻的另一端连接于第一三极管的基极和稳压二极管的负极之间,所述第二电容连接于第一三极管的发射极和参考地之间,所述稳压二极管的正极还与参考地连接,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发射极还连接到控制模块(32)的电源引脚。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感应和调节的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定时模块(31)包括晶振、第三电容和第四电容,所述第三电容的一端分别与晶振的第一引脚和控制模块(32)连接,所述第四电容的一端分别与晶振的第二引脚和控制模块(32)连接,所述第三电容的另一端、第四电容的另一端和晶振的第三引脚均连接于参考地。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感应和调节的灯具,其特征在于:灯具驱动模块(4)包括第三电阻、第四电阻、第五电阻、第六电阻、第一场效应管和第二场效应管,所述第四电阻的一端和第五电阻的一端均与控制模块(32)连接,所述第三电阻的一端与第四电阻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一场效应管的栅极串接于第四电阻和第三电阻之间,所述第六电阻的一端与第五电阻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二场效应管的栅极串接于第五电阻和第六电阻之间,所述第三电阻的另一端、第一场效应管的源极、第六电阻的另一端和第二场效应管的源极均与参考地连接,所述第一场效应管的漏极和第二场效应管的漏极均与灯负载(5)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感应和调节的灯具,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无线传输单元(34),所述无线传输单元(34)与控制模块(32)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感应和调节的灯具,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接触式控制单元(35),所述接触式控制单元(35)与控制模块(32)连接。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灯具照明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市面上也出现了多种多样的灯具,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能够调节色温和亮度的灯具;而在一天的不同时间段,人们往往需要对灯具的色温和亮度进行调节,以使得灯具发出的亮光能够给人们带来舒服的感受,但是目前的灯具并不具备根据时间进行色温和亮度调节的功能,这样就会给人们带来不便利的体验。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动感应和调节的灯具,这种灯具能够根据时间的变化而自动进行灯具的色温和亮度调节,使得人们不需要根据时间的变化而手动调节灯具,从而给人们带来了便利的体验。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自动感应和调节的灯具,包括单片机模块、灯具驱动模块和灯负载,所述单片机模块、灯具驱动模块和灯负载依次连接,所述单片机模块包括定时模块和控制模块,所述定时模块、控制模块和灯具驱动模块依次连接。

进一步,还包括单片机供电电路和开关电源,所述单片机供电电路和灯负载分别与开关电源连接,所述单片机供电电路还与单片机模块连接。

进一步,还包括充电模块,所述单片机供电电路、充电模块和单片机模块依次连接。

进一步,所述单片机模块还包括存储单元,所述存储单元与控制模块连接。

进一步,所述灯负载包括高色温灯负载和低色温灯负载,所述高色温灯负载和低色温灯负载分别与开关电源连接,所述高色温灯负载和低色温灯负载还分别与灯具驱动模块连接。

进一步,所述单片机供电电路包括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一电容、第二电容、第一三极管和稳压二极管,所述第一电阻的一端与开关电源的正极相连,所述第一电阻的另一端分别与第一电容的一端、第二电阻的一端和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相连接,所述第二电阻的另一端连接于第一三极管的基极和稳压二极管的负极之间,所述第二电容连接于第一三极管的发射极和参考地之间,所述稳压二极管的正极还与参考地连接,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发射极还连接到控制模块的电源引脚。

进一步,所述定时模块包括晶振、第三电容和第四电容,所述第三电容的一端分别与晶振的第一引脚和控制模块连接,所述第四电容的一端分别与晶振的第二引脚和控制模块连接,所述第三电容的另一端、第四电容的另一端和晶振的第三引脚均连接于参考地。

进一步,灯具驱动模块包括第三电阻、第四电阻、第五电阻、第六电阻、第一场效应管和第二场效应管,所述第四电阻的一端和第五电阻的一端均与控制模块连接,所述第三电阻的一端与第四电阻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一场效应管的栅极串接于第四电阻和第三电阻之间,所述第六电阻的一端与第五电阻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二场效应管的栅极串接于第五电阻和第六电阻之间,所述第三电阻的另一端、第一场效应管的源极、第六电阻的另一端和第二场效应管的源极均与参考地连接,所述第一场效应管的漏极和第二场效应管的漏极均与灯负载连接。

