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册田水库大坝安全监测的自动化(论文文献综述)
崔弘毅[1](2019)在《相关国别大坝安全监管实践现状概览》文中提出国际大坝委员会针对全球44个成员国的大坝安全法律框架和责任分配、大坝分类体系以及大坝安全技术框架进行调查总结,讨论了各国大坝安全监管体系的差异和趋势。文章重点选取澳大利亚、巴西、加拿大、法国、德国、英国、印度、俄罗斯、塞尔维亚和美国这十个国家,介绍其大坝安全管理的主要原则、大坝安全的独立监管、大坝分类情况、技术框架等概况。
曾楚武[2](2010)在《水库大坝安全评价及病险土石坝治理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在全国水利系统管理的水库大坝中,约36%属于病险水库大坝,而且多数为土石坝。为了充分发挥水库防洪、灌溉、供水和发电等效益,对水库大坝进行安全评价,研究病险水库大坝特别是土石坝的治理对策就显得非常必要。大坝安全鉴定包括大坝安全评价、大坝安全鉴定技术审查和大坝安全鉴定意见审定三个基本程序,其中,大坝安全评价是主要工作内容,大坝安全鉴定意见审定是除险加固的依据。采用现行的水库大坝安全评价体系和规定,客观、实事求是的评价水库大坝的安全性。根据鉴定结果审定意见,对病险水库存在问题进行研究,寻找安全、可行和经济的治理对策,为恢复水库原有功能或恢复原始状态提供除险加固措施或方案支持。本文的主要工作内容如下:(1)介绍现行大坝安全评价的体系、相关规定、常用操作方法,讨论相关规定存在的问题。(2)根据鉴定结果审定意见,针对病险土石坝存在问题研究治理对策,列出各种除险加固工程措施。(3)探讨土石坝垂直防渗处理技术。(4)引入红场水库大坝安全评价例子,并根据水库大坝为三类坝的审定意见提出大坝的除险加固工程措施。
张新[3](2010)在《官厅水库汛限水位动态控制研究》文中指出针对北京市水资源短缺,水环境、水生态恶化等问题,为充分合理的进一步挖掘本地水资源的供水潜力,结合本人参与的“数字永定河”-官厅分中心信息化建设工作,从信息化和水资源专业,进行了汛限水位动态控制“平台”研究和“方法”研究两方面工作,研究成果为充分发挥官厅水库工程的多方面效益,具体指导官厅水库防洪调度系统的建设与运行管理提供了技术支持。本文的研究包括两方面:1、在分析官厅水库现有信息化系统和汛限水位动态控制相关性的基础上,研究了官厅水库汛限水位动态控制平台的框架结构,分析了相关子系统的特点、工作方式及实际调度运行情况,并对平台的应用能力做出了评价:平台可以作为汛限水位方法研究的有力支撑,并在决策支持系统中真正应用方法研究的成果。使官厅水库的水位控制管理工作更为准确化、信息化、网络化、智能化和自动化,将汛限水位动态控制理论更好的应用和指导实际工作。2、结合降雨预报的水库汛限水位控制的新理念,通过对官厅水库历史上暴雨洪水特性、未来24h降雨预报信息及精度分析,利用预蓄预泄方法,确定了官厅水库汛限水位动态控制约束域,并对其动态控制效益进行了计算与分析,促进官厅水库防洪、抗旱工作的有机结合。本文最后对官厅水库汛限水位动态控制研究进行了总结与展望。通过对官厅水库汛限水位动态控制平台的研究,认为官厅水库信息化系统的准确性、及时性以及可靠性,基本能够支撑汛限水位动态控制的应用。从汛限水位动态控制的要求方面,官厅水库的信息化系统,从信息来源、系统扩展以及决策支持上,都可做进一步的工作,将来能更有效地支撑汛限水位动态控制的应用。在论文的编写过程中,试图将信息化系统和汛限水位的动态控制相结合,从学科交叉上找到一些亮点,但是由于本人水平有限,论述还比较肤浅,若能从理论上和应用中进一步研究,找出更好的结合点,把较先进的控制方案用于“汛限水位动态控制平台”中,论文将更有深度,也更有实际应用价值。
冯君明[4](2009)在《册田水库除险加固的必要性及其初步设计方案》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简要介绍了册田水库的基本情况,针对目前水库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探讨了水库除险加固的必要性及其初步设计方案。
