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四色印刷机,包括多个印刷机组,多个印刷机组之间均固定连接有侧板,两侧的侧板之间均转动连接有传纸滚筒,侧板对应传纸滚筒上侧的位置设置有盖板,盖板与侧板之间设置有多组锁紧机构,锁紧机构包括开设于两侧板相互靠近一侧的插孔以及分别滑移连接于盖板内且能够插设于对应插孔内的两插杆,盖板对应两插杆中部的位置转动连接有一轴线竖直设置的转动件,转动件对应两插杆的一侧均固接有连杆,连杆沿连杆的轴线方向开设有滑槽,插杆远离插孔的一端均滑移连接于对应连杆的滑槽内。本实用新型具有能够避免相邻印刷机组的墨液飞溅至传纸滚筒上侧的印刷品且能够便于对与印刷机组靠近传纸滚筒一侧的各墨辊进行检修的效果。
主设计要求
1.一种四色印刷机,包括多个印刷机组(1),多个印刷机组(1)之间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侧板(2),两侧的侧板(2)之间均转动连接有传纸滚筒(21),两侧的侧板(2)对应传纸滚筒(21)上侧的位置设置有盖板(3),所述盖板(3)与侧板(2)之间设置有多组锁紧机构,所述锁紧机构包括开设于两侧板(2)相互靠近一侧的插孔(25)以及分别滑移连接于盖板(3)内且能够插设于对应插孔(25)内的两插杆(31),盖板(3)对应两插杆(31)中部的位置转动连接有一轴线竖直设置的转动件(34),两插杆(31)设置于转动件(34)的两侧,所述转动件(34)对应两插杆(31)的一侧均固接有连杆(341),所述连杆(341)沿连杆(341)的轴线方向开设有滑槽(342)(32),所述插杆(31)远离插孔(25)的一端均滑移连接于对应连杆(341)的滑槽(342)(32)内。
设计方案
1.一种四色印刷机,包括多个印刷机组(1),多个印刷机组(1)之间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侧板(2),两侧的侧板(2)之间均转动连接有传纸滚筒(21),两侧的侧板(2)对应传纸滚筒(21)上侧的位置设置有盖板(3),所述盖板(3)与侧板(2)之间设置有多组锁紧机构,所述锁紧机构包括开设于两侧板(2)相互靠近一侧的插孔(25)以及分别滑移连接于盖板(3)内且能够插设于对应插孔(25)内的两插杆(31),盖板(3)对应两插杆(31)中部的位置转动连接有一轴线竖直设置的转动件(34),两插杆(31)设置于转动件(34)的两侧,所述转动件(34)对应两插杆(31)的一侧均固接有连杆(341),所述连杆(341)沿连杆(341)的轴线方向开设有滑槽(342)(32),所述插杆(31)远离插孔(25)的一端均滑移连接于对应连杆(341)的滑槽(342)(32)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四色印刷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件(34)与盖板(3)之间设置有能够推动转动件(34)转动并带动插杆(31)插设于插孔(25)内的复位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四色印刷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3)对应转动件(34)的位置开设有竖槽(35),所述转动件(34)下端转动连接于竖槽(35),所述复位件包括套设于转动件(34)的下端的扭簧(351),所述扭簧(351)的一端固接于转动件(34),且其另一端固接于竖槽(35)内壁,所述扭簧(351)常态下能够带动转动件(34)转动并带动插杆(31)插设于插孔(25)内。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四色印刷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件(34)的上端固接有一竖板(343),所述竖板(343)的上端与盖板(3)上侧平齐。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四色印刷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传纸滚筒(21)的上侧设置有两端转动连接于侧板(2)且与传纸滚筒(21)轴线方向相同的压辊(22)。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四色印刷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传纸滚筒(21)对应压辊(22)两侧的位置还分别设置有轴线方向与压辊(22)轴线方向相同的导向辊(23)。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四色印刷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3)靠近相邻印刷机组(1)的一侧分别竖直设置有连接于印刷机组(1)的侧盖(4)。