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明武警杭州士官学校310023
摘要要推进任职教育向纵深发展,必须牢固确立“教员培养优先”的理念。可以通过积极拓展教员培养渠道,不断优化教员队伍结构,努力强化教员自身意识等诸方面努力建设一支高素质的适应任职教育需要的教员队伍。
关键词任职教育教员队伍建设
随着军队院校体制编制的调整,人才培养模式将实现由学历教育到任职教育的重大转型。推进任职教育的发展,必须牢固确立“教员培养优先”的理念,更高起点、更加有效地加强教员培养,努力建设一支高素质的适应任职教育需要的教员队伍。
一、积极拓展教员培养渠道
任职教育,是指根据受教育者岗位任职的需要,给与其所需的知识、能力、素质的教育。在教育过程中,应坚持育人为本,整体优化人才培养过程,统筹设计理论教学、实践锻炼、养成教育、环境熏陶等各个方面,科学安排理论与实践、教学与科研等各个环节,努力实现人才培养由教学层面向教育层面的提升、目标设计向模式设计的拓展、课内教学向课外活动的延伸,体现全方位设计、综合性育人、个性化教育、开放型办学等现代教育理念。
1、广学博采“走出去”
只有“走出去”,与部队、地方、外军教育机构广泛交流,才能开阔视野,广学博采,提高素质。一是要有计划地安排教员到部队实习、代职和参观见学。只有让教员深入到部队基层,观摩部队训练、演习,获取第一手资料,吸纳部队各种先进经验,了解部队的实际情况,研究部队出现的新情况,充实教学内容,使教学更具指导性和前沿性。二是要不断选派教员离职进修深造。要舍得把有创新潜能、最优秀的教员送学深造和“淬火”,积蓄发展后劲。通过到其他军兵种院校、地方院校,甚至国外院校学习,可充分吸取其先进的科技知识和成果,有利于完善教员的智能结构,使之朝着综合性和复合型的方向发展。三是要积极选派教员出国考察、访问、讲学或参加学术会议等,使其开阔视野。通过走出去,让教员了解最新的国际学术动态,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同时要借助军队高层次培训机构和地方国民教育的条件及优势,开拓新的培养模式和途径,如委托地方知名科研机构和院校培养研究生人才、急需的信息化教学人才。
2、兼收并蓄“请进来”
可以聘请军地专家定期来学院进行专题讲座,也可以到基层选调任职能力强、理论功底深厚、实践经验丰富的优秀带兵干部充实到教员队伍中,形成教学过程上的优势互补。通过积极“请进来”,一是可充分发挥“外力”的作用,弥补院校专业教员的不足;二是可借助“外面”的智力优势,确保人才培养与部队装备技术不脱节、不落后,又能为学校可持续发展积攒后劲,实现学校建设向更高层次跃升,保证院校跟上新军事变革的步伐;三是可使学员接受更多知识,开阔视野,增长才干;四是可精简院校教员人数,保持一支高质量的教员队伍。
3、强根壮干“挖内力”
由于受各种因素制约,目前军队院校教员“走出去”、“请进来”的比例还十分有限,一时难以满足任职教育的需要,客观上要求大多数教员必须注重“挖内力”,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提高。一是应实施课题定向分工,使教员能够教其所长,攻其所专;二是应组织教学观摩,通过开展优质课大赛等形式让优秀教员给予示范,让新教员从中取人所长,补己之短;三是应加强对教员的指导,结合实际讲课,进行评价指导,帮其固强补弱;四是应组织教员开展自学活动,教育教员树立终身学习观念,强化教员岗位自学的自觉性和经常性,给教员创造良好的学习条件,使其提高素质;五是应通过集中学习、立项研究、以老带新等形式,提高教员的教学研究能力。组织教员参加教材编写和论文撰写,积极进行科学研究和学术研讨,以编促研,以研促教。
二、不断优化教员队伍结构
任职教育是一种符合军队建设实际要求、代表教育发展趋势的先进教育思想。在教育对象、目的、内容、领域、模式、体系以及教学形式方面与以往的学历教育有较大区别。因此,必须着眼任职教育需要,对教员队伍的年龄、能级、学缘、智能等结构进行调整优化,使其既在数量上“精”,又在素质上“高”,更在结构上“优”。
1、优化年龄结构,形成梯次配置
一般认为,合理的年龄结构应呈现正态分布,具有正常的新陈代谢和持续发展能力,而任职教育的开展对教员年龄结构提出了新的要求。一方面,教员与学员年龄相仿,生理心理特征相近,便于了解,易于沟通,利于施教;另一方面,易于创造一个互信、合作、轻松、富有建设性的学习环境,既可提高教员的教学热情,又能激励学员的学习积极性,利于双向交流,教学相长。因此,必须根据高、中、初级院校培养层次的不同对教员的年龄结构进行调整,在同一院校教员年龄形成梯次配置的同时,更应强调不同层次院校的教员年龄结构形成梯次配置,以利于任职教育的开展。