赫振平[5](2009)在《测压管注水试验及改进》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不需要增加水库除险加固工程投资的情况下,对土石坝安全监测中的测压管灵敏度检验规范的要求进行了改进,从而增加了渗流监测可供研究的数据,并通过对试验数据的定量分析,了解土石坝的填筑质量以及运行过程中坝体的稳定性,拓展了大坝安全监测分析的渠道。
程麟钧[6](2008)在《北京市地表水源地水质分析研究与评价》文中研究表明针对环境分析中采用传统吹扫捕集方法测定高沸点挥发性有机污染物回收率偏低问题,设计二次正交实验进行方法优化。结果表明,吹扫时间,吹扫速率及冷阱温度分别为19min,70ml/min和-130℃时高沸点化合物的平均回收率明显提高,检出限完全满足EPA方法要求。采用优化后的方法测定了官厅水库中VOCs的含量,VOCs的浓度范围为0.05-5.6ppb。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ICP-MS)对官厅水库枯水期和丰水期水样的金属元素含量进行了全面的分析,水库中金属砷含量偏高,整体的水库水质状况良好,重金属污染程度轻微。为了解北京市集中式饮用水源和地表水水质状况,我们分别于2007年5月(枯水期)和8月(丰水期)对密云水库、京密引水渠、官厅水库和十三陵水库进行了采样分析,对常规指标、金属指标和挥发性有机物指标的监测结果表明,密云水库、十三陵水库水质良好,符合饮用水源地水质要求;官厅水库和京密引水渠局部污染较重,不具备饮用用水源地功能。
袁帅,李漱宜,白玉梅,丁杰[7](2008)在《册田水质自动监测系统的建设与运行》文中认为在省界断面和主要监测断面设立水质自动监测站,对断面水质进行实时监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文中主要介绍水利部"21世纪初期首都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规划"建设项目——册田水质自动监测系统的组成和软件框架,详细介绍了系统的验收、运行和维护。册田水质自动监测系统采用了新式的取水方式,具有水质综合评价的高级应用功能及提供第三方软件开发等最新功能。该系统的建成可以有效控制水库污染、保证首都人民用水安全。
刘保军[8](2007)在《册田水库大坝除险加固措施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对病险水库进行除险加固,可恢复或加强水库的防洪功能及兴利效益,改善生态环境,有利于促进水利事业的发展,更好地造福于人民。病险水库事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事关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病险水库的除险加固是十分必要和紧迫的。册田水库是桑干河干流上山西省出境处控制性工程,水库工程于1958年3月开始修建,1970年至1976年续建,最大坝高41.5m。水库枢纽工程由大坝、正常溢洪道、浆砌石重力坝等组成,1991年增建溢洪道一座,大坝分为主坝和南、北副坝三段。由于大坝施工前坝基未作彻底处理,水库蓄水后坝基渗漏严重,影响大坝安全;施工过程中大坝填筑质量较差,坝体出现过许多裂缝,水库存在许多隐患。为了提高水库的防洪蓄水能力,充分发挥水库效益,需对水库大坝进行加固。通过大坝坝坡稳定、渗透稳定进行了分析,提出上游坝坡从坝轴线开始以1:1.2的坡度开挖至951.0m高程后,用石渣进行回填处理,回填石渣设计干重度21kN/m3,在石渣培厚体与坝体土之间设置反滤层,护坡用干砌石,厚度为40cm,其下设30cm厚碎石垫层。主坝坝基作垂直防渗处理,采用塑性混凝土,防渗墙深入玄武岩4m,防渗墙厚度0.8m。南副坝坝基为一古河道,其底部高于现河床10m左右,最大堆积物厚度25m。依据《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规范》GB50287-99和《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评价,南副坝坝基土为液化土层,采用坝前加载法消除坝基液化。根据工程所在地区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以及工程施工对环境可能造成的影响,提出了环境保护措施、环境管理与监测计划。
