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璞小说创作论文_孙伟

导读:本文包含了宗璞小说创作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宗璞,王蒙,菲尔德,小说,和谐,曼斯,道家。

宗璞小说创作论文文献综述

孙伟[1](2019)在《诗教传统的现代叙事——宗璞小说创作论》一文中研究指出从1947年发表第一篇小说《A·K·C》,宗璞的文学创作至今已逾70年,其持续时间之长和风格之稳定,均表明她是新文学作家中的独特存在。特别是从1985年开始,她用了叁十余年时间,创作四卷本长篇小说《野葫芦引》,书写中华民族的苦难史、知识分子的心灵史和作者本人的家族史,这不仅在新文学中绝无仅有,也罕见于世界文学史。她的小说创作,追求个体的发展与家族保持和谐,与民族命运相连,尤其是其间浓(本文来源于《扬子江评论》期刊2019年05期)

宋爽[2](2017)在《论儒释道文化对宗璞小说创作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宗璞在中国当代文坛的众多作家中极具个人特色。她出身书香世家,中国传统文化学养深厚,作品中始终带着股淡雅韵味的书香之气。目前学界从儒释道的角度对她的小说创作展开研究的成果并不多。相比较而言,对儒家文化影响的研究论文比较多,但是一般多侧重于从传统伦理道德角度来分析宗璞小说中所体现出的思想,或是分析她作品中知识分子形象体现出的儒家道德。对道家和佛教文化影响的研究较少,其中只有一篇期刊论文写到了佛教文化的影响。从这一角度说,本文从儒释道互补的文化层面上对宗璞的小说展开研究还是有一定价值的,会丰富这一领域的研究成果。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文本细读分析法等研究方法,以中国传统儒释道文化精神为参照对宗璞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和主题思想展开分析和研究,探讨儒释道文化精神对宗璞创作产生的影响。本文经研究认为儒家文化在宗璞思想中还是占据着主导地位。其笔下的人物形象体现出的爱国情怀、独立人格符合儒家追求的理想人格。其大部分小说的整体基调上又流露出对于儒家文化中“仁爱”精神的认同。在宗璞晚期一些的作品中,道家文化的影响比较大。作品多展现人物内心的平静与安宁。宗璞的小说中,主人公生活在各式各样的苦难中,处处透露出她“人生皆苦”的思想,但她从佛教文化中汲取了有益的观念,用正确的、乐观的态度面对生活。全文共有五部分构成。其中,正文叁章,另有绪论和结语。(本文来源于《上海外国语大学》期刊2017-05-01)

江磊,吕鹏娟[3](2017)在《镌刻卑微灵魂 寻找精神支撑——论周瑄璞小说创作的意义》一文中研究指出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要想真正理解周瑄璞的作品,首先需要揭去附加其上的诸如"女性主义"、"70后作家"、"个人化写作"等种种"标签"——对于任何一位有独立艺术追求的作家而言,仅凭几个关键词便试图从概念或学理上对其创作活动进行程式化的归类划分或概况总结,无疑是困难的。周瑄璞从不愿将自己的写作归顺于某种"观念"或"主义",亦拒绝在一种既定的文学范式下图解生活和建构作品。有异于文坛普遍存在的浮躁气象,她总是以一种淡然、从容的心态,以(本文来源于《新文学评论》期刊2017年01期)

晋海学[4](2015)在《在不同的探索之间——以新时期之初王蒙与宗璞的小说创作为观照对象》一文中研究指出在新时期之初的探索小说中,王蒙与宗璞的作品是主要的代表。它们虽然共有着"探索"的称谓,但是它们探索的内容并不完全相同:第一,它们对荒诞的理解不同,王蒙的小说将荒诞处理为一种历史背景,以突显主人公品格的光辉与伟大,而宗璞的小说则在更大程度上将荒诞当作了令人不堪回首的生命存在,以表现主人公命运的乖谬与悲惨;第二,它们希冀的内容不同,王蒙的小说敏感于时代的变化,通过主人公对时代变化的种种感知,向读者传递出了新时代到来时所应该有的繁杂却又有节奏的律动,而宗璞的小说专注于人学话语的回归与建构,通过变形的艺术手法将种种荒诞体验展现出来,在传递出人们希冀人学话语回归讯息的同时,还表达了对主体建构的认真思考;第叁,它们的艺术追求不同,王蒙的小说大量使用了联想、回忆等意识流的手法,而宗璞的小说则更喜欢在细节和情节上使用象征手法。(本文来源于《河南社会科学》期刊2015年01期)

