翰林院制度论文_王思豪

导读:本文包含了翰林院制度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翰林院,制度,明代,中国社会科学院,秘书,会试,国史。

翰林院制度论文文献综述

王思豪[1](2017)在《翰林视角:清代文学发生与演进的制度性考察——读潘务正《清代翰林院与文学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制度是中国文学的固有之义,章太炎《国故论衡·文学总略》即谓文章是"礼乐之殊称",具体而言是"君臣朝廷尊卑贵贱之序,车舆衣服宫室饮食嫁娶丧祭之分,谓之文;八风从律,百度得数,谓之章"(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版,第49页)。文章是节以"礼乐"制度而修饰成文的,缘此,从制度视角来探寻文学的发生与演进,理应成为古典文学研究的一个重要学术论题。傅璇琮先生就此论题的探讨,有筚路蓝缕的开创之功,他的《唐代科举与文学》(陕西人民出版社1986(本文来源于《中国诗学研究》期刊2017年01期)

于芳芳[2](2016)在《储才养望:明代翰林院制度运作的考察与思考》一文中研究指出明代是翰林院充分发展且基本定型的关键时期,庶吉士教育制度建立标志着翰林院储才养望教育功能明朗化、制度化。虽翰林院设置初衷在于以备顾问、资政议政,但是随着翰林院成为国家高级人才的聚集地,翰林院开始承担起储才、育才的教育职责,作为科举考试的延续,翰林院主要肩负对二、叁甲进士的再教育职责,因此教育功能理应是明代翰林院的官署属性之一。基于翰林院储才养望的教育现实,翰林院内部存在两大教育主体,即庶吉士群体和馆师群体。与传统官学不同,从两大群体的培养目标和教学内容上,明代翰林院教育存在特殊性。作为科举制的附属,明代翰林院既主张提高翰林生员的学识涵养,又主张培养人才实政能力,因此,明代翰林院是翰林院发展史上最具特殊性的时期。但是当今学术界对翰林院的研究重点,停留在政治功能,翰林教育属性被忽略。基于以上研究不足,论文将重点探讨翰林院储才养望的教育价值,以制度与运作两个维度为切入点,考察翰林院教育制度,分析其运作特色。具体来看,论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绪论,分为选题缘由、文献综述、研究意义及研究方法四个方面。第一部分,简介明代翰林院与翰林院储才养望的教育史实。交代明代翰林院产生的背景,综合政治背景、经济水平及文教政策等因素,多种因素的相互作用催生了翰林院的产生,影响了翰林院的机构设置及具体职掌,由翰林院职掌内容得出翰林院教育属性,进而对翰林院教育进行目标定位。第二部分,详尽分析翰林院制度与运作方式,从制度与运作两个维度认识翰林院教育史实。在翰林院储才养望的制度层面,对庶吉士制度和馆师制度进行考察,从遴选途径、教习内容、考核方式及制度评价四个方面进行制度考察,完善对翰林院教育制度的认识。在翰林院储才养望的运作层面,分析翰林院的指导思想、运作基本模式及运作特色。受古代传统文化及普遍价值观的影响,翰林院教育功能是在士人主张“学用合一”及“教学相长”的思想下产生的,但是由于明代是皇权绝对集中的朝代,翰林院教育活动是自上而下的,其运作发展有一定模式和运作特色,分析翰林院基本模式和运作特色,对完善翰林院考察具有重要意义。第叁部分,指出明代翰林院作为高级人才的聚集地,在考察翰林院制度与运作的基础上,用相关理论分析教学现象,以教育学、人才学和社会学视野,探讨翰林院教育价值。首先,针对翰林院教育发展的特殊性,明确皇权绝对权威下各个主体的角色定位,厘清教育史实,认识翰林院人才培养特色。其次,由于翰林院是明代高级人才的聚集地,机构运作本身就蕴含人才学的相关理论,从人才选拔与配置、考绩与流动层面分别分析庶吉士群体和馆师群体,突出翰林院在人才管理上的特色。最后,从社会学视角分析翰林院储才养望的教育史实。具体而言,用社会学的两个理论进行分析,即用符号互动理论分析翰林群体价值;用科层管控理论分析翰林师资队伍。第四部分,该部分主要是对翰林院储才养望教育史实的思考,储才养望是翰林院主要活动,其使翰林院运作更赋教育价值,储才养望的目的、实质与历史作用,以便深刻认识翰林院储才养望的教育价值。此外还包括储才养望的历史影响和当代启示。在历史影响部分,从正反两个层面认识翰林院意义,指出明代翰林院储才养望的教育价值,即促进科举制度四级人才结构的建立,提升“实学”教育的影响和加速官僚体系内部的流动性;分析翰林院储才养望教育史实的弊端,在禁锢翰林群体思想的同时,还激化翰林内部党争活动。在翰林院储才养望的当代启示部分,指出应注重教育内容实用性,提升考核手段的完备性及注重教师队伍的结构优化叁点。作为历代王朝中的官僚培育机构,翰林院承担了对国家高层政治人才的教育职责。本文尝试对明代翰林院教育进行全面、系统的分析,力图通过对明代翰林院教育的考察,最大限度的呈现翰林院教育的全貌,还原翰林院的教育功能,凸显明代翰林院在储才养望方面的贡献,强调翰林院在培养德才兼备之人方面的作用。(本文来源于《曲阜师范大学》期刊2016-03-30)