马宇熹[9](2007)在《卧虎山水库土坝稳定性渗流监控与数据分析》文中研究指明卧虎山水库是济南市唯一一座大型水库,主要肩负着防洪、供水、补源、灌溉等重要任务,现已经运行了近五十年,经过多次续建、加固及改造,目前已基本满足国家规定的安全水库的要求。但原人工设置的大坝位移、渗流人工观测设施,经几十年的应用,均不同程度的出现了失准现象,尤其是渗流观测设施,测压管因受淤积堵塞影响,观测数据失准更为明显。为此,济南市防办于2004年9月开始对卧虎山水库大坝渗流观测系统进行重建。自动监控项目包括:坝体渗流浸润线监测、坝基渗流浸润线监测、大坝右坝端与山体交接处的绕坝渗流浸润线监测和绕溢洪道两边闸墩的渗流浸润线监测。根据水库大坝实际状况,确定沿坝轴方向,自北向南,于0+020,0+135,0+415,0+635,0+835及溢洪道两侧,设置七个渗流监测控制断面。其中,为了监测坝基渗漏情况,在0+415,0+635两个断面中,分别加设坝基渗漏测压管,总共布设测压管28根。监测方式采用测压管法(管中置有渗压计),渗压计采用美国Geokon公司生产的4500AL振弦式渗压计,自动化数据采集装置采用美国Geomation公司生产的2380自动化数据采集系统。各监测断面的渗压计通过专用电缆分别接到现场的自动化数据采集装置上,再通过光缆连至监控机房的PC上。PC通过专用软件远程对各渗压计进行自动巡回检测、存储数据,并传送到监控机房服务器中的数据库内,从而实现对各测点的水头进行自动化监测。系统自2005年10月建成至今,运行状况较好。本论文针对该项目进行了应用研究,着重论述了卧虎山水库土坝稳定性渗流自动监控的必要性、实施方法和施工工艺,并将实际监测的数据与理论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和比较,来确定卧虎山水库土坝的实际运行状况,为保证工程安全和正常运行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冯新权[10](2005)在《牟山水库防渗墙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结合重点工程实践,在调查研究、广泛收集资料的基础上,采用理论探讨和实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山东省牟山水库坝基防渗加固技术进行了研究。 本文首先探讨了土石坝常见的渗透病害原因,总结了土石坝加固处理中常用的几种防渗处理措施,以及防渗墙技术在国内外的发展。 通过分析牟山水库坝基渗漏的具体情况,查明水库渗透的破坏的原因,证明牟山水库坝基存在严重的渗透破坏问题,而且破坏程度将越来越严重,渗流量将逐年加大,对坝基进行除险加固势在必行。 通过研究水库渗漏加固的常用做法,结合牟山水库的实际情况,通过对水平、垂直防渗和坝后排水三个总体方案以及对防渗位置、墙体材料的比选,最后确定为采用塑性混凝土防渗墙加固方案。所选定加固方案从经济、技术、施工、管理等不同方面比较,为牟山水库的最佳方案。 通过研究施工因素造成的槽孔倾斜情况,分析了防渗墙倾斜对其防渗功能的影响,证明槽孔的倾斜对渗透稳定、槽壁稳定的影响不大,对防渗墙结构应力有一定的影响,因此,在防渗墙的设计过程中,需要考虑槽孔倾斜的影响,以保证工程的安全,这对于类似工程的设计具有较现实的意义。
二、册田水库大坝安全监测的自动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册田水库大坝安全监测的自动化(论文提纲范文)
(1)相关国别大坝安全监管实践现状概览(论文提纲范文)
1 澳大利亚 |