2、优化能级结构,力求比例适当
能级结构应根据院校的培训任务、目标、对象、学科分类和发展规划等进行综合分析,科学、合理地确定。结合任职教育的层次性特点,不同院校的教员队伍能级结构应有较大区别。主要应构建以下三种类型的能级结构:一是初级指挥院校的正金字塔状结构,高职所占比例小,中职适中,初职所占比例较大;二是中级指挥院校的橄榄球状结构,高职和初职所占比例较小,中职比例较大;三是高级指挥院校的倒金字塔状结构,高职所占比例大,中职次之,初职较小。
3、优化学缘结构,达成优势互补
学缘结构是指教员的来源构成状态,它对教员队伍的整体素质、学术风格、人际关系、教学功能发挥等方面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合理的学缘结构应是“边缘杂交”,即一所院校的教员应是来自五湖四海,而不应出自同一源头。可以根据实际需要,从部队基层中选调实践经验丰富的政工干部担任政工及管理课教员,也可以从地方优秀大学生中选招收英语、物理及信息化等高学历人才充实到教员队伍中去。
4、优化智能结构,做到专博兼顾
智能结构是指教员队伍内不同智能优势的教员的配备及其相互关系,是教员队伍整体素质的重要标志。当前,为了适应任职教育的开展,必须不断改善教员的学历层次和知识结构,使其具有高于所教学员1~3级的学历层次、复合的知识结构、较大的发展潜能、优良的教研素质。在教员配备上,应根据教学任务,注重不同专业、学历、知识结构的科学组合,使其相互配合、大力协作。
三、努力强化教员自身意识
新军事变革的蓬勃发展,对军人的知识、能力提出了前所未有的要求。加强任职教育,培养善于学习、吸纳、选择、整合、创新的高素质人才,已成为我们赢得未来高技术战争的必然要求。院校作为人才培养的主渠道,越来越受到高度重视;教员作为“校中之母”、“未来军官之师”、任职教育的直接实施者备受关注,责任重大,必须适应任职教育发展,努力提高自身素质,注重强化“五种意识”。
1、以服务“打赢”为己任,强化“首位”意识
当前,世界新军事变革迅猛发展,军队面临十分严峻的挑战,既要完成“追赶”的“补差”任务,还要完成“跨越”的“争先”任务,任重而道远,而人才建设则是其中最根本、最突出、最紧迫的任务。而能不能培养出打赢未来战争需要的高素质人才,教员的责任重大,教员应增强培养人才的紧迫感和使命感,急“打赢”之所急,需“打赢”之所需,按照未来战争需求竭尽全力为“打赢”培养人才。
2、以造就“英才”为牵引,强化“精品”意识
与世界军事强国相比,我军在人才上的差距十分明显。人才素质的滞后,已成为推进中国特色军事变革的瓶颈。因此,教员必须以高度负责的精神,殚精竭虑育“英才”,精益求精出“精品”,努力培养一大批适应未来战争需要的高素质人才。
3、以启迪“思维”为基点,强化“创新”意识
任职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是培养学员的创新能力,而创新能力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渗透过程。当人们处于知识浓度高、创新氛围浓的环境中,通过相互接触和渗透,低水平就可以向高水平靠拢。不管是科学领域的“人才链”现象,还是战争年代的“将才团”现象,都是这种规律的体现。
4、以驾驭“未来”为着眼,强化“超前”意识
教员必须具有超前意识,善于借鉴发达国家军队人才培养的成功经验,以超前发展的观念开启人才培养的新思路,真正按照未来战争需要去培养人才,着眼未来的发展变化,筹划今天的教育,培养明天的人才,把握未来战争的主动权。
5、以适应“任职”为目标,强化“反思”意识
作为教员,一定要认清形势,根据未来战争的发展趋势、部队任职的需要、教学实施情况和反馈的信息进行认真反思,不断调整偏差,改进教学方法和内容,坚持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相统一,突出应用性、实践性、操作性,使教学更具针对性,更贴近部队实际,更贴近实战需要。搞好学科规划,努力走出一条质量办学、需求办学、特色办学和开放办学的新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