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耐光抑制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水稻,抑制,叶绿素,基因,活性氧,光合作用,大豆。
耐光抑制论文文献综述
崔红云[1](2012)在《转C_4基因(PEPC&PPDK)水稻光合生理及耐光抑制特性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论文选择转PEPC&PPDK双基因水稻及其原种恢复系R299水稻为实验材料,比较研究了两种基因型水稻的孕穗期光合生理日变化和两种水稻光氧化条件下叶绿素荧光等参数的变化。主要研究成果有:1.测定该品种水稻剑叶在孕穗期的净光合速率Pn、叶绿素荧光参Fo,Fv/Fm及叶绿素性能指数PI(abs)的日变化;同时分析了在自然条件下,转PEPC&PPDK双基因水稻叶片部分抗氧化酶SOD,POD,CAT的诱导活性,超氧阴离子(O2-)产生速率以及膜脂过氧化产物丙二醛(MDA)含量的日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测试日中,转PEPC&PPDK双基因水稻与原种R299在自然条件下都随温度和光照的先升高后降低而表现Fo先升后降,Pn, Fv/Fm, PI(abs)先降后升,保护酶SOD, POD, CAT诱导活性先升后降,O2-,MDA逐渐积累等现象。且与原种水稻相比,转PEPC&PPDK双基因水稻随高温高光逆境的加剧,SOD, POD及CAT诱导活性逐步增强且维持较高水平,O2-的产生速率较低,MDA积累较少,维持较稳定的PS Ⅱ活性和较高光合能力,表现比原种更具耐光优势。2.比较研究了转PEPC&PPDK基因水稻及其原种水稻生殖生长期的功能叶光合生理特性。结果表明:实验中转基因水稻R2P和原种R299在生殖生长进程中,随着剑叶全展时间的推移,O2-生成速率,MDA的含量均呈现逐渐上升的趋势,且二者变化呈正相关,与SOD、POD、CAT逐渐降低的活性变化趋势则呈负相关。这说明在水稻衰老初期,SOD等抗氧化酶在清除超氧阴离子对叶绿体膜系统的伤害方法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是这种作用是有限的,只能维持一段时间,衰老生成的活性氧伤害又会继续,由此推测超氧阴离子以及膜脂过氧化产物的积累对叶绿体的伤害可能是导致水稻剑叶全展后期光合速率下降的原因之一。而相对原种水稻R299,R2P的SOD、POD、CAT诱导活性在剑叶全展前期升高较快,且后期下降较少,超氧阴离子生成速率以及膜脂过氧化产物的积累显着低于R299,说明转基因水稻R2P的活性氧清除系统比R299更为敏捷和高效,比R299表现更加抗衰老。3.比较研究了转PEPC&PPDK基因水稻及其原种在光抑制和光氧化条件下叶绿素荧光参数以及活性氧代谢相关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不同基因型水稻在中午高光强高温条件下均表现光抑制现象,其中转基因水稻R2P,在光抑制条件下,叶绿素荧光参数Fo, Fv/Fm变化与原种水稻R299差异显着。R2P水稻中午光抑制条件下Fv/Fm下降较少,初始荧光增加不明显。表明其光能转化为化学能的效率较高,表现耐光抑制。光氧化处理后,转PEPC基因水稻叶绿素含量下降较少,表现耐光氧化特性。同时转PEPC&PPDK基因水稻Fv/Fm下降较少,光抑制较轻,光能转化为化学能的效率较高,热耗散较低,可见其较高的光化学效率与高耐光氧化能力是有关系的,这些结果为进一步研究转PEPC&PPDK基因水稻耐光抑制机理和高光效育种提供了依据。(本文来源于《南京师范大学》期刊2012-03-01)
刘健[2](2011)在《叶绿素缺乏对大豆叶片光能分配及耐光抑制特性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大豆[Glycine max(L.)Merr.]是重要的粮油兼有作物,提高产量是大豆育种的重要目标之一。由于作物物质生产的95%左右来自光合作用,因此提高农作物光能利用率是进一步提高其产量的核心问题。长期以来,科学家一直致力于通过常规育种手段或转基因方法来提高作物的光合作用,实现作物增产。本文以化学诱变剂EMS诱变获得的大豆叶绿素缺乏突变体cdl及其野生型86-4为材料,在自然条件下盆栽,取生长一个月左右,健康的倒4叶测定其光合生理指标。结果表明,突变体幼叶的叶绿素含量显着低于野生型,约为野生型的40%,呈现明显的芽黄特征。但从光合速率的测定结果来看,突变体的最大净光合速率相比野生型仅下降了9.5%,与它的叶绿素含量下降幅度不成比例。在对其进行荧光数据的测定过程中发现,突变体大豆的截光率和有活性的PSⅡ反应中心数目减少,但是通过降低热耗散消耗的能量来进行弥补;而且叶绿素缺乏使得cdl下调了PSI的最大氧化还原能力,并增大PQ库来应对PSI下调带来的电子传递压力;另外很重要得一点是叶绿素缺乏使得cdl叶片中的叶黄素循环被充分的激活了,替代了正常叶片中占据支配地位的依赖反应中心可逆失活的热耗散机制。(本文来源于《南京农业大学》期刊2011-06-12)