宋丹[3](2008)在《明朝翰林院制度的消极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明代翰林院制度与科举制度的联系呈现出密切化和固定化的趋势,并连接了科举制度与选官制度,最终形成了"非进士不入翰林,非翰林不入内阁"的特殊局面。也正因如此,明代是翰林官在政治上大有作为的重要时期,无论是君主的东征北伐还是朝政的治繁理剧、人事进退,都有翰林职官运筹帷幄、出谋划策的身影。(本文来源于《商业文化(学术版)》期刊2008年10期)

宋丹[4](2008)在《论明代翰林院制度起始与发展》一文中研究指出翰林院制度自唐朝创立,历朝有所因革损益,至明朝趋于成熟。明代翰林院集唐宋翰林院制度之大成,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发展,使翰林院制度无论在政治上、学术上和文化上都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明代翰林院制度不仅设官置职较往朝更为完善,而且其庶吉士制度的设立更为后世所称道。此项制度的设立,拓宽了进士进入翰林院的渠道,保证了高级政治人才的来源和翰林官的素质,是科举制度的延伸和发展。明代翰林院制度与科举制度的联系呈现出密切化和固定化的趋势,并连接了科举制度与选官制度,最终形成了"非进士不入翰林,非翰林不入内阁"的特殊局面。也正因如此,明代是翰林官在政治上大有作为的重要时期,无论是君主的东征北伐,还是朝政的治繁理剧、人事进退,都有翰林职官运筹帷幄、出谋划策的身影。(本文来源于《合作经济与科技》期刊2008年19期)

梁思立[5](2008)在《明代翰林院制度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翰林院制度是中国古代社会中、后期的一项重要的政治制度。该制度自唐朝创立,历朝有所因革损益,至明朝趋于成熟。明代翰林院集唐宋以降翰林院制度之大成,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发展,使翰林院制度无论在政治上、学术上和文化上都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明代翰林院制度不仅设官置职较往朝更为完善,而且其庶吉士制度的设立更为后世所称道。此项制度的设立,拓宽了进士进入翰林院的渠道,保证了高级政治人才的来源和翰林官的素质,是科举制度的延伸和发展。明代翰林院制度与科举制度的联系呈现出密切化和固定化的趋势,并连接了科举制度与选官制度,最终形成了“非进士不入翰林,非翰林不入内阁”的特殊局面。也正因如此,明代是翰林官在政治上大有作为的重要时期,无论是君主的东征北伐还是朝政的治繁理剧、人事进退,都有翰林职官运筹帷幄、出谋划策的身影。有鉴于此,本文力图从翰林院制度对明朝政治产生重要影响的角度出发,在第一章中考察了明代翰林院制度的创制、发展、流变和衰落,并对个别问题,如:庶吉士制度等进行仔细考察。由于明代内阁实是脱胎于明代翰林院制度。因此,本文在第二章中通过梳理历史脉络的办法,考察了明代翰林院与内阁二者的政治渊源和机构职能由合到分的历史过程。从中把握翰林院制度在明代政治体制中的地位和作用。第叁章则从积极与消极两方面对明代翰林院制度的政治功能进行分析和评价,力图提出自己的看法和观点。(本文来源于《中国人民大学》期刊2008-04-23)

