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唯物主义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

新唯物主义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

导读:本文包含了新唯物主义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唯物主义,马克思,本体论,费尔巴哈,哲学,施密特,马克思主义。

新唯物主义论文文献综述写法

杜利英[1](2020)在《论新唯物主义之“新”》一文中研究指出《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是马克思主义和一切旧哲学相区别的标志性着作,它所确立的新唯物主义是一种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奠定了之后马克思主义整个科学体系和人文精神的建立。“人即现实的人、现实的活动、人类社会”是马克思主义关注之根本,“解放无产阶级和全人类,实现(本文来源于《学习时报》期刊2020-01-08)

左亚文,徐宏霞[2](2019)在《论哲学的终极向度——兼论马克思“新唯物主义”的本体论》一文中研究指出"哲学是什么"作为哲学的前提性之问,我们不可能企求一劳永逸地对其作出一个完美无缺的解答,但却可以从方法论向度对之研究的特定领域进行界定。从无限的终极的维度对宇宙人生进行研索乃是哲学区别于其他学科的基本视域之所在。但是,近现代哲学对"形而上学"的终极本体进行了持续不断的批判和解构,致使其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处于式微和衰落的状态。海德格尔从主体人即"此在"出发,通过"此在"对"在"的去蔽和揭示,使"在"之本体得以澄明和敞开,从而确立了一个"此在"与"在"同源共生的一体化体系。马克思则以"现实的人"为起点,通过批判唯心主义和旧唯物主义,构建了一个基于实践的主客体相统一的"新唯物主义",从而为破解终极的本体之谜提供了新的通途。(本文来源于《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期刊2019年01期)

范春燕[3](2019)在《一种新唯物主义的可能“姿势”——评梅亚苏的思辨唯物论》一文中研究指出梅亚苏的思辨唯物论可以归结为"后康德哲学背景下对存在独立性的新思考"。在梅亚苏看来,康德之后的大陆哲学有一个无法逾越的理论地平线,即存在只能作为思想的"相关物"来认识,任何对存在独立性的强调都有重回前批判的幼稚形而上学之嫌。梅亚苏认为,这种"相关主义"在从康德的较弱版本到海德格尔的较强版本的转化中,也从强调"相关性"转向强调"事实性":存在本身只能作为给定的事实来接受,既不可知,也不可思。为了扭转这种神秘化所导致的蒙昧化趋势,梅亚苏主张以思辨唯物论突破相关主义死循环,以重启对存在独立性的当代新思考:即在避免回到旧式形而上学的前提下经由思辨达至"没有绝对实体的绝对之物"和"可数学化的第一性"。(本文来源于《马克思主义与现实》期刊2019年05期)

陈永盛[4](2019)在《再谈马克思新唯物主义哲学的实践本体论》一文中研究指出新时期创新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应牢记马克思建构新唯物主义哲学为人类寻找解放道路的本质使命,坚守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初衷和基本观点。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是理解和把握马克思主义哲学真精神的关键。马克思明确指出,实践不仅是人的存在方式和存在本身,而且"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这表明,实践是马克思建构新唯物主义哲学的本体,是马克思新唯物主义哲学的本体论基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体论是实践本体论。新时期重谈实践本体论,强调实践的重要性及其理论意义,对于在创新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时防范背离马克思建构新唯物主义哲学的初衷和偏离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非常必要。(本文来源于《马克思主义哲学论丛》期刊2019年02期)

陈钰[5](2019)在《“新唯物主义”与“群众原则”之间的相互确证》一文中研究指出“新唯物主义”是马克思对自身哲学所进行的总概括,“群众原则”是马克思为实现自身哲学所确立的总的实践原则。就此而言,“新唯物主义”与“群众原则”都构成了马克思主义的基石。但是,至目前为止,学界对二者之间的关系的研究还注目不多。因此,本文试图对此进行简要分析。在笔者看来,“新唯物主义”与“群众原则”之间是相互确证的。本文的文本结构如下:首先为绪论部分,主要阐述选题的背景与意义、既有研究现状、研究的思路与方法、研究的创新与不足。第一章阐述“群众原则”的基本特质。本章先通过简要回顾不同语境中的“群众”概念和观点,来完成前提步骤。接着立足于马克思的理论和思想逻辑,阐述了“群众原则”要求“认肯'群众'的物质基础地位”、“以'群众'作为理论和实践的出发点”、“把握'群众'的历史进步性”这叁个方面的基本特质。第二章概括了“新唯物主义”的基本精神。本章主要立足于《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这一重要文本,来概括和论述“新唯物主义”的基本精神,即以“人的感性活动”为根本基础来超越旧哲学;以“现实的社会关系”为本来观照“人类社会”;以“改变世界”为根本旨趣来倡导新的世界观。第叁章论述了“新唯物主义”对“群众原则”的确证。本章主要选取了叁个角度(“历史”、“实践”、“整体”)来论述“新唯物主义”作为一种方法论和世界观如何确证“群众原则”。第四章论述了“群众原则”对“新唯物主义”的确证。本章提出,“群众原则”通过为“新唯物主义”提供了基本立场、基本视角和生动的社会现实,从而实现了对“新唯物主义”的确证。第五章为结语。本章立足全文,对论文的总体进行总结。(本文来源于《华中师范大学》期刊2019-06-01)

