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减震器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便于调节软硬的汽车用的减震器,包括减震器内杆和所述减震器内杆的外壁上开设有与控制阀外壳插接的控制口,所述控制阀外壳的内部开设有与顶针活动插接的圆形槽,所述控制阀外壳的两侧均开设有与圆形槽连通的过油孔,所述控制阀外壳的内部开设有与第二限位块连接的内螺纹槽,且内螺纹槽位于圆形槽的上方,所述第二限位块的内部活动插接有通过卡片固定的调节杆,所述第二限位块的内部呈五菱形。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便于调节软硬的汽车用的减震器,可以快速的调节减震器的减震效果,从而便于车主根据实际需要调节减震器,同时该减震器调节方式简单,操作方便,降低车主调试减震器费用。
主设计要求
1.一种便于调节软硬的汽车用的减震器,包括减震器内杆(2)和所述减震器内杆(2)的外壁上开设有与控制阀外壳(10)插接的控制口(7),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阀外壳(10)的内部开设有与顶针(15)活动插接的圆形槽(20),所述控制阀外壳(10)的两侧均开设有与圆形槽(20)连通的过油孔(16),所述控制阀外壳(10)的内部开设有与第二限位块(14)连接的内螺纹槽(12),且内螺纹槽(12)位于圆形槽(20)的上方,所述第二限位块(14)的内部活动插接有通过卡片(11)固定的调节杆(9),所述第二限位块(14)的内部呈五菱形,用于所述调节杆(9)控制第二限位块(14)在内螺纹槽(12)内上下移动,所述内螺纹槽(12)的内部活动安装有位于第二限位块(14)上方的第一限位块(8),且调节杆(9)位于第一限位块(8)的内部。
设计方案
1.一种便于调节软硬的汽车用的减震器,包括减震器内杆(2)和所述减震器内杆(2)的外壁上开设有与控制阀外壳(10)插接的控制口(7),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阀外壳(10)的内部开设有与顶针(15)活动插接的圆形槽(20),所述控制阀外壳(10)的两侧均开设有与圆形槽(20)连通的过油孔(16),所述控制阀外壳(10)的内部开设有与第二限位块(14)连接的内螺纹槽(12),且内螺纹槽(12)位于圆形槽(20)的上方,所述第二限位块(14)的内部活动插接有通过卡片(11)固定的调节杆(9),所述第二限位块(14)的内部呈五菱形,用于所述调节杆(9)控制第二限位块(14)在内螺纹槽(12)内上下移动,所述内螺纹槽(12)的内部活动安装有位于第二限位块(14)上方的第一限位块(8),且调节杆(9)位于第一限位块(8)的内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调节软硬的汽车用的减震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器内杆(2)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顶部设置有顶部固定块(5)的芯杆(6),所述减震器内杆(2)的尾部固定安装有起密封作用的密封圈块(4),所述减震器内杆(2)的底部设置有螺纹连接端(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便于调节软硬的汽车用的减震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器内杆(2)的外壁固定安装有通过顶部固定块(5)和密封圈块(4)连接的外壳(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调节软硬的汽车用的减震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阀外壳(10)的外壁活动套接有二号橡胶圈(18),所述二号橡胶圈(18)的数量为两个,所述控制阀外壳(10)的外壁开设有位于二号橡胶圈(18)上方的外螺纹槽(13),且外螺纹槽(13)与外壳(1)的槽口相连接,所述调节杆(9)的顶部活动插接有塑料顶盖(21)。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调节软硬的汽车用的减震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顶针(15)的外壁活动套接有一号橡胶圈(17),所述一号橡胶圈(17)的数量为两个,所述第一限位块(8)的外壁固定安装有与控制阀外壳(10)顶部起密封作用的三号橡胶圈(19)。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减震器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便于调节软硬的汽车用的减震器。
背景技术