王艳[5](2014)在《论中国传统文化影响下的宗璞小说创作》一文中研究指出宗璞的小说创作主要分为叁个阶段:第一阶段是20世纪50-60年代,皆为短篇小说,主要写建国前后知识分子投身革命、接受改造的事情,代表作品有《红豆》《知音》等;第二阶段是1978年-1985年,兼有短篇小说和中篇小说,主要写“文化大革命”的惨痛记忆,代表作品有《我是谁》《叁生石》等;第叁阶段是1985年至今,主要是系列长篇小说“野葫芦引”(由《南渡记》《东藏记》《西征记》和《北归记》组成),重塑了20世纪中国知识分子形象,为今天我们的知识分子精神建构提供了可以汲取的精神资源。本文在借鉴前人研究基础上,从中国传统文化精神与中国传统叙述方式两个维度对宗璞小说进行了梳理,以期从整体上把握宗璞创作的独特韵味,从而深化对宗璞小说的研究。文章主体分为四个部分,加上绪论和结语共六个部分。绪论主要介绍宗璞小说的研究现状、研究方法及本论文的结构。正文内容如下:第一,从儒道文化入手,结合以“仁”为基础的德性伦理和以“礼”为基础的规范伦理,以及“云在青天水在瓶”的看得破和“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担得起,分析宗璞小说对儒家伦理精神的显现,对道家洒脱心境的追求,从而探讨知识分子与社会、自我的关系;第二,从传统叙事技法与传统抒情方式两个方面入手,结合宗璞“诚”与“雅”的叙事态度和《红楼梦》叙事技法的影响,以及节制抒情和创造意境,指出宗璞擅于借鉴中国传统叙述方法;第叁,联系前两章,从宗璞的女性观和对中国传统名教思想的理性批判,以及宗璞将民族精神渗透到现代主义和将中国艺术神韵贯注到现代主义等方面入手,指出宗璞擅于继承中国传统文化却又不泥古,始终对中国传统文化给予现代审视,创作出根植于民族传统的现代主义小说;第四,从批判社会现实、指引世俗人生和固守底蕴的审美价值与艺术魅力,以及儒家传统对苦难叙事的限制、儒家传统对忏悔叙事的限制、儒家传统等级观念对小说人物形象塑造的限制等方面入手,从总体上指出宗璞小说创作的意义及其局限性。结语部分指出宗璞继承父亲冯友兰先生坚韧执着的创作精神,以及道明读者对宗璞的寄望与祝愿。(本文来源于《曲阜师范大学》期刊2014-04-01)

王艳[6](2013)在《浅论宗璞小说创作的局限性》一文中研究指出宗璞在当代文坛是棵"常青树",从1947年发表的《A.K.C.》到2009年出版的《西征记》,宗璞小说很好地体现了民族化与现代化完美结合的文学追求,为读者构筑了一个内敛雅致的艺术世界。但是,宗璞的小说受中国传统文化,尤其是儒家传统文化的影响,在苦难叙事、忏悔叙事、以及知识分子的道德自恋等方面存在的局限性较突出,而借此也能窥探出中国现代文学在苦难叙事、忏悔叙事上同样存在的较大不足。(本文来源于《现代语文(学术综合版)》期刊2013年12期)

侯宇燕[7](2013)在《论宗璞的中短篇小说创作》一文中研究指出"气氛"或言"一定要有意境"是宗璞小说最重要的艺术追求;宗璞晚年最重要的中篇小说《四季流光》,具有独特的思想价值与艺术魅力;宗璞部分作品中弥漫着"鬼气",它们与《彼岸叁则》《四季流光》中出现的鬼,都是为了更好地写人的精神世界。(本文来源于《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期刊2013年10期)

沈慧[8](2013)在《知识分子意识的别样呈现——论宗璞建国十七年时期的小说创作》一文中研究指出建国十七年时期,知识分子题材的小说是一种边缘化的创作,而且在权威话语的影响下大多涉及知识分子的"改造"问题。女作家宗璞在这一时期的以知识分子为题材的创作中,也主要讲述知识分子怎样在时代与革命的感召下经历曲折而艰难的改造,最终汇入革命大集体的历程。但在与时代主流取得一致的同时,又不由自主地流露出知识分子的个人话语,显示出其创作的独特性。(本文来源于《云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3年01期)