杨树森[6](2005)在《“漫话中国秘书史”连载之叁 从叁省制兴盛衰废到翰林院独掌机要——魏晋南北朝到元代秘书制度的演变》一文中研究指出一、“霸府”现象和“叁省制”的形成魏晋南北朝时期,各个王朝都是由手握军权的权臣建立的。他们在正式取得皇位前,任用一批人组成一套机构,完全在正规官制之外,自由行使权力,历史上称这些权臣所独自掌握的实权机构为“霸府”。公元216年曹操设置的“秘书令”本为魏王(本文来源于《秘书工作》期刊2005年11期)

刘小萌[7](2002)在《读《清代翰林院制度》有感》一文中研究指出近日细读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所邸永君博士所着《清代翰林院制度》 ,颇有一些感慨。中国人文化传统的一个显着特点是重视教育 ,且带有明显的功利性。说得通俗一点 ,就是“万般皆下品 ,惟有读书高” ;如用孔子的一句雅言概括 ,则是“学而优则仕”。“仕”即做官 ,(本文来源于《清史研究》期刊2002年03期)

[8](2002)在《《清代翰林院制度》出版》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副研究员邸永君撰着的《清代翰林院制度》一书,已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 该书是国内外第一部系统研究清代翰林院制度的专着。作者对这项曾历时一千余年,对(本文来源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期刊2002年04期)

林桦[9](1994)在《明代翰林院制度述论》一文中研究指出明代翰林院既是明皇朝中央集权政治体制中的一个职能部门,也是一种官僚制度。翰林宫号称“清华之选”①,“职虽不崇,任则重矣②。”明代翰林院制度与明皇朝政治兴衰密切相关,本文试就这一制度的内容与演变略加考述。一明代翰林院初设置于1367年(朱元璋吴元年),在此(本文来源于《贵州文史丛刊》期刊1994年05期)

曾主陶[10](1993)在《翰林院制度与明代图书文献管理》一文中研究指出一、引言明代初期,我国的图书文献管理制度发生了重大的改革,即撤消了汉魏以来传统的图书文献管理部门——秘书省(监),使其职能归并到翰林院,形成了翰林院管理图书文献的制度。翰林院是皇帝的秘书机构,唐代始有其名。唐代开元以前的翰林院是"艺能技术杂居之所",文学辞臣只是其中的少数人,其时翰林院还没有文献管理的职能。在唐玄宗开元间,翰林学士(本文来源于《文献》期刊1993年04期)