减震器的作用就是当汽车行驶在凹凸不平的路面时,因为车架和车桥间震动而产生相对运动时,通过减震器内部的活塞做上下移动,而减震器腔内的油体便反复地在腔内经过不同的孔隙再次流入腔内,当墙内的孔壁会与流动的油体间的产生的摩擦力和油体分子间的内摩擦对震动形成阻尼力,使汽车震动能量转化为油液热能,再由减震器吸收散发到大气中,从而实现对汽车的减震目的,因此,我们可以清楚的知道,减震器的作用效果是与孔洞过油量有关系,通过改变形成的孔壁与流动的油体间的产生的摩擦力和油体分子间的内摩擦的作用力,从而可以对减震器的减震效果进行改变和调整。
也就是说腔内的油体的流速是控制减震器发挥其减震效果的关键,当减震器内的油体流速块时,减震器的缓冲效果在汽车行驶过程中车主对路面颠簸感越不明显。而减震器内的油体慢时,减震器的缓冲效果在汽车行驶过程中车主对路面颠簸感越明显
所以汽车在行驶过程中,其安装的减震器的减震效果,内部的油体发挥着关键性的作用,而现行的减震器对减震效果的调节,需要在4S店或是专业的维修场地,由专业的人员对减震器进行调试,车辆在行驶过程中,车主无法根据路面的情况,对减震器的减震效果进行调节,因此一种可以快捷调节减震效果的减震器被车主所期望。
发明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便于调节软硬的汽车用的减震器,具备可以快速的调节减震器的减震效果,从而便于车主根据实际需要调节减震器,同时该减震器调节方式简单,操作方便,降低车主调试减震器的费用等优点,解决了减震器无法根据车主需要自由的调节减震效果,同时车主对需要定期去维修厂内对减震器进行调试,从而带来较高的费用成本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的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便于调节软硬的汽车用的减震器,包括减震器内杆和所述减震器内杆上开设有与控制阀外壳插接的控制口,所述控制阀外壳的内部开设有与顶针活动插接的圆形槽,而所述控制阀外壳的两侧均开设有与圆形槽连通的过油孔,因为可以通过顶针在圆形槽内的位置,决定油体通过过油孔的量的大小,而所述控制阀外壳的内部开设有与第二限位块连接的内螺纹槽,且内螺纹槽位于圆形槽的上方,第二限位块在内螺纹槽的上下位置关系,决定了顶针的在圆形槽内的上下最活动范围,所述第二限位块的内部活动插接有通过卡片固定的调节杆,所述第二限位块的内部呈五菱形,因此用所述调节杆控制第二限位块在内螺纹槽内上下移动,所述内螺纹槽的内部活动安装有位于第二限位块上方的第一限位块,且调节杆位于第一限位块的内部,所述第一限位块的作用是限制调节杆的位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减震器内杆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顶部设置了顶部固定块的芯杆,所述减震器内杆的尾部固定安装有起密封作用的密封圈块,从而方便所述减震器内杆的外壁通过顶部固定块和密封圈块连接与外壳固定安装,所述减震器内杆的底部设置有螺纹连接端,方便减震器安装在车辆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控制阀外壳的外壁活动套接有二号橡胶圈,所述二号橡胶圈的数量为两个,主要是为了控制阀外壳与控制口安装时密封使用,所述控制阀外壳的外壁开设有位于二号橡胶圈上方的外螺纹槽,方便外螺纹槽与外壳的槽口相连接,从而固定控制阀装置,所述调节杆的顶部活动插接有塑料顶盖,方便使用过程中,通过塑料顶盖转动调节杆。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顶针的外壁活动套接有一号橡胶圈,所述一号橡胶圈的数量为两个,且自上而下分布,主要作用使增大与圆形槽内部的摩擦力,而所述第一限位块的外壁固定安装有与控制阀外壳顶部起密封作用的三号橡胶圈,防止油体从控制阀装置流出。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装置在通过转动塑料顶盖带动调节杆转动,因为调节杆的一端与第二限位块的五菱形内槽的尺寸相对应,从而可以通过调节杆改变第二限位块在内螺纹槽上的位置,当减震器对车辆进行减震时,腔内的油体会顶动顶针,而第二限位块在内螺纹槽的位置,就会限制顶针向控制阀外侧移动的位置,从而实现对油体通过过油孔的量的大小,从而限制腔内的油体的流动速度,从而实现了本装置对减震器的减震效果的快捷调整,而且操作简单,因此车主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自由的对减震器的减震效果进行调节,同时也降低了车主去维修厂对减震器进行调试的次数,从而降低了车主在减震器维护上的费用成本。
应当理解,前面的一般描述和以下详细描述都仅是示例性和说明性的,而不是用于限制本公开。
本申请文件提供本公开中描述的技术的各种实现或示例的概述,并不是所公开技术的全部范围或所有特征的全面公开。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调节过油装置的剖面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调节过油装置与减震器内杆的安装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结构外观示意图。
