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心导管室广州510120
OpticalCoherenceTomography(OCT)光学干涉断层成像是使用近红外光探测生物组织微米级结构的高分辨率影像技术。具有高分辨率,可以清晰辨别冠脉斑块性质,识别易损斑块辨别红血栓、白血栓,观察支架贴壁情况,发现内膜撕裂和斑块脱垂,随访了解支架内皮修复、内膜增生及血栓形成[1]。2014年-2018年我院引进美国Lightlab公司生产的OCT系统,应用于60例冠心病介入诊断患者,临床效果满意,现将护理配合介绍如下。
摘要:目的:探讨冠状动脉内光学干涉断层成像(OCT)的术中配合;方法:对60例(共血管70条)冠心病患者行冠状动脉内光学干涉断层成像(OCT)检查;结果:60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操作,无并发症发生。61条血管一次回拉清晰记录图像,3条血管需调整指引导管后重复一次才获取清晰图像,4条血管有较大的侧支血管,未能获取到清晰图像,3条血管因狭窄较重,未能获取到清晰图像,支架置入术后重复行OCT可获取清晰图像。
关键词:冠状动脉;光学干涉断层成像;配合;护理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入选患者60例,男性42例,女性18例,年龄42~76岁。排除标准:左主干病变,前降支、回旋支、右冠状动脉开口部病变,完全闭塞病变,急性心肌梗死[2]。
1.2检查方法
1.2.1入选患者均采用经桡动脉途径,选择6F指引导管,常规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指引导丝,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前、后分别行OCT(M2X/M3系统)检查。
1.2.2医生先将介入治疗指引导管、导丝送至靶血管远端。
1.2.3轻柔地取出OCT(Dragonfly)成像导管,(OCT成像导管主要由光导纤维组成,极易折断损坏,连接主机及推送时,需要格外小心,防止导管折断)[3],湿纱布擦拭导管,激活亲水涂层,用装有3ml造影剂的注射器轻轻推注,直到有3滴造影剂从导管头端滴出,保留注射器,以便以后再次操作。
1.2.4OCT成像导管与主机相连,沿导丝送入OCT导管至病变远端,使成像镜头位于靶病变稍远端。
1.2.5高压注射器抽取造影剂(欧乃派克)原液,高压注射器和OCT成像导管相连,设置参数:左冠4毫升/秒,总量14毫升,压力300psi(磅每平方英寸)。右冠3.5毫升/秒,总量14毫升,压力300psi(磅每平方英寸)。
1.2.6开始检查时,启动高压注射器,同时记录图像,若对获取图像质量不满意可重复检查。
2.结果
检查60例患者,共血管70条,包括(前降支38条,回旋支12条,右冠10条),置入支架前后行OCT38例。61条血管一次回拉清晰记录图像,3条血管需调整指引导管后重复一次才获取清晰图像,4条血管有较大的侧支血管,未能获取到清晰图像,3条血管因狭窄较重,未能获取到清晰图像,支架置入术后重复行OCT可获取清晰图像。49例病变狭窄程度超过70%,分别可见钙化、斑块脱垂,内膜撕裂和血栓,行支架置入术。9例支架贴壁不良,用高压球囊后扩张。检查60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操作,无并发症发生。
3.护理
3.1心理护理
OCT检查是一项较新的诊断技术,多数患者由于对检查缺乏了解,容易产生紧张、恐惧等负性心理。护士在检查前向患者做必要的解释,简单介绍检查方法,诊治的目的、临床意义、所需时间及注意事项,减轻患者的心理负担,消除其顾虑,以取得患者的信任和配合,使患者以最佳心理状态接受诊治。
3.2准备好急救物品
药物包括(多巴胺、阿拉明、阿托品、异搏定),器械包括(监护仪、除颤仪、电生理仪、IABP机、临时起搏器)等。护士应熟练掌握心肺复苏、仪器的应用等急救技术,术中让急救物品、仪器处于应急状态。
3.3严密观察心电图、血压变化,及时记录冠状动脉压力曲线[2]
OCT头端为2.7F,若冠状动脉狭窄严重,堵塞时间过长,可引起冠状动脉内压力降低及心电图ST-T的改变。因此,检查过程中需严密观察记录患者有无心绞痛、胸闷等症状、心电图波形改变以及有创动脉压力。
3.4杜绝空气栓塞
OCT成像导管头端进入冠脉内,尾端通过高压延长管与高压注射器相连,连接前注意先排气,连接好后回抽直至观察到回血,确认无气体方可。气体栓塞是严重的并发症,冠状动脉内气体栓塞的主要临床症状包括胸痛、低血压,心律失常(心动过缓,传导阻滞,室性心律失常,室颤等),以及与AMI表现类似的心电图动态变化。气体栓塞对心脏的损伤程度取决于进入冠状动脉内气体量的大小,患者的基础心脏功能以及继发的血管反应,如血管痉挛或远端血管栓塞等。进行严格的排气和细致的冲洗是杜绝空气栓塞的唯一方法。
3.5严格控制高压注射的流速、总量及压力
左冠4毫升/秒,总量14毫升,压力300psi(磅每平方英寸)。右冠3.5毫升/秒,总量14毫升,压力300psi(磅每平方英寸)。流速过快,总量过大或压力过高均可能导致血管内膜撕裂及夹层。OCT检查过程中注意观察患者出现胸闷、心慌、胸痛等症状,发生血管内膜撕裂及夹层及时处理。
4.讨论
OCT是一项新的技术,将光学相干技术与激光扫描共焦技术相结合,利用波长为1300nm左右的近红外线光波作为光源,通过分光器将光源发出的光分为样本光束和参照光束,采用距离相同的参照光束与样本光束反射波相遇后产生的光学相干现象,经计算机处理成信号后得到相应图像,用光波反射时间和光波延迟时间测量距离,光波强度代表深度,从而获得组织图像。OCT能区分钙化、纤维及脂质斑块发现易损斑块,测量薄纤维帽厚度;发现斑块破口,帮助识别各种血栓,鉴别红、白血栓,观察支架术后即时效果,了解支架贴壁情况进行支架术后随访,支架内皮修复、内膜增生及血栓形成[5]。术中严密监测心电图、血压波动、有创动脉压、患者的神志、症状及病情变化;密切配合医生做好管道、器械的连接;积极预防并及时处理并发症,通过精心护理,医护的默契配合,保障患者安全及检查的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原野,王智慧,王丽珊,等.OCT在冠状动脉粥样斑块评估及介入治疗中作用的研究进展.中国老年学杂志,2013,33(2):987-988.
[2]王蕊,张海红,隋雪芝.冠心病患者行冠状动脉内光学干涉断层成像的护理.护理学杂志,2007,22(5):34-35.
[3]刘晓飞,王勇,李宪伦,等.光学干涉断层成像系统对冠心病病变特征的评价.临床心血管病杂志,2008,24(12):898-900.
[4]李霞,陈欣,卢成志,等.光学相干断层成像在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临界病变中的初步应用.天津医科大学学报,2011,17(3):362-364.
[5]吴兴利,颜伟,卢才义,等.血管内光学千涉断层成像在老年冠脉临界病变诊疗中的应用.国际老年医学杂志,2010,31(2):65-69.
作者简介:王春红,女,本科学历,学士,护师,研究方向为心血管导管介入的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