翰林院制度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明代是翰林院充分发展且基本定型的关键时期,庶吉士教育制度建立标志着翰林院储才养望教育功能明朗化、制度化。虽翰林院设置初衷在于以备顾问、资政议政,但是随着翰林院成为国家高级人才的聚集地,翰林院开始承担起储才、育才的教育职责,作为科举考试的延续,翰林院主要肩负对二、叁甲进士的再教育职责,因此教育功能理应是明代翰林院的官署属性之一。基于翰林院储才养望的教育现实,翰林院内部存在两大教育主体,即庶吉士群体和馆师群体。与传统官学不同,从两大群体的培养目标和教学内容上,明代翰林院教育存在特殊性。作为科举制的附属,明代翰林院既主张提高翰林生员的学识涵养,又主张培养人才实政能力,因此,明代翰林院是翰林院发展史上最具特殊性的时期。但是当今学术界对翰林院的研究重点,停留在政治功能,翰林教育属性被忽略。基于以上研究不足,论文将重点探讨翰林院储才养望的教育价值,以制度与运作两个维度为切入点,考察翰林院教育制度,分析其运作特色。具体来看,论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绪论,分为选题缘由、文献综述、研究意义及研究方法四个方面。第一部分,简介明代翰林院与翰林院储才养望的教育史实。交代明代翰林院产生的背景,综合政治背景、经济水平及文教政策等因素,多种因素的相互作用催生了翰林院的产生,影响了翰林院的机构设置及具体职掌,由翰林院职掌内容得出翰林院教育属性,进而对翰林院教育进行目标定位。第二部分,详尽分析翰林院制度与运作方式,从制度与运作两个维度认识翰林院教育史实。在翰林院储才养望的制度层面,对庶吉士制度和馆师制度进行考察,从遴选途径、教习内容、考核方式及制度评价四个方面进行制度考察,完善对翰林院教育制度的认识。在翰林院储才养望的运作层面,分析翰林院的指导思想、运作基本模式及运作特色。受古代传统文化及普遍价值观的影响,翰林院教育功能是在士人主张“学用合一”及“教学相长”的思想下产生的,但是由于明代是皇权绝对集中的朝代,翰林院教育活动是自上而下的,其运作发展有一定模式和运作特色,分析翰林院基本模式和运作特色,对完善翰林院考察具有重要意义。第叁部分,指出明代翰林院作为高级人才的聚集地,在考察翰林院制度与运作的基础上,用相关理论分析教学现象,以教育学、人才学和社会学视野,探讨翰林院教育价值。首先,针对翰林院教育发展的特殊性,明确皇权绝对权威下各个主体的角色定位,厘清教育史实,认识翰林院人才培养特色。其次,由于翰林院是明代高级人才的聚集地,机构运作本身就蕴含人才学的相关理论,从人才选拔与配置、考绩与流动层面分别分析庶吉士群体和馆师群体,突出翰林院在人才管理上的特色。最后,从社会学视角分析翰林院储才养望的教育史实。具体而言,用社会学的两个理论进行分析,即用符号互动理论分析翰林群体价值;用科层管控理论分析翰林师资队伍。第四部分,该部分主要是对翰林院储才养望教育史实的思考,储才养望是翰林院主要活动,其使翰林院运作更赋教育价值,储才养望的目的、实质与历史作用,以便深刻认识翰林院储才养望的教育价值。此外还包括储才养望的历史影响和当代启示。在历史影响部分,从正反两个层面认识翰林院意义,指出明代翰林院储才养望的教育价值,即促进科举制度四级人才结构的建立,提升“实学”教育的影响和加速官僚体系内部的流动性;分析翰林院储才养望教育史实的弊端,在禁锢翰林群体思想的同时,还激化翰林内部党争活动。在翰林院储才养望的当代启示部分,指出应注重教育内容实用性,提升考核手段的完备性及注重教师队伍的结构优化叁点。作为历代王朝中的官僚培育机构,翰林院承担了对国家高层政治人才的教育职责。本文尝试对明代翰林院教育进行全面、系统的分析,力图通过对明代翰林院教育的考察,最大限度的呈现翰林院教育的全貌,还原翰林院的教育功能,凸显明代翰林院在储才养望方面的贡献,强调翰林院在培养德才兼备之人方面的作用。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翰林院制度论文参考文献

[1].王思豪.翰林视角:清代文学发生与演进的制度性考察——读潘务正《清代翰林院与文学研究》[J].中国诗学研究.2017

[2].于芳芳.储才养望:明代翰林院制度运作的考察与思考[D].曲阜师范大学.2016

[3].宋丹.明朝翰林院制度的消极影响[J].商业文化(学术版).2008

[4].宋丹.论明代翰林院制度起始与发展[J].合作经济与科技.2008

[5].梁思立.明代翰林院制度研究[D].中国人民大学.2008

[6].杨树森.“漫话中国秘书史”连载之叁从叁省制兴盛衰废到翰林院独掌机要——魏晋南北朝到元代秘书制度的演变[J].秘书工作.2005

[7].刘小萌.读《清代翰林院制度》有感[J].清史研究.2002

[8]..《清代翰林院制度》出版[J].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02

[9].林桦.明代翰林院制度述论[J].贵州文史丛刊.1994

[10].曾主陶.翰林院制度与明代图书文献管理[J].文献.1993

论文知识图

京师大学堂组织管理架构内阁的荐举权《汉宫春晓图》(局部)唐大明宫翰林院建筑复原图(2011年)

标签:;  ;  ;  ;  ;  ;  ;  

翰林院制度论文_王思豪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