王玉珏[6](2019)在《马克思新唯物主义的对象及其生成——以施密特《马克思的自然概念》为中心的再思考》一文中研究指出在施密特看来,理清马克思的唯物主义与哲学唯物主义的关系具有极其重要的理论意义。为了凸显马克思新唯物主义的唯物主义前提,施密特必将清理历史上的一般唯物主义对马克思的新唯物主义的贡献,这其中法国启蒙主义所包含的唯物主义思想、费尔巴哈的自然唯物主义(直观唯物主义)都对马克思的新唯物主义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但马克思的新唯物主义不同于以往各种唯物主义的地方在于其对象的非本体论性质,即对象的历史实践中介性。在阐释自然与社会之间的中介关系时,施密特援引了"社会"、"实践"、"社会实践的具体性"以及"劳动的必然性"、"社会劳动的各种形式"等概念范畴,在向我们展示马克思唯物主义的真正对象是如何生成的同时,进一步将理论视野导向了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经济生活的"似自然性"问题的分析,从而揭示出马克思新唯物主义的实践意义与革命旨趣。(本文来源于《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9年03期)

朱亦一[7](2019)在《新唯物主义视域下思想政治教育本质辨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提出了"新唯物主义"。新唯物主义审视社会历史现实的基点,是对新事物扬弃旧事物及其过程和结果的整体性描述或阐释,这是一种变革的、发展的实践观;纵观历史,实践呈现出变革性的历史阶段,大致有两个时期:一是私有制的产生及其消逝时期,二是共同所有制的产生时期。在变革的实践观的审视下,思想政治教育本身产生于世界历史发展的上升期,只有符合世界历史发展的上升期的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与实践,才能体现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本文来源于《文化学刊》期刊2019年04期)

汪治宇[8](2019)在《马克思新唯物主义的指导意义和时代价值》一文中研究指出马克思的《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首次提出了新唯物主义这一概念,从此和以往的旧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相区分。马克思新唯物主义的核心观点是实践观,马克思主义实践观不仅在当时具有革命性的意义,对当今的中国而言,在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解决发展新难题等方面,仍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本文来源于《南国博览》期刊2019年03期)

张盾[9](2019)在《马克思的“新唯物主义”如何可能?——论实践哲学的构成和限度》一文中研究指出马克思新哲学的理论构成形态及其根本哲学立场是以辩证法为基础的实践哲学。实践哲学的研究界面是社会领域而非自然领域,由于唯物主义抽象的实体性的本体论立场无法处理以人的关系为中心的社会领域中的复杂理论问题,马克思大规模地吸收了德国唯心主义的哲学成就,对唯物主义进行改造和重建。实践概念的具体哲学规定是中介性,人的现实的中介性实践活动是劳动,其在资本主义时代的具体历史形式是工业和科学;在近代资本主义的工业实践和科学实践中,实践的社会性原则和中介性原则发展到极限并走向自我否定,由此显示出人类实践的历史限度。实践哲学揭示了工业和科学作为现代人实践的否定性与超越性的双重意义。从哲学史的观点看,在德国古典哲学之后,马克思实践哲学是我们这个时代最有根基、最具根本性、因而真正具有文化领导权意义的哲学理论。(本文来源于《哲学研究》期刊2019年02期)

种项戎[10](2018)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的新唯物主义本体论》一文中研究指出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批判了旧唯物主义,提出了新唯物主义的重要原则。从本体论的视角梳理马克思的这篇文献,可以看到马克思在与以往哲学不同的维度上重建了本体论,即实践活动本体论,这种本体论是对于费尔巴哈感性本体论的超越,并对唯物史观的建构及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研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文来源于《河北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期刊2018年06期)

新唯物主义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哲学是什么"作为哲学的前提性之问,我们不可能企求一劳永逸地对其作出一个完美无缺的解答,但却可以从方法论向度对之研究的特定领域进行界定。从无限的终极的维度对宇宙人生进行研索乃是哲学区别于其他学科的基本视域之所在。但是,近现代哲学对"形而上学"的终极本体进行了持续不断的批判和解构,致使其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处于式微和衰落的状态。海德格尔从主体人即"此在"出发,通过"此在"对"在"的去蔽和揭示,使"在"之本体得以澄明和敞开,从而确立了一个"此在"与"在"同源共生的一体化体系。马克思则以"现实的人"为起点,通过批判唯心主义和旧唯物主义,构建了一个基于实践的主客体相统一的"新唯物主义",从而为破解终极的本体之谜提供了新的通途。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新唯物主义论文参考文献

[1].杜利英.论新唯物主义之“新”[N].学习时报.2020

[2].左亚文,徐宏霞.论哲学的终极向度——兼论马克思“新唯物主义”的本体论[J].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2019

[3].范春燕.一种新唯物主义的可能“姿势”——评梅亚苏的思辨唯物论[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19

[4].陈永盛.再谈马克思新唯物主义哲学的实践本体论[J].马克思主义哲学论丛.2019

[5].陈钰.“新唯物主义”与“群众原则”之间的相互确证[D].华中师范大学.2019

[6].王玉珏.马克思新唯物主义的对象及其生成——以施密特《马克思的自然概念》为中心的再思考[J].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

[7].朱亦一.新唯物主义视域下思想政治教育本质辨析[J].文化学刊.2019

[8].汪治宇.马克思新唯物主义的指导意义和时代价值[J].南国博览.2019

[9].张盾.马克思的“新唯物主义”如何可能?——论实践哲学的构成和限度[J].哲学研究.2019

[10].种项戎.《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的新唯物主义本体论[J].河北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8

标签:;  ;  ;  ;  ;  ;  ;  

新唯物主义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