进一步,还包括无线传输单元,所述无线传输单元与控制模块连接。

进一步,还包括接触式控制单元,所述接触式控制单元与控制模块连接。

本实用新型中至少一个实施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单片机模块中的定时模块能够进行计时定时处理,当计时到达预设的时间值的时候,定时模块就会向控制模块发送触发信号;控制模块接收到触发信号的时候,就会向灯具驱动模块发送调节信号,灯具驱动模块接收到调节信号的时候,就会驱动灯负载进行色温和亮度的调节,使得色温和亮度给人们带来了舒适的体验,人们不需要再根据一天时间中光线亮度的变化以及人们生物钟的习惯来手动调节灯负载的色温和亮度,灯负载能够根据人们的预设色温和亮度随着指定时间自动进行调节,从而给人们带来了便利的体验。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自动感应和调节的灯具的原理方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自动感应和调节的灯具的电路原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提供的一种自动感应和调节的灯具的原理方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提供的一种自动感应和调节的灯具的原理方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需要说明的是,如果不冲突,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各个特征可以相互结合,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市面上也出现了多种多样的灯具,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能够调节色温和亮度的灯具;而在一天的不同时间段,人们往往需要对灯具的色温和亮度进行调节,以使得灯具发出的亮光能够给人们带来舒服的感受,但是目前的灯具并不具备根据时间进行色温和亮度调节的功能,这样就会给人们带来不便利的体验。

基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自动感应和调节的灯具,这种灯具能够根据时间的变化而自动进行灯具的色温和亮度调节,使得人们不需要根据时间的变化而手动调节灯具,从而给人们带来了便利的体验。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作进一步阐述。

实施例一

参照图1-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了一种自动感应和调节的灯具,包括单片机模块3、灯具驱动模块4和灯负载5,所述单片机模块3、灯具驱动模块4和灯负载5依次连接,所述单片机模块3包括定时模块31和控制模块32,所述定时模块31、控制模块32和灯具驱动模块4依次连接。单片机模块3中的定时模块31能够进行计时定时处理,当计时到达预设的时间值的时候,定时模块31就会向控制模块32发送触发信号;控制模块32接收到触发信号的时候,就会向灯具驱动模块4发送调节信号,灯具驱动模块4接收到调节信号的时候,就会驱动灯负载5进行色温和亮度的调节,使得色温和亮度给人们带来了舒适的体验,人们不需要再根据一天时间中光线亮度的变化以及人们生物钟的习惯来手动调节灯负载5的色温和亮度,灯负载5能够根据人们的预设色温和亮度随着指定时间自动进行调节,从而给人们带来了便利的体验。

其中,还包括单片机供电电路2和开关电源1,所述单片机供电电路2和灯负载5分别与开关电源1连接,所述单片机供电电路2还与单片机模块3连接。本实施例中的开关电源1是交流转直流电源,因为对于单片机模块3的供电处理,需要用到的是直流电,因此需要对市电进行降压和整流处理,单片机供电电路2还进行稳压和滤波处理,然后再将电流输出到单片机模块3,从而单片机模块3能够稳定地进行工作;开关电源1还与灯负载5连接,使得灯负载5能够正常工作。

其中,还包括充电模块6,所述单片机供电电路2、充电模块6和单片机模块3依次连接。充电模块6在单片机模块3正常工作的时候可以进行充电处理,存储电能;当开关电源1断电的时候,充电模块6还可以对单片机模块3进行供电处理,使得灯负载5能够继续进行工作,使得本实施例中的自动感应和调节的灯具的工作得到保障,更加可靠。

其中,所述单片机模块3还包括存储单元33,所述存储单元33与控制模块32连接。存储单元33能够存储使用者预设的时间点和相应时间下的灯负载5的色温值和亮度值,从而控制模块32能够从存储单元33中读取相应的时间点和相应时间点下所要控制灯负载5的色温值和亮度值。