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四色印刷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侧盖(4)均转动连接于盖板(3),所述印刷机组(1)上还设置有能够固定侧盖(4)的固定装置。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四色印刷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装置包括固定连接于印刷机组(1)上且能够吸附侧盖(4)的强力磁石(11)。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四色印刷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板(2)相互靠近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能够抵接于盖板(3)下侧承接条(24)。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印刷设备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四色印刷机。
背景技术
四色印刷机特指利用黑色、中蓝色、棕色、绿色四种油墨,实现地图复制的平版印刷方法的印刷机。用减色法三原色颜色(黄、品红、青)及黑色进行印刷。如果采用黄、品红、青、黑墨四色墨以外的其他色油墨来复制原稿颜色的印刷工艺,不应将其称“四色印刷”而应称作“专色印刷”或“点色印刷”。
现有的可参考授权公告号为CN201052686Y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其涉及一种印刷设备,解决以往双色或多色胶印机一体式结构不利于改变机组数量,不便于运输、安装的问题;四色印刷机组:由两个标准印刷机组、收纸印刷机组、供纸印刷机组构成,标准印刷机组包括墙板、印刷滚筒,在标准印刷机组的左、右墙板的端面分别制有连接孔,标准印刷机组通过螺栓与标准印刷机组连接,标准印刷机组通过螺栓与收纸印刷机组连接,标准印刷机组通过螺栓与供纸印刷机组接。该实用新型既可保持现有技术中印刷机组排列方式,又可以灵活拆装,便于运输、安装和维修。
上述的这种四色印刷机组的相邻两印刷机组之间设置有传纸滚筒对印刷品进行传送,但传纸滚筒的上侧均采用的敞开式设置,当需要对与印刷机组靠近传纸滚筒一侧的各墨辊进行检修时,较为困难,且随着印刷机组靠近传纸滚筒一侧的各墨辊转动,还有可能将墨液溅射至传纸滚筒上侧的印刷品上,对印刷品造成一定污染。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四色印刷机,具有能够对相邻印刷机组之间的传纸滚筒进行防护,避免相邻印刷机组的墨液飞溅至传纸滚筒上侧的印刷品,且能够便于对与印刷机组靠近传纸滚筒一侧的各墨辊进行检修。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发明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四色印刷机,包括多个印刷机组,多个印刷机组之间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侧板,两侧的侧板之间均转动连接有传纸滚筒,两侧的侧板对应传纸滚筒上侧的位置设置有盖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与侧板之间设置有多组锁紧机构,所述锁紧机构包括开设于两侧板相互靠近一侧的插孔以及分别滑移连接于盖板内且能够插设于对应插孔内的两插杆,盖板对应两插杆中部的位置转动连接有一轴线竖直设置的转动件,两插杆设置于转动件的两侧,所述转动件对应两插杆的一侧均固接有连杆,所述连杆沿连杆的轴线方向开设有滑槽,所述插杆远离插孔的一端均滑移连接于对应连杆的滑槽内。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用时,通过设置的盖板能够对传纸滚筒进行保护,且能够防止相邻印刷机组的墨液飞溅至传纸滚筒上侧的纸张,另外当需要对印刷机组靠近传纸滚筒的一侧进行检修或清洁时,可以直接踩在盖板上对印刷机组进行检修,使用方便,当需要对传纸滚筒进行检修时,转动转动件能够带动两连杆随转动件转动 ,从而通过连杆的滑槽与插杆相互配合,即可带动两插杆远离转动件的一端脱离插孔,即可方便的取下盖板,使用方便。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转动件与盖板之间设置有能够推动转动件转动并带动插杆插设于插孔内的复位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复位件能够带动插杆插设于插孔内,便于使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盖板对应转动件的位置开设有竖槽,所述转动件下端转动连接于竖槽,所述复位件包括套设于转动件的下端的扭簧,所述扭簧的一端固接于转动件,且其另一端固接于竖槽内壁,所述扭簧常态下能够带动转动件转动并带动插杆插设于插孔内。