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教育信息化专用教学实验平台论文和设计-侯满哲

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教育信息化专用教学实验平台,该教育信息化专用教学实验平台包括:平台以及支撑腿;支撑腿支撑平台,且支撑腿上设置有高度调节装置;平台上的一侧设置有固定球形座,另一侧沿弧线形方向滑动设置有活动球形座;还包括有矩形框,矩形框底部两侧分别设置有与固定球形座和活动球形座紧密嵌合的万向球;矩形框的表面设置有教学显示屏;矩形框内的上下两端的壁上对称设置有两组滑槽,两组滑槽内分别对应滑动装配有向第一方向延伸的第一书写板以及向第二方向延伸的第二书写板,第一书写板与第二书写板之间通过齿轮装置联动;该实验平台可对高度、角度以及倾斜度进行调节,有效进行避光调节;并配备可扩展的写字板,增强实用性。

主设计要求

1.一种教育信息化专用教学实验平台,其特征在于,包括:平台以及支撑腿;其中,所述支撑腿支撑所述平台,且所述支撑腿上设置有高度调节装置;所述平台上的一侧设置有固定球形座,另一侧沿弧线形方向滑动设置有活动球形座;还包括有矩形框,所述矩形框底部两侧分别设置有与所述固定球形座和所述活动球形座紧密嵌合的万向球;所述矩形框的表面嵌入设置有教学显示屏;所述矩形框内的上下两端的壁上对称设置有两组滑槽,所述两组滑槽内分别对应滑动装配有向第一方向延伸的第一书写板以及向第二方向延伸的第二书写板,所述第一书写板与所述第二书写板之间通过齿轮装置联动;且在所述第一书写板和所述第二书写板分别向相对应的方向延伸后,从任意角度观察,所述教学显示屏均未完全遮挡所述第一书写板和所述第二书写板。

设计方案

1.一种教育信息化专用教学实验平台,其特征在于,包括:平台以及支撑腿;其中,所述支撑腿支撑所述平台,且所述支撑腿上设置有高度调节装置;所述平台上的一侧设置有固定球形座,另一侧沿弧线形方向滑动设置有活动球形座;

还包括有矩形框,所述矩形框底部两侧分别设置有与所述固定球形座和所述活动球形座紧密嵌合的万向球;所述矩形框的表面嵌入设置有教学显示屏;所述矩形框内的上下两端的壁上对称设置有两组滑槽,所述两组滑槽内分别对应滑动装配有向第一方向延伸的第一书写板以及向第二方向延伸的第二书写板,所述第一书写板与所述第二书写板之间通过齿轮装置联动;且在所述第一书写板和所述第二书写板分别向相对应的方向延伸后,从任意角度观察,所述教学显示屏均未完全遮挡所述第一书写板和所述第二书写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教育信息化专用教学实验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腿底部连接有底座,所述底座的底部连接有万向滚轮,所述万向滚轮上设置有踩刹。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教育信息化专用教学实验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腿为液压支撑腿,所述高度调节装置包括连接所述支撑腿的加压踏板以及泄压踏板,且所述加压踏板以及所述泄压踏板均设置在所述底座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教育信息化专用教学实验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平台上设置有弧形滑槽,所述活动球形座底端设置有与所述弧形滑槽相配合的异形滑块。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教育信息化专用教学实验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矩形框的两侧分别对应开设有供所述第一书写板和供所述第二书写板滑出所述矩形框的开口,且每侧的开口内均沿高度方向设置有用于擦除相对应的书写板上的字体的刷条。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教育信息化专用教学实验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书写板和所述第二书写板相互朝向的底端分别对称设置有齿条,所述齿轮装置包括转动连接在所述矩形框内的齿轮,所述齿轮与所述第一书写板上的齿条和所述第二书写板上的齿条同时啮合。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到教育信息化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到一种教育信息化专用教学实验平台。

背景技术

教育信息化实验平台是一种教学工具,然而在教学过程中需使用显示屏进行教学授课,难免会存在因光线引起的反光而导致视线不清晰的问题,现有的调节过程中,无法实现全方位的调节,且在授课过程中,老师为了使学生进行深刻理解,往往会通过写字板对显示屏上的授课内容进行解析,从而造成写字板的使用率较高,无法与显示屏配套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教育信息化专用教学实验平台。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教育信息化专用教学实验平台,该教育信息化专用教学实验平台包括:平台以及支撑腿;其中,所述支撑腿支撑所述平台,且所述支撑腿上设置有高度调节装置;所述平台上的一侧设置有固定球形座,另一侧沿弧线形方向滑动设置有活动球形座;

还包括有矩形框,所述矩形框底部两侧分别设置有与所述固定球形座和所述活动球形座紧密嵌合的万向球;所述矩形框的表面嵌入设置有教学显示屏;所述矩形框内的上下两端的壁上对称设置有两组滑槽,所述两组滑槽内分别对应滑动装配有向第一方向延伸的第一书写板以及向第二方向延伸的第二书写板,所述第一书写板与所述第二书写板之间通过齿轮装置联动;且在所述第一书写板和所述第二书写板分别向相对应的方向延伸后,从任意角度观察,所述教学显示屏均未完全遮挡所述第一书写板和所述第二书写板。

优选的,所述支撑腿底部连接有底座,所述底座的底部连接有万向滚轮,所述万向滚轮上设置有踩刹。

优选的,所述支撑腿为液压支撑腿,所述高度调节装置包括连接所述支撑腿的加压踏板以及泄压踏板,且所述加压踏板以及所述泄压踏板均设置在所述底座上。

优选的,所述平台上设置有弧形滑槽,所述活动球形座底端设置有与所述弧形滑槽相配合的异形滑块。

优选的,所述矩形框的两侧分别对应开设有供所述第一书写板和供所述第二书写板滑出所述矩形框的开口,且每侧的开口内均沿高度方向设置有用于擦除相对应的书写板上的字体的刷条。

