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刺突糖蛋白蛋白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蛋白,传染性,胃肠炎,病毒,基因,酵母,呼吸。
刺突糖蛋白蛋白论文文献综述
张莉,康雪燕,章振华,李永清,盖丽丽[1](2015)在《毕赤酵母表达的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纤突糖蛋白及其免疫原性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获得具有良好免疫活性的基因工程抗原蛋白,利用毕赤酵母真核表达系统,表达猪传染性胃肠炎(河北分离株)的纤突糖蛋白。根据Gen Bank TGEV S基因设计一对引物,经PCR扩增出长2.2 kb的目的基因S,将S基因亚克隆于p PIC9k载体,转化TOP10感受态,PCR、酶切鉴定阳性克隆,SalⅠ线性化重组穿梭质粒pPIC9k-S,然后电转GS115感受态,利用G418抗性进行多拷贝整合子初步筛选,提取基因组并做PCR鉴定,得到阳性菌株,经诱导发酵后,上清发酵液经SDS-PAGE电泳检测,显示获得分子量为82 kDa左右的目的蛋白,同时用Western-Blotting检测到一条特异的目的条带;用目的蛋白免疫小鼠,ELISA检测免疫S蛋白小鼠血清抗体效价为1∶100,表达蛋白具有免疫活性。(本文来源于《华北农学报》期刊2015年06期)
曾作财,许承扬,张晓东,王金洛,杨兵[2](2012)在《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纤突糖蛋白在转基因玉米中的表达》一文中研究指出本研究拟构建携带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纤突糖蛋白基因(TGEV-S)的转基因玉米植株并检测其表达情况。首先利用PCR方法自携带TGEV-S基因的重组质粒中扩增2.2kb的S基因片段,然后插入植物表达载体pBAC176中,该表达载体以编码除草剂草甘膦抗性的EPSP基因作为选择标记,目的基因以双增强子的CaMV35S(E35S)及其玉米Hsp70第一内含子为驱动。以授粉后10~12d约0.5~1mm大小的玉米幼胚为受体,用基因枪进行转化,经过愈伤组织诱导、草甘膦抗性筛选和分化再生培养,先后获得74株转化再生植株。利用PCR和Southern blot检测表明,T0代转基因苗有9株检测结果为阳性。T1代转基因玉米株系经PCR检测有14个转基因株系为阳性,初步确定了目的基因在这些转基因玉米中的稳定整合。进而通过间接ELISA分析初步确定目的基因在7个T1代转基因玉米株系获得了表达。研究结果为进一步研究表达TGEV-S转基因玉米的生物学活性奠定了基础。(本文来源于《分子植物育种》期刊2012年05期)
康雪燕,张莉,姜世金,张培君[3](2010)在《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纤突糖蛋白在毕赤酵母中的分泌表达》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利用巴斯德毕赤酵母表达系统表达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TGEV)纤突糖蛋白S。方法:根据GenBank中猪TGEV纤突糖蛋白S全基因设计一对引物,并在5'引物和3'引物中引入EcoRⅠ、NotⅠ酶切位点,2.2kb的目的基因S经PCR扩增后克隆于pBS-T载体,再将S基因经双酶切从T载体切下并与穿梭质粒pPIC9k连接,SalⅠ线性化重组穿梭质粒pPIC9k-S,电转化于毕赤酵母GS115感受态细胞,G418筛选鉴定阳性重组子,经甲醇诱导,SDS-PAGE检测诱导后上清。结果:对pPIC9k-S重组酵母表达载体的测序证实已成功克隆了猪TGEVS基因;重组酵母菌诱导表达后,SDS-PAGE检测结果显示表达产物的相对分子质量约为82×103,且S蛋白以可溶性形式分泌表达于胞外。结论:利用巴斯德毕赤酵母真核表达系统成功表达了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河北分离株)纤突糖蛋白S。(本文来源于《生物技术通讯》期刊2010年02期)
鲁娜[4](2007)在《TGEV纤突糖蛋白保护性抗原基因克隆、测序及表达》一文中研究指出猪传染性胃肠炎(Transmissible gastroenteritis of pigs,TGE)是由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TGEV)引起的猪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肠道传染病。不同年龄和不同品种的猪对本病都易感,2周龄以内的仔猪具有高度感染性,以仔猪呕吐、严重腹泻和脱水为主要临床特征,致死率可达100%。本病常常由于混合感染和细菌继发感染,难以确诊,缺乏有效疫苗,给各国养猪业带来极大危害。对TGEV的研究表明,S基因编码的S蛋白,是诱导机体产生中和抗体和提供黏膜免疫保护作用主要的结构蛋白。其上的重要保护性抗原位点A、D,在诱导机体产生中和抗体中起关键作用。A位点缺失可导致S蛋白不能产生中和抗体,丧失黏膜免疫保护功能。