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探微:91岁老兵与老排长的“隔空对话”:我们生死在一起论文

郭探微:91岁老兵与老排长的“隔空对话”:我们生死在一起论文

在战火中,他为他挡过炮弹,他从敌人的包围中救过他的命。一起走过炮火连天的峥嵘岁月,共同经历生死相依的烽火人生,对于战争年代为祖国奉献青春、挥洒热血的91岁老兵袁林昌而言,他有一个最大的人生心愿:寻找到和他分别64年的“老排长”,再给排长敬个礼,说说话。

罗四强一边把轮椅交给阿里一边对阿东说:“天太冷了,我叫爸爸莫去东湖,他非要去。说是练惯了,不去不舒服。我姆妈说,那里有几个婆婆,还说爸爸就是想去跟她们打情骂俏。你看,我姆妈躺在床上几年不能动,还吃醋。笑死人吧。”

2019年5月,CCTV-1周日晚八点档,《等着我》栏目现场,91岁的老兵袁林昌打开记忆的匣子,深情回忆起他和老排长周国民的“生死战斗情”。

战壕里的一个声音,给了他勇气和力量

今年91岁的袁林昌,身体硬朗,中气十足,因为有过浴血沙场的经历,他看起来比同龄的老人们都更加坚强刚毅。在他的家中,珍藏着一枚枚纪念章,无声诉说着他在淮海战役、渡江战役、解放重庆、抗美援朝等战场经历过的峥嵘岁月。

正是在战场上,他结识了生死相依、一生难忘的人。再见他一面,再向他敬一个礼,成为袁林昌最大的心愿。

出生于1928年的袁林昌,是家里的老大。记忆中,家里的生活总是伴随着饥饿贫困与动荡。袁林昌15岁时,偶然听邻居讲起八路军的故事,听到“八路军不拿群众一针一线”,他就暗暗下决心,一定要加入八路军。1948年,袁林昌20岁,八路军路过他所在的村庄,袁林昌抓住机会,终于如愿以偿加入了八路军。

本工程拟选用“三航拖4007”作为此次拖航任务的主拖轮,其设计推进力为53t。拖航半潜驳的动力按照拖轮总拖力的70%为拖航功来计算,则有F拖=53×0.7=37.1t大于R总2=31.75t,其拖力满足本次拖航任务的要求。

《等着我》节目现场,91岁的袁林昌终于有机会说出自己内心的遗憾和愿望:“我想和周排长再说说话,我们生死战斗在一起,64年没见面了,我想你得慌。如果能再找到,见上一面,是我最大的希望。”

晚上回到营地,袁林昌始终忘不了那个声音,他告诉自己,总有一天会找到那个声音。因为在淮海战役中表现英勇,袁林昌被调到尖兵连,一天夜里,他正在河边巡防,突然听到一阵枪声。袁林昌顺着枪声渐渐向前,夜色中,他看到有一个人和自己穿着同样的军服,正手持大刀,和七八个敌人对峙。袁林昌沉住气,绕到敌人身后,猛冲上去。经过一番搏斗,他和战友一起制服了敌人。

第一次上战场的袁林昌,心中十分恐慌,在战壕里,他有些不知所措,一颗手雷在他身旁爆炸,发出巨响,袁林昌吓呆了,捂着耳朵,躲在战壕里发抖。这时候,他听到一个声音:“别害怕,躲我身后,我保护你。”弥漫的硝烟中,他甚至看不清说出这句话的人的样子,但战友的声音好像一枚定心丸,袁林昌手不抖了,他鼓起勇气,一把捡起地上的枪,从战壕里冲了出去。那次战斗,他和战友们顶住了敌人的炮火,守住了那片战壕。

抗美援朝战争爆发后,袁林昌和周国民再次奔赴前线。袁林昌回忆说,上甘岭战役中,敌我战壕一度拉得很近,最近的时候,敌军距离我军只有十几米的距离。一颗手榴弹甚至直接扔过来,落到战壕里,滚在袁林昌的脚边。但袁林昌没有注意到,只听周国民大喊一声:“卧倒!”接着,他感觉战友扑了过来,他背上一沉,双眼一黑,失去了知觉。

并肩战斗7年,他们走过浴血奋战的年代

等他醒来时,才知道是周国民用身体护住他,替他挡住了手榴弹。周国民的后背被炸得血肉模糊,抢救了9天后,才醒过来。袁林昌在医院照顾了周国民3个月,周国民康复后,他们二人赶了十几天路,追上了大部队。他们又一块上了战场,冲锋陷阵在第一线。回忆起那段岁月,袁林昌说:“在枪林弹雨的战场,和他站在一起,我从来都不害怕。周国民大哥是我的救命恩人,这份恩情一辈子也不能忘。”

1949年下半年,因为战场上的英勇表现,袁林昌在战壕里入了党,他的入党介绍人就是“老大哥”周国民。入党后,周国民跟袁林昌说:“以后你肩上的责任就更重了。”听了他的话,袁林昌觉得很光荣,也感觉肩上沉甸甸的。

洗选加工是我国洁净煤技术的基础,也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环节。国家对选煤技术和设备的科研经费投入不足,缺乏煤炭加工转化科技攻关项目和高新技术扶持政策。目前,我国大型、特大型选煤厂的主要关键装备还有50%左右需要整机进口,大大落后于煤炭行业生产装备国产化水平。大型、特大型选煤厂的主要关键装备严重制约了我国向选煤强国迈进的步伐。

