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预制梁柱的连接结构,涉及混凝土结构的技术领域,其包括预制梁以及预制柱,所述预制柱包括本体以及从本体水平伸出的牛腿,其特征在于:所述牛腿向上伸出有若干根钢筋一;所述预制梁包括主体以及搭接在所述牛腿上的搭接部,所述搭接部为从所述主体沿长度方向伸出的两个凸块,所述凸块的下端位于所述主体的下端的上方,两个所述凸块之间留有避让钢筋一的间距;在所述主体的上端沿所述主体的长度方向开设有通槽,所述通槽内固定有若干根“U”形的插筋,所述插筋的U型口朝向所述通槽的槽底,所述U型口的内侧固定有两个主筋,所述主筋沿所述主体的长度方向设置。本实用新型具有提高预制梁柱的节点连接强度的效果。
主设计要求
1.一种预制梁柱的连接结构,包括预制梁(2)以及预制柱(1),所述预制柱(1)包括本体(11)以及从本体(11)水平伸出的牛腿(12),其特征在于:所述牛腿(12)向上伸出有若干根钢筋一(13);所述预制梁(2)包括主体(21)以及搭接在所述牛腿(12)上的搭接部,所述搭接部为从所述主体(21)沿长度方向伸出的两个凸块(22),所述凸块(22)的下端位于所述主体(21)的下端的上方,两个所述凸块(22)之间留有避让钢筋一(13)的间距;在所述主体(21)的上端沿所述主体(21)的长度方向开设有通槽(23),所述通槽(23)内固定有若干根“U”形的插筋(24),所述插筋(24)的U型口朝向所述通槽(23)的槽底,所述U型口的内侧固定有两个主筋(25),所述主筋(25)沿所述主体(21)的长度方向设置。
设计方案
1.一种预制梁柱的连接结构,包括预制梁(2)以及预制柱(1),所述预制柱(1)包括本体(11)以及从本体(11)水平伸出的牛腿(12),其特征在于:所述牛腿(12)向上伸出有若干根钢筋一(13);所述预制梁(2)包括主体(21)以及搭接在所述牛腿(12)上的搭接部,所述搭接部为从所述主体(21)沿长度方向伸出的两个凸块(22),所述凸块(22)的下端位于所述主体(21)的下端的上方,两个所述凸块(22)之间留有避让钢筋一(13)的间距;在所述主体(21)的上端沿所述主体(21)的长度方向开设有通槽(23),所述通槽(23)内固定有若干根“U”形的插筋(24),所述插筋(24)的U型口朝向所述通槽(23)的槽底,所述U型口的内侧固定有两个主筋(25),所述主筋(25)沿所述主体(21)的长度方向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制梁柱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插筋(24)不从所述通槽(23)露出。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制梁柱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筋(25)的一端伸入到两个所述凸块(22)之间并且与所述钢筋一(13)交叉搭接,固定相连。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制梁柱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通槽(23)的宽度与两块所述凸块(22)的相对端面的间距一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制梁柱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通槽(23)的底端面与所述凸块(22)的下表面对齐。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制梁柱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11)的上端面与所述牛腿(12)的上端面位于同一水平面内。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制梁柱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凸块(22)搭接在所述牛腿(12)上时,两块所述凸块(22)的相背离两端均位于所述牛腿(12)的上端面内。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混凝土结构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预制梁柱的连接结构。
背景技术
装配整体式框架结构,其梁、柱构件由工厂预制后采用节点现浇的方式建造,施工周期短,工程费用低,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由于梁、柱构件的预制工艺与现浇结构的施工存在较大差异,其节点的设计和建造成为结构安全的关键之一。
框架节点是框架中最薄弱、最易受损的部位之一。通常,预制梁的现浇区体积占预制梁总体积的比重较小,而且现浇区并非集中在梁柱连接的节点处,而是均布在预制梁上,所以梁柱在节点处的混凝土连接较为薄弱。由于混凝土材料本身存在抗拉强度低、韧性差等缺点,混凝土节点的延性、损伤容限均较低,导致地震荷载作用下,引起结构较大的变形,甚至结构破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预制梁柱的连接结构,其具有提高预制梁柱的节点连接强度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预制梁柱的连接结构,包括预制梁以及预制柱,所述预制柱包括本体以及从本体水平伸出的牛腿,所述牛腿向上伸出有若干根钢筋一;所述预制梁包括主体以及搭接在所述牛腿上的搭接部,所述搭接部为从所述主体沿长度方向伸出的两个凸块,所述凸块的下端位于所述主体的下端的上方,两个所述凸块之间留有避让钢筋一的间距;在所述主体的上端沿所述主体的长度方向开设有通槽,所述通槽内固定有若干根“U”形的插筋,所述插筋的U型口朝向所述通槽的槽底,所述U型口的内侧固定有两个主筋,所述主筋沿所述主体的长度方向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次梁搭接在牛腿上后,现浇的混凝土能够将次梁以及牛腿和本体本体同时连接固定,使得梁柱的节点处具有较高的连接强度。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插筋不从所述通槽露出。