1.1 大坝安全管理的主要原则 |
1.1.1 大坝安全法律框架 |
1.1.2 大坝安全责任 |
1.1.3 对大坝安全独立监管的部署 |
1.2 大坝分类 |
1.2.1 分类的主要原则 |
1.2.2 大坝分类规范 |
1.3 技术框架概览 |
2 巴西 |
2.1 大坝安全管理的主要原则 |
2.1.1 大坝安全法律框架 |
2.1.2 大坝安全责任 |
2.1.3 对大坝安全独立监管的部署 |
2.2 大坝分类 |
3 加拿大 |
3.1 大坝安全管理的主要原则 |
3.1.1 大坝安全法律框架 |
3.1.2 大坝安全责任 |
3.1.3 对大坝安全独立监管的部署 |
3.2 大坝分类 |
3.2.1 大坝分类的主要原则 |
3.2.2 大坝分类概览 |
4 法国 |
4.1 大坝安全管理的主要原则 |
4.1.1 大坝安全法律框架 |
4.1.2 大坝安全责任 |
4.1.3 对大坝安全独立监管的部署 |
4.2 大坝分类 |
5 德国 |
5.1 大坝安全管理的主要原则 |
5.1.1 大坝安全法律框架 |
5.1.2 大坝安全责任 |
5.1.3 对大坝安全独立监管的部署 |
5.2 大坝分类 |
5.2.1 大坝分类的主要原则 |
5.2.2 大坝分类概览 |
5.3 技术框架概览 |
6 英国 |
6.1 大坝安全管理的主要原则 |
6.1.1 大坝安全法律框架 |
6.1.2 大坝安全责任 |
6.1.3 对大坝安全独立监管的部署 |
6.2 大坝分类 |
6.2.1 大坝分类的主要原则 |
6.2.2 大坝分类概览 |
6.3 技术框架概览 |
7 印度 |
7.1 大坝安全管理的主要原则 |
7.1.1 大坝安全法律框架 |
7.1.2 大坝安全责任 |
7.1.3 对大坝安全独立监管的部署 |
7.2 大坝分类 |
7.3 技术框架概览 |
7.4 补充信息 |
8 俄罗斯 |
8.1 大坝安全管理的主要原则 |
8.1.1 大坝安全法律框架 |
8.1.2 大坝安全责任 |
8.1.3 对大坝安全独立监管的部署 |
8.2 大坝分类 |
8.2.1 大坝分类的主要原则 |
8.2.2 大坝分类概览 |
8.3 技术框架概览 |
9 塞尔维亚 |
9.1 大坝安全管理的主要原则 |
9.1.1 大坝安全法律框架 |
9.1.2 大坝安全责任 |
9.1.3 对大坝安全独立监管的部署 |
9.2 大坝分类 |
9.2.1 大坝分类的主要原则 |
9.2.2 大坝分类概览 |
9.3 技术框架 |
1 0 美国 |
1 0.1 大坝安全管理的主要原则 |
1 0.1.1 大坝安全法律框架 |
1 0.1.2 大坝安全责任 |
1 0.1.3 对大坝安全独立监管的部署 |
1 0.2 大坝分类 |
1 0.2.1 大坝分类的主要原则 |
1 0.2.2 大坝分类概览 |
1 0.3 技术框架概览 |
(2)水库大坝安全评价及病险土石坝治理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本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二章 水库大坝安全评价 |
2.1 现行的水库大坝安全评价体系及规定 |
2.2 大坝安全专项分析评价 |
2.3 大坝安全综合评价 |
2.4 国内外大坝安全评价(复核)对比 |
2.5 现行的评价体系存在问题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病险水库土石坝治理对策 |
3.1 病险水库土石坝存在问题 |
3.2 工程措施的治理对策 |
3.2.1 提高水库防洪标准 |
3.2.2 治理渗流破坏 |
3.2.3 坝体结构不稳定解决措施 |
3.2.4 溢洪道结构不稳定治理措施 |
3.2.5 坝内输水涵管及放水塔结构不稳定解决措施 |
3.2.6 金属结构和机电设备老化 |
3.3 非工程措施的治理对策 |
3.3.1 管理设施缺失及管理机制落后等问题 |
3.3.2 对除险加固技术不可行的水库 |
3.4 其他问题及对策 |
3.5 加固新技术应用 |
