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擦热论文_熊光耀,杨煜,徐斌,季德惠,沈明学

导读:本文包含了摩擦热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摩擦,精密,转子,合金,原位,固态,磨损。

摩擦热论文文献综述

熊光耀,杨煜,徐斌,季德惠,沈明学[1](2019)在《摩擦热驱动界面纳米铜的生成及其减摩特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摩擦热通常会伴随摩擦副表层结构的摩擦化学效应、局部熔融或胶合、甚至形变和裂纹等发生,给摩擦副服役带来极为不利的影响。拟借助摩擦过程中的摩擦热效应来驱动润滑介质热解原位产生纳米铜,来实现对摩擦副表面磨损的原位修复。在UMT-3多功能摩擦磨损试验机上以甲酸铜-辛胺配合物前驱体为润滑环境,以316L不锈钢为对磨副,进行往复摩擦磨损试验。随后,利用SEM、EDX、表面轮廓仪、XRD等研究了纳米铜的生成及其减摩特性。研究结果表明:在上述试验环境下316L不锈钢配副表面在摩擦过程中产生纳米铜,能有效减缓摩擦副间的摩擦剪切作用,大大提高了摩擦副的抗磨损性能;经摩擦热驱动实现纳米铜原位修复的磨损表面深度可降低50%,摩擦副表面材料去除量仅为未经修复时的1/3。因此,通过摩擦副表面摩擦热的合理利用,可以将摩擦热对摩擦过程的不利影响转变为有利的磨损修复基础条件,实现摩擦热驱动下的磨损表面原位修复。(本文来源于《材料保护》期刊2019年07期)

朱晨光,刘春,许强,胡伟,张晓宇[2](2019)在《滑坡滑带摩擦热离散元数值模拟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高速远程滑坡具有较强的灾害性,已逐渐成为国内外地质灾害领域研究的热点。大型滑坡滑动过程中滑带剧烈摩擦和生热,使得局部温度升高,改变岩土体的抗剪强度等性质、以及产生气垫效应等,可能促进高速远程滑坡运动。为了定量地研究滑坡滑带中热量的生成和温度场分布规律,本研究改进自主开发的MatDEM离散元软件,建立了约23万单元的二维边坡模型,对滑坡的启动、高速滑动和堆积全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结果表明:MatDEM较为准确地模拟了滑坡典型特征,同时展示了边坡模型的热量生成特征;模拟结果表明滑带附近形成明显的"核形"高热量带,100 m高的边坡滑带单元热量增加值最高达3×10~5J,理想条件下造成比热容为550 J/kg·℃的1 kg土体升高545.5℃左右;高热量带依附于滑带并随着滑体最厚处向前扩展;MatDEM单元连接状态图和热量场图直观地展现了滑体和滑床中的裂隙发育过程。本研究为滑坡数值模拟研究提供了一个新手段。(本文来源于《工程地质学报》期刊2019年03期)

张丽苹[3](2019)在《摩擦热对激光熔覆铁基合金耐磨性影响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磨损是机械设备失效的主要原因之一,常常出现在接触物体相对滑动过程中。设备的磨损造成大量财力、物力和人力的损耗,降低生产效率。影响磨损失效的因素很多,摩擦热是重要影响因素之一。摩擦热带来的温度变化严重影响到材料的微观组织和耐磨性能。因此,研究摩擦热对材料耐磨性的影响规律尤为重要。本文针对刮板输送机中部槽的摩擦环境,以激光熔覆铁基合金试样为研究对象,主要研究摩擦热对激光熔覆铁基合金耐磨性的影响规律,主要分为以下几个内容:首先,以一种综合力学性能较好的激光熔覆铁基合金试样为研究对象,建立销-盘摩擦副模型,运用ANSYS有限元仿真软件进行仿真,研究不同载荷下铁基合金涂层在干摩擦磨损条件下的温度场变化规律。其次,依据刮板输送机中部槽的摩擦磨损环境,设计测温实验台,得到不同载荷下随着时间变化的摩擦温度曲线,并与仿真结果进行对比分析,验证所建立的销-盘摩擦副模型的正确性。最后,在干摩擦磨损实验机上针对不同载荷条件进行销-盘摩擦磨损实验,运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等设备,观测激光熔覆铁基合金涂层的微观组织、磨损形貌、微区成分以及物相组成,结合仿真和实测的温度-时间曲线,揭示不同载荷下摩擦热对激光熔覆涂层耐磨性的影响规律,为机械磨损摩擦热对激光熔覆铁基合金耐磨性影响规律的研究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本文通过对机械设备摩擦过程中摩擦热对激光熔覆铁基合金耐磨性影响规律进行研究,对解决复杂工况下因摩擦温度太高造成的设备失效、使用寿命低的问题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同时对激光熔覆铁基合金的应用具有很大的参考意义。(本文来源于《西安科技大学》期刊2019-06-01)

