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花香薷论文-李思亮

紫花香薷论文-李思亮

导读:本文包含了紫花香薷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紫花香薷,镉,积累,尿囊素

紫花香薷论文文献综述

李思亮[1](2013)在《紫花香薷(Elsholtzia argyi)富集镉的特性及其强化方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土壤镉污染是一个日益严峻的环境问题。植物提取是一种环境友好的土壤镉污染治理方法,主要使用超富集植物或作物同时配施螯合剂,但利用富集植物进行植物提取的很少。植物重金属耐性的调控及土壤中重金属的活化是促进植物重金属吸收及提高其提取效率的关键。本论文通过水培试验和盆栽试验,结合仪器分析和生理生化测试等手段,研究铅锌矿区生长的紫花香薷对镉(Cd)的耐性和富集特性,探讨尿囊素、乳酸和聚乳酸对紫花香薷积累Cd的影响,取得了以下主要结果:1水培条件下,Cd处理紫花香薷茎、叶、地上部和根的生物量(除25μM Cd处理的地上部生物量显着高于对照)均与对照无显着性差异,50μM Cd处理紫花香薷叶的生物量和Cd处理紫花香薷叶、地上部、根和全株的生物量均显着小于对照(P<0.05)。紫花香薷地上部Cd浓度随Cd处理浓度的增大而增大,20、25、30和Cd处理的紫花香薷地上部Cd浓度分别为104.3、125.2、164.5和237.9:ng kg-1,均高于Cd超富集植物的临界浓度100mg kg-1;各处理的转运系数(地上部Cd浓度与根部Cd浓度的比值)均小于1,矿区紫花香薷可确定为Cd的耐性和富集植物。25-15μMCd处理的Fv/Fo (植物的光合能力)、Fv/Fm(光合系统(?)光化学量子效率)、qP(光化学淬灭系数)和5-10μM Cd处理的ΦPSΠ(光合系统ΓI电子传递量子产量)、ETR(电子传递速率)和Fv'/Fm'(光合系统ΓI有效光化学量子产量)均显着高于对照(P<0.05);20-50μM Cd处理的Fv/Fo、Fv/Fm、qP和15-50μM Cd处理的ΦPSΠ、ETR和Fv'/Fm'均与对照没有显着性差异,但上述所有参数在100μM Cd处理时均显着低于对照(P<0.05)。5-30μM Cd处理的净光合速率显着高于对照(P<0.05),但50和100μM Cd处理的净光合速率显着低于对照(P<0.05)。50和100μM Cd处理的气孔导度显着低于对照(P<0.05)。上述结果表明高镉处理抑制净光合速率不仅与气孔抑制有关,还与初始的光化学过程受到抑制有关。紫花香薷在其镉耐性范围内保持其稳定的叶绿素荧光特性和光合活性是其耐性机制之一。3水培条件下,在Cd处理基础上,5-30μM尿囊素处理的紫花香薷地上部生物量、根系表面积、根系体积及根系直径均显着大于(P<0.05)对照(40μMCd处理)。5和1OμM尿囊素处理的净光合速率、叶绿素值(SPAD)值显着大于(P<0.05)对照。5和10gM尿囊素处理的紫花香薷地上部Cd浓度显着高于对照(P<0.05)。5-30μM尿囊素处理的紫花香薷地上部Cd积累量显着高于对照(P<0.05)。在Cd处理基础上,所有尿囊素处理(5-30μM)的紫花香薷地上部生物量均显着大于(P<0.05)对照Cd处理)。5-10gM尿囊素处理的SPAD值显着大于(P<0.05)对照。紫花香薷地上部Cd浓度在所有处理的间均无显着性差异。5-30μM尿囊素处理的紫花香薷地上部Cd积累量均显着大于对照(P<0.05)。在Cd处理基础上,叶面喷施316、632和948μM尿囊素处理的紫花香薷地上部生物量和Cd积累量均显着大于(P<0.05)对照(喷水处理)。紫花香薷地上部Cd浓度在所有处理的间均无显着性差异(除316μM尿囊素处理外,叶面喷施316μM尿囊素处理的地上部Cd浓度显着高于对照)。尿囊素处理能提高紫花香薷对Cd胁迫的耐性,促进其生长及地上部Cd积累。4水培条件下,在Cd处理基础上,≥2000μM乳酸处理显着抑制(P<0.05)紫花香薷的生长及地上部Cd的积累。进一步试验结果表明,40μM乳酸处理的紫花香薷地上部生物量显着大于(P<0.05)对照Cd处理),200和400μM乳酸处理与对照无显着性差异。40和200μM乳酸处理的紫花香薷地上部Cd浓度均显着高于(P<0.05)对照。40和200μM乳酸处理的紫花香薷地上部Cd积累量均显着高于(P<0.05)对照。在20Cd处理基础上,乳酸/镉比为0.5、1.0和2.0的紫花香薷地上部生物量和根系总表面积、根系总体积及侧根数均显着大于(P<0.05)对照,乳酸/镉比为0.5和1.0时紫花香薷净光合速率、SPAD值也显着大于(P<0.05)对照。乳酸/镉比为1.0时紫花香薷地上部Cd浓度显着高于(P<0.05)对照。施加乳酸处理的紫花香薷地上部Cd积累量显着大于(P<0.05)对照。乳酸处理能提高紫花香薷的光合作用强度,促进其生长及地上部对Cd的积累。5采用四种模拟镉污染土壤(5mg kg-1Cd污染菜园土、10mg kg-1Cd污染菜园土、5mg kg-1Cd污染水稻土和10mg kg-1Cd污染水稻土)分别进行盆栽试验,结果表明,0.063和0.126g pot-1聚乳酸处理的紫花香薷地上部生物量、Cd积累量和紫花香薷镉提取率均显着高于(P<0.05)无聚乳酸添加处理,且均为0.126g聚乳酸处理显着高于(P<0.05)0.063g pof-1聚乳酸处理;施加量为0.063g或0.126g pot-1时,PLA1处理的紫花香薷地上部生物量、Cd积累量和紫花香薷镉提取率均显着高于(P<0.05)PLA2(PLA1分子量小于PLA2)处理。在四种镉污染土壤上,各处理紫花香薷地上部Cd浓度的差异不显着(除5mg kg-1Cd污染水稻上0.126g聚乳酸pot-1处理显着高于没有添加聚乳酸处理)。聚乳酸处理主要通过增加紫花香薷地上部生物量从而增加Cd的积累量,施加0.126g pot-1PLA1处理的镉提取率最高。(本文来源于《浙江大学》期刊2013-10-01)