D位点在中和抗体产生中也起着重要的作用。由此可见,对于S基因重要保护性抗原位点A、D基因的克隆及表达的研究就显得尤为重要。本研究根据Genbank上发表的TGEV-TH-98株S基因cDNA序列,设计并合成了一对扩增A、D位点的引物P1,P2。将自行分离的TGEV-JL毒株接种于单层PK-15细胞增殖病毒。提取TGEV-JL株基因组RNA,通过RT-PCR扩增出含A、D两抗原位点的目的片段S_1基因,片段大小为1218bp。将S_1基因克隆到pMD18-T克隆载体,构建成重组质粒pMD18-S_1。对pMD18-S_1进行鉴定后,再将S_1基因亚克隆到pET-32a原核表达载体的EcoRⅠ和SalⅠ之间的多克隆位点上,进而构建了重组原核表达质粒pET-S_1。将重组表达质粒pET-S_1转化到表达宿主菌BL21中,用终浓度为1mmol/L的IPTG对宿主表达菌诱导表达。经SDS-PAGE分析表达产物,结果表明:S_1基因在原核表达系统pET-32a中获得表达,表达的重组蛋白大小约为44KD。Western-blot检测表明,表达的重组蛋白能够被TGEV阳性血清所识别。由此说明,表达的重组蛋白具有良好的反应原性。上述结果提示,克隆的S_1基因读码框架正确,可在乳酸杆菌中得到表达,为下一步构建乳酸杆菌穿梭表达载体,研制乳酸杆菌基因工程疫苗奠定基础。同时,该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及表达成功,为TGE诊断研究奠定基础。(本文来源于《吉林农业大学》期刊2007-06-01)
秦照玲[5](2005)在《SARS冠状病毒刺突糖蛋白的RNA干扰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2002年底,在我国广东省最先出现,随后在全球30多个国家和地区爆发流行的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SARS),也被称为传染性非典型性肺炎,具有高度传染性和强烈致病性,临床症状以高热、干咳及呼吸困难为主,急性呼吸衰竭是导致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由于是新出现的传染病,缺乏有效的防治手段,加上人群对这种病毒暂无免疫力,病死率较高,给人类健康、社会经济发展及国家安全造成了严重的危害。对其核苷酸和氨基酸序列进行分析,特别是对POL基因最保守区段的同源性比较表明,该病毒不属于3类已知冠状病毒中的任何1类,而是一种新型冠状病毒,命名为SARS冠状病毒(SARS-associated coronavirus,SARS-CoV),属于巢状病毒目(Nidovirales)、冠状病毒科(Coronaviridae)、冠状病毒属(Coronavirus),是一种球形、有包膜的单正链RNA病毒。其基因组长约30kb,基本结构为:5’-帽状结构-复制酶(rep)-刺突糖蛋白(S)-小包膜蛋白(E)-膜糖蛋白(M)-核衣壳蛋白(N)-polyA尾-3’,两端还有非编码区。其中S蛋白为1255个氨基酸的病毒表面突起糖蛋白前体,属Ⅰ型跨膜糖蛋白,有23个潜在的糖基化位点,其N端和C端相对保守。现认为,冠状病毒S蛋白的氨基端可与宿主细胞表面受体结合,引起S蛋白构象发生改变,由羧基端介导病毒包膜与宿主细胞膜间的融合。另外,S蛋白上含有重要的病毒抗原决定簇,可刺激机体产生中和抗体,为冠状病毒疫苗的重要候选抗原之一,其基因突变会直接影响病毒的致病性。目前,对于干扰素和蛋白酶抑制剂等抗病毒药物或疫苗的研制虽然已取得较大进展,但仍无特效药或疫苗问世。近年来在疾病治疗中具有巨大应用潜力而倍受关注的RNA干扰(RNAinterference,RNAi)技术,可能为研制抗SARS药物提供了一种新策略。 RNA干扰是指外源双链RNA(dsRNA)被RNase Ⅲ家族中的Dicer酶切割为21-23个核苷酸(nucleotide,nt)的小干扰RNA(small interfering RNAs,siRNAs),每个siRNA两条单链末端为5’-磷酸和3’-羟基,且3’端都有2—3个突出的非配对碱基,与胞内一核酶复合物结合形成RNA诱导沉默复合物(RNA-induced silencing complex,RISC),RISC激活后通过碱基配对定位到同源mRNA转录本上,进行切割mRNA,导致相应的基因沉默,属于转录后基因沉默机制(post-transcriptional gene silencing,PTGS),它是1998年Fire在研究反义核苷酸时发现的。RNA干扰现象广泛存在于植物、线虫、果蝇等生物中,但在哺乳动物细胞中,长双链RNA(>30bp)会引起干扰素效应,促使细胞凋亡;而<30bp的siRNA转染哺乳动物细胞后,既能引起RNAi,又可避免干扰素效应。因此,通过引入靶mRNA(本文来源于《第二军医大学》期刊2005-05-01)
唐小龙,江振友,向军俭,孙晗笑[6](2004)在《SARS相关冠状病毒刺突糖蛋白的研究(综述)》一文中研究指出概述了SARS -CoV的S蛋白的结构及功能相关研究。严重急性呼吸综合症相关的冠状病毒 (SARS -CoV)引起 2 0 0 3年我国南方非典型肺炎爆发流行 ,波及多个国家和地区。目前全球许多学者对SARS -CoV进行了广泛的研究 ,发现S蛋白是病毒表面的主要蛋白 ,它构成冠状病毒科特征性的冠状样结构 ,在严重急性呼吸综合症的发病机制起着关键性作用 ,可介导表达相关受体的宿主细胞感染。现已鉴定出SARS -CoV的S蛋白相关受体 ,同时它在抗病毒感染中是一个关键靶蛋白(本文来源于《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期刊2004年04期)
