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负载平衡论文_赵琳

网络负载平衡论文_赵琳

导读:本文包含了网络负载平衡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负载,网络,蜂窝,异构,路由,光晕,小区。

网络负载平衡论文文献综述

赵琳[1](2019)在《Windows Server 2016网络负载平衡服务》一文中研究指出以Web服务器为例,如果只有一台Web服务器,而它遇到了某种未知的错误导致IIS无法启动,那么我们的网站就无法访问了,这就是一种比较低的可用性。如果利用负载平衡技术,负载平衡服务器放在Web服务器的前面,由它来收集所有的请求,然后转发给后面Web服务器,这时候我们就可以添加多台Web服务器,如果其中有一台Web服务器坏了,至少还有其他的Web服务器在工作,不至于导致我们的Web服务无法访问。(本文来源于《网络安全和信息化》期刊2019年02期)

冯小欧,陈婉,袁培燕[2](2018)在《基于光晕网络模型的平衡负载的数据传输算法》一文中研究指出无线传感网络的数据传输消耗了节点的大部分能量,为此,提出基于光晕网络模型的平衡负载的数据传输(coronas-based network model load balanced data gathering,CLBDG)算法,降低能耗。建立光晕网络模型,推导每个光晕内所需的节点数;利用每个光晕建立数据传输路径,降低路径跳数和平衡节点间的负载;在保证覆盖区域的同时,通过控制节点数限定数据包数,控制网络负载。实验数据表明,CLBDG算法能够有效控制、平衡负载,节省了节点能量,提高了网络寿命。(本文来源于《计算机工程与设计》期刊2018年12期)

何芯锐[3](2018)在《基于负载平衡的优化网络接入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异构网络已成为未来网络发展的必然趋势,针对异构无线环境,提出了一种基于负载平衡的网络选择算法。它采用"终端辅助,网络决策"的策略,首先利用修正权重后的层次分析法得到网络参考向量,然后终端用户根据向量间的几何关系挑选出可接入网络集合,最后网络侧基于负载平衡的前提下为终端用户选择最终接入网络,通过仿真对比,验证了该算法的有效性。(本文来源于《通信与信息技术》期刊2018年06期)

张阳,普湛清,黄海宁[4](2018)在《负载平衡的中心式水声网络路由协议》一文中研究指出带AUV的静态网络是水声网络的一种典型应用形式。本文针对水声采集网络周期性采集数据的特点,设计了一种负载平衡的中心式水声网络路由协议。该协议在路由初始化阶段确保各节点能建立到达Sink节点的有效路由,而在数据传输阶段通过监听数据包信息进行路径优化,对节点的负载信息进行动态更新,从而使网络达到负载平衡。同时,针对移动节点路由易失效问题,给出了一种快速的路由接入方法。NS2仿真结果表明,本协议能有效平衡节点负载,大大提高移动节点的接入性能。(本文来源于《网络新媒体技术》期刊2018年06期)

钱叶旺,周天清,杨绿溪[5](2018)在《异构蜂窝网络中QoS感知的负载平衡方案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鉴于异构蜂窝网络(Heterogeneous cellular network,HCN)的自身特性,传统最强信号接入(小区选择)方式已不再适合,新型小区选择方案急需引入。不同于传统接入方案,新型方案应具备平衡各类基站负载的能力。为反映用户资源消耗水平与实现平衡网络负载的目的,设计了一个服务质量(Quality of service,QoS)感知的负载平衡方案。该方案以资源消耗量作为基站负载,且同时拟合了用户服务质量需求。最终,该方案被规划为网络加权效益最大化问题。从规划问题的形式来看,该问题为非线性、混合整数优化问题,因此求解其最优解富于挑战性(尤其针对大规模问题)。为解决该问题,尝试利用对偶分解法设计了一个分布式算法。仿真结果表明,相比于最强信号接入和区域拓展接入,提出的接入方案具有更高的负载平衡水平与更低的呼叫阻塞概率。(本文来源于《数据采集与处理》期刊2018年04期)