马力,杨万友,王家序,黄彦彦,周青华[4](2019)在《热对流条件下考虑球形夹杂分布的材料热弹接触摩擦热影响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机械传动关键活动零部件接触副往往受到力载荷和摩擦热载荷的耦合作用,使得接触界面间的接触力学行为的分析变得极其复杂.利用基于等效夹杂方法建立的考虑热对流非均质材料热弹接触力学分析模型研究不同摩擦系数、夹杂位置和材料属性等参数对材料表面及内部温升及热应力分布影响规律.此外,进一步分析了接触副材料中含分布球形夹杂时摩擦热造成的影响.结果表明:接触副表面温升梯度受热对流系数的影响较大;下表面温升和热应力随摩擦系数增大而增大;分布夹杂则将接触副材料下表面温升及热应力分布变得更为复杂.(本文来源于《摩擦学学报》期刊2019年03期)

李玉玺,李言,崔莅沐,肖继明,崔凤奎[5](2018)在《高速冷滚打成形中滚滑摩擦热效应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高速冷打成形是一个多因素耦合作用下的复杂成形过程,其中由于滚滑摩擦产生的热效应将影响工件金属的流动性,进而对成形零件质量和性能产生影响。为了深入了解热效应引起的工件内部不均匀的温度场变化规律,进而选择合理的冷滚打成形参数,提高产品的成形质量,在冷滚打成形花键原理的基础上,分析了滚滑摩擦对冷滚打成形机理影响;建立了有限元仿真模型,仿真获得了滚滑摩擦产生的温度场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及其对成形应力、应变、金属流动和滚打力力的影响,为冷滚打成形精度控制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机械强度》期刊2018年06期)

莫继良,王东伟,李建熹,李贞,朱旻昊[6](2018)在《摩擦热对界面磨损及制动系统稳定性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盘式车辆制动系统的工作原理搭建了车辆制动系统缩比试验台,在所搭建的制动系统试验台上进行了制动摩擦试验,并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baqus求解器Explicit模拟试验过程,以探讨摩擦热效应、界面磨损及系统不稳定振动叁者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制动盘与制动片在制动摩擦过程中产生了间歇性高频振动及尖叫噪声;制动片表面的进、出摩擦区域均出现了应力集中现象,并导致高温集中,从而加剧了界面的局部磨损;当模拟过程考虑摩擦热效应时,制动系统的不稳定振动程度有所降低.(本文来源于《上海交通大学学报》期刊2018年05期)

