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星定轨论文_李晓杰,郭睿,吴杉,常志巧,刘帅

导读:本文包含了卫星定轨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轨道,摄动,精度,近地点,精密,北斗,光压。

卫星定轨论文文献综述

李晓杰,郭睿,吴杉,常志巧,刘帅[1](2019)在《不同姿态控制模式下的北斗卫星定轨策略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北斗卫星的姿态控制分为动态偏置、零偏置和连续动偏3种,不同类型卫星、不同姿态控制模式、不同时段下定轨精度不一致,影响了北斗系统的连续性。详细研究了北斗不同类型卫星在不同姿态控制模式下的最优定轨策略,并基于实测数据进行试验,结果表明,BeiDou-2 IGSO(inclined geosynchronous orbit)/MEO(medium earth orbit)卫星采用基于星地钟差约束下多星定轨方法和ECOM(extended CODE model)5参数模型相结合的方法定轨精度最优,零偏期间,用户等效距离误差值为2.08 m,全球激光评估轨道视向精度约为1 m;BeiDou-3 IGSO/MEO卫星采用常规多星定轨和ECOM 5参数模型相结合的方法定轨精度最优;连续动偏期间,用户等效距离误差值为1.22 m,全球激光评估轨道视向精度为0.23 m,与动偏期间精度一致;GEO(geostationary earth orbit)卫星在春秋分附近时段采用基于星地钟差约束下多星定轨方法和ECOM 9参数模型相结合的方法定轨精度最优,用户等效距离误差值为0.72 m。(本文来源于《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期刊2019年10期)

朱泽蓝,邱晨辉[2](2019)在《李济生:化作夜空最亮的“星”》一文中研究指出直到李济生去世,有人还是第一次听闻他的名字,“原来他就是传说中的‘牧星人’”“就是他把卫星定轨精度从千米精确到厘米”“这才是真正的明星”。7月28日,这位和人造卫星打了一辈子交道、被称作“牧星”院士的卫星轨道动力学和卫星测控专家因病于北京逝世,(本文来源于《中国青年报》期刊2019-07-30)

朱泽蓝,付毅飞[3](2019)在《他把卫星定轨精度精确到厘米》一文中研究指出每一颗卫星都有一条属于自己的轨道,每一位卫星测控专家都有一套属于自己的轨道计算方法。这种方法是个人的研究成果,更是国家的核心机密。李济生一生都在寻找各种最佳的计算方法,把卫星定轨精度从2公里提高到100米、1米,乃至目前的厘米级,为中国卫星铺设了一条最精(本文来源于《科技日报》期刊2019-07-29)

欧阳琦,牛东文[4](2019)在《“龙江2号”月球轨道微卫星定轨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微纳卫星深空探测任务中,通常所分配的测控资源有限,因此有必要对有限测控资源条件下微纳卫星的定轨精度进行分析。以微纳卫星深空探测为背景,采用"龙江2号"微卫星的轨道测量数据对其定轨精度进行了分析。"龙江2号"微卫星只有USB轨道测量数据,且环月段测控资源相对紧张,每天有两站跟踪,共约3~4 h的轨道测量数据。首先介绍了"龙江2号"微卫星飞行任务及其飞行过程中影响测定轨的因素;其次给出了定轨的动力学模型,对微卫星地月转移段的定轨精度进行了分析;最后通过分析摄动力、动量轮卸载以及数据弧段长度的影响,给出了微卫星环月阶段所使用的定轨策略,并通过重迭弧段比较的模式,给出了微卫星环月段的定轨精度。研究结论可以为后续微纳卫星深空探测任务提供有益参考。(本文来源于《深空探测学报》期刊2019年03期)

孙存光,邵莲莲,翟伟,洪英杰,郑康[5](2019)在《微小摄动力对导航卫星定轨预报精度影响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导航卫星的定轨预报精度除受到观测数据质量、定轨策略的选取及测站的分布等因素的影响外,还受到卫星动力学模型精度的制约。对应厘米量级的轨道精度要求,卫星轨道的摄动模型必须进一步精化,因而一些被忽视的微小摄动力的作用必须予以考虑,在卫星结构和物理属性的分析的基础上研究电磁辐射力、地球辐射压的微小摄动力建模方法,在建立动力学模型时考虑电磁辐射力及地球辐射压摄动因素,进而分析这两种微小摄动力对航天器定轨预报精度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引入这两种微小摄动力后,导航卫星定轨精度平均可提高约8%,12小时轨道预报精度平均可提高约4%。(本文来源于《第十届中国卫星导航年会论文集——S04 卫星轨道与系统误差处理》期刊2019-05-22)