优选的,所述第一书写板和所述第二书写板相互朝向的底端分别对称设置有齿条,所述齿轮装置包括转动连接在所述矩形框内的齿轮,所述齿轮与所述第一书写板上的齿条和所述第二书写板上的齿条同时啮合。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实验平台可对高度、角度以及倾斜度进行调节,有效进行避光调节;并配备可扩展的写字板,增强实用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教育信息化专用教学实验平台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弧形滑槽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齿轮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请参阅图1-3,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教育信息化专用教学实验平台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弧形滑槽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齿轮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教育信息化专用教学实验平台,该教育信息化专用教学实验平台包括:平台1以及支撑腿2;其中,所述支撑腿2支撑所述平台1,且所述支撑腿2上设置有高度调节装置;所述平台1上的一侧设置有固定球形座5,另一侧沿弧线形方向滑动设置有活动球形座6;

还包括有矩形框7,所述矩形框7底部两侧分别设置有与所述固定球形座5和所述活动球形座6紧密嵌合的万向球8;所述矩形框7的表面嵌入设置有教学显示屏9;所述矩形框7内的上下两端的壁上对称设置有两组滑槽,所述两组滑槽内分别对应滑动装配有向第一方向延伸的第一书写板10以及向第二方向延伸的第二书写板11,所述第一书写板10与所述第二书写板11之间通过齿轮18装置联动;且在所述第一书写板10和所述第二书写板11分别向相对应的方向延伸后,从任意角度观察,所述教学显示屏9均未完全遮挡所述第一书写板10和所述第二书写板11。

在上述实施例中,该实验平台1可对高度、角度以及倾斜度进行调节,有效进行避光调节;并配备可扩展的写字板,增强实用性。

为了方便理解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教育信息化专用教学实验平台1,下面结合具体的实施例对其进行详细的描述。

继续参考图1-3,该教育信息化专用教学实验平台1包括:平台1以及支撑腿2;其中,支撑腿2支撑平台1,且支撑腿2上设置有高度调节装置;支撑腿2底部连接有底座12,底座12的底部连接有万向滚轮13,万向滚轮13上设置有踩刹。设有的万向滚轮13方便平台1的移动;支撑腿2为液压支撑腿2,高度调节装置包括连接支撑腿2的加压踏板3以及泄压踏板4,且加压踏板3以及泄压踏板4均设置在底座12上。在针对学生较多环境,通过调节液压支撑腿2的高度,使每个同学都能看到教学内容,加压踏板3使液压支撑腿2高度上升,泄压踏板4使液压支撑腿2的高度下降。

为了使在教学过程中,避免阳光直射教学显示屏9,致使教学显示屏9上的字体不清楚,在平台1上的一侧设置有固定球形座5,另一侧沿弧线形方向滑动设置有活动球形座6;还包括有矩形框7,矩形框7底部两侧分别设置有与固定球形座5和活动球形座6紧密嵌合的万向球8;矩形框7的表面嵌入设置有教学显示屏9;具体的,平台1上设置有弧形滑槽14,活动球形座6底端设置有与弧形滑槽14相配合的异形滑块15(如图2所示)。通过滑动活动球形座6使矩形框7横向转动,以固定球形座5位轴点,调节便利;通过转动万向球8,使矩形框7的倾斜角度发生变化,且万向球8与相对应的球形座之间阻尼配合,实现多角度、多方位的调节,更加便利。

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往往会根据显示屏9上的教学内容进行书写分析,加强学生印象,为此在矩形框7内的上下两端的壁上对称设置有两组滑槽,两组滑槽内分别对应滑动装配有向第一方向延伸的第一书写板10以及向第二方向延伸的第二书写板11,第一书写板10与第二书写板11之间通过齿轮18装置联动;且在第一书写板10和第二书写板11分别向相对应的方向延伸后,从任意角度观察,教学显示屏9均未完全遮挡第一书写板10和第二书写板11。具体的,矩形框7的两侧分别对应开设有供第一书写板10和供第二书写板11滑出矩形框7的开口,且每侧的开口内均沿高度方向设置有用于擦除相对应的书写板上的字体的刷条16。第一书写板10和第二书写板11相互朝向的底端分别对称设置有齿条17,齿轮18装置包括转动连接在矩形框7内的齿轮18,齿轮18与第一书写板10上的齿条17和第二书写板11上的齿条17同时啮合(如图3所示)。使用时,通过向外拉动任意一块写字板,第一写字板和第二写字板联动,且移动方向相反,从而进行扩展,并在将写字板推进矩形框7内时,对写字板上的字体进行擦除,简单便捷。

通过上述描述可以看出,本实施例提供的教育信息化专用教学实验平台1可对高度、角度以及倾斜度进行调节,有效进行避光调节;并配备可扩展的写字板,增强实用性。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设计图

一种教育信息化专用教学实验平台论文和设计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067525.5

申请日:2019-01-16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授权编号:CN209625481U

授权时间:20191112

主分类号:G09B 5/02

专利分类号:G09B5/02;B43L1/00

范畴分类:15E;

申请人:河北建筑工程学院

第一申请人:河北建筑工程学院

申请人地址:075000河北省张家口市朝阳西大街13号

发明人:侯满哲;吴永强;王洁;屈建萍;刘超;姚路明;赵海军;王腾;牛立蕊

第一发明人:侯满哲

当前权利人:河北建筑工程学院

代理人:曾涛

代理机构:32365

代理机构编号: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

标签:;  

一种教育信息化专用教学实验平台论文和设计-侯满哲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