3.6 国外病险水库大坝治理措施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土石坝垂直防渗处理技术探讨 |
4.1 土石坝垂直防渗工程措施 |
4.2 混凝土防渗墙 |
4.3 高压喷射灌浆 |
4.4 劈裂灌浆 |
4.5 应用范围及应用情况分析 |
4.5.1 垂直防渗加固技术的应用范围分析[34、35] |
4.5.2 垂直防渗加固技术的应用情况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红场水库的大坝安全评价及治理对策 |
5.1 工程现状 |
5.2 大坝安全评价 |
5.2.1 水库工程质量评价 |
5.2.2 运行管理评价 |
5.2.3 防洪标准复核 |
5.2.4 结构安全评价 |
5.2.5 渗流安全 |
5.2.6 抗震安全 |
5.2.7 金属结构 |
5.3 水库大坝综合性评价及鉴定结果 |
5.3.1 水库大坝存在的主要问题 |
5.3.2 大坝安全综合评价 |
5.3.3 建议 |
5.3.4 安全鉴定结果及审定意见 |
5.4 病险水库大坝治理对策[40] |
5.4.1 土坝除险加固设计 |
5.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官厅水库汛限水位动态控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状况 |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4 本章小结 |
第2章 官厅水库概况 |
2.1 官厅以上流域状况 |
2.2 基本情况 |
2.2.1 水利工程情况 |
2.2.2 防洪能力 |
2.2.3 历史洪水情况 |
2.2.4 水文及工程资料 |
2.3 信息化状况 |
2.3.1 信息采集系统 |
2.3.2 计算机网络/通讯系统 |
2.3.3 综合数据库系统 |
2.3.4 综合信息管理系统 |
2.3.5 数据交换平台 |
2.3.6 会商系统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官厅水库汛限水位动态控制平台框架设计 |
3.1 总体结构 |
3.2 数据流程 |
3.3 综合信息管理系统 |
3.4 数据库 |
3.4.1 属性数据库 |
3.4.2 空间数据库 |
3.5 相关性总结 |
3.6 汛限水位动态控制平台框架结构 |
3.7 本章小结 |
第4章 官厅水库汛限水位动态控制平台 |
4.1 雨水情测报系统 |
4.1.1 雨水情测报系统站点布设 |
4.1.2 雨水情测报能力评价 |
4.2 闸门监控系统 |
4.2.1 闸门监控 |
4.2.2 闸门监控能力评价 |
4.3 防汛子系统 |
4.3.1 洪水预报系统 |
4.3.2 洪水调度系统 |
4.3.3 防汛子系统洪水预报调度能力评价 |
4.4 决策支持系统 |
4.4.1 决策支持系统框架结构 |
4.4.2 决策支持能力评价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官厅水库汛限水位动态控制计算 |
5.1 降雨预报信息 |
5.1.1 降雨预报精度分析 |
5.1.2 降雨预报的实际降雨量频率分布规律 |
5.1.3 可行性分析 |
5.2 汛限水位动态控制范围及方法 |
5.2.1 实际调度情况 |
5.2.2 预泄能力约束法 |
5.2.3 计算过程及结果 |
5.3 汛限水位动态控制效益分析 |
5.3.1 基本原理 |
5.3.2 计算约束条件 |
5.3.3 计算过程及结果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附件A 2008 年实际降雨量和天气预报数据 |
附件B 2009 年实际降雨量和天气预报数据 |
(4)册田水库除险加固的必要性及其初步设计方案(论文提纲范文)
1 册田水库基本情况 |
2 工程布置及主要建筑 |
2.1 大坝 |
2.2 正常溢洪道 |
2.3 浆砌石重力坝 |