谭枫俊[6](2019)在《基于时差的卫星定轨技术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卫星定轨技术研究一直都是航天领域的重要课题之一,在导航定位、卫星控制等众多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卫星定轨技术大部分都为光学、干涉测角和GPS辅助定轨等,而通过地面站直接对卫星进行无源定轨的方法较为局限,值得进一步研究。同时,同步轨道卫星距离地球表面较远,它的运动受各种摄动力的影响,定轨精度难以保证。本文就提出了一种基于时差的卫星定轨方案,仅需要依靠3个地面站测量的时差数据就能确定同步轨道卫星初轨,该方案主要通过构建卫星轨道方程把3站时差的欠定问题补充完整,仿真实验表明定轨误差在百米级别。本文研究的内容主要包含以下几点:1.研究天体运动中常见的时间系统和坐标系统,编程实现了IAU1980标准下的参考系转换过程并验证其中的转换误差。研究了由天体动力学原理推导出的卫星六个轨道根数,以此实现了各种不同的卫星轨道模型,通过对各种轨道的对比实验选取了适合卫星定轨中使用的卫星轨道模型。2.推导出了时差方程关于卫星轨道根数的CRB界求解公式,并使用CRB界变换引理把该CRB界转换为卫星位置的CRB界。接着通过仿真实验讨论了地面站个数、卫星轨道模型、时差噪声强度、积累时长和数据间隔对卫星定轨CRB界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验证了该方案的可行性。3.推导了牛顿法对时差方程组的求解公式,并改进了时差方程组以减小模型误差对轨道根数求解结果的影响,最终提出了一种可实现的卫星定轨方案。该方案主要包括初值确定、根数解算、轨道拟合、参数更新这四个步骤。通过求解轨道根数估计值的RMSE验证牛顿法对它们解算的准确度,再利用定轨方案对卫星不同的轨道数据进行拟合,并修改不同的实验条件确定了该方案的拟合误差符合定轨需求。4.针对同步轨道卫星在定轨过程中存在的多个问题提出了解决方案:避免了求解轨道半长轴时带入信息矩阵的奇异性;调整了搜索对象来消除近圆轨道产生的近地点模糊的问题;使用时间积累提高了方程组方程数;通过对观测数据进行重迭时间处理,解决了拟合轨道中可能出现的发散问题。5.为卫星定轨算法编写了可视化的用户界面。该界面简化了用户的操作,方便快捷地对卫星进行定轨解算。(本文来源于《电子科技大学》期刊2019-05-01)

李兰,李长庚,黄文德,周一帆[7](2018)在《联合北斗导航与星间链路的大椭圆卫星定轨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传统的地面测控和GNSS均无法实现HEO卫星全弧段的跟踪观测.在分析北斗导航信号及其星间链路信号对典型HEO的观测几何及覆盖特性的基础上,利用北斗导航及其星间链路对HEO测控支持形成互补的特点,提出了一种卫星导航与星间链路相结合的自主导航方法.对HEO定轨进行分段划分并基于EKF设计了卫星导航与星间链路数据融合定轨的自主导航算法.分析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方法能够从全弧段上改善HEO的观测几何,定轨精度比仅使用卫星导航提高了2个数量级,并且仅需较少的星间链路资源.(本文来源于《空间科学学报》期刊2018年06期)

宋诗谦,佟佺,郭弦,黄晓飞,孙震宇[8](2018)在《基于星间链路技术的地球静止轨道卫星定轨精度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地球静止轨道(GEO)卫星具有对地静止的特性,GEO卫星应用日益增多,在高分辨率对地观测、气象、通信等领域都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对其轨道确定的需求也越来越高,研究GEO卫星的高精度定轨技术迫在眉睫;传统方法中利用地面站对GEO卫星实现实时自主定轨存在系统误差大、观测几何差等问题,导致星地测量的误差在定轨过程中被放大的倍数急剧增加,影响了GEO卫星定轨精度的提高;利用GPS卫星实现对GEO卫星的定轨时存在可见GPS卫星数量少,接收到的信号微弱,测量精度不够的问题;星间链路具有对GEO卫星观测几何好、测量精度高的优点,为GEO卫星定轨开辟了新思路;针对在星间链路资源有限情况下如何选择MEO卫星组合与GEO卫星进行建链的问题,以星间链路构型的PDOP值为优化指标,对MEO卫星对PDOP值的影响进行了分析,提出了遍历选星、直接选星、迭代选星叁种链路资源配置策略,确定与GEO卫星进行建链观测的MEO卫星组合,并用仿真方法对叁种算法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提出的迭代选星的链路资源配置策略,能将GEO卫星的定轨精度维持在7~40m以内,同时将星间链路的使用效率提高5~120倍。(本文来源于《计算机测量与控制》期刊2018年05期)