陈进武[9](2012)在《撷取“平安的花朵”——宗璞与凯·曼斯菲尔德小说创作比较》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国女作家宗璞与英国女作家凯·曼斯菲尔德虽生活于不同文化圈,但比较分析两者作品,可见宗璞与曼氏的文学创作有缠绕之处,特别是于小说创作的诚与雅追求、节制与和谐叙事上呈现出异同。(本文来源于《文化与传播》期刊2012年04期)

陈进武[10](2012)在《撷取“平安的花朵”——宗璞与凯·曼斯菲尔德小说创作比较》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国女作家宗璞与英国女作家凯·曼斯菲尔德虽生活于不同文化圈,但比较分析两者作品,可见宗璞与曼氏的文学创作有缠绕之处,特别是于小说创作的诚与雅追求、节制与和谐叙事上呈现出异同。(本文来源于《文化与传播》期刊2012年04期)

宗璞小说创作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宗璞在中国当代文坛的众多作家中极具个人特色。她出身书香世家,中国传统文化学养深厚,作品中始终带着股淡雅韵味的书香之气。目前学界从儒释道的角度对她的小说创作展开研究的成果并不多。相比较而言,对儒家文化影响的研究论文比较多,但是一般多侧重于从传统伦理道德角度来分析宗璞小说中所体现出的思想,或是分析她作品中知识分子形象体现出的儒家道德。对道家和佛教文化影响的研究较少,其中只有一篇期刊论文写到了佛教文化的影响。从这一角度说,本文从儒释道互补的文化层面上对宗璞的小说展开研究还是有一定价值的,会丰富这一领域的研究成果。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文本细读分析法等研究方法,以中国传统儒释道文化精神为参照对宗璞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和主题思想展开分析和研究,探讨儒释道文化精神对宗璞创作产生的影响。本文经研究认为儒家文化在宗璞思想中还是占据着主导地位。其笔下的人物形象体现出的爱国情怀、独立人格符合儒家追求的理想人格。其大部分小说的整体基调上又流露出对于儒家文化中“仁爱”精神的认同。在宗璞晚期一些的作品中,道家文化的影响比较大。作品多展现人物内心的平静与安宁。宗璞的小说中,主人公生活在各式各样的苦难中,处处透露出她“人生皆苦”的思想,但她从佛教文化中汲取了有益的观念,用正确的、乐观的态度面对生活。全文共有五部分构成。其中,正文叁章,另有绪论和结语。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宗璞小说创作论文参考文献

[1].孙伟.诗教传统的现代叙事——宗璞小说创作论[J].扬子江评论.2019

[2].宋爽.论儒释道文化对宗璞小说创作的影响[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7

[3].江磊,吕鹏娟.镌刻卑微灵魂寻找精神支撑——论周瑄璞小说创作的意义[J].新文学评论.2017

[4].晋海学.在不同的探索之间——以新时期之初王蒙与宗璞的小说创作为观照对象[J].河南社会科学.2015

[5].王艳.论中国传统文化影响下的宗璞小说创作[D].曲阜师范大学.2014

[6].王艳.浅论宗璞小说创作的局限性[J].现代语文(学术综合版).2013

[7].侯宇燕.论宗璞的中短篇小说创作[J].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13

[8].沈慧.知识分子意识的别样呈现——论宗璞建国十七年时期的小说创作[J].云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

[9].陈进武.撷取“平安的花朵”——宗璞与凯·曼斯菲尔德小说创作比较[J].文化与传播.2012

[10].陈进武.撷取“平安的花朵”——宗璞与凯·曼斯菲尔德小说创作比较[J].文化与传播.2012

论文知识图

南阳师范学院鉴定验收项目(5)南阳师范学院鉴定验收项目(6)南阳师范学院鉴定验收项目(4)南阳师范学院鉴定验收项目(1)南阳师范学院鉴定验收项目(3)南阳师范学院鉴定验收项目(2)

标签:;  ;  ;  ;  ;  ;  ;  

宗璞小说创作论文_孙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