刘月[2](2011)在《紫花香薷(Elsholfizia Argyi)生理特性及园林应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紫花香薷(Elsholfizia argyi)为唇形科(Labiatae)香薷属草本植物,具有优美的花姿和独特的花色,可耐重金属,具有很高的园林应用潜力。本文通过对紫花香薷进行种子萌发、水分胁迫、遮荫试验及园林应用的研究,得出如下结论:(1)种子萌发方面,紫花香薷种子在自然状态下发芽率低,以清水浸泡24 h作对照,研究不同浓度的GA3、IAA、NAA浸种24 h及无水酒精、30 % H_2O_2浸种不同时间的试验,得出对紫花香薷种子萌发的促进效果为:IAA100 mg/L﹥NAA200 mg/L﹥GA3150 mg/L﹥H_2O_290 min﹥无水酒精40 min。(2)水分胁迫方面,随胁迫程度的增加,紫花香薷出现叶片卷曲、萎蔫、变黄;叶绿素含量上升;叶片相对含水量下降;相对电导率、丙二醛、SOD活性、POD活性、可溶性糖均为土壤相对含水量20 %>45 %>65 % >80 % >95 %;可溶性蛋白含量整体下降;胁迫后期,叶绿素荧光参数Fo增加、NPQ下降,Fm、Fv/Fm、qP、Yield及ETR降低。随胁迫时间的延长,叶片逐渐变黄、干枯、脱落、株高增加量大幅度下降,土壤相对含水量大于92 %时出现部分植株死亡。紫花香薷生长较适宜的水分条件是土壤相对含水量为65 %~80 %,在20 %~65 %下能生长,但生长受一定限制,不宜在小于20 %和大于92 %的水分条件下生长。(3)遮荫处理方面,随着遮荫程度的加强,叶绿素含量增加,叶绿素a/b下降;叶绿素荧光参数Fo、NPQ先下降再升高,Fm、Fv/Fm、Fv/Fo、qP先上升后下降;叶片含水量和电导率增加,遮荫75 %时有所下降;丙二醛含量减少;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含量减少,但均在遮荫75 %时有所增加;POD活性呈现升高、下降、升高的变化,在遮荫75 %时出现最低值。紫花香薷最适合生长的光照条件是遮荫75 %,在遮荫25 %和遮荫50 %下能正常生长,能忍受遮荫93 %,但生长受阻,不宜在全光下生长。(4)园林应用方面,根据紫花香薷生态特性和观赏特性,通过对其水分和光照适应性的研究,可将其应用于路缘、水滨、林缘、疏林等环境中,丰富植物景观和色彩;也可以作为功能植物用于铜锌等重金属污染区绿化,改善土壤环境。(本文来源于《浙江农林大学》期刊2011-06-01)