王方豪,王建强[9](2018)在《GPS卫星定轨研究及STK仿真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首先对GPS卫星的轨道定轨的原理进行了简单描述,以卫星的广播星历数据为基础,计算出卫星的16个轨道参数,进而得到该卫星任一时刻的瞬时坐标。以2017年4月7日的GPS07号卫星的广播星历数据为例,计算该GPS卫星当天的轨道坐标,并将结果与当天IGS提供的精密星历所提供的卫星轨道坐标进行比较,计算结果显示广播星历误差可达5 m。最后使用STK软件调用MATLAB软件读取数据进行仿真分析,模拟出卫星的轨道,并计算出卫星的坐标,数值结果可为轨道设计提供技术参考。(本文来源于《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期刊2018年03期)

张睿,涂锐,卢晓春,黄观文,王乐[10](2018)在《伪随机脉冲参数对BDS卫星定轨精度的影响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附加伪随机脉冲参数的动力学定轨方法对BDS卫星进行定轨,分别给出不同时间间隔的伪随机脉冲参数估计方案对BDS卫星常规状态、姿态转换状态以及进入地影状态时定轨精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常规状态下,伪随机脉冲参数对GEO卫星定轨精度改善显着,相对较优的伪随机脉冲参数估计间隔与各类卫星运行周期吻合;对于姿态转换状态以及进入地影状态,6h的伪随机脉冲参数估计间隔有助于提高相应卫星的定轨精度。(本文来源于《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期刊2018年03期)

卫星定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直到李济生去世,有人还是第一次听闻他的名字,“原来他就是传说中的‘牧星人’”“就是他把卫星定轨精度从千米精确到厘米”“这才是真正的明星”。7月28日,这位和人造卫星打了一辈子交道、被称作“牧星”院士的卫星轨道动力学和卫星测控专家因病于北京逝世,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卫星定轨论文参考文献

[1].李晓杰,郭睿,吴杉,常志巧,刘帅.不同姿态控制模式下的北斗卫星定轨策略研究[J].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2019

[2].朱泽蓝,邱晨辉.李济生:化作夜空最亮的“星”[N].中国青年报.2019

[3].朱泽蓝,付毅飞.他把卫星定轨精度精确到厘米[N].科技日报.2019

[4].欧阳琦,牛东文.“龙江2号”月球轨道微卫星定轨分析[J].深空探测学报.2019

[5].孙存光,邵莲莲,翟伟,洪英杰,郑康.微小摄动力对导航卫星定轨预报精度影响分析[C].第十届中国卫星导航年会论文集——S04卫星轨道与系统误差处理.2019

[6].谭枫俊.基于时差的卫星定轨技术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9

[7].李兰,李长庚,黄文德,周一帆.联合北斗导航与星间链路的大椭圆卫星定轨方法[J].空间科学学报.2018

[8].宋诗谦,佟佺,郭弦,黄晓飞,孙震宇.基于星间链路技术的地球静止轨道卫星定轨精度分析[J].计算机测量与控制.2018

[9].王方豪,王建强.GPS卫星定轨研究及STK仿真分析[J].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2018

[10].张睿,涂锐,卢晓春,黄观文,王乐.伪随机脉冲参数对BDS卫星定轨精度的影响分析[J].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2018

论文知识图

解算的轨道与IGS精密星历在径向、切向...站间时间同步辅助的定轨残差图两种模式下定轨结果互差图单步法积分单步法积分速度误差图(积分步长0.ol)...区域定轨结果统计图

标签:;  ;  ;  ;  ;  ;  ;  

卫星定轨论文_李晓杰,郭睿,吴杉,常志巧,刘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