李佳,李云洲[6](2017)在《密集WLAN网络的自适应负载平衡技术》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WLAN网络由于负载不平衡导致网络吞吐量降低和网络信道资源浪费的情况,提出一种利用网络视图,监视AP负载情况,监控STA并自动将其与合适AP连接,进而提高整体WLAN网络性能,达到整个网络的负载平衡,同时从根本上消除粘滞STA的问题。同时该技术可以与所有STA结合使用,可用于所有操作系统,STA无需安装任何额外软件。在典型网络配置下,性能提高达27%。(本文来源于《自动化与仪器仪表》期刊2017年07期)

阮灿华,陈秋妹,林大辉[7](2016)在《虚拟化网络平台下的负载平衡动态路由选择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解决计算机网络实验室投资成本高与真实环境少的问题,本文拟将GN3网络模拟器引入计算机网络课程的实训教学中,可以生成与真实设备一样的运行环境。以思科路由器的EIGRP配置为例,设计了一个动态路由配置方案拓扑图,并给出详细的配置命令,对实验效果进行了仿真验证与分析。(本文来源于《智能计算机与应用》期刊2016年06期)

陈健飞,蒋刚,留沧海,杨剑锋[8](2016)在《LQR的ABC-BP网络平衡车变负载控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目前平衡车控制参数考虑不全及其控制方式采用固定参数存在的不足,提出一种基于LQR的ABC-BP网络平衡车变负载控制方法。首先将负载的高度和质量加入到控制参数中,通过平衡车的物理结构建立数学模型,运用MATLAB中的LQR函数得到不同负载相对应的最优反馈矩阵。其次采用ABC-BP网络对平衡车控制参数的反馈矩阵K进行训练与预测,建立一种新的反馈控制方式,并将ABC-BP与BP网络的预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最终将更好的ABCBP网络运用于平衡车上进行验证。结果表明,ABC-BP比BP网络预测精度更高,自适应性能更好,能够很好地解决平衡车变负载的控制问题,有效地提升用户的体验舒适度。(本文来源于《机械设计与制造》期刊2016年10期)