2.4 非常溢洪道 |
2.5 左副坝 |
3 水库存在的问题 |
4 册田水库除险加固初步设计方案 |
4.1 大坝加固工程 |
4.1.1 大坝上游坝坡的加固设计 |
4.1.2 坝体和坝基的防渗处理设计 |
4.1.3 南副坝坝基液化处理设计 |
4.2 溢洪道加固工程 |
4.3 水库安全监测及大坝安全观测 |
4.3.1 大坝观测设计 |
4.3.2 水库安全监测系统补充设计 |
5 实施大坝除险加固工程的必要性 |
6 结语 |
(5)测压管注水试验及改进(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SL 60—94中测压管灵敏度检验方法 |
2 测压管注水试验的改进 |
2.1 采用方法 |
2.2 钻孔降水头注水试验渗透系数计算 |
3 数据分析 |
4 实例分析 |
4.1 工程简介 |
4.2 k值分析 |
5 结语 |
(6)北京市地表水源地水质分析研究与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文献综述 |
1.1 水环境分析方法综述 |
1.2 测定水中VOCs的几种方法的对比 |
1.2.1 方法原理与分析过程 |
1.2.2 几种方法的对比分析 |
1.2.3 结论 |
1.3 ICP-MS分析重金属元素概述 |
1.3.1 ICP-MS原理 |
1.3.2 ICP-MS特点 |
1.4 全国地表水源地水质状况综述 |
1.4.1 中国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源地基本情况 |
1.4.2 北京市地表水源地水质现状 |
第2章 吹扫捕集-气相色谱-质谱测定水中VOCs的方法优化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仪器和试剂 |
2.2.2 实验方法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初始校正 |
2.3.2 一次正交实验对吹扫-捕集法的优化 |
2.3.3 二次正交实验 |
2.3.4 优化后的条件与EPA方法条件的对比 |
2.3.5 在优化后的条件下测定官厅水库中的VOCs |
2.4 结论 |
第3章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测定官厅水库重金属的应用 |
3.1 引言 |
3.2 实验方法 |
3.2.1 实验仪器和条件 |
3.2.2 标准物质及试剂 |
3.2.3 样品采集和分析 |
3.3 结果与讨论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北京市主要地表水源地水质状况分析与评价 |
4.1 引言 |
4.2 水样的采集 |
4.3 水质现状及评价 |
4.3.1 常规项目监测结果分析 |
4.3.2 金属项目监测结果分析 |
4.3.3 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监测结果分析 |
4.4 污染状况比较分析 |
4.4.1 水质演变 |
4.4.2 与其他城市饮用水源水质比较 |
4.5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硕士研究生期间发表的论文 |
作者及导师介绍 |
附录 |
(7)册田水质自动监测系统的建设与运行(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系统的组成 |
1.1 取样单元 |
1.2 预处理单元 |
1.3 水质监测分析单元 |
1.4 清洗单元 |
1.5 系统控制和通信单元 |
2 系统软件框架 |
3 系统的验收 |
3.1 开箱验收 |
3.2 比对试验考核 |
3.3 单元验收和系统整体验收 |
4 系统的运行和维护 |
1) 系统维护: |
2) 水质仪器维护: |
5 结语 |