接下来的几年时间,他们一直并肩战斗,共同参加了诸多战役,从未分开,度过了很多生死难忘的瞬间。

战友望着他说:“同志,谢谢你救了我,我叫周国民。”这个声音突然和袁林昌脑海里挥之不去的那个声音重合了。后来经过仔细了解,袁林昌确认,周国民就是当时在战壕里保护他的那个人。

从那时起,袁林昌就和周国民结下了深厚的战友情。周国民比他大3岁,是共产党员,他时常告诉袁林昌:“当了兵,就要知道自己身上的责任重大,要积极上进,争取早日入党。”

许多年过去了,我不曾再见过父亲一面,也不再收到他压在台灯下的只字片语。每隔一阵子,便会有某位亲戚绘声绘影地传来父亲开着豪华轿车出入赌场,或是和某某风尘女子同居的消息。

开放性胫骨多段骨折是一种特殊类型的胫骨骨折,通常由高能量损伤所致,常伴发严重的软组织损伤,由于骨折断端血循环破坏重,骨折稳定性差,易发生骨折不愈合、延迟愈合、畸形愈合、骨髓炎甚至导致截肢,因此致残率高[1]。目前最常采用外固定支架固定[2],待软组织条件允许后二期更改为内固定。但外固定支架外形较大,不仅影响患者日常生活,还妨碍早期功能锻炼,患者依从性较差。作者采用锁定加压接骨板(locking compression plate,LCP)皮外固定治疗开放性胫骨多段骨折,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报告如下。

7年战友情,周国民走的时候却连一句“再见”都没能说,袁林昌连一句“谢谢”也没有机会讲出口,这成为留在袁林昌心底的遗憾。回国后,袁林昌一直没有放弃过寻找老排长,但周国民始终音讯全无。

1955年5月,战争结束了,周国民忽然接到上级通知,要紧急赶往另一个地方执行任务,因为任务的保密性,他甚至没有来得及跟袁林昌道别,就匆匆离去了。一个星期后,袁林昌跟着大部队返回了祖国,至此,他再也没有见过这位老大哥。

与老排长“隔空对话”,91岁老兵圆了自己的心愿

袁林昌参军15天后,淮海战役爆发。第一次上战场的他,和年轻的战友一起,与敌军展开激烈交锋。就在这一天,枪林弹雨里的一个声音,深深烙印在了他的心里。

迈向“希望大门”的道路上,袁林昌难以抑制心中的激动之情,他每走一步,脚都在微微颤抖。他仿佛又成了多年前入伍的新兵,为了能再次见到心中的“老大哥”忐忑着、期待着。

然而并不是所有的心愿都能实现,通过公益寻人团的努力寻找后得到消息:周国民已于2004年因病去世,享年79岁。寻人团找到周国民家的时候,因为周国民生前的讲述,他的家人们都听说过袁林昌,周国民的孙子周强代表全家来到节目现场,并以爷爷的口吻写了一封信给袁林昌。

当年,是周国民的一句话给了袁林昌战斗的勇气,因此节目组通过周国民留下的声音片段、先进的技术还原了他的声音,这一声音为两位老兵实现了另一种形式的圆梦。现场,那个令袁林昌惦记了一辈子的声音再次穿越时空的阻隔,表达出对战友的真挚情谊和深深祝福:“这么多年,你去哪里了?我也一直在找你。那年在上甘岭,我被炸弹炸伤,你一直照顾我,这些事儿,我都记着呢!”

我跨进牢狱的第一天,小个子就紧紧握住我的手。他是三号牢房的头儿,矮而壮。小伙子还有这样细皮嫩肉的,他摸着我的手看着我说。我的手暗暗加劲。他吃惊地望着我,两人暗中较劲儿,我看着他眼中淫邪的火焰一点点消退,才松开手。他也许没有想到,我是政法大学武术队的,是散打冠军。记得有一次放风,我站在太阳底下望着高墙外的蓝天,心里想着米米,自从入狱就没有她的一点信息。女人让我失望,他蹲在墙角说。我不理他。我从来没对米米失望,即便后来她攀上别人,坐在那人的摩托车上招摇过市。那人家里是搞运输的,有几辆大卡车和一辆帕萨特。我什么都没有。米米会为这吗?我不敢相信,我想她受了那人的诱惑,只是一时鬼迷心窍。

节目中的袁林昌听着“老排长”的声音,用颤抖的手拿起周国民的照片,他嘴里一面喃喃念叨着“我的排长啊,我向你敬礼了”,一面行了一个标准的军礼。对于他而言,64年的惦念都无声化在军礼当中了,老兵眼里闪烁的泪花、坚定的动作,更感动了无数观众。

周强向袁林昌讲述了他们分别之后的故事:1955年执行完任务后,周国民回到四川泸州,后在家务农,儿孙满堂,在和平年代过上了安稳的生活。分别64年,袁林昌也有了3个儿子、1个女儿、5个孙子、1个孙女,孙子孙女们也有了自己的孩子,一家人四代同堂、其乐融融。

袁林昌和周国民,这些祖国最可爱的人,用他们的鲜血和青春铸就了中华民族历史长河中一座座不朽的丰碑,也成就了一段又一段感人至深的“战友情”。

标签:;  ;  ;  ;  ;  ;  ;  ;  ;  

郭探微:91岁老兵与老排长的“隔空对话”:我们生死在一起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