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转动转动件能够带动插杆脱离于插孔内,可以方便的拆下盖板,此外,转动转动件,使插杆收缩回盖板后,将盖板放置于两侧盖之间,然后松开转动件,扭簧则可以自动推动插杆插设于插孔内,完成盖板的固定,使用方便。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转动件的上端固接有一竖板,所述竖板的上端与盖板上侧平齐。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采用的竖板能够带动转动件转动,从方便的转动转动件,使用方便。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传纸滚筒的上侧设置有两端转动连接于侧板且与传纸滚筒轴线方向相同的压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采用的压辊的能够对传纸滚筒上侧的印刷品进行压持,避免印刷品碰触到盖板的下侧,使用方便。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传纸滚筒对应压辊两侧的位置还分别设置有轴线方向与压辊轴线方向相同的导向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采用的导向辊能够对传纸滚筒上侧印刷品进一步的压持导向,便于印刷品的传送。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盖板靠近相邻印刷机组的一侧分别竖直设置有连接于印刷机组的侧盖。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采用的侧盖能够对送纸滚筒与相邻印刷机之间的位置进行遮挡,避免检修时,放置于盖板上的器械从盖板的两侧掉落至相邻印刷机组与送纸滚筒之间,使用方便。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侧盖均转动连接于盖板,所述印刷机组上还设置有能够固定侧盖的固定装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采用的侧盖转动连接于盖板,能够便于侧盖与盖板从印刷机组以及侧板上拆卸。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固定装置包括固定连接于印刷机组上且能够吸附侧盖的强力磁石。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采用的强力磁石能够对侧盖进行吸附,便于侧盖的定位与拆卸。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侧板相互靠近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能够抵接于盖板下侧承接条。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的承接条能够提高对盖板的承接强度。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为:
1.使用时,通过设置的盖板能够对传纸滚筒进行保护,且能够防止相邻印刷机组的墨液飞溅至传纸滚筒上侧的纸张,另外当需要对印刷机组靠近传纸滚筒的一侧进行检修或清洁时,可以直接踩在盖板上对印刷机组进行检修,使用方便,当需要对传纸滚筒进行检修时,转动转动件能够带动两连杆随转动件转动 ,从而通过连杆的滑槽与插杆相互配合,即可带动两插杆远离转动件的一端脱离插孔,即可方便的取下盖板,使用方便;
2.转动转动件能够带动插杆脱离于插孔内,可以方便的拆下盖板,此外,转动转动件,使插杆收缩回盖板后,将盖板放置于两侧盖之间,然后松开转动件,扭簧则可以自动推动插杆插设于插孔内,完成盖板的固定,使用方便;
3.通过采用的侧盖能够对送纸滚筒与相邻印刷机之间的位置进行遮挡,避免检修时,放置于盖板上的器械从盖板的两侧掉落至相邻印刷机组与送纸滚筒之间,使用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传纸滚筒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盖板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转动件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侧盖结构示意图。