曹军平,朱爱萍,肖作焕,郑新民[7](2001)在《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纤突糖蛋白N端基因的克隆》一文中研究指出以RT -PCR方法扩增出TGEV纤突糖蛋白 (S)N端基因片段 ,它包含D、C两个抗原位点 ,长 1 2kb ,平端连接方法将其与质粒PUC18的ECORⅠ多克隆位点相连 ,电转化DH5α ,经筛选鉴定获得阳性基因克隆(本文来源于《湖北农业科学》期刊2001年05期)
陈丽君,王英,胡建华,周宗清,王建荣[8](1998)在《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S1纤突糖蛋白基因的克隆及部分序列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大纤突S糖蛋白是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重要的免疫相关性蛋白之一,参考已发表的IBV-Beaudete株S1基因DNA序列,合成一对特异性引物,以IBV-RNA为模板,应用RT-PCR方法,获得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上海分离株S2T2-S1纤突糖蛋白基因,长度1.65kb,利用引物设计中的BamHⅠ和HindⅢ位点将其克隆到载体pSK(+)中。对该基因进行限制性酶切分析,结果与已报道的相一致。通过S1基因的C端部分核苷酸序列和氨基酸分析及与Beaudete株、日本分离株和M41标准株相比较,结果表明该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和氨基酸序列同源率分别为95.1%,93.6%和96.7%以及95.6%,92.6%和97.1%。(本文来源于《农业生物技术学报》期刊1998年03期)
刺突糖蛋白蛋白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研究拟构建携带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纤突糖蛋白基因(TGEV-S)的转基因玉米植株并检测其表达情况。首先利用PCR方法自携带TGEV-S基因的重组质粒中扩增2.2kb的S基因片段,然后插入植物表达载体pBAC176中,该表达载体以编码除草剂草甘膦抗性的EPSP基因作为选择标记,目的基因以双增强子的CaMV35S(E35S)及其玉米Hsp70第一内含子为驱动。以授粉后10~12d约0.5~1mm大小的玉米幼胚为受体,用基因枪进行转化,经过愈伤组织诱导、草甘膦抗性筛选和分化再生培养,先后获得74株转化再生植株。利用PCR和Southern blot检测表明,T0代转基因苗有9株检测结果为阳性。T1代转基因玉米株系经PCR检测有14个转基因株系为阳性,初步确定了目的基因在这些转基因玉米中的稳定整合。进而通过间接ELISA分析初步确定目的基因在7个T1代转基因玉米株系获得了表达。研究结果为进一步研究表达TGEV-S转基因玉米的生物学活性奠定了基础。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刺突糖蛋白蛋白论文参考文献
[1].张莉,康雪燕,章振华,李永清,盖丽丽.毕赤酵母表达的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纤突糖蛋白及其免疫原性分析[J].华北农学报.2015
[2].曾作财,许承扬,张晓东,王金洛,杨兵.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纤突糖蛋白在转基因玉米中的表达[J].分子植物育种.2012
[3].康雪燕,张莉,姜世金,张培君.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纤突糖蛋白在毕赤酵母中的分泌表达[J].生物技术通讯.2010
[4].鲁娜.TGEV纤突糖蛋白保护性抗原基因克隆、测序及表达[D].吉林农业大学.2007
[5].秦照玲.SARS冠状病毒刺突糖蛋白的RNA干扰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05
[6].唐小龙,江振友,向军俭,孙晗笑.SARS相关冠状病毒刺突糖蛋白的研究(综述)[J].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2004
[7].曹军平,朱爱萍,肖作焕,郑新民.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纤突糖蛋白N端基因的克隆[J].湖北农业科学.2001
[8].陈丽君,王英,胡建华,周宗清,王建荣.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S1纤突糖蛋白基因的克隆及部分序列分析[J].农业生物技术学报.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