图中:1、外壳;2、减震器内杆;3、螺纹连接端;4、密封圈块;5、顶部固定块;6、芯杆;7、控制口;8、第一限位块;9、调节杆;10、控制阀外壳;11、卡片;12、内螺纹槽;13、外口螺纹;14、第二限位块;15、顶针;16、过油孔;17、一号橡胶圈;18、二号橡胶圈;19、三号橡胶圈;20、圆形槽;21、塑料顶盖。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3,一种便于调节软硬的汽车用的减震器,包括减震器内杆2和减震器内杆2的外壁上开设有与控制阀外壳10插接的控制口7,而控制阀外壳10的外壁自上而下活动套接有两个二号橡胶圈18,用于密封使用,防止从控制口7与控制阀外壳10连接处泄露,同时控制阀外壳10的内部开设有与顶针15活动插接的圆形槽20,而顶针15的外壁活动套接有一号橡胶圈17,一号橡胶圈17的数量为两个,可以增大顶针15在圆形槽20内的摩擦力,控制阀外壳10的两侧均开设有与圆形槽20连通的过油孔16,,而活动的顶针15可以控制油体通过过油孔16的量,即控制油体通过过油孔16的速度,控制阀外壳10的内部开设有与第二限位块14连接的内螺纹槽12,且内螺纹槽12位于圆形槽20的上方,借助第二限位块14在内螺纹槽12内的位置,限制顶针15的上下活动的距离,而第二限位块14的内部活动插接有通过卡片11固定的调节杆9,特别说明的是第二限位块14的内部呈五菱形,调节杆9的作用就是控制第二限位块14在内螺纹槽12内上下移动,最终现实对顶针15的控制,而内螺纹槽12的内部活动安装有位于第二限位块14上方的第一限位块8,且调节杆9位于第一限位块8的内部,从而可以限制调节杆9的位置关系,使调节杆9不会从控制阀外壳10的内部滑落出。
本实用中,减震器内杆2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顶部设置了顶部固定块5的芯杆6,减震器内杆2的尾部固定安装有起密封作用的密封圈块4,从而方便将减震器内杆2通过顶部固定块5和密封圈块4安装在外壳1的内部,而减震器内杆2的底部设置有螺纹连接端3,方便减震器的安装在车辆上,控制阀外壳10的外壁活动套接有二号橡胶圈18,用于与外壳1的槽口相连接时密封,第一限位块8的外壁固定安装有与控制阀外壳10顶部起密封作用的三号橡胶圈19,而调节杆9的顶部活动插接有塑料顶盖21,方便转动调节杆9,实现本装置调节减震效果的目的。
工作时,如图1所示,用手按住塑料顶盖21,通过塑料顶盖21带动调节杆9的转动,由于调节杆9的外壁和第二限位块14的五菱形内槽相吻合,从而通过调节杆9的转动,可以改变第二限位块14在内螺纹槽12的位置,当油体对顶针15施加冲力时,顶针会第二限位块14一侧运动,因此顶针15会上下活动的距离会受到第二限位块14的限制,因此顶针15在受油体冲击时,顶针15与过油孔16之间形成的开合区间的是被第二限位块14所限制的,也就是当调节杆9顺时针旋转时,顶针15与过油孔16之间形成的开合区间就会变大,油体通过的量变大,即通过的速度快,减震效果软度也明显;当调节杆9逆时针旋转时,顶针15与过油孔16之间形成的开合区间就会变小,油体通过的量变小,即通过的速度慢,减震效果硬度也明显。
综上所述,该便于调节软硬的汽车用的减震器,通过转动塑料顶盖21带动调节杆9转动,因为调节杆9的一端与第二限位块14内部的五菱形内槽的尺寸相对应,从而可以通过调节杆9改变第二限位块14在内螺纹槽12上的位置,当减震器对车辆进行减震时,腔内的油体会顶动顶针15,而第二限位块14在内螺纹槽12的位置,就会限制顶针15向控制阀外侧移动的位置,从而实现对油体通过过油孔16的量的大小,从而限制腔内的油体的流动速度,从而实现了本装置对减震器的减震效果的快捷调整,而且操作简单,因此车主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自由的对减震器的减震效果进行调节,同时也降低了车主去维修厂对减震器进行调试的次数,从而降低了车主在减震器维护上的费用成本。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设计图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070488.3
申请日:2019-01-16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81(广州)
授权编号:CN209839040U
授权时间:20191224
主分类号:F16F9/10
专利分类号:F16F9/10;F16F9/44
范畴分类:27C;32B;
申请人:莫海华
第一申请人:莫海华
申请人地址:510540 广东省广州市白云区太和镇龙归永兴村瑚琏直街20号
发明人:莫海华
第一发明人:莫海华
当前权利人:莫海华
代理人:代理机构:代理机构编号: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