其中,所述灯负载5包括高色温灯负载51和低色温灯负载52,所述高色温灯负载51和低色温灯负载52分别与开关电源1连接,所述高色温灯负载51和低色温灯负载52还分别与灯具驱动模块4连接。开关电源1分别对高色温灯负载51和低色温灯负载52进行供电处理,控制模块32能够控制灯具驱动模块4进行一定频率的PWM控制,从而得到控制两路色温灯负载的电流均值,从而实现了对灯负载5的色温和亮度控制,从而使得灯负载5的色温和亮度的调节更加的方便和可靠。

其中,所述单片机供电电路2包括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第一电容C1、第二电容C2、第一三极管Q1和稳压二极管ZD1,所述第一电阻R1的一端与开关电源1的正极相连,所述第一电阻R1的另一端分别与第一电容C1的一端、第二电阻R2的一端和第一三极管Q1的集电极相连接,所述第二电阻R2的另一端连接于第一三极管Q1的基极和稳压二极管ZD1的负极之间,所述第二电容C2连接于第一三极管Q1的发射极和参考地之间,所述稳压二极管ZD1的正极还与参考地连接,所述第一三极管Q1的发射极还连接到控制模块32的电源引脚。稳压二极管ZD1起到稳定输入电压的作用,第一电容C1和第二电容C2起到滤波作用,第一三极管Q1起到良好的导通作用,保证稳定地为控制芯片U1进行供电。

其中,还包括第一电压输入端+5V,所述充电模块6可以为充电纽扣电池或者5号电池,所述充电模块6连接于第一电压输入端+5V和参考地之间。充电纽扣电池和5号电池的体积小并且能够进行充电处理,从而能够方便地将充电纽扣电池或者5号电池设置在自动感应和调节的灯具上,进而能够在停电的时候继续对灯具进行供电处理,使得这种灯具的工作得到保障。

其中,所述定时模块31包括晶振CRY1、第三电容C3和第四电容C4,所述第三电容C3的一端分别与晶振CRY1的第一引脚和控制模块32连接,所述第四电容C4的一端分别与晶振CRY1的第二引脚和控制模块32连接,所述第三电容C3的另一端、第四电容C4的另一端和晶振CRY1的第三引脚都连接于参考地。晶振CRY1能够为单片机模块3提供时钟基准,从而控制模块32能够根据晶振CRY1提供的时钟信号进行计时和定时处理,使得单片机模块3能够顺利运行。第三电容C3和第四电容C4为负载电容,使得晶振CRY1能够提供更稳定的振荡频率传输到单片机模块3。

其中,灯具驱动模块4包括第三电阻R3、第四电阻R4、第五电阻R5、第六电阻R6、第一场效应管Q2和第二场效应管Q3,所述第四电阻R4的一端和第五电阻R5的一端均与控制模块32连接,所述第三电阻R3的一端与第四电阻R4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一场效应管Q2的栅极串接于第四电阻R4和第三电阻R3之间,所述第六电阻R6的一端与第五电阻R5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二场效应管Q3的栅极串接于第五电阻R5和第六电阻R6之间,所述第三电阻R3的另一端、第一场效应管Q2的源极、第六电阻R6的另一端和第二场效应管Q3的源极均与参考地连接,所述第一场效应管Q2的漏极和第二场效应管Q3的漏极均与灯负载5连接。当第四电阻R4的一端接收到控制模块32发送过来的高电平的时候,第一场效应管Q2就会导通,与第一场效应管Q2连接的高色温灯负载51就会被导通;当第五电阻R5的一端接收到控制模块32发送过来的高电平的时候,第二场效应管Q3就会导通,与第二场效应管Q3连接的低色温灯负载52就会被导通;当第四电阻R4和第五电阻R5接收到低电平的时候,第一场效应管Q2和第二场效应管Q3都会断开,从而高色温灯负载51和低色温灯负载52都会被关灭;利用控制模块32对第一场效应管Q2和第二场效应管Q3进行一定频率的PWM控制,就能控制两路色温灯负载的电流均值,从而实现色温和亮度的控制。