刘月,何云核[3](2011)在《紫花香薷种子萌发特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GA3、IAA、NAA、无水乙醇、30%H2O2浸种5种处理方法,研究不同处理对紫花香薷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的浸种方式对紫花香薷种子的萌发效果不同,与对照相比均有促进种子萌发的作用。以100 mg/LIAA浸泡24 h效果最好,发芽率达95.67%,比对照组分别高了27个百分点和10个百分点,差异性达极显着水平;发芽势达93.67%,比对照组提高了30个百分点,发芽势高,出苗整齐一致。(本文来源于《江苏农业科学》期刊2011年02期)

周冰洁[4](2011)在《闽产紫花香薷挥发油及提取物的抗氧化和抑菌活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紫花香薷(Elsholtzia argyi Levl.)系唇形科草本植物。植株含挥发油,可供药用,对感冒、中暑、急性胃肠炎等症有疗效。现代研究表明紫花香薷可作为重金属污染土壤的植物修复材料,而备受人们关注。从资源化利用角度,以紫花香薷为材料,开展了以下几个方面研究。1. GC-MS分析鉴定结果表明野生和栽培紫花香薷叶片和花部挥发油中挥发性物质的主要成分基本一致,包括柠檬醛、(z)-柠檬醛、(E)-β-金合欢烯、石竹烯、(z)-罗勒烯、D-柠檬烯等,占总含量的70%以上,且均属于低沸点的萜类化合物,但野生和栽培条件下,叶片和花部挥发油中主要成分的相对含量差别较大,且贮藏后主成分亦会有所变化。在生长周期内,栽培紫花香薷叶片挥发油含量在0.2%-1.4%间,呈偏向“单峰型”曲线。GC-MS分析显示:苗期时挥发油主成分为(z)-β-金合欢烯、石竹烯,旺盛生长期时以D-柠檬烯、柠檬醛、(z)-罗勒烯、(Z)-柠檬醛、(Z)-β-金合欢烯为主,花期时以柠檬醛、(z)-β-金合欢烯、石竹烯、(z)-柠檬醛、D-柠檬烯等为主,果期时则以柠檬醛、(Z)-β-会合欢烯、(Z)-柠檬醛、石竹烯等为主。可见,挥发油中(Z)-β-会合欢烯、D-柠檬烯、柠檬醛等成分的相对含量变幅较大,提示此类成分的合成累积与其生长周期密切相关。紫花香薷茎中挥发油含量微,成分以脂肪族化合物为主;花部挥发油含量在0.3%-1.2%间,成分以石竹烯、柠檬醛、(E)-β-金合欢烯、(z)-柠檬醛和葎草烯等为主,但在整个花期主要成分的相对含量有所变化,其中石竹烯呈明显的下降趋势(25.35%→7.14%),而柠檬醛则呈递增的趋势。紫花香薷白花变种叶片挥发油的主要成分为(E)-β-金合欢烯(26.30%)、石竹烯(13.65%)、柠檬醛(8.77%)等,约占总含量的62.29%。与原变种的主要成分基本一致,但相对含量差别较大。2.采用牛津杯法,初步研究了紫花香薷叶片挥发油对7种供试菌(4种细菌和3种真菌)的抑菌活性,结果表明该挥发油对供试菌均具有一定的抑制效果,其中对革兰氏阳性菌(枯草芽孢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制效果较好,对供试霉菌的抑菌效果显着强于酵母菌(p<0.05)。抑菌活性强弱可能与其挥发油中含(Z)-β-金合欢烯、柠檬醛和石竹烯等半萜烯类相关。采用DPPH·法、β-胡萝卜素漂白法开展了紫花香薷叶片挥发油抗氧化活性的体外评价,结果表明该挥发油有一定的DPPH清除能力及抗过氧化作用,但与合成抗氧化剂--BHT相比,该挥发油在上述2个体系中的抗氧化效果差,这可能与其主要成分中基本无含氧萜烯衍生物等物质有关。3.从6种类型的大孔树脂中筛选出对紫花香薷多酚有良好吸附和解吸性能的NKA树脂,考察了利用该树脂制备多酚提取物的合适吸附和解吸条件。在此基础上,制备了紫花香薷不同器官的多酚提取物。采用Folin-Ciocalteu试剂比色法检测发现:根提取物中总酚质量分数最高,达463.73 mg·g-1,其次为花提取物(369.80 mg·g-1),茎和叶提取物分别为307.69 mg·g-1和302.89 mg·g-1,两者差异不显着(p>0.05)。分别采用5种体外试验体系评价了多酚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紫花香薷不同器官多酚提取物对人工自由基(DPPH和ABTS·+)、活性氧自由基(O2-·、·OH)均具有较强的清除能力,以及具有较强的铁还原/抗氧化能力。其中根提取物清除DPPH·、O2-的能力较强,其ρEC50值分别为0.115 mg-mL-1、0.052 mg-mL-1;抗氧化能力亦较强,其TEAC值和FRAP值分别为4.20 mmol TE·mg-1、8.06 mmol FeSO4·mg-1。而花提取物则对·OH具有较强清除能力,其PEC50值为0.072 mg·mL-1。与对照品芦丁和BHT相比,清除DPPH能力大小顺序为芦丁>BHT>根>花>茎>叶,抗氧化能力大小顺序为BHT≈根>茎>芦丁≈花>叶,对O1-·的清除能力强弱顺序为芦丁>根>花>茎>叶,对·OH的清除能力从大到小依次为花>芦丁>根>茎>叶。相关性分析表明,紫花香薷抗氧化活性强弱与总酚高低有关,提示酚性物质是其抗氧化活性主要贡献者,但具体活性成分的纯化和鉴定,有待下一步研究。从资源利用化角度分析,叶片挥发油将在紫花香薷开发利用中处于重要地位。不过,植株中酚性物质及其活性也不容忽视。(本文来源于《福建师范大学》期刊2011-04-10)