周天清[9](2016)在《异构蜂窝网络中的小区选择与负载平衡问题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消除覆盖漏洞与提升热点区域吞吐量,异构蜂窝网络(Heterogeneous Cellular Network,HCN)备受推崇。为保证该网络架构所带来的增益,HCN中小区选择(用户接入)与干扰管理问题亟待解决。相比于传统蜂窝网络,这些问题在HCN中更为复杂。鉴于HCN中基站间回程容量有限,负载平衡方案可能无法达到预期目的,网络设计者在HCN的基础上引入了端到端(Device-to-Device, D2D)通信技术。本论文围绕“异构蜂窝网络中的小区选择与负载平衡问题研究”的课题进行了深入研究,研究内容涉及联合上下行的小区选择方案设计、QoS (Quality of Service)感知的小区选择方案设计、联合资源划分的平衡型小区选择方案设计、联合功率控制的平衡型小区选择方案设计及下行HCN系统中能效型小区选择方案设计。具体研究内容和主要工作如下:1.为获取系统范围的性能增益,针对HCN中上下行用户接入不一至性问题,设计了耦合上下行的小区选择方案,并为该方案设计了集中式与分布式两类算法。由于HCN中存在各种明显不同发射功率的基站,上下行用户接入具有不一致性。为达到系统范围的性能增益,有效的小区选择方案应耦合上下行接入。迄今为止,如何联合考虑上下行用户接入,从系统范围权衡接入效益仍是一个开放性话题。面对该挑战,设计了联合上下行的小区选择方案。该方案最大化下行吞吐量的同时尽量最小化上行功耗,且最终被规划为网络效用最大化问题。从规划问题的形式来看,该问题为非线性、混合整数优化问题,求解其最优解富于挑战性(尤其针对大规模问题)。为解决该问题,设计了集中式算法与分布式算法。前者通过松弛接入指示变量将原问题转化为凸优化问题,再以梯度下降法搜索其最优解;后者利用对偶分解法将原问题分解成两个子问题,再以分布式方式求解这些子问题。最后,针对所设计的算法,给出了相应的收敛性与复杂度分析。仿真结果表明,相比于基于信号强度的接入(小区选择)、保证用户公平性的最大效益接入与区域拓展接入,就整体性能而言,所设计的接入方案更具优势。2.针对HCN中异构用户场景,从用户服务质量(QoS)需求出发,设计了QoS感知的平衡型与非平衡型小区选择方案,并为这些方案设计了相应的集中式与分布式算法。鉴于HCN的自身特性,传统最强信号接入已不再适用,新型小区选择方案急需引入。不同于传统方案,新型方案应具备平衡各类基站间负载的能力。此外,考虑到HCN具备多种无线接入能力,一个好的小区选择方案需融合不同用户服务质量需求。为此,设计了一类QoS感知的小区选择方案,该方案可在一定程度上平衡网络负载。为保证用户公平性,该方案最终被规划为总效益最大化问题。针对该问题,分别利用梯度下降法与对偶分解法开发了集中式与分布式算法。为突出所设计算法的有效性,设计了另一类QoS感知的非平衡型小区选择方案,且为其设计了集中式与分布式算法。最后,针对所设计的算法,给出了相应的收敛性与复杂度分析。仿真结果表明,同非平衡型小区选择方案相比,平衡型小区选择方案具有更高的负载平衡水平、速率公平性、用户支持率及更好的用户个人体验。3.为保证负载平衡增益与充分平衡网络负载,针对一般HCN系统与支持D2D通信的HCN系统,设计了联合资源划分的平衡型小区选择方案,并为这类方案设计了相应的分布式算法。考虑到常用负载平衡方案中转载用户遭受强干扰问题,在HCN系统中设计了基于两子带划分模型的小区选择方案。此外,鉴于有限的回程容量,单纯的负载平衡方案难以充分平衡负载,在HCN系统中引入了D2D通信技术并设计了基于叁子带划分模型的小区选择方案。通过资源划分,两子带划分模型中的转载用户接收自高功率基站的强干扰将得到极大弱化,且叁子带划分模型中的转载用户与D2D接收端接收来自基站的强干扰同样得到极大弱化。显然,最优负载平衡方案应同资源划分紧密耦合。最终,联合资源划分的小区选择方案被规划为网络效益最大问题。针对所规划问题的形式,利用对偶分解法开发了相应的分布式算法。最后,针对所设计的算法,给出了相应的收敛性与复杂度分析。仿真结果表明,额外的资源划分是提高负载平衡增益的有效措施,即带来负载平衡增益与资源划分增益。同时,仿真也验证了D2D通信对的分流能力。4.为充分利用网络资源与改善用户个人体验,针对HCN中的负载不平衡问题,提出了非功控的平衡型小区选择方案与功控的平衡型小区选择方案,并为这些方案设计了有效的单层与双层迭代算法。此两类方案均以最大化下行容量(有效速率之和)为目标,它们的区别在于是否在小区选择过程中引入功控。鉴于有效速率同用户可达速率与基站负载密切相关,采用该参数为优化指标可在一定程度上平衡各类基站间的负载。从规划问题的形式来看,该问题为混合整数的分数型优化问题,求解其最优解富于挑战性。针对第一类接入方案(小区选择问题),设计了一个有效的单层迭代算法;针对第二类接入方案(联合功控的小区选择问题),提出了一个双层迭代算法。在此双层迭代算法中,内层采用功率更新函数更新功率,而外层则采用第一类方案的小区选择算法选择小区。最后,针对所设计算法的小区选择过程与功率更新过程,给出了相应的收敛性分析;针对所设计的算法,给出了其复杂度分析。仿真结果表明,与一些现有的小区选择方案相比,所设计的小区选择方案具有显着优势,如更高负载平衡水平与负载平衡增益(改善边缘用户个人体验)。5.为满足绿色通信需要,针对下行HCN系统,设计了能效型小区选择方案,并为该方案设计了有效的叁层迭代算法。为实现能效型接入,从优化整体能效角度出发,设计了一个能效型小区选择方案,该方案联合执行小区选择与基站功率控制以最大化整体能效。为突出能效型小区选择方案的有效性,设计了另一类非能效型小区选择方案,该方案在保证用户QoS的条件下最大化系统容量,且仅关注小区选择问题。实际上,非能效型小区选择方案仅是能效型小区选择方案的一部分(小区选择部分)。最终,能效型小区选择方案被规划为分数型、混合整数优化问题。为解决该问题,设计了一个叁层迭代算法。具体而言,第一层采用二分法搜索能效参数,第二层交替优化小区选择问题与功控问题,第叁层则利用对偶分解法求解小区选择问题且利用功率更新函数更新发射功率。注意到,第叁层中的小区选择算法同样可用于求解非能效型优化问题。最后,针对所设计算法的功控过程与小区选择过程,给出了相应的收敛性分析;针对所设计的算法,给出了其复杂度分析。仿真结果表明,同非能效型小区选择方案相比,能效型小区选择方案可带来更高的系统容量与网络能效。(本文来源于《东南大学》期刊2016-09-06)