图中,1、印刷机组;11、强力磁石;2、侧板;21、传纸滚筒;22、压辊;23、导向辊;24、承接条;25、插孔;3、盖板;31、插杆;311、支撑柱;32、滑槽;33、容腔;34、转动件;341、连杆;342、滑槽;343、竖板;35、竖槽;351、扭簧;4、侧盖。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照图1和图2,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四色印刷机,包括多个印刷机组1,相邻印刷机组1的之间均固定连接有与印刷机组1两侧壁板处于同一竖直面的两侧板2,两侧板2之间设置有轴线水平设置的传纸滚筒21,传纸滚筒21的两端分别转动连接于两侧板2相互靠近的一侧。两侧板2之间对应传纸滚筒21上侧的位置转动连接有与传纸滚筒21轴线方向相同的压辊22,压辊22的下侧能够抵接于传纸滚筒21上侧的印刷品,两侧板2对应压辊22两侧的位置还分别转动连接有导向辊23,导向辊23与压辊22的轴线方向相同,且导向辊23的外缘下侧能够抵接于传纸滚筒21的上侧的印刷品,通过一压辊22以及两导向辊23能够保证印刷品始终抵接于传纸滚筒21。
参照图3和图4,两侧板2相互靠近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水平设置的承接条24,承接条24上侧置有盖板3,盖板3的上侧与侧板2的上侧平齐,盖板3与侧板2之间设置有多组锁紧机构,锁紧机构包括开设于两侧板2相互靠近一侧的插孔25以及分别滑移连接于盖板3且能够插设于对应插孔25内的两插杆31,盖板3对应两插孔25的位置均开设有与对应插孔25同轴线的滑槽34232,两插杆31均插设于滑槽34232内,两滑槽34232相互靠近的一端开设有容腔33,容腔33内转动连接有轴线竖直设置的柱状的转动件34,两插杆31位于转动件34的两侧,转动件34的两侧均固接有水平设置的连杆341,连杆341上均沿连杆341的长度方向开设有滑槽34232,两插杆31靠近连杆341的一端均固设有能够插设于滑槽34232内的支撑柱311,转动转动件34转动能够带动两连杆341随转动件34转动,从而通过滑槽34232与支撑柱311相互配合带动两插杆31插设于插孔25内或脱离于插孔25内。转动件34的上端还固接有竖直设置的竖板343,竖板343的上端与盖板3的上侧平齐。采用的竖板343能够带动转动件34转动,从方便的转动转动件34,使用方便。
转动件34与盖板3之间设置有能够推动转动件34转动并带动插杆31插设于插孔25内的复位件。竖槽35对应转动件34的位置开设有竖槽35,转动件34下端转动连接于竖槽35,复位件包括套设于转动件34的下端的扭簧351,扭簧351的一端固接于转动件34,且其另一端固接于竖槽35内壁,扭簧351常态下能够带动转动件34转动并带动插杆31插设于插孔25内。转动转动件34能够带动插杆31脱离于插孔25内,可以方便的拆下盖板3,此外,转动转动件34,使插杆31收缩回盖板3后,将盖板3放置于两侧盖4之间,然后松开转动件34,扭簧351则可以自动推动插杆31插设于插孔25内,完成盖板3的固定,使用方便。
参照图5,盖板3靠近相邻印刷机组1的两侧还分别铰接有与盖板3长度相同的侧盖4,相邻印刷机组1对应侧盖4的位置还设置有固定装置,本实施例中采用的固定装置为固定连接于印刷机组1能够抵接侧盖4位置的强力磁石11。从而对侧盖4进行吸附,便于侧盖4的定位与拆卸。
本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通过设置的盖板3能够对传纸滚筒21进行保护且能够防止相邻印刷机组1的墨液飞溅至传纸滚筒21上侧的纸张,另外当需要对印刷机组1靠近传纸滚筒21的一侧进行检修或清洁时,可以直接踩在盖板3上对印刷机组1进行检修;此外,竖板343能够带动转动件34转动,可以方便的转动转动件34,带动插杆31脱离于插孔25内,可以方便的拆下盖板3,此外,转动转动件34,使插杆31收缩回盖板3后,将盖板3放置于两侧盖4之间,然后松开转动件34,扭簧351则可以自动推动插杆31插设于插孔25内,完成盖板3的固定,使用方便。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设计图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005317.2
申请日:2019-01-02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11(北京)
授权编号:CN209649709U
授权时间:20191119
主分类号:B41F 7/20
专利分类号:B41F7/20;B41F22/00;B41F21/00
范畴分类:29B;
申请人:北京市科星印刷有限责任公司
第一申请人:北京市科星印刷有限责任公司
申请人地址:101499 北京市怀柔区杨宋镇南年丰村
发明人:郅文国
第一发明人:郅文国
当前权利人:北京市科星印刷有限责任公司
代理人:代理机构:代理机构编号: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