刘月,何云核[5](2010)在《紫花香薷种子萌发特性试验》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GA3、IAA、NAA、无水酒精、30%H2O2浸种5种处理方法,研究不同处理对紫花香薷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的浸种方式对紫花香薷种子的萌发效果不同,与对照相比均有促进种子萌发的作用.以100mg/LIAA浸泡24 h效果最好,发芽率达95.67%,比对照组分别高了27%和10%,差异性达极显着水平.而且发芽势达93.67%,比对照组提高了30%,发芽势高,出苗整齐一致.(本文来源于《湖北民族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0年03期)

田生科,李廷轩,彭红云,杨肖娥,李廷强[6](2005)在《铜胁迫对海州香薷和紫花香薷根系形态及铜富集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水培试验,研究了在不同Cu浓度处理条件下海州香薷和紫花香薷根系形态和植物各器官铜含量、累积量间的差异。结果表明:低浓度Cu处理(<50μmol/L)对海州香薷的生长有一定的促进作用,植株干重、根系长度、根系表面积、根体积和侧根均略有升高。但随着Cu浓度(100~500μmol/L)增加,表现出一定的负效应,海州香薷在500μmol/LCu处理时植株干重、根系长度、根系表面积、根体积和侧根明显受到抑制,与对照相比差异达显着或者极显着水平。紫花香薷在50μmol/LCu处理时根系生长就受到严重抑制,而当浓度再增加时,根系形态的各项指标则无明显变化。海州香薷地上部铜含量明显高于紫花香薷。(本文来源于《水土保持学报》期刊2005年03期)

姜理英,杨肖娥,叶正钱,石伟勇[7](2003)在《海州香薷和紫花香薷对Cu、Zn的吸收和积累》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水培试验方法,研究了Cu、Zn处理对海州香薷和紫花香薷(两种分别在铜矿和铅锌矿上良好生长的优势植物)生长及Cu、Zn吸收和积累的影响。结果表明,50μmol·L-1的Cu有利于海州香薷根系的生长,但却明显抑制紫花香薷地上部分的干物质产量,而Zn处理浓度直到200μmol·L-1也未对两种香薷的干物质量产生影响。低Cu(对照)时Zn的增加并未影响海州香薷地上部分Cu的含量和积累量,但高Cu(50和200μmol·L-1)时,Zn浓度的增加减少了海州香薷地上部分Cu的含量和积累量;而紫花香薷地上部分Cu含量和积累量无论是高Cu还是低Cu时都随Zn的增加而减少。同样,海州香薷和紫花香薷地上部分的Zn含量和积累量在低Zn时并未受Cu浓度的抑制,但在高Zn时,Cu的增加却减少了Zn含量的增加。而且海州香薷在高Cu(200μmol·L-1)和高Zn(200μmol·L-1)时对Cu和Zn的积累量明显高于紫花香薷,在Cu和Zn的修复上表现出优势。(本文来源于《农业环境科学学报》期刊2003年05期)