陈正宇,徐志国[10](2016)在《睡眠机制无线传感器网络中负载平衡的数据融合调度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节点睡眠的情况下无线传感器网络数据融合调度方法,以解决睡眠延时与节点负载平衡的折中问题。以最短路径树作为路由结构,寻找一种相邻层父亲和孩子节点分配与调度方法。首先,将该调度分配问题描述为多个目标的优化问题,并转化为寻找加权二部图中的最优半匹配问题,然后设计一种延时最小负载平衡分配的算法,近似解决该问题。模拟实验结果显示,所提算法能显着地提升延时和网络生命周期等性能。(本文来源于《金陵科技学院学报》期刊2016年01期)

网络负载平衡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无线传感网络的数据传输消耗了节点的大部分能量,为此,提出基于光晕网络模型的平衡负载的数据传输(coronas-based network model load balanced data gathering,CLBDG)算法,降低能耗。建立光晕网络模型,推导每个光晕内所需的节点数;利用每个光晕建立数据传输路径,降低路径跳数和平衡节点间的负载;在保证覆盖区域的同时,通过控制节点数限定数据包数,控制网络负载。实验数据表明,CLBDG算法能够有效控制、平衡负载,节省了节点能量,提高了网络寿命。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网络负载平衡论文参考文献

[1].赵琳.WindowsServer2016网络负载平衡服务[J].网络安全和信息化.2019

[2].冯小欧,陈婉,袁培燕.基于光晕网络模型的平衡负载的数据传输算法[J].计算机工程与设计.2018

[3].何芯锐.基于负载平衡的优化网络接入方法[J].通信与信息技术.2018

[4].张阳,普湛清,黄海宁.负载平衡的中心式水声网络路由协议[J].网络新媒体技术.2018

[5].钱叶旺,周天清,杨绿溪.异构蜂窝网络中QoS感知的负载平衡方案设计[J].数据采集与处理.2018

[6].李佳,李云洲.密集WLAN网络的自适应负载平衡技术[J].自动化与仪器仪表.2017

[7].阮灿华,陈秋妹,林大辉.虚拟化网络平台下的负载平衡动态路由选择研究[J].智能计算机与应用.2016

[8].陈健飞,蒋刚,留沧海,杨剑锋.LQR的ABC-BP网络平衡车变负载控制研究[J].机械设计与制造.2016

[9].周天清.异构蜂窝网络中的小区选择与负载平衡问题研究[D].东南大学.2016

[10].陈正宇,徐志国.睡眠机制无线传感器网络中负载平衡的数据融合调度方法[J].金陵科技学院学报.2016

论文知识图

Notice: Undefined index: items in F:\Web\www\cnki.demo.com\app\cnki\tpl\search.html on line 79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F:\Web\www\cnki.demo.com\app\cnki\tpl\search.html on line 79

标签:;  ;  ;  ;  ;  ;  ;  

网络负载平衡论文_赵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