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浇筑混凝土时不需要使用模具,而且浇筑完混凝土之后,预制梁的上端面较为平整,结构的整体性较好,较为美观。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主筋的一端伸入到两个所述凸块之间并且与所述钢筋一交叉搭接,固定相连。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浇筑后,次梁与牛腿之间具有更好的连接强度。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通槽的宽度与两块所述凸块的相对端面的间距一致。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现浇混凝土时,浇筑在凹槽内的混凝土与牛腿上方的混凝土能够更好的连接在一起,减少了带有应力的边缘。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通槽的底端面与所述凸块的下表面对齐。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现浇混凝土时,浇筑在凹槽内的混凝土与牛腿上方的混凝土能够更好的连接在一起,减少了带有应力的边缘。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本体的上端面与所述牛腿的上端面位于同一水平面内。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现浇混凝土时,浇筑在本体上方以及牛腿上方的混凝土能够更好的连接在一起,减少了带有应力的边缘。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凸块搭接在所述牛腿上时,两块所述凸块的相背离两端均位于所述牛腿的上端面内。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确保凸块能够完全与牛腿的上端面接触,获得更好的支撑效果。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为:
1.通过设置凸块以及钢筋一,在浇筑混凝土之后预制柱与牛腿能够更好的连接在一起,使得梁柱连接的节点处具有较好的连接强度;
2.通过设置通槽,浇筑混凝土时不需要使用模具,而且现浇的混凝土与预制梁的结合面积更大,所以结合效果更好;
3.通过在通槽内设置插筋以及主筋,使得浇筑混凝土后,预制梁能够更好的与预制柱连接。
附图说明
图1是预制梁柱的连接结构的等轴测视图;
图2是预制梁柱的连接结构的爆炸示意图。
图中,1、预制柱;11、本体;12、牛腿;13、钢筋一;2、预制梁;21、主体;22、凸块;23、通槽;24、插筋;25、主筋。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见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预制梁2柱的连接结构,包括预制柱1以及预制梁2。预制柱1以及预制梁2均为钢筋混凝土结构。预制柱1竖直设置,预制梁2水平设置并且与预制柱1相对。
预制柱1包括呈矩形体的本体11,本体11的上端面向上伸出有若干根钢筋以及预应力钢棒,用以继续浇筑混凝土。在本体11朝向预制梁2的侧壁上设置有水平伸出的矩形体的牛腿12。牛腿12与本体11一体成型。牛腿12的上端面与本体11的上端面位于同一水平面内。同时,在牛腿12的上端面竖直向上伸出有若干根钢筋一13。
预制梁2包括呈矩形体的主体21。在主体21朝向预制柱1的端面上向预制柱1伸出有两个凸块22。凸块22呈矩形体,并且与主体21一体成型。两个凸块22的相对端面之间留有避让钢筋一13的间距,同时,两个凸块22的相背离端面分别与主体21在宽度方向两侧的端面对齐。当凸块22搭接在牛腿12上时,两个凸块22的相背离端面分别与牛腿12宽度方向的两端面对齐;与此同时,凸块22的高度与钢筋一13的自由端伸出的高度一致,凸块22伸出的长度与牛腿12伸出的长度一致。
在主体21的上端面沿主体21的长度方向开设有通槽23。通槽23的宽度两侧的端面与两个凸块22的相对端面对齐;通槽23的深度与两个凸块22的高度一致。当凸块22搭接在牛腿12的上表面时,通槽23的槽底面与牛腿12的上端面位于同一水平面内。
在通槽23内沿主体21的长度方向固定有若干根等距分布的插筋24,插筋24呈倒置的“U”型,插筋24的U型口朝向主体21。并且插筋24不从通槽23露出。在插筋24的U型口内焊接有两根主筋25。两根主筋25平行并且沿主体21的长度方向设置。主筋25朝向预制梁2的一端伸入到两个凸块22之间,并且主梁与钢筋一13交叉搭接,焊接相连。在浇筑混凝土之后,预制梁2与预制柱1之间的连接强度会更高。
具体的实施方式为:预制梁2由上至下移动,使凸块22搭接在牛腿12上,在本体11、牛腿12上方以及通槽23内浇筑混凝土,使预制梁2与预制柱1连接为一体。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设计图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045400.2
申请日:2019-01-10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11(北京)
授权编号:CN209523296U
授权时间:20191022
主分类号:E04B 1/21
专利分类号:E04B1/21
范畴分类:36C;36D;
申请人:北京建工新型建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第一申请人:北京建工新型建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申请人地址:102628 北京市大兴区黄村镇薄村村委会南500米
发明人:闫磊;王艳艳;其他发明人请求不公开姓名
第一发明人:闫磊
当前权利人:北京建工新型建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代理人:代理机构:代理机构编号: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