段利英[7](2018)在《精密钢球传动滚滑耦合力学模型及摩擦热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精密钢球传动具有零回差、结构紧凑、高精度、低噪音、大减速比、高效率传动等特点,在机器人手臂驱动和精密回转部位以及半导体设备晶片的反转定位部位等有广泛的应用。传动机构中弹性元件可以实时调节钢球与摆线槽的间隙,从而提高传动精度。传动机构中的球齿啮合副是空间多体点接触啮合副,钢球在摆线槽内的空间运动情况复杂,大部分研究集中于平面运动,且钢球在摆线槽内的运动被近似为纯滚动,滑动摩擦力在建模过程中被忽略。因此,建立空间相对速度矢量模型和滚滑耦合力学模型对于提高传动精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根据精密钢球传动的几何模型和传动原理,以各构件中心为原点建立了空间坐标系,并根据传动机构的相对运动关系,推导了D-H坐标变换矩阵。讨论了摆线槽主曲率半径的变化规律,并求得了奇异点所在位置的生成角,分析了奇异点位置生成角随摆线槽的槽形角、齿数、摆线短幅系数的变化规律。利用内、外摆线的内外啮合形成法关系,分析了中心盘、组合行星盘与钢球的运动关系,基于转换机构法和空间几何建模理论,分别建立了钢球相对于中心盘和组合行星盘的空间相对速度矢模型。讨论了钢球相对于摆线槽的速度在叁个方向上分量的变化规律,并分析了钢球相对中心盘和组合行星盘的速度随槽形角、钢球数、短幅系数的变化规律。讨论了传动机构中钢球与摆线槽的非赫兹接触情况,利用力和力矩平衡方程建立了纯滑动和纯滚动四点接触力学模型。将纯滑动四点接触力学模型啮合副的法向啮合力与两点接触力学模型啮合副的法向啮合力进行对比分析,讨论了纯滑动力学模型的啮合副法向啮合力随槽形角、滑动摩擦系数、钢球数、短幅系数的变化规律。基于滚滑接触理论计算了接触椭圆微滑区与粘着区面积,并定义了滚滑耦合系数,通过不动点迭代法求解了滚滑耦合系数迭代解,分析了槽形角、滑动摩擦系数、钢球数、短幅系数等参数对滚滑耦合系数的影响规律。考虑滚滑同时存在的情况建立了滚滑耦合力学模型,并分析了啮合副法向啮合力的变化规律,讨论了其随槽形角、滑动摩擦系数、钢球数和短幅系数等参数的变化规律。计算了滚滑耦合力学模型啮合副接触区椭圆的面积,讨论了椭圆长短半轴的变化规律。基于钢球与摆线槽的空间相对速度矢量模型和滚滑耦合的力学模型,根据矢量微积分理论,建立了滚滑耦合摩擦生热模型,并分析了滚滑耦合摩擦生热量在叁个方向的分量。分别建立了滚滑耦合力学和摩擦热有限元模型,进行了仿真结果与计算结果对比分析,具有较好的一致性;设计了测量钢球与摆线槽间温升的实验方案,并进行了温升测量实验,将实验数据与模型计算结果对比分析,二者具有较好一致性。两种对比结果验证了滚滑耦合模型的可靠性,为提高传动精度提供了理论依据。(本文来源于《燕山大学》期刊2018-05-01)

王崧全,张德坤,胡宁宁,张嘉鹭[8](2018)在《摩擦热对髋关节假体服役寿命影响机制的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髋关节假体服役过程中会产生高于天然关节的摩擦热,引起假体与滑液温度上升进而改变髋关节假体的松动失效机制.研究摩擦热作用下假体摩擦特性、滑液润滑特性及相关细胞生物学特性,对提高假体体内使用寿命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中重点阐述摩擦热对髋关节假体服役寿命影响机制的研究进展,并对其发展趋势进行展望.(本文来源于《摩擦学学报》期刊2018年03期)

闻静[9](2018)在《非线性转子系统全周碰摩的摩擦热影响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转、静件之间的碰摩是一个危害性很大的现象,也是一个过程十分复杂的现象。转、静件之间的摩擦使得接触处产生热量的累积,转子由于受热不均将产生热挠曲,改变转子不平衡量的分布,从而改变转子的振动情况。近几年来,碰摩产生的摩擦热对转子系统振动特性的影响问题开始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针对转子、机匣碰摩摩擦热对转子系统振动特性的影响分析,本文首先建立转子-机匣碰摩有限元模型,计算碰摩产生温度场及应力场变化。建立碰摩热-结构耦合数值模型,计算不考虑和考虑摩擦热情况下转子系统发生全周碰摩时的振动特性,对比得到碰摩摩擦热对转子全周碰摩动力学特性的影响规律。具体研究内容归纳如下:(1)建立了转子-机匣碰摩有限元模型,分别进行结构分析和热-结构耦合分析,得到了转子与机匣碰摩时的温度分布和应力分布,发现了摩擦热增大了转子的碰摩应力,指出了转子、机匣碰摩摩擦热的累积效应。(2)建立了非线性转子-机匣碰摩数值模型,采用MATLAB进行了数值积分求解,分别给出了转子在无摩擦热和有摩擦热情况下发生同步全周碰摩的转速范围、碰摩处的局部温度分布、热挠曲以及转子振动特性图,揭示了摩擦热对转子同步全周碰摩动力学特性的影响规律,发现了摩擦热降低了转子进入和脱离同步全周碰摩的转速,降低了转子运动稳定性,增大了转子振幅及最大碰摩力。(3)分别给出了转子在无摩擦热和由摩擦热情况下发生反向全周碰摩的转速、碰摩产生热挠曲以及转子振动特性图,揭示了摩擦热对转子反向全周碰摩动力学特性的影响规律,发现了摩擦热降低了转子转子径向位移及运动稳定性,增大了转子进入反向全周碰摩的转速和转子振幅。(本文来源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期刊2018-03-01)