魏静英[8](1984)在《紫花香薷性状观察及试种的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一、前言紫花香薷(Elsholtzia argyi Levl)为唇形科香薷属草本植物。我国四川、贵州等十余省的山坡灌丛中、林下、溪旁及河边草地均有套布,生长在海拔200—1,200米之间。日本也有分布,越南有栽培。国内外对该种植物的性状和栽培方面很少报导。为了合理开发资源和发展生产创造必要的条件,对紫花香薷进行探索性实验。紫花香薷油含有柠檬醛,桉叶油素,芳樟醇等18种成份,香气较好,可应用于香妆品中。紫花香薷油对霉菌有一定的抑制作用,是一种良好的解毒剂。(本文来源于《香料与香精》期刊1984年04期)

紫花香薷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紫花香薷(Elsholfizia argyi)为唇形科(Labiatae)香薷属草本植物,具有优美的花姿和独特的花色,可耐重金属,具有很高的园林应用潜力。本文通过对紫花香薷进行种子萌发、水分胁迫、遮荫试验及园林应用的研究,得出如下结论:(1)种子萌发方面,紫花香薷种子在自然状态下发芽率低,以清水浸泡24 h作对照,研究不同浓度的GA3、IAA、NAA浸种24 h及无水酒精、30 % H_2O_2浸种不同时间的试验,得出对紫花香薷种子萌发的促进效果为:IAA100 mg/L﹥NAA200 mg/L﹥GA3150 mg/L﹥H_2O_290 min﹥无水酒精40 min。(2)水分胁迫方面,随胁迫程度的增加,紫花香薷出现叶片卷曲、萎蔫、变黄;叶绿素含量上升;叶片相对含水量下降;相对电导率、丙二醛、SOD活性、POD活性、可溶性糖均为土壤相对含水量20 %>45 %>65 % >80 % >95 %;可溶性蛋白含量整体下降;胁迫后期,叶绿素荧光参数Fo增加、NPQ下降,Fm、Fv/Fm、qP、Yield及ETR降低。随胁迫时间的延长,叶片逐渐变黄、干枯、脱落、株高增加量大幅度下降,土壤相对含水量大于92 %时出现部分植株死亡。紫花香薷生长较适宜的水分条件是土壤相对含水量为65 %~80 %,在20 %~65 %下能生长,但生长受一定限制,不宜在小于20 %和大于92 %的水分条件下生长。(3)遮荫处理方面,随着遮荫程度的加强,叶绿素含量增加,叶绿素a/b下降;叶绿素荧光参数Fo、NPQ先下降再升高,Fm、Fv/Fm、Fv/Fo、qP先上升后下降;叶片含水量和电导率增加,遮荫75 %时有所下降;丙二醛含量减少;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含量减少,但均在遮荫75 %时有所增加;POD活性呈现升高、下降、升高的变化,在遮荫75 %时出现最低值。紫花香薷最适合生长的光照条件是遮荫75 %,在遮荫25 %和遮荫50 %下能正常生长,能忍受遮荫93 %,但生长受阻,不宜在全光下生长。(4)园林应用方面,根据紫花香薷生态特性和观赏特性,通过对其水分和光照适应性的研究,可将其应用于路缘、水滨、林缘、疏林等环境中,丰富植物景观和色彩;也可以作为功能植物用于铜锌等重金属污染区绿化,改善土壤环境。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紫花香薷论文参考文献

[1].李思亮.紫花香薷(Elsholtziaargyi)富集镉的特性及其强化方法研究[D].浙江大学.2013

[2].刘月.紫花香薷(ElsholfiziaArgyi)生理特性及园林应用研究[D].浙江农林大学.2011

[3].刘月,何云核.紫花香薷种子萌发特性研究[J].江苏农业科学.2011

[4].周冰洁.闽产紫花香薷挥发油及提取物的抗氧化和抑菌活性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1

[5].刘月,何云核.紫花香薷种子萌发特性试验[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

[6].田生科,李廷轩,彭红云,杨肖娥,李廷强.铜胁迫对海州香薷和紫花香薷根系形态及铜富集的影响[J].水土保持学报.2005

[7].姜理英,杨肖娥,叶正钱,石伟勇.海州香薷和紫花香薷对Cu、Zn的吸收和积累[J].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03

[8].魏静英.紫花香薷性状观察及试种的探讨[J].香料与香精.1984

标签:;  ;  ;  ;  

紫花香薷论文-李思亮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