(8)册田水库大坝除险加固措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水库常见病害原因及处理方法 |
1.1.1 土石坝病险水库存在的主要问题 |
1.1.2 提高防洪标准工程措施 |
1.1.3 土石坝病害处理 |
1.1.4 土石坝除险加固垂直防渗措施 |
1.1.5 地下连续墙技术展望 |
1.2 册田水库除险加固的目的和意义 |
1.2.1 册田水库工程概况 |
1.2.2 册田水库存在问题 |
1.2.3 册田水库除险加固工程简介 |
1.3 本文主要工作 |
第二章 水库地质环境条件 |
2.1 区域概况 |
2.2 水文气象 |
2.2.1 水文 |
2.2.2 气象 |
2.3 区域地质与工程地质条件 |
2.3.1 地形地貌 |
2.3.2 地层岩性 |
2.3.3 地质构造 |
2.4 库区地质与工程地质条件 |
2.4.1 地形地貌 |
2.4.2 地层岩性 |
2.4.3 水文地质 |
2.5 坝址区地质与工程地质条件 |
2.5.1 地貌概况 |
2.5.2 地层岩性 |
2.5.3 地质构造 |
2.5.4 水文地质 |
第三章 大坝稳定分析及加固处理 |
3.1 大坝渗流稳定分析 |
3.1.1 大坝渗流稳定问题 |
3.1.2 大坝渗流分析断面选择及观测资料可靠性分析 |
3.1.3 大坝渗流反分析 |
3.1.4 现状大坝渗流计算结果 |
3.2 大坝坝坡稳定分析 |
3.2.1 土的物理力学指标的选取 |
3.2.2 大坝稳定核算 |
3.3 大坝加固设计 |
3.3.1 上游坝坡加固 |
3.3.2 主坝坝体坝基防渗处理 |
3.4 大坝加固后渗流、稳定分析 |
3.4.1 大坝渗流分析 |
3.4.2 大坝稳定分析 |
第四章 南副坝坝基液化问题研究 |
4.1 土的液化问题 |
4.1.1 土的液化机理 |
4.1.2 影响砂土液化的因素 |
4.1.3 砂土液化的处理措施 |
4.2 南副坝坝基砂土地震液化问题 |
4.2.1 南副坝工程地质 |
4.2.2 南副坝坝基砂土地震液化评价 |
4.3 南副坝坝基液化处理设计 |
4.3.1 振冲加密法 |
4.3.2 坝前加载法 |
4.3.3 方案比选 |
第五章 施工组织与环境影响评价 |
5.1 施工组织设计 |
5.1.1 工程概况 |
5.1.2 施工条件 |
5.1.3 主体工程施工 |
5.1.4 施工总布置 |
5.1.5 施工进度安排 |
5.2 环境影响分析 |
5.2.1 环境现状 |
5.2.2 环境影响情况 |
5.2.3 环境保护措施 |
5.2.4 环境管理与监测计划 |
5.2.5 结论 |
第六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9)卧虎山水库土坝稳定性渗流监控与数据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设备选型的问题 |
1.3.1 精确性 |
1.3.2 长期稳定性 |
1.3.3 环境适应性 |
1.3.4 兼容性 |
1.3.5 经济性 |
1.3.6 实用性 |
1.4 数据分析的方法及意义 |
第2章 卧虎山水库概况 |
2.1 总体情况 |
2.2 大坝 |
2.3 溢洪道 |
2.4 放水洞 |
2.5 坝体、坝基、绕坝及绕溢洪道的渗流问题 |
第3章 自动化监测系统设计 |
3.1 系统监测项目 |
3.2 系统监测功能 |
3.3 监测方法比选 |
3.3.1 实现渗流浸润线监测途径的对比 |
3.3.2 施工技术要求、运行和维护条件的对比 |
3.3.3 测压管测值的延时滞后问题分析 |
3.3.4 监测方法比选结论 |
3.4 监测传感器(渗压计)的选型 |
3.4.1 传感器选型的原则 |
3.4.2 渗压计类型、工作原理、特点和应用情况 |
3.4.3 各种监测传感器(渗压计)比较 |
3.4.4 传感器(渗压计)比选结论 |
3.4.5 振弦式渗压计的选型 |
3.5 自动化数据采集装置的选择 |
3.5.1 国内外自动化数据采集装置概述 |
3.5.2 数据采集装置比选结论 |
3.6 通讯方式的选择 |