陈英红,杨剑赟,从成龙,杜明坤[10](2017)在《基于固态连接工艺的摩擦热熔装置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在PE管的热熔焊接过程中,主要是通过加热板来熔融PE管,但加热板存在温度不均匀以及熔融效率较低等问题。文章引入固态连接工艺——摩擦焊的概念,结合热熔焊设计了一套新型的摩擦热熔装置,介绍了摩擦热熔装置的主要结构和工作原理,提出了摩擦热熔装置设计时采用的主要技术参数,以及相比加热板熔融PE管的一些优势。(本文来源于《化工管理》期刊2017年35期)

摩擦热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高速远程滑坡具有较强的灾害性,已逐渐成为国内外地质灾害领域研究的热点。大型滑坡滑动过程中滑带剧烈摩擦和生热,使得局部温度升高,改变岩土体的抗剪强度等性质、以及产生气垫效应等,可能促进高速远程滑坡运动。为了定量地研究滑坡滑带中热量的生成和温度场分布规律,本研究改进自主开发的MatDEM离散元软件,建立了约23万单元的二维边坡模型,对滑坡的启动、高速滑动和堆积全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结果表明:MatDEM较为准确地模拟了滑坡典型特征,同时展示了边坡模型的热量生成特征;模拟结果表明滑带附近形成明显的"核形"高热量带,100 m高的边坡滑带单元热量增加值最高达3×10~5J,理想条件下造成比热容为550 J/kg·℃的1 kg土体升高545.5℃左右;高热量带依附于滑带并随着滑体最厚处向前扩展;MatDEM单元连接状态图和热量场图直观地展现了滑体和滑床中的裂隙发育过程。本研究为滑坡数值模拟研究提供了一个新手段。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摩擦热论文参考文献

[1].熊光耀,杨煜,徐斌,季德惠,沈明学.摩擦热驱动界面纳米铜的生成及其减摩特性研究[J].材料保护.2019

[2].朱晨光,刘春,许强,胡伟,张晓宇.滑坡滑带摩擦热离散元数值模拟研究[J].工程地质学报.2019

[3].张丽苹.摩擦热对激光熔覆铁基合金耐磨性影响研究[D].西安科技大学.2019

[4].马力,杨万友,王家序,黄彦彦,周青华.热对流条件下考虑球形夹杂分布的材料热弹接触摩擦热影响分析[J].摩擦学学报.2019

[5].李玉玺,李言,崔莅沐,肖继明,崔凤奎.高速冷滚打成形中滚滑摩擦热效应分析[J].机械强度.2018

[6].莫继良,王东伟,李建熹,李贞,朱旻昊.摩擦热对界面磨损及制动系统稳定性的影响[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2018

[7].段利英.精密钢球传动滚滑耦合力学模型及摩擦热研究[D].燕山大学.2018

[8].王崧全,张德坤,胡宁宁,张嘉鹭.摩擦热对髋关节假体服役寿命影响机制的研究进展[J].摩擦学学报.2018

[9].闻静.非线性转子系统全周碰摩的摩擦热影响分析[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8

[10].陈英红,杨剑赟,从成龙,杜明坤.基于固态连接工艺的摩擦热熔装置设计[J].化工管理.2017

论文知识图

湿式双离合器的结构原理图富固体熔融阶段熔融物理模型搅拌头结构示意图金相试样切割位置真空气环境下38CrMnSi基体WC-DLC:H薄...流道温度分布云图

标签:;  ;  ;  ;  ;  ;  ;  

摩擦热论文_熊光耀,杨煜,徐斌,季德惠,沈明学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