此外,本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自动感应和调节的灯具,单片机供电电路2包括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第一电容C1、第二电容C2、第一三极管Q1和稳压二极管ZD1,所述第一电阻R1的一端与开关电源1的正极相连,所述第一电阻R1的另一端分别与第一电容C1的一端、第二电阻R2的一端和第一三极管Q1的集电极相连接,所述第二电阻R2的另一端连接于第一三极管Q1的基极和稳压二极管ZD1的负极之间,所述第二电容C2连接于第一三极管Q1的发射极和参考地之间,所述稳压二极管ZD1的正极还与参考地连接,所述第一三极管Q1的发射极还连接到控制芯片U1的电源引脚。稳压二极管ZD1起到稳定输入电压的作用,第一电容C1和第二电容C2起到滤波作用,第一三极管Q1起到良好的导通作用,保证稳定地为控制芯片U1进行供电。充电纽扣电池的体积小并且能够进行充电处理,从而能够方便地将充电纽扣电池设置在自动感应和调节的灯具上,还能够在停电的时候继续对灯具进行供电处理,使得这种灯具的工作得到保障。晶振CRY1能够为单片机模块3提供时钟基准,从而控制芯片U1能够根据晶振CRY1提供的时钟信号进行计时和定时处理,使得单片机模块3能够顺利运行。第三电容C3和第四电容C4为负载电容,使得晶振CRY1能够提供更稳定的振荡频率传输到单片机模块3。当第四电阻R4的一端接收到控制芯片U1发送过来的高电平的时候,第一场效应管Q2就会导通,与第一场效应管Q2连接的高色温灯负载51就会被导通;当第五电阻R5的一端接收到控制芯片U1发送过来的高电平的时候,第二场效应管Q3就会导通,与第二场效应管Q3连接的低色温灯负载52就会被导通;当第四电阻R4和第五电阻R5接收到低电平的时候,第一场效应管Q2和第二场效应管Q3都会断开,从而高色温灯负载51和低色温灯负载52都会被关灭;利用控制模块32对第一场效应管Q2和第二场效应管Q3进行一定频率的PWM控制,就能控制两路色温灯负载的电流均值,从而实现色温和亮度的控制,使得人们不需要根据时间的变化而手动调节灯具,从而给人们带来了便利的体验。

实施例二

参照图3,本实施例二在实施一的基础上,还包括无线传输单元34,所述无线传输单元34与控制模块32连接。无线传输单元34可以为蓝牙或者WIFI模块,手机或者电脑的应用终端可以与灯具中的无线传输单元34进行连接,从而人们能够利用手机或者电脑的应用终端对灯具进行控制处理;应用终端利用无线传输单元34向灯具发送灯具色温或者亮度的控制调节信号,无线传输单元34将接收到的控制调节信号传输到控制模块32,然后控制模块32向灯具驱动模块4发送驱动信号,从而灯负载5就能够进行色温或者亮度的变化,进而人们能够利用手机或者电脑上的应用终端,就可以对灯具进行色温或者亮度的调节,极大地方便了人们对灯具进行控制,使得人们对灯具的控制调节更具方便性和灵活性。

实施例三

参照图4,本实施例三在实施一的基础上,还包括接触式控制单元35,所述接触式控制单元35与控制模块32连接。接触式控制单元35可以为触摸开关、按键开关和旋钮开关,利用接触式控制单元35,人们能够控制灯具根据预设时间进行调节变化,还可以控制灯具不会根据预设时间进行调节变化,从而人们能够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自己喜欢的模式,简单灵活又便利。

以上所述,只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只要其以相同的手段达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设计图

一种自动感应和调节的灯具论文和设计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031988.6

申请日:2019-01-09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44(广东)

授权编号:CN209676555U

授权时间:20191122

主分类号:H05B 37/02

专利分类号:H05B37/02

范畴分类:39D;35A;

申请人:佛山冠今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第一申请人:佛山冠今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申请人地址:528200 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桂城东部工业B区环胜横路

发明人:邓胜奇;杨敏;张木金;张志源;匡桃飞

第一发明人:邓胜奇

当前权利人:佛山冠今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代理人:左恒峰

代理机构:44205

代理机构编号: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05

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

标签:;  ;  ;  

一种自动感应和调节的灯具论文和设计-邓胜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