3.6.1 通讯方式概述 |
3.6.2 通讯方式比选结论 |
3.7 系统监测点布设与编号系统 |
3.7.1 平面布设 |
3.7.2 测点或测压管的编号系统 |
3.7.3 断面布设 |
3.8 自动化监测系统的集成 |
3.9 监测系统的土建工程设计与设备的安装、调试 |
3.9.1 测压管设计 |
3.9.2 测压管的施工埋设技术要求 |
3.9.3 测压管施工埋设后的灵敏度检验结果 |
3.9.4 电缆和光缆沟的设计 |
3.9.5 渗压计与数据采集装置连接电缆的布设与接线 |
3.9.6 通讯光缆的布设与接线 |
3.9.7 自动化监测系统的安装与调试 |
3.9.8 渗压计的安装与现场标定 |
第4章 渗流数据分析 |
4.1 理论浸润线的计算方法 |
4.2 对比时间的选择 |
4.3 数据分析 |
4.3.1 2005年11月05日数据分析 |
4.3.2 2006年3月1日数据分析 |
4.3.3 2006年5月1日数据分析 |
4.3.4 2006年9月20日数据分析 |
4.3.5 2007年3月1日数据分析 |
第5章 数据分析结论与展望 |
5.1 数据分析结论 |
5.2 结语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10)牟山水库防渗墙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绪论 |
1.1 我国水库大坝的安全问题 |
1.2 国内外防渗墙加固研究的发展 |
1.3 论题的由来 |
第二章 土坝防渗加固方法及防渗墙的发展 |
2.1 土坝防渗加固方法综述 |
2.2 防渗墙技术的发展和现状 |
2.3 小结 |
第三章 牟山水库防渗加固的必要性研究 |
3.1 大坝渗流安全问题及加同处理情况 |
3.2 牟山水库渗流病害分析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牟山水库防渗墙优化设计的研究 |
4.1 坝基防渗措施研究 |
4.2 牟山水库防渗的优化设计 |
4.3 防渗墙建成后的效果 |
4.4 小结 |
第五章 槽孔倾斜对防渗墙影响的研究 |
5.1 对墙体防渗功能的影响 |
5.2 对槽壁稳定影响的研究 |
5.3 成槽孔斜对结构影响的研究 |
5.4 槽孔倾斜的预防和处理措施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 |
6.1 结论 |
6.2 对防渗墙研究的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册田水库大坝安全监测的自动化(论文参考文献)
- [1]相关国别大坝安全监管实践现状概览[J]. 崔弘毅. 大坝与安全, 2019(06)
- [2]水库大坝安全评价及病险土石坝治理对策研究[D]. 曾楚武. 华南理工大学, 2010(06)
- [3]官厅水库汛限水位动态控制研究[D]. 张新. 清华大学, 2010(05)
- [4]册田水库除险加固的必要性及其初步设计方案[J]. 冯君明.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2009(26)
- [5]测压管注水试验及改进[J]. 赫振平. 水电自动化与大坝监测, 2009(01)
- [6]北京市地表水源地水质分析研究与评价[D]. 程麟钧. 北京化工大学, 2008(11)
- [7]册田水质自动监测系统的建设与运行[J]. 袁帅,李漱宜,白玉梅,丁杰. 水电自动化与大坝监测, 2008(02)
- [8]册田水库大坝除险加固措施研究[D]. 刘保军.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7(06)
- [9]卧虎山水库土坝稳定性渗流监控与数据分析[D]. 马宇熹. 山东大学, 2007(03)
- [10]牟山水库防渗墙的研究[D]. 冯新权. 河海大学, 200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