王荣富,张云华,于江龙,焦德茂[3](2007)在《转PEPC基因水稻耐光抑制和光氧化的特性》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了转PEPC基因水稻及其原种在光抑制和光氧化条件下叶绿素荧光等参数的变化。结果表明,玉米PEPC基因导入水稻后,PEPC活性显着提高。不同基因型水稻在中午高光强高温条件下均发生光抑制现象,其中转PEPC基因水稻中午Fv/Fm、qP和PSⅡ降低较少,qN略为增加,光能转化为化学能的效率较高,热耗散较低,表现耐光抑制。经光氧化处理,转PEPC基因水稻叶绿素和蛋白含量下降较少,表现耐光氧化特性。同时转PEPC基因水稻Fv/Fm和qP下降较少,qN增加较多,可见其保持较高的光化学效率和增加热耗散提高耐光氧化能力。(本文来源于《安徽农业大学学报》期刊2007年03期)
焦德茂,季本华,童红玉,吴荣生,陈炳松[4](1994)在《水稻耐光抑制种质的简易筛选技术的原理和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对已建立的水稻耐光抑制种质资源的简易批量筛选技术,进行了可行性的论证和原理探讨、实验证明:将离体叶片放入水中经高光强处理,是一种人上光抑制条件.在这种条件下,品种间对光抑制的敏感性有显着差异.经测定耐光抑制的品种光合速率、PSII活性、Q_B蛋白表现相对稳定,这与内源保护物质SOD诱导活性高,有毒的活性氧积累少有关.因此这类品种在简易筛选条件下叶绿素降解缓慢,可见光氧化(叶色)伤害较轻,而对光抑制敏感的品种则在生理上有相反的表现.用这种简易技术对75份水稻种质资源进行筛选,经初步鉴定:粳稻多为耐性品种;籼稻多为敏感性品种,但籼稻中也具有耐性强的品种,如美国Pecos,Bellemont;菲律宾IR38,IR43,IR52;斯里兰卡BG90-2在抽穗期表现耐光抑制特性.(本文来源于《作物学报》期刊1994年03期)
焦德茂[5](1993)在《关于水稻的耐光抑制和育种问题》一文中研究指出高光强对植物的伤害可分为两个方面:一是光合活动的受抑,通常称为光合作用的光抑制。二是叶绿素的漂白和细胞的破坏,由于这是依光的和依氧的过程,通常称为光氧化。在C_3作物中光抑制是个普遍现象,它可能发生在分子、叶绿体、叶片的各级水平上。逆境条件(如高温、低温、干旱、盐害、大气污染等胁迫)会进一步加重光抑制,叶片易于出现光氧化伤害的失绿。这是大田常见(本文来源于《植物生理学通讯》期刊1993年04期)
耐光抑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大豆[Glycine max(L.)Merr.]是重要的粮油兼有作物,提高产量是大豆育种的重要目标之一。由于作物物质生产的95%左右来自光合作用,因此提高农作物光能利用率是进一步提高其产量的核心问题。长期以来,科学家一直致力于通过常规育种手段或转基因方法来提高作物的光合作用,实现作物增产。本文以化学诱变剂EMS诱变获得的大豆叶绿素缺乏突变体cdl及其野生型86-4为材料,在自然条件下盆栽,取生长一个月左右,健康的倒4叶测定其光合生理指标。结果表明,突变体幼叶的叶绿素含量显着低于野生型,约为野生型的40%,呈现明显的芽黄特征。但从光合速率的测定结果来看,突变体的最大净光合速率相比野生型仅下降了9.5%,与它的叶绿素含量下降幅度不成比例。在对其进行荧光数据的测定过程中发现,突变体大豆的截光率和有活性的PSⅡ反应中心数目减少,但是通过降低热耗散消耗的能量来进行弥补;而且叶绿素缺乏使得cdl下调了PSI的最大氧化还原能力,并增大PQ库来应对PSI下调带来的电子传递压力;另外很重要得一点是叶绿素缺乏使得cdl叶片中的叶黄素循环被充分的激活了,替代了正常叶片中占据支配地位的依赖反应中心可逆失活的热耗散机制。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耐光抑制论文参考文献
[1].崔红云.转C_4基因(PEPC&PPDK)水稻光合生理及耐光抑制特性的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2
[2].刘健.叶绿素缺乏对大豆叶片光能分配及耐光抑制特性的影响[D].南京农业大学.2011
[3].王荣富,张云华,于江龙,焦德茂.转PEPC基因水稻耐光抑制和光氧化的特性[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2007
[4].焦德茂,季本华,童红玉,吴荣生,陈炳松.水稻耐光抑制种质的简易筛选技术的原理和应用[J].作物学报.1994
[5].焦德茂.关于水稻的耐光抑制和育